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1幸运中的不幸

---浅析鲁迅笔下孤独者形象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由于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遭到了当权者的疯狂镇压,是思想界的保守势力抬头,形成了一股反动逆流,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开始分裂。一些曾觉醒的知识分子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步不成阵”,陷入寂寞、孤独、苦闷、彷徨中。作品在反封建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更加的成熟。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冷静客观的描写中。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以及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特点。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然而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例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鲁迅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着重揭示了他们的精神的痛苦和自身的精神危机。他们是幸运的却更是不幸的,本文主要以魏连殳为例,分析其幸运和不幸的原因。

《孤独者》写毕于1925年10月。这篇小说不仅具有象《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那样的较为单一集中的社会主题, 而且更多地蕴含着作家自己的精神探索, 内容复杂曲折, 气氛沉郁悲怆。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同大家异样的“外国人”,他接受了新思想,遵循新的社会规范,无视旧传统,对人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他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新党”,敢于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在世人的诽谤、侮辱中顽强地活着、然而他只是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信念,采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着盲目的报复,甚至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成了一个真正失败的“胜利者”。

特罗耶波尔斯基说“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魏连殳虽然是个悲剧人物,但与背着生活重担、忧郁、麻木的“苟活者”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中国遭受屈辱,民族危机、文化危机日益加重,“苟活者”无所谓变革,无所谓希望,麻木地、愚忠地维护着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文化。魏连殳之所以“同我们是异样的”: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倒中学去做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是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觉醒了人的意识:认清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封建礼教束缚下人的贪婪、无情;看透了看客们以观赏他人生命的消逝为乐趣,最麻木、最残忍的爱好;体会了陷入无物之阵的苦闷、绝望。他以讲授历史为手段,怀揣改变国人盲从迷信、坐稳了顺民现状的希望,宣扬“人性、自由、平等”思想,并为之奋斗。

魏连殳进行了三次复仇以反抗社会,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第一次复仇是作为启蒙者、觉醒者对“看客们“的复仇,“使人无戏可看倒是疗救”。祖母死后,族人聚集了一屋子,商议怎样对付他。议妥之后一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并力作一回极严厉的谈判。村人们都咽着唾沫,新奇的听候消息,等待酿

1①鲁迅《题<彷徨>》

②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

③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奇观。魏连殳显然摸透了他们“从四面奔来,拼命地伸长脖子,要奸商这拥抱或杀戮”的看客心里,所以他在大家此唱彼和、七嘴八舌地说完,沉默充满了全厅,人们全数悚然地紧看着他的嘴的时候,神色也不动,简单地回答道:“都可以的”。他用让他们无戏可看,让他们觉得无聊报复他们,让他们失望:“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看客们看戏般的眼神中,个体的牺牲变得像一出滑稽戏,失去了坚持真理所应具有的崇高感和神圣感。随着礼仪制度发展的僵化,嚎啕大哭失去了追忆逝者的情感,演化成了一种模式化的礼制需要,变得虚情假意。魏连殳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他用“不哭”与老例的又哭又拜、念念有词的行为做无言的对抗。虽然他像一匹受伤的狼一样发出了愤怒又悲哀的嗥叫,但最终他用熟睡拒绝了族人看热闹的愿望。

第二次复仇是对生活中“庸众”的复仇。“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了妇女、儿童,发现了弱势群体,先驱者以一种人道主义观念看待、尊重他们。魏连殳也是以老者和幼者为本位,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他尊敬老者、儿童,尊敬所谓的“下等人”,包括房东。可是他的坚持没有换来对等的结果:魏连殳在街上看见了一个还不能走路的孩子指着他喊杀;房东的孙子在他被辞退没有了收入后不仅不吃他的东西而且躲着他;他被房东嘲笑是哑子、总是低声下气的。“苦痛总是与人生连带的……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是‘骄傲’与‘玩世不恭’,‘玩世不恭’就是‘专与痛苦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也包括“借自己的升沉,看看人们的嘴脸的变化”。魏连殳因为被自己恭行的的尊重拒绝,继而又因发表文章受到迫害失业,陷入了孤独、困顿之中。他不愿象吕纬甫一样为了生计而敷衍,他在绝望中愤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向庸众发起了报复:躬行起他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起他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成功地以自己做杜师长的顾问的“升”剥露了许多人的丑相,报复了社会。

第三次报复是对自我的报复。“自杀其实是很不容易,决没有我们不豫备自杀的人们所渺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倘有谁以为那么容易么,那么,你倒试试看。”在特殊情况下,当一个人无力也无法与压力抗衡时,自杀也是一种抗争,因此能自杀的人有时也不失为勇士。魏连殳的自我毁灭也是抗争和报复。“我已经躬行起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他的“胜利”在于他用自暴自弃、用直面自身的方式,如他不珍惜钱财,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庸众艳羡的生活嘲笑、报复了看客们,报复了不理解他、伤害他的所有人。他如“神之子”一般:“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待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视他们的现在”,他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因此“快活极了,舒服极了”。

从觉醒到死亡,从希望到绝望,从对看客们痛快的复仇到让他心生痛苦的对弱者复仇,再到躬行自己先前憎恶的一切、对自己展开复仇,魏连殳用自己的生命与黑暗的社会展开激烈的对抗。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觉醒者的心中,他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张开有力地翅膀,毫无畏惧地在恶劣的环境里飞翔,给人间播洒自由、平等、博爱、反抗的种子,一直鼓励人们前行。他尽管失败,但

23其生命的自我牺牲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得多;他虽然只是散播了星星之火,但终究会形成燎原之势。因此,他是幸运的。4

魏连殳更是不幸的

“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魏连殳虽然报复了社会,但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更是不幸的。

