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考试考前练习题

刑法学考试考前练习题

刑法学考试考前练习题
刑法学考试考前练习题

《刑法学》2012年4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

2.下列情况下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

A.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B.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

C.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D.羁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3.我国确立的数罪并罚的原则是()。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并科原则

D.折衷原则

4.甲、乙2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强迫丙答应交付3万元的要求。约2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交给甲、乙。甲、乙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5.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开始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实施犯罪之日

D.拘留或逮捕之日

6.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7.王某准备到某公司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钱某帮助望风,钱某不同意,并向派出所告发了王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意表示

8.甲带邻居家5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道义上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9.王某以营利为目的,剽窃、抄袭他人作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王某的行为属于()。

A.侵犯知识产权罪

B.侵犯著作权罪

C.侵犯著作权的一般违法行为

D.侵犯商业秘密罪

10.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构成()。

A.妨害公务罪

B.走私毒品罪

C.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D.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择一重处罚

1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罪负刑事责任。

A.制造毒品

B.投放危险物质

C.破坏交通工具

D.盗窃

1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13.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或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

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

B.着手实行犯罪时起算

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

14.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15.行为人欲杀甲而向甲开枪,结果既杀死甲又伤害了乙,这属于()。

A.继续犯

B.想像竞合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附:参考答案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 B 6 C 11 B

2 C 7 A 12 D

3 D 8 D 13 C

4 A 9 C 14 B

5 B 10 B 15 B

二、多项选择题

1.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犯

B.复杂共犯

C.一般共犯

D.犯罪集团

E.同时犯

2.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为()。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检察院

E.高级人民法院

3.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是()。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洗钱罪

C.非法经营罪

D.侵犯著作权罪

E.逃税罪

4.下列行为中属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客观方面具体行为的有()。

A.伪造

B.变造

C.盗窃

D.抢夺

E.毁灭

5.死刑缓期执行适用的条件是()。

A.罪不至死

B.罪该处死

C.犯罪时不满18周岁

D.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E.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6.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有()。

A.对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B.将自己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认为没有犯罪

C.法律上认为不是犯罪,而行为人认为是犯罪

D.行为人对定罪与处罚的认识与实际不一致

E.法律上认为是犯罪,而行为人认为不是犯罪

7.对于累犯()。

A.不得假释

B.不得减刑

C.不得适用缓刑

D.应当从重处罚

E.应当加重处罚

8.刑法上的时效分为()。

A.追诉时效

B.时效延长

C.时效中断

D.行刑时效

E.审判时效

9.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情形包括()。

A.正在行凶

B.杀人

C.抢劫

D.强奸

E.绑架

10.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A.在押的罪犯

B.在押的劳动教养人员

C.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D.在押的被告人

E.在押的行政拘留人员

1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中适用我国刑法的有()。 A.在我国军用船舶上犯罪

B.在我国民用飞机上犯罪

C.在我国国际列车上犯罪

D.在我国民用船舶上犯罪

E.在我国军用飞机上犯罪

12.下列犯罪中,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A.虐待罪

B.刑讯逼供罪

C.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D.破坏选举罪

E.遗弃罪

13.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

A.故意形式

B.过失形式

C.作为形式

D.不作为形式

E.复合形式

14.依照法律的规定,下列犯罪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有()。

A.破坏军婚罪

B.重婚罪

C.侮辱罪

D.虐待罪

E.诽谤罪

15.企业、公司或其他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有()情形之一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A.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B.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C.挥霍一空的

D.进行非法活动的

E.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投资活动

附:参考答案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 AB 6 CDE 11 ABDE

2 AD 7 ACD 12 ABE

3 ABCDE 8 AD 13 CD

4 AB 9 ABCDE 14 CDE

5 BD 10 ACD 15 ABDE

三、简答题

1.简述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

2.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伪造货币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简述窝藏、包庇罪的构成特征。

5.什么是敲诈勒索罪?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6.简述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特征。

