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资料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资料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资料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资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资料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

(一)公民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宪法加以规范。一方面,国家对公民负有义务,也有权要求公民履行其义务。另一方面,公民对国家负有义务,也有权要求国家履行其义务,有权对政府的不作为向行政法庭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劳动

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

1.劳动者的定义

社会学意义的劳动者泛指人类社会的创造者;经济学意义的劳动者主要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雇员和自雇人;人力资源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不同劳动能力和素质的员工;统计学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处于就业过程的人口。狭义劳动者指宪法和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宪法意义的劳动者即公民

中具有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

为能力的人,包括具有就业愿望和

不具有就业愿望的人。劳动法意义

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

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

(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国家负有

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

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

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

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

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

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

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

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

和休假制度。(2)公民的劳动义务

和责任。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

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

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

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

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

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公民劳

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

的统一。具体内容如下:

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

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

利;

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

者组织的权利;

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

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

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

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

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

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

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

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公民与社会保障

(一)社会风险

风险即不可预见的事件和该事件

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人民在基本生

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多依靠

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风险,这种风

险被称为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即概率最大的、人人都可

能遇到的风险。

(二)生存权

1.定义

生存权即维持人的生存的基本权

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劳动权

等。生存权应当是人们生来就有的

权利。

2.生存权是人权革命的产物

(三)保障权

1.定义

保障权即当公民基本生活遇到风

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

利。

2.保障权产生于宪法时代

保障权与福利国家思想。保障权的

派生概念是国家保障义务。1919

年,魏玛时期的《德意志共和国宪

法》,魏玛宪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它确立了国家具有向公民提

供社会保障的义务的原则;其次,

使生存权的概念有了实际内容;最

后,生存权与保障权结合。

贝弗里奇设计了—整套“从摇篮到

坟墓”的全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

度,因而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第二节公民劳动权

一、我国公民劳动权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包括公民就业

权、劳动者结社权和职工参与权。

(一)公民就业权

公民就业权的主要内容。劳动者享

有:(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

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

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

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

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

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

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

他劳动权利,如抵制不正当辞退。

公民就业权的社会意义。(1)劳动和就业是公民的权利,由此提出国家和政府促进公民就业的责任,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改变和动摇。(2)上述权利各自独立,互相依赖,共同构成公民就业权,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不完善的就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特别是在灵活就业的情况下。(3)用人单位也具有保障公民就业权利的义务和责任。(4)公民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履行如下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遵守职业道德。(二)劳动者结社权

劳动者结社权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工会与劳动者结社权

工会是劳动者的组织。工会具有代表功能,可以通过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将分散的劳动者和个体雇员变为集体组织,由此产生工会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工会还具有规范功能,其自身规则和集体协议对雇员行为和企业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工会具有教育和训练功能。工会具有服务功能,可向会员提供法律、经济、社会交往和社会保障的服务。

2.职工大会与劳动者结社权

职工大会不同于工会,它仅代表本企业职工的利益。

劳动者结社权的意义在于:(1)雇主和雇员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地位,但在事实上常常出现不平等现象。

(2)劳动者组织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对话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保障,也是工业民主的组织形式。(3)劳动者组织是向劳动者提供教育和帮助的组织。(三)职工参与权

职工参与权的主要内容是:职工参与,即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职工参与是建立现代企业

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法律依据。

1.职工参与管理

职工参与管理的法律制度可以这

样安排:(1)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

大会是产生职工董事的基础;(2)

职工董事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

代表;(3)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大

会派员成立职工董事的工作机构。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义在于:(1)

保障职工知情权。(2)参与机制由

信息分享、平等协商和有效结果三

个要素构成。(3)职工参与企业管

理所涉及的内容是那些与职工利

益密切关联的事务。

2.职工参与分配

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意义为:(1)

坚持按劳动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分配原则。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

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这里作为分

配要素的资本和技术包括人力资

本和技术运用的价值。(2)坚持多

种分配方式,即一揽子薪酬计划。

二、公民劳动权的国际挑战

(一)社会条款之争

社会条款即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协

议里加入的,关于保护人权、劳动

权和环境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贸

易制裁保证这些条件的实施。

(二)体面的劳动

体面的劳动需要通过以下四个方

面体现出来:保护公民劳动权利J

促进公民就业;实施社会保护;开

展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社会

对话。

三、公民劳动权的保障措施

(一)促进就业法

1.新的就业定义

无论是常规就业还是灵活就业,只

有具备如下三个条件才为就业:具

有合法的劳动关系,如订立劳动合

同;工作地安全卫生有保障;劳动

者基本权益有保障

2.促进就业法

促进就业法是国家帮助公民实现

就业权的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的

总称。

3.我国促进就业法的主要内容

(1)实行劳动预备制,即强化职业

培训,以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提

高青年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2)举办劳动服务企业。

(3)创办再就业服务中心。

(4)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中国职业

介绍机构包括劳动部门举办的职

业介绍机构(非营利),社会举办的

职业介绍机构(公益或营利),个人

开办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公益或

营利)。

职业介绍机构的职责:一是受理和

登记招工和求职申请;二是组织劳

务信息交流活动,向招工者和求职

者提供信息(可以对求职者做素质

测试);三是建立信息库,进行劳

动力信息咨询服务,定期发布劳动

力信息;四是向求职者进行职业指

导,向特殊群体和长期失业者提高

专门服务;五是接受劳动部门委托

办理用工手续,为求职者管理档

案、发放失业救济金。

(二)职业教育法

1.职业教育法概述

职业教育法是调整国家、社会和公

民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权利义务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专业知识和操

作技能的教育与训练。

2.职业教育的形式

职业教育的形式是指实现职业教

育法律规定权利义务的途径。职业

教育可以发生在就业前和就业过

程中,包括国家提供、用人单位提

供和个人提供等形式。(1)学徒培

训法(现场指导)。(2)技工学校培训

法。(3)高等职业学校培训法。(4)

职业教育与训练中心培训法。

3.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

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是对劳动者

进行技术等级考试和技术职称资

格考评的法律制度。

4.中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到2003年,中国职业教育已经形

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全国技工学校3000多所。

(三)经济裁员法

1.经济性裁员与公正裁员

经济性裁员指因企业经营原因导致的裁员。经济性裁员指集体裁员,通过集体协商和对话的方式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特征是:由于经营原因发生的雇主行为;非员弋二自愿;终止劳动关系。劳动法处理这个矛盾的下具是公正裁员。公正裁员是保护公民就业权的后置措施。

2.公正裁员的法律规定

公正裁员由三个法律要素和诉讼保护构成。三个法律要素即正当理由、合法程序和合理补偿。

(1)正当理由裁员。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正当理由包括两个方面:需要裁员的经济原因和具体理由;被裁员工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缺陷。(2)合法程序裁员。公正裁员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即提前通知与协商。

(3)合理裁员补偿。被裁的员工有权得到适当经济补偿,即裁员补偿。

不公正裁员诉讼。不公正裁员诉讼是指针对已经作出的或已经实施的裁员决定进行的起诉和处理。3.我国裁员法律制度

法律规定明确了下列问题:(1)企业可以依法裁员和解除劳动合同;

(2)企业在作出裁员决定之前需要提前通知全体职下,并听取下会意见;(3)依法裁员需要支付法定经济补偿金。

经济性裁员是市场竞争的客观现象,但它涉及到雇主和雇员的基本利益,是劳动立法中最敏感的问题。

中国经济性裁员立法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公平合理地处理以下三个问题:(1)保证企业具有裁员的权利;(2)公正裁员,即具有正当的裁员理由和遵守裁员程序;(3)保障被裁人员的权利,包括获得经

济补偿的权利和进行裁员诉讼的

权利。

第三节公民保障权

一、公民保障权立法

(一)社会保障立法的开端

公民保障权立法称为社会保障法。

在1883年,德国颁布和实施了第

一部《医疗保险法>>,这是世界上

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1935年,

美国第一次正式使用“社会保障”

一词,并颁布和实施了《社会保障

法》。

(二)社会保障进入宪法

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生存

权是基本人权。1948年,《世界人

权宣言》明确规定;所有公民作为

社会成员之一,都享有社会保障

权。

(三)全球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1952年6月28日,国际劳工局理

事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最低标准)

公约》(第102号)。该公约从以下

几个方面详细地规定了国家的社

会保障义务:(1)社会保障制度覆

盖下列风险和提供津贴——疾病、

失业、老龄、工伤、生育、遗属和

家庭;(2)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群

体及该群体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

(3)社会保障待遇定期支付原则及

与工资的替代率,非本国公民同等

待遇;(4)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监

督,按照法定标准由雇主和工人联

合会实施管理;(5)建立社会保障

司法制度,以保证公民诉权。

(四)<<全球协议>>与企业的社会

责任

在1995年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

脑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

“社会规则”和<<全球协议>>的

设想。全球协议中的社会规则包括

9项内容:(1)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

的人权;(2)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

踏人权的行为;(3)维护结社自由,

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4)消除强

制劳动;(5)废除童工劳动;(6)杜

绝就业和职业方面的任何歧视行

为;(7)应对环境挑战;(8)主动加

强环境保护责任;(9)鼓励发展和

推广无害环境的技术。

(五)中国关于公民保障权的主要

法律

1954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宪法

时即规定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

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

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写入

宪法的重大意义如下:(1)强化了

国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

责任,国家不仅要救灾,举办社会

保险计划,更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建

设社会保障丁程;(2)强化了坚

持社会公平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的基本原则,这对解决中国农民的

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至关重要。

二、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一)养老保障

1.养老与社会保障

广义养老保障的内容包括:养老

金、病残年金和遗属抚恤。

2.养老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养老保障已经经过了三个历史时

期,即:(1)家庭保障时期;(2)国

家保障时期;(3)社会保障时期。

3.中国的养老保障

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了退休金

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建立多支柱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二)健康保障(疾病和生育)

1.健康与社会保障

健康即身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健康保障包括改善生活环境、健康

教育、疾病预防、疾病治疗、患者

康复和长期护理等六个环节,其中

疾病治疗是中心环节。

2.健康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健康保障已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

(1)家庭保障时期;(2)社会保障时

期;(3)现代健康保障时期。

全民保健,即由国家筹集资金和建

立公立医院,向全体公民提供程度不同的保健服务和医疗救助。3.中国的健康保障

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基本医疗(包括生育)保险;(2)企业补充医疗保险;(3)个人医疗储蓄(尚没有制度安排);(4)具有健康保障功能的其他制度。

(三)失业保障

1.失业与社会保障

公民就业安全已经成为需要加强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全局性问题。

2.失业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失业保障已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即:(1)雇主保障时期,也称雇主补偿,由辞退雇员的雇主提供一次性辞退补偿金;(2)国家保障时期,由政府举办的失业保险计划提供失业救济;(3)社会保障时期,由国家、雇主和社会共同建立失业保障体系,

3.中国的失业保障

1993年,中国颁布和实施了<<失业保险条例>>,以“国家失业保险为主和企业补偿为辅”的失业保险制度已经形成。

(四)工伤保障

1.工伤和社会保障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包括:(1)因突发性生产事故导致的工伤;(2)因工作环境原因长时间侵害工人健康造成的职业病。

2.工伤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工伤保障已经过了两个历史时期,即:(1)雇主保障时期,也称雇主责任。(2)社会保障时期。

3.中国的工伤保障

工伤保险制度,包括工伤待遇和职业病待遇;在2003年4月颁布并于2004年1月1日实施了《工伤保险条例>>。一个“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形成。