魏连殳的不幸表现在他最终也走上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圆圈人生模式。魏连殳因为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抛弃,走投无路。(父亲死后,夺我的屋子)“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出外游学奔向现代都市去实现精神的蜕变,成为了现代知识分子。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S城没有给他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因为言行古怪被人们当作谈资。由于祖母的死亡,“归来”寒石山奔丧,被族人们的看客心理、愚昧、贪婪、无情击恼,做出了对寒石山的价值否定,再度“离去”。但他一直都无法摆脱孤独、寂寞的精神痛苦,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形成了一个“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圆圈,也是一个从希望到绝望,再从希望到绝望的人生历程。

“自己应当对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当时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思想觉醒的根本标志。”魏连殳不幸表现在他所崇尚的真理,他所信仰的理念都一一破碎。“五四”时风靡一时的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他的生活中无一实现,要改革中国的愿望被现实击的粉碎,他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孤独者”,在无人理解中孤独地走向死亡。

魏连殳陷入了“无物之阵”中,想要举起投枪,可是遇到的一切都只对他点头,他的投枪投出去也刺不中任何目标。他想要改革社会,改变的却只是自己。然而造成这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原因,有自身原因,也有作者的心态因素。

庸众里的狂人

“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的光明些。”

“也许如此罢。但是,你说:那丝是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母就是。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然而这也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豫先一起哭过了……。”

与社会的关系是“五四”时期小说表现知识者的基本模式。孤独者魏连殳是新文化思想的体现者,是改造旧中国的积极力量,他的思想行为与传统文化坏境构成了尖锐的对立。魏连殳的祖母是“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咀嚼的人”,而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余威仍在。她对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每一个主动选择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被动屈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伦理政治和群体为本位。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不是关于“人”的思考,而是关于“做人”的要求。儒家文化的伦理本位的价值尺度是群体至上,否定个体的价值。在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中,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是否能为社会所认可和保护,不在于其思想的独立和为人的真诚,而在其是否适应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人被确定在某一位置上,而不同位置又限定了具体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2

3

魏连殳的祖母是大家族的女主人,她负有操劳家庭生计的实际责任和义务,但由于她是以族长续弦的身份来到的家里。她被冠以“名分不正”的帽子,继而失掉了自己完整的个人利益和领受家族伦理体系的庇护和保障的资格。她以终日终年机器似的做针线供养着全家老少,却没有在家族内部同其他成员进行情感交流的权利,所以给“我”留下了“冷冷地、令人发烦”的印象。当她和其他家族成员断绝日常的情感交流之后,必将遭到进一步的侵犯和欺凌。因此,魏连殳才发出“人要是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是不容易的事”的感慨。

从祖母孤寂而辛劳的人生行迹中,魏连殳所看到并确认的是自己一方面难以见容于世,另一方面又难以卸却道义责任的社会异类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现实必然性。正如魏连殳的祖母无法通过她在家族中的实际贡献而获得自己的地位一样,他也无法通过自己区别于众人的在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现代性觉醒而确立地位。魏连殳在经由“出外游学”而一跃变为心思古怪但挣钱甚多的S 城的新派名流之后,他放言无忌的思想宣传、喜欢管别人闲事的干预社会生活的行为,起初都和他体面地职业、收入,以及尊奉孝道的做法(一领到薪水便一日也不拖延,立即给祖母寄去)一并为S城和寒石山的众人所惊异和暗羡。然而真正决定他在众人中身心处境和人格尊严的是他的职业和薪资收益等物质利益性指标。因此当魏连殳不再拥有体面地职业,也不再能够挣很多钱的时候,他先前的怪异与可恶毫无差别,最终被社会排挤、抛弃。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分属一定的群体,群体中的个人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当一个人与大多数人态度不一致时,他一定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种从众的压力有时足以使其改变自己的观点迎合多数。时间生活证明,社会社会中一旦出现“偏离者”,为了保持群众的一致性,“偏离者”往往会受到群体的排挤和各种直接或变相的惩罚。

孤独者魏连殳为整个社会所不容,最终被这个无名的杀手所扼杀。而构成这一环境的主体就是“庸众”,他总是处于与庸众的对立位置。庸众普遍存在着”自我满足感“,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下安于现状,只想在奴隶道德下做顺民。而魏连殳作为先觉者,打破了人们的自我满足感。其见解越是卓越,在庸众眼里就越显得可恶;其思维越是清醒,他的行动和言论就越是受到限制,越是不能对庸众施加影响。魏连殳因其觉醒而处于一种被疏远的状态,成为偏离者,受到既定伦理关系的排斥而被社会抛弃:对人总是爱理不理、喜欢管别人的闲事、说家庭应该破坏、挣很多钱却不结婚也没有积蓄……

魏连殳的存在的确使那些不愿意他活下去的人感到难受不堪,被视为“向来不讲什么道理的‘新党’”,被当作“异类”,被说“就是胡闹,不想办一件正经事。”反动势力叮咬他,落后群众排斥他,甚至连他一直关爱着的孩子们也被教唆者去仇恨他。重重压迫从四面八方袭来,犹如无所不在的毒死将他死死的裹在“独头茧”里。

灵魂的分裂与流动

鲁迅把自己看作是“在转变中”或“在进化的链子上”的历史的“中间物”。鲁迅的自喻是深刻的自我反观,历史的使命感和悲剧性的自我意识对人类发展的透彻的理解和对自身命运难以遏制的悲观相互交织。“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的先觉者的自觉,从旧垒中来,情形看的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的叛逆者的自信,与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的自我反观和自我否定,构成“中间物”的丰富历史内涵。这一概念的涵义就在于:他们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获得“现

代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又处于与这种现代意识相对立的传统文化结构中,并且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传统文化存在某种“留恋”------这种“留恋”使得他们必须同时与社会和自我进行悲剧性抗战。

