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读书报告

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读书报告

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读书报告
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读书报告

黑龙江大学

“硬件综合课程设计”读书报告

学院软件工程

年级2010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20103887

姓名王永南

报告日期2011-12-1

成绩

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黑龙江大学软件学院

一、基本理论阐述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的基本机构如图,实际上根据如图MAR中的地址访问某个存储气单元时,还需要进行地址译码,驱动等电路,才能找到需要寻找的存储单元,需经过读出放大器,才能将被选中的单元的存储字送到MDR写入时,MDR中的数据也必须经过写入电路才能真正写入到被选中的单元中。可见,主存的实际结构是将读入的数据进行从新的写入的过程。

计算机的主存都有半导体集成电路构成,图中的驱动器,译码器,读写群殴的读写电路均制作在存储芯片中,而MAR和MDR制作在CPU芯片内。存储芯片和CPU芯片可通过总线连接。

当要从存储器独处某一信息字时,首先要友CPU将该字的地址送到MAR,经过抵制宗线送至主存,然后发出读命令后,读出地址单元的内容,便完成读操作,将该单元的内容渎至数据总线上,至于该信息有MDR送至什么地方,这已不是贮存的任务,而是由CPU进行完成的,将主存中数据,存入写命令后,将数据线上的信息写入到对应的地址线指出的主存单元中。

主存个存储器单元的空间位置是由单元地址号来表示的,二地址总线是用来之处存储单元的地址号的,该据地址可读出或写入一个存储字。

贮存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存储容量和存储速度。便于缩短存取周期,则被国家存储字长,是每个存取周期可读写更多的二进制位数。能增加存储体。

二、当前应用现状

静态RAM基本单元电路,存储器中中用于寄存0和1的基本单元电路,MOS 管组成器基本单元电路。存储器由1信号进行出发,静态RAM是由触发器工作原理存储信息,信息读出后仍能保持器鸳鸯,不需要再次发生改变,INTEL是静态芯片的其中一种,主存储器主要将其运用于基本单元电路,由三态门控制器对电路进行控制,微地址总线能将其控制欲静态门电路中,静态RAM存在其读写周期,2114RAM运用于芯片度周期时序,在整个度周期中WE始终未高电平。

写周期是对芯片常见的动态进行连续两次写操作的最小间隔时间。写周期包括滞后时间和恢复时间,股灾地址发生变化后,才能进行对静态RAM的操作。

动态RAM的基本单元电路是有三管式和单管式两种,他们的特点都是靠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寄存信息。电容的存在形式是1和0来表示的,动态RAM毕竟台的RAM相比,集成度更加高,运用于主存器时功耗更低。

动态RAM为了提高集成度,将三管电路进一步进行简化,写入时可将高电平进行导通,置为1状态。

动态存放一个机器字的存储单元,通常称为字存储单元,相应的单元地址叫字地址。而存放一个字节的单元,称为字节存储单元,相应的地址称为字节地址。如果计算机中可编址的最小单位是字存储单元,则该计算机称为按字编址的计算机。如果计算机中可编址的最小单

位是字节,则该计算机称为按字节编址的计算机。一个机器字可以包含数个字节,所以一个存储单元也可以包含数个能够单独编址的字节地址。例如,PDP-11系列计算机,一个16位二进制的字存储单元可存放两个字节,可以按字地址寻址,也可以按字节地址寻址。当用字节地址寻址时,16位的存储单元占两个字节地址。

三、对主存器部分的体会

主存储器Mainmemory简称主存。是计算机硬件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数据,并能由中央处理器(CPU)直接随机存取。现代计算机是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顾合理的造价,往往采用多级存储体系。即由存储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适中的主存储器是必不可少的。主存储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与地址无关。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达4GB的存储器地址。这对多数应用已经足够,但对于某些特大运算量的应用和特大型数据库已显得不够,从面对64位结构提出需求。

主存储器通常分为RAM和ROM两部分。RAM可读可写模型

ROM只能读不能写。 RAM芯片:RAM芯片通过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外部连接,地址线是单向输入的,其数目与芯片容量有关。数据线是双向的,即可输入,也可输出,其数目与数据位数有关。控制线主要有读写控制线和片选线两种,读写控制线用来控制芯片是进行读操作还是写操作,片选线用来决定该芯片是否被选中。

