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美术(手工)课程标准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专业

《手工》课程标准

1.前言

手工课是幼师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幼教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

手工制作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也是幼儿教学活动主要内容,手工制作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技能,中职幼教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灵活的掌握这一技能。

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大部分。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运用绘画知识与技能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新的教育观念更强调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为突出手工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我们制定了这套手工教学课程标准。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幼儿教育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玩具、教具的制作,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具备手脑协调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课程作好准备,能胜任幼儿教师岗位。

前导课程有:《幼儿简笔画》,前期应与其同时开设,后续课程有:《幼儿园玩教具》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幼儿美术(手工)教育为主线构建“有效、有趣、有用”的三有化课程。按手工课程标准设计学习过程,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培养幼儿教师人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的幼儿美术教师。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制定了五条课程目标。这五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工、废旧物利用、幼儿园环境布置。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

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五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加规范系统。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会)利用不同材质、材料制作平面、立体、半立体形式的作品”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制作方法及要领”和“能理解作品的用途及创新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综合培养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以幼儿手工教学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要方法,实行演示+指导式教学。教学可在实际体验情境中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建议多讲解、演示,实施循序渐进式教学。可设计的项目包括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工等项目。

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为载体,以各种材料、材质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技法,实现多种形式作品的制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技能。

本课程总课时为96学时。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感态度情: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张的独特作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