(五)住房保障

1.住房与社会保障新加坡将住房作为养老保障的主

要经济来源。德国向市民提供住房

津贴。住房保障的内容包括;资助

购买住房、提供租房资金和免费福

利住房。

2.住房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住房保障主要有三种模式:(1)家

庭保障。(2)国家保障,即由国家

提供福利住房;通常受益对象分两

类,公务人员和穷人。(3)社会保

障。

3.中国的住房保障

中国住房福利计划包括两个阶段,

即劳动保险时代的福利住房分配

制度和社会保险时代的住房公积

金制度。(1)福利住房分配制度

(1951——1994年)。(2)住房公积金

制度(1994年至今)。住房公积金即

用人单位和职工为住房存缴的储

备金。住房公积金是通过市场进行

住房分配的福利制度。

(六)最低生活保障

1.家庭与社会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也称家庭保障。家庭

保障的内容包括:维持基本生活的

持续性现金收入、住房和基本医

疗。

2.最低生活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

最低生活保障已经历了三种模式:

(1)家庭保障,即由三代以上大家

庭为其成员提供住房、基本生活、

健康和教育的最低保障。(2)国家

保障,即由国家福利计划向需要帮

助的家庭提供现金、住房、医疗和

教育的帮助。(3)社会保障,即由

国家救助、企业补助、家庭储蓄和

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保

障。

3.我国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对收入低于

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提

供物质帮助。广义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包括:(1)支付城乡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金;(2)发生各类灾情时政

府和社会提供的赈灾救助款和物

品;(3)其他各类为保障居民基本

生活提供的福利补贴。狭义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仅指第一项,即支付城

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提供生

活物品。

(七)特殊群体保护

1.妇女、儿童和老人社会保障

主要内容为:(1)妇女就业保障;(2)

妇女、儿童健康保障;(3)青少年

权益保障;(4)老人权益保障,中

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老人权益保

障法>>。

2.军人社会保障

主要内容为:(1)现役军人保障,

包括现役军人的福利制度和抚恤

制度。前者指各类福利保障,如退

休金、公费医疗等;后者指军人死

亡和伤残待遇。中国已经颁布和实

施了《军人伤亡保险条例》。(2)退

役军人保障,包括退役军人的就业

安置和生活安置,如中国已经颁布

和实施的《军人退役医疗保险》。

(3)军人家属保障,包括地方政府

对军人家属提供的优抚待遇和军

队对随军家属提供的保障待遇,如

中国已经颁布和实施的《随军家属

失业津贴条例》。

3.残疾人社会保障

残疾人社会保障指国家为保证残

疾公民基本生活提供帮助的保障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对残疾

人的帮助,包括现金津贴;(2)教

育保障;(3)就业优先政策;(4)医

疗救助及康复服务;(5)法律援助,

以及在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等方

面的保障。

第二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基本

原理

第一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定

义、特征和内容

一、法的定义、特征和内容

(一)法的本质与定义

“法”和“律”的定义。法即人们

关于正直、公平、统一的理念,律

即实现这种理念的途径。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基于统治阶级

意志制定和认可的、依特殊程序制

定的、依托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二)法律的特征

法律具有如下特征:(1)是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意志的反映;(2)法律配置资源’的方法是规定人对物的所有权及相应权利翱义务,由此维系和稳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3)法律规范的公平性建立在法律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依托关系上;(4)法律的科学性在于其假定、处理、制裁的内在逻辑关系;(5)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则,最终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法律的内容和体系

基于宪法而形成的法律体系,包括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国际法七个组成部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属于社会法部门。

二、劳动法的定义、特征和内容(一)劳动法的定义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不是个体劳动而是社会性劳动,即发生在一定劳动关系状态下的劳动。劳动法的本质,即通过保护公民的劳动权来维护平等、公正与协调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劳动法的特征

劳动法不同于民法和其他法律的主要特征如下:(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合法的、有偿的、具有职业性的劳动。(3)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工具具有不完善和潜在性特点,因此变更和解除环节相对活跃。

(三)劳动法的内容和体系

1.劳动法的内容

劳动法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内容主要由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机制和劳工标准两个部分构成。包括:(1)宪法原则。(2)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3)协调机制。

(4)工业民主。(5)诉权保护。

2.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1)

国家劳动立法的基本原则、劳工标

准、法律责任和争议处理等;(2)

集体劳动立法,包括集体劳动关

系、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3)个

体劳动立法,包括劳动合同的订

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我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

日颁布,1995年1月1日生效。

(四)劳动法的功能和地位

劳动关系的功能:(1)保障公民劳

动就业和相关合法权益;(2)协调

劳动关系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法制建

设。

三、社会保障法的定义、特征和内

(一)社会保障法的定义和本质

社会保障是抵制社会风险的制度

安排,包括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

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赔偿

制度。

社会保障关系即保障人、参保人和

受益人之间围绕社会保障资金筹

集、基金管理和待遇支付而发生的

社会关系。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即规范保障人、

参保人和受益人之间的权利和义

务关系,在社会保障领域坚持公平

和创造统一秩序的行为规则,其目

标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与进步。

(二)社会保障法的特征

社会保障法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主

要特征:(1)法律关系主体的三方

性,包括保障人、参保人和受益人。

(2)内容丰富、体系庞杂。

(三)社会保障法的内容和体系

1.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丰富和体系庞

杂,需要对下列lo项事务逐一加

以规定:(1)社会保障计划的名称、

性质、宗旨和基本原则。(2)覆盖

的风险项目。(3)资金来源。(4)覆

盖范围和参保条件。(5)制度模式。

(6)行政管理。(7)受益条件。(8)待

遇计算方法和支付水平。(9)基金

管理。(10)争议处理。

2.社会保障法的体系

社会保障法的体系包括宏观体系

安排和微观体系安排。宏观体系安

排指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同法律之

间的结构安排;微观体系安排指一

个法律内部的结构安排。

(四)社会保障法的功能和地位

社会保障关系具有如下功能:(1)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和相关合法权

益;(2)维护社会公平和安定团结;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法制建

设。

第二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调

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关系,

具有下列特征:(1)经济性,即

以劳动力的让渡使用和经济补偿

(就业)为目的。(2)平等性。(3)依附

性。(4)合法性。(5)契约性。(6)有

偿性。(7)职业性。(8)财产关系与

人身关系的交叉性。(9)对立统一

性。

(二)劳动关系分类

1.根据主体和内容进行分类

包括:狭义劳动关系、相对劳动关

系和广义劳动关系。

(1)狭义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和职

工在实现劳动(劳动、就、业、生

产、经营)过程中的社会关系,或

称劳动合同关系。

(2)相对劳动关系是指与狭义劳动

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3)广义劳动关系即有第三方介入

的劳动关系。

2.根据就业性质进行分类

包括:雇用劳动关系、聘用劳动关

系、录用关系和任命

(1)在雇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

和职工均代表自己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均坚持双方平等协商原则。

(2)在聘用劳动关系中,甲方通常是代表公共利益的事业单位,在公共利益需要时,乙方应当服从甲方的安排,甲方应当对乙方的妥协给以适当补偿。

(3)在录用关系中,甲方是政府机关和同类组织,通业务公务人员时对经过考试合格的人员实行录用制;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4)任命关系不是普通的就业形式。在任命关系中甲方足政党、政府和同类组织;在选拔政务公务人员时,对经过培养和考察的特定对象确认其称职以后实行任命制。被任命执行政务的人员即成为政府和同类组织的代表。

3.根据组织状态进行分类

包括:集体劳动关系、个体劳动关系。

(1)集体劳动关系指工人组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被称为有组织的劳动关系。

(2)个体劳动关系指个体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被称为无组织的劳动关系。

4.根据用人单位性质进行分类

包括:政府部门劳动关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劳动关系和营利组织劳动关系。

5.根据用人单位注册地进行分类包括:国内劳动关系、外资劳动关系和外国劳动关系。

(1)国内劳动关系指发生在内资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2)外资劳动关系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境内的外资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3)外国劳动关系指发生在境外的本国用人单位与外籍职工或外国用人单位与本国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6.根据劳动关系合法与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分类包括;正规劳动关系和非正规劳动关系。(三)劳动关系主体和参与者

劳动关系主体(或称劳动关系当事

人),指建立了劳动关系的用人单

位和职工。劳动关系参与者是指职

工和用人单位之外的,对劳动关系

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第三方,如政府

和代表公共利益的非政府组织。

1.劳动关系主体

用人单位是劳动力的需求者,可以

是个体、单独法人和用人单位组

织。用人单位包括如下类别(不分

内资和外资):(1)企业单位。(2)事

业单位。(3)政府机关。(4)个人用

人单位。

2.劳动关系参与者

参与劳动关系的第三方即用人单

位和职工之外的人和组织,主要指

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和非政府组

织,它们是劳动关系的参与者。

(四)我国劳动关系解析

劳动关系尚处于非规范发展时期,

呈现如下特点:

1.买方约束型的劳动力市场

2.职工组织能力不到位

3.法制缺位的劳动关系

二、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

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保

障关系。

(一)社会保障关系的定义

社会保障关系是一类特殊的社会

关系,具有如下特征:(1)内容的

经济性。(2)主体的多方性。(3)法

律部门多样性。(4)待遇支付延期

性。

(二)社会保障关系的分类

社会保障关系归纳为以下五类:(1)

社会保障税/费征收机构与缴费

人之间因缴费、信息交流和数据管

理等事务发生的社会关系;(2)参

保单位内部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

因缴费和代扣缴费发叶:的社会关

系(与劳动关系交叉发生);(3)社会

保障基金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囚

基金管理发生的社会关系;(4)社

会保障待遇支付机构和社会保障

受益人因资格审查和待遇发放等

事务发生的社会关系;(5)社会保

障行政执法与监督检查机构和相

对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社会保障关系主体和参与者

社会保障关系主体是指建立了社

会保障关系的保障人、参保人和受

益人。社会保障关系参与者是指保

障人、参保人和受益人之外的,对

社会保障关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

第三方,如政府和代表公共利益的

非政府组织。

保障人,即举办社会保障计划或提

供社会保障待遇的组织。

参保人,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

定,享有参加某项社会保障权利和

承担缴纳社会保障税/费义务的

人。

受益人,即依法享有社会保障待遇

申领权的人。

相关人,主要指代表公共利益对社

会保障事务具有监督职能和提供

服务的组织和中介机构。

(四)中国社会保障关系解析

社会保障法制严重滞后,至今没有

颁布<<社会保障法>>。具体问题

如下:

1.政府责任缺位

2.企业责任盲点

3.个人权利空位

第三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

本原则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障公民劳动权

劳动权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1)就业权。(2)职教权。(3)

报酬权。(4)健康权。(5)结社权。

(6)知情权/参与权。(7)正当辞退。

(8)复议。

(二)建立公平劳动标准

建立公平劳工标准的法律方式包

括:国际公约、国家法律、集体协

议、单位规章和劳动合同,它们在

法律空间效力和待遇水平上是逆

向发展的。

公平劳工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劳

动年龄、劳动时间、最低工资和最

大收入差距、工作地的安全卫生,以及医疗、失业、职业伤害等社会保障。

(三)确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确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由如下内容组成:(1)适时批准国际公约,将国际劳工标准纳入国家劳动法劳工标准体系;(2)制定和保证实施劳工标准,国家劳工标准不得低于国际劳工标准;(3)进行集体谈判与协商,达成集体协议,在国家劳工标准基础上规定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4)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制定单位规章,在国家劳工标准基础上规定本单位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5)签订劳动合同,在国家劳工标准和集体协议基础上规定本合同的个性化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6)通过社会对话在更大范围内达成合作协议。

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一)公民权利保障

(二)国家责任和政府角色

(三)社会伙伴参与

(四)公平与效率结合

(五)建立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

(六)国际协调发展

第四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即为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经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劳动关系当事人即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1)当期性。

