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一、分类

1.按经济性质

①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投入回报)

范围:购买日常政务活动和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②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投入无回报)

范围: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的支出。

2.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①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以前计划时期用)

范围: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②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没有形成资产)

范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③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形成资产)

范围:基本建设支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3.按目的性

①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等方面的支出。

范围: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②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

范围: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

4.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

①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刚性很强的支出。

范围:A国家法律已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养老金、食品补贴、职工生活补贴B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

②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决定,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范围:经济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5.按受益范围

①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

范围: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②特殊利益支出: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范围: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二、经济影响

1.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A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

B个人的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A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B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③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A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结构改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B购买性支出在总额改变,结构不变。

a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

b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社会生产萎缩——国民收入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下降。

2.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的部分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社会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非政府部门)。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A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居民生活补贴)—对其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

B对象是企业(如企业亏损补贴)—对其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

③对分配领域的影响(可能改变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A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将使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手中;

B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企业与居民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间的转移。

三、规模

1.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常用相对量=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

①我国过去使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更能反映真实)

我国目前使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物质)的比重,

②指标分母:我国用国民收入,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多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非物质及国外收入、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更科学的原因:

A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忽略第三产业的产值无法反映国民经济的全貌。

B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应将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统计在内。

C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很难扣除折旧。

2.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世界各国都呈上升的趋势)解释:

①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因"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②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增长而造成的,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

A内在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支出随之上升。B外在因素:财政收入因动荡原因增加后,很难再降低。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总是同步增加的。

③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A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公共部门须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B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C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公共支出逐步转向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使得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加快,3.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分析

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原因:A政策性调整:财政在政策上“放权让利,政企分开”

B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应该上缴的财政收入不能及时、足额缴入国库

C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相当一部分资金以预算外形式管理分配

D统计原因(统计口径变化)

四、效益分析(所费越少,所得越多,则效益越高)

1.意义: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2.特点

①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直接的、有形的,且分析间接的、无形的)

②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分析:标准就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明确易把握)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

③择优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

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3.方法

①“成本—效益”分析法——选择不同方案

A基本原理:计算成本-效益比率(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

B适用领域:适用于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C分析难点:在于直接成本与效益之外的其他成本与效益的测算上。

a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该项目建设使得其他方面受影响如西部修路,使得西部水果能运到东部);

b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

c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

d内部成本、效益与外部成本、效益;

e中间成本、效益与最终成本、效益等因素。

D方法评价: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多面性,实际运用难度较大,对人员的素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严格。

②最低费用选择法——选择不同方案(美国,对①的补充)

A适用领域:适用于军事、政治、行政、国防、文化、卫生

B含义:只计算有形成本,不用货币计算支出的社会效益,以成本最低(最少的费用)为择优的标准。

③“公共劳务”收费法——选定方案后,对方案定价

A含义:公共劳务:国防建设、行政工作,道路建设维护、城市供水与排水工作、住宅供应与公园的建设与维护。公共劳务收费法: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B适用范围: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而产品可以全部或部分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教育、交通)

C内容(定价政策):

a免费和低价政策:普遍使用,但居民尚未觉悟,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

b平价政策,适用于不鼓励不限制,可以用收取的费用弥补人力、物力耗费。公路、公园、铁路、医疗。

c高价政策,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限制目的,提供收入。停车费

④公共定价法——选定方案后,对方案定价

A含义: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方法。

B内容:

a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b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的价格

C方法:

a平均成本定价法:在保持单位对外收支平衡,采取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在成本递减行业,为收支平衡,按高于边际成本的平均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方法(由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反映成本结构,由于具有“以收支平衡为条件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性质,所以几乎所有受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电力、燃气、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方法)

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固定,有助于企业财务稳定)

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c负荷定价法: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电力、燃气、煤气、自来水、电话。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峰时,收费最低。

五、购买性支出(等价交换,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性支出)

1.社会消费性支出(不会形成资产):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工交商农等部门事业费

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①行政管理费支出

A含义: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B分类:

a按支出内容:

行政支出:党政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训练费及其他行政费用

公安支出:各级公安经费、公安业务费、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培训学校经费及其他公安经费

国家安全支出:安全机关经费、安全业务费等

司法检察支出:司法检察机关经费、司法检察业务费、司法学校与司法检察干部培训经费及其他司法检查费

外交支出: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和国际组织会议费

b按费用要素:

人员经费: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

公用经费:公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业务费、工作人员差旅费

C绝对规模不断增长的必然性

a世界各国一般都是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是(相对数)下降趋势。b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曾一度出现下降的趋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行政管理支出一度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②国防费支出

