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目录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

二、主要思想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①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②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③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④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

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

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

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

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加以利用。

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关于垄断优势的构成,海默和其他学者如金德尔伯格以及后来的约翰逊(H. G. Johnson)、卡夫斯(R. E. Caves)以及曼斯菲尔德(E. Mansfield)等人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资金优势、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海默特别强调了技术与知识的核心优势作用。这些优势后来被邓宁总结为“所有权优势”,并成为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5) 信息与网络优势。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

1、原因分析: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

2、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四、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解释

1、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

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同时技术等资产可以获得全部收益。

2、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直接投资

寡占反应现象,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企业来互相牵制和加强自身能力行为的综合表现。

五、对跨国公司各垄断优势的补充

1、知识优势

2、产品差异优势

3、规模优势

4、管理优势

5、资本优势

六、垄断优势理论的扩展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这个理论更好的适应现实经济社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补充与完善:一是进一步论述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垄断优势的理论;二是论证了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和条件;三是提出了对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原因的不同解释。

七、评价

1、贡献: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

因而,垄断优势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者产生过较深刻的影响。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2、不足:

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它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

内部化理论

什么是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跨国公司理论时提出和形成的理论观点,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

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Peter.J.Buckley)、卡森(Mark Casson)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于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

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

内部化理论的观点与内容

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竞争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

3、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内部化过程的决定要素

1、行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以及规模经济;

2、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别以及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

3、国别特定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4、企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协调功能、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实现条件

只有当内部交易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市场内部化才是确实可行的。知识产品市场机制是失效的且交易对价格不易确定,知识产品易被模仿。

知识产品特点:

1 、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

2 、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

3 、知识产品很难通过市场来定价。

4 、知识产品可以导致额外的交易成本。

动因

1、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

2、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3、规模经济的经济追求

4、转移定价

内部化理论认为,上述四组因素中,行业特定因素对市场内部化的影响最重要。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也难以协调,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企业特定因素中的组织管理能力也直接影响市场内部化的效率,因为市场交易内部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有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才有能力使内部化的成本低于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也只有这样,市场内部化才有意义。

内部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以前的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研究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正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此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论。因而有助于对跨国公司的成因及其对外投资行为的进一步深入理解。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77年,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J?H?Dunning)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进一步阐述。

邓宁认为其折衷理论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它吸收了过去20 多年中出现的各种直接投资理论的优点;

(2)它与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形式有关;

(3)它能解释国际企业营销活动的三种主要方式,即出口、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

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邓宁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A.所有权优势(Ownership);B.区位优势(Location),C.市场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这就是所谓的 OLI 模式。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内容

(一)所有权优势理论

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其中包括:

(1)技术优势。即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优势;

(3)组织管理能力。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金融与货币优势。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其条件包括:

(1)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2)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3)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当一个国家不能以低廉的价格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劳务时,那么该国从另一个国家进口总是有利的。比较优势论将这一点又推进了一步,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其国内可以不太高的成本生产某种商品,但是,如果从其他国家进口这种商品,也许可能价格更低,更为有利。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的:进口国生产某种商品,不如生产另一种商品更有利,而出口国生产该种商品则较为有利。交换的结果导致两个国家都有利。

简介

比较优势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Kiyoshi Kojima)发展提出的。

小岛清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所谓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小岛清认为,各国经济情况均有特点,所以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

1、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

2、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

3、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80年代以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边际产业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在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

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理来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上,“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单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而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子

公司、合办企业)的转移,是投资国先进生产函数向东道国的转移和普及。

2、在投资主体上,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的边际产业(或边际性企业、边际性生产部门。这里的“边际”包括边际以下)开始依次进行。所谓“边际产业”(也称为“比较劣势产业”)是指在本国内已经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或领域。由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易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因此中小企业更要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3、在投资方式上,该理论主张应从与对方国家 (即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或领域依次进行投资,不以技术优势为武器,不搞拥有全部股份的“飞地”式的子公司,而采取与东道国合办形式,或者采用象产品分享方式那样的非股权安排方式。

4、在投资的国别选择上,该理论积极主张向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并要从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在小岛清看来,从比较成本的原理角度看,日本向发达国家(美国)的投资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几乎找不出有什么正当理由来解释日本要直接投资于美国小汽车等产业,如果说有,那也仅限于可以节省运费、关税及贸易障碍性费用以及其它交易费用等等。与其这样,不如由美国企业向日本的小型汽车生产进行投资,日本企业向美国的大型汽车生产进行投资,即实行所谓“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

