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行为金融学谈股市波动

利用行为金融学谈股市波动

利用行为金融学谈股市波动
利用行为金融学谈股市波动

序号:11

山东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

运用行为金融学浅析股市波动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二О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摘要

股市波动率的研究是近年来金融实证研究的重要领域,是金融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股市波动率是金融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被广泛的应用于风险大小的度量,资产定价的计算,以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检验,近年来又被广泛的应用到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中,对于利用金融衍生品管理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行为金融的发展,为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投资者是否理性是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的重要区别。本文从投资者理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分析了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羊群效应以及处置效应,并运用行为金融的价值函数,建立了基于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分析模型,并给出了参数估计方法,最后对如何完善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市波动,行为金融,过度自信,羊群效应,处置效应

Abstract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important areas of empirical finance, financial researcher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is the core of finance research has been widely used measure of the size of the risk, asset pricing calculations, and test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for use investment risk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finance,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for th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s. Whether investors are rational and behavioral finance, traditional finance important difference. In this paper, a rational investor's point of view of analysis of China's main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investors focused on analyzing overconfidence, herding, and the disposition effect, and use the value function of behavioral finance, investor psychology factors, based on established analysis model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s are given, and finally on how to improve stock market analysis and rationalization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behavioral finance,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overconfidence, herding the disposition effect

目录

摘要................................................I ABSTRACT(英文摘要).................................. I 目录.. (Ⅱ)

一、理性人假说下的股市波动的分析.....................1

(一)有效市场假说与价格波动........................1(二)分形市场假说与价格波动........................2(三)行为金融与资产价格波动分析....................3二、中国股市波动形成机制分析.........................3

(一)中国投资者心理行为分析........................3 1.过度自信分析.................................32.处置效应分析.................................4

3.羊群效应分析.................................5(二)中国投资者心理行为对股市的实际影响.............51.股市波动幅度过大..............................5

2.投机现象严重.................................6

3.股市市盈率波动较大............................6

4.投资者政策依赖性过强..........................6三、基于行为金融模型.................................6

(一)行为金融一价值函数............................7(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原理..........................8四、完善股票市场的分析...............................9

(一)完善股票市场的必要性..........................9(二)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9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及声明.........................................13

运用行为金融学浅析股票波动

股市波动率的研究是近年来金融实证研究的重要领域,是金融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股市波动率是金融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被广泛的应用于风险大小的度量,资产定价的计算,以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检验,近年来又被广泛的应用到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中,对于利用金融衍生品管理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金融理论在完全理性的假设前提下,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心理行为对市场的价格波动没有影响,即使存在犯错的投资者,也会被套利者所淘汰,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之下,研究投资者心理的因素影响就没有什么必要。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为金融的迅速发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投资者心理因素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投资领域研究中。行为金融学将投资过程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个心理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情绪偏差,导致投资者决策的偏差。行为金融肯定了投资者心理过程在决策行为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市场不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利好信息和利空信息对市场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一、理性人假说下的股市波动的分析

(一)有效市场假说与价格波动

有效市场假说是指股票价格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反应能力、程度及速度的解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早在1889年Gibson在《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股票市中描述了这一假说的大致思想。但一般认为有效市场假说的开始应该是从法国经济Bachelier研究随机游走行为开始的,1900年他在《投机理论》一文中指出股票价动具有随机性的特点,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游戏”或者“公弈”,股票的当前价格是它未来价格的无偏估计值,投资者期望收益为零。

在众多研究市场效率的经济学家中,Falna根据Roberts的分类方法,将有效市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强势有效市场。在该市场中,当前的股票价格己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利用的公共和私人信息,投资者不可能利用过去股票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利润。第二种,半强势有市场。在该市场中,当前的股票价格不仅充分反映了历史的价格信息,而且反映了所与公司有关的公开信息,比如公司的财务报表,重要事件披露等,从而投资者无法从史信息中获得超额利润,

1

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第三种,弱有效市场。在该市场中,当前的股票价格己经充分反映价格历史序列所包含的一切信息从而投资者不可能利用过去股票的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如图1.1所示:

图1.1有效市场分类

Fig1.1Eeffeetive markete lassifieation

根据以上对有效市场的分析可知,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任何可用于预测价格信息一定已经在其价格上反映了出来,资产价格只对新的信息做出上涨或下跌的反应,而新信息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在有效市场假说下,资产价格的波动表现为布朗运动,呈随机游走规律,价格变动完全是随机的,不存在种确定性的规律。

(二)分形市场假说与价格波动

分形市场假说是在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特别是混沌理论和分形几何学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学说。Mandetbrot在1975年首先出了分形理论,并于1982年给出了分形确切的定义:一个集合其整体与组成部分具某种程度的自相似。分形理论的思想在以后的流体学、地球物理学中得到应用[1]。

1991年Peters提出了分形市场的概念,提出分形布朗运动可以更准确的刻画金融市场动,此后分形理论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eters在1994年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分形市场假说强调了流动性的影响以及基于投资者行为之上的投资起点,它不同于有效市场假说,分形市场假说认为,信息依据投资者的投资起点而被评价。分形市场假说认为:(1)投资者所得到的价格是一个接近市场认为公平的格;(2)当供给与需求变得不平衡时,不会有恐慌和混乱局面。