A含义: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

B内容: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C我国国防费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安排,实行财政拨款制度,按照《预算法》实施管理,国防费预、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由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构实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可以采用“计划-方案-预算”法编制军事预算,这种制度最早由美、英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

③教育支出(一国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影响教育经费效益的主要因素)

A从经济性质看,是混合产品。

a义务教育:纯公共产品;

b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混合产品。

B从实践来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应加大初等教育比重),因为教育具有三个特点:

a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科技进步又是来源于教育。

b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c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不完善,由政府主办教育服务并为教育贷款提供担保,有助弥补教育资本市场的不足。

④科学研究费支出

A政府承担:用于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基础科学(科技三项经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带动民间)微观主体来承担: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药厂)

B支出额和比重都上升,但不如其他国家;

企业科研能力不如科研机构和高校,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加强。

⑤卫生支出

A公共卫生:安全饮用水、传染病与寄生虫的防范和病菌传播媒介的控制、提供卫生防疫类

B应由政府提供的原因: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强外部效应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且公平的收入分配。

C世界银行提出了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

a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b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产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隔离患者)

c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

⑥加强管理,提高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效益

A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B改革和完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具体规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整个事业财务制度体系中最基本、最高层次的法规。

C改革事业单位管理

新的管理形式改为“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办法。

D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

过去经费分配——基数加增长法(考虑以前年度)

新的分配办法是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零基预算法(不考虑以前,重新来定)。

E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收支统一管理。

现行管理体制规定,事业单位要将全部收入,即包括预算内拨款、预算外收入以及其他各类收入统统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建立全面反映单位全部财务收支及财务活动的新型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2.财政投资性支出(会形成资产)

①A凯恩斯投资乘数:投资1与收入2关系。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反方向变化。

b范围:

●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影响因素:

一是经济体制的差异: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非政府所占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所占比重较大。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比重较小;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比重较大。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投资比重有所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规模:直接自身间接非政府,两者总量;结构:调节自身,纠正非政府):

传统体制,政府对投资直接调控方式;(直接如直接投资项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间接和直接方式。(间接如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

C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稀缺要素标准):应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投入资产/产出数量)●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投入资产/投入劳动力方面,剩下就可以投入科技)

●就业创造标准:应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即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

②基础设施投资

A性质: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产品”一般特征。

B特点: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型的基础设施很难由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

D提供方式——混合产品(政府和市场,高等教育、基础设施)

a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虑: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宇航事业、核电站、战备公路;三是反垄断的需要。此外一些基础设施,如市区道路、上下水道,过街天桥等,具有明显非排他性和很高的排他成本,投资不大,数量众多,也作为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投资。b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地方性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这种方式

c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险较大的项目,如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d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道路、港口甚至中小机场

e 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政府将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最大特点: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建设进行投资。E财政投融资制度(即政策性金融)

a含义: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

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b意义: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政策性投融资是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c基本特征: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财政投融资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并对市场的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

财政投融资既可以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金,也可以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金;既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获取资金,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取。

●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在政策性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发行1长期性建设国债、2集中邮政储蓄和3部分保险性质的基金应占有重要份额。此外,直接4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也是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财政投融资预算在一定范围内(如50%)的追加,无需主管部门的审批。

③财政农业投资(农业投入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国家投资只应发挥辅助的作用)

A必要性: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a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b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在我国两者都达不到,因此政府需投入。B范围和重点(特征):

a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b财政投资范围应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c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C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的支农政策

a目前我国财政在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众多薄弱环节

b在新的形势下,应集中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领域,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并从思想上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二是加大农村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可采取具体措施

一是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投资;

二是在农业投资方向上深化改革,将农业投资的重点放在解决影响农业主体效益提高的薄弱环节;

三是深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主要体现社会效益以及能够形成国家资产的农业项目,原则上采取国家直接无偿投资的方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示范价值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建设项目,可以采取国家投资参股、资本金投入和担保、贴息等方式,也可以在项目建成后采取资产租赁、转让和出手等方式实现国家投资的回收。

四是健全财政监督机制。

六、转移性支出(无偿、单方面的转移)

1.社会保障支出(与相对价格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①概念:国家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俾斯麦。

②内容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社会保障应承担9个方面的风险保护,即疾病、生育、老年、残疾、死亡、失业、工伤、职业病和家庭,从而满足劳动者一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四方面:

A社会保险: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a养老保险——对象是工商业的广大劳动者。

b失业(待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相比,失业保险基金征集较少。原因:

一是失业风险涉及的对象相对较少,失业风险经历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二是失业津贴的发放是有条件的,通常的标准也较低。

c医疗保险——不仅患病职工(退休职工)可以享受,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医疗补助。

d生育保险——向休假、产假的职工发放病、产假期间的生活补助。

e工伤保险——向因公负伤的职工支付病假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津贴等,待遇标准高于非因公负伤的职工。B社会救助: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如五保户孤老残幼贫灾特点:①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②受保人享受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经济状况调查,国家向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救助。C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预算拨款。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如社会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筹备模式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基本属于现收现付式。

④经济意义

A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B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随经济周期反向变化以此弱化,收入累进所得税,支出指转移性支出)C社会保障与税收相得益彰,共同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从高收入到低收入)

D社会保障可以弥补商业保险的局限

⑤类型

A社会保险型:政府按照“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的保险原则举办的社会保险计划。受保人和雇主要缴纳保险费。受保人发生受保事故时,无论其经济条件如何,只要按规定交纳了保险费,就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金。

B社会救济型

a受保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保障资金完全由政府从一般政府预算(不是专项预算)中筹资;

b受保人享受保障计划的津贴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只有经济条件符合受保人的资格才享受政府的津贴。

采用的国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C普遍津贴型:政府按照“人人有份”的福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在这种计划中受保人及其雇主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普遍津贴的资金来源与社会救济一样也完全由政府一般预算拨款,与社会救济不同的是,受保人在享受津贴时并不需要进行家庭生计调查。

采用的国家:新西兰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D节俭基金型:政府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在这种计划模式下,雇主和雇员都必须依法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雇员的个人账户缴费。个人账户中缴费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归职工个人所有,但这部分资产要由政府负责管理。一旦个人发生受保事故,政府要从其个人账户中提取资金支付保障津贴;而当职工不幸去世时,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家属可以继承。最大的特点是受保人之间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收入再分配,因而不具有互助互济的保险功能。这种保障计划虽然没有任何收入再分配功能,但却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

采用的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养老金

2.财政补贴支出(与相对价格变化有直接关系,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求结构的影响)

A性质:财政补贴是国家将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B分类

a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计划亏损补贴,限于国有企业)、外贸补贴(性质上属于企业亏损补贴,出口取消)、房租补贴(房租水平低,其他公共交通、自来水、燃气等同房租)、职工生活补贴(取消)。)财政贴息(实质对企业成本价格的补贴)、税收支出、税前还贷(减少应税所得税基)

企业亏损补贴与价格补贴都是与产品价格有关,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价格补贴直接与市场零售商品有关,而企业亏损补贴主要与工业生产资料有关。

第二,价格补贴的直接受益人是居民,企业亏损补贴的直接受益人是相关企业。

第三,价格补贴是在流通环节上的补贴,企业亏损补贴是在生产环节上的补贴。

第四,价格补贴的对象是商品,而企业亏损补贴的对象是企业。

第五,价格补贴改为在支出中列支;企业亏损补贴作为冲减收入处理。

B按补贴的环节分类:

a生产环节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工矿产品价格补贴、生产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

b流通环节补贴: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商业和外贸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价格有关)

c分配环节补贴:财政贴息和税收支出

d消费环节补贴:职工副食品补贴

C按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

生产补贴: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财政贴息

生活补贴: 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

D按补贴内容分类

现金补贴(明补): 职工副食品补贴

实物补贴(暗补): 补贴接受主体并未真正获益的财政补贴,即补贴利益发生了转移的那部分财政补贴。如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我国补贴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要内容,且每年反映在国家预算上仅有这两项补贴,其他都没列入. C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分析:

a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b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c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如科学研究的补贴)

D财政补贴的实际经济效应:

a有效的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首要意义)

b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c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d消除“排挤效应”

e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3.税收支出

A概念: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目的不在收入,而是放弃税收。

B分类: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a照顾性税收支出―客观原因政策性亏损临时困难,财政补贴性质,目的在于扶持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基本保持平衡。

B刺激性税收支出(我国)―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杠杆作用,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力就业等。

刺激性税收支出又可分为两类: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和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

C形式

a税收豁免:包括免除关税和货物税、免除所得税。

b纳税扣除:准许企业把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例或全部从应税所得(即从税基中扣)中扣除。

如企业所得税扣百(1000-100)*25%

c税收抵免: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如企业所得税扣百1000*25%-100

税收抵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投资抵免(刺激复苏短期措施,投资津贴)和国外税收抵免(避免国际双重征税)d优惠税率: 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如纳税限额。

e延期纳税:称为“税负延迟缴纳”,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

f盈亏相抵:只能适用于所得税方面,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g加速折旧:总税负不变。但企业税负前轻后重,有税收递延缴纳的好处。政府损失了一部分收入的时间价值。h退税:包括出口退税包括退还进口关税;退还已纳的国内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再投资退税:为了鼓励投资者将分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而退还纳税人再投资部分已纳税款。(如用分红再投资)我国分普遍性减免(不作为税收支出)、补贴照顾性减免、经济调节性减免

