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上现代汉语 文字 部分

大一上现代汉语 文字 部分

大一上现代汉语   文字 部分
大一上现代汉语   文字 部分

第三章文字

一、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是社会进化、语言成熟的产物。它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或延伸了语言的功能。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有了书面语,人类的文明始得以延续和传播。因此,文字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的作用:①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③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字体

1、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甲骨文的别称有殷墟文字、卜辞、契文、殷契等。甲骨共发掘出十万片,全部单字为4500个左右,已经释读出的约1000个,其余未释读出的多为地名、人名和族名等。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居多,显然属于早期的汉字。但从拥有一定数量的形声字(20%)这点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瘦长且大小不一。甲骨文象形性强,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由于制作困难并受甲骨材料的限制,甲骨文的篇幅大多短小。从文例看,一篇完整的甲骨文大致由前辞、贞(问)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甲骨文是政府的公文,甲骨文的语体是一种公文语体。简约性和程式化是甲骨文语言的重要特点。因此,绝不能将甲骨文的语言看成是殷商语言的全部

2、金文:先秦称铜为“金”。金文即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青铜器早见于殷商,盛于周代,战国也不乏见。金文用模范铸就,自身有极强的工艺性。就字体而言,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渐趋方块形。较之甲骨文,金文象形性差,线条化明显,形声字多,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形体。从内容看,金文多记述庆典及帝王赏赐之事,为歌功颂德、自我炫耀之作。金文的篇幅明显加大,不乏长篇巨制(多者字数可达500),如著名的盂鼎、毛公鼎

3、篆书:篆书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篆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此处取狭义。大篆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主。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已失传)而得名。大篆直接脱胎于金文,故尚有较浓的金文的痕迹,但笔画更趋均匀,字形更趋整齐。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统一六国后,作为“书同文”的产物而采用的全国标准字体。传说小篆为秦相李斯所作。推行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问世一扫历代字体混杂的局面,使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庄大道。较之大篆,小篆字形更为匀称整齐、更为统一,更为简化和定型,异体字也大为减少。小篆正式通行时间不长,汉代即被隶书取代。但在历代印章制作中,小篆仍占据一席之地

4、隶书: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

(1)秦隶又称古隶,始于秦代,是小篆的一种省变体,目的是宜于日常急用。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规范的正体,隶书是应急的俗体。秦隶因源自小篆,故保留了较多的篆书特征。与前代文字相比,秦隶在形体上实现了根本的转变,即基本摆脱了汉字象形的意味,可谓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汉隶又称今隶,由秦隶进一步演变而来,通行于两汉的大部分时期。汉隶使汉字结构更趋简化和定型,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

(3)秦隶笔画敛束,无飞扬之势;汉隶字体扁平,笔画有波势

5、楷书: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由隶书省改而来:波势改为平直,扁平改为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6、草书和行书:广义的草书是指比正式字体来得潦草的字体。因此,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可以说,所有正式字体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存在相应的草体

(1)通常所谓的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盛行于东汉章帝时而得名。章草的特点是:笔画带草意,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不相牵连,明显保留了汉隶的波势。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始于唐代。今草的特点是:笔画连接,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无章草的波势。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有的书写者甚至不识己书),如张旭、怀素的作品等。狂草没有实用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草书均有一定的章法,不可任意而为

(2)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始于楷书之后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得二者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好写易认,方便实用。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二类,前者近于楷书,后者近于草书。行书是应用最广泛的手写体

7、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8、现代汉字的印刷体:楷体、宋体、仿宋体、黑体

三、汉字的结构单位(笔画和偏旁)

1、笔画(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其中前四种四单一笔画,后一种是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笔画的组合有三种方式(相离、相连、相交)

2、偏旁(又叫部件):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现代不成字的偏旁在古代均为独立的字。从层次出发,偏旁还可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

3、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四、汉字的笔顺

1、笔顺是指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

2、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五、汉字造字法(汉字的构造方式)

1、象形

(1)许慎:“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图画,但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

(2)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3)由于汉字形体的变迁,绝大部分的象形字已丧失象形的意味,只有极少数的字如“井、田、伞、雨、网”等尚依稀可辨

2、指事

(1)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指事字,如用三横表示“三”;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指事字,如“本”是“木”的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2)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

(3)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提示,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

3、会意

(1)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做会意。造出的字叫会意字。如:明、见、从、森、掰、搿、辩、辨等

(2)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两类。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

(3)会意字是合体字,至少要由两个字组成

4、形声:

(1)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做形声。如:“洋”。形声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极高的能产性,甲骨文仅20%的形声字,现代汉字则占90%以上

(2)形声字都是合体字

A、有的形声字有省形(亭、考)和省声(炊(吹))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亦声字,是会意兼形声字,如“娶”

B、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致六类: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有的字的形旁和声旁部位比较特殊。有的左上形,右下声,有的右上形,左下声,有的形或声在一个角上

C、形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D、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有四分之一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六书”除了上面四种造字法以外,还有转注、假借。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汉字的构造是由表意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的。形声字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形声字是汉字向表音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

5、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转注字是指部首相同、字义相同、字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字,如“老”与“考”、“空”与“窍”、“顶”与“颠”、“逆”与“迎”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的基础是音同,借者与被借者在意义上无丝毫的;联系。如“其”、“莫”、“然”、“然”、“我”、“汝”、“来”等

六、汉字的改革问题

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等,这是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七、汉字的整理

1、简化笔画

2、精简字数

注:简化方法:简化偏旁、同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八、汉字的标准化

1、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2、汉字的排列顺序: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

3、形序法主要可分为:笔画法、部首法、号码法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2.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3.后鼻韵母有( 3.iɑ、ie、uɑ、uo、üe。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是( 4.55、35、214、51)5.传统的“六书”是指(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6.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6.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7.合成词是由(7.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的词,包括(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类。8.语义场的类型有(8.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9.成语的特征是(9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10.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6分) 1.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3.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4.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5.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6.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三、语音题(共20分) 1.写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题1分,共5分) 1)m 双唇、浊、鼻音(2)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4)k 舌根(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前)、清、擦音 2.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每题2分,共10分) (1)1)z — z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z 舌尖前音,zh舌尖后音。 (2)f—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清、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f唇齿音,h舌根(舌面后)。 (3)ɑo — iɑ相同点:都是复韵母。不同点:ɑo 前响复韵母,iɑ后响复韵母。 (4)onɡ—ionɡ相同点:都是后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onɡ是u,ionɡ是ü)。(5)en — in 相同点:都是前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en是e,in是i。四、分析题(共20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分,共10分) 倾销、利害、房间、老乡、吩咐、年轻、仅仅、皑皑、提高、地震、 倾销(偏正)利害(联合)房间(补充)老乡(附加) 吩咐(联绵)年轻(主谓)仅仅(重叠)皑皑(叠音) 提高(补充)地震(主谓)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继续(2分)(2)愿望——希望(2分)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答案参考

现代汉语试题库 现代汉语试题库(绪论·试题)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和()。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 15.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 16.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7.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今后仍然适用。 18.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 19.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和()几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 4.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A.文言文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一 一.汉语学里的和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围.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此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种客观的语法体系。但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小异,各有所长,因此,学习是要细心观察,拿它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客观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的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部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的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2.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 3.后鼻韵母有( 3.iɑ、ie、uɑ、uo、üe。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是( 4.55、35、214、51)5.传统的“六书”是指(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6.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6.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7.合成词是由( 7.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的词,包括(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类。8.语义场的类型有(8.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9.成语的特征是( 9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10.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6分) 1.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3.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4.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5.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6.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三、语音题(共20分) 1.写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题1分,共5分) 1)m 双唇、浊、鼻音(2)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4)k 舌根(舌面后)、送气、清、塞音(5)x 舌面(前)、清、擦音 2.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每题2分,共10分) (1)1) z — z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z 舌尖前音, zh舌尖后音。 (2)f— 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清、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f唇齿音,h舌根(舌面后)。 (3)ɑo —iɑ 相同点:都是复韵母。不同点:ɑo 前响复韵母, iɑ后响复韵母。(4)onɡ —ionɡ 相同点:都是后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onɡ 是u,ionɡ是ü)。 (5)en — in 相同点:都是前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en是e,in是i。四、分析题(共20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分,共10分) 倾销、利害、房间、老乡、吩咐、年轻、仅仅、皑皑、提高、地震、 倾销(偏正)利害(联合)房间(补充)老乡(附加) 吩咐(联绵)年轻(主谓)仅仅(重叠)皑皑(叠音) 提高(补充)地震(主谓)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继续(2分)(2)愿望——希望(2分)