2

(三)行为金融与资产价格波动分析

行为金融突破传统金融理论,强调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以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心理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行为金融[2]认为:投资者心理行为对资产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传统金融理论在投资者心理和证券市场效率理论上所持的观点是:投资者是理性的,投资者的理性能够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和价格波动的合理。行为金融学则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投资过程反应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资产价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情绪与认知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并且其非理性行为将导致市场的非有效,资产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表现为价格波动的随机游走。

二、中国股市波动形成机制分析

(一)中国投资者心理行为分析

作为股票投资者,无论是成熟的投资者还是初涉市场的新投资者,们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的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致形成金融市场较为普遍的行为偏差,进而影响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投资者心理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自信分析

心理学家通过试验的观察和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上的偏差被称为“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度自信对于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对于自己的信息过分看重,而忽视公司的基本面的信息和其他投资者的信息,另一方面,投资者在分析信息时,会更重视能加强自己信息的信息,而忽视那些有损他们自信的信息,最终做出有偏的判断和决策。

过度自信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尤其明显,一方面,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经常会面临金融资产的选择和交易时机的确定,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投资者面临困难任务的时候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特征。由于金融资产的价格很难

3

预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新手容易过度自信,专家也容易过度自信,专家在面临此类困难任务时,倾向于过度估计自己的理论与所建立的模型,这使得他们过度自信,另一方面,该领域受到专业教育的人也倾向与过度自信,通常他们将自己定位在平均水平之上,即使是一般的投资也相信自己具有更出色的判断力,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不俗。

2.处置效应分析

处置效应是前景理论在股票市场最为显著的体现。Tversky认为投资者更加看重财富的变化量而不是绝对量,当面临损失时倾向与冒险赌博,而对条件相当的盈利时倾向于接受确定性的盈利,且盈利带来的快乐和同样损失带来的痛苦不等,后者大于前者。这种投资心理被称为处置效应,即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会倾向于持有亏损的股票而过早的卖出盈利的股票。处置效应是一种典型的投资者认知的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盈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厌恶性心理”,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的,愿意继续持有股票直到解套;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愿意过早的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落袋为安。

股票市场最基本的特征是价格波动,收益不确定,因此在面临这种不确定性的时候,投资者通常会在心理账户中设定一个盈亏参考点,并根据参考点对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盈亏参考点,在作决策时,他们会以自己的参考点来衡量风险和收益,也就是说投资者的富有程度并不影响投资决策,而是某项投资决策会让其富有还是穷点的判断影响决策的实施,因此投资者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在多数情况下,投资者由于损失产生的痛苦要大于盈利带来的快乐,基于这种心理状态,投资这在证券投资时,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已经盈利的股票,不愿轻易的卖出亏损股票,如果轻易的卖出的亏损股票,那么账面的亏损就是变成事实,有损投资者信心以及带来痛苦。正是投资者的这种心理偏差造成了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导致价格的非理性波动。针对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研究,中国己经陆续有学者作了相关的研究。深交所相关研究表明,中国投资者处置效应比国外投资者更强烈,表现为卖出盈利性股票的比例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比例,和机构投资者相比,中国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更为强烈,资金越小的账户,处于获利状态时,风险厌恶程度越高,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越短;同时当其处于亏损状态时,风险偏好程度也越

4

高,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也越长。

3.羊群效应分析

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又称为“羊群效应”或“从众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他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信息的行为。

羊群行为的发生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不完全。模仿他人的行为以节约自己的搜寻成本。人们越是缺少信息,越是容易听从他人的意见。

(2)推卸责任的需要。处置效应说明同样的亏损带来的痛苦大于同等的盈利,所以投资者为了避免个人决策失误带来的痛苦,而选择与他人同样的策略,或者是听从一些投资经理或股评人士的建议,因为这样的话,即使投资者投资失误,他们会从心里上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以减轻自己的后悔痛苦。

(3)减少恐惧的需要。人类属于群体动物,偏离大多数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孤单和恐惧感。如果多数人的选择与自己不符,这个时候投资者会从心里感到恐惧,认为自己的投资决策失误,为了消除这些恐惧感和孤独感,多数投资者愿意选择从众。

(4)缺乏知识经验以及其他一些个性方面的特征,如知识水平、智力因素、接受信息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自信心等都是产生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

从以上对中国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分析,可以得出投资者心理对股市波动非对称性是有影响的,且我们可以得出在中国这样的投资群体心理行为的作用下,同等程度的利好信息的影响要大于利空信息,这一结论将在接下来的实证中进行进一步论证。

(二)中国投资者心理行为对股市的实际影响

中国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较多,中小投资者在过度自信、处置效应以及羊群效应等的心理行为的作用下,对股市的波动的影响也呈现出特殊的特点: 1.股市波动幅度过大

中国股市由于发展较晚,相对国外成熟的市场,波动幅度相对过大,经常出现连续的暴涨与暴跌,这也说明,我国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3],暴涨暴跌背后是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更高的利润,股票市场是不成熟的。从长期来看,从1996年到2010年上证指数年度波动幅度大的起伏就有四次。只得关注的两次,一次是上证指数自1996年4的500多点启动,1997年的4月就升至1200点,