5、在投资的目的和作用上,该理论认为对外投资目的在于振兴并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特别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依次移植新工业、转让新技术,从而分阶段地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对外投资应起“教师的作用”:应当给当地企业带来积极的波及效果,使当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教会并普及技术和经营技能,使当地企业家能够独立进行新的生产。在成功地完成了教师的作用之时,就应该分阶段地转让所有权。

6、在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上,“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不是取代贸易(替代关系),而是互补贸易、创造和扩大贸易。也就是说这种投资不会替代投资国国内同类产品的出口,反而会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是一种顺贸易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种投资将投资国技术、管理等优势移植到东道国,使东道国生产效果得到改善,生产

成本大大降低,创造出盈利更多的贸易机会。对比于投资发生之前,投资国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从东道国进口产品,且扩大进口规模,给东道国留下更多的利益。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是在当时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解释和指导日本的对外投资活动的背景下提出的。实践证明,它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在今天的日本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很少出口高技术,可能就是受到“小岛理论”中的“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影响。

特点

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比较优势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

(2)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小企业能够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因此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

(3)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优点与缺陷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符合日本的国情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较有说服力地解释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也较好地说明了美国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量减少的原因。

比较优势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指出,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企业比较优势的变迁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给人们的启迪是,并非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跨国经营。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疑是对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一次冲击。但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北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且以进口替代型为主,这表明日本与美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模式有去同的趋势。

小岛清把微观分析作为既定前提的基础上,注重从宏观动态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缺陷在于,其动态分析仅陷于日本及少数欧洲国家的情况。在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上,小岛清注重从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

启示

吸收和借鉴“小岛理论”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对于我们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有着重要启示。“走出去”包括商品、资本和人员(劳务)走出去,但主要是指资本走出去,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无疑,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现实需要,是更好地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和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和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必由之路。研究和认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对我们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必须加强对“中国式”对外投资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过去,一直对“引进来”研究的多,对“走出去”研究的少;对国外企业在国内投资研究的多,对国内企业在国外投资研究的少。在实践中,也是“引进来”多,“走出去”少;商品走出去多,资本走出去少。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小岛清提出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国内目前的形势大致相同,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中国式”的对外投资模式,用来解释和指导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2、小岛清理论是以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的。在他看来,“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同“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区别,“是受欢迎的”。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当日本企业发展成为巨大的跨国公司时,也应采取凭借垄断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以其尖端的新产品向国外扩张,进行巨大跨国公司活动的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确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小岛清也对其理论进行了补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与本国的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都必须是务实的、发展的。

3、中国要实施“走出去” 的开放战略,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石化企业产业链边际

一是谁走出去的问题,即谁是投资主体的问题。毫无疑问,“走出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那么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日本式投资中,小岛清认为,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走在前面,理由是在当时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可能大企业还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小企业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性企业”。在中国,有人主张,走出去的首先应该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二是解决往哪里走的问题。是向发达国家走还是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走,不可否认,一些发达国家国内投资环境比较优越,投资机会多,中国三分之二的贸易是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投资也应该只走向发达国家。国内处于优势的产业在发达国家就不一定具确比较优势,相反国内处于劣势的产业可能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因

此中国企业不应该只象目前这样,投资过分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发达国家,而应该主要走向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者落后的国家,如俄罗斯、越南等周边国家以及非洲、拉美和中东等地。比如说中国在轻工、食品、纺织和普通的家用电器等行业有过剩的加工能力和成熟技术,并且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经饱和。而象俄罗斯这样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些行业相对落后,产品需求量大,这正好给中国在该国投资于这些行业提供了大好机会。再比如说非洲是一个大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渔业等资源,而中国很多二手设备和相应的发展比较成熟技术都可以在此可以找到市场。因此中国对非洲地区投资前景应该是很广阔的。