(2)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3)社会法属性。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

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三个要素之间具有互相依赖的内在联系。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即依法享有权利和具有承担义务能力的人,在具体情况下称当事人,主要指用人单位和职工。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如下特

点:(1)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具有相互对应性。(2)劳动关系法

律内容具有潜在性。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劳动法律关

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

对象。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

消灭

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即特定的用

人单位和职工依据法律规定的条

件和形式建立了劳动法律关系,明

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变更即改变原当事

人之间既定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即

在原法律关系主体不改变的条件

下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修改和

补充。

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现存劳动

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法律关系解除是提前终止劳

动法律关系的行为,需要经双方协

商同意,或在法定条件出现后由单

方提出提前消灭该劳动法律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

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一)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定义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即由社会保障

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保障关系。经

社会保障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保

障关系当事人既享有法定权利又

承担法定义务。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立法原则差异。(2)权利和义务

在一定条件下脱节。(3)社会法属

性。(4)延期履行。

(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由三部分构成:

主体、内容和客体。

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主体包括:(1)

保障人。(2)参保人。(3)受益人。

(4)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人。

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内容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如下

特点:(1)不同于一般民事法律关

系的权利义务对应性,有时会出现

分离状态;(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的内容十分丰富甚至复杂。

3.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客体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客体,是社会保

障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所涉及的对象,可以是资金、物和

服务行为。

(三)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

更和消灭

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

更和消灭的概念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依

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形式,明确双

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引起一个

具体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社

会保障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

务内容的改变。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现

存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解除和终

止。

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

更和终止的法律依据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

终止的发生必须依据一定的事实。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的事实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

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是当事人有意识进行的各种活动。

第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科

第一节法律科学

一、法律科学及其相对性

法律的科学价值则在于:(1)引导

人们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2)基于公平、合理原则规范人的

意图和行为规范,告诉人们必须做

什么、应当做什么和不得做什么;

(3)通过结构严谨的法律规范来预测人们的行为、法官的判决,以及追究责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三元法律结构

一元法律结构,即公法上的权力渗透到社会一切领域的法律结构。二元法律结构,即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法律结构,如民法与刑法分离。三元法律结构,即在公法和私法之间存在社会法的法律结构。社会法被称为第三法域。

(二)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发生在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法的主要特征:(1)调整对象是群体或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前者泛指一类人,后者指由特定单位构成的集体;(2)法律宗旨是维护社会群体利益和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如城市人和农村人;(3)基本原则是维护公平、和谐的社会关系,消除社会歧视,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4)运行机制包括通过合同和协议方式进行的结社、自治、对话与合作。

(三)劳动法与社会法

劳动者是社会中的核心群体。社会法的主要原则和运行模式需要通过劳动法来体现。

劳动法与工会法、社会保障法、行政法和民法等具有并列和交叉关系,对它们的异同可以作如下比较;(1)劳动法与工会法的立法宗旨都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个是标准保护,一个是组织保护,在调整对象上劳动法大于工会法,后者只保护其会员的合法权益;二者都强调劳工标准但功能不同,劳动法的功能是制定劳工标准,工会法的功能是维护劳工标准的实施和争取新劳工标准;二者都涉及集体协商,劳动法规定集体协商机制,工会法是集体协商的组织者。

(2)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宗

旨同是保护劳动者,前者保护劳动

者的就业权,后者保护劳动者的基

本生活保障权。(3)劳动法与行政

法相关,行政法规范劳动执法机

构、职责和程序。(4)劳动法与民

法保护不同的法律主体,而不同的

法律主体可能是同一个自然人;劳

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标的不同,但

订立合同的某些原则和程序却相

似;民事合同相对完善,劳动合同

是不完善的合同。(5)劳动法与公

司法都涉及员工权益,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员工),公

司法通过建立员工参与的公司治

理结构来实现员工的基本权益。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是社

会工程

建设一个宏大的劳动和社会保障

法制的社会工程需要以下条件;(1)

健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和执法机制;(2)政府介人并具有

合适的角色,如制定规划和实施计

划;(3)统一的财政支持;(4)统一

规划,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覆盖

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计划的操作

和服务电子系统;(5)必要的技术

支持和人力资源。

第二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

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定义

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

为规则。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条文表

述出来,即条、款、项。

二、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假定、处

理、制裁三个要素构成,在任何一

个法律规范中三者均缺一不可。

(一)假定

假定,即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和情

况。

(二)处理

处理,即行为规则本身,包括义务

性行为规则、授权性行为规则和禁

止性行为规则。

(三)制裁

制裁,指对违反法律规范行为的限

制和惩罚,也称追究法律责任。追

究法律责任的制裁必须具备三个

条件:一是法律有明文规定;二是

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三是由

国家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作出决

定,由国家司法机关执行。违反劳

动法律的制裁措施包括追究责任

人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定义

法律责任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即

依据法律规定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类型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包括如下

类型:

1.赔偿责任。2.行政责任。3.刑

事责任,

(三)法律责任的构成

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能追究法律

责任,构成法律责任的六个要素包

括:责任人、违法行为、损害后果、

因果关系、主观过错、无过错规定。

前五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

1.责任人。2.违法行为。3.损

害后果。4.因果关系。5.主观过

错。6.无过错规定。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适

(一)定义

法律适用,即运用法律规范协调和

处理具体社会关系问题的专门活

动。法律适用作为一种专门活动要

求做到“准确适当地依法办事”。

法律适用具有如下特征:(1)适用

于特殊的主体。(2)专业权威性。(3)

国家强制性。(4)程序性。(5)法律

文书。

(二)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法律适用的前提,指法

律规范在空间、时间、人的适用范

围,即法律约束力的有效性。

1.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适用空间

都是国家领土,包括悬挂一国国旗的领域。劳动力国际流动趋势日益突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原则如下:(1)以服从雇主注册地国家劳动法律为主。(2)通过国际公约、多边协议和双边协议规定合作与协调的原则与措施。

2.法律适用的时间范围

法律适用时间从法律规定的生效时间开始,在法律颁布时公布;法律适用的终止其常见方式是新法取代旧法,在颁布新法律时声明原法律失效,或由立法机构定期公布法律失效的清理名单。

3.法律对人的适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这里排除了没有劳动关系的自雇人,如农民。

第三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源

一、立法概述

(一)立法权

当立法机关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时,便将一些立法职能授予政府进行行政立法,即颁布执行国家法律的行政法规。近几十年来,美国国会已经将立法权力越来越广泛地授予了美国总统和各种行政管理机关。后者制定的法律通常被称为法令和条例。

(二)中国国家机构与立法

中国国家机构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和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三)立法技术

国家立法技术有两类:硬法和软法。

法律的制定需要依宪法规定进行,包括下列程序:法律议案提出、法律草案讨论、法律议案通过、法律

颁布,最后以最高首长令的形式颁

布。

二、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即法的存在形式,包括国

际渊源和国内渊源。

(一)国际渊源

国际渊源来自国际组织公约、建议

书和国家间的双边、多边国际协

议,特别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

国家间双边协议指两国之间的协

议。国家间多边协议指多国之间的

协议。

(二)国内渊源

国内渊源以国家立法为主,分硬法

和软法。国家立法包括认可法和制

定法。

硬法,即由国家权力(立法)机关依

法律制定程序制定的宪法、法典

(如劳动法、保险法)、单行法(如养

老保险法)。由国家权力机关授权

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如条例);由中央行政机关的部委

为执行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制

定的行政规章(如部颁规章);地方

权力机关制定的法令和地方政府

制定的法规。

软法,即权威部门的法律解释等。

(三)特殊的国际渊源

欧盟委员会颁布的法律是国际立

法的特殊一例,即合作性法令和命

令性法令。命令性法令已经接近国

内法,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目前,欧盟已经颁布了大量的命令

性劳动法令,

三、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

渊源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渊

源①包括如下层次:宪法、基本法、

单行法、条例、行政规章、各类地

方法(包括省和直辖市立法、经济

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立法、少数民族

地区立法等)、国际公约和协议、

相关法律法规。

(一)宪法中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原

具体内容如下:(1)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2)国家通过提

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

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

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国

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社会保障制度。(3)国有企业

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

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4)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由依

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

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5)国

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

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

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者有休息的权利。(8)退休人员

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

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0)实行男女同工同酬。(11)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

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二)基本法

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是国家

基本法,其细化了宪法提出的主要

劳动法原则。

(三)单行法

单行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

《宪法》和《劳动法》就特定劳动

领域和问题制定的法律,如《矿山

安全法》。

(四)行政条例

条例是国务院根据国家法律制定

的实施细则。

(五)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国

务院行政条例制定的实施办法和

细则。

(六)地方法律法规

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

制定主体包括地方人大和政府,白

治区人大和政府,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人大和政府;地方法律法规包括地方人大颁布的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办法。

(七)国际公约和协议

中国已经批准了23部国际劳工公约

(八)相关法律法规

有大量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四章劳动法和保障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劳动法的历史沿革

一、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

劳动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二)进步学说的影响

在进步学说和人权立法的影响下,人们提出了劳动关系方面的新主张,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工人运动的兴起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资产阶级政府开始改变统治策略和手段,制定改善下人劳动条件、限制雇主剥削的法律。

二、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劳动法的产生(1802—1913年) 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和实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最早的工厂法,它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的诞生。

劳动法产生时期的主要特点:(1)劳动法保护的主体首先是童工,然后逐渐向女工和全体工人延伸。(2)产业革命的先驱英国,自然地充当了劳动立法的先头军。(3)全部劳动立法均缺少监督制度。(4)发展缓慢,并有所反复。

(二)劳动法的发展(1913—1950年) 1.劳动立法内容和覆盖范围向深层发展

劳动法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1)涉及工业民主的法律在多数工业国家被实践,它标志着劳动立法已由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向改善工人社会地位的深层发展;(2)社会保

险立法逐渐独立;(3)劳动合同由

民法范围转入劳动立法范围;(4)

劳动争议处理开始制度化。

2.劳动立法遇到挫折

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

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这两

个法西斯国家,完全取消了工会的

独立性和工人的权利。1947年,

美国通过了塔夫脱一哈特莱《劳资

关系法》。

(三)劳动法全面发展阶段(1951年

—-20世纪70年代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70

年代,在工业化国家,劳动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1)国家成为最大

的雇主;(2)欧洲国家普遍推行高

工资、高福利政策;(3)新技术革

命导致生产迅速发展,政府和劳动

者都敢于公开谈论人权;(4)出现

了新的工业民主形式和劳动关系

自治模式。

劳动立法在全面发展时期的主要

特点:(1)各国宪法均规定了公民

的劳动权利和义务。(2)劳动立法

开始覆盖到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3)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完整。(4)劳

动争议协商和司法制度健全。(5)

建立了劳动执法监督。(6)世界范

围内形成劳动立法的共同原则。

(四)劳动法变革阶段(20世纪80年

代以来)

劳动法在此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

全球化问题与劳工问题成为需要

并列考虑的问题;(2)世界各国在

劳动权利、就业促进、社会保护和

社会对话四个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三、中国劳动立法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争取劳动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把工人运

动作为中心工作,1922年8月拟

订了《中国劳动法大纲》,1925年

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31年

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

法》。

(二)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1.初创时期(1949—1956年)

《劳动保险条例》于1951年2月

由中央人民政府制定,1953年1

月修订。

2.缓慢发展时期(1957—1965年)

1958年底,中国农村开始了“大

跃进”运动,此时期称为“停滞时

期”。

3.挫折时期(1966—1976年)