5

仅一年的时间就涨了140%,到了2001年6月至此次牛市的最高点2245点,这一波行情用了4年的时间,涨幅达400%多。而后从2245点滑落至2005年6月的1000点之下,也用了四年时间,这漫长的熊市让很多基金和证券公司以及股民苦不堪言。另一次就是2006年6月开始,上证指数从1500点左右启动的一轮历史上最大的牛市,至2007年10月的6400多点的历史最高点,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指数上涨了400%多。说明投资者的跟风操作以及过度自信的心里导致市场

一旦出现机会,便会蜂拥而上,导致市场投机气氛浓重,市场波动幅度过大,投资风险

加大。

2.投机现象严重

换手率是成交股数与流通股市的比较,说明市场中买卖证券的频繁程度。经验表明,成熟的没有过度投机的股市的年换手率为30%左右,如果换手率大大超过这一比例,说明市场过度投机现象严重。我国证券市场换手率过高,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换手率一般在50%一60%,东京股市的换手率在20%一30%之间,而中国过去几年的平均换手率达到300%以上,投资平均期限也仅仅为3个月,如此之高的换手率从侧面体现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的非理性因素,市场的具有较强的投机性。

3.股市市盈率波动较大

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是体现股市投机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验表明,过高的市盈率隐含较强的投机性,市场中的非理性因素较大。资料显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大大高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市盈率一般维持在15一20,香港为10一20,伦敦一般为15一19,而沪深两市平均水平则基本维持在30一40之间。

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的市盈率[4]:

年份2009 2008 2007 2006

平均市盈率28.73 14.85 59.24 33.30

A股28.78 14.86 59.24 33.38

B股21.58 11.70 59.30 23.94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0

三、基于行为金融模型

6

(一)行为金融一价值函数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行为金融致力于研究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1979年,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则将投资者心理偏差最终归结为处置效应,建立了前景理论,为行为金融发展奠定的基础。前景理论认为,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不是以己有财富水平作为参考,而是更加关注这一决策所带来的财富变化量,即更加看重财富的变化量,而不是财富的最终量;投资者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时倾向于冒险,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体现出风险规避的倾向;损失对于投资者的影响要大于收益的影响,即盈利带来的快乐要小于损失带来的痛苦。同时,Kahneman和Tversky构造了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的主观价值函数,如图3.1所示,并给出完整的数学表达形式,价值函数主要是体现投资者心理的对于信息的不同反应,也就是说决策者主观感受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如果是在股市中,这种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就会影响到股市的波动性。

图3.1价值函数

Fig.3.1V alue funetion

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的数学表达形式如下:

其中参数分别表示收益和损失区域价值幕函数的凹凸程度,<1表示敏感性递减。若 >1表示损失厌恶,即损失区域比收益区域更陡的特征。

7

价值函数的形状为“S型曲线”,且对从表达式可知,只要,就能保证价值函数的S型特征。主观价值函数替换了传统的效用函数,将价值的载体或是在财富的改变而非最终状态上,它的特性可以概括为:

(l)对于个人而言,个人对财富的态度是损失的影响要大于收益,损失所带来的烦恼大于相同收益带来快乐。即任何的收益都比损失要好,且收益越大,价值也相应越高,因此价值函数是个单调递增的函数。

(2)价值函数的出发点是定义在某个参考点上的利得和损失,即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期末财富,因此在以参考点为原点,以损益(正方向为收益,负方向为损失)的自变量的坐标图上,价值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曲线。

(3)价值函数在参考点之上(收益区域)是凹的,体现风险规避,即在股票盈利时倾向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以锁定利润;在参考点之下(损失区域)是凸的,体现风险的寻求,在确定的损失与非确定的损失中偏好后者,即愿意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且对于收益和损失都是敏感性递减的。

(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原理

极大似然估计方法[5],是通过对似然函数极大化以求得总体参数估计量的方法,是不同于最小二乘法的另一种参数估计方法,是从极大似然原理发展起来的其他估计方法的基础。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如下:

如果随机变量{另}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

对于T个观测值下的对数似然函数为

参数向量的极大似然估计满足方程,采用Taylor展开式,取一次近似:

另其等于0可得

8

于是迭代公式

求的收敛值即为所求的极大似然估计

四、完善股票市场的分析

(一)完善股票市场的必要性

完善股票市场是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完善的市场体系可以促进股票市场筹资、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社会资本的合理流动,推动我国金融业、商业和其他行业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顺利发展。

完善股票市场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前提。股票交易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完善股票市场,是保证资本市场健康、有效发展的基本前提[6]。

完善股票市场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需要。内幕交易、欺诈等行为引起股票市场的混乱,影响优质筹资者的正常筹资,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这就需要对股票市场活动进行监控,严厉打击非法交易,保护正当交易,维护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

规范政府行为,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调控行为。正确界定政策与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摒弃托市行为,完善“守夜人”的职责,消除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把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只有在市场失灵的同时,政府才采取果断的应对措施。