主存储,常常被称为1级存储,其特征是存储活跃数据――即经常被存取并要求高性能、低时延和高可用性的数据。主存储一般用于支持关键任务应用,如数据库,电子邮件和交易处理。大多数关键应用具有随机的数据取存模式和不同的取存要求,但它们都生成机构用来运营它们的业务的大量的数据。因此,机构制作数据的许多份拷贝,复制数据供分布使用,库存数据,然后为安全保存备份和存档数据。

绝大多数数据是起源于主数据。随着数据存在的时间增加,它们通常被迁移到二级和三级存储保存。因此,如果机构可以减少主数据存储占用空间,将能够在数据生命期中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容量和费用。换句话说,更少的主存储占用空间意味着更少的数据复制、库存、存档和备份。

试图减少主存储占用空间存储管理人员可以考虑两种减少数据的方法:实时压缩和数据去重。

四、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存储器实验

实现静态随即存储器的RAM的工作性能极其使用方法

说明半导体的存储器怎样存储和读出数据

了解是用半导体存储器电路时的定时要求测量6116型RAM的独处时间

五、读书工程心得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所讲的主存器知识,使我更加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深刻的了解了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了解了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将计算机的内存与外存联系起来学习,主存器是有内部的随机存储器RAM的工作来带动书写数据仅主存器之中,动态的存储结构可将内存的存出空间进行深层次的优化,将内存的运行效率提高。

计算机组成原理将CPU实际的应用过程与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上机实验将计算机的硬件的系统展现在我们自己的面前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断学习了知识,并且训练了上机的动手能力,将知识更好的进行吸收,能够更好地适应计算机将来的学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与当代计算机科学学习进行了良好的结合。

计算机的组成属性非常深奥,但是,通过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从根本的了解了CPU的属性,如何惊醒取指操作,分析之令,取操作数,运算,结果,对计算机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总之,通过了解学习计算机的多层次结构,主存器是存储器的核心部位,计算机的主要知识全集中于此。

通过学习硬件课程训练了,我的计算机实际的能力,更好的学习了专业知识,计算机的运算系统,现在已经深切的被我掌握了。锻炼了实际的基础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学科,改变自己的态度,端正学习的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学习,硬件综合课程的实际目的。

软件学科能够将内存的相应程序进行微操作,而硬件课程能将软件所学的理论基础进行相应的结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从硬件的基础方向对软件的编写以及相应的数据课程进行的紧密联系。

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许多的专业知识,真正的改变了我对软件学科的综合看法,而且还掌握了具体的知识,并且学会了相应的学习方法。总之,这本书使我更好的学会了学习计算机知识。

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本套书目主要是人文思想,政治历史类的经典名作,对大家的知识增长和视野的拓宽大有裨益 推荐书目 一、通识类: 1. 李强:《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 刘军宁:《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张静:《法团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俞可平:《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 杜维明、东方朔:《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 [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10.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二、中国思想类: 11.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 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5.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7.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18.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9. 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6?1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三、中国历史类: 2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 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版。 25.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6?1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2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 [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6?1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9.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6?1第一、二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92年版。 30. [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6?1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计算机组成原理报告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题目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165 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田夏利 2018 年 1 月 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设计目的: 利用基本模型机的构建与调试实验,完整地建立计算机硬件的整机模型,掌握CPU的基本结构和控制流程,掌握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 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下列任务) 1.掌握CISC微控制器功能与微指令格式 2.设计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 3.在TDN-CMA教学实验系统中调试机器指令程序,确认运行结果 时间安排(集中时间) 1.第19周周一(1-4):全体集中讲解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 2.第19周周一~周四(1-4):分班调试,撰写设计报告 3.第19周周五:验收及答辩。 具体要求 1.周一:熟悉任务,掌握设备 2.周一:完成模型机的实验线路连接 3.周二:调试模型机,记录实验结果 4.周三:拟定课程设计报告大纲 5.周四、五: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课程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2概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通路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微指令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微程序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微指令二进制代码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接线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3实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输入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4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早起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中央处理器)。目前的CPU包含了存储器,因此称为中央处理器。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CPU自动工作的关键。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有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它通常由微程序级、一般程序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每一级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且得到下面各级的支持。 习题: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按 对阶操作。 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输入汉字,进行处理,并显示打印汉字,是一项重大成就。为此要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子模码等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1第三章内部存储器 CPU能直接访问内存(cache、主 存)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 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并且发展为多级cache体系,指令cache与数据cache分设体 系。要求cache的命中率接近于1 适度地兼顾了二者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其缺点,从灵活性、命中率、硬件投资来说较为理想,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 习题: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

