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关于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关于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关于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关于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发行版本:

修改码: 发放号:

受控标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编制: 审核: 年月曰批准: 年月曰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1.目的:根据《采购物资明细表》中规定的原材料对产品的重要程度和《生产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产品加工和检验各个过程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以便根据标识情况对成品进行质量跟踪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对A类、B类、C类原材料的标识方法、追

溯范围和追溯程度,还规定产品加工和检验各个过程中对半成品

和成品进行标识方法、追溯范围和追溯程度。

3.1采购员负责到货后向仓库管理员提供采购信息,并提出检验申请。

3. 2原料库管理员负责对到货待验原辅料编号并作出物料标识卡, 根据检验结果对原辅料分区存放。

3. 4检验员根据“原辅料检验规程”的检验结果,填写检验后原材料合格或不合格标识, 3. 3车间领料员负责建立产品随工单,对产品进行编号,并填写主

要原辅料的编号。

3. 4各工序车间生产人员,负责填写本道工序原料编号,加工日期、本道工序操作员编号及随工单中相关内容。

3. 5检验员根据“过程检验规程”和“企业标准”检验结果,对各

过程半成品和成品填写合格或不合格标识。

3.6 成品库管理员负责填写消毒日期。

4.内容 4.1 原材料及辅料到货后,采购员向仓库提供定购产品类别、型式、等级、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产品标准、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对待验材料编号,填写物料标识卡,并粘贴“待验”标识,同时配合有关人员提请报验。

A 类物资:

新供方追溯到

老供方追溯到

B 类物资

C 类物资

4。 2 检验后原材料及辅料由质检科人员粘贴“合格”及“不合格”

标识,并按“库房管理规程”填写有关帐、卡不合格品根据“不合

格品管理规程”处理。

4.3 车间领料员领料后,填写“随工单”中,原料编号”及“数量”

一栏。

4.4组装工序操作员,负责填写“随工单”中,生产日期为准的编号。

组装后,负责粘贴“待验”标志,提请质检科报验。

4.5质检科检验后,负责根据检验结果填写“随工单”中,“检验结果”

一栏,并粘贴“合格” 、“不合格”标识。

4. 6 包装工序操作员以包装生产日期为准,打印小、中、大包装上

生产批号,负责填写“包装生产记录” ,并提请质检科报验。

4.7 质检科检验后,负责在成品包装中放置“合格”或“不合格”证。

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不合格”品。

4.8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在外包装上打印消毒日期。

4.9 以上各工序操作人员需在本人操作工序签名或填写代号。各工序

随工单”、“交接单”均需与生产原始凭证、质量记录相一致,且应字迹清晰、材料牢固耐久,若有损坏应在下一工序及时恢复。产品品种及生产批号标识应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都完整保存。

4.10 成品销售时建立销售记录和退货记录,包括销售日期、合同号、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检验报告单号、发往单位、运输方式、发货人。产品应追溯到第一收货人,可能的话,应追溯到第一使用人。

退货单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退货日期、退货原因、处理意见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