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实验指导书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系

二00九年五月

前言

本书是根据《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环节而编写的。在内容上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实验指导书内容侧重于金相实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和金相显微组织的观察,使学生在金相实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并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学到的知识,而碳合金组织观察及显微照相技术综合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使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会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每人制备一个基本合格的试样;

2、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自己制备好的试样,并说明该试样是何种组织。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设备:金相显微镜砂轮机预磨机抛光机吹风机

2、试样材料:退火态碳钢试样

3、消耗材料:不同粗细的金相砂纸一套 Cr

20

3

抛光液 4%硝酸酒精溶液棉花水砂纸

抛光布水

四、实验方法指导

(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放大100~1500倍来研究金属及合金组织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它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结构最基本的一种实验技术。

金相显微镜的种类和型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台式、立式和卧式三大类。金相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的显微镜还附有摄影装置。现以XJP-200型台式金相显微镜(如图1)为例加以说明:

XJP-200型双目倒置金相显微镜

照明系统:在底座内装有一个6V20W钨卤素灯作为光源,通过光亮度调节钮进行亮度调节。在开启电源之前,应把光亮度调节钮置于光亮度最低位置,以避免大电流直接冲击照明灯泡,在开启电源后,再慢慢推进光亮度调节钮,直到所需亮度为止。关机时亦应将光亮度调节钮退至最低位。

显微镜调焦装置:在显微镜体的两侧有粗动和微动调焦手轮,两者在同一部位。顺时针方向(右手)旋转粗调手轮,使支架上升,将试样置于载物台中间,先用10倍物镜观察,用粗动手轮大致调出成像后,再用微动手轮来调焦。转换器上的滚花齿纹是操作者手接触的位置。

双目观察时,应调节好双目观察筒的瞳距,用两只手抓住观察镜面板调节镜筒间距,直到通过两目镜同时看到完整的视场。瞳距不对易使操作者感到疲劳,并影响物镜齐焦。用左眼观察,调节粗动手轮、微动手轮,对标本准确调焦,直至图象清晰。用右眼观察,不须调焦,调节刻度圈使图像清晰。如果目镜瞳距和刻度圈已调节合适,将得到如下效果:⑴无论看到任何试样,用粗、微动手轮调焦,左右眼都能看到清晰的成像。⑵观察者头部在确定位置通过两目镜可舒适地看到整个视场。⑶将转换器上的物镜换到另一个物镜时,仅需要稍微转动微动手轮,便可获得清晰图像。如果示得到上述结果,则需要重新调节,亦可以左眼为基准按上述方法调整。为了避免每次使用显微镜都要重复这样调节,应记住各刻度值。

载物台:用于放置金相试样,载物台和下面托盘之间有导架,用手推动,可使载物台在水平面上作一定范围的十字定向移动,以改变试样的观察部位。移动范围约为8mm×8mm。

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孔径光栏装在照明反射镜座上面,调整孔径光栏能够控制入射光束的粗细,以保证物象达到清晰的程度。视场光栏设在物镜支架下面,其作用是控制视场范围,使目镜中视场明亮而无阴影。在刻有直纹的套圈上还有两个调节螺钉,用来调整光栏中心。

物镜转换器:转换器呈球面形,上有三个螺孔,可安装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旋动转换器可使各物镜镜头进入光路,与不同的目镜搭配使用,可获得各种放大倍数。

(二)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

2、根据放大倍数选用所需的物镜和目镜,分别安装在物镜座上及目镜筒内,并使转换器转至固定位置(由定位器定位);

3、将试样放在样品台中心,使观察面朝下,薄试样可用弹簧片压住;

4、转动粗调手轮先使载物台下降,同时用眼观察,使物镜尽可能接近试样表面(但不得与试样相碰),然后相反转动粗调手轮,使载物台渐渐上升以调节焦距,当视场亮度增强时再改用微调手轮调节,直到物象调整到最清晰为止;

5、调节双目观察筒的筒距,直到通过两目镜能同时看到完整的视场;

6、适当调节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以获得最佳质量的物象。

(三)金相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调节过程中,若发现支架自动下滑,可将右手轮内侧滚花紧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略加力)直到上述现象消失;

2、操作时应特别细心,不能有任何剧烈的动作,光学系统不允许自行拆卸;

3、显微镜镜头的玻璃部分和试样磨面严禁手指直接接触,若镜头中有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擦拭;

4、在旋转粗调或微调手轮时动作要慢,碰到某种阻碍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指导教师查找原因,不得用力强行转动,否则损坏机件。

5、观察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四)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镶嵌、磨制、抛光、浸蚀等几个步骤。

1、取样:显微试样的选取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取其有代表性的部位。

2、镶嵌:当试样较小时,直接用手磨制很困难,可将试样镶嵌在热固性塑性(如胶木粉)或热塑性材料(聚乙烯、聚合树脂)中。本实验选用圆钢试样,无需镶嵌,可直接磨制。

3、磨制方法:

①预磨:预磨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通常在砂轮机上或用锉刀制成平面,无保存必要时,可将试样的尖角倒圆。在砂轮上磨制时,应握紧试样,压力不宜过大,并随时用水冷却,以防受热引起金属组织变化。

②粗磨:为细磨作准备,在预磨机上或粗砂纸上进行,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再细磨。

③冲洗:清水洗净并擦干

④细磨:消除粗磨后的磨痕,得到平整而光滑的磨面,为抛光作准备。将粗磨好的试样用水冲洗并擦干后,依次在由粗到细的各号金相砂纸上把磨面磨光。

方法: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并使磨面朝下,均匀用力沿直线向前推行,返回时试样要离开砂纸,如此反复,直至磨面上的磨痕被去掉,新的磨痕均匀一致时为止。每磨好一张砂纸后,用清水洗去试样上的的沙粒,拭干,换下一号砂纸再磨,此时,须将试样的磨制方向转动90°,即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然后换第三张……直到磨完最细砂纸为止。各级砂纸必须分别存放,不得混在一起。

⑤冲洗:清水洗净

4、抛光:为去除细磨时磨面上遗留下来的细微磨痕和变形层,是靠极细的抛光粉末与磨面间产生相对磨削和滚压作用来消除磨痕,使其成为光滑的镜面。

机械抛光机主要由电动机和抛光圆盘组成,转速300-500转/分。抛光盘上铺以呢绒。抛光时在抛光盘上不断滴注抛光液。抛光液通常采用Al2O3、Cr2O3等细粉末在水中的悬浮液。

5、冲洗:清水洗净

6、浸蚀:抛光后的试样磨面是一光滑镜面,若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一片亮光,除某些非金属夹杂物外,无法辨别出各种组成物及其形态特征。必须经过适当的浸蚀,才能使显微组织正确地显示出来。最常用的浸蚀剂为3-4%硝酸酒精溶液。

方法:将试样磨面浸入浸蚀剂中,或用棉花沾上浸蚀剂擦拭表面。时间要适当,一般磨面发暗时就可停止,如浸蚀不足可重复浸蚀,再用清水冲洗,接着用酒精冲洗,最后用吹风吹干,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浸蚀过度,试样则需重新抛光,甚至还需在最后一号砂纸上进行磨光。

五、实验结果记录

1、金相显微镜型号:

2、所用物镜倍数:

3、所用目镜倍数:

4、放大倍数:

5、所观察的试样牌号:

6、所使用的浸蚀剂:

7、观察到的组织: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写出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写出金相试样制作的过程;

4、实验结果记录;

5、本次实验的体会。

实验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熟悉铁碳合金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了解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影响。建立起Fe-Fe 3C 状态图与平衡组织的关系; 3.了解平衡组织的转变规律并能应用杠杆定律。