D预算控制世界各国对税收支出进行预算控制的做法主要为三种类型:

a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

b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

c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04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知识点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直接 表现 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转移 范围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 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特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未获得任何商品 和劳务 (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分为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 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 消耗掉得生产资料方 面的支出 目前财政用于补偿性支出的 项目大大削减 (2)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 费方面的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 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 防费等项目支出 (3)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 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 备的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 出、国际物资储备支出、生产 性支出 【例题】下列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积累性支出的是()(2013年考题) a.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b.国防支出 c.社会福利救济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a (三)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国防、司法、公安和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和创造性支出(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 【例题】下列属于预防性财政支出的有()。

a.国防支出b、司法支出 c、经济支出 d、文教支出 e、政府行政部门支出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性支出的内容。cd属于创造性支出。 (四)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 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将财政支出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控制能力”是指政府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财政收入的可能而对财政支出进行调整的能力。 其中,不可控制性支出理解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不得随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消减其数额。这类支出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另一类是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 项目,如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而可控制性支出弹性较大。 【例题】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财政支出可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 其中不可控制性支出包括() a、社会保障支出b、债务利息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d、对地方政府的补贴支出 e、流动资金支出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不可控制性支出的内容,ce属于可控制性支出。 (五)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一般利益支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包括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特殊利益支出是指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包括教育支出、 医疗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 【例题】下列属于特殊利益支出的有() a.教育支出 b.医疗卫生支出 c.国防支出 d.司法支出 e.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利益支出的内容。cde属于一般利益支出。 知识点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 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政府购买性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财政的购买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而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的是 () A. 公共物品 B. 私人物品 C. 消费品 D. 固定资产 2. 为使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其产量应达到使其()为零 A. 社会边际效益 B. 社会边际成本 C. 净边际效益 D. 社会总成本 3. 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4. 在弥补外部效益时,可供政府选择的有效对策是() A. 征税 B. 补贴 C. 公共管制D. 公共生产 5. 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这项服务在提供和生产上采用的组合是()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6. 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 A. 征税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公共定价 D. 收费 7. 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A. 边际成本定价 B.

二部定价 C. 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 在如下假设基础上,二部定价法相比平均成本定价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经济福利 () A. 没有或极少有消费者退出没有收入再分配问 B. 题 C. 没有亏损问题 D. 有众多消费者退出 9. 当产量从而价格产生较大波动时,农产品供求弹性的不对称会形成如下市场() A. 垄断市场 B. 蛛网市场 C. 寡头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10. 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 A. 奢侈品 B. 耐用消费品 C. 高档消费品 D. 生活必需品 1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规费的是() A. 过桥收费 B. 护照费 C. 商品检验费 D. 毕业证书费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2)

第四节购买性支出 知识点:购买性支出的一般性分析 财政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一)政府消费性支出与经济运行 政府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耗性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提供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而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它的经营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后者等于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用户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用户收取的报酬。 从整个社会来看,一定时期内对商品和劳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称为社会总消费,它包括居民消费、企业(单位和集团)消费和政府消费。因而,社会总消费构成了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政府消费又构成社会总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政府消费性支出就成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政府消费性支出的作用 1.政府消费性支出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 【提示】如何理解? 一方面政府作为需求方,对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消费性支出扩张具有启动经济运行的功能,对刺激整个社会消费的扩大发挥巨大作用。 经济运行的结果: 政府消费只能是消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政府消费性支出取决于生产,生产规模决定政府消费性支出的规模,生产结构决定政府消费性支出结构。 经济运行的前提: 一方面政府作为需求方,对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消费性支出扩张具有启动经济运行的功能,对刺激整个社会消费的扩大发挥巨大作用。 2.政府消费性支出是社会总需求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政府消费性支出规模的扩大或缩小,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巨大影响: ①政府消费性支出规模扩大,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购买力;