1966—1976年中国进入了十年浩

劫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4.改革促进时期(1977年以来)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劳动法》,并

于1995年1月1日生效执行。中

国《劳动法》生效执行,标志着中

国劳动法制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

(三)中国劳动法典

中国劳动法典的特点:

1.它是一部综合性劳动法典。

2.它是一部过渡性劳动法典。

3.它是一部统一性劳动法典。

四、国际劳动立法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开端

1900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家

劳动立法协会。到2002年,国际

劳工组织共通过了182个公约和

193个建议书。

(二)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组

国际劳工公约是国际劳动立法的

主要形式。国际劳工组织的总部设

在日内瓦,至今已拥有178个会员

国,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

组织之一。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内容主

要包括:(1)基本人权;(2)就业政

策与人力资源开发;(3)社会政策

等。

(三)双边/多边协议

双边协议,即两个国家之间的劳动

协议。多边协议,即三个以上国家

之间的劳动协议。

(四)中国与国际劳动立法

到2004年,中国已批准加入23个

国际劳工公约。

中国决定加人国际劳工公约的主要策略;首先,及时批准加入那些在中国已经具备履行条件的国际劳工公约;其次,对那些适合中国国情,但是当前不具备履行条件的国际劳工公约,采取先实施后加入的策略。

第二节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一、社会保障法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家庭保障衰退

家庭保障的主要特征:(1)假定社会条件不变,具有理智的人可以合理安排一生收入,以备灾患之需;

(2)由大家庭对其成员的收人和风险进行集中调节,以承担保障责任;(3)老年人控制财产;(4)忠孝教义是支持家庭养老保障传统的道德基石;(5)不稳定性,一旦家庭中主要劳动力病残或子女早逝都可能导致其保障机制的瓦解。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如下:(1)在经济方面,农业人口下降,青年人开始离乡进城市就业和安家。(2)在政治方面,某些利益集团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在社会文化方面,人口流动增加和受教育程度差距拉大产生了代际间距离。(4)在法律方面,遗产税和继承法使老人通过控制财产激励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手段产生了危机。(5)在人口方面,出生率下降,人口向老龄化发展。

(二)社区互助兴起

社区互助是抵御社会风险保障功能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

二、社会保障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保障法的产生

1.英国是福利思想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和18世纪的友谊社。

2.德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

1883年,德国在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了《雇员医疗保险法》。

为什么是德国政府第一个建立了

社会保险制度?

威廉姆森和潘培尔用历史分析法

回答了这个问题。(1)英国是工业

改革的领袖,统治者很自信,工人

运动不像德国那么剧烈;(2)英国

不像德国那样刚刚经过改朝换代,

政府不需要以建立养老金制度作

为整合各个利益集团的手段;(3)

友谊社和私人保险制度在英国已

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对社会保险制

度产生了抵制作用。

3.美国建立了第三种类型的社会

保障法律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法》是“雇员缴费

制和政府扶助制”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意义在于:(1)提出了社会保

障概念;(2)接受了政府介入社会

福利事业的选择;(3)兼顾了效率

和公平两项原则。

为什么美国一开始就建立了不同

于欧洲国家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原

则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其原因有

二:(1)众多大垄断企业的影响。(2)

经过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危机,

美国人开始意识到政府干预的作

用。

(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

1.《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制

度的六项原则:(1)建立统一的收

益替代率;(2)建立统一的缴费率;

(3)统一管理,费用的收缴和发放

由一个社会保险基金会负责;(4)

受益保障性,即在受益额和时间方

面维持一个基本水平;(5)综合性,

即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协调;

(6)分门别类,对不同地区和类别

的受益者区别对待。贝弗里奇教授

因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

保障制度而被称为“福利国家之

父”。

2.国家福利保障立法

国家福利保障立法,即针对国家福

利保障制度的立法。国家福利保障

制度,即由国家筹集资金、管理基

金和支付待遇,总之,是以国家责

任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五种不

同类型的保障立法,其国家责任和

角色不同,包括国家福利、现收现

付、混合福利、公积金和私营养老

金。

国家福利保障法律制度。它起源于

英国,以“国家承担完全的、直接

的责任”为主要特点。

现收现付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它起

源于德国。该制度以“国家承担部

分责任和分权管理”为主要特点。

混合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思想和制

度安排源于美国1935年的<<社会

保障法》和罗斯福的“社会保障应

当走社会化道路”的思想。美国社

会保障立法极力避免政府干预和

现收现付,从一开始就坚持了效率

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市

场为主,政府为辅”为主要特点的

社会保障体系。

在以下两个模式中,国家责任和政

府角色与前面三个模式有所不同。

公积金制度。公积金制度源于新加

坡。该制度以“个人储蓄、政府管

理”为主要特点。

私营养老金制度。私营养老金制度

源于智利。该制度以“个人储蓄、

市场运营、政府监督”为主要特点。

(三)社会保障立法改革

此时期社会保障立法改革呈现出

下列特点:(1)强调社会保障立法

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2)

强调“公平加效率”的立法原则;

(3)发展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建的

多支柱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发展

企业年金立法;(4)加强立法与政

府监督,鼓励私营机构介入以促进

竞争性养老基金投资市场的形成;

(5)规范现收现付向完全积累或部

分积累过渡的过程,保护受益人的

合法权益,妥善处理代际间的利益

分配与协调。

三、国际社会保障立法

(一)《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领域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主要内容如下;

1.综合标准

2.医疗和疾病津贴

3.老年、病残津贴

4.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津贴

5.失业津贴

6.生育津贴

(二)国家间的协议

国家间的协议,即国家间就社会保障事务签订的双边或多边协议。1.多边协议

《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是一个多边协议。1981年3月15日,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五国为社会保障待遇订立了这一公约。

2.双边协议

<<非洲马尔加什和毛里求斯社会保障公约>>是一个双边协议。(三)中国与国际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中国批准了部分与社会保障最低标准相关的国际公约,但尚未批准《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四、中国社会保障立法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经历了劳动保险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两个阶段。

(一)劳动保险立法

《条例》覆盖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风险。

《条例》具有如下特征:(1)强调对工业部门劳动者的保护;(2)实行工会管理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民主管理体制;(3)建立了“四险合一”的管理体制和操作程序。

(二)社会保障立法

《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重新开始在企业外建立更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立法在中国得以发展。

1.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社会保障原则

《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

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

会的保障。”第45条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

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

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

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

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

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

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

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

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

活和教育。”

2.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法>)中的社会保障体系

《劳动法》第9章用7个条款描述

中国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

结构,即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

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

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

和补偿;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

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

保险;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

蓄性保险;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

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

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保

障立法

至2004年,我国尚没有颁布综合

性式《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

法>>。

4.一系列政策

成功的政策运作实践是立法假定

的重要基础。

(三)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现状

分析

1.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

障法律。法律的稳定性要求决定立

法相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具

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过于滞后必将

带来许多不利因素。(1)综合性社

会保障法(特别是社会保险法)至

今仍未出台。(2)社会保障财政预

算和决算,以及相应的税收和收费

体系至今未得到完善发展;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能力十分有限。(3)无

法可依和有法不依阻碍社会保障

改革的深人发展。(4)地方立法混

乱。

2.立法体系不健全,且层次低

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中人大立

法少、行政规章多,缺乏基本法、

立法层次低,呈现自下而上的发展

趋势。

社会保障立法缺乏权威性和稳定

性。

3.适用范围小

实施范围的有限性将影响社会保

障制度的公平性,降低了社会保障

制度的保障功能。

4.社会保障法制缺位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一般特征

合同也称契约,是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当事人之间,就确立、变更和终

止某种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的

意思表示。

合同的法律特征如下:(1)双方当

事人地位平等;(2)平等协商是订

立合同的必经程序,即要约与承

诺;(3)等价有偿地进行交易;(4)

取得完全一致,是建立合同关系的

基本要求。

二、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

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各自权利义

务的契约。劳动合同具有如下特

点:(1)用人单位和个体劳动者之

间的契约;(2)建立劳动关系是唯

一的法律事实;(3)规定劳动关系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法律法

规和集体协议的个性化补充;(4)

其内容具有不完善性和潜在性,需

要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劳动条件

不断修正和完善。

(二)劳动合同的主体、内容

1.特定主体

劳动合同主体是指具有合法资格

签订劳动合同,具有法定能力履行劳动合同的人和组织。劳动合同的甲方是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乙方是具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者。2.特殊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法定内容和商定内容。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

1.不同形式的合同

劳动合同主要形式包括:(1)口头劳动合同,即由劳动关系当事人以口头约定形式产生的劳动合同。(2)书面劳动合同,是要式合同,即依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产生的劳动合同。

2.不同期限的合同

合同期限包括,(1)固定期限。(2)无固定期限。(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时间为合同期限。

3.不同就业方式劳动合同

不同就业方式的劳动合同,包括:(1)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劳动合同。(2)全职劳动合同和兼职劳动合同。(3)季节劳动合同。(4)借用和派遣劳动合同。

4.不同身份的合同

不同身份的劳动合同,是依据不同国情产生的劳动合同种类。(1)城镇职工与农民工劳动合同。(2)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劳动合同。(3)学徒劳动合同与学生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立法

(一)劳动合同立法开端

1900年比利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劳动合同法》,被劳动法学界称为劳动合同法的起点。

(二)劳动合同立法的意义

劳动合同立法以后,契约自由原则在劳动领域受到限制。

劳动合同立法规定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的原则和程序,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和商定条款;无效劳动合同及法律后果。

(三)劳动合同立法模式和发展趋势劳动合同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类:一

类具有独立性的劳动合同立法;另

一类通过《劳动法》《合同法》等

调整劳动合同关系,设有单行和单

列的劳动合同法。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应用

一、劳动合同用工制度

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新

生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的政策。

劳动合同、聘任合同、任用合同都

是就业合同。

二、订立劳动合同

订立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

法律事实,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

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形

式。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订立,是指劳动关系主体

互递信息,就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进

行平等协商,完全取得一致,签订

劳动合同的行为。

1.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主要包括下

列内容;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

序合法。

主体合法。

内容合法。

程序合法。劳动合同要约的方式是

特定的,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步骤:

(1)企业提出招工简章和企业规

则。(2)劳动者自愿报名。(3)平等

协商、全面考核、择优录用。(4)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的形式包括口头合同和

书面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1.劳动合同生效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对双方当事

人发生法律效力。

2.无效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不

具备法律约束力。

确认无效劳动合同的条件包括:(1)

主体不合格。(2)内容违法。(3)具

有欺骗或者胁迫的事实。(4)显失

公正与重大误解。

(一)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内

容的变化,劳动合同主体不变。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变更必

须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和同意,

但在特殊情况下则有例外。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的解除,即提前终止劳动

合同。劳动合同期限未满,由于法

定事实或约定事实发生引起劳动

合同提前终止。

经济性裁员不同于一般的解除劳

动合同,它具有下列特征:(1)引

起裁员的理由不是来自劳动者,而

是经济环境、技术变革、企业结构

重组或类似的原因;(2)被裁减的

人员具有一定的规模;(3)裁员必

须依法定程序进行,企业附带经济

补偿责任。

经济性裁员的主要内容如下:(1)

公开裁员信息。(2)赋予被裁减人

员再雇用的优先权。(3)依法定程

序实施裁员。

(三)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

限届满而消灭。

为完成某一具体工作而签订的劳

动合同,工作任务完成则劳动合同

自行终止。

(四)劳动合同的续订

劳动合同的续订是原劳动合同的

继续。

四、履行劳动合同与法律责任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实

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它发生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与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实施和企