附:参考答案

1. 简述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

解答: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和诚实信用的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同时也侵犯了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下列行为之一,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其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其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其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其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2.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解答: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当罚性。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刑罚当罚性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法律后果。

3. 伪造货币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解答: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2)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的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3)在主观上出自直接故意,大多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4)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 简述窝藏、包庇罪的构成特征。

解答: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5. 什么是敲诈勒索罪?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解答: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逼使被害人交付财物。

(3)在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6. 简述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特征。

解答:

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

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秘密法规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人员。

4.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在主观方面主要是故意。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刑罚的目的。

2.试述罪刑法定原则及其贯彻执行。

3.论述犯罪的间接故意的特征及一般表现形式。

附:参考答案(请根据答题要点适当展开)

1.试述我国刑罚的目的。

答题要点:

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的目的,即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刑罚目的指导着刑事活动的全过程。在刑事立法中,刑罚体系的确立、刑罚种类的选择、刑罚制度和法定刑的设置,无不受制于刑罚目的;在刑罚运用中,刑罚目的是决定刑罚裁量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刑罚执行中,刑罚目的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行刑政策、原则和实践。总之,刑罚目的决定着刑罚的性质和作用。我们认为,我国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表现为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特殊预防的一个内容是剥夺犯罪分子再犯的能力,使其不能继续危害社会,刑罚的实际执行,在客观上起到了剥夺或限制犯罪分子再犯能力的作用。剥夺或限制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意味着对犯罪分子自由和权利的剥夺或限制,并表现了国家对犯罪分子及其犯罪行为的谴责和否定评价。在惩罚的前提下,通过教育改造,把犯罪分子改造成为守法的公民,使其不致再危害社会,是特殊预防的主要内容。

一般预防,是指国家通过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警戒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国家通过制定刑罚,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和行刑机关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将犯罪与刑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意欲犯罪的人,从具体的实际案件中,目睹了犯罪的严重后果,感受到刑罚的威力,从而强化了对刑罚的恐惧感。这就防止了犯罪的发生,达到了一般预防的目的。

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但二者因刑事活动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侧重。一般认为,在刑罚制定阶段,以一般预防为主,兼顾特殊预防;在刑罚适用阶段,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并重;在刑罚执行阶段,以特殊预防为主,兼顾一般预防。

2.试述罪刑法定原则及其贯彻执行。

答题要点: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种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该原则在立法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

(1)新刑法典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新刑法典取消了1979年刑法典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

(3)新刑法典重申了1979年刑法典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4)在分则罪名的规定方面,新刑法典已相当详备。

(5)在具体犯罪的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方面,新刑法典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

现行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要付诸实现,有赖于司法机关实际的执法活动。从我国的

司法实践来看,切实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

(2)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3.论述犯罪的间接故意的特征及一般表现形式。

答题要点: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在认识因素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根据对自身犯罪能力、犯罪对象情况、犯罪工具情况、或者犯罪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情况的了解,认识到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具有可能性,而不是具有必然性。

在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不是希望,不是积极的追求,而是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特定危害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仍然决意实施这种行为,对能够阻碍危害结果发生的障碍不去排除,也不设法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自觉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的间接故意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1)行为人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五、案例分析题

1.钱某委托于某修理一台价值3万元的手提电脑,于某答应找朋友1个月即可修理好。1个月后钱某相继找了于某多次,历时一年多。于某先是推诿,后来说朋友家被盗,手提电脑也被盗走了,事实上是于某将其修理好后自己使用了。

问:于某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应定何罪?