《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 北大版(语音部分详解)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笔记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3年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现代汉语界定·汉语共同语发展简况 现代汉语广义上指“五四”以来汉民族的交际语言,包括共同语和各种方言;狭义则专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普通话是在汉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形成共同语的历史过程不同,分述如下: 我国很早就有共同书面语,汉代所谓“通语”(见扬雄《方言》)就是全国通行的语言。古代正统书面语文言文最初基于口语产生,但这种书面语传统一旦形成,就逐渐与口语脱节,最终成为大众难以读懂的语言。唐末(公元九世纪)以后,民间逐渐产生一种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后来称作“白话文”,是今天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白话文到了宋元之际(公元十二三世纪)已经相当成熟,明清以来又涌现了大量白话文学作品。这种书面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通行于全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书面语中向来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才使白话文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地位。 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出现得比书面形式晚。至迟在十四世纪,一种后来被称为“官话”的共同口语已经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而这种口语至少到清代就已经相当通行。

因为北京长久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京话在官话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到了“五四”时期,“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同时兴起,“国语”这一名称取代了“官话”的提法。两种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普通话”称呼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煜按:北大版《现代汉语》未提“雅言”一说,大概是不认可它的共同语地位;把“通语”处理成书面形式的共同语,而非共同口语形式。并且“通语”只是就文言 文的发展而言,并非“现代汉语”所着重追溯的源头,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源头是早 期白话文。所以那种“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的发展脉络不为所用, 是因为雅言的共同语特征不明显,通语不是完全的口语形式;雅言和通语不是现代 汉语的直接源头。所以要注意两点:一、着重的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二、分为 口语(官话…)和书面语(白话文)两种形式。 汉语方言分歧很大,非常复杂,根据方言的主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 分布区域: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说明: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内部一致性较强。包括四个次方言区:

现代汉语试题库

现代汉语试题库(语音?试题) 一、填空 1.语音具有三方面性质,其中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b ow i与b ow i的区别决定于。 3.从语音的物理性质看,“舌头”与“蛇头”中两个“头”的区别主要决定于。 4.北京人所说的sh sh ng(师生)与重庆人口里的意思相同,这种现象决定于语音的性质。 5.人的调声器官指的是两部分。 6.按照汉语传统分析方法,一个音节可分为三部分。 7.b 中的B,从音素性质看是,从它在汉语音节中所处的位置看是。 8.汉语拼音方案于年由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它包括等五部分。方案的主要用途是。 9.国际音标是由制定的,公布于年,目标是用来,其记音原则是。 10.语音是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工具。 11.语音是的声音。 12.音高是,决定于的多少。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有关。 13.音强是,决定与一定时间内的大小。语音的强弱由决定。 14.音长是,决定于存在时间的久暂。语音的长短指。 15.音色是,决定于,语音的音色同有关。 16.音色不同的原因是不同、不同、发音时不同。 17.语音是从人的发出的,人们发出不同的语音决定于。 18.发音器官包括、、三个部分。 19. 是发音的动力站,是发音的共鸣器,是语音的主要发音体。 20. 分上腭、下腭。上腭包括,下腭包括。其中能动的器官是,的活动性最大。 21.语音的社会性质可以从语音的特征和特征以及语音的来看。 22.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叫。 23.语言里的叫音位。 24.反切是我国记录的方法之一,它的注音方法是拼合成音。 25.音素是语音的单位。普通话的元音音素有个;辅音音素有个,其中个可以作声母,只有辅音不能作声母,只作韵母的构成部分,除了作声母,还可以作韵母的构成部分。 26.普通话音素可以分为和两大类。a属于,b属于 27.普通话音素和音位的关系是。 2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 29.普通话中是前、低、不圆唇元音;是前、高、不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30、普通话中e[ ]是元音,u是元音,<是元音。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 思考和练习一答案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分

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1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试题三套