业民主管理交织在一起。

法律要求劳动合同的履行遵循下

列原则:(1)亲自履行。(2)完全履

行。

(二)劳动合同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确认必须同

时具备以下条件:(1)发生违约事

实;(2)违约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过错和过失过错;(3)具有损害事实;(4)违约事实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内容及安排一、确定劳动关系的内容

用劳动合同的方式确定和确认双方主体资格,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即签名和约定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一)劳动合同签名的法律意义

在劳动合同书上签名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即表示对劳动关系对方的信任和对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则的承认,对自己履行相应义务和承担相应责任的书面承诺。

(二)约定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的法律意义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一般条件和程序均已经作出规定,留给劳动合同的工作是在法定条件之外,约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

二、规定权利义务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即通过合同条款表述出来的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1.用人单位权利

用人单位有权提出岗位要求和考核标准,规定适用期,制定薪酬计划,实施生产经营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向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员工董事制度等。

2.劳动者权利

劳动者有权提出择业择岗要求,参与薪酬计划的制定和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个人薪酬和劳动条件要求,要求单位提供和分享必要的信息等;担任员工董事和工会委员工作的劳动者享有特殊的法律保护。

(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义务1.用人单位义务

(1)用人单位有提供工作岗位的义

务,有按照薪酬计划支付劳动报酬

的义务。

(2)提供劳动保护的义务。

(3)保障权利义务。

2.劳动者义务

(1)劳动给付义务。(2)忠实义务。

三、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

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也称必备条

款,指依法产生的,在合同书中必

须具有明确意思表示的内容。根据

我国《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

合同的法定条款包括如下内容

(一)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法律关

系开始和终止的时间界限。劳动合

同期限分为三种类型,即:无固定

期限;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

任务为期限。

(二)工作岗位、任务和考核

定编、定岗、定人、定责和绩效考

核是用工单位进行劳动管理的必

要环节。

定岗是基于劳动者的岗位发生的

工作数量、质量和责任的要求。

工作任务一般基于工作岗位产生。

考核即岗位绩效考核。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主要是指在

工作地建立劳动保护制度和提供

劳动保护设施,预防生产事故和职

业病,为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

条件。

(四)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核心条

款,依当事人协商而定,包括集体

协商和个人的协商。

(五)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必

须遵守的规则,包括操作规则和行

为规则。

(六)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

条件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即当事人由

于过错造成劳动合同不履行和不

适当履行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包括;经

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经济责任,即经济赔偿责任。

连带赔偿责任,即根据民法连带之

债的原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

解除劳动合伺的劳动者时,对原用

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

连带责任。

行政责任,即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标

准法规定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追究

的责任。

刑事责任,即违反劳动法规定,同

时触犯刑律的法律责任。

四、劳动合同的商定条款

劳动合同商定条款,也称补充条

款,指依法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

产生的合同条款。

劳动合同当事人需要进行协商的

劳动关系事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二)保守商业保密

商业秘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技术

秘密,技术方案和信息等;二是经

营秘密,技术转让和市场信息等。

(三)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

保险。

(四)特殊工作条件

特殊工作条件指用人单位依法为

担任员工董事和工会委员的劳动

者提供的工作条件。

五、劳动合同体例

劳动合同在体例方面的安排由四

个要件组成:

1.主体资格。

2.劳动合同书面条款。

3.潜在条件,即国家法律和相关

政策。

4.合同附件,如分合同、单位规

章制度、员工福利计划的章程、集

体协议等。六、劳动合同管理

进行劳动合同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及时建立文件

(二)及时清理信息

(三)及时备案或转移

(四)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第六章集体协议

第一节集体劳动关系

一、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

(一)定义

集体劳动关系,是雇员组织(如工会)和雇主或者雇主组织(雇主协会)之间的劳动关系。

集体劳动关系的特征如下:(1)雇员主体必须是雇员的组织;(2)雇主主体可以是雇主个人或者雇主的组织;(3)协调二者关系需要依法建立独立的协调机制,即集体协商和集体协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有三种类型,即个体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以及包括第三方(如政府)在内的广义劳动关系。

(二)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石公民结社自由权利是建立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

二、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基于对立统一原理建立协调集体劳动关系的社会机制,始终是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类协调集体劳动关系的社会机制(工业民主机制)开始并行发展:(1)基于对立统一原理运行的传统的对抗性集体谈判机制;(2)基于合作原则运行的现代非对抗性协商机制。

(一)对抗性集体谈判机制

对抗性集体谈判机制,即雇主和雇员组织作为对立的社会群体,通过对等谈判就特定权益问题寻求妥协和统一的过程和制度。

雇主和雇员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性被强化,即雇主利润最大化和雇员待遇最大化。

(二)非对抗性集体协商机制

非对抗性集体协商机制,即雇主和雇员组织作为非对立的社会群体,

通过平等协商就特定权益问题达

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和制度。

在这一机制下,雇主和雇员在经济

利益上的对立性被淡化,即企业生

存是雇主和雇员的最高利益。所

以,“雇员参与、集体协商和集

体协议,以及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是核心内容。

第二节集体谈判/协商

一、集体谈判/协商概述

(一)定义

集体谈判/协商,即雇员组织和雇

主以平等地位,就与雇员利益相关

的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对话,以期达

成协议的行为。

(二)集体谈判/协商的内容

集体谈判/协商的主要内容:(1)

规定劳动条件;(2)确立员工权益;

(3)协调雇主或雇主组织同一个或

数个雇员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集体谈判/协商的意义

集体谈判/协商是为劳动关系双

方所璋受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具

有下列特征:(1)集体谈判/协商

是民主自治机制。(2)集体谈判/

协商是具有弹性的决策机制。(3)

集体谈判/协商是创造社会公正

的机制。(4)集体谈判/协商是对

立统一的机制。(5)集体谈判是法

律机制。

(四)集体谈判/协商的覆盖范围

集体谈判/协商的覆盖范围反映

其协调功能和劳动关系双方的接

受程度,是用来衡量集体谈判/协

商重要作用的一个指标。

二、集体谈判/协商的参与者

(一)工会的角色和功能

在实行集体谈判/协商机制的国

家,工会的角色有两个c一是代表

雇员利益和保护雇员利益的有效

工具;二是参与集体谈判/协商,

进行民主协商的群众组织。

工会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1)全

国联盟,是工会组织结构的顶点。

(2)全国性工会。(3)中间协调机构。

(4)谈判中介机构。(5)企业工会。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具有下

列特点:(1)多元性。(2)合法性。

(3)民主性。(4)独立性。(5)经济实

体性。

(二)劳动理事会

劳动理事会,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是企业内代表全体员工的组

织,由企业员工采用直接民主的形

式选举产生;(2)作为员工代表通

过与企业管理层对话和参与企业

管理的方式来维护员工利益。

(三)雇主组织

雇主组织,是指代表雇主利益与雇

员组织进行谈判的机构。

雇主组织的功能如下;(1)保护并

提高雇主的利益。(2)代表雇主行

事。(3)强化成员组织的内部管理。

欧盟国家雇主组织的结构如下:(1)

法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协会有与工

会相同的权利。(2)德国宪法赋予

雇主结社自由权利。(3)英国雇主

协会的法律地位不同于英国工会,

因为英国的雇主协会必须是一个

法人实体或非公司协会。

欧盟国家有以下三类雇主组织:(1)

北欧国家模式的雇主协会。(2)德

国模式的雇主协会,比较强调产业

一级的集体谈判。(3)法国、比利

时和意大利模式的雇主协会。

三、集体谈判/协商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述

集体谈判机制,具体内容包括:(1)

扩大工人权利;(2)恢复员工委员

会的地位;(3)扩大员工委员会的

作用;(4)深化集体谈判成为法国

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一年——次

工资谈判,获50%以上选票的工

会组织,有权否决达成协议的申

请。

集体谈判/协商立法的形式包括:

附属于宪法体系的立法;附属于民

法体系的立法;附属于工会法体系

的立法;附属于劳动法体系的立

法;独立法令。

(二)集体谈判/协商的主体

集体谈判/协商的主体,即具有谈判/协商主体资格的人和组织。

(三)集体谈判/协商的内容

集体谈判/协商的内容,在各个国家是随其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

美国将集体谈判/协商的内容划分为三类:强制谈判议题;允许谈判议题;不合法谈判议题。

在欧洲国家,则由谈判主体决定谈判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劳动条件的基本标准和劳动权益。

80年代后集体谈判/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缩短工时、提前退休、失业保险、就业安全等。

(四)集体谈判/协商的机构、模式和程序

谈判机构。为进行集体谈判/协商而设立的特别机构和常设机构。特设机构是临时性的。

谈判模式。

集体谈判/协商模式包括:(1)适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全国性谈判;

(2)适用于某个部门的部门谈判或行业谈判;(3)单个雇主谈判。

谈判程序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1)谈判的提出和资格的认定。(2)组织谈判机构,进人谈判准备阶段,议定谈判议题;’双方都准备了最高目标和最低要求。(3)依双方共同订立的规则和日程,在谈判桌上进行谈判;双方都根据自己的地位不断调整谈判策略。(4)签订集体协议。

(五)集体谈判/协商的结果

集体谈判/协商可以产生多种结果,如集体协议、单位规章、薪酬方案等。

集体协议是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的平等协议,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劳动关系出现以下变化:一方面,单位规章在制定过程和内容等方面都越来越多地反映员工利益;另一方面,在管理层和技术岗位工作的员工愈加得到重视,而缺乏教育背景和技能的员工则具有被忽略

的趋势。

薪酬方案是包括当期分配和延期

分配在内的一揽子分配计划。

(六)政府与集体谈判/协商

在集体谈判/协商机制中政府具

有多重角色,即公共利益的代表、

行政法律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公务

员和公共部门雇员的雇用者。因

此,政府在集体谈判/协商机制中

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公共政策的影响

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市场经

济国家政府接受了运用法律手段

确立集体谈判/协商机制的做法,

有的甚至将集体谈判/协商作为

工业民主的形式写进法律条文。政

府的经济政策将产生决定性的影

响。

2.介人谈判/协商过程

政府介入该过程时有两个角色,即

公共部门雇主的角色和集体谈判

/协商立法者的角色。政府立法解

决集体谈判/协商程序问题采取

两种做法:一是制定严格的法律规

范集体谈判/协商的行为;二是制

定法律原则。

第三节集体协议立法

一、集体协议概述

(一)定义

集体协议,又称团体协约等,指工

会或雇员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

之间依法签订的以协调劳动关系

和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为主要内

容的协议。

集体协议是集体谈判/协商的有

效结果,具有如下特征:(1)集体

协议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的补充和延伸;(2)集体协议不同

于个体劳动合同,它不产生具体的

劳动关系。

(二)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

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不同:(1)主

体不同。集体协议的主体是工会

(或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或用人

单位团体;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

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2)内容不

同。集体协议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

方面;而劳动合同的内容多是关于

劳动条件的规定。(3)效力不同。

集体协议适用于全体劳动者与用

人单位,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者个

人与用人单位;集体协议的效力高

于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有

规范作用;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

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

协议的约定。(4)产生的时间不同。

集体协议产生于劳动关系运行过

程,它不依单个劳动者参加劳动为

前提;而劳动合同产生于当事人一

方的劳动者参加劳动前,是以劳动

者就业为前提,是劳动者个人建立

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三)集体协议的分类

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纲领

合同与特别合同。(2)一揽子合同

与专门合同。(3)自由合同与强制

合同。(4)全国性合同、产业合同

与企业合同。

(四)集体协议的内容

集体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基

准规定和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

规定。

1.劳动基准

劳动基准,即关于劳动条件和劳动

待遇的规定,个体劳动合同只能等

于和高于集体协议的劳动基准,不

得低于这个基准。

2.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即关于协调雇主和雇员

关系的规定

(五)集体协议的效力

集体协议的效力即集体协议的法

律约束力。

1.时间效力

集体协议生效和终止的时间,即该

协议存在的期限。关于集体协议生

效的时间有两种做法,一是由当事

人约定。二是在当事人约定的基础

上。

2.空间效力

空间效力,即集体协议适用的地

域。在欧盟处理国际劳动关系的法律手段(社会政策与法律)有两类:一是合作性立法;二是指令性立法。

3.人的效力

人的效力,即集体协议适用于人的范围,涉及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雇员,涉及不同类型的协议,也涉及不同的行业。