《财政学》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财政学》习题、答 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而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的是 () A. 公共物品 B. 私人物品 C. 消费品 D. 固定资产 2.为使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其产量应达到使其()为零 A. 社会边际效益 B. 社会边际成本 C. 净边际效益 D. 社会总成本 3.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4.在弥补外部效益时,可供政府选择的有效对策是() A. 征税 B. 补贴 C. 公共管制 D. 公共生产 5.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 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这项服务在提供和生产上采用的组合是()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6.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 A. 征税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公共定价 D. 收费 7.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A. 边际成本定价 B. 二部定价 C. 平均成本定价 D.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在如下假设基础上,二部定价法相比平均成本定价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经济福利 () A. 没有或极少有消费者退出 B. 没有收入再分配问题 C. 没有亏损问题 D. 有众多消费者退出 9.当产量从而价格产生较大波动时,农产品供求弹性的不对称会形成如下市场() A. 垄断市场 B. 蛛网市场 C. 寡头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10.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 A. 奢侈品 B. 耐用消费品 C. 高档消费品 D. 生活必需品 1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规费的是() A. 过桥收费 B. 护照费 C. 商品检验费 D. 毕业证书费 12.下列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是() A. 律师执照费 B. 商标登记费 C. 出生登记费 D. 公园门票收费9 13.政府对产品实行收费,依据的是() A. 产品消费中的外部效益 B. 产品消费中的内部效益 C. 产品消费中的内部成本 D. A与B 14.下列有关政府收费表述正确的是() A. “拥挤”收费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外部成本的一种弥补 B. 政府收费具有普遍性与强制性 C. 政府收费取得的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性财政支出 D. 政府收费标准是通过市场机制确定的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财政税收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测试试题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财政税收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测试试 题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8-2019年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财政税收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测试试题【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1 [单选题]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源于政府活动的不断扩张 B.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分析结论是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根据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分析,经济发展是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选项C错误,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应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 2 [多选题]“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的提出者有()。 A.马斯格雷夫 B.瓦格纳 C.皮考克 D.鲍莫尔 E.魏斯曼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是“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3 [多选题]财政支出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比较,二者的主要区别有()。 A.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B.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C.择优的标准不同 D.支出的方式不同 E.选择的货币不同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财政支出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的区别有:(1)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3)择优的标准不同。 4 [单选题]既适用于宇航事业基础设施,又适用于上下水道、过街天桥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式是()。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之令狐文艳创作

财政学 令狐文艳 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 一: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二: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其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 第二章国家分配论(财政本质) 一:财政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 国家财政类型:1奴隶制国家财政 2封建制…. 3资本主义… 4社会主义…. 要素:1财政主体2…客体3….形式4…目的 二:财政的双重属性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为主。 2公共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共性为主 三:财政的本质 国家为主题的分配关系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1 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所需或用于国家投 资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 业情况) 2 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常的单方面转移包括辅助够买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区别:是否在交换、购买商品行为。 按支出功能分类共17类 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1绝对量指标 2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 3财政支出的增长率 4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类比财政收入的规模的衡量指标 1绝对量的指标 2财政收入的增长率