二、概述

平衡状态是指铁碳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完成转变的组织状态。在实验条件下,

退火状态下的碳钢组织可以看成是平衡组织。

图1是以组织组成物表示的铁碳合金相图。在室温下碳钢和白口铸铁的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种基本相构成。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合金相变规律的差异,致使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类型。表1列出各种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

表1 各种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

铁碳合金显微组织中,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种相经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均呈白亮色,而它们之间的相界则呈黑色线条。采用煮沸的碱性苦味酸钠溶液浸蚀,铁素体仍为白色,而渗碳体则被染成黑色。

图1 以组织组成物表示的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的各种基本组织特征如下:

1.工业纯铁

含碳量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其显微组织为单相铁素体或铁素体+极少量三次渗碳体。为单相铁素体时,显微组织由亮白色的呈不规则块状晶粒组成,黑色网状线即为不同位向的铁素体晶界,如图2(a)所示。当显微组织中有三次渗碳体时,则在某些晶界处看到呈双线的晶界线,表明三次渗碳体以薄片状析出于铁素体晶界处,如图2(b)所示。

(a)250X (b)700X

图2 工业纯铁的显微组织

2.碳钢

碳钢按含碳量的不同,将组织类型分为3种:共析钢、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其组织特征如下:

(1)共析钢

含碳量为0.77%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其显微组织是珠光体。珠光体是层片状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两相的相界是黑色的线条,在不同放大倍数条件下观察,则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征,在高倍数(>500倍)电镜下观察时,能清晰地分辨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体和细片状渗碳体,如图3(a)所示。在300~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由于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片厚度,这时所看到的渗碳体片就是一条黑线.如图3(b)所示。珠光体有类似指纹的特征。

图3 共析钢的珠光体组织

(2)亚共析钢

含碳量为0.0218%~0.77%的铁碳合金称为亚共析钢,室温下的显微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呈白色不规则块状晶粒,珠光体在放大倍数较低或浸蚀时间长、浸蚀液浓度加大时,则为黑色块状晶粒,如图4所示。

图4亚共析钢的显微组织(300×)

在亚共析钢的组织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的珠光体量也增加。在平衡状态下,亚共析钢组织中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相对量可应用杠杆定律计算。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自所占面积的百分数,可以近似估算出钢的含碳量。即钢的含碳量≈P(面积%)×0.77%

(3)过共析钢

含碳量为0.77%~2.11%的铁碳合金称为过共析钢,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呈网状分布在原奥氏体的晶界上,随着钢的含碳量增加,二次渗碳体网加宽,用硝酸酒精溶液浸蚀时,二次渗碳体网呈亮白色,如图5(a)所示。若用煮沸的碱性苦味酸钠溶液浸蚀,则二次渗碳体呈黑色,如图5(b)所示。

图5 过共析钢的显微组织(300×)

3.白口铸铁

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2.11%~6.69%。在白口铸铁的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渗碳体相,其宏观断口呈白亮色,因而得名。按含碳量不同,其组织类型也分为3种:共晶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和过共晶白口铸铁。

(1)共晶白口铸铁

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4.3%,室温显微组织是低温莱氏体。低温莱氏体是珠光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如图6所示。其中白亮的基体是渗碳体,显微组织中的黑色细小颗粒和黑色条状的组织是珠光体。

图6共晶白口铸铁(100X)图7亚共晶白口铸铁(100X)图8过共晶白口铸铁(200X)

(2)亚共晶白口铸铁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2.11%~4.3%,室温的显微组织是珠光体+二次渗碳体+莱氏体,如图7所示。图中较大块状黑色部分是珠光体,呈树枝状分布,其周边的白亮轮廓为二次渗碳体,在白色基体上分布有黑色细小颗粒和黑色细条状的组织是莱氏体。通常二次渗碳体与共晶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连在一起,又都是白亮色,因此难以明确区分。

(3)过共晶白口铸铁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4.3%~6.69%,其室温显微组织为莱氏体+一次渗碳体,如图8所示。图中呈白亮色的大板条状(立体形态为粗大片状)的是一次渗碳体,其余部分为莱氏体。

三、实验内容

观察八种试样,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判断各组织组成物,区分显微镜下看到的各种组织。

工业纯铁试样1个,亚共析钢试样2个、共析钢试样1个、过共析钢试样1个、亚共晶白口铸铁试样1个、共晶白口铸铁试样1个、过共晶白口铸铁试样1个。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画出你观察到的试样的组织图,标明各组织组成物名称、材料名称、处理条件、浸蚀剂、放大倍数等(不要将划痕、夹杂物、锈蚀坑等画到图上)。

3、计算碳钢(亚共析钢试样2个、共析钢试样1个、过共析钢试样1个)室温下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4、讨论铁碳合金含碳量与组织的关系。

五、注意事项

金相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参阅有关书籍。实验课上所用的显微镜已经调整好了,观察时只要转动微调螺旋,看清楚即可。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使用时一定要当心。制备试样很费时间,所以我们要爱护制好的试样表面,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试样表面,更要避免被硬物划伤,在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手去动试样。

实验结果记录:

材料牌号:材料牌号:处理状态:处理状态:浸蚀剂:浸蚀剂: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材料牌号:材料牌号:

处理状态:处理状态:

浸蚀剂:浸蚀剂: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材料牌号:材料牌号:

处理状态:处理状态:

浸蚀剂:浸蚀剂: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实验三焊口的组织检验

一、实验原理

焊接成形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加工和成形工艺方法。有许多产品或(和)零部件都有焊接工艺环节。对这类产品来讲,焊接质量就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所以在焊接工序之后进行组织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钢材焊接后,焊口区域的组织由焊缝金属、热影响区和母材区组成。焊缝金属是经过熔化的金属部分组成,热影响区是母材区和焊缝金属之间发生急热急冷而有组织变化的部分。

焊口的组织取决于焊接时达到的最高温度和随后的冷却速度。由于从熔化区到母材区的变化是连续发生的,所以热影响区也没有非常明显的分界线。这些区域的大致分类如表 1 所示。

表l 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图 1 的实验结果说明,在熔合线附近有显著的硬化现象。这种硬化程度因材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但最高硬度越高,焊口越容易变脆。一般在焊接高碳钢和高强度钢时在热影响区容易形成马氏体和贝氏体,因此显著硬化,容易产生裂纹或其它缺陷,属于不好焊接的钢,故应特别注意。

图1 高强度钢焊口组织和硬度分布

二、实验目的

电弧焊接是利用大电流产生的热量,短时间内将金属加热熔化,凝固后焊合的工艺过程。本实验采用电弧手工焊接的方法,焊接低碳钢和高碳钢,观察焊口组织和分析沿焊口截面上的硬度分布,从而掌握焊口的特点和性能。

三、实验过程及步骤

(l)准备电弧焊机一台,钛铁矿型结构钢焊条2 根,低碳钢试样和高碳钢试样各两对。(2)用两种试样(低碳钢对低碳钢,高碳钢对高碳钢)焊接。注意在焊接过程中按规范操作,防止烫伤身体或灼伤眼睛。

(3)焊好的试样加工成图2 形状,每一个试样分别沿ab 线的走向测定维氏直。

(4)试样的焊接区域磨制成金相试样,用4 %硝酸酒精腐蚀,用显微镜观察。

图2 焊接试样加工示意图

四、实验报告要求

(l)简述实验过程。

(2)总结硬度实验数据,用表格的形式或用曲线图的形式表达两种试样的实验结果。(3)金相实验结果包括:焊缝金属有无裂纹、焊缝金属区域、热影响区域的尺寸、两种材料组织差别等内容。