学位论文实习报告

黑龙江大学 实验报告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材料 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可将答案直接写在各题的下面) “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实习题 1、“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提供两种查找文献的途径:(文献检索和学位授予单位导航) 2、“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提供了四种论文下载和阅读方式:(在线阅读,整本下载,分章下载,分页下载) 3、“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预报有何作用?答:大出版预报是指文章正在加工,过一段时间才会看到。 4、“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论文收录特点:(精品化,专有化,系列化)和系统功能特点(系统性,建立知识网络,连接外文数据库) 补充: 论文收录特点: 精品化 系统收录全国985、211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通过答辩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其中,985、211高校覆盖率100%。 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100%,收全率达96%。 重点收录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招生影响力位居前三名的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如物理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岩土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等。 特色学科覆盖率达100%,收全率98%。如中医中药、军事学(保密除外,收全率达到98%)。 专有化 独家与唯一授权出版博士论文的培养单位241家,占全国博士培养单位的74%;独家与唯一授权出版硕士论文的培养单位369家,

占全国博士培养单位的68%。其中包括985重点高校29所,占全部985高校的76%,211重点高校87所,占全部211高校的79%,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系列化 完整收录承担国家重大连续性项目的培养单位产出的系列学位论文。如国家各部委的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 系统功能特点: 系统性 可以同时与多个数据库(学术期刊、会议论文、报纸、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进行跨库统一检索、引文链接、知识聚类,支持全面系统的科技查新、项目调研、决策咨询。 构建知识网络 可以使用知网节、文献分析工具、引文分析工具梳理某一课题、项目的起源与历史,追踪其前沿进展,也可关注课题交叉学科发展,发现新学科、科技发展新动向、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 链接外文数据库:跟踪国际相同课题的研究进展。 5、如何进行二次检索?如何进行高级检索? 答:进行二次检索: a.,在第一次检索完之后,再输入需要的检索词等,选择“在结果中检索”即可 b,可以选择“分组分析方法”(检索框下面,检索结果上面)以及左侧的导航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 c,主题词选择时逻辑关系处理,时间限制,优先出版,相关度排序等等也可以帮助你精确查找到你想要的文章。 进行高级检索: 博硕士学士论文主页,有分类,选择高级检索即可 6、查找“货币循环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

通识教育书目

大学本科生必读书目(博通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1、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 3、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4、《国家与革命》 5、《毛泽东选集》 6、《邓小平文选》 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二、哲学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如果觉得“爽”,不妨再看看作者的学术自传《三松堂自序》。 2、罗素:《西方哲学史》,作为大哲学家,作者1950年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匪夷所思吗?看完这部《西方哲学史》,就清楚了。 3、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可与《西方哲学史》媲美的一部续集,罗素写到20世纪初,宾克莱接着写到20世纪末。 4、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 5、里夫金与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7、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8、金岳霖:《逻辑》 三、自然科学

1、丹皮尔:《科学史》,不仅描绘科学的发展历史,更揭示了科学在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2、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字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人类的精神创造分为抽象与形象两大领域,如果说形象方面的王后是诗歌,那么,抽象方面的国王自然就是数学。本书谈的不是数学的演算,而是数学的思维。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四、中国史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柳如是别传》(关于陈寅恪亦可参阅:蔡鸿生《仰望陈寅恪》、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 2、梁启超:《李鸿章传》(二十世纪四大传记:林语堂《苏东坡传》、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吴晗《朱元璋传》、梁启超《李鸿章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3、钱穆:《国史大纲》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7、[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中国大历史》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2013240202 关童:201324020217 张一轮:201324020218 孙吉阳:201324020219 张旭:201324020220 老师姓名:单博炜 2015年12月31日

第一章课程设计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在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内部工作机制、理解计算机各功能部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掌握数据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的流动过程,进一步加深计算机系统各模块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无条件转移),其指令格式如表1(前4位是操作码): 表1: IN为单字长(8位),含义是将数据开关8位数据输入到R0寄存器;ADD为双字长指令,第一字为操作码,第二字为操作数地址,其含义是将R0寄存器的内容与内存中以A为地址单元的数相加,结果放在