《现代汉语》期末试题 (A卷) 一、填空:(15分) 1、现代汉语方言的分歧很大而且非常复杂,根据方言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大方言区。 2、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人的发音器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普通话音节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4、韵母按音素组成的不同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5、普通话中共有声母_____个,辅音_____个,韵母_____个,音素_____个。 6、j、q、x不能和______呼和______呼韵母相拼。 7、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有_______和_______二种形式。 8、音节必不可少的二个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9、塞擦音是______音和_______音两种发音方法的结合。 10、音节“kuang”有_______个音素。 二、名词解释(8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声调 3、声母的发音部位 4、复韵母 三、判断题(10分) 1、音节“yuan”是由4个音素组成的。() 2、词语“感谢”中第一个音节读作阳平。()3、鼻辅音只有两个,即“n”和“l”。() 4、普通话音节中上声的调值是35。()5、复韵母由两个元音构成。()6、音节中一般总是由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充当韵腹。()7、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8、阴、阳、上、去是普通话调类的名称。()9、音节“liu”的韵腹是“i”。()10、上声的调值是51。()。 四、选择题(10分)1、下面的韵母中,属于复韵母的是() A:ai B:uen C:ang D:er 2、“准”的音节是() A:zui B:zhui C:zun D:zhun3、发音最响亮的元音是()A:a B:o C:e D:i 4、任何韵母都不能没有() A:韵头B:韵头、韵腹C:韵尾D:韵腹 5、在音节连读时,下列各词读作去声的是() A:第一B:一伙C:一块D:试一下 6、音节“chuan”是由()个音素组成的。 A:一个B:两个C:三D:四个 7、下列四组声母中,均为不送气音的一组是() A:b、p、z、c Bs、f、m、d C:g、k、j、q D:d、g、z、zh 8、下列韵母是开口呼的是() A:ou B:iao C:un D:üe 9、不属于发音方法的一项是() A:送气音B:边音C:清音D:双唇音 10、发舌尖音声母时,以下发音器官参加发音的是() A:下齿B:软腭C:齿龈D:舌面 五、分析下列音节结构(10分)

最新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题)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和 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三、分析题。(30分) 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所属词类。(共6分,每个1分。) (1)这棵树很笔直 (2)古塔在城市以西 (3)踢了一脚 (4)格外显眼 (5)啊!真好哇! (6)一台彩色电视机 2、指出下列短语类型。(共8分,每个1分) (1)觉得高兴 (2)粮食丰收 (3)昨天的事 (4)花园里谈 (5)玩得高兴 (6)有人不赞成 (7)南昌九江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若想免费下载该文档: 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b810778042.html, ->论坛->文档下载区->(搜索想要的文档)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 ). 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 ). 3.后鼻韵母有( ).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是( ) 5.传统的"六书"是指( ).6 .汉 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 ).7.合成词是由( )的词包括( )三类.8.语义场的类 型有( ).9.成语的特征是( ).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6分) 1.音素 2.单元音 3.音位 4.词. 5.义 6.歇后语 三语音题(共20分) 1.写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题1分共5分) (1)m (2)b (3)ch (4)k (5)x 2.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每题2分共10分) (1) z ——zh (2)f——h(3)ɑo ——iɑ(4)onɡ——ionɡ(5)en ——in 3.给下列音节注音并列表分析音节的结构方式.(共5分) (1)优秀(2)权利(3)威武(4)爱护(5)谚语 四分析题(共20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分共10分) 倾销利害房间老乡吩咐年轻仅仅皑皑提高地震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继续(2分) (2)愿望——希望(2分) (3断)果——决断——断武(3分) (4)要求——请求——恳求(3分)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语音的强弱跟说话时用力的大小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有关系 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理属性 3.普通话声母中有六个塞音声母它们是 . A.zczhchjq B.bpdtgk C.zcdtjq D.bpczjq 4.普通话中声母 . A.都是清音 B.只有mnlr是浊音其他都是清音 C.都是浊音 D.只有鼻音mnlr是清音其他都是浊音 5."瘦(shou)"这个音节的韵母是 .

现代汉语上册(绪论、语音、文字)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内部结构上说,它是一种________;从外部功能上说,它是________。 2、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________,我们这里讲述的是________。 4、现代汉语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的形式。________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5、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它以________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 ________。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________,从汉代起被称为________,明代改称为__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 7、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________,有效________。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 ________语、________语、________语、________语和________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________为 ________,词汇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语法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 12、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几部分构成。 13、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根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以先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 14、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 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________方面。 A、语音 B、词汇C语法D、词汇和语法 2、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________。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

现代汉语(下)试题[1]

现代汉语试题(下册) 一、填空题(20分) 1、传统语法学使用六大“句子成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层次分析,把中心词改为_______、把动词改为 _______,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句法成分,名为_______。 2、对偶就上联和下联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比况短语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补语,属于_______短语。 5、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_______,另一个指_______。 二、下列表述如有错误,请指出其错误所在。(10分) 1、“他叫我小李”和“他教我英文”同属一个句型。 2、非主谓句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 3、划分词类须以词的意义为依据。 4、主谓句都是动词谓语句。 5、凡具备了主语和谓语的语言单位就是句子。 三、修改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10分) 1、刘思佳卖煎饼赚钱原来是送给老伴生病的孙师傅。 2、饰演英子的小演员沈洁,导演吴贻弓是在《闪艺的彩球》摄制组挑演员时发现的。