实验四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选做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现象);

2、熟悉金属塑性变形再结晶退火后的晶粒度与预先的塑性变形量的关系;

3、熟悉测定金属临界变形度的方法。

二 、实验概述

金属经冷变形后,不仅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碎化,而且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大大增加,形成亚结构,以及由于位错的相互作用,构成位错运动的障碍物,因而导致强度增加,塑性下降,即产生了加工硬化现象。实验时注意塑性变形初期与后期的用力感。

经过变形的金属和合金,处于一种亚稳的高能状态,这样的金属材料再热的激活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可以转变为更稳定的状态,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回复阶段主要是异号位错的会聚抵消和在较高温度进行的同号刃型位错的多边化,使能量降低。在多边化后,对层错能高的多晶体材料来说,在形变晶粒中的胞壁处的缠结位错形成整齐的位错网络,构成亚晶界,故由回复前的“胞状组织”转化为“亚晶组织”,使内应力降低。

再结晶是以多边化产生的无应变的亚晶为基础形核长大,通过晶界的移动最后形成无应变的等轴的新晶粒的过程。经过再结晶的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冷加工前大致相同。再结晶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冷变形的金属材料经过加热产生再结晶现象,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再结晶退火。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与材料的强度、塑性乃至冲击韧性有极大关系,故直接影响再结晶退火后的冷成形性能及使用性能。再结晶后的晶粒度与冷变形程度有很大关系。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采用的材料是纯度为98.5%的工业纯铝薄片。退火状态。铝片分别拉伸到指定的变形度:2%,3%,4%,6%,9%,12%,16%,18% 。然后在550℃的炉内进行再结晶退火,测定其晶粒大小。并作出晶粒大小与变形度的关系曲线。以确定铝的临界变形度。 实验步骤

1、取试样尺寸为200×15×0.5铝片,在试样的一端打上编号,用铅笔画出相距100mm 的标距线,如图1所示

试样上有用部分长度为100 mm

L=100+100 n %

2、试样固定在拉伸装置上,拉伸到指定的变形度:2%,3%,4%,6%,9%,12%,16%,18% 。

由于拉伸时试样两端被夹紧,以至两端形变过小,中间部分形变程度较均匀。所以应在形变均匀的中间部分进行实验。才能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3、试样拉伸后,放到550℃的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保温半小时,然后空冷。

图1 试样示意图

4、将退火试样放入混合酸(15%HF+45%HCL+15%HNO3+25%H2O)浸蚀剂中显示晶粒(5秒左右)。浸蚀剂容器须放在冷水中冷却,试样浸蚀后用清水冲洗,烘干。

5、数出500mm2面积的晶粒数,算出晶粒大小,即晶粒面积的平均值,变形在9%以上用放大镜数出100 mm2内的晶粒数。将实验的数据记录下表

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

1、拉伸机,中温箱式电阻炉。

2、扳手,剪刀,游标卡尺等。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说明实验目的

2、根据上述数据作出晶粒大小与变形度的关系曲线。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测量塑性变形量为什么必须以标距线为基础?

实验五 激光相变硬化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激光相变硬化的概念、特性与常规淬火的区别及基本方法。

2. 了解激光相变硬化所涉及的激光器、加工机床和吸光涂料等。

3. 在45钢表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实验,优化工艺参数获得良好的硬化层。

4. 观察激光相变硬化的典型微观组织、测量硬化层的尺寸和基本性能。

二、实验概述

激光相变硬化原理如下:利用聚焦激光束(功率密度103

-104

W/cm 2

)对特定部位的钢铁等材料表面进行辐射,使表面金属快速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当激光束移开后,被加热表层与基材之间极高的温度梯度和金属基体本身极好的导热性使其获得约103-104K/s 的冷却速度,表层奥氏体快速极冷发生马氏体相变而实现表面强化。极高的加热速度使奥氏体晶粒细化,并且在奥氏体内碳的分布很难均匀化,随后以远超过通常淬火条件下的冷却速度进一步细化了马氏体,并使形成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内位错密度和晶格畸变呈几个数量级的规模增加。因此,激光相变硬化往往能获得比常规方法更高的硬度。由于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的比容差异,在淬硬表层形成压应力状态,激光硬化表层具有很小的裂纹倾向和更优异的耐磨性能及抗疲劳性能。激光相变硬化是目前激光材料加工领域研究应用最普遍的表面强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钢和铸铁等材料的局部强化。图1为激光相变硬化的示意图;图2为激光相变硬化的典型加热冷却曲线;图3为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曲线);图4为激光相变硬化亚共析钢和共析钢的微观组织;图5为激光相变硬化各类铸铁的微观组织。

图1 激光相变硬化示意图 图2 激光相变硬化的典型加热冷却曲线

图3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曲线) 图4激光相变硬化亚共析钢和共析钢的微观组织

图5激光相变硬化各类铸铁的微观组织

由于金属材料对红外激光的反射率较高,激光相变硬化时一般要求在工件表面预涂一层吸光涂料以增加对激光能量的吸收率。

激光相变硬化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激光功率、光斑直径、扫描速度、吸光涂层及其厚度、保护气体环境等。其基本规律是;随激光功率或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或扫描速度的降低,相变硬化层的深度增加,热影响区增加。硬化层宽度主要取决于聚焦光束直径。硬化层硬度取决于被处理材料的特性(含碳量)与扫描速度。常规方法能处理的材料均能用激光相变硬化取得良好的硬化效果,尤其是在选择性局部区域硬化方面效果显著。

激光相变硬化属表面硬化技术,硬化层深度一般在1mm以下。采用离焦光斑单道处理硬化宽度一般在5mm左右,采用光束整形措施将圆形聚焦光斑变化为矩形或线性光束可将硬化宽度增加到20mm。要处理大面积时需要进行多道搭接处理,但在相邻两条硬化带之间存在回火软化区。

激光相变硬化所用的设备通常包括:高功率工业激光器(CO2激光器、Nd:Y AG激光器等)、数控激光加工机床和激光处理工作头等。

三、实验内容

(1)在45钢表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实验,预涂吸光涂料。

(2)改变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得到不同尺寸的硬化层,优化参数得到外观良好的硬化层。

(3)测试硬化层的外形尺寸。总结硬化层尺寸与工艺参数的关系.测试硬化层的基本性能。

四、实验步骤、实验流程与注意事项

(1)将预先准备好的45钢试样(直径25mm,高30mm的圆柱)表面用酒精和丙酮清洗干净.用电吹风机吹干备用。

(2)将吸收涂料均匀地涂在试样表面。

(3)将试样平放在工作台平面上。

(4)启动数控机床,移动激光工作头至试样上面,调节Z轴高度使散光束离焦得到3.5×4.5mm 的光斑大小。

(5)启动激光器。

(6)改变激光功率1000-2000W,改变扫描速度0.5-1m/min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实验,得到不同的激光相变硬化层;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7)关激光器,关水冷机组,关数控机床,清理现场。

(8)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激光相变硬化典型组织。

(9)用硬度计测定硬化层及未硬化表面的硬度值。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内容、实验简单原理和所用的实验设备。