R0;STA为双字长指令,含义是将R0中的内容存储到以第二字A为地址内存单元中;OUT为双字长指令,含义是将内存中以第二字为地址的数据读到数据总线上,由数码管进行显示;JMP是双字长指令,执行该指令时,程序无条件转移到第二字所指定的内存单元地址。 为了向RAM中装入程序和数据,检查写入是否正确,并能启动程序执行,还设计了三个控制台操作微程序:存储器读操作”(KRD):拨动总清开关CLR后,当控制台开关SWB、SWA置为“00”时,按START 微动开关,可对RAM进行连续手动读操作;存储器写操作(KWE):拨动总清开关CLR后,当控制台开关SWB、SWA置为“01”时,按START微动开关,可对RAM进行连续手动写入;启动程序:拨动总清开关CLR后,当控制台开关SWB、SWA置为“11”时,按START微动开关,即可转入第01号“取指”微指令,启动程序运行。这三条控制台指令用两个开关SWB、SWA的状态来设置,其定义如表2:表2: C字段: 按照数据通路可画出机器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当拟定“取值”微指令时,该微指令的判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C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C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B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B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A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B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C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C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黑龙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本模板所有格式、字体字号均已设置完毕,无须更改 黑体小二号字) 学院:(黑体三号字) 年级:(黑体三号字) 专业:(黑体三号字) 姓名:(黑体三号字) 学号:(黑体三号字) 指导教师:(黑体三号字) 年月日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摘要内容应在200~400字左右,用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摘要内容后空两行书写“关键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倍行距。 关键词 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8个,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按词条的学科目录分类顺序,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倍行距。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备注:当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使用英文完成时,摘要与关键词采用英、中两种语言书写,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之外的语言书写的,摘要与关键词采用主体语言(即文章使用的语言)和英文两种语言书写,主体语言在前,英文在后。)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英文摘要内容必须与中文摘要完全对应。英文摘要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倍行距。) Key words Key words;key words; key words(英文关键词内容必须与中文关键词完全对应。英文关键词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书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倍行距。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通识教育实践》课程指定的经典阅读书目

附录: 《通识教育实践》课程指定的经典阅读书目 文学类(15本) 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罗宾德托纳特·泰戈尔《新月集》 纪·哈·纪伯伦《先知》 (德国)歌德《浮士德》 (英)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哈姆雷特》 (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约翰·克里斯多夫》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王国维《人间词话》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沈从文《边城》 曹雪芹《红楼梦》 钱钟书《围城》 杨沫《青春之歌》 历史类(6本)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宽容》 费孝通《乡土中国》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汤因比《历史研究》 哲学类(8本)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纯粹理性批判》 (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