2.宋某有房三间,位于一排砖木结构房屋的东端,依次向西有七户人家。2008年7月8日,宋及其妻因家事与其母、兄发生争执,遭其兄殴打。宋怒从心起,感到此屈辱无法忍受,决心自焚房屋移居他处。宋用火柴点燃屋内麦草堆后,携妻带子离家出走。火势很快蔓延,将房屋烧着。当时风向东南,西邻七户为避免殃及,纷纷将财物向外转移。由于众村民奋力扑火,才避免七家的房与物化为灰烬。

问题:对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请说明理由。

3.于某,32岁,2005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7年11月刑满释放。2008年5月的一天,于某窜到一单元楼内,撬门入室,窃取一住户1 500元和金饰一件。在其正欲开门逃走时,户主张某买菜回来,见状大呼:“抓贼!”于某用力撞倒张某之后,携物夺路逃跑。三天后,张某在街上购物时发现于某,于是上前拉其去派出所。于某为了脱身,几拳将张某打倒,后被群众扭送到派出所。张某经鉴定,构成重伤。于某在逮捕后除了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之外,还交代他的邻居王某盗窃汽车一事。公安机关将王某抓获。王某供认了盗窃汽车的事实,并称其盗车后,于某将汽车卖给了赵某。

问:(1)于某构成什么犯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2)对于某追究刑事责任应适用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附:参考答案

1.钱某委托于某修理一台价值3万元的手提电脑,于某答应找朋友1个月即可修理好。1个月后钱某相继找了于某多次,历时一年多。于某先是推诿,后来说朋友家被盗,手提电脑也被盗走了,事实上是于某将其修理好后自己使用了。

问:于某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应定何罪?

解答:

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完全符合侵占罪的构成条件。

理由是:于某非法占有钱某的手提电脑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钱某对财物的所有权;于某非法占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即钱某的手提电脑,数额较大,且经多次索要拒不交还,于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钱某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具有非法占有钱某财物的行为。

2.宋某有房三间,位于一排砖木结构房屋的东端,依次向西有七户人家。2008年7月8日,宋及其妻因家事与其母、兄发生争执,遭其兄殴打。宋怒从心起,感到此屈辱无法忍受,决心自焚房屋移居他处。宋用火柴点燃屋内麦草堆后,携妻带子离家出走。火势很快蔓延,将房屋烧着。当时风向东南,西邻七户为避免殃及,纷纷将财物向外转移。由于众村

民奋力扑火,才避免七家的房与物化为灰烬。

问题:对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请说明理由。

解答:

宋某构成放火罪。

放火烧毁自己的财物,不危及公共安全的不构成犯罪。宋某为发泄个人怨气,故意纵火,虽然烧毁的只是自己的住房和财物,尚未造成危害他人的严重后果,但险些酿成大火灾,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已构成放火罪。火势蔓延,若不及时扑救必然殃及西邻,宋某对此明知其必然而不顾,足见其故意。

3.于某,32岁,2005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7年11月刑满释放。2008年5月的一天,于某窜到一单元楼内,撬门入室,窃取一住户1 500元和金饰一件。在其正欲开门逃走时,户主张某买菜回来,见状大呼:“抓贼!”于某用力撞倒张某之后,携物夺路逃跑。三天后,张某在街上购物时发现于某,于是上前拉其去派出所。于某为了脱身,几拳将张某打倒,后被群众扭送到派出所。张某经鉴定,构成重伤。于某在逮捕后除了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之外,还交代他的邻居王某盗窃汽车一事。公安机关将王某抓获。王某供认了盗窃汽车的事实,并称其盗车后,于某将汽车卖给了赵某。

问:(1)于某构成什么犯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2)对于某追究刑事责任应适用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解答:

(1)于某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某在入室盗窃过程中为了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构成抢劫罪。事后,当他被失主发现时,为了逃脱,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于某明知王某盗窃汽车,而为其销售,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2)于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之内又犯故意犯罪,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于某在被逮捕后揭发王某盗窃犯罪,查证属实,属于立功,可以从轻处罚。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其答案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其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其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其答案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其答案 《市场营销学》试卷A-04 考生注意: 、所有考题请回答在答题纸上,否则按无效试卷处理; 、请考生务必把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及姓名填写在答题纸上; 、本试卷共有5页八大题,请考生检查是否有缺页或损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及答题纸同时交回。 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并将选 中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2分。) 、市场营销学“革命”的标志是提出了_________的观念。 .以消费者为中心 B.以生产者为中心 .市场营销组合 D.网络营销 、企业感知外部世界的常用手段是_________。 .公共关系 B.市场营销 .倾听 D.市场调研 、国内市场按_________可分为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及非营利组织市场。 .购买动机 B.商品用途 .购买心理 D.人口因素