(2)简述实验步骤和过程。

(3)列出实验工艺参数和实验现象的记录。

(4)列出实验结果。

(5)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

六、思考题

(1)通过实验,对激光相变硬化有何进一步的认识?(2)思考激光相变硬化的应用领域。

实验六激光熔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激光熔覆的概念、特性和基本方法。

(2)了解激光熔覆所涉及的激光器、加工机床、送粉器和喷嘴。

(3)用同轴送粉法在45钢表面进行镍基合金的激光熔覆,优化工艺参数获得良好的熔覆层。

(4)测量熔覆层的尺寸和基本性能。

二、实验概述

激光熔覆是一种基于高能激光束的先进涂层制备技术。用高能激光束局部熔化材料表面薄层形成熔池,同时向熔池中添加一种或几种合金混合粉末,形成与基体牢固冶金结合的高性能涂层,涂层材料自成冶金体系,基体对涂层的稀释率很低,能够在保持基体材料韧性的同时有目的地实现局部表面的高耐磨性、耐蚀性、抗高温氧化等多种性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表面与整体、强度与柔性的良好有机结合。激光熔覆是近年来材料和激光加工领域的研究前沿。激光熔覆的特点有:①可以完全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能;②涂层与基体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显微组织细;③合金粉末选择范围广,能实现耐磨损、耐腐蚀、耐冲蚀,耐疲劳、抗高温氧化等多种性能;④热量输人少,热循环很短暂、对基体的热损害和热变形少,晶粒不易长大;⑤基体对熔覆层的稀释程度可控,保证熔覆层性能;⑥可控制熔覆层成分、浓度、形状和区域大小;⑦无机械接触。与现有表面涂层技术相比,激光熔覆具有最为牢固的冶金结合和良好的综合性能,见表l。激光熔覆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使一般材料表面获得超硬、超强、超耐磨、超耐蚀等特种性能。激光熔覆能广泛应用于机械、矿山、石油、能源、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要求高性能表面涂层的领域。

激光熔覆的基本工艺有预置涂层法(图1)、侧向送粉法(图2)和同轴送粉法(图3)。

表一激光熔覆与相近表面技术的比较

包装材料实验报告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报告 课程:包装材料学 姓名:李天卓 学号:20131052046 班级:包装工程2013级 任课教师: 解林坤 时间:2015.11.06

一厚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厚度是指纸和纸板等材料在两侧压板间规定压力下直接测量的结果,单位是mm或μm。厚度是影响纸和纸板技术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要求一批产品各张纸或纸板之间的厚度应趋于一致,同一张纸或纸板不同部位之间厚度也应一致。对于具有特殊用途要求的产品如标准纸板还应进行更为严格的全幅校验。在测量时可根据纸的厚薄采用多层测量或单层测量,最后以单层测量的结果表示纸的厚度。 二、测试仪器: 测定纸和纸板厚度的主要仪器是厚度测定仪,有手动、电动之分,以手动为例,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测定时将纸或纸板放在两受压面之间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受压面间的压力为100 kPa±10 kPa,测厚时,受压测量面积为200 mm2。 图1 厚度测定仪 1—拨杆;2一指针;3一重锤;4一测量杆; 5一测量头;6一量砧;7一底座 三、试验步骤 (1)把测微计放置在无震动的水平面上,调好零点,按标准规定采取试样,以每张纸样上切取100 mm×100 mm的试样至少5张。 (2)按下拨杆,抬起测量头至足以放人纸样的高度(若为电动仪器,则由仪器自动控制高度),置纸样于测量头与测量砧之间。

(3)缓慢放松拨杆,使测量头以低于3 mm/S的速度将测量面轻轻压到试样上(若为电动测厚仪,则自动下降接触纸样),注意避免产生任何冲击作用,待指示值稳定后2~5 s内读数,避免人为对测微计施加任何压力。 (4)对每个试样进行一次测定,测定点离任何一端不小于20 mm或在试样的中心点。宽度在100 mm以下的盘纸,应按全宽切取5条长300 mm的纸条,在每条不同位置测量其厚度,至少两处。 四、结果表示: 以所有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并报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厚度小于0.05mm的纸,准确至0.001 mm; 厚度小于0.2 mm的纸,准确至0.005mm; 厚度大于0.2mm的纸,准确至0.01 mm。 实验结果:0.33×0.01mm=0.0033mm 二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耐折度是指试样在一定张力下,抗往复折叠的能力,以折叠次数表示。耐折度受纤维的长度、纤维本身的强度和纤维间的结合状况影响。凡纤维长度大纤维的强度高和纤维结合力大者,其耐折度就高。耐折度也受纸张水分含量的影响,水分含量低纸张发脆,耐折度低,适当增加含水量,纸张的柔性提高,耐折度随之增大,但水分含量超过一定限度耐折度开始下降。另外,耐折度受打浆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内,耐折度随打浆度的增加而增加,继续提高打浆度到一定程度,由于纤维的平均长度下降,纤维交织紧密,纸质变脆,则使耐折度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上控制好影响因素,对保证纸张有较好的耐折强度甚为重要。 许多纸和纸板如白纸板和箱纸板等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要经受多次折叠,而耐折度则能较好地反映出纸张抗反复折叠的能力,因此,耐折度的检测被广泛采用。 常用的耐折度仪有两种,一种为卧式的,称作肖伯尔(Schopper)式和立式,称作MIT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试样的折叠角度不同,肖伯尔式的折叠角度为180°,MIT式的折叠角度为135°。

材料科学实验指导书(doc 6页)

材料科学实验指导书(doc 6页)

材料科学实验讲义 (一级实验指导书)

电容器的材料要求介电系数尽量大,而介质损耗尽量小。相反地,制造仪表绝缘器件的材料则要求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都尽量小。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要求材料的介质损耗较大。所以,通过测定介电常数(ε)及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可进一步了解影响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的各种因素,为提高材料的性能提供依据。 本实验的目的: 1、探讨介质极化与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的关系; 2、了解高频Q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室温下用高频Q表测定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二、实验原理 按照物质电结构的观点,任何物质都是由不同的电荷构成,而在电介质中存在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当固体电介质置于电场中后

会显示出一定的极性,这个过程称为极化。对不同的材料、温度和频率,各种极化过程的影响不同。 1、介电常数(ε):某一电介质(如硅酸盐、高分子材料)组成的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所得到的电容量C x 与同样大小的介质为真空的电容器的电容量C o 之比值,被称为该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o x C C = ε 式中:C x —电容器两极板充满介质时的电容; C ο —电容器两极板为真空时的电容; ε —电容量增加的倍数,即相对介电 常数 介电常数的大小表示该介质中空间电荷互相作用减弱的程度。作为高频绝缘材料,ε要小,特别是用于高压绝缘时。在制造高电容器时,则要求ε要大,特别是小型电容器。

在绝缘技术中,特别是选择绝缘材料或介质贮能材料时,都需要考虑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此外,由于介电常数取决于极化,而极化又取决于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形式。所以,通过介电常数随电场强度、频率和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还可以推断绝缘材料的分子结构。 2.介电损耗(tgδ):指电介质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热而损耗的那部分能量。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介质没有周期性损耗,基本上是稳态电流造成的损耗;在交流电场作用下,介质损耗除了稳态电流损耗外,还有各种交流损耗。由于电场的频繁转向,电介质中的损耗要比直流电场作用时大许多(有时达到几千倍),因此介质损耗通常是指交流损耗。 在工程中,常将介电损耗用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来表示。tgδ是绝缘体的无效消耗的能量对有效输入的比例,它表示材料在一周期