3财政收入的增长率 4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 5财政收入的边际系数=财政收入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三:财政支出规模的一半趋势:一般情况下是不断增长,是绝对增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2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税收上升,故财政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 外在因素:危机时期政府被迫提高税率,财政支出增加,危机过后之粗会持续较高水平。 3经济发展阶段论 早期: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重要比重 中期:政府投资还在进行,但政府将逐步换为对私人投资以弥补市场缺额 成熟期: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支出。 四: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意识证据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第七版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支出的理论问题word精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获益。 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向公众提供产品的 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若同一班商品买卖一样,使用者购买使用权的提供方式。 公共生产:即由政府出资(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财政支出效益: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财政监督: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查与检查活动。 简答 1.试作图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答: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通过垂直相加求得。 如图所示,di, d2,d3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 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可以用 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中的S曲线,公共 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 均衡价格。 图中的均衡产量Q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 产量,价格P等于边际成本。 2.—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请说明理由。答: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决定的。 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易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 品。从公共物品的提供角度看,非竞争性是指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这样消费者不自愿花钱消费而是期望免费搭车。 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政府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财政补贴以()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要项目,且每年反映在国家预算上仅有这两项补贴。 A、生活补贴 B、现金补贴 C、实物补贴 D、价格补贴 2、按照财政补贴的(),财政补贴可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财政贴息及减免税收等。 A、环节 B、经济性质 C、项目和形式 D、内容 3、目前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作为冲减财政收入的财政补贴项目是()。 A、企业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C、职工生活补贴 D、财政贴息 4、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农业投资范围要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A、水利 B、土地 C、农业生产工具 D、农业机械 5、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创造性支出的是()。 A、司法支出 B、行政支出 C、国防支出 D、文教支出 6、关于可控性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柔性较小的支出 B、是弹性较大的支出 C、是刚性很强的支出 D、是弹性较小的支出 7、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以()设想的原理为基础。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 C、马克思 D、马歇尔 8、.按()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可以揭示财政支出的去向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A、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B、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9、以下属于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观点的是()。 A、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B、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支出随之上升 C、公共支出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使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加快 D、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导致其规模越来越大,其支出水平越来越高 10、“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认为,()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 A、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GDP增长率 D、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11、在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解释中,“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是()的观点。 A、瓦格纳 B、皮考克和魏斯曼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弗里德曼 12、由于某项目的建设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 A、实际成本、效益 B、金融成本、效益 C、直接成本、效益 D、间接成本、效益 13、根据“公共劳务”收费法,对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应采取的政策是()。 A、免费 B、平价政策 C、高价政策 D、低价政策 14、某地区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增加当地的电力供应,政府筹措了一笔资金欲投资建立发电厂,该发电厂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政府应该通过()来确定选择哪个方案合适。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公共定价法 15、当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增加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 A、企业利润率下降 B、市场价格水平下降 C、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上升 D、生产紧缩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一、分类 1.按经济性质 ①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投入回报) 范围:购买日常政务活动和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 ②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投入无回报) 范围: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的支出。 2.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①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以前计划时期用) 范围: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②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没有形成资产) 范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③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形成资产) 范围:基本建设支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3.按目的性 ①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等方面的支出。 范围: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②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 范围: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 4.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 ①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刚性很强的支出。 范围:A国家法律已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失业救济、养老金、食品补贴、职工生活补贴B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 ②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决定,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范围:经济建设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流动资金支出) 5.按受益范围 ①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 范围: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②特殊利益支出: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范围: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二、经济影响 1.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①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A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 B个人的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 ②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A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B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③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学 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 一: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与服务成为公共物品 二: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就是指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与供给经费与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就是一个经济范畴,就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其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 第二章国家分配论(财政本质) 一:财政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 国家财政类型:1奴隶制国家财政 2封建制…、 3资本主义… 4社会主义…、 要素:1财政主体2…客体3…、形式4…目的 二:财政的双重属性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为主。 2公共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共性为主 三:财政的本质 国家为主题的分配关系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1 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的商品与服务支 出。(直接影响生产与就业情况) 2 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常的单方面转移包括辅助够买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区别:就是否在交换、购买商品行为。 按支出功能分类共17类 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1绝对量指标 2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 3财政支出的增长率 4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 5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 类比财政收入的规模的衡量指标 1绝对量的指标 2财政收入的增长率

3财政收入的增长率 4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 5财政收入的边际系数=财政收入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一半趋势:一般情况下就是不断增长,就是绝对增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2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税收上升,故财政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 外在因素:危机时期政府被迫提高税率,财政支出增加,危机过后之粗会持续较高水平。 3经济发展阶段论 早期: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重要比重 中期:政府投资还在进行,但政府将逐步换为对私人投资以弥补市场缺额 成熟期: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支出。 四: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意识证据就是否稳定、政体结构与行政效率、政府干预经济 3社会因素,如人口、结业与卫生。 第四章财政消费性支出 一;财政消费性支出的内容及其性质 1内容:行政管理费(用于各级机关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支出就是财政的核心支出)、国防费、科教文卫费 2性质;非生产性、纯公共需要、就是财政的首要支出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理论分析 投资系数=1/-β=1/边际储蓄倾向0<β<1 需求效应: 供给效应: 二:财政投资的特点与范围 1特点:注重宏观效应注重社会效应规模大周期长 2范围:非政府部门没有的能力或不愿意投资的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投资与基础产业投资 三:基础产业的财政投资 定义:就是指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 基础工业就是指能源工业与基本原材料 基础产业就是指为不同的生产者提供共同的生产条件为下游的工业提供能源材料。 特点:1基础产业为不同的生产者提供共同的生产条件 2基础工业属于国民经济的上游,为下游工业提供原材料