、公关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_。 .一定的组织 B.顾客 .政府官员 D.推销员 、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小,消费者购买行为就_________。 .简单 B.复杂 .一般 D.困难 、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它向顾客提供的是产品的_________,并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 .所有权 D.使用权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我们把它称之为_________。 .营销信息系统 B.市场调研 .市场预测 D.决策支持系统 、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 .市场占有率高 B.成本的经济性 .市场适应性强 D.需求满足程度高 、有能力对市场领导者采取攻击行动,有望夺取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属于 _________。 .强竞争者 B.市场挑战者 .市场利基者 D.好竞争者 、注册后的品牌有利于保护_________的合法权益。 .商品所有者 B.资产所有者 .品牌所有者 D.产品所有者 、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定价方法称之为_________定价法。 .成本加成 B.目标 .认知价值 D.诊断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学期) 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舆论 2、新闻真实性 3、宣传 4、受众 5、新闻体制 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分) (3)实施舆论监督。(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2分)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2分) 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 2、(1)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2分)(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2分)(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2分)(4)显著性。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2分)(5)趣味性。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2分)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5分)(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2.5分)(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2.5分)(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2.5分)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刑法学期末考试综合自测题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3.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 复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4.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的犯罪中。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既遂 5.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 B.免除或者减轻 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 7.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A不予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8.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9.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起计算。 A.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 B.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 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 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10.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 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贩卖毒品罪 B.强奸罪 C.投毒罪 D.爆炸罪 4.一天凌晨1点钟,联防队员甲、乙二人前去一处居民区查暂住证。二人来到一处外地来京人员租住房屋前,大声敲门,高喊:“开门!”屋内男子丙被惊醒,问:“是谁?”甲、乙没有回答。丙以为是抢钱的歹徒,拿了一把菜刀躲在门后,猛地打开门,朝冲进屋内的甲砍了一刀,致甲轻伤。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C.假想防卫,应按故意伤害处理 D.防卫过当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并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2分。) 1、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_________。 A.企业让渡价值B.企业利润C.顾客让渡价值D.顾客利益 2、成本领先的核心是争取最大的_________,以达到单位产品成本最低,从而以较低的售价赢得优势。 A.市场增长B.市场份额C.市场盈利D.市场机会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同质化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日益发展,于是日渐兴起的4C观念,更新和强化了以_________为中心的营销组合。A.沟通B.宣传C.消费者需求D.质量 4、满足市场的需要,创造满意的顾客,是企业最为基本的___________。A.组织形式B.宗旨和责任C.主要职能D.营销观念 5、中间商所销售的不同花色品种的同类产品都是同一品牌或由同一厂家生产,这种产品组合策略是_________。 A.独家产品B.广度产品C.深度产品D.混合产品 6、服务产品包括核心服务、_________和辅助服务。 A.延伸服务B.便利服务C.售中服务D.同步服务 7、同一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具有_________。 A.绝对的共同性B.较多的共同性C.较少的共同性D.较多的差异性 8、一般说来,“好”的竞争者的存在会给公司_________。A.增加市场开发成本B.带来一些战略利益 C.降低产品差别D.必然造成战略利益损失 9、成长期营销人员的促销策略主要目标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_________争取新的顾客。A.产品外观B.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学》试卷A102 C.产品信誉D.品牌偏好 10、对于拥有良好声誉且生产质量水平相近产品的企业,宜采用的包装策略应是_________策略。 A.等级包装B.类似包装C.分类包装D.配套包装 11、某种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取得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被称为_________。 A.中间商B.分销渠道C.营销渠道D.中介机构12、公共关系是一项_________的促销方式。A.一次性B.偶然C.短期D.长期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把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8分。) 1、构成战略环境的因素很多,可分为_________因素。 A.主体环境B.主观环境C.一般环境D.地域环境E.客观环境 2、信息按照内容可划分为三类,它们是_________。A.传闻B.消息C.隐私D.资料E.知识 3、市场领导者扩大总需求的途径有_________。 A.攻击挑战者B.开发新用户 C.击倒利基者D.寻找产品新用途E.增加使用量 4、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等。A.定价目标B.产品成本C.市场需求D.经营者意志E.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 5、推销员应具备的知识有以下哪几个方面________A.企业知识B.产品知识C.市场知识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2018年市场营销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题解释下属名词(每小题4分) 1.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已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 2.市场细分:指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依据一定的标准,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市场分类过程。 3. 品牌:是一个或一群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识别其产品,并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所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 4. 数量折扣:又称批量作价,是企业对大量购买产品的顾客给予的一种减价优惠。 5. 广告狭义广告的定义为:“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宣传,借以向消费者有计划地传递信息,影响人们对所广告的商品或劳务的态度,进而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动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需求是指人们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个(种)具体产品的愿望,也就是说,需求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C A、欲望需要 B、需要购买力 C、欲望购买力 D、欲望人数 2、“寻求品种的购买行为”就是指消费者购买特定产品时,面对的市场情况为:“品牌差异”_______,而其的“购买介入程度”又_______。 B A、大高 B、大低 C、小高 D、小低 3、分别为若干不同的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就是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中的_______战略。B