(六)集体协议的管理

集体协议的管理,是指依法设立的机构对集体协议进行的审查、监督和争议调处,以保证集体协议得到履行的行为。集体协议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有:(1)进行劳动法制教育,提高雇主、管理人员和雇员的法律意识。(2)监督集体协议订立和履行情况,及审查集体协议的合法性。(3)对集体协议进行登记备案。(4)协调处理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协议发生的争议。

(七)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

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即集体协议当事人不履行和不当履行集体协议规定义务时,依法依协议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中国集体协议立法

(一)中国集体协议立法的历史沿革

1.建国时期的集体协议立法

《共同纲领》规定,私营企业实行劳资两利原则,应当由工会代表工人与雇主签订集体协议。1950年,中国颁布了<<工会法},规定了工会代表工人签订集体协议的权利。2.改革开放时期的集体协议立法1994年,首次颁布的《劳动法》。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集体合同规定》。

2000年11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4年1月6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二)《集体合同规定》的主要内容

1.定义

专项集体合同,用人单位与本单位

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

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定的书

面协议;所称专项集体合同,是指

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

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

某项内容签定的专项书面协议。

2.集体协议的订立

集体协商会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

有关规定;(2)相互尊重,平等协

商;(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4)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5)不得采取

过激行为。

3.集体协商的内容

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

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补充保险

和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

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

奖惩、裁员、集体合同期限、变更

/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履行集体

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及制裁方式;

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4.集体协商代表

集体协商代表(以下统称协商代

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

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

人员。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

的1/3。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

位人员代理。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

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协商代表的法律保护。与用人单位

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中国,有两个代表职工利益的组

织,即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

5.集体协商程序

集体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

流主持,并按下列程序进行:宣布

议程和会议纪律;一方首席代表提

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一方

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

6.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

续订和终止

订立。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

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

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

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

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变更。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可

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

体合同。

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

更或解除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

同:(1)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

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

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2)因不可

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

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

行的;(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

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

情形。

终止。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

出现,即行终止。

续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

满前3个月内。

7.集体合同审查任何一方

审查事项如下:(1)集体协商双方

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

规章规定;(2)集体协商程序是否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3)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

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

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

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

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审查

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当事人

双方的名称、地址;(2)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或专项集

体合同的时间;(3)审查意见;(4)

作出审查意见的时间。

第七章社会合作协议

第一节社会合作协议

一、社会对话

(一)定义

社会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两类定义。广义社会对话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就特定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合作协议的社会治理机制。

广义社会对话具有如下特征:(1)参与对话的主体是不同社会群体;

(2)对话主题是参与群体共同关心的问题;(3)对话主体之间地位平等;(4)社会对话目标是在参与群体之间达成共识,并签订合作协议;(5)社会对话是一种民主的社会治理机制。

狭义社会对话是指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三方协商机制,即在政府、雇主(或雇主组织)和雇员组织之间进行信息分享与民主协商的制度安排。

狭义社会对话具有如下特征:(1)参与对话的主体是政府、雇主(或雇主组织)和雇员组织;(2)对话主体是发生在劳动关系领域的,涉及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利益的当前问题;(3)对话主体地位平等;(4)社会对话目标是在政府、雇主和雇员组织之间达成共识,并签订三方合作协议;(5)社会对话是劳动关系领域的民主治理机制。

(二)运行社会对话机制的社会背景

基于下列三个条件社会对话与合作机制得以发展:(1)广义劳动关系,即有政府介入的劳动关系;(2)三方相互依赖性;(3)劳动关系弹性化。

二、社会合作协议

(一)定义

社会合作协议是指社会对话主体之间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即社会对话的有效结果。在劳动关系领域的社会合作协议,是指在政府、雇主组织和雇员组织之间就社会政策和劳动权益问题达成的二致意见,即三方协商的有效结果。

(二)社会合作协议的性质

社会合作协议具有如下特征:(1)多主体。(2)内容广泛。(3)社会合

作协议依靠协议各方的信誉与合

作来保障履行,一般不需要由国家

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三)医疗保险合同

医疗保险合同是典型的社会合同。

医疗保险合同具有如下特征:(1)

合同主体甲方为社会保险经办机

构,乙方为定点医院山和定点药

店;(2)合同内容包括提供医疗服

务的项目、水平和结算方式等;(3)

合同期限通常为1年。

医疗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如下:(1)

合同主体多样性。(2)合同规范对

象多样性。(3)医疗保险合同是介

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社会合同。(4)

医疗保险合同由一系列合同组成,

是协调医疗保险经办和医疗服务

提供二者关系的社会契约,这是一

个机制问题。

第二节三方协商机制

一、三方协商机制概述

(一)定义

三方协商即政府、雇主和雇员组织

三方代表,根据一定议事规则和程

序,通过特定形式进行对话和协

商,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共同参

与决定的制度,也称协调劳动关系

的三方机制。该制度具有如下特

征:(1)参与主体具有三方性;(2)

三方主体各自独立,法律地位平

等;(3)协商内容是社会政策和

劳动权益问题;(4)协商宗旨为促

进三方合作,以协调劳动关系,发

展国家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三方机制的社会背景

在2002年6月召开的第90届国际

劳工大会上,40多个国家雇主组

织代表提出建议,并经大会讨论通

过了《关于三方性和社会对话的决

议案》。

二、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

主要发生在四个层面上:(1)建立

固定的三方性专门机构或委员会;

(2)在某个社会层面召开三方性会

议;(3)三方共同签署文件;(4)作

为处理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争议

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中国的三方协商机制

一、“南京会议”建立三方协商机

2001年8月3日,我国国家协调

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正式建立,

并在南京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标

志着我国国家一级协商劳动关系

的三方机制正式启动。三方会议由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

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三方组成。

二、中国三方协商机制的发展

(一)三方协商的基本原则政府、工

会和企业组织在劳动关系三方协

商中应遵守以下原则:(1)合法原

则。(2)平等原则。(3)合作原则。

(4)利益兼顾原则。(5)维护稳定的

原则。

(二)三方协商的主要内容

三方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1)劳

动就业。(2)劳动报酬。(3)劳动安

全卫生。(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社会保险。(6)职业培训。(7)集

体合同和劳动合同问题。(8)职工

民主管理。(9)劳动争议处理。

(三)三方协商机制的发展

季度性召开国家级三方会议,劳动

部、总工会和企业联合会联合开展

三方机制建设检查,联合开展对重

大问题的调研等。很快就在全国

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

三方机制。将劳动保障工作作为

“民心工程”列人政府实事工程。

三、完善三方协商机制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二)完善立法,健全制度

(三)加强培训,准备人才

第八章最低工资和薪酬权益法

第一节最低工资法

一、最低工资概述

(一)定义

最低工资即在一定期限内的最低

劳动报酬支付标准。制定最低工资

标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物价

水平、家庭人口状况、住房状况、

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

(二)最低工资法

现代意义的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即通过国家法律,强制雇主将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保持在某一限额以上,使之满足员工最低生活需要。最低工资法的主要特征:(1)规定雇员事实工资下浮最低限度的工资法律;(2)只要雇员按规定从事了一定量的劳动,就有权得到不少于最低工资的报酬。

二、国外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一)外国最低工资立法

美国于1938年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联邦最低工资标准为0.25美元/小时,这标志着最低工资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0年的修正案中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4.25美元。

法国在1915年开始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二)最低工资国际立法

最低工资国际立法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最低工资的公约和建议书。131号公约和135号建议书是专门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

三、中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一)最低工资立法

《最低工资规定》于2003年12月30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二)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最低工资标准,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三)最低工资标准因素和公式

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当

参考的因素:(1)职工及其赡养人

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

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

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

素;(2)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

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3)非全

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

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

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

(四)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第

11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

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责令其按

所欠工资的1—5倍支付劳动者赔

偿金。

第二节薪酬权益

一、薪酬

(一)薪酬定义

薪酬是员工劳动和贡献的全部合

法补偿。

薪酬包括当期支付和延期支付。(1)

当期支付即指按照当前承诺时间

支付的工资。(2)延期支付指按照

预期承诺条件支付的福利和其他

权益。

《集体合同规定》中关于劳动报酬

协商的内容包括7项:(1)用人单

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

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2)工资支

付办法;(3)加班、加点工资及津

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4)

工资调整办法;(5)试用期及病、

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6)特殊

情况下职工:f资(生活费)支付办

法;(7)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1.当期工资

基于按劳分配原则,工资是按照劳

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的劳动

报酬。

2.员工福利

广义员工福利计划主要包括以下

几类内容:(1)法定福利;(2)企业

员工福利;(3)股权计划,主要用

于经理人员和资深老员工。

(二)薪酬的意义

从工资到薪酬的概念变化具有时

代特征。(1)从工资法向薪酬法转

变,使传统的工资保障劳动法律制

度开始向综合性收人保障延伸。(2)

引起企业分配制度变革,为员工参

与企业利润分配提供制度空间和

法律保护。(3)引起企业劳动关系

的变革,密切劳资关系,形成现代

企业的劳动关系模式。

二、薪酬立法

(一)定义

薪酬法是调整薪酬法律关系的法

律规范体系。在一揽子薪酬计划中

有三类分配,即当期工资、员工福

利和股权期权。

(二)薪酬法的基本原则

薪酬立法的基本原则如下:(1)按

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鼓励竞争;

(2)非歧视待遇,促进分配领域的

社会公平;(3)保护劳动者获得基

本收入的权利。

(三)薪酬法的主要内容

1.薪酬决定

薪酬决定即薪酬的计发办法和决

定机制。薪酬决定是保障劳动报酬

权利的第一个环节。

2.薪酬给付

薪酬给付是保障员工劳动报酬权

利的第二个环节。工资给付必须坚

持如下原则:(1)平等给付。(2)紧

急支付。(3)当期工资支付保障。(4)

直接支付。(5)延长工作时间的工

资支付。(6)延期支付。(7)特别支

付。(8)税/费处理。

延期支付的法律特征如下:(1)雇

主在当期仅作出支付承诺,没有实

际支付,对员工来说仅是一种既定

受益权。(2)接受承诺的员工要承

担一定的风险。

员工首先得到的既定权益需要法

律保护,一是对可约定条件加以限

制;二是保证延期支付得以兑现。

对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三

三制补贴是一种短期安排。

3.薪酬保障

薪酬保障是保障员工劳动报酬权利的第三个环节。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薪酬处理不受干涉。(2)不得扣除。(3)扣除工资的限制。(4)法定假日支付。(5)破产程序中的工资优先权。(6)薪酬争议的诉权保护。

破产程序中的工资优先权,是指企业破产或司法清理时,职工在企业破产或清产前的应得工资,享有优先清偿的权利。

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工资。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1—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丁作时间工资的;(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员工福利计划

(一)员工福利定义和意义

员工福利即雇主提供的非工资性收入,属于企业自主行为。员工福利是延期支付的主要形式,可以提供的待遇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具有风险保障性的待遇;另一类是具有激励性的待遇。