改进市场目标,推进市场改革。改进股市建设目标,真正做到为优质企业服务、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实现股东之间的利益、权力平衡;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改善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对新股上市量进行控制,以达到稳定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完善退市制度,保证上市公司质量。

9

加强股市法治化建设。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有法律制度的规范,完善股票管理法规体系是我国股票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全面性,要给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违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惩罚力度,增加其违规违法的成本。监管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案件查处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及时立案,迅速侦查,排除干扰,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完善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推进监管创新。监管机构要随着投资产品的创新,适时优化调整监管手段,强化监管对象的内部控制,从以机构为监管对象转为功能监管,从单纯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转为全面的风险监管。

10

结论

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出发,通过运用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l)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波动性。

(2)在中国股票市场,同等程度的利好信息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大于利空信息,与国外成熟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相反。

(3)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显著。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有效的水平,投资者又不是完全理性的,受到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因素的影响,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羊群效应”以及“处置效应”加剧,因此难以形成理性的预期,产生了股价的大幅波动。

(4)股票市场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1

参考文献

[1]Mandelbort B.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NewYork:W. H.Freeman,2002.

[2]李国平.行为金融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3]金伟根.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05(4)

[4]新浪财经.https://www.doczj.com/doc/b77412191.html,/

[5]张维.金融市场学.北京:首都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8 .

12

致谢及声明

衷心感谢蔡雯霞老师对本文的精心指导,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论文的有关写作知识,同时深深体会到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值得我学习。

此论文是大三一年学习成果的汇报总结,在此,向这一年中曾教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13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 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 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 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值函数如图1。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完全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富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富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 二、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往往根据名义货币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产生财富效应。房地产具有居住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被用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 ◆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 第二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 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趋势在其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原因: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当投资者对信息未充分反应时,信息逐步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股价因此在短时间内沿初始方向变动,表现出动量效应;而投资者受到一系列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刺激,对收益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判断,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而随后投资者普遍意识到时,股价则会反方向变动,即为反转效应。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的平均值不一致。 ◆反应不足: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及时的反应。 ◆规模效应: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在处理经济事务中为什么往往不能够冷静、客观和理性地做出决定的原因作出解释和寻找答案。本文将主要阐述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以实际案例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投资者不够理性,市场不够完善,或者投资者并不追求利益最大,等等,这些都不符合经典金融学的假设。所以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行为金融学以一种源自心理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人的实际心理及其由此决定的行为特征纳入分析框架的金融学说而逐步兴起,它一经出现便在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激起了波澜——不仅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现有框架提出了质疑,更为现代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作出了解释。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在被称之为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 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上的。但大量实践证明人类并非如此,人们总是根据主观判断来做出抉择,有时太过自信,有时太够保守;再加上条件的限制,如信息的不完全等也会影响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人有时会因自己的多样性选择而放弃理性行为。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判断加总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其次,经典金融学还假设,理性人总能抓住非理性人找到套利机会,因此理性人最终会在资本市场上存活下来。而实际上假设之所以为假设是太理想化了,显然在实践中的“反常现象”还需要其他理论来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一).预期理论。它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论点: 1.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针对风险的态度。人们总是以自己身处的位置和衡量标 准来判断行为的收益与损失,因此更注重于预期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 2.损失规避。人们的偏好与财富的增量决定,而非财富总量,所以人们对损失 的敏感要高于收益,即损失效用大于收益效用。例如,在居民储蓄问题上,若实际率为正的,人们宁愿选择收益保障的银行存款,而非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 3.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认为,分析样本数接近总体数 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接近总体的事件发生概率。这就不难解释中小散户的亏损问题了,因为长期看来,这些人的投资是非理性的,因此证券市场就不按照原先的规律,即贝叶斯法则运行。 4.框架效应。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会注意到环境的关系,会考虑问题以何种 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股市上呈现收益状态时,人们选择确定性收益,同时规避风险,反之勇于择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牛市时卖出,熊市时不抛现象。

广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考试《中国人的管理行为分析》

广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考试《中国人的管理行为分 析》 1【单选】“用直观来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是()所关注的。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 A B C D ?正确答案:A 2【单选】中国农业社会人的等级的划分根据()。 ? A.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B. 金钱的多少 C. 官职大小 D. 对土地的拥有情况 ? A B C D ?正确答案:D 3【单选】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一直以()为基本单位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 A. 个人 B. 家庭 C. 合作社 D. 农场 ? A B C D ?正确答案:B 4【多选】下列哪些选项能说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有依赖关系?() ? A. 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 B. 朋友多了路好走C.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 D. 农民进城打工,要去有熟人的地方 E.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A B C D E ?正确答案:B C D E

5【多选】下面哪些词汇说明在中国跟“天”联系紧密的都是重要的?() ? A. 天伦之乐 B. 天子 C. 惊天动地 D. 人命关天 ? A B C D ?正确答案:A B C D 6【多选】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强关系”?() ? A. 与人的交往是有感情的 B. 与人的关系是互惠的 C. 与人的互动是频繁的? D. 与人的关系是紧密的 E. 与人之间是有恩情的 ?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B C D 7【判断】西方文明的基本特点是人征服自然。()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8【判断】非理性的社会职能存在于理性的社会中。()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判断】在古代,“师爷”这个职位不在国家官僚体制的编制里。()