财政学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财政支出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在财政预算上,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的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的总钱数。() 2、与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有关的另一概念是财政开支(Fiscal Spending),后者指政府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里实际上花掉的钱。如果“Fiscal Spending”大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如果“Fiscal Spending”小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赤字。 () 3、政府提供的最适公共产品规模也可以按以下规则来确定:将公共产品提供到这样一点上,在此点社会成员各自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加后恰好等于(以放弃的私有财来计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 4、某甲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2的私人产品,而某乙则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4私人产品。今设单位私人产品成本为$1,那么为改善甲、乙的经济福利,经济社会最好不放弃$1公共产品。 () 5、如果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不断缩小,客观也上反映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6、社会福利保障性支出的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公平状况。实际上,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均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 7、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的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的国防开支。() 8、公共支出按支出的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9、国防支出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10、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一般来税,个人收入中至少有三项得自于政府支出:()。 A、个人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B、大部分转移支付 C、几乎全部的租金收入 D、全部的公债利息收入 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反映不同经济指标的国民收入账户测定一国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这些经济指标包括() A、个人可支配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个人收入 E、税收总额 3、如果某国最近5年内政府财政开支增长率平均为9%,而该国最近5年内的GNP增长率平均为5.8%,这种情况表示该国的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财政支出的概述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概述 本章重点: 1。财政支出的组成 2。财政支出的四种分类 3。财政支出的三条原则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含义与组成 本节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的含义 1.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是各级政府在财政年度内的支出总和(不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支出,以避免重复计算)。 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 财政支出是由“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的,收入是按照支出的需要来组织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出现财政赤字。 2.财政支出的范围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财政支出由公共预算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组成。 注意:预算外资金也是财政性资金,是公共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收取或者提取的收入。公共部门来源于预算外收入安排的支出也是财政支出。 3.我国的财政年度 采用自然年度,即从当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有些国家采用跨年历制,例如美国。 4.公共部门及其类型 (1)履行政府职能的单位也是财政会计中的核算单位,称之为公共部门。 (2)公共部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政府的职能机构,或称行政部门(单位),另一类是事业单位。

【例题·单选题】我国财政年度的起止时间是()。 A.1月1日至当年l2月31日 B.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C.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D.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答案:A 解析:我国的财政年度采用自然年度,即从当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止。 【例题·单选题】财政支出的内容是由( )决定的。 A.法律法规 B.财政收入 C.国民经济 D.经济活动 答案:A 解析:财政的内容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 二、财政支出的组成 财政支出的内容组成: (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支出。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为公共部门的日常活动所安排的支出。 (2)国家投资性支出。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为公共部门的固定资产安排的投资。 (3)财政补贴。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对公共部门或者市场机制主体(单位)的补助支出,在我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计划亏损补助,二是价格补贴,三是政府支援农业生产的支出。 (4)社会保障支出。这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支出。 (5)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 【例题·单选题】在我国,财政补贴包括的内容有() A.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于()。A.补偿性支出B.消费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转移性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属于()。A.积累性支出B.消费性支出C.补偿性支出D.生产性支出 3.当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增加时,其影响是()。A.形成经济繁荣B.减少社会的供给C.形成经济萎靡D.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4.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根本原因是()。A.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B.财政具有经济稳定职能C.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D.财政集中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5.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依据是()。A.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B.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 6.当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时,产生的结果是()。A.社会生产萎缩B.国民收入增加C.资本的利润率增加D.劳动力的工资率增加 7.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A.绝对量上升,相对量下降B.绝对量下降,相对量上升C.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D.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 8.下列各项中,不是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有()。A.企业B.个人C.家庭D.国家部门 9.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认为()。A.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C.按经济发展的阶段来分析公共收入的增长D.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越来越大,其支出水平也越来越高。 10.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支出效益时,应采用的方法是()。A.最低费用选择法B.公共劳务收费法 C.最低成本考核法 D.成本—效益分析法