1.员工福利计划的风险保障性

员工不需要承担履行劳动义务以外的风险,其福利待遇具有较强的覆盖风险和提供持续性收入的功能。

2.员工福利计划的长期激励性

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规定员工取得福利待遇前的劳动义务。

(二)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内容1.员工养老金账户

雇员养老金账户是指在雇主养老金计划中为雇员建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养老金积累。2.员工医疗保险账户

在没有建立国民健康保障和国家

基本医疗保险的国家,很多雇主为

其员工建立医疗保险账户,提供基

本医疗待遇。

3.教育援助计划

4.团体法律服务计划

第三节中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

1.资集体协商概述

(一)定义的基本原则

工资集体协商坚持双方享有平等

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的基本

原则。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

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

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

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

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

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

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

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协商确定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符

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

政策,并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

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2)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

平;(3)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

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4)

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

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6)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7)上年度企

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

水平;(8)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

关的情况。

(三)工资协议的法律效力

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

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

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

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

协议。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运作

(一)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协商双方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在工资集体

协商期间轮流担任协商会议执行

主席。

协商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

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

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

(二)工资集体协商程序

1.协商程序

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进

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工资集体

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交书

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

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接到协

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于以书

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

集体协商。

协商双方有义务按照对方要求,在

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工资集

体协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工资协议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

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

工资集体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工资协议文

本。工资协议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盖章后成立。

2.审查与生效

工资协议签订后,应于7日内由企

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

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协商双方应于5日内将已经生效

的工资协议以适当形式向本方全

体人员公布。

第九章劳动保护法

第一节劳动安全与卫生法

一、劳动保护

(一)定义

劳动保护包括狭义和广义定义。狭

义定义指工作地的安全设施和卫

生条件,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

中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广义定

义还包括工作时间限制和对女职

工及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二)劳动保护法

劳动保护法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保护法的主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第一节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 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 2 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 3 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 4 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 5 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 3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二节 一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 1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 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2 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 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二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 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三关系、舆论、形象 1 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 特征: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试卷 ( 课程代码 00449) 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引 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 A C .一种活动B.一种原则.一种资源约束D.一种资源分配 2.德国的行政学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的特性,是研究管理国家的科学,其研究的管理手段主要是 A.服务手段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D.技术手段 3.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 A.基本法则B.基本规律 C.基本原则D.基本途径 4.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应该是 A. 监督型管理职能B.指导型管理职能 C.计划一指令型管理职能D.指导一监督型管理职能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这是教育管理的 A.权力性原则B.权变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6.教育政策的构成要素是教育政策方案完整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作为行动准则的教育政策,必须做到 A .对象、目的、手段三位一体C .观念、行动、方法三位一体B.方针、策略、途径三位一体D.制定者、被执行者、内容三位一体 7.一般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是一个国家有关教育的总法。其形式称谓是A .宪法B.教育基本法 C .单行教育法D.教育行政法 8.关于教育行政执法的法律性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

2017年4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考试真题

2017 年4 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考试 真题 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 年4 月《社会研究方法》考试真题,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全国2017 年4 月高等教育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 在当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调查研究活动都是以有组 织的方式进行的,在社会调查活动中需要有各种机构和 各类人员的分工合作。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 目的性 B. 社会性 C. 应用性 D. 理论性 2. 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 究部门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按照合同从社会研究项目 的委托者那里获得研究项目,按照委托者的要求完成社 会研究任务,并向委托者提交研究报告。它们在这里所 体现的角色是 A. 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B. 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C. 社会研究的创设者 D. 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3. 关于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均可了解到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B. 横向研究比纵向研究更容易做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 C. 纵向研究一般比横向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 D. 同组研究同时适用于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4. 从研究内容上看,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是 A. 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比解释性研究更加集中 B. 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不像解释性研究那样面面俱到 C. 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D. 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综合性 5. 研究者在选题时要确定题目是宏观的、中观的还是微观的。这个工作属于 A. 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B. 确定研究的角度 C. 确定研究题目的层次 D. 确定研究的目标

自考《公共关系案例》复习提纲

03294 《公共关系案例》提纲讲师:张磊*Bobby 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案例 2、公共关系案例 3、公共关系案例研究 4、专题性案例。 5、综合性案例。 6、描述型案例。 7、分类型案例。 8、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二、简答题(含论述题) 1、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特征? 2、公共关系案例的构成要素? 3、公共关系案例的构成要件 4、公共关系案例的类型? 5、公共关系案例研究的意义 6、为什么公共关系也存在一定得局限性? 7、案例分析的一般程序 8、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公关主体说 (名解)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 1、社会组织的特点? 2、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3、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的特点? 4、如何使公共关系行为成为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5、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的特点? 6、非营利性组织为了争取公众支持,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跨国企业公关专题 (名解)跨国公共关系(名解)跨国公众 1、跨国公共关系的复杂性。 2、跨国公共关系的目标 3、跨国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4、从事跨国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5、跨国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

酒店与旅游业公关专题 1、酒店与旅游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2、酒店与旅游业公共关系的作用 3、公共关系对于建立和发展酒店与旅游业品牌形象的作用 4、公共关系的参与决策职能 IT 与高科技行业公关专题 1、IT 与高科技行业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 2、为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创造了最大的可能,主要表现在 汽车行业公关专题 1、汽车行业的特点 2、汽车行业公共关系的目标与内容 3、汽车企业公关在策划与实践中应把握的基本问题 媒体行业公关专题 名词解释:“大公关” 1、媒体行业公共关系的公众分类 2、媒体行业公共关系的原则 3、媒体行业开展公共关系的主要形式 政府公关专题 1、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定内涵 2、政府公共关系的特殊性: 3、政府公共关系的沟通方式 公关客体概说 1、公共关系的客体 2、公共关系公众 3、内部公众 4、外部公众 5、非公众 6、潜在公众 7、知晓公众 8、行为公众 9、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10、顺意公众、逆意公众、中立公众 (简答)公共关系中的公众的特征:

(完整版)自考教育管理原理专业

教育管理原理资料(一)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概述 1.管理的含义: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管理的属性:A非政治性(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B政治性(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联系的属性) 3.管理的特点:A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B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C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D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4.教育管理的含义:是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全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宏观:教育行政;微观:学校管理) 5.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6.教育管理的产生: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产生来说要早;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但不是一有国家就有了教育行政,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进入19C,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的教育部脱离了内政部而独立;1828年法国也设立了教育部;中国在1905年也设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7.世界各国纷纷在19C设立教育部的原因:A从需要方面来说,在政治上,19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兴盛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重视人的培养问题;在经济上,为增进教育投资的效益,教育就有由政府统筹计划的必要;就教育本身来说,自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公共教育后,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和机构来解决,于是建立国家管理教育的制度就不可避免了。B从可能方面来说,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总题数:30,分数:30.00) 1.在当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调查研究活动都是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在社会调查活动中需要有各种机构和各类人员的分工合作。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社会性√ C.应用性 D.理论性 2.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按照合同从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那里获得研究项目,按照委托者的要求完成社会研究任务,并向委托者提交研究报告。它们在这里所体现的角色是()。 A.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B.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C.社会研究的创设者 D.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3.关于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均可了解到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B.横向研究比纵向研究更容易做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 C.纵向研究一般比横向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 D.同组研究同时适用于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4.从研究内容上看,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是()。 A.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比解释性研究更加集中 B.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不像解释性研究那样面面俱到 C.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D.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综合性 5.研究者在选题时要确定题目是宏观的、中观的还是微观的。这个工作属于()。 A.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B.确定研究的角度 C.确定研究题目的层次√ D.确定研究的目标

6.选题的工作内容包括:(1)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2)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3)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4)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5)初步选择研究题目。一般说来,选择的一般过程是()。 A.(5)(2)(3)(4)(1) B.(4)(5)(3)(1)(2) √ C.(4)(5)(1)(2)(3) D.(5)(4)(1)(3)(2) 7.选择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 A.选择资料收集方案 B.选择资料分析方案 C.确定研究方式√ D.确定研究方法论 8.当人们看到某个人在大学毕业后获得了工资较高的职位,这时还只是看到了这一具体的个别事例,或者说将所看到的现象局限在某个具体的人或事上。但当人们观察到很多大学毕业生所得到的工资都普遍高于其他同龄人时,就会产生一个一般性的()。 A.理论抽象 B.经验概括√ C.普遍规律 D.理论概括 9.变量和概念的差别是()。 A.概念注重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反映客观社会现象某种特征,而变量侧重从量的方面去反映这种特征的存在√ B.变量可以是高度抽象的,而概念可以在经验当中测量 C.社会研究在设计测量方案时往往运用概念,在总结和表述时往往运用变量 D.因果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则是变量之间的关系 10.定性研究遵循的逻辑是()。 A.假设——检验原则 B.社会科学中的理解方法√ C.抽样——检验逻辑 D.统计性原理 11.要调查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就是该调査的()。 A.研究总体 B.抽样单元 C.目标总体 D.抽样框√ 12.标准化智力测验(IQ)属于()。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 (一)、掌握公关七种不同窗说,及各自侧重点。 答:1、管理说:美国知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研究分析了472个不同公共关系定义后提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管理职能;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以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拟定、建立和维持一种组织与决定其成败各类公众之间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知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 3、传播管理说:此类定议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詹姆斯。格鲁尼专家以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其有关公众之间传播管理。 4、征询说:1978年8月刊登《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5、关系说:蔡尔兹; 6、协调说; 7、形象说。 (二)、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基本要素? 答:由于: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主体,即公共关系承担者、实行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过程和方式。 (三)、如何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 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一条基线,是当代公共关系理论精髓,是公共关系本质属性。可以进一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加以阐明: 1、公共关系“关系”性质; 2、公共关系“职能”性质; 3、公共关系“学科”性质。 (四)、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办法去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公众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政策和行为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但指引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健康发展,并且渗入到管理者寻常行为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五)、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概念? 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总体特性和实际体当前社会公众中获得认知和评价。 1、一方面,公共关系所说“形象”其本质是信誉,注重组织形象实质上注重组织信誉;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

第一某些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6*3=18 分)二、简答题(6*6=36 分)三、阐述题(2*10=20 分)四、案例分析题(1*12=12 分)五、操作与应用题(1*14=14 分) 第二某些重点知识 第一篇公共案例概说 第一章公共关系案例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案例是指对某一详细事物或现象描述、总结和分析。 2、公共关系案例是指具备客观性、典型性、实用性,由特定内容和形式构成,被描述、总结和分析公共关系实务。 3、公共关系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学实证研究办法。这种研究办法重要是通过详细而典型公共关系案例,探讨公共关系实务普遍规律,研究公共关系运作各种形式,探寻公共关系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之间联系。 4、专项性案例。普通指关于组织某一特定公关项目、公关议题案例。 5、综合性案例。普通指针对组织关乎全局性公共关系目的、涉及整体性公共关系对象,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手段所进行公共关系活动案例。 6、描述型案例。 此类案例在写法上普通以描述某一详细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为主,涉及对公共关系筹划或方案简介,对公共关系实行过程论述,以及对公共关系实行成果概括。此类案例重在如实地记录和反映公共关系活动,为 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多研究余地和思考空间。 7、分类型案例。此类案例在对公共关系活动内容、过程与办法进行简介时,融入编写者看法与评价,对其成败得失进行归纳与分析,以使学习者和使用者更加进一步,细致地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案例。