A、无差异 B、差异 C、集中 D、部分差异 4、引入期的“快速掠取战略”是指采用_______促销和_______订价。D A、高低 B、低高 C、低低 D、高高 5、顾客主要想通过购买努力在市场上寻找到价格更便宜的产品,属于消费品分类中__B_____品中的异质品。 A、方便 B、选购 C、耐用 D、特殊 6、按照订价的“3C模型”原理,企业确定价格时,应该使制定出来的价格与竞争者的价格有相同的___D____。 A、成本利润率 B、利润水平 C、价值 D、价值价格比 7、一般说来,产品的价格越贵,就越应该使用____C___渠道。 A、较长 B、密集性 C、较短 D、独家分销 8、生产制造商向最上级渠道成员实施营销刺激,由此逐级带动渠道成员多进货和向顾客销售产品的促销作法称为____B___战略。 A、拉 B、推 C、整体 D、顾客 9、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这是___B____。 A、推销观念 B、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C、生产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10、康佳电视中的“康佳”二字是___B____。 A.招牌 B.品牌名称 C.品牌标志 D.都不是 第三题、简答题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 选择题题库 1.某甲将某乙所开公共汽车的刹车损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而未造成严重后果。对某甲应当以()论处。 A.交通肇事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 A.走私罪 B.妨害公务罪 C.走私罪从重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4.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5.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要条件是()。 A.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C.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D.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6.吴某明知某仓库被盗案是刘某所为,但当侦查人员向其调查时,他却谎称刘某当时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刘某的嫌疑排除,侦查工作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吴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包庇罪 C.构成伪证罪 D.构成妨害作证罪 7.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3.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

市场营销学试卷及答案详解

市场营销学试卷及答案详解(十四)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16 分 ) 1. 生产资料购买活动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新任务购买型三种类型。 2. 产品满意程度取决于产品购买前的 _____________ 和产品使用后所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 的接近程度。 3. 采用新技术创新策略创名牌,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 策略和_____________ 策略两种途径。 4. 产品包装按其作用可分为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两大类。 5. 新的科技发展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新产品的_____________ ,又是一种淘汰老产品的“毁灭性力量”。 6. 需求导向定价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两种。 7. 国际营销区别于国内营销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 _____________ 。 8. 在采购总量一定的基础上,采购批量与 _____________ 成正比关系。 9. 广告的销售效果分析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 10. 产品的 _____________ 是生产者市场细分最常用的标准。 二、判断题 (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 在垄断竞争情况下,企业宜将自己的产品价格定得与市场均衡价格差别不大。() 2. 企业应密切关注对企业影响的严重性大、且出现率高的环境威胁。() 3. 国际企业运用转移价格策略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 4. 一个品牌已拥有广大忠诚顾客,即使其产品已历经更新换代,但品牌的领导地位可经久不衰。() 5. 新产品的较晚购买者,往往对新事物抱怀疑态度,在新产品购买前须经深思熟虑,不易改变原来的消费方式。() 6. 有效的细分市场应具备可测量性、可进入性和实效性等特征。()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文学概论》考题库