三是怎么走的问题。走出去的方式有多种。小岛清认为,日本是以资源开发进口为中心的对外直接投资,只需要按“非股权安排方式”进行就够了,这也是资源国家所容易接受的方式。中国企业究竟是以股权形式还是非股权安排、以合资还是独资、以并购还是新建、或者其它的方式“走出去”,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根据投资企业与投资环境具体情况及各种方式本身的优缺点而定。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一般应以合资经营的方式为主,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较差,并且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者有进入方式和股权安排上的要求,如与当地企业合资经营者可享受若干优惠政策、外商控股不得高于50% 以上等。当然,这并不排除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4、在关于对发展中国家工业投资的政策主张中,小岛清提出这种投资应该起“教师的作用”,“给当地企业带来积极的波及效果”。在谈到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起什么作用时,他说“目的在于振兴并促进对方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小岛清这样说的好处之一不能说没有起到一种宣传作用。在这一方面,中国学者似乎不如日本人。在多年来所关注的这方面的资料中,几乎都是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会有什么好处,而很少谈或根本不谈对对方国家(东道国)的好处。今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实践中兼顾本国与东道国双方的利益同时,也需要大力宣传“双赢”的思想。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5、小岛清把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的基础之上,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融为一体(目前理论界正在探讨这二者间一体化理论),这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理论创新。然而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不是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创造和扩大了贸易。这一思想,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某些产品国外市场上,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销售市场上,如何使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变为互相促进和互补的关系,是摆在中国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较优势论种类

比较优势论包括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论的经济假设

(1)两种产品、两个国家模型,即只考虑两个国家(英国与葡萄牙)和两种产品(葡萄酒和毛呢);

(2)以英国、葡萄牙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劳动时间)的差异为基础,并假定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homogeneous),没有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区别;

(3)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因产量的增加而变化,即规模报酬不变;

(4)运输费用为零;

(5)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是充分的,而且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但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能自由地进出任何市场,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7)收人分配不因分工和自由贸易而发生变化;

(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

(9)不存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不要轻易放弃感情,谁都会心疼;不要冲动下做决定,会后悔一生。也许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见;也许只一次主动,就能挽回遗憾。

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灵;生活中没有不会生气的人,只有不知原谅的心。

感情不是游戏,谁也伤不起;人心不是钢铁,谁也疼不起。好缘分,凭的就是真心真意;真感情,要的就是不离不弃。

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却很少。谁在默默的等待,谁又从未走远,谁能为你一直都在?

这世上,别指望人人都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人心只有一颗,能放在心上的人毕竟不多;感情就那么一块,心里一直装着你其实是难得。

动了真情,情才会最难割;付出真心,心才会最难舍。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所以啊,不管你有多聪明,多有手段,多富有攻击性,真的爱上人时,就一点也用不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谁在你面前很聪明,很有手段,谁就真的不爱你呀。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爱是炙热的火炭。婚姻生活牵手走过酸甜苦辣温馨与艰难,我开始懂得爱是经得起平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不要轻易放弃感情,谁都会心疼;不要冲动下做决定,会后悔一生。也许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见;也许只一次主动,就能挽回遗憾。

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灵;生活中没有不会生气的人,只有不知原谅的心。

感情不是游戏,谁也伤不起;人心不是钢铁,谁也疼不起。好缘分,凭的就是真心真意;真感情,要的就是不离不弃。

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却很少。谁在默默的等待,谁又从未走远,谁能为你一直都在?

这世上,别指望人人都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人心只有一颗,能放在心上的人毕竟不多;感情就那么一块,心里一直装着你其实是难得。

动了真情,情才会最难割;付出真心,心才会最难舍。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所以啊,不管你有多聪明,多有手段,多富有攻击性,真的爱上人时,就一点也用不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谁在你面前很聪明,很有手段,谁就真的不爱你呀。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爱是炙热的火炭。婚姻生活牵手走过酸甜苦辣温馨与艰难,我开始懂得爱是经得起平淡。