“中间物”意识体现着通过现代意识的觉醒而从传统中分离出来的一代知识者灵魂的某种“分裂”。正是这种“分裂”使得觉醒者能够跳出古老的生活方式,而又对这种生活方式充满强烈的印象和痛苦,使得他们要创造属于未来的原则,而又不得不把这种内在要求首先通过对旧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来。

“便是抄写,一个月二三十块钱也可以的。”“我很诧异了,还不料他竟肯这样的迁就,一时说不出话来。”对于“我”和魏连殳这样的现代知识分子而言,教书不仅仅是一个赖以存活的啖饭之道,更是一项最宜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与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社会角色定位最相配的人生事业。但由于生存的需求不得不迁就于现实,继而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种形式的身心分裂给处于生存困境的魏连殳提供了保全自己精神信念的条件,但也预示了卸却精神重担之后,他难免于消沉和毁灭的人生前途。

鲁迅小说中兼有改革者与普通知识分子双重身份的精神战士就是“中间物”,而《呐喊》《彷徨》的精神线索即表现他们的孤独、悲愤,由爱而憎,终至于复仇的心理过程。孤独者魏连殳作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一样经历了从自我的觉醒和传统的分离开始,经过对现实社会结构和传统伦理体系的观察、反叛和否定,最终又回归到自我与现实的传统联系之中的过程。同他们一样也与强烈的悲剧感伴随着自我反观和自我否定。

小说通过“我”和魏连殳的三次对话以及书信往来,用自我反观和自我否定的态度回顾了魏连殳走过的道路。“我失败了。先前我自以为是失败者,现在知道那并不,现在才是真是失败了。”“自己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那么请你忘记我罢。”“但是现在忘记我罢;我现在已经好了。”魏连殳在当了杜师长的顾问之后,反复诉说自己的失败,认为自己不配活下去,请友人忘记他,都体现了他对历史进程和新的价值标准的深刻理解以及意识到自身与这一进程和价值标准背离的心里矛盾。

鲁迅曾说孤独者“在这无路可走的境遇里,不能不寻出一条可走的道路来。”小说在表现魏连殳孤独和决绝方面有很大的残酷性。一方面不断地割断他与世界的情感关系,不断地强化两者之间的敌对关系,体现孤独的历史处境和面对这种处境的决绝战斗态度;另一方面将他由困境推向绝境,让他在无路可走中挣扎,在挣扎中体验更惨痛的绝望:意识到自身与传统的联系和与未来脱节的悲剧精神。

孤独者魏连殳也具有历史中间物对“死”(代表过去、绝望和衰亡的世界)和“生”(代表着未来、希望和觉醒的世界)的人生命题的关注的精神特征。把“死”和“生”看作是互相转化,而非绝对对立的两种人生形式。

“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的结构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和象征意义。“以送殓始”意味着祖母的死并非一个生命的终结,而是以“死”为起点的一个旅程的开始。祖母,作为旧生活的阴影,象征着魏连殳与传统割不断的联系。“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魏连殳最终也无法摆脱“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子咀嚼的人的一生”的命运之圈。生者无法超越死者,他生活在现在,又生活在过去;死者无法被真正埋葬,她生活在过去,又生活在现在。生者与生者的隔膜映衬着生者与死者的联系,生者与死者的联系决定着生者与死

者的隔膜,孤独者的心里内涵隐藏在这联系与隔膜中。魏连殳的大哭是给死者送葬,又是为生者悲悼;而他死后的冷笑既是对过去的生者的嘲讽,又是对现在的生者的抗议。生者与死者“死一般静”中变得无法分辨,而“我”却在无声中听到了过去的生者的狼嗥和现在死者的冷笑,于是挣扎着、寻找着走出死亡陷阱的路。“以送殓终”也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旅程的开始。“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关底下。”鲁迅沟通了死与生的界限,把绝望、虚无、悲观与希望、信念、乐观糅合在一起,揭示了“绝望之位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道理。

同样地,魏连殳作为历史的“中间物”,具有以乐观主义为根本的“悲观主义”的认识。他相信人类社会无穷进化,却又否定“黄金时代”。“现在的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到将来有这样的时候。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而大家尚以为是黄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们各各不同,不能像印版书似的每本一律。”这种“悲观主义是一种实际的感情。在这种悲观主义中清澈地传出他对当代的蔑视与否定,对斗争的渴望与困恼。由于感到孤独、感到软弱而发生的绝望。”这种矛盾是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矛盾,是与人的存在俱来的悲剧。一方面不能不与他人发生联系,人渴望与他人的联系。另一方面人又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与他人的联系中难免成为他人的傀儡。魏连殳以严冷表现火热、以憎恨表现挚爱、以复仇和毁灭表现内心极度的悲哀。他内心的热爱和悲哀隐藏在“冷冷的”外表中。小说反复描写魏连殳“素性这么冷”,“两眼在黑气里发光”,神态是“冷冷的”,说话显出“词气的冷峭”,走路仿佛悄悄的“阴影”。他生前的笑是“冷冷的笑”,即使死后口角间也“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这种悲愤到令人窒息的“冷”却源于他改造社会的热情和对群众的爱: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祖母、很亲近失意的人、一见孩子却不像平时那么冷了。这种深沉的爱更体现在他自觉地承受着那些不自觉地在受苦的群众的痛苦,这就更使得他精神上的孤独、苦闷包含着比他个人的不幸命运远为深远的历史内容。“忽然,他留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了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狼嗥般的哭声中不仅包含了他悲哀、痛苦的情绪,更有他改造社会、挽救群众愿望被群众冷漠、敌视的伤悼和从中产生的憎恨和复仇情绪。

自我形象的投影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不会自动流溢出来变成文学作品,它必须经过作家的开掘、吸取、过滤,最后才能成为文学作品。在这里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的心态就直接作用于创作过程,从而影响作品的面貌和作品中的人物。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曾不假思索地说“其实那是写我自己。”在许广平的回忆中,鲁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团黑”。而“一个短小瘦削,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的魏连殳在外表上也给人相似的感觉。