金融素养对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

金融素养对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居民家庭的收入、消费、储蓄和负债都大幅度地增加了。家庭财富管理的背景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居民家庭经济福利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有更多积累储蓄、对财富进行投资的机会;另一方面,人们被期待为他们自己的经济福利承担更多的责任。金融市场监管的放松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大量新的金融工具也随之出现。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越来越复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家庭金融常识缺乏、金融素养水平比较低。因此,居民家庭对金融决策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越来越大。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主要是来自居民家庭不合理的借贷行为。在此期间,有的居民家庭财富严重缩水,而有的家庭财富不但没有缩水,反而增长了。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居民家庭的金融行为呢?本文试图从居民家庭金融素养水平的视角来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使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查的“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发现中国居民家庭对如股票等投资产品和房贷等贷款产品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家庭占比不多,绝大多数居民家庭对投资产品和贷款产品不了解,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比较低。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构造了中国居民家庭主观金融素养水平指标,按照人口统计学分类考察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的分布。发现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正相关,男性的金融素养水平高于女性的金融素养水平;金融素养水平关于年龄呈倒“U”型变化,财富较

多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明显高于财富比较少的家庭。(2)金融素养水平高的家庭更可能拥有负债,而且会更多的首选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但过度负债的程度会随着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除此之外,财富越多的家庭拥有负债的可能性会减小,也会减少过度负债;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与家庭拥有负债的可能性和通过正规金融机构 借贷的可能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过度负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拥有负债、过度负债和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借贷都是正相关的;房产占家庭资产比例越大的家庭,拥有负 债和过度负债的可能性都会增大;户主是男性的家庭更可能拥有负债,但户主性别对家庭是否会过度负债没有影响;男性更倾向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户主年龄对拥有负债和负债渠道没有影响,但过度负债关于年龄是“U”型的。(3)金融素养水平高的居民家庭风险资产组合有效性更高,家庭财富与家庭风险资产组合的夏普比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资产组合的夏普比率与户主的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4)金融素养水平低下阻碍了居民家庭参与人身保险市场。提高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有助于居民家庭利用人身保险市场分散 自身所面临的长寿风险、重大疾病风险和意外事故风险以及经济系统波动风险等风险。家庭净财富和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家庭人身保险需求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与居民家庭人身保险需求是正相关的;家庭负债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家庭人身保险需求;自我雇佣家 庭更可能拥有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但对意外伤害保险需求没有影响;家庭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居民家庭对健康保险的需求,但不影响对人寿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3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发展回顾 3 第二节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困境 5 第三节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9 第二章期望理论及过度反应理论 16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期望理论 17 第二节过度反应理论 21 第三章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及分析 26 第一节股市总量谜团及分析 26 第二节其它异常现象及分析 30 第四章行为金融理论总体评价 40 第一节人类认知与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 40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之争 42 第三节行为金融的两大理论基石 45 第四节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48 参考文献 52 后记 54 前言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独立存在。金融研究者们也因为他们能够把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纳入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假设体系而沾沾自喜。理论界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充分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进入 2 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证据显示:人并非都是理性的,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的,并不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所以人们的总体决策也就会偏离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因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了理解一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ur Finance)应运而生。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新古典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并能够有

效地解释证券市场价格异常现象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一些行为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异。应当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鼓舞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引入为金融市场的决策研究、为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投资管理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对行为金融理论的预期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行为金融理论也因此缺乏一致性。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经济学,对中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的重大意义在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此,尽管迄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而且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行为金融理论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心理积淀,同时又处于全面变革时期的国家来说,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分析非规范制度对股市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比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学领域,它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定义。韦伯(Weber)将行为金融定义为:将个人行为与市场现象紧密结合、并融合运用心理学领域和金融理论的知识。福勒(Fuller,2000 )所下的定义:第一,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第二,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

行为金融学课后答案1至5章anawer

第一章 1. Differentiate the following terms/concepts: a.Prospect an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 prospect is a lottery or series of wealth outcomes, each of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 probability, whereas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defines the likelihood of possible outcomes. b.Risk and uncertainty Risk is measurable using probability, but uncertainty is not. Uncertainty is when probabilities can’t be assigned or the possible outcomes are unclear. c.Utility function and expected utility A utility function, denoted as u( ), assigns numbers to possible outcomes so that preferred choices receive higher numbers. Utility can be thought of as the satisfaction received from a particular outcome. d.Risk aversion, risk seeking, and risk neutrality Risk aversion describes someone who prefers the expected value of a lottery to the lottery itself. Risk seeking describes someone who prefers a lottery to the expected value of a lottery. And risk neutrality describes someone whose utility of the expected value of a lottery is equal to 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 lottery. 第二章 2. A stock has a beta of 1.2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its returns is 25%. The market risk premium is 5% and the risk-free rate is 4%. a. What is the expected return for the stock? E(R) = .04 + 1.2(.05) = .10 b. What are the expected retur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for a portfolio that is equally invested in the stock and the risk-free asset? E(R p) = .5(.10) +.5(.04) = .07, σp =(.5)(.25) = .125 c. A financial analyst forecasts a return of 12% for the stock. Would you buy it? Why or why not? If you believe the source is very credible, buy it as it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a positive abnormal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记录(A股H股溢价分析心理账户过度自信)