第三章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策略中标准化和本土化的优劣势比较,探讨了企业应该选择适当的经营战略来满足不同国家、地区市场的特有需求,也就是要走一条标准化与本土差异化相融合的道路,即全球本土化的战略模式,并引发了对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一些思考。 正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将被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成为了跨国公司的必然抉择。但针对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选择,一直存在着标准化和本土化(差异化)的争论。前者认为企业选择标准化经营战略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实现成本的大幅度节约,而后者则认为企业选择本土化经营战略是着眼干满足各国、各地区当地市场所特有的需要。究竟这两种经营策略孰优孰劣?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经营时又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标准化是一种常规的做法 标准化指的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全球市场上提供统一的产品。在其他情况相似的条件下,公司通常会选择标准化。有专题研究也表明,公司在海外市场更倾向于经营战略的全部或部分标准化。主要因为采用这种经营策略有如下的好处: 1.获取规模经济,实现价格优势。研发和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会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和研究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如果能实现相当程度的规模经济性,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降低售价。增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和推动世界各地顾客接受该企业的产品。如果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同时提高质量,顾客将偏好世界标准化的产品。这种成本的节约不仅表现在生产和研发方面,而且表现在采购、分销、促销、广告和物流等方面。另外,标准化能改善计划和控制,更好地利用人员。从而为管理方面带来规模经济。 2.塑造统一形象,形成世界品牌。采用标准化经营的企业通过设计世界通行而且统一的技术先进、性能功效优良的产品标准。然后为此产品设计一套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至于与当地文化发生冲突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采用能被大部分消费群体共同接受的传播媒体,通过周密的CI形象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和沟通,从视觉。听觉等不同层面对消费者进行刺激,使消费者对产品形成一个统一的、个性鲜明的、难以忘记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 当然,标准化经营策略忽略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认为全部消费者只存在一种相同的需求,置个性需求于不顾,把那些对公司来说也许是很重要的细分市场抛在一边,这种做法在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毕竟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天然差别的,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和“自我”的时代。标准化经营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需求正是它的致命弱点。 一、本土差异化经营策略的竞争优势 本土化经营是跨国公司根据目标市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实行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采用差异性战略不仅可以满足各个当地市场特定的需求。而且能维持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赢利。具体来说,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三章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战略 第一节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的战略类型 一、珀尔马特的EPRG架构 1969年,珀尔马特(Perlmutter)首创EPRG体系。 该体系将企业的国际营销战略分为四类, 即:E (Ethnocentrism)——本国中心主义; P (Polycentricism)——多中心主义:R(Regiocentrism)——地区中心主义; G(Geocentrism)——全球中心主义。 (1)母国导向战略 以母国或母公司的利益与文化价值标准作为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二)东道国导向战略 战略重心在于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环境,更注重东道国的反应。(三)区域导向战略 战略重心是兼顾区域内同系子公司的一体化以及各个东道国的反应,尽可能在区域内各子公司的利益与东道国利益之间取得妥协与平衡。 (四)全球导向战略 全球导向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 二、BG(Bartlett 与Ghoshal)和希尔的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 (一)BG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 1、多国组织(Multinational)。 管理程序靠非正式的私人协调及简单的财务控制系统,主要的管理心态是视世界据点为一连串位于不同国家的独立事业。 2、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这种组织更需要仰赖母公司的新产品、管理程序及各种观念,母公司大量运用正式制度与控制来加强总部与分支机构间的联系。 3、全球组织(Global)。该类组织实施资产、资源和责任中央集权化,海外分支机构的角色只限于销售和服务,也可能在当地设装配工厂。

4、跨国组织(Transnational)。 追求效率不是目的,而是全球竞争手段。 跨国组织的做法是将总部和各国子公司的资源放在一起,然后才开发出一套世界性的战略规划。 (二)希尔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 1、国际战略(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国际战略就是提供给所有国家的顾客以标准化的产品。海外子公司仅对授权产品作些许修正,以符合当地的偏好和需求。 2、多国本土化战略 (1)含义 多国本土化战略又称多国战略,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2)与国际战略的比较。 不同之处: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相同点:这种战略是将自己国家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和技能转到国外市场,而且在重要的东道国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多国本土化战略的优/劣势 优势:可以将公司的竞争策略同东道国的环境匹配起来。 劣势: 第一,很难跨越国家的边境,利用和转移公司的能力和资源; 第二,不会促进建立一致的统一的竞争优势。 3、全球性战略 主要只追求低成本策略。由某些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地方生产标准化产品,然后供应全球市场,且仅以有限的修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状况。 4、跨国性战略 企业利用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位置经济,转移企业内的特异能力,同时要注意当地的相应力。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含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 (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而他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资产性所有权优势、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无形资产、规模经济优势) 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包括结构型市场不完全~政府干预和自然性市场不完全) 区位优势:东道国投资环境和政策方面的相对优势对投资国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要素禀赋性优势和制度政策性优势) 三个基本因素对企业选择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方式的影响: 所有权优势=许可证贸易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商品出口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在1977年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 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 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一)基本观点 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优势 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又称垄断优势(Monopolistic Advantage), 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具体包括: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上 的优势,前者指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的垄断优势,后者指在专利、专有技术、商 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管理以及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②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在全球 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上述所有权特定优势,但具有这些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有权特定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 件。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国内生产出口销售或许可也是 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第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 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 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 业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特定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 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 可以在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行出口。 第三,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 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势条件,具体包括:当 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其成本等。如果某一国外市 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对企业的跨国经 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 具有区位优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最 佳选择。 (二)理论评价 邓宁的折衷理论在理论渊源上融合了以往各种学说的精华,并加以归纳与总结,使理论更加丰富, 较以往的各种理论更全面地解释了企业国际经营的动因,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但是, 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 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又称特定优势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doc