鲁迅作为20世纪初现代中国铁屋子里为数不多的觉醒者,将他的困惑和内心的冲突投影到魏连殳和“我”的争论中,进行双重自我的交流,体现他当时内心的挣扎。

出身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鲁迅自小就接受了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家道中落、父亲生病、求医问药、遭受白眼、饱受冷落使他从记事起就懂得了人间冷暖、世间沧桑。他成长和生活的时代,是封建主义渐趋没落,民

族资本主义渐渐兴起和发展的时代。他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诞生。封建统治者最后的挣扎、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灾难使他忧痛、哀伤。留学日本的经历,使他在获得新思想的同时体会了国人的愚昧、麻木,开始了潦救国人的一生。

生理的变化会促发心理的变化。苏珊·桑塔格认为病人不仅得忍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而且更得承受加诸疾病之上的那些象征意义的重压,而且后一种痛苦比前一种痛苦更为致命。对于作家而言,由生理上的疾病而生的“疾病的引喻”通常会在作品中或隐或显的体现。据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对自身疾病的记载每年基本都在20次以上,最多的1936年甚至达到117次。“一部《鲁迅日记》也包含了一部鲁迅的病史。”中国学者如是说。因此,在研究鲁迅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忽视病痛对他作品的影响。

苏珊·桑塔格认为对付疾病的办法就是扫除包括疾病的隐喻在内的病之观念,通过文本揭示疾病的隐喻并借此摆脱这些隐喻是正确的方法之一。《孤独者》写于1925年鲁迅发病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疾病参与甚至进入了鲁迅的创作。

对抗疾病的最好的办法是精神上不把疾病当回事,在生活中鲁迅就是这样做的。“我其实无病,自这几天经医生检查了一天星斗,从血液以至小便等等。终于决定是喝酒太多,吸烟太多,睡觉太少之故。所以现已不喝酒而少吸烟,多睡觉,病也好起来了。”“病甚沉重,医生有警告,但他本抱厌世,置病不顾。”鲁迅一方面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病重,所以频频奔走于医院。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其实无病”。一方面意识到不喝酒、少吸烟、多睡觉对自己的病有好处,另一方面又置之不理:”拼命地做,忘记吃饭,减少睡眠,吃了药来编辑,校对,作文。”在病和无病之间,鲁迅的精神对抗着身体,身体也对抗着精神。他无病的自我遮蔽总被病的真是所冲毁,他不愿面对病的真实,时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遮蔽。

魏连殳本身就生着病,而且同样置病不顾,最后死去。疾病显然以情节存在的形式参与了创作。文本凸显了魏连殳精神与身体间的对抗,是关于疾病的隐喻。他在陷入困境后,多次出现了“我还要活几天”的声音,“活着”就是身体的保存。而后来他去当杜师长的顾问,是精神向身体的妥协,因此他发出了“先前我自以为是失败者,现在知道那并不,现在才真是失败了”的无奈之声。继而又通过折磨自己的身体来对抗精神的失败,最后走向死亡。身体不能摆脱精神的纠缠,精神又何尝能孑然独立,精神出卖和抛弃甚至鉴赏身体也必然使自身彷徨于无地。魏连殳虽然用身体强烈挤压着精神,但他最终寂灭了,因此他“合了眼,闭着嘴,口角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这可笑的尸体”,“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终于挣扎出来了。”虽然魏连殳死了,但终于获得了解脱。“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月光底下。”鲁迅揭示了个体疾病的隐喻并且传达了摆脱这种隐喻的一种可能。

“善于感激。是于自己有害的,使自己不能高飞远走。我的百无所成,就是受了这癖气的害。”“所谓‘自己’,就是指个人的‘自己’,不是指我。无非说凡富于感激的人,即容易受别人的牵连,不能超然独往。感激,那不待言,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起来,大概总算是美德罢。但我总觉得这是束缚人的。譬如,我有时很冒险,破坏,几乎忍不住,而我有一个母亲,还有些爱我,愿我平安,我因为感激他的爱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激别人,就不能不慰安别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至少是一

部分。”这种心存感激去给予回应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的人生体验在20年代中期强烈地涌动在鲁迅的意识中,挤压、折损着他的生命,也真实地表现在《孤独者》中。

“忽然他留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魏连殳的眼泪是祖母的爱长久压抑了自我之后愤懑的释放。祖母是“极其爱我的”,通过做针线“养活我,管理我,爱护我”,后来即使“我”疏远她,她也依旧爱“我”,直到父亲去世,直到“我”进学堂,直到“我”毕业有了事做,直到她生病实在打熬不住了。祖母的爱是孤独而持久的,而它成为了魏连殳生命的束缚与困扰,成了魏连殳把自己裹在里面成为“独头茧”的“丝”。

“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所挂碍的男儿。”鲁迅的生命困顿源于爱,而《孤独者》正是对爱的付出感到了困惑。

“你现在对于我说的话,就是我先前对于她的意见。”魏连殳认为孩子是好的,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亲近失意的人;他尊敬房东一样的老者,可是当孩子指着他喊“杀”,房东嘲笑他的现实把他的爱的付出撕得粉碎。而祖母的死让他理解了祖母的爱和孤单,理解了人生,了解了自己。他采用了与祖母不一样的应对,他用“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新的冷眼和恶心,新的失眠和吐血……”对抗着人生的残忍,却意外地得到了某种尊重,这是对于人生、对于爱的反讽。