食品包装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包装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学时数:18 学分数:1.0 一、实验课开设目的 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加深理解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掌握包装材料的包装特性及基本用途,了解包装技法的基本程序和操作,为将来步入生产奠定实践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社会要求的食品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特开设《食品包装学》实验课。 二、实验课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 42学时,其中讲课 24学时,实验 18学时。 序号实验题目学时 1 食品包装材料测试 3 3 2 食品包装技术: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液体、 固体、枕式袋) 3 食品包装技术:热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 3 4 食品包装技术:真空(充气)包装机、热封机 3 5 产品包装设计6(设计实验) 合计18 三、实验课教材、参考书目 1.理论讲授教材:章建浩.《食品包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实验指导书:袁亚宏.《食品包装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待编。 3.参考书: ① 章建浩主编. 食品包装手册大全.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② 林学翰等主编.食品包装学.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实践1:餐饮服务站姿、走姿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食品包装材料测试(3学时) 1.实验目的与要求:建立食品包装常用材料的感性认识,了解材料的包装特性及用途,并掌握食品包装材料基本包装性能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食品包装用纸类材料中,比较认识牛皮纸、羊皮纸、蜡纸等纸张和纸板的包装特性和用途;塑料中,对常用的PE、PP、PET、PA、PVC、PVDC等塑料的包装特性和用途及包装产品进行展示和了解;金属中,主要对目前市场常用于两片罐、三片罐制造材料镀锡钢板及铝箔的包装特性和包装产品及一些新型食品金属罐进行分析;玻璃中,主要了解玻璃瓶的包装强度和特性及新型薄壁轻型瓶。另外,还可根据市场发展,认识一些最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产品。 3.实验步骤: (1)对各种包装材料的特征进行识别并了解包装特性 (2)对包装材料的基本特性进行测定分析 4.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完成后,学生必须于当周完成并上交试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统一使用西昌学院实验报告用纸书写,要求书写规范、整洁,并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有选择性的接受学生反馈的意见,以便对实验进行改进。 5.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厚度测定仪,封口强度测定仪,热封强度仪,热收缩测定仪等 实验二食品包装技术: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液体、固体、枕式袋)(3学时) 1.实验目的与要求: ①了解食品包装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在掌握包装材料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完成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基本原理。 2.实验主要内容: ①了解食品包装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基本原理 ②掌握食品包装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方法 结合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设备条件对以上包装技术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食品包装常用技法的理解。 3.实验步骤: ①于本门课程开始授课时,即下达设计任务及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利用课外收集,了解食品包装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实验课时,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和调试; 4.实验报告要求:实验完成后,学生必须于当周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统一使用西昌学院实验报告用纸书写,要求书写规范、整洁,并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报告中要分析其设计或收集的包装产品所选用的包装材料的类别及特性,采用的包装技法,并能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见解。教师对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有选择性的接受学生反馈的意见,以便对实验进行改进。 5.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 6.实验所需材料:多功能包装机塑料薄膜 实验三食品包装技术:热成型-充填-封口包装机(3学时) 1.实验目的与要求:

食品包装实验报告

食品包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利用所学食品包装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加深对食品包装的原理及应用的认识。 二、实验要求: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及所学内容设计适合液体乳制品包装的形式,满足特定食品的包装要求。 三、实验内容: 1. 液体奶的种类 1.1乳制品 以牛乳、羊乳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种制品。 1.2生鲜乳 从符合国家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以及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及变质乳不得用作生鲜乳。 1.3巴氏杀菌乳 仅以生鲜牛乳或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 1.4超高温灭菌乳 仅以生鲜牛(羊)乳为原料,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加热到至少132oC并保持很短时间的灭菌,再经无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 1.5保持灭菌乳 以生鲜牛(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无论是否经过预热处理,在灌装并密封之后经灭菌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1.6调制乳 以不低于80%的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可采用高于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保持灭菌条件等工艺过程制成的液体产品,包括调味乳和营养强化乳。 1.7发酵乳 以生鲜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值降低制成的产品。 1.8调制发酵乳 以80%以上的生鲜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其它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值降低,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

总结表格 2.1以灭菌纯牛乳为例,主要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描述见下表。 灭菌纯牛乳(UHT纯牛乳)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描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十二·五”建设规划 系、部、室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编制日期:2010年3月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实验室建设概况 1、实验室设臵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本学科点基本具备课程实验教学条件,初步建立了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材料加工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等三大类11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总面积360m2,各实验室功能及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专业实验室设臵情况 2、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除学院公用大型仪器设备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现有设备见附表2。总价值

为2137929元。其中2006-2009年投入占70%左右,约150万元。 3、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内涵及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规划和建立了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材料加工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等三大类教学实验室,重点建设了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 材料制备实验室主要购臵了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烧成的高温电阻电炉、微波烧结炉、气氛炉,热压烧结炉等,用于金属材料熔制的真空熔炼炉、电阻炉,以及用于金属热处理改性的真空热处理炉、渗碳炉等,基本能满足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需要。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主要购臵了液压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蠕变试验机、疲劳试验机、各类硬度仪等设备,基本满足结构材料教学需要。 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主要购臵了金相显微镜及金相制备相关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一个自然班的教学实验,是十一五期间建设较好的一个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共承担结晶学与矿物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设计与制备、金属学、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合金熔炼原理、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课程设计、现代金相实验技术、材料显微组织与结构实验、特色与创新实验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课程,同时承担每年约150名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教学任务、每年50名左右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十一五期间,依托金刚石薄膜实验室、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及现有专业实验室,承担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和四川省等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被3大检索收录40余篇。 总之,较好地完成了上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的各项实验室建设任务。 4、教学队伍 专业实验室设有管理人员3名(初级2名、中级1名),专职实验教师1名(热分析实验室),所有实验课程教学完全由专业教师执行。 5、存在的问题 尽管通过多年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本科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实验室很难满足新的培养方案对于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包装结构设计实验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名称:包装结构设计 2、实验课程名称(英文):Packaging Structure Design 3、课程代码:120037 4、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5、学时:4 6、学分: 7、适用专业:包装工程 8、先修或同修课程:包装CAD、包装材料学、包装电脑装璜、包装工艺 9、开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 10、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1、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 该课程实验是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性,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分析评价体验设计的合理性、表现性,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符合增强“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12、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典型包装容器的设计步骤及方法,了解包装容器常见类型、使用材料及成型工艺,重点掌握纸包装容器设计的方法及制造过程。 13、实验内容: (1)折叠纸盒设计与制作 应用纸盒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折叠纸盒的设计和制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包装纸盒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熟练包装纸盒结构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工艺方法。并通过纸盒的设计熟练掌握TULIC系列公式的应用方法及要点。 (2)瓦楞纸箱设计与制作 应用瓦楞纸箱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纸箱的设计与制作实践,通过设计制作加深对瓦楞纸箱容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的理解,获得瓦楞纸箱结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知识。 14、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考试成绩和设计研究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成绩分级为:优、良、中、及、不及格。 15、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1]宋宝峰,宋翼生主编.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 [2]孙诚,王德忠主编.包装结构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萧多皆主编.纸盒包装设计指南.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 [5]黄虹主编.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试用)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连理工大学 年月日

实验目录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2学时)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2学时)实验三 Sn-Pb二元平衡相图测试(2学时)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2学时)实验五 Fe-C合金平衡组织观察(2学时)实验六材料弹性及塑性变形测定(2学时)实验七碳钢试样的制备及测试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八金属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设计性实验(6学时)实验九金属凝固组织及缺陷的观察(2学时)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熟悉其零件的作用。 2)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金相显微镜。 3)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x-1型台式光学显微镜,磨样机、抛光机、砂轮机 实验材料:碳钢标准样品 三、实验内容 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并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会实际操作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样品并测定其放大倍数。 3.演示并初步认识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实验报告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包括: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零部件的作用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准样品的收获 3. 概述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个人体会与建议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2.初步掌握各种硬度计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 1.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 2.铁碳合金试样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通过老师讲解,熟悉布氏和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演示测定维氏硬度值,演示测定布氏和洛氏硬度值, 注:每个样品测量压痕数,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保证每位学生可以操作硬度计1-2次。因为实验条件限制,所以不需要严格按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目的和步骤。 2.简要叙述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写出测量步骤,附上实验结果。 4.总结各种硬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体会。