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目录 一、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 二、主要思想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①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②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③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④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

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 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 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 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并加以利用。 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独占性生产要素”即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关于垄断优势的构成,海默和其他学者如金德尔伯格以及后来的约翰逊(H. G. Johnson)、卡夫斯(R. E. Caves)以及曼斯菲尔德(E. Mansfield)等人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大致可归纳为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资金优势、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其中海默特别强调了技术与知识的核心优势作用。这些优势后来被邓宁总结为“所有权优势”,并成为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市场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第二章 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 【本章要点】 ·跨国公司的法律组织形态 ·跨国公司的管理组织架构 ·跨国公司全球性组织结构的类型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形式的演进 【导入案例】 花旗银行——组织架构的历史变迁 花旗银行——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务公司。资产14000亿美元,全球雇员27 5万名,为1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组织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盈利最多、市值最大的银行集团。在2007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列1 4位。 一、沿革 花旗银行组织架构的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1.初步形成阶段 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到1914年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织架构。在100多年里,花旗始终是一个单一的组织机构,所有业务都集中在华尔街一个单一的场所进行,产品和业务也很单一,人员数量很少。1916年,总裁范德尼普将部分权力下放给执行管理委员会,在银行各部门下面设置地区线,负责各地区的副总裁向执行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这增加了负责某一地区副总裁的自由度,相对弱化了总行的财务集中与管理能力,同时也弱化了总行的控制能力。这一架构安排既增强了花旗银行的市场营销能力,也增加了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好各层面风险的责任,由高级管理层决定银行承受的风险。 2.复杂化阶段 1921年米契尔担任花旗银行总裁,他废除了前任总裁范德尼普建立起来的执行管理委员会制度,导入从银行总裁办公室直接授权到各业务线,让各业务线直接与客户打交道、做交易的管理办法,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并在1929年建立了由花旗银行、花旗公司和花旗银行农民信托公司三大关联公司构成的业务板块,花旗银行成为一个全球性、全能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在新的组织架构中,每家关联公司都由一名能力非凡的高级执行官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和处理业务发展的具体事务,而每家关联公司的主席都由米契尔本人担任,花旗银行最后的权力保留在米契尔手中,反映出米契尔典型的美国公司的管理理念——权力