在魏连殳的形象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到范爱农和绥惠略夫的影子。

“如此世界,实何生为,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范爱农从日本回到故乡,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辛亥革命后到鲁迅任校长的师范学校做监学,鲁迅到教育部不久,他遭斥逐各处漂浮。在一个风雨之夜沉水身亡。范爱农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批知识分子的普遍命运,在鲁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觉得民国以前,以后,我们也有许多改革者,境遇和绥惠略夫很想象,所以借借他人的酒杯。”“便是现在,----便是将来,便是几十年以后,我想,还要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他相象。”绥惠略夫的一个特点, 便是对于社会的复仇,“他先是为社会做事, 社会倒迫害他, 甚至于要杀害他”、“绥惠略夫也只是偷活在追蹑里, 包围过来的便是灭亡; 这苦楚,不但幸福者全不相通, 便是与所谓的不幸者们,也全不相通, 他们反帮了追蹑者来加迫害, 欣幸他的死亡”,绥惠略夫在无路可走的境遇里, 也如同对于幸福者一样对不幸者们宣战了, 一切都破坏, 这就是绥惠略夫对于社会的复仇。魏连受也曾长久地生活在追蹑里, 因而“看得间太坏”。他报复一切伤害过他的人, 包括他最喜爱的孩子。

在创作《孤独者》的时候, 作者自己就正生活在追蹑中, 受到黑暗的包围和迫害。因此,是长久以来留在鲁迅记忆里的中国改革者的遭遇以及绥惠略夫的命运, 契合了作者当时境遇里的感触, 激发了创作《孤独者》的动机。鲁迅将自己的感触与情绪, 渗入了揉合着范爱农与绥惠略夫的遭遇与个性的魏连殳的性格, 塑造出一个在中国“还不见有, 大约也不会有的, 我也并不希望其有”的孤独者的形象。

孤独者形象是鲁迅对中国现代进步知识分子独特社会群体的艺术加工和真实写照。他们多具有新思想和强烈的爱国思想,主张改革,坚守高尚的理想,反抗不合理的社会旧秩序,揭露黑暗统治。只不过因为他们生活在充满冷漠的病态

社会,生活在充满劣根性的国民中间,尽管他们无畏艰险,与社会上的陈腐庸俗作斗争,但无法唤起普通民众的觉醒,最终走向彻底的孤独和理想的破灭。虽然“孤独者”失败了、过去了,但他们身上的精髓却永远值得当代知识分子学习和延续。当代知识分子无须担忧环境和社会因素的阻碍和干扰,生活在“天时、地利、人和”环境下,更应该抛弃自私与狭隘,胸怀国家和人民,积极投身到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去。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很多女性,本篇论 文主要围绕《祝福》中的祥林嫂,《伤势》中的子君,以及《离婚》 中的爱姑这三位典型的女主人公展开论述。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 思想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腐朽,展现 出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被绞杀的过程,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不平,以 及无奈。 关键词:鲁迅,祥林嫂,子君,爱姑,封建社会,地位,无爱的社会, 冷漠,束缚 一.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运多舛,逃婚去鲁镇打工,好不容易赚 了钱,却被婆婆抓了回去卖到了山坳里,改嫁给贺老六,逼婚时想自 尽却没有成功,之后生了个儿子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结果死了丈夫, 孩子也被狼叼走吃了,无奈之下又再次回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打工,但 是因为身上晦气,所以受到排挤和歧视,最后死在新年的“祝福”中。 可以说,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她没有获得过春天的温暖。那么是 什么原因使得祥林嫂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从她逃婚--再嫁— 丧夫丧子--死去等几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情节来剖析。 1.逃婚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更何况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并且她没有子嗣,所以也就无法走“夫 死从子“这条路了,那么如此晦气的一个人,她的婆婆是不会把她留在家中的,因此她只有“改嫁”这条受人唾弃的路。由于“生为夫家 人,死为夫家鬼”这种束缚,因此她只能听从婆婆的摆布。为了自己 不受到唾弃,她选择了逃婚这条路,“逃婚”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妇女 思想超前的一种表现,但是祥林嫂却不是因为有着超前的思想,而是 她本身受到“禁锢”的影响。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 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 失节是大”。在《大明律》中,也曾提过“居丧嫁娶”为“杖八十”, 并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2.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选择了名誉,维护了她“烈女不嫁二夫” 的名誉,于是她逃到鲁镇去打工,她在四叔家很勤快,有一天在河边 洗米的时候,被婆家用极为粗鲁的手段给抢了回去,从卫婆子的口中 得知“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 不几天就给装到了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春天时被迫逼婚嫁 给贺老六的,尽管她“喉咙哭哑了”,尽管她“头 上碰了个大窟窿”, “拜不成天地”,可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的将他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也就是说,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了。那么祥林嫂为什么有这么多极端的做法呢?为什么她宁死都不愿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被扭曲的灵魂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内容提要] 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面向现实,针砭时弊,以改造社会为出发点,反映出时代的呼声。本文结合《呐喊》和《彷徨》中的部分篇目,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性格特征、角色功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证鲁迅作品中这一特殊群体的典型性。解读这一类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扭曲 引言 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童年的鲁迅自家庭变故以后,经常生活在风光秀丽、充满快乐与自由的农村,与农家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农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如《故乡》中善良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夏瑜的母亲,以及《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鲁迅在憎恶并揭露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同时,对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更为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而愤恨,因此深深地发掘存在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几乎渗透于鲁迅小说的每一篇章,凸现其小说创作反封建这一中心主题。 一