政治类(7本)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孙中山《建国方略》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古希腊)柏拉图著;吴献书译《理想国》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罗尔斯《正义论》 经济与法律类(2本) 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科学类(8本) 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W·C·丹皮尔《科学史》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B·F·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史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达尔文《物种起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 人生修养类(4本) 钱穆《人生十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共计:50本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计算机各种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控制器的组成,指令系统微程序设计的具体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动态微程序设计的概念;完成微程序控制的特定功能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设计和调试。 2、实验要求: 要进行这项大型实验,必须清楚地懂得: (1)TEC-2机的功能部件及其连接关系; (2)TEC-2机每个功能部件的功能与具体组成; (3)TEC-2机支持的指令格式; (4)TEC-2机的微指令格式,AM2910芯片的用法; (5)已实现的典型指令的执行实例,即相应的微指令与其执行次序的安排与衔接; (6)要实现的新指令的格式与功能。 二、实验环境 PC机模拟TEC-2机 三、具体内容 一、实验内容: 选定指令格式、操作码,设计如下指令: (1)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DDR1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ADDR2中的内容相减,结果存于内存单元ADDR3中。 指令格式:D4××,ADDR1,ADDR2, ADDR3 四字指令(控存入口100H) 功能: [ADDR3]=[ADDR1]-[ADDR2] (2)将一通用寄存器内容减去某内存单元内容,结果放在另一寄存器中。 指令格式:E0 DR SR,ADDR (SR,DR源、目的寄存器各4位)双字指令(控存入口130H) 功能: DR=SR+ [ADDR] (3)转移指令。判断两个通用寄存器内容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转移到指定绝对地址,否则顺序执行。 指令格式:E5 DR SR,ADDR 双字指令(控存入口140H) 功能: if DR==SR goto ADDR else 顺序执行。 设计:利用指令的CND字段,即IR10~8,令IR10~8=101,即CC=Z 则当DR==SR时Z=1,微程序不跳转,接着执行MEM PC(即ADDR PC) 而当DR!=SR时Z=0,微程序跳转至A4。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内容自行设计相关指令微程序;(务必利用非上机时间设计好微程序) (2)设计测试程序、实验数据并上机调试。 (3)设计报告内容:包括1、设计目的2、设计内容3、微程序设计(含指令格式、功能、设计及微程序) 4、实验数据(测试所设计指令的程序及结果)。(具体要求安最新规范为准) (4)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必须打印成册,各班班长收齐大型实验报告于18周星期六下午(15:00)前,交张芳老师办公室。 四、实验程序与分析: (一).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DDR1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ADDR2中的内容相减,结果存于内存单元ADDR3中。 指令格式:D4××,ADDR1,ADDR2, ADDR3 四字指令(控存入口100H)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 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 C.时钟周期; 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 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 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 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暂行)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暂行)为加强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的管理,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审查及答辩等具体工作,特制定本办法。请各培养单位及硕士研究生遵照执行。 第一部分学位论文开题 一、开题时间 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初期(3-4月份)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答辩。2年学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三学期初期(9-10月份)进行开题答辩。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确定开题时间。具体时间见研究生学院通知。 二、开题资格 1、在籍并完成历次注册的硕士研究生,缴清应缴学费。 2、修完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并获得相应学分。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24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完成相应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 三、开题答辩程序 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应于3月和9月(具体时间见当年通知)将《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计划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报研究生学院学位办,由研究生学院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逾期不填报者,本学期不能进行开题。 1、开题准备 开题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领取开题答辩所需材料: (1)《黑龙江大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2)《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表决票》 申请开题的硕士研究生自行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要求准备文字材料,并于答辩前一周上交导师指导小组审核。 2、开题答辩会程序 (1)开题答辩委员会组成 开题答辩委员会委员应不少于3人,为教授、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或具有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研究内容的专家。指导教师不可作为自己研究生开题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 (2)公开答辩 研究生做关于论文开题的公开陈述与答辩,时间不少于20分钟。建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

1.刷新存储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24位,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求: 1)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多少 2)刷新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1)刷新存储器的容量= 1024*768 * 24bit= 2)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指的是:每秒钟读72次, 所以,刷新存储器的带宽=1024*768 * 24bit *72 次/秒=162MB/s 2.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要的总时间 读写一块总时间TB=平均找道时间Ts+平均等待时间Tw +读写传输时间Tt 读写一块总时间TB=平均找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读写传输时间=Ts+Tw+Tt 1)Tw 设磁盘每秒r转,每条磁道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rN个字/秒 转一周的时间=1/r,所以 Tw =1/2*(1/r)=1/(2r) 2)Tt 又设每块的字数是n,一旦读写头定位在该块,则Tt≈n/(rN)秒 所以TB=Ts+ 1/(2r)+ n/(rN) 秒 3.采用串行接口进行7位ASCII码传送,带有一位奇偶校验位、一位起始位和一位停止位,当波特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率是 9600波特=9600bit/秒 =9600 bit*(1字符/10bit)/秒 =960字符/秒 4.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信息,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70MHz,求总线带宽 Dr=8字节/T秒=8*70*10^6≈420MB/秒 5.某机器CPU中有16个寄存器,运行某中断处理程序时,仅用到其中的2个寄存器,请问响应中断而进入该中断处理程序时是否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需保存几个寄存器 要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 只要保存中断处理程序用到的那2个寄存器的内容。 1.已知cache的存储周期是40ns,主存存储周期200ns, cache/主存系统平均50ns,求cache的命中率访问n个字,设命中率为H 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 =命中cache的时间+不命中cache的主存访问时间 =H*Tc+(1-H)*Tm =H*40+(1-H)*200 =50