行为金融学实验报告记录(A股H 股溢价分析心理账户过度自信)

————————————————————————————————作者:————————————————————————————————日期:

摘要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和演化证券学(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简称EAS)一道,是当前金融投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重点研究领域。 行为金融学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本文通过三个板块来说明行为金融学:心理账户、过度自信、A股H股溢价分析(行为金融学角度)让我们能够直观的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状况,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总之,通过实习,我们对行为金融学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本次实习报告从实习目的和意义、工作方法、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收获及体会来具体说明下实习的过程。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心理账户过度自信 A股H股溢价分析

目录 论文总页数:14页 1实习的目的 (3) 2实习的时间 (3) 3实习的地点 (3) 4实习内容 (3) 4.1 A、H股溢价问题 (3) 4.1.1 A股与H股的价差能说明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市场中有一个市场不是有效 的吗?为什么? (3) 4.1.2 你认为导致A 、H股价差的原因有哪些? (4) 4.2 心理账户 (5) 4.2.1 概况 (5) 4.2.2 实验 (5) 实验一——成本与损失的不等价实验 (5) 实验二——赌场资金效应实验 (6) 实验三——沉没成本效应实验 (8) 4.3 过度自信 (9) 4.3.1 概况 (9) 4.3.2 实验 (9) 实验一——打折和邮购返券 (9) 实验二——创业 (10) 5实习心得体会 (12) 6教师评语 (13)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作业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姓名:于际都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142002010229 对以下四个论述题的回答要作为一个附件,在线发送给我,时间截止 点是本课程第九周上课前。附件名称为:“考试”加上“你的名字”,如:考试张三。另请特别注意,第九周上课必须到课,并且将此考试 答卷打印好,写名字和学号交给我。 1、结合你看视频,对本课程的任意三节课的内容加以详述,说明哪 些地方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大约500字) 在第一节课中,翟学伟老师先提到了过去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 为的方法,是在各个学科中分散地进行研究。而老师则是进行了一次 整合,从精神、文化、伦理、美学等方面研究上述问题。其研究特点为:以社会科学的方式进入,以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作为基础。接着 又给我们梳理了本门课的十个专题。 随后就展开了第一专题的讲解。提到两大文明形态:农业文明和 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即乡土文明或称为农耕文化,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晚清之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文明形态。而 工业文明指向的是现代化,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生产资料极大交换 的市场经济。在现代化历程中,还不能说请当今的中国人具有那些稳 定的心理与行为。故而只能寻找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下中国人相对稳 定的心理与行为。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点是:人对自然的亲近;人对自然的顺应性,并对自然现象有敬畏之心;人的生活节奏及其方式跟随自然界的节奏和速度来变化;人的智慧在于调整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在农业文明下,人所需的物质资料全部从自然中获取,人想控制自然但却能力有限,只能尽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工业文明的本质特质:人远离自然,活在人造的环境中;人的大多数生活资料来自于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人不停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让自然想人低头;人的生活自成系统,基本无需自然节奏的影响;人的自毁在于发明和制造,让自然中本来没有的东西,不可鞥的东西变成可能。从农业文明到现代文明,中国人正在从一种稳定走向另一种稳定,但目前处于过渡期的不稳定状态。 中国人在文明进程中的心态有四个方面:自从近代化依赖,开始有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晚清开始,向西方学习技术,办实业,继而学习西方政治与社会制度,最后大量接受西方文化思;整个过程体现了对落后挨打的焦虑,赶超的急迫心情以及洗刷屈辱的决心;迅速的工业化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而中国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农村空巢化,农业土地的侵占与侵蚀,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问题,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发生深刻的改变等。 这是本门课程的第一节课,印象尤为深刻。我对老师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深度尤为赞服。老师不是拿教科书化的知识给我们讲解,而是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本