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由于各自不同的境况、遭遇以及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程度各异,鲁迅笔下的农民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思想愚昧、麻木。《故乡》中的闰土虽然待人诚恳,善良,可是到了中年,已经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①他的生活极度空虚,无聊,毫无目标。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也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轻信庸医的胡言,将人血馒头当良药而贻误亲子的性命。阿Q被欺负和污辱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愚昧到了极点的表现,面对赵太爷、丁举人等人的欺侮,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精神上的“转败为胜”。 有的思想守旧、安于现状。小说《风波》最能反映这一类农民的性格特征。作品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保守、倒退的倾向。七斤看起来似乎是个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见多识广的船夫,七斤嫂也是一个泼辣精明的女子,可是他们整天所虑的仅仅是如何才能当好顺民,围绕着“皇帝是否坐上龙庭”的消息而忧患自己的辫子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革命后因为剪了辫子而喜,皇帝即位后因为没了辫子而忧。 有的丝毫没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对所面临的重重压榨只能逆来顺受,即使在忍无可忍之际所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也是不彻底的。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对于生活与心灵的重压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幼子宝儿是她唯一的精神安慰,可是在宝儿患病期间,希望得到帮助与宽慰的她却遭遇到庸医的欺骗和市井无赖的以帮助为名,行调戏之实。在宝儿死亡这个致命的打击面前,单四嫂子这只可怜的羔羊仍然令人揪心地强忍着这一切,她不得不继续承受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而《祝福》中的祥林嫂比起单四嫂子,虽然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四大绳索”的束缚下也曾多次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但因为斗争的不彻底性致使她仍然未能冲破封建的“吃人”罗网。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号: 学号: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系 别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班 级 1101 姓 名 张霞 指 导 教 师 董文会 2015年3月28日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鲁迅先生一直都很重视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反封 建的思想主题,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 内外的专家都已有过研究讨论。论文在大量阅读原着作品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散文等,以鲁迅先生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鲁迅笔 下的女性形象,来细致的分析女性思想的演变以及对其他作家、读者的影响,以便更好 地理解新时期中国女性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思想影响 Abstract Lu xun has alway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women's issues and explore, and tried to through literature also feudalism thought theme, called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beration, about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in Lu xun's work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lot of reading the original works from,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various essays prose of Lu xun, in Lu xun's male perspectiv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female image of Lu xun's to bette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women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author's view of women, and Chinese women's effect on th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women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 The words of Luxun ,The image of woman ,The evlotion of ideas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南冰 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需要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呐喊》、《彷徨》作为鲁迅这位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正是以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展示了病态的旧中国和旧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群体?在鲁迅的笔下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鲁迅对知识分子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倾注十分的热情。在他笔的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被描绘的淋漓尽致。 一、苦闷彷徨、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五四”新文化陈营发生分化,昔日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的时候,鲁迅密切地注视知识分子的动向,剖析他们的思想特点,为我们写出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等人物形象。他们是从辛亥革命以前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是作者曾经寄予希望,曾经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吕纬甫年轻时曾和“我”同去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和别人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时竟至于“打起来”,可见他早年的激进。但当“我”在酒楼上与他重逢时,他却一再宣扬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奉母亲之命回乡来迁小弟的坟,明明已经找不到骨殖,却将原葬处的土胡乱捡些装进新棺材,煞有介事地迁走;受母亲之托,给原邻居顺姑送两朵剪绒花,可姑娘已死,他就将花随意送人,却打算向母亲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他甚至甘愿给富家子弟教《孟子》和《女儿经》……吕纬甫的这种种“随随便便”,表明在他思想中已完全解除了自己民主主义的武装,反抗和摇撼封建社会的念头,已经在他的头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未来的前途觉得浑沌一片,茫无头绪。 当吕纬甫变革社会的志向由于受到各种困境的重重围困,他感受到了理想的幻灭,理想幻灭后的生存何以为继?传统文化体系在知识分子处于这一种思想困惑和精神真空时在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间重新抬头,重新收拾为新思想所洗涤所占据的地位,终成为了吕纬甫行为的指南,他完全丧失了探索勇气,也放弃了对于真理追求的精神。然而他对于自己沉溺在这种消沉和灰暗的精神世界中间,

鲁迅笔下的人物

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2007-08-27 04:55 ●狂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民主主义者形象。性格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作者是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塑造人物的。狂人的语言、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逻辑也不清晰,但是含意丰富而深刻。作者着意表现狂人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表现出清醒地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所以狂人的“不狂”是在于他说出了人们不敢说或者还没有说出了的话,从写满了“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的吃人本质,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面纱和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他的话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狂人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进程的动力。 ●阿Q:鲁迅通过阿Q来挖掘中国国民的灵魂,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假想的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这种性格曾经严重的存在于被列强所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也存在于今天的这个社会中,甚至整个人类社会。也许这种性格还会长期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既不愿与做工的“短衣帮”为伍,又无力跨进那“穿长衫”的阔人之间,只好站着喝酒。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常以“君子固穷”的谎言来麻醉自己、自我解嘲。作者在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做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对他的不幸遭遇也寄予了同情。孔乙己悲剧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清醒认识。 ●夏瑜:这是一个让人悲叹的革命者的形象,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小说没有写他是如何进行革命斗争的,而是以浓重的笔墨写了他牺牲前后的孤独、悲凉和寂寞。他的理想、他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行为,他的为理想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以及死后被用来治病的鲜血,这一切都不被他所爱的人理解,反而误解,反而憎恨。但是他仍然爱他们,并因为这爱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理想的殉道者,而是一个人类理想的殉道者。 ●祥林嫂: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陷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牢笼里,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逼无奈惨死在新年庆典的雪夜之中。作者的深刻之处是细致地描绘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涓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存和生活的冲突,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着这个理想已经付出了行动的理想者如何在现实的生存中败下阵来。这种失败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是涓生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所有人要面对的。理想不能停留在“伤逝”中。 ●舜:从上古的贤君、圣人到“五四”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使我们看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得信心。所以鲁迅不是一个悲观厌世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先行者”。从舜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形象,他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魏连殳: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他的悲剧是理想者的悲剧。他反抗现实,追求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现实战胜了理想,魏连殳咀嚼着伤痛离开人世,他的狼嚎般的哭声回响在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现实中。他的悲剧在于他思考着痛苦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一种无援的思想,但他是精神界真正的战士。 ●女娲:本是人类的始祖,可在鲁迅的笔下这位人类的始祖在苦闷和宣泄中创造出一群群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却又使她不喜欢,甚至讨厌。“五四”启蒙者在精神上无疑有着这样的“始祖”情结,他们在创造世界、创造未来,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创造结果是那样的出乎意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符合自己理想的结果。于是充满了荒唐感,却又无可奈何,陷入了失望与焦虑之中。 ●后羿: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为人类立下大功的英雄,他的悲剧是一个英雄的悲剧。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后羿的悲剧套用郁达夫的话说“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wen墨子为宋国立下大功,回国后却遭遇了搜检、募捐、避雨被赶,最后得了感冒。理想者的悲剧不在于理想不得实现,而是理想者在世俗的世界作为“异类”被那些需要理想而实现不了理想的人所冷落所误解所欺凌,甚至可能会被毁灭。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 【关键词】:劳动人民辛亥革命中国农村工农大众广大人民宗教迷信革命党二十年鲁迅小说地主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是世界闻名的典型,这些农民形象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倔强活泼的爱姑;有背负着生活负担、忧郁的闰土……他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农民、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鲁迅是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这种感情,贯穿在鲁迅描写他们