【精品】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

一、简答题 1、试述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和方法。 答:浮点的规格化是为了使浮点数尾数的最高数值位为有效数位。当尾数用补码表示时,若符号位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相等,则被定义为已规格化的数,否则便是非规格化数。通过规格化,可以保证运算数据的精度。 方法:进行向左规格化,尾数左移一位,阶码减1,直到规格化完毕。 2、简述循环冗余码(CRC)的纠错原理。 答:CRC码是一种纠错能力较强的校验码。在进行校验时,先将被检数据码的多项式用 生成多项式G(X)来除,若余数为0,说明数据正确;若余数不为0,则说明被检数据有错。 只要正确选择多项式G(X),余数与CRC码出错位位置的对应关系是一定的,由此可以 用余数作为判断出错位置的依据而纠正出错的数据位。 3、DRAM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有几种刷新方式? DRAM存储元是通过栅极电容存储电荷来暂存信息。由于存储的信息电荷终究是有泄漏的,电荷数又不能像 SRAM存储元那样由电源经负载管来补充,时间一长,信息就会丢失。为此必须设法由外界按一定规律给栅 极充电,按需要补给栅极电容的信息电荷,此过程叫“刷新”。 ①集中式---正常读/写操作与刷新操作分开进行,刷新集中完成。 ②分散式---将一个存储系统周期分成两个时间片,分时进行正常读/写操作和刷新操作。 ③异步式---前两种方式的结合,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保证在刷新周期内对整个存储器 刷新一遍。 4、CPU中有哪些主要寄存器?简述这些寄存器的功能。 (1)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2)程序计数器(PC):用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4)缓冲寄存器(DR): <1>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 <2>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 <3>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缓冲寄存器还可兼作为操作数寄存器。 (5)通用寄存器(AC):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全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6)状态条件寄存器: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码内容。除此之外,还保存中断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便使CPU和系统能及时了解机器运行状态和程序运行状态。 5、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骤? 关闭中断标识,重要数据入栈, 处理中断服务功能, 数据出栈, 恢复中断标识, 开中断.

读书推荐书目

读书推荐书目 1、《中国人》林语堂 2、《城市季风》杨东平 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 4、《苏东坡传》林语堂 5、《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 6、《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 7、《论语别裁》南怀瑾 8、《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 9、《砺炼完美心态》詹姆斯·霍特 10、《美的历程》李泽厚 11、《唐诗杂论》闻一多 12、《丰子恺漫画品读》丰子恺 13、《张爱玲小说》张爱玲 14、《边城》沈从文 15、《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16、《守望的距离》周国平 17、《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编 18、《外国名家散文经典》于文心 19、《秋天里的春天》尤利·巴基著巴金译 20、《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著 21、《空山灵雨》许地山著 22、《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著 23、《与世界伟人谈心》房龙著 24、《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25、《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 26、《学生阅读经典——毕淑敏散文》 27、《东方哲学的故事》(锡兰)LoAo贝克傅永吉译 28、《文明的溪流》(美)HoGo威尔士袁杜译 29、《治理环境——生态环境改善》石中元 30、《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31、《新编世界五千年》夏国梁、夏冰 32、《知识改变命运》刘县书、潘燕 33、《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美)肖恩·柯维陈允明等译 34、《中学人文读本》丁东等编 35、《成功之路》(美)拿破仑希尔张书帆、王明华译 36、《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叶维明译 37、《毛泽东》金冲及著 38、《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左明彻译 39、《走近袁隆平》姚昆仑 40、《姚明之路》肖春飞 41、《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演讲》李然主编 42、《神舟载人航天的故事》宋晗林峰等著 43、《瓦尔登湖》梭罗 44、《珍珠港》兰德尔·华莱士著

黑龙江大学学位论文规范

黑龙江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理科试用本)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二○○七年四月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理科试用本)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外,撰写要求基本一致。

第1章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独创性声明。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精装封面→封面→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目录→英文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独创性声明。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5000字左右的独立摘要,独立摘要是分别用中外两种文字写出,同样要求注明中外文关键词。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个字,并且不设副标题。 1.2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2.1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中文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学生使用说明书

学生使用说明书二〇一二年四月八日

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学生使用说明书一、学生登录 (一)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网址 1.http://125.223.1.178 2.https://www.doczj.com/doc/b78569389.html, 说明: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面向Internet开放。 (二)“学生登录”使用说明