8、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即通过对详细公共关系案例剖析,解读实践、摸索规律、归纳理论、引起思考,启发学习者和使用者,增强对公关知识理解和掌握,进而指引公关实践。 二、简答题(含阐述题) 1、公共关系案例基本特性? 答:(1)客观性。公共关系案例中所涉及内容是真实事实,公共关系案例是对客观发生公共关系实务活动记录和整顿,编撰公共关系案例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随意杜撰,也不能夸大其辞。 (2)典型性。公共关系案例研究 对象,是具备代表性、有特色公共关系实务案例,她们在实践中既有类型上或方式上个性,又能体现公共关系某些本质特性或基本规律。 (3)实用性。构成公共关系案例事实应对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或理论研究具备较强探 讨性或借鉴性,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既是有效和可控,又是有益和可学。 2、公共关系案例构成要素? 答: (1)目的要素;(2)主体要素。公共关系主体是社会组织。 (3)客体要素。公共关系客体是公众。 (4)传播要素。 (5)环境要素。 3、公共关系案例普通包括三个重要构成要件 答:(1)案例标题;(2)案例正文;(3)案例结尾。 4、公共关系案例类型? 答:(1)依照案例篇幅和复杂限度可将其分为小型案例,中型案例,与大型案例。 (2)依照案例内容可将其分为专项性案例与综合性案例。 (3)依照案例编写方式,可将其分为描述型案例与分析型案例。 5、公共关系案例研究意义

2012年10月全国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法治的方法、预测规划的方法、经济的方法以及 A.计划的方法和行政的方法 B.组织调度的方法和激励的方法 C.指导的方法和权变的方法 D.科学的方法 2.在教育管理学产生以后的一段时间(20世纪初)受孔德和斯宾塞科学观的影响,教育管理研究颇看重 A.演绎的方法 B.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 C.文献方法 D.归纳的方法 3.不少国家注重建立庞大的信息咨询中心,为地方教育提供丰富的统计数据和教育资料,进行各种教育咨询,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 A.计划职能 B.指导职能 C.服务职能 D.经营职能 4.避免教育经费预算中随意性的关键是 A.制定政策 B.遵守法律 C.积极创收 D.加强管理 5.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德尔菲预测法的提出者是 A.达顿和斯奈登 B.达尔奇和赫尔默 C.卡伯利和佩恩 D.雪恩和克里奇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自考科目《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归纳-之一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归纳之一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是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质属性: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即双向交流性。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公共关系的“关系”/“职能”/“学科”性质三个角度去理解。 2.公共关系不同层次的含义。 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是组织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的结果;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公共关系活动,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社会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即公共关系观念,是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3.公共关系学中“关系”、“舆论”、“形象”的特定涵义: “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即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其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的总和。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公关形象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靠理性的说服、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去影响人心。 4.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的关系经常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即代表组织的个人与公众群体中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区别:首先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其次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

2017年10月自考03294公共关系案例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6*3=18 分)二、简答题(6*6=36 分)三、论述题(2*10=20 分)四、案例分析题(1*12=12 分)五、操作与应用题(1*14=14 分) 第二部分重点知识 第一篇公共案例概说 第一章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问题 一、名词解释 1、案例是指对某一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2、公共关系案例是指具有客观性、典型性、实用性,由特定内容和形式构成的,被描述、总结和分析的公共关系实务。 3、公共关系案例研究是一种研究、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具体而典型的公共关系案例,探讨公共关系实务的普遍规律,研究公共关系运作的各种形式,探寻公共关系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 4、专题性案例。一般指有关组织某一特定的公关项目、公关议题的案例。 5、综合性案例。一般指针对组织关乎全局性的公共关系目标、涉及整体性的公共关系对象,运用多种公共关系手段所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案例。 6、描述型案例。 这类案例在写法上一般以描述某一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为主,包括对公共关系计划或方案的介绍,对公共关系实施过程的叙述,以及对公共关系实施结果的概括。这类案例重在如实地记录和反映公共关系的活动,为 学习者和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研究余地和思考空间。 7、分类型案例。这类案例在对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介绍时,融入编写者的看法与评价,对其成败得失进行归纳与分析,以使学习者和使用者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案例。 8、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即通过对具体公共关系案例的剖析,解读实践、探索规律、归纳理论、引发思考,启发学习者和使用者,增强对公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指导公关实践。 二、简答题(含论述题) 1、公共关系案例的基本特征? 答:(1)客观性。公共关系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是真实的事实,公共关系案例是对客观发生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记录和整理,编撰公共关系案例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随意杜撰,也不能夸大其辞。 (2)典型性。公共关系案例研究的 对象,是具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公共关系实务案例,他们在实践中既有类型上或方式上的个性,又能体现公共关系的某些本质特征或基本规律。 (3)实用性。构成公共关系案例的事实应对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或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探讨性或借鉴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既是有效的和可控的,又是有益的和可学的。 2、公共关系案例的构成要素? 答: (1)目标要素;(2)主体要素。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 (3)客体要素。公共关系的客体是公众。 (4)传播要素。 (5)环境要素。

(完整版)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2011年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 b) A.无组织有政府的状态 B.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 C.独立的状态 D.有组织无政府的状态 2.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A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末 3.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C ) A.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B.教师的主导地位 C.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D.学校领导的主体地位 4.使教育管理活动正规化的一个重要职能是(D ) A.计划职能 B.监督职能 C.经营职能 D.法治职能 5.教育管理原理的体现是指(B ) A.教育管理方法 B.教育管理原则 C.教育管理对象 D.教育管理职能 6.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来看,教育管理方法的特点是( C) A.差异性与稳定性 B.发展性与稳定性 C.差异性与发展性 D.相对平衡性 7.第一次提出了我国近代的教育宗旨的是( B) A.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B.1906年《奏定宣示教育宗旨折》 C.1912年《对教育方针之意见》 D.1915年《颁定教育宗旨》8.提出我国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是(A ) A.《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B.《政府工作报告》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9.教育预测中的中心环节是(B ) A.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 B.实施预测 C.明确预测的目的 D.搜集预测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10.教育机构个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是( B) A.教育机构 B.教育机构 C.教育行政体制 D.学校教育体制 11.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由(B ) A.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 B.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 C.地方政府合作管理的体制 D.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合作管理的体制 12.教育行政的核心内容是(C ) A.教育财务行政 B.教育信息及其管理 C.教育人事行政 D.人 13.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标准是( C) A.才能 B.勤奋 C.德才兼备 D.品德 14.教育财务行政的首要职能是(A ) A.筹措教育经费 B.配置教育资源 C.改善教育投资效益 D.增设投资渠道 15.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是( C) A.征收教育附加费 B.学校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 C.国家教育财政拨款 D.捐资助学 16.教育行政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经反馈到再次输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就是以(B ) A.事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B.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C.人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D.时间、空间的管理为中心的工作 17.每个单位或个人都与其他四个单位或个人沟通的形式,称为(D) A.树形沟通 B.聚合形沟通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査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I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功能主义 B.科学主义 C.实证主义 D.人文主义 7、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现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提出理论模型 B.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建构 D.进行命题推演 11、在一个900人的总体,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定距测量—一定序测量—一定比测量一一定类测量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解析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答案】B 【解析】传播论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比如: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内向和外向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含义 2,公关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沟通意识 C.互惠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关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3,中国公关职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 A.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 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D.公关协会的成立 【答案】A 【解析】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说明我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4,“把关人”概念出自()。 A.《原则宣言》 B.《公共舆论的形成》 C.《第五项修炼》 D.《群体生活的渠道》 【答案】D

【解析】“把关人”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学者是()。 A.弗鲁姆 B.阿基里斯 C.拉扎斯菲尔德 D.林德布鲁姆 【答案】C 【解析】“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这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观点。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6,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 A.咨询型人才 B.领导型人才 C.智囊型人才 D.辅助型人才 【答案】B 【解析】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领导型人才。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7,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知识、地位、动机 B.动机、认知、兴趣 C.情感、性格、气质 D.需要、态度、情绪 【答案】D 【解析】影响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态度和情绪三个方面。(1)需要。信息受传者对于一条信息的理解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2)态度。态度表现为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赞美或批评、爱好或厌恶等心理倾向。(3)情绪。情绪指那种与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受众选择“3S”论 8,将展览会分为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的标准是()。 A.展会性质 B.展览场地 C.展品种类 D.展出规模 【答案】C 【解析】从展出商品的种类来看,有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从展会的性质来看,有宣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从展览的场地来看,有室内展览会和露天展览会。从展览的规模来看,有大型的综合展览会、中型展览会、小型展览会和袖珍展览。 【考点】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展览活动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六章练习题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对各类公共关系活动的谋划、运筹和韬略,是一切公共关系活动的先导和核心。 A.公共关系调查 B.公共关系策划 C.公共关系实施 D.公共关系评估 2.在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公共关系调查 B.公共关系策划 C.公共关系实施 D.公共关系评估 3.制定公共关系活动计划的过程叫做()。 A.公共关系策划 B.公共关系调查 C.公共关系实施 D.公共关系管理 4.公共关系策划全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选择媒体 B.编制预算 C.确定目标 D.确定公众 5.公共关系策划是高级的公共关系工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公共关系策划的()较强。 A.目标性 B.程序性 C.创造性 D.思想性 6.每一个组织,都有其自身的行业特征、资源个性和环境差异,更有其不同的公共关系预期。因此,公共关系策划必须是一种()的工作。 A.目标性 B.思想性 C.创造性 D.程序性 7.公共关系策划的生命力是()。 A.思想性 B.创造性

C.时机性 D.目标性 8.公共关系活动的先导是()。 A.调查 B.实施 C.评估 D.策划 9.下列关于公共关系策划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共关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观要求 B.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 C.公共关系策划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 D.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活动成功的保证 10.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 A.公共关系调查 B.公共关系策划 C.公共关系实施 D.公共关系评估 11.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 A.保证

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全国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工作机构和方式都是以 A.执行国家的既定政策为目的B.执行政党的既定政策为目的 C.执行教育的既定政策为目的D.执行校长的既定政策为目的 2.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设置的通习学科为 A.教育制度B.教育政令机关 C.教育法令D.教育政策 3. 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这说明系统具有 A.集合性B.目的性 C.层次性 D.相关性 4. 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 A. 方向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规范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5. 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教育管理部门采取的非法行为可以有效,体现了教育行政执法的 A.合法性原则 B. 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 越权无效性原则 6.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内容进行的预测从类型上属于 A.宏观教育预测B.定性教育预测 C.长期教育预测D.多对象教育预测 7.教育规划的主要特点包括 A.系统性、发展性、客观性B.系统性、预见性、主观性 C.长期性、预见性、客观性D.系统性、预见性、客观性 8.教育的规范体系是建立并保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规定着教育机构的职责权限和机构内人员的 A.工作职级B.岗位贵任 C.职务高低D.权利性质 9.根据国家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编制教育预算,应采用的编制办法是 A.学生加专项B.师生加专项 C.定额加人数D.定额加专项 10.国家教育财政拨款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 A.主渠道B.辅助渠道 C.唯一渠道D.专项渠道 11.教育行政部门的横向沟通,一般以商榷和协调为主,不带有命令色彩而具有相互支持的性质,所以一般采用的沟通途径是 A.星形途径B.轮形途径 C. 树形途径D.矩形途径 12.督学人员的职权受法律保护和支持,由 A. 法律授予B.政府授予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月自学考试001822015年4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着作是()。 A.《大学》 B.《论语》 C.《修辞学》 D.《理想国》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着作《修辞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即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因此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2.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形象意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3.公共关系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 A.良好的组织能力 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C. D.能写会说 【答案】D 【解析】大部分公共关系工作都要求公共关系人员有扎实的笔墨功夫、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任何一项公共关系工作都要与人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而,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会说是公共关系对其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4.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 A.相关性 B.变化性 C.群体性 D.共同性 【答案】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