《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 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IZl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2020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24? 发现后及时拆除。临近芒果收获季节时,因有人数次潜入芒果园偷摘芒果,胡某极为愤怒,便重新安装了电网并通上了电。? ????5月9日晚7时许,××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门散步,途经胡某的芒果地旁边时,不慎触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刚好路过该地的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附近群众闻声赶到现场,切断电源,并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定罪处罚。(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4分)? ????(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臵他人安危于不顾而私自安装电网,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

故意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故意犯罪定罪处罚。(4分)? ????(4)胡某私自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致人伤亡,而是对于他人伤亡与否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4分)? ????(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采取任何防止他人触电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分)?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18岁,陈某的外甥,无业。?????朱某,男,17岁,无业。?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9年6月到9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9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吴某又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等处,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 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

市场营销学试题及其答案 (1)

《市场营销学》试卷A-0 1 考生注意: 1、所有考题请回答在答题纸上,否则按无效试卷处理; 2、请考生务必把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及姓名填写在答题纸上; 3、本试卷共有4页八大题,请考生检查是否有缺页或损页;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及答题纸同时交回。 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并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2分。) 1、市场营销的核心是_________。 A.生产B.分配 C.交换D.促销 2、从总体上看,质量改进方案通常会增加企业的_________。 A.成本B.盈利 C.无形资产D.以上答案都不对 3、_________是指企业利用多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等。 A.产品B.定价 C.促销D.分销 4、消费者的购买单位是个人或_________。 A.集体B.家庭 C.社会D.单位 5、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_________,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 A.有形产品B.无形的任何活动或利益 C.物质产品D.实体产品 6、按照不同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可分为_________。 A.履行国家职能的非营利组织B.促进群体交流的非营利组织 C.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D.AB和C 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而主要应采用_________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 C.价格折扣D.营业推广 8、_________差异的存在是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 A.产品B.价格 C.需求偏好D.细分 9、企业要通过攻击竞争者而大幅度的扩大市场占有率,应攻击_________。 A.近竞争者B.“坏”竞争者 C.弱竞争者D.强竞争者 10、威胁水平高而机会水平低的业务是_________。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 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 11、为鼓励顾客购买更多物品,企业给那些大量购买产品的顾客的一种减价称为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 论述题题库 33.以电影《魂断蓝桥》最后一段剧本文本为范例,谈谈你对影视文学特征的认识。 五十八(场) 滑铁卢桥上。 夜雾浓重。, 玛拉独自倚着桥栏杆,似乎向桥下望着什么…. 一阵皮鞋声。一个打扮妖艳但面孔浮肿的中年女人走来,她看见玛拉。 女人:(很熟识地)是你啊,玛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吗? 玛拉:(嗫嚅地)没有。 女人:那个凯蒂跟我说的,说你跟了个体面的人。我说,哪有这好事? 玛拉:是啊一 女人:别泄气,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到火车站去吗?唉,我现在是到哪儿都没法啦…… (她耸耸肩叹息着走开) 玛拉两眼滞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望啊望着……对她来说,一切都绝望了,她脸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镇静神情。 桥上,一长队军用汽车亮着车灯,轰轰隆隆地向桥头驶来。 玛拉转过头去,望着驶来的军用卡车。 车队从远处驶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去。 车队在行驶,黄色车灯在浓雾中闪烁。 玛拉继续迎着车队走。 车队飞速行进。‘ 玛拉迎面走去。 车队轰鸣,越来越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越来越近。 玛拉宁静地向前移动,汽车灯光在她脸上照耀。 玛拉的脸,平静无表情的眼神。 巨大的刹车闸轮声,金属相磨的尖厉声。 车戛然停止,人们惊呼。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有着红十字标记的卡车拥去,顿时围成一个几层人重叠的圈子。(镜头推进)人群纷乱的脚。 地上,散乱的小手提包。一只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 一只手拿着“吉祥符”(《一路平安》音乐声起)。 二十年后的罗依,头发已班白,面容衰老,穿着上校军服,凄切地站在滑铁卢桥心栏杆旁。他望着手里拿着的“吉祥符”,苍老的两眼闪现出哀愁、悲切和无限眷恋的心情。 (画外玛拉的声音)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 (强烈的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将玛拉最后的声音淹没。) 歌声在夜雾弥漫的滑铁卢桥上空回荡……桥上,孤独地走着苍老的罗依。 罗依坐上汽车。 汽车驶去…… 《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片,表现上尉军官罗依和舞蹈演员玛拉之间,由于战争的灾难、社会的压力、道德的束缚,相亲相爱却生离死别,心心相印但难成眷属的悲剧。上面这段是玛拉从罗依处出走后第一次露面,并走向死亡的重场戏。它要表述的内容很多,——社会环境对孤独无依的玛拉的逼迫;她如果苟且偷生,未来将会是怎样的结局;玛拉对罗依坚贞不渝又无法实现的爱;她自杀的全过程;她死时人们的反应;罗依怀念玛拉时的痛苦;以及这种悲剧在人世间的普遍性等等。 答案要点: ①语言的视觉性;(4分) ②蒙太奇结构;(4分) ③动态的造型性。(4分) (要点分数12分,其余为答案组织与分析所得分数。) 33.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评阅参考:观点提出:(5分) 论述过程:(15分) 结合实际:(4分) 注: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椐,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33.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大众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民