显示毕业论文各阶段时间安排,点击绿色按钮可以直接进入相关栏目进行操作。如果第一次登录该 处有信息表明教师 已经为你选完题。 “邮件”快速提醒及 “论文指导与交流” 快速进入区。 查看学校和学院的 相关通知及下载一 些工具或表格。

二、“论文选题”使用说明 (一)“教师已经为学生选完题目”使用说明 点击“学生选题”进入下面的 页面。 查看教师为学生选择的论文题目等相关信息,说明:1.点击“论文题目”可以查看具体内容;2.点击“删除当前选题”即可删除选题,因此如果教师已经为学生选完题目,进行此项操作时需慎重;3.论文选题为1人1题。 显示学生能够选择的论文题目,第一行“文本输入框”支持模糊查询。 设置每页显示“论文题目”的数量。

没有任何信息,在“论文题目” 处提醒“当前尚未选题” 点击“选题”会弹出点击“确定”会弹

三、“撰写环节及任务”使用说明 (一)“填写开题计划”使用说明 显示学生已经选择的“论文题目”等信息说明你已经完成了论文选题工作,说明:1.点击“论文题目”可以查看具体内容;2.点击“删除当前选题”按钮即可删除选题,进行此项操作时需慎重;3.论文选题为1人1题。 点击“填写开题计划”进入下 面的页面。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2004—2005学年第2学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 考卷适用班级:计算机专业03级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整数的最小值为__-128____,最大值为__127___。 2.计算机常用的校验码有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____CRC码_____。 3.一个浮点数,当其补码尾数右移1位时,为使其值不变,阶码应该__加1____。4.ALU的基本逻辑结构是__快速进位__加法器,它比行波进位加法器优越,具有先行进位逻辑,不仅可以实现高速运算,还能完成逻辑运算。 5.采用双符号位的方法进行溢出检测时,若运算结果中两个符号位__不相同__,则表明发生了溢出。 6.要组成容量为4M×8位的存储器,需要__8__片4M×1位的存储器芯片并联,或者需要__4____片1M×8位的存储器芯片串联。 7.一台计算机所具有的各种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__指令系统__。 8.指令编码中,操作码用来指定__操作的类型__,n位操作码最多可以表示___2n____条指令。 9.CPU中,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为__指令寄存器IR_,保存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为_程序计数器PC__,保存CPU访存地址的寄存器为__内存地址寄存器AR__。10.控制器在生成各种控制信号时,必须按照一定的__时序__进行,以便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控制。 11.微程序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存储微程序的__控制存储器____,它一般用_只读存储器_构成。 12.任何指令周期的第一步必定是__取指__周期。 13.异步方式下,总线操作周期时间不固定,通过_握手(就绪/应答)_信号相互联络。14.输入输出操作实现的CPU与I/O设备的数据传输实际上是CPU与__IO设备接口寄存器__之间的数据传输。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冯·诺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2.主机中能对指令进行译码的器件是_________。 A.ALU B.运算器 C.控制器D.存储器 3.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 A.逻辑运算B.算术运算

论文答辩格式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封面、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 致谢。(各位老师注意正文中一定要有前言和结论) 正文中包括如下内容 (1)前言 前言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 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等。前言只是文 章的开头,可不写章号。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3)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 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得出应有的结论,则需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 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与打印要求 (一)版面格式与打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要按统一要求打印,特殊需要的可以手写,要用黑色或蓝黑色墨水 工整书写。打印统一使用A4(210×297mm)复印纸,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英语 用Times New Roman),版面上空2.8cm,下空2.3cm,左右各空2.3cm,装订线位置在左侧,大小为0.5cm。页眉距边界为1.5cm,用五号楷体居中书写文章题目;页 脚距边界为1.75cm,居中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书写页码。摘要、目录不采用页眉。 (三)摘要与关键词 中文摘要与中文关键词编排成一页,英文摘要与英文关键词编排成一页,二者置于目 录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题头均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具体内容,内容文字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摘要内容后空两行书写“关 键词”,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居中书写,英文摘要与关键词题头用小二号字加黑,具体内容用小四号字。 毕业论文(设计)使用英文完成的,摘要与关键词采用英、中两种语言书写,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毕业论文(设计)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之外的语言书写的,摘要与关 键词采用主体语言(即文章使用的语言)和英文两种语言书写,主体语言在前,英文 在后。 论文(设计)的中、英文摘要用罗马数字编页并列入目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