中国市场背景下的家庭金融之理性分析

中国市场背景下的家庭金融之理性分析 摘要:“家庭金融”这一课题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含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手段又是什么?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在波折中迅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家庭金融的最优配置……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本篇文章所要阐述和分析的。另外,本文还可以看做是一篇以家庭为主题的投资分析报告,我们将探究家庭金融决策的最有效手段。 主题词:家庭金融中国市场理性分析 正文: 我们从“家庭金融”这一概念的产生说起。 家庭是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同时在宏观积极循环中,家庭也起到了一个衔接市场与企业的作用,家庭是社会财富宏观循环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认为整体市场经济是由企业经济和家庭经济构成的,二者在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均衡市场,引起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格雷姆唐纳德斯诺克斯在《家庭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提出:“近300年来,家庭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化的转变,即我所说的新经济革命(new economic revolution)的结果。” 我们将这句话代入到中国队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将家庭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归结为:鸦片战争之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物品和货币市场交易萎缩,家庭金融即是社会金融,而在鸦片战争后的工业革命中,“将原先的一些家庭活动分包给一些专业人员来做”1而这些专业的人员就是公司,公司之间的交易成为两个市场交易的最重要环节,家庭在经济中的中心地位,由此让位给公司,公司金融成为社会金融的主导,而在新经济革命开始后,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电讯事业的发展,拉近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家庭掌握的财富逐渐增加,家庭在参与的交易越来多,家庭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加强,家庭的桥梁作用也得到凸显。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家庭金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目光,他们开始从家庭金融以一般金融的区别于联系,家庭金融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效应、家庭资源和合理配置等诸多方面对家庭金融进行研究,家庭金融的学科要素逐渐完备。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庭财富保障的重要性,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提供家庭金融工具……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尚未对家庭金融的概念进行确切的定义,而参照公司金融的概念2,我们暂且将家庭金融定义为:家庭金融是基于家庭理财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投资活动和利益关系,是依据市场客观定律和增值保值及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组织家庭投资活动,处理家庭财务关系的微观层面的经济管理活动。 从定义我们便可以看出家庭金融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投资手段的选择和相互之间比例的调整,以实现家庭财务的保证增值,在最大程度扩大家庭财富价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庭金融与公司金融具有很大的共性,我们可以采用许多公司金融的分析手段来研究家庭金融。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首先,在财富规模上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家庭金融的决策更加灵活,便利,但是由于财富总额的减少,家庭金融投资决策的多样 1摘自格雷姆唐纳德斯诺克斯《家庭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 2公司金融则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公司金融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行为金融学复习题精编版

行为金融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无套利是均衡条件的推论,如果市场达到均衡,那么一定没有套利机会存在。() 2.只要有了算法,问题肯定能得到答案。() 3.现代标准金融学承袭了“经济人”的基本分析假定,提出了有效市场价说,建立了现代标准金融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4.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 5.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且具有理性预期,但对未来的认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6.对投资的评估频率越高,发现损失的概率越高,就越可能受到损失厌恶的侵袭。() 7.拇指法则是一种启发式判断法。() 8.11与等人发现股票价格序列类似于随机漫步,他们最终把这些理论形式化为有效市场价说。( 9.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资本市场分析基本上由两大派所主宰:基本分析派与数量分析派。( 10.锚定与调正启发法倾向于低估复杂系统成功的概率和高估其失败的概率。( 11.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

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当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厌恶。. 12.人们忽略的遗憾程度通常大于行动的遗憾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有限理性的决策标准是() A.最优 B.效用最大化 C.满意 D,风险最小 2. 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所损失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所得到价值的( A.2倍 B.1倍 C.2.5倍 D.4倍 3.投资者通常假定将来的价格模式会与过去相似,这种对股价未来走势的判断属于 (A.算法 B.熟识性思维 C.代表性思维 D.投资者情绪4.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产生的标志是( A.资产组合理论 B.套利定价理论 C.资本资产定价模型D.有效市场假说 5.根据性别,过度自信,频繁交易和所承担的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可能最大。 A.单身女性 B.已婚女性 C.单身男性 D.已婚男性 6. 与问题非相关的信息会导致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减弱,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的( A.首因效应 B.稀释效应 C.韦伯定律 D.近效应 7. 过度自信通常不会导致人们()

行为金融学

① 1.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丹尼尔.卡曼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把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 ②以Edwards和Magee为主的技术分析派,1948年《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技术分析之父 ③以Graham 和Dodd为代表的基本分析派,1934年《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 ④1952年,Markowitz 在其《投资组合选择》,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理论诞生的标志 ⑤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 ⑥19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疯狂》是两本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 ⑦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中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作出了深刻反思。 ⑧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选美竞赛”理论。 2.法玛提出了区分有效市场的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1970年,其关于EMH的一篇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 ①弱式有效市场: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 ②半强式有效市场:资本市场中所以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 ③强式有效市场:它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不管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的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3.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 ①反转效应、惯性效应(动量效应) ②惯性效应(动量效应) ③反转效应 ④领先-滞后效应 4.“消息真空”:与上市公司的基础价值无关的公司事件。 指数效应:股票入选股票指数成分股后带来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提高。 公司更名效应:案例2-5 公司更名效应:公司更名公告不包含未能预期到的有关公司价值的信息,依照有效市场理论,市场对这类事件应该不做反映。然而,从一些证据来看,公司的更名确实引起了股价的显著运动,这种异常现象在2000年前的网络浪潮中尤其明显。 股价溢价:股票相对债券所高出的那部分资产收益。 股票溢价之谜(为什么股票的收益率会高于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的解释: A.通常的解释:①股票相对于无风险证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由于风险溢价的存在,股票应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②投资短期股票可能出现损失,但长期会获得较大收益。 B.Benartzi和Thaler(1995)的解释:如果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短视的损失厌恶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会把女,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内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据上课时老师说必考) 5.“股票溢价之谜”指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日历 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日历效应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分析

考试:中国人的管理行为分析 ? 1 【单选】()是指导人们怎么过家庭生活的思想。 ? A. 墨家思想 ? B. 儒家思想 ? C. 法家思想 ? D. 道家思想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2 【单选】中国农业社会人的等级的划分根据()。 ? A.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B. 金钱的多少 ? C. 官职大小 ? D. 对土地的拥有情况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3 【单选】中国“人情”里的恩情的最大特点是() ? A. 价值的无限性