《食品包装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食品包装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食品包装技术及对食品保鲜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与掌握典型食品保藏包装工艺及其操作过程; 2.选择一种食品,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包装设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食品保藏包装工艺及其操作实验; 3.检验保藏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二、实验类型 本实验类型:设计性。 三、实验器材 DQB-360N 呼吸式气调包装机。 四、实验器材工作原理 1.外观结构见图1-1 2.用途:本包装机可以适用于茶叶、肉松、果仁,红枣、糖炒板栗、干果蜜饯、膨化药品、果蔬脆片等软包装药品及土特产、名贵药材、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电子元件等,以达到杀菌、防氧化、防霉变、防变形及保质保鲜的功能,能有效延长包装物品的保存期。 3.主要技术性能: (1)包装能力:1~2次/包; (2)封口尺寸:360×12mm ; (3)换气率:90%~98%; (4)重量:125kg ; 图1-1DQB-360N 呼吸式气调包装机

(5)功率:0.5kW; (6)外形尺寸:750×650×1220mm; (7)电源:AC220V; (8)普通包装:600次/h; (9)真空包装:360次/h; (10)真空充气包装:300次/h; (11)呼吸式包装:240次/h; (12)使用包装材料:铝塑、塑塑等复合材料。 4.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功能 本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触摸屏可编程显示器、PLC控制,增设了二次真空或二次充气呼吸式包装,能更有效地延长包装物品的保质保鲜期。该产品为国内最新软包装机械,整机结构新颖、风格独特、电路先进、工作稳定、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5.真空包装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真空泵油位要保持1/2~3/4油标高,定期加油换油,连续工作一个月换油一次,用真空泵或N68机械油代替,换油前须使泵预热; (2)真空表指针一般调节在-0.098MPa左右。(注:真空泵极限标准为≤1KPa,约相当于表值-0.099MPa,但随着使用地区海拔高度的提高,其真空将相应下降,此时真空表指针也应作相应调整)红针一般调节在-0.09~-0.08MPa之间(注:真空度过低,则气嘴不能正常伸缩); (3)封口时间设定范围为0~3秒,一般设定在1.5秒左右。将温控仪设定旋钮的标志线对准所需温度,一般双层复合薄膜温度调节在120~150℃之间,三层铝箔复合薄膜温度调节在150~200℃,温控仪上绿指示灯亮表示温升,红指示灯亮表示已到设定值,为防止开机时温升过冲现象,每次开机前最好将温度设定在所需温度值的80%左右,再逐步上调。各种包装材料先试验其最佳温度值及封口时间配合; (4)真空时间设定范围为0~12.0S,一般时间设定在2~4S,延时越长,袋内真空度越高(注:实际袋内真空度比表值所示真空度低,故该机对需高真空的物品不使用); (5)充气时间设定范围0~6S,一般时间设定在1~2S,延时越长,充气量越多; (6)本机外接气瓶及减压器需用户自备,减压器最大输出压力≤0.6MPa,根据包装袋的体积,充气压力一般调节在0.02~0.16MPa范围内。充气口也可与制氮机或气体混合装置连接; (7)包装袋内物品容量控制在70~80%之间最佳; (8)本机适用于固体及颗粒状物品,对粉状及液体状物品不适用; (9)本机机内设有过滤器,如遇气嘴吸入细微物品过多而堵塞气路,应及时拆装清洗; (10)在真空或真空充气包装操作过程中,包装袋套上气嘴后需拉平整,然后启动将袋口夹住,以确保封口平整。在真空过程中,最好将包装袋二后角向后拉,以确保气路通畅提高真空效果。 五、实验原理 本机采用触摸屏可编程显示器、PLC自动程序控制,使用铝塑、塑塑等复合材料,使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材料科学基础学习知识-实验-06

实验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综合 前修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导论》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显微镜下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 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 3.讨论冷加工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概述 1.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孪晶 金属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金属中将产生塑性变形。金属单晶体变形机理指出,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滑移和孪晶两种。 所谓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借助于金属薄层沿滑移面相对移动(实质为位错沿滑移面运动)的结果。滑移后在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向保持不变。 把抛光的纯铝试样拉伸,试样表面会有变形台阶出现,一组细小的台阶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一条黑线,即称为滑移带。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是由许多滑移带(平行的黑线)所组成。

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看到多晶体变形的特点:① 各晶粒内滑移带的方向不同(因晶粒方位各不相同);② 各晶粒之间形变程度不均匀,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多(即变形量大),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少(即变形量小);③ 在同一晶粒内,晶粒中心与晶粒边界变形量也不相同,晶粒中心滑移带密,而边界滑移带稀,并可发现在一些变形量大的晶粒内,滑移沿几个系统进行,经常看见双滑移现象(在面心立方晶格情况下很易发现),即两组平行的黑线在晶粒内部交错起来,将晶粒分成许多小块。(注:此类样品制备困难,需要先将样品进行抛光,再进行拉伸,拉伸后立即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此时再进行样品的磨光、抛光,滑移带将消失,观察不到。原因是:滑移带是位错滑移现象在金属表面造成的不平整台阶,不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会造成滑移带的消失。) 另一种变形的方式为孪晶。不易产生滑移的金属,如六方晶系的镉、镁、铍、锌等,或某些金属当其滑移发生困难的时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的另一形式的变形,即晶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或双晶面)为对称面,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对称移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晶或双晶。 孪晶的结果是:孪晶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发生变化,呈镜面对称。所以孪晶变形后,由于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较宽的变形痕迹——孪晶带或双晶带。在密排六方结构的锌中,由于其滑移系少,则易以孪晶方式变形,在显微镜下看到变形孪晶呈发亮的竹叶状特征。(注:孪晶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上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不会造成孪晶的消失。) 对体心立方结构的Fe -α,在常温时变形以滑移方式进行;而在0℃以下受冲击载荷时,则以孪晶方式变形;而面心立方结构大多是以滑移方式变形的。 2.变形程度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包装用缓冲材料动态压缩实验~实验报告

运输包装实验报告 (二)包装缓冲材料动态压缩试验 天津科技大学110611 一、 实验目的 通过缓冲材料动态冲击实验掌握材料动态冲击的实验过程与方法,学习实验设备的构成、实验的操作方法;掌握s m G σ-曲线的绘制及动态缓冲曲线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 1. 包装冲击试验机DY-2 2. 电子分析天平 PB203-N 3. 实验纪录仪器与装置 4. 发泡缓冲材料EPE 三、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的数量:5 厚度(压缩之前)的测量: A1组: mm A2组: A3组: A4组: A5组: A6组:

A7组: 以 A4组详述:测量标准的已知参量: d0= d1= d2= 四角的厚度分别为: d1= d2= d3= d4= d均=(+++)/4= 压缩前试样的厚度为: T=++ 压缩之后测量标准的已知参量: d0= d1= d2= 四、试验方法 1.实验室的温湿度条件 实验室的温度:21摄氏度 实验室的湿度:35% 2.实验样品的预处理 将实验材料放置在试验温湿度条件下24小时以上 3.实验步骤 (1)将试验样品放置在式烟机的底座上,并使其中心与重锤的中心在同一垂线上。适当