跨国公司第一章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主讲教师:周宏燕 第一章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1、跨国公司迅猛增长且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一)跨国公司迅猛增长 ?技术进步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带动了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市场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二)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打造了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和全球网络组织,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并且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范式。 ☆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中国:世界上利用外资的第一大发展中国家 3、有助于我们解答更多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是研究跨国公司在国际间的运动过程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推荐网址: ?商务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b78143325.html, (Ministry of Commer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投资指南网:https://www.doczj.com/doc/b78143325.html, 中国外资网https://www.doczj.com/doc/b78143325.html, 第二章跨国公司概述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界定 一、“跨国公司” 名称的由来 跨国公司这一名称,最早是由D·E莱利索尔提出的。1960年,莱利索尔在卡里什工程学院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跨国公司”这一概念,3年后《商业周刊》发表了题为《特别报道:跨国公司》的文章对此加以介绍。从此以后,有关跨国公司的论文和著作逐渐增多,跨国公司这一名称也逐渐在社会各界流行起来。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 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TNE 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 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 Business 世界公司World Enterprise 全球公司Global Enterprise 宇宙公司Cosmocorp 无国籍公司Stateless Enterprise 无国界公司Borderless Enterprise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跨国经营与管理》第六章至第九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不包括( C ) A、家文化 B、企业文化 C、家庭文化 D、职业和群体文化 2、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进入到( C )阶段。 A、自发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期 B、形成企业社会责任基本框架时期 C、企业社会责任完善时期 D、企业社会责任成熟时期 3、( B )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A、绿色壁垒 B、蓝色壁垒 C、黄色壁垒 D、红色壁垒 4、伦理相对论指在指导跨国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时,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按照( A )来处理日常的经营活动,必须遵循经营者所在地的伦理观念,入乡随俗。 A、当地的文化价值 B、法律 C、国际准则 D、道德规范 5、跨国人力资源招聘四步骤的第一步是( D )。 A、录用 B、培训 C、择招聘渠道 D、明确职位空缺 6、从狭义的角度看,薪酬不包括( C )。 A、基础工资 B、绩效薪酬 C、内在薪酬 D、奖金 7、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外派人员薪酬确定的方法( C ) A、平衡表法 B、谈判工资法 C、补贴法 D、当地化法 8、为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跨国经营企业最要的是处理好与各国( A )的关系。 A、工会 B、劳动局 C、司法部门 D、雇主 9、( D )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对各种存在文化差异的人、事、物和产、供、销开展灵活变通的管理。 A、灵活管理 B、单一文化管理 C、精简管理 D、跨国文化管理 10、下面属于新技术培训法的是( D )。 A、演示法 B、传递法 C、团队建设法 D、多媒体培训法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三章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名称和定义 1.跨国公司的名称 国际企业也较为常用,但一般来说,广义的国际企业是指从事国际性贸易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企业;狭义的国际企业,是指国际化经营水平发展到高级或成熟阶段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1.最初形成期 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它的形成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在19世纪以前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资本和商品输出有直接关系。 在19世纪,私人企业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金融资本家的海外投资、生产性企业的海外扩张对跨国公司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以及组织结构的创新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成熟和发展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欧各国的跨国经营活动增长缓慢,而美国的跨国公司有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此外,另一个明显变化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二战”以后,跨国公司在经历了战后恢复发展期后,从60年代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经营目标由获得新市场和生产资源转向优化跨国生产经营布局 (2)跨国经营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各种非股权安排的跨国合作和战略联盟明显增加 (3)跨国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灵活多样,从全球利益目标出发,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战略和经营手段 (4)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很高,占跨国公司的绝大多数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发展成为“无国籍公司”或“超国家公司” 二、跨国公司的主要类型 1.按法律形式分类,可分为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 2.按经营结构分类,可分为横向型、垂直型、混合型。 3.按决策风格分类,可分为民族中心、多元中心、全球中心、区域中心。 三、跨国公司的作用 1、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2、跨供公司优化了资源配置 3、跨国公司对于资金的跨国流动起了促进作用 4、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结构的改变 5、跨国公司对于母国和东道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加快了全球经济化的进程 四、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

跨国公司理论word版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折衷理论包容了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三个要素变量,以三个要素的组合情况判断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条件,同样也是跨国公司进行FDI的理性动因。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而他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区位特定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另一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内部化优势,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能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利益。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邓宁把市场失效分为结构性市场失效和交易性失效两类,结构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东道国贸易壁垒所引起的市场失效,交易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交易渠道不畅或有关信息不易获得而导致的市场失效。 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 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 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 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国际生产折衷论的贡献与不足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克服了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不足,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等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 批评声音主要有五个:折衷范式是各种变量的简单罗列,各要素之间存在自相关,还能分析纯围观的经济活动;静态分析,不具有战略意义,只适合发达国家而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以说是几乎集西方直接投资理论之大成,但它毕竟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 拓展:投资发展路径(投资发展循环理论) 第一阶段:国家地发展,企业几乎没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第二阶段,随着政府优惠政策出台和经济发展改善,本地企业积累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第二章 跨国经营基本理论

第二章跨国经营基本理论 第一节传统跨国经营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 代表人物:海默(Stephen Hymer)、金德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 -对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批判 -代表作品:《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海默1960年博士论文) 海默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了美国1914—1956年的对外投资,发现:(1)1914年前,美国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而对外证券投资则没有; (2)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长; (3)3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 (4)二战后,直接投资增长快,证券投资发展慢; (5)地区分布,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大,同期,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5:1。 垄断优势理论——市场不完全是导致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具有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其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约翰森(Harry G.Johnson,1970):资产专有论(Appropriability thesis) 凯夫斯(R.E.Caves,1971):产品差异论(Differentiated product) 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1973):寡占反应论(Follow the Leader Hypothesis)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1. 积极影响 A.突破了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分析模式 B.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明确地区分开来 2.局限性 A.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投资 B.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中的地理布局和区位选择问题 C.无法解释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