? B. 无法报答 ? C. 是最重要的一种人情关系 ? D. 发生在接受恩情的人发迹之前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A 4 【多选】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强关系”?() ? A. 与人的交往是有感情的 ? B. 与人的关系是互惠的 ? C. 与人的互动是频繁的 ? D. 与人的关系是紧密的 ? E. 与人之间是有恩情的 ? B ? C ? D ? E ?正确答案: A B C D 5 【多选】中国人所谓的“天”是指() ? A. 自然规律 ? B. 星象 ? C. 气象 ? D. 气候 ? E. 季节

? F. 天空 ? B ? C ? D ? E ? F ?正确答案: A B C D E 6 【多选】道家研究的是()。 ? A. 官僚体制中的生活 ? B. 家庭生活 ? C. 人 ? D. 地 ? E. 天 ? A ? B ? C ? D ? E ?正确答案: C D E 7 【判断】土地是农民的根基。()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 ?错误

当前我国投资理财行为分析

当前我国投资行为分析 摘要:家庭投资理财有多种行为,例如:选择、组合、调整等行为,它们可以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下面我们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些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然后对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使我们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有趣的行为金融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多选题】(1分)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 A. 最优化 B. 心理 C. 基本 D. 均衡 2 【判断题】(1分) 棉花糖实验反映的是人类自我控制的问题. A. 错 B. 对 3 【判断题】(1分)

标准的金融学的假设是建立在投资者应该如何决策的基础上的,行为金融学的假设是建立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的投资行为。前者是规范性的,后者则是实证性的。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分) 作为经济学术语的动物精神指的是导致经济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的元素,它还用来描述人类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分) 在认知论领域中,有一个命题被称为是“可误论”。可误论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这个理论主张人永远不会对一种观点给予盖棺定论式的肯定。 A. 对 B.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根据期望效用理论,人们的风险态度是不变的,而在现实中,人们有时会选择规避风险,有时则会寻求风险。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分) 损失规避指的是,损失所造成的心理大于收益。 A. 错 B. 对

【判断题】(1分) 在前景理论中,取代效用函数的是价值函数。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分) 根据价值函数的描述,人们在收益域内是规避风险的,在损失域内是寻求风险的。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分) 在迷恋小概率事件和确定性效应双重作用之下,加权函数变成了这个倒s型了。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分) 迷恋小概率事件表现在加权函数中,就是概率为0的邻域内曲线斜率较大。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分) 确定性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对确定性的结果,也就是百分之百的结果赋予更大的权重,那么表现在加权函数中,就是概率为1的邻域内所对应的曲线更加平缓。 A. 错 B. 对 8 【单选题】(1分) 风险态度的四重性说明,人们在面对小概率的损失的时候,表现为

分析中国人的购物行为

分析中国人的购物行为 争取消费者的关键一步在售点(point-of-purchase, POP),是“临门一脚”实现购买。消费者会不会买?如何买?终端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是终端卖场关注的中心问题,由此需要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是否抓住了消费者的第一体验任何品牌要赢得消费者,要过两道关:选择和使用。有的厂商以为质量第一位,其实质量只在使用阶段才会显示出优劣,而使用在后,选择购买在先,所以第一关其实是在卖场终端,而不在工厂车间,要首先从售点打开顾客之门。 消费者的第一体验来自商场的形象、售点氛围、现场刺激、品牌表现等等。所谓“零售为王”,真正的意义是指在售点终端与消费者距离最近,最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从而最有权力。 中国人购物之不同 :从购物行为的角度看,中国人与西方人有何不同?观察对比中美购物现场之环境,可以发现卖场上的种种差异都是由消费者购物行为所决定的。例如,中国的大卖场常常拥挤不堪,人相当多,欧美的大卖场相对冷清;中国的大型超市多用现金支付,欧美的大卖场几乎全部是刷卡;发达国家消费者开车购物,卖场放在郊区,中国人多没有车,卖场不能离人群太远,所以在中国的大型超市不但选址在城市中,而且相隔很近(以步行15分钟为选址的半径)。 不仅如此,消费者购物决策有所不同。中国人购买安全感是突出的问题。而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商店整体印象的第一要素。 特征1:价格敏感 特征2:“吃”消费为主 特征3:随大流购买 购买行为越来越冲动性 研究表明非计划性购买的趋势在不断地上升,Welles (1986年)的报告则进一步说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在商场里面发生冲动性购买。 对超市的化妆品、保健品及医药品购买行为的研究发现,保健品和美容用品的购买决策中,61%是非计划的。39%的百货商场顾客和62%的折扣店顾客的购买行为中至少有一种商品是非计划购买。随着大卖场(Supermarkets和Hyperstores)的兴起和扩张,消费者在商场里见到众多的产品,这使得他们可以在到达商场之后再进行购买决策。 冲动性购买有5种类型: (1)纯粹冲动性购买。由于特价而去某一特定商场购物,但事先没有计划要买什么产品。 (2)建议性购买。是指受商场售点刺激的诱惑建议而额外购买的行为。 (3)时尚冲动性购买。为了获取多样性或新鲜感的购买行为,代表了一种对正常产品系列或常规品牌的偏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