11.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的方法是()。A.成本一收益分析法B.最低 费用选择法C.公共劳务收费法D.投入产出分析法 12.“公共劳务”收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的区别在于()。A.“公共劳务”收费法是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与收费标准,来达到对“公共劳务”有效地节约地使用。B.“公共劳务”收 费法有免费、低价、评价和高价四种定价方式C.“公共劳务”收费法是对财政支出被选方案的选择D.“公共劳务”收费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没有区别 13.对强制注射疫苗这种公共劳务适用()。A.平价政策B.高价政策C.补贴政策D.免费和低价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有()。A.财政补贴B.债务利息C.养老保险D.事业经费E.失业救济 2.积累性支出包括()。A.基本建设支出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D.生产性支 农支出E.国防支出 3.下列选项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有()。A.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社会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B.享受补贴的居民领到补贴金时,就形成了一定的购买力C.帮助有亏损的企业克服困难,促进生产发展D.不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E.使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手中 4.财政支出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比较,其特点有()。A.计算所费的范围宽B.计算所得的范围窄 C.择优的标准不同 D.效益全部用货币衡量 E.选择的时间不同 5.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财政支出分为()。A.预防性支出B.创造性支出C.可控制性支出 D.不可控制性支出 E.一般利益支出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理论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财政支出政策理论,首先需要对中外历史上前人业已形成的支出理论和支出思想进行考察分析。这方面的容博大精深,本文只能择其要者,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一、中国历史上财政支出思想的简要回顾 我国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就产生了财政支出思想。如西周时期,产生了“以九式均节财用”的支出思想,规定用九种用途来节制财政支出。九式主要是:邦中之赋,供宴请宾客之费;四郊之赋,供饲养牛马与家畜之费;邦甸之赋,供工需制作物品之费;家削之赋,供分赐诸侯百官的物品之费;邦县之赋,供赠劳宾客的礼物之费;关市之赋,供国王及家庭吃穿之费;山泽之赋,供丧礼与救荒之费;币余之赋,供国王需要的玩物珍品之费。目的是做到收支对口,专款专用,限制财政支出无限膨胀,避免王室过度浪费,保证收支平衡,财政有余。 春科战国时期,主节用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思想。孔子提出“节用以爱人”,后人司马迁解释孔子的“节用”为“政在节财”,即节省财政开支,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墨子在财政支出上主“去其无用之费”,反对君主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奢侈浪费。提出:“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由此总结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经验教训。墨子判断财政支出的合理与否,是以“利民”为标准的,对人们有利的“有用之费”主一定要支出,不利的“无用之费”坚决去掉。如必要的军费、交通费、建筑费等,是绝对不能省的,因为“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的节用思想并不是单纯的节省开支,而是为了加强储蓄,备战备荒,发展和扩大生产。战国时期的荀子进一步发展了春秋时期“节用”的思想,提出了“强本节用”的财政支出理论,这与孟子清心寡欲的节用观相比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由于旬子的“节流”思想是建立在“强本”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强调节流不应该减少农业开支,而在于精兵简政,裁减冗官冗员。他说:“士大夫众而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 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2.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3.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 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城市维护费 C. 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简易建筑支出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 B.受益在当期的资本性支出,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5.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完全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 D.政府职能的大小及其侧重点,决定了财政支出结构。 6.效率原则是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 )最大化。 A. 收入差距 B. 全社会的总效益 C.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宏观经济效应 7.协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目标应该是( )的共同富裕。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只顾公平不顾效率 D.只顾效率不顾公平 8.将全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这是() A. 依经济性质分类 B. 依政府职能进行的分类 C. 按支出用途分类 D. 依经济类型分类 9.瓦格纳认为,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支出占GNP或GDP的比率)上升趋势的最基本的原因是()A.战争 B. 经济大萧条 C. 工业化 D. 严重自然灾害 10.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原因是()所引起的超常的公共支出需求。 A. 经济“起飞” B. 官僚机构不断扩大 C. 社会动荡 D. 产业革命 11.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应该是() A. 负的税收 B. 税式支出 C. 债务依存度 D.可容忍的税收水平 12.()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 A. 马斯格雷夫 B. 瓦格纳 C. 布坎南 D. 罗斯托 13.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发展阶段,GDP中总投资是上升的,政府公共投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练习题

第三章税收理论 知识点1:掌握税收的概念及税收的三点含义 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的形式。 知识点2:掌握税收的本质 作为权力主体的国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分配活动中,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知识点3:掌握税收的职能 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经济职能(调节职能)、监督职能,其中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例题1·多选题】税收的基本职能包括()。 A.政治职能 B.财政职能 C.经济职能 D.监督职能 E.转移职能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税收的基本职能包括财政职能、经济职能和监督职能。 【例题2·单选题】税收首要和基本的职能是()。 A.政治职能 B.分配职能 C.财政职能 D.社会职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税收具有三大职能: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经济职能(调节职能)、监督职能,其中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知识点4:熟悉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 1.政府公共职能; 2.社会生产力水平; 3.社会生产关系状况。 【例题·多选题】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主要包括() A.政府支出水平 B.政府公共职能 C.社会生产力水平 D.人均国民收入 E.生产关系状况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主要包括政府公共职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 知识点5:熟悉古典税收原则

【例题1·单选题】威廉·配第提出的三条税收原则是()。 A.公平、公正、公开 B.公平、简便、节省 C.公平、效率、节省 D.公平、简便、效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威廉·配第提出的三条税收原则是公平、简便、节省。 【例题2·多选题】(2011年)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确定原则 C.便利原则 D.收入原则 E.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包括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用原则。 【例题1·多选题】(2016年)现代税收的财政原则包括()。 A.充裕原则 B.配置原则 C.公平原则 D.中性原则 E.弹性原则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税收的财政原则包括:充裕、弹性、便利、节约原则。 【例题2·单选题】(2013年)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要能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体现的税收原则是()。 A.弹性原则 B.充裕原则 C.便利原则 D.节约原则 『正确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