形象的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半生事迹,或者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后的一切中。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困难的社会根源。他意在“重造国民灵魂”,唤起作为民族即使的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 鲁迅塑造闰土、阿Q等典型的农民形象,是为了揭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众起来斗争,振兴中华民族。 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概括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那种愚昧、守旧、麻木、狭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恶势力逆来顺受,甚至失去痛苦的感觉,麻木到以残害同类为乐。当然,鲁迅也未否定他们勤劳、质朴、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一面。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命运是悲苦的。在他们当中,有的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意识到革命,像闰土和祥林嫂等。即便意识到需要通过革命来改变一下自己命运的阿Q也没有真正理 解革命,反而深受其害。 具体说来,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最主要的一面即农民的弱点——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不觉醒。这就是鲁迅所要揭示的最宝贵的东西。 以上所说的都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的共性(只不过各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知道,“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因此,在他们的“共性”背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他们不同的个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2006年11月15日 李增泓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 二、再寡失子的祥林嫂 第二个失去儿子的寡妇是祥林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把她彻底压碎了。 三、离婚的爱姑 失子的寡妇命运是如此,那其他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呢?鲁迅在《伤逝》和《离婚》中塑造了子君和爱姑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五四"新女性: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跟爱姑又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从一而终"、"从子"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她的心中只有宝儿。毫无疑问,宝儿是她的希望和寄托,是她的劳作以至她的生命的意义。然而她的宝儿突然生了病,神签求过、愿心许过、单方吃过、医生诊过,她尽一切可能想救活她的儿子,然而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粗笨的女人"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让儿子健康地活着,但儿子死了,她面对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压抑。她茫然的双眼能看透自己悲剧的未来么?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子,早已经麻木了,"她能想出什么呢?""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希望在梦里与宝儿见面;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但明天又会怎样?"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②在封建思想的桎梏、封