的固定试验样品,固定时应不使实验样品 产生变形。 (2)使试验机的重锤从预定的跌落高度(760mm)冲击实验样品,连续冲击五次, 每次冲击脉冲的间隔不小于一分钟。记录 每次冲击加速度-时间历程。实验过程中, 若未达到5次冲击时就已确认实验样品发 生损坏或丧失缓冲能力时则中断实验。4.冲击试验结束3分钟后,按原来方法测量试验样品的厚度作为材料动态压缩实验后的厚度 T d 实验步骤 (1)将试验样品放置在式烟机的底座上,并使其中心与重锤的中心在同一垂线上。适当 的固定试验样品,固定时应不使实验样品 产生变形。 (2)使试验机的重锤从预定的跌落高度(760mm)冲击实验样品,连续冲击五次, 每次冲击脉冲的间隔不小于一分钟。记录

包装设计实验指导书上机+制作

包装设计 实验指导书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2011年10月 实验一上机实验——产品系列包装设计制作 实验学时:8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熟练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完整的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能够熟悉包装设计的方法与流程;熟练运用图像、文字、色彩、心理、材质等包装设计的元素,完成产品包装的设计.同时,通过本实验课,学生可以将课堂理论应用到实际的产品包装设计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实验所用设备: 1、硬件:(1)CPU主频400Hz以上; (2)至少1G以上剩余硬盘空间; (3)3D加速显示卡,要求支持OpenGL功能; (4)256MB以上内存; (5)17英寸以上彩色显示器; (6)键盘与鼠标 2、软件:Windows2000或WindowsXP;Photoshop7。0版本以上,CorelDRA W9。0版本以上. 三、实验要求: 1、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独立进行实验,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内容. 2、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课堂内容,形成明确的作图思路,确定制作方式及其步骤。在规定时间里1人1机独立完成,出现问题请老师协助指导. 3、实验时,爱护实验设备,设备本身问题请实验室老师协助解决。

4、实验中,要认真完成要求绘制的图形,结果经过指导教师检查。 5、实验后,按照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做到内容齐全,文笔通顺,字迹清楚。 四、实验内容 1、合理运用现代包装策略,进行自选包装专题设计的练习(每组设计应不少于2件). 2、提交版面上应包括平面展开效果图+立体效果图;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制作完成彩色打印附后(A4幅面,页数不限,以表达清楚为准)。 3、通过文字、插图设计、造型等准确表达商品内涵,并能够体现包装的系列性。 附:现代包装策略 1、系列包装:突出视觉形象的统一 2、等级化包装:争取各个层次消费群 3、便利性包装:便于携带、开启、使用、反复利用 4、配套包装:化妆品、餐具、文具、调味品 5、附赠品包装 6、更新包装 7、复用包装:变废为宝,啤酒、饮料瓶等 8、绿色包装:可再生、易回收、无污染 实验报告 学院(系)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工件材料热处理综合实验方案

汽车变速箱齿轮固体渗碳工艺设计的实验方案 (2) 1 变速箱齿轮的材料选择 (2) 1.1 汽车变速齿轮的服役条件 (2) 1.2 汽车变速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2) 1.3 汽车变速齿轮的性能要求 (2) 1.4 汽车变速齿轮的材料的选择 (3) 2 渗碳工艺的确定 (4) 2.2 渗碳温度 (4) 2.3 渗碳保温时间 (5) 2.4 渗碳过程 (5) 2.5 渗碳后的淬火、回火处理 (6) 3 渗碳热处理后的检测 (6)

汽车变速箱齿轮固体渗碳工艺设计的实验方案 1 变速箱齿轮的材料选择 1.1 汽车变速齿轮的服役条件 齿轮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重要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其服役条件如下: 1)齿轮工作时,通过齿面的接触来传递动力。两齿轮在相对运动过程中,既有滚动,又有滑动。因此,齿轮表面受到很大的接触疲劳应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齿根部位受到很大的弯曲应力作用; 2)在运转过程中的过载产生振动,承受一定的冲击力或过载; 3)变速齿轮在换档时,端部受冲击,承受一定冲击力; 4)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受介质环境的影响而承受其它特殊的力的作用。 1.2 汽车变速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根据其服役条件,常见的失效形式为: 1)疲劳断裂:齿轮在交变应力和摩擦力的长期作用下,导致齿轮点面接疲劳断裂。其产生是由于当齿轮受到弯曲应力超过其持久极限就出现疲劳破坏而超过材料抗弯强度时,就造成断裂失效; 2)表面损伤 a 点蚀:是闭式齿轮传动中最常见的损坏形式,点蚀进一步发展,表现为蚀坑至断裂 b 硬化层剥落:由于硬化层以下的过渡区金属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使表 面压应力降低,形成裂纹造成碳化层剥落; 3)磨损失效 a摩擦磨损:汽车、拖拉机上变速齿轮属于主载荷齿轮,受力比较大,摩擦产生热量较大,齿面因软化而造成塑性变形,在齿轮运转时粘结而后又被撕裂,造成齿面摩擦磨损失效。 b 磨粒磨损:外来质点进入相互啮合的齿面间,使齿面产生机械擦伤和磨损,比正常磨 损的速度来得更快。另外,齿轮除上述失效形式外,还有在换档时,齿端相互撞击,而造成的齿端磨损,或因换档过猛或过载造成断裂以及齿面塑性变形,崩角等失效形式。 1.3 汽车变速齿轮的性能要求 根据变速齿轮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对齿轮的性能作如下要求: 1 ) 有较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包装测试实验报告

包装测试实验报告 纸张撕裂度的测定 姓名:组号3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纸张撕裂度的测定 参考:GB/T455-2002 一、实验内容 1 理解纸张撕裂度纸材料性能的定义及相关国家标准。 2 掌握纸张撕裂度测量方法和步骤,并能进行仪器的调节和校准; 3 了解相关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操作。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爱利门道夫撕裂度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分析影响纸和纸板撕裂强度的因素; 3.掌握国家标准 GB455-2002 所要求的测试方法,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1、实验原理 具有规定预切口的一叠试样,用一垂直于试样面的移动平面摆施加撕力,使纸撕开一个固定距离。用摆的势能损失来测量在撕裂试样的过程中所做的功。平均撕裂力由摆上的刻度来指示或由数字来显示,纸张撕裂度由平均撕裂力和试样层数来确定。 2、实验步骤 (1)制样:试样尺寸 (2)试样处理 按GB/T10739进行温湿处理。 (3)实验仪器校准 1.水平调整: 在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放扇形体,让其自动的停止,这时,扇形体下方的红色刻线必须对准摆限制器的左端面,如果没有对准,可以调节左边的水平调节螺钉(14)。 2.零点调整: 如同正式做测试一样,支起扇形体并将它释放,任其自由摆动了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如果没有指在零点,调节指针限制器(4),并反复试验,直到指针指到零点为止。 3.摆轴的摩擦阻力: 作好测试的一切准备,按住按钮(6)任其自由摆动,如果在摆动35个全振幅以后,其摆幅的减少量不大于25mm时,表示合格,否则轴承必须卸下清洗、加油或换用新的。4.指针的摩擦: 将指针放在零点,重新支起扇形体:并将它释放,如果指针被打出刻度标尺的双线外,表示指针的摩擦力过大,这时须将指针对称的手柄和套环卸下,用清洁纱布擦试R环沟,适当加一滴钟表油,或调整手柄中的弹簧张力,再重新调节零点,反复试验至合格。 5.刀的调整: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供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胡航 2016-02-30