刑法学期末复习题.docx

一?填空题 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龜,刑炉责任和刑罚科学. 2?刑法学的研究对彖是刑法? 3?刑法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阶级性和法律性? 4.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罚打击犯菲,保护国家和人民. 5?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6?刑法条文中用转折词〃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它表示对前段情况的补充,对前段情况的例外或者是前段情况的限制? 7.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瑶稈和学理解釋 8 ?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9.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 10.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瑕离人民检察陝? 1L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罷贲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12.按照罪行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不得定罪处刑. 13.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菲,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趙越法诈的特权. 14.按照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非分子所犯罷刑和 /担的刑爭责任相适应? 15?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刑爭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16.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圉问题的主要原则有属地原则,厲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昔遍原则等几种?1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丰|问题的原则是以届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脈则. 18.根据属地原则,凡在屮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菲的,除法律有特别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的犯菲的,也适用我国刑法. 19.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受我国刑法管辖. 20.根据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的,可以不予追究. 21.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我国刑法规定该邪的最心j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22.根据保护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徙刑,可以适川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23 ?根据普通管辖权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刑,中华人民国和国在所/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 刑爭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24?宇右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5?《中华人民国和国刑法 >> 经过修订后于1997 年10 月1日起施行. 2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27 ?根据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的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对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 口刑法施行前的这段时间内的行为如果 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噩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雜的,依照刑法规立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认为是犯罷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刑法.在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 效 2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範的社会危窖性,刑爭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2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30.犯菲概念是区分死与非死界限的总标准. 3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冉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的总合. 3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龜客体,犯龜主体,犯龜主观方而和犯噩客观方面 33.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34.按照犯菲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不同,犯菲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宜接客体 35-按照犯菲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多少,犯菲客体可以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36?犯菲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魅体? 37?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而? 3&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是犯罪的克接客体? 39-简单客体又称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40?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41?犯菲客观方面就是指犯菲活动的客观外在农现? 42.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很多,包括危害行为,危害后果以及犯菲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其中危害行为是-?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而 的必备条件. 4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您识,并对社会有窖的行为. 4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木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 45?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來源于三个方而,即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和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