武夷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4
赣州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来源:赣州日报 2011-6-3(赣州市统计局 2011年5月30日)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10年11月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近6万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总数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8368440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58674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81697人,增长10.30%,平均每年增加7817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9%。
二、家庭户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共有家庭户2062318户,家庭户人口为7923859人,占总人口的94.69%,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84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1人增加了0.03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288929人,占总人口的51.25%;女性为4079511人,占总人口的48.75%。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13。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052904人,占总人口的24.53%;15—64岁的人口为5653008人,占总人口的67.55%;65岁及以上人口为662528人,占总人口的7.9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8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310984人,占总人口的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7456人,占总人口的0.6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968384人,增长了13.18%,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556人,增长了4.66%,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05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福建省各辖区人口分布状况(2010年) (数据源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单位:万人 标红部分为省会、特区、地级市辖区范围总人口数地区 常住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城镇化水平泉州市812.85474.95337.9058.4福州市711.54440.81270.7362.0漳州市481.00224.76256.2446.7厦门市353.13311.9141.2288.3宁德市282.20135.23146.9747.9莆田市277.85141.10136.7550.8南平市264.56134.23130.3350.7龙岩市255.95115.22140.7345.0三明市250.34127.98122.3651.1福州市辖区292.18282.449.7496.7晋江市198.64117.2881.3659.0莆田市辖区195.38110.7284.6656.7泉州市辖区143.52115.4728.0580.5南安市141.8571.8669.9950.7福清市123.4847.0876.4038.1安溪县97.7433.6064.1434.4惠安县94.4246.5647.8649.3龙海市87.7842.3045.4848.2仙游县82.4730.3852.0936.8漳浦县80.3030.2650.0437.7漳州市辖区70.5661.479.0987.1长乐市68.2627.8040.4640.7龙岩市辖区66.2446.0120.2369.5闽侯县66.2129.4736.7444.5石狮市63.6747.0016.6773.8诏安县59.7819.6440.1432.9福安市56.3632.6023.7657.8连江县56.1519.7736.3835.2福鼎市52.9526.6826.2850.4平和县49.8516.2433.6132.6南平市辖区46.7930.1416.6564.4霞浦县46.1217.5228.6038.0建瓯市45.2219.2625.9642.6永春县45.2223.8621.3652.8宁德市辖区42.9325.2517.6858.8云霄县41.5816.6024.9839.9长汀县39.3416.1823.1641.1三明市辖区37.5532.88 4.6787.6上杭县37.4011.4825.9230.7永定县36.2713.6522.6237.6平潭县35.7811.3924.3931.8尤溪县35.2112.9622.2536.8永安市34.7021.3713.3361.6南靖县33.4013.5719.8340.6古田县32.3711.0221.3534.0大田县31.1613.3617.8042.9浦城县30.4612.9417.5242.5建阳市28.9315.0713.8652.1武平县27.828.2319.5929.6德化县27.7919.328.4769.5邵武市27.5118.349.1766.7宁化县27.248.2818.9630.4永泰县24.957.9616.9931.9连城县24.868.3016.5633.4漳平市24.0211.3712.6547.3闽清县23.767.2616.5030.6武夷山市23.3612.2811.0852.6沙县市22.6712.989.6957.3东山县21.1510.2810.8748.6罗源县20.777.6413.1336.8长泰县20.688.4712.2141.0顺昌县19.168.7510.4145.7寿宁县17.597.2210.3641.0政和县17.17 6.7110.4639.1华安县15.92 5.939.9937.2将乐县14.897.037.8647.2屏南县13.77 5.038.7436.5清流县13.62 5.468.1640.1光泽县13.41 5.607.8141.8松溪县12.55 5.147.4141.0建宁县12.00 4.207.8035.0周宁县11.27 4.91 6.3643.6泰宁县11.03 4.77 6.2643.2明溪县10.27 4.69 5.5845.7柘荣县8.84 5.00 3.8456.6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福建省统计局2011年6月7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毕节地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毕节地区统计局2011年5月12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全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3]为6536370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327471人[4]相比,十年共增加208899人,增长了3.3%。
年平均递增0.33 %。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区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98892人、出生率为15.15‰,死亡人口为42838人、死亡率为6.56‰、自然增长人口为56054人、自然增长率为8.59‰。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9.94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1.6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8.26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1817434户,家庭户人口为641720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0.43人。
四、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00195人,占52.02 %;女性人口为3136175人,占47.98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1.59下降为108.42。
五、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029934人,占31.06%;15-64岁人口为4018583人,占61.48%;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7853人,占7.46%。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4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2个百分点。
人民网4月28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具体内容如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时政14:建设美丽中国青山定不负我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7月20日,中央明确提出,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如表所示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由此可看出我国施行“全面三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大陆人口总数(亿)0~14岁人口占人口比重(%)15~59岁人口占人口比重(%)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人口增长率(%)第六次(2010年)13.416.6070.1413.260.57第七次(2020年)14.117.9563.3518.70.53 A.人口出现负增长B.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C.为提升社会消费能力D.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2.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依据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目前我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三孩”政策的实施说明()A.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B.我国已不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C.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越有利于经济发展D.人口政策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调整3.2021年4月16日至8月8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象群这趟走了很远,110多天,1300多公里,走了大半个云南。
迁徙中,大象感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怀,当地人没有伤害它们,放任其直接在农田里觅食。
当地人的善意和关怀正帮助大象寻找新的栖息地,人们在车里观察、守卫、照亮道路,借助无人机监测迁徙。
这折射出()①我国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②人们尊重、善待、顺应自然③我国已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③B.②③C.①③D.②④4.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
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南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南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南平市统计局2011年6月10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户籍人口全市户籍人口[3]3138967人,同2000年末的304079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8168人,增长3.23%,年平均增长0.32%。
二、全市常住人口常住人口[4]为264554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81658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71032人,减少6.46%,年平均减少0.62%。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893202户,家庭户人口为252589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人减少0.47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58661人,占51.36%;女性人口为1286888人,占48.6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36下降为105.58。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69159人,占17.73%;15-64岁人口为1909352人,占72.18%;60岁及以上人口为385978人,占14.5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7038人,占10.0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2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4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4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6148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2802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1719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507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第十三期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武夷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武夷山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夷山市统计局
2011年6月20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拟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3]为23355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1215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1401人,增长10.09%,年平均增长0.97%。
2010年武夷山市户籍人口为230419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9827户,家庭户人口为20560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3人减少0.49人。
三、性别构成
1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1318人,占51.94%;女性人口为112239人,占48.0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84下降为108.09。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6271人,占15.53 %;15-64岁人口为170235人,占72.89%;60岁及以上人口为27051人,占11.5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171人,占7.7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2 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8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9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31616人,占99.1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41人,占0.8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0313人,增长9.6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088人,增长127.55%。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739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934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115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146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173人上升为1172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0785人上升为1256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1031人上升为3474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9598人下降为30599人。
2
3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各乡镇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六普城区90860-五普城区67269=23591
武夷山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