3、不但党八股这种形式不利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极其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 4、飞快的18次特快列车向北京奔驰。 5、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四、分析题(30分) 1、对下列短语作层次分析,如果有歧义,要作不同的分析。(15分) ①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交语法作业。 ②住在隔壁的小王经常问他关于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③一个大学生抢救农民老大爷的故事。 ④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让你走。 2、分析下面各句并指出其句型(10分) ①总之,从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军事、外交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②实现四个现代化,将使我国农业逐步变为农林牧副渔布局合理,全面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需要的发达的农业。 3、用划线法分析下面复句的层次和关系。(5分) 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隔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了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五、术语解释(10分) 1、及物动词

《现代汉语》(语音及文字部分)试卷A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音及文字部分)试卷A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10分) 1、音素 2、声调 3、部首 4、音位 二、填空(10分) 1、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和。其中 是本质属性。 2、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包括定形、、和定量。 3、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 4、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称为四呼,分别是开口呼、、和撮口呼。 5、由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构成的音位称为音质音位,又叫。 6、语音和声音的本质区别在于,语音具有。

三、判断题(10分) 1、汉字的形体演变进程中包括行书和草书。() 2、发单元音时要求舌位和唇形始终不变。() 3、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音素组成,例zhuang。() 4、jun为撮口呼韵母。() 5、错字和别字是一回事。() 6、Y、W是汉语声母。() 7、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有韵腹和声调。() 8、汉语中有复辅音,例ZH、CH、SH。() 9、汉语韵尾只能由高元音i、u来充当。() 10、轻声也是声调。() 四、分析题(44分) 1、分析音节结构(10分) 2、分析下列音节韵母分属哪一呼(5) 智zhì介jiè渠qú路lù苦kǔ

3、写出下列辅音音素的名称(8) ch g m ng 4、写出下列元音的名称(6) e[ε] -i[ι] o 5、根据名称写出下列音素(10)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唇齿清擦音()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舌根送气清塞音() 舌尖中浊边音()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舌面前高圆唇元音()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6、比较下列音素的不同之处(5) j—q o—u sh—r t—k i—ü

现代汉语简答题 (1)

1.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语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③词具有多功能性;④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⑤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2.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 答:①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②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3.现代汉语有哪几大方言? 答: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 方言、粤方言。 4.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 5.简述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答: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语也吸收基础方言以外方言的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 6.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它在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 务工作。 7.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 一些分歧。 8.什么是方言词,吸收方言词应本着什么原则? 答:方言词是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的词。吸收方言词应遵循普遍性、必要性、明确性三个原则。 9.吸收外来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不要滥用外来词②统一外来词的书写形式③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10.“推普”中国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哪三级普通话? 答:推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年龄等情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大致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会说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差错较少。第二级是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音不太重,词汇、语法差错较少。第三级是会说一般的普通话,使听者能听懂。 11.本世纪内“推普”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 第二,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 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 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 1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文字改革工作。 13.如何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①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②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 展。 14.简述《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现代汉语语音练习题

现代汉语语音练习题 1. 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中全是浊音声母的一组是() A zh ch sh r B m n I r C b p m f D d t n I 2. 与“良师益友”声调相同的是() A花团锦簇B流芳百世C 立竿见影 D 浑身是胆 3.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中不可少的是() A声母和韵母B 声调和韵母C 声调和韵腹D声母、韵母和声调 4. 普通话中,能和“ j q x ”构成音节的韵母属于() A齐齿呼和撮口呼B齐齿呼和合口呼C开口呼和合口呼D 合口呼和撮口呼 5. “ ei”和“ ie ”两个音节的韵腹() A都是e B ■都是e C 前是e,后是e D 前是e,后是e 6. 语气词“啊”变读为wa的是() A多高啊B 写字啊C 去哪儿啊D 快唱啊 7. 下列方言中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A杭州话B 苏州话C 成都话D 宁波话 8. 韵母iou、uei、uen跟辅音声母相拼时,写成iu、ui、un,标调应该是()A标在前面i或u上B iu标在i上,ui标在u上,un标在u上C 都标在 9.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辅音在音节中的位置是() A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B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C少数可以出现在音节的中间D 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和末尾 10. 下列音素都属于塞音的声母是() A b p m f g k B d t n I j q C b p d t g k D zh z ch c sh s 11. 下列词语中的“不”在语流中变读为阳平的是() A不说B 不去C 不走D 不来 12. “缠绕、牛虻、叫嚣、眺望”等词中黑体字的声调应是() A去声、阳平、阴平、去声B上声、阳平、上声、去声C阳平、阴平、去声、阴平D阳平、阳平、阴平、去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