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810162271.html, 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 作者:王蒙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鲁迅通过塑造封建科举制度受害者孔乙己的形象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思想。鲁迅将故事的主要场所定位在了鲁镇的咸亨酒店,文章分析了《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此形象特征表现为三方面,即: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身份、身受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身心俱毁至死仍不觉悟。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孔乙己;毒害;悲惨;执迷不悟 一、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身份 在《孔乙己》中,鲁迅把旧社会众生浓缩在了一间叫咸亨的酒店里。这个酒店的酒客,有两个不同的等级: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的“短衣帮”和以上层地主阶级、有钱人和读书人为主的“长衫客”。“短衣帮”们因为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在酒店里只能站着吃喝,“长衫客”们却可以走进酒店的专属包间坐着,慢慢享受酒肉佳肴。孔乙己初次出现在酒店里,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是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的惟一的人。既是穿长衫的,就应慢慢走进屋里,愉快地坐着吃喝。但是孔乙己却不能,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酒,不伦不类。他读过书,但是没有考上秀才,不能依靠认识的字、读过的书来生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但是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就在于它不但使人与劳动脱离,而且还教育人轻视劳动阶层,灌输唯有读书是最高尚的思想。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越过越穷,可是孔乙己还是死要面子,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都应该比普遍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站着喝酒这个细节显示他不是地主阶级,不是有钱人,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脱下来,融入短衣帮的人群里。可是孔乙己又不愿承认自己的穷困潦倒,相反还觉得自己比他们都要清高,处处摆读书人的架子。他既不属于贫穷人士也不属于上层地主阶级,与这两个社会主流阶层都存在着距离。生活贫穷的孔乙己和当时社会的下层人民没有什么两样,但他时刻穿着在他看来是身份象征的“长衫”,这表明孔乙己内心虚荣,用长衫来维持自己引以为荣的最后一点自尊。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内心轻视广大劳苦众生,同时又渴望融入在他看来高大上的上层地主阶级和读书人、有钱人的世界,这种意识使他处在一种尴尬的社会地位当中,不但不被这两个阶层认可,反而成为他们讥讽的笑柄。孔乙己穷苦、懒散,身上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年多没有补,也没有洗”;反复被人欺负、殴打,脸上经常挂着新痕旧伤,偏偏他又自恃清高,满口“之乎者也”,“孔乙己”称号由此而来。鲁迅通过对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肖像、穿衣、话语及称号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所在。孔乙己热衷功名利禄,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时刻不愿脱下标志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二、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修订稿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朝花夕拾》名着导读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知识导航: 走近作者、走近作品 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2、对于《朝花夕拾》,你知道多少? 《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后改名为《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人称“文思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知识建构: 一、知识预备: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等小说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阿Q等农民形象为例,说明了鲁迅在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农民形象意义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上个世纪初离现在已经遥远,但每当读到鲁迅的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1]。鲁迅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所以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的贫困、现实生活的悲苦、农村经济的凋敝,而且还描写了他们的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与不觉醒的精神状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小时候的闰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如捕鸟、拾贝壳、刺猹等。 来看看他儿时的画面:他说:“要下大雪才好。我们那里都是沙地,下了雪,我就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多么可爱的少年闰土啊。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只查尽力地刺去。那查却将身子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晚上,闰土出来管西瓜,管的就是刺猬,獾猪,查,他说,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那是不算偷的。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且聪明伶俐,且无拘无束。鲁迅把孩子们的世界写得那么真诚和谐,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里,像黑暗中的一粒火种,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像阴霾中的一线阳光,孩子们烂漫天真,像未琢的璞玉。 再来看中年时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色。一脸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又粗又笨,裂得像松树皮。他还恭敬的叫鲁迅“老爷”。在看见儿时的伙伴时,他并不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一声“老爷”足以显示他们心灵上的隔膜,足以看出中年闰土对生活的无奈所形成的卑怯性格。在运土木灰时,还把碗也放了进去想借机会运回家。这难道也是儿时那个闰土吗?我不得不信,这确实是他。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他被生活压得麻木不仁,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初探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初探 发表时间:2009-07-28T17:04:14.50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田雪青 [导读]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同封建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初探 田雪青 摘要: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同封建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结果是悲惨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 关键词:鲁迅;妇女形象;文化 作者简介:田雪青,任教于河北省昌黎县茹荷镇初级中学。 一、前言 鲁迅写了许多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作品,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二、鲁迅作品中妇女形象的分析 与鲁迅的思想行为一致的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同样充满着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是一个悲苦的守节妇女。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惟一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单方,宝儿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社会的冷漠使她连小宝的性命也没有保住。小宝死后,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她的精神世界一片空虚,在她面前,那无尽无休的明天将意味着什么呢?在她周围除了想趁机揩油的人以外,她得不到一点同情,那人情的淡薄,真令人不寒而栗。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本文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地卖给山坳中的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歧视、压迫;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使她极端痛苦,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封建势力的承认和原宥。捐门槛赎罪后,四婶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给予她精神上的最后致命一击。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 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沦为乞丐,最终倒毙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长期以来,由于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因此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打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诘头,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对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知识导航: 走近作者、走近作品 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2、对于《朝花夕拾》,你知道多少 《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后改名为《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人称“文思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知识建构: 一、知识预备: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入散文篇。全书由《小引》、、、 、、、 、、《后记》组成。这十篇散文勾勒了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世态图和风俗画,有现实的战斗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著态度。 二、合作交流: 1、结合作品中的情节,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人物 (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寿镜吾衍太太)

001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2012 届 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学生姓名:周晨 学号:1242001259823

目录 一、写作提纲 二、内容提要(附件关键词) 三、正文 四、后记 五、参考文献

写作提纲 一、闰土少年时候的生活缩影 二、祥林嫂和爱姑的悲惨命运 三、阿Q的生活悲剧 四、列举鲁迅的部分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 具体分析 五、对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进行描写

内容提要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个人物形象系列: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将以鲁迅的小说《故乡》、《药》、《祝福》、《离婚》和《阿Q正传》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爱姑和阿Q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鲁迅对当时社会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一、闰土和杨二嫂生活的每况愈下。二、闰土和华老栓的愚昧、麻木、不觉醒。三、祥林嫂和爱姑的反抗意识和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四、阿Q的生命被扭曲、被异化。在这四类人物形象中,鲁迅着力揭示了他们身上的弱点。鲁迅了解并关怀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同情和关注。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如何“改造国民精神”、“重塑国民灵魂”、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巨匠,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开端。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 关键词:鲁迅农民悲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知识分子和农民作为鲁迅作品中的两类主要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表现了他"哀其不兴"的态度,他的农民题材小说更多地表现了他"怒其不争"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出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鲁迅正是通过这两列人物形象,全景式的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普遍社会氛围,从一个国民审视者的视角入手,表现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深切思考。 一、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收入《呐喊》和《彷徨》两部集子中的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辛亥革命和"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四种农民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四种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弃医从文,首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更是更始社会。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深切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这些众 多的农民形象概括起来有四类:第一类形象表现的是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第二 类是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第三类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但最终还 是逃不过悲剧命运的农民形象;第四类是生命被扭曲、被异化的农民形象。本文 将着重分析这这四类人物形象,感受他们辛酸而悲苦的生活,麻木而扭曲的灵魂,进而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进行思考。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悲剧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一)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 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他的聪明伶俐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而随着帝国 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闰土发生 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他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僵硬而且干裂,像松树皮了。紫 色的圆脸刻着又深又粗的皱纹,浑身瑟索着,完全失去了童年小英雄的风采,而 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地腐蚀了他的灵魂。 他饱受生活压迫,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 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二)杨二嫂作为一个处在社会低层的妇女,她为了谋求生存,可谓是用尽 心思 文中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是何原因,我想已不言而喻了。 她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 轻的美来招徕顾客。“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 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 二、从《故乡》中的闰土和《药》中的华老栓看农民的愚昧、麻木、不觉醒 (一)闰土这个朴实憨厚的农民,见了阔别多年的朋友,也是百感交集,心 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反映出了闰土这位饱经沧桑的农 民还是牵挂着童年的挚友,但封建的阶级对立现实使闰土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 的“老爷”称呼。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阶级对立扭曲了闰土的性格,污染了他的 灵魂,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的友谊。他并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 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在精神上的麻木不仁。 (二)和闰土这一形象较为相似的另一人物形象是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华 老栓。药,当人生病无助的时候,自然需要药的帮助,让他帮你解除病痛还你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