实验一 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 一、实验内容与目的 1. 了解并掌握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过程并制备Au 或Ag 纳米颗粒。 2. 了解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概述 化学制备法是制备金属纳米微粒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电镀法、氧化还原法等。其中氧化还原法又包括热分解和辐照分解等。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领域的杀菌,物理化学领域的催化等。本实验以金胶为例介绍交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并以硝酸银在烷基胺中的热分解为例介绍表面活性剂中氧化还原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 1. 胶体金属(Au 、Ag )的成核与生长 总的来说,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都是让还原剂提供电子给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形成金属原子。如,对于制备胶体金,如果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其反应过程如下: 2H O -42223222222Δ HAuCl + HOC(CH )(CO )Au +Cl +CO +HCO H+CO(CH )(CO )+......??→粒子 2. 硝酸银热分解法制备银纳米粒子 热分解法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原理简单,实验过程易操作。对制备数纳米到数十纳米尺寸范围的纳米颗粒有较大优势。硝酸银在烷基胺中加热搅拌可形成澄清透明溶液。温度上升到150~200 °C 时,溶液颜色由浅色到深色快速变化,生成的银纳米颗粒被烷基胺包裹,稳定在溶液中。通过对样品洗涤、离心沉淀,可获得烷基胺包裹的银纳米粒子。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硝酸银,柠檬酸三钠,油胺或十八胺,十八烯(ODE ),无水乙醇,配有温度调控和磁力搅拌的油浴加热器,三颈瓶,抽气头,滤膜,温度计套管,10 mL 量筒,分析天平,玻璃滴管,离心管,离心机,电热干燥箱 (二)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食品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1.0目的: 本指导书规定了**食品有限公司包装材料进仓检验方法,有指导书中未规定的详细内容,请参考《**包装材料标准》,对检查中存在的任何疑问和争议均以相关标准为准。 2.0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食品有限公司质量部包装材料检验人员使用.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包装材料仓库负责收货,并负责通知质量部检验人员。 4.2搬运装卸员工负责装卸过程中的异物、损坏现象的发现并通知质量部处理。 4.3质量部人员负责检验到货的包装材料、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5.0内容: 5.1检查运输车辆和外包装的外观质量情况,有无异味,异物及其他外来污染等。 5.2 卷膜 5.2.1检验方法:打开纸箱,剪去卷膜的前3米,然后取样3-5米。 5.2.2检验项目: 包装:内衬塑料薄膜,外用瓦楞纸箱,包装纸箱良好。 端面:端面平整,卷膜端面与纸芯端面之间相差不超过2mm。 纸芯:纸芯完好,不变形,内径在76+2mm范围内。 收卷:松紧适度,无松动现象。 表面:表面整洁,无破损,无烫伤,无外伤等。 尺寸:符合相应产品规格尺寸,误差不超过**包装材料标准要求。 印刷:套印准确,偏差≤0.3毫米,色相正常,无污点,图案和文字清晰完整,色样符合设计部提供的标准签样。 接口:接驳胶纸颜色鲜艳容易辨别,每卷接口数量≤3个。 复合:复合卷膜厚度符合**标准及偏差范围,不起层,不起泡,无折皱。

其他:卷膜不得有异物异味,开箱后闻不到残留溶剂气味(常温),对怀疑残留异味较严重的,参照**包装材料标准气味测试方法测试。 5.3外袋 5.3.1 检验方法:打开包装纸箱,逐个检查,随机抽样数量及方法符合包装材料标准要求。 5.3.2 检验项目: 包装:外包装用瓦楞纸箱,捆扎,包装纸箱不得破损,变形及潮湿。 表面:表面整洁,无破损,无烫伤,无外伤等。 印刷:套印准确,偏差 0.3毫米,色相正常,无污点,图案和文字清晰完整,色样符合我司提供的标准签样。 尺寸:符合相应包装袋尺寸,误差不超过味味包装材料标准要求。 复合:包装袋膜厚度符合**设计部标准及偏差范围,不起层,不起泡。 封口:封口牢固,风琴切位和折位正确。 开口:内壁摩擦手感爽滑,易开口。 其他:包装袋不得带有异物异味,开箱后闻不到残留溶剂气味(常温),对怀疑残留异味较严重的,参照包装材料标准气味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5.4瓦楞纸箱 5.4.1检验方法:打开打包带,逐个检查,随机抽样数量及方法符合包装材料标准要求。 5.4.2 检验项目: 包装:瓦楞纸箱用打包带捆扎,紧固,无明显松动。 版面:文字正确,印刷位置正确,条码及编号正确无误,印刷颜色符合设计标准。 尺寸: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超过**标准偏差范围。 材质:使用纸质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坑型符合**设计要求。 成型:纸箱成型良好,两盖对口离缝或压搭不大于3mm,两盖差不大于5mm,排钉整齐,钉合正常、紧密。 抗压:采用**现有测量工具,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准。 粘合:粘合牢固,平整,不得缺材,无异常折痕,面纸无开裂。 其他:纸箱不得带有异物,无异味及浸湿吸水。 5.5 胶托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一:无机陶瓷粉体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钛酸钡陶瓷粉体制备工艺和实验操作 (2)了解粉磨过程和粉磨原理, (3)掌握高效率粉磨的操作方法和影响粉磨效率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 1、钛酸钡陶瓷简介: 电子陶瓷用钛酸钡粉体超细粉体技术是当今高科技材料领域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其具有的高科技含量,粉体细化后产生的材料功能的特异性,使之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高纯超细钛酸钡粉体主要用于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的制造,钛酸钡(BaTiO3)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具有ABO3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典型铁电体,它具有高介电常数,低的介质损耗及铁电,压电和正温度系数效应等优异的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介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探测器,温控传感器等,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陶瓷元件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性,小型化的要求. 为了制造高质量的陶瓷元件,关键之一就是要实现粉末原料的超细,高纯和粒径分布均匀. 研究可以制备粒径可控, 粒径分布窄及分散性好的钛酸钡粉体材料的方法且能够大量生产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工艺有多种:固相合成法、化学沉淀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本实验采取的是球磨法。 2、球磨机粉磨原理 球磨是最常用的一种粉碎和混合装置。被粉碎的物料和球磨介质(亦称料和球)装在一个圆筒形球磨罐中。球磨罐旋转时,带动球撞击和研磨物料,达到粉碎的目的。 影响球磨效果的因素: 一般来说,球磨机转速越大,粉碎效率越高,但当球磨机转速超过临界转速时就失去粉碎作用。 另外,影响球磨效果的因素还有: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年月日

实验一浇注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金属注定的正常组织。 2. 讨论浇注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 3. 初步掌握宏观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说明 金属铸锭(件)的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区域:最外层的细等轴晶区,中间的柱状晶区和心部的粗等轴晶区。最外层的细等轴晶区由于厚度太薄,对铸锭(件)的性能影响不大;铸锭中间柱状晶区和心部的粗等轴晶区在生产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因此认为地控制和改变这两个区域的相对厚度,使之有利于实际产品,有很大意义。 铸锭的组织(晶区的数目、相对厚度、晶粒形状的大小等)除与金属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受浇注和凝固条件的影响。因此当给定某种金属材料时,可借变更铸锭的浇注凝固条件来改变三晶区的大小和晶粒的粗细,从而获得不同的性能。 本实验是通过对不同的锭模材料、模壁厚度、模壁温度、浇注温度及用变质处理和振动等方法浇注成的铝锭的宏观组织的观察,对铸锭的组织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金属研究中经常要采用的宏观分析方法进行一次初步的实践。 本实验用以观察的铸锭样品浇注和凝固条件如后表: 三、实验步骤 1. 教师介绍金属宏观分析方法,讲解各样品浇注和凝固条件。 2. 学员轮流观察各种样品,结合已知的浇注和凝固条件分析各样品宏观组织的形成过程。 3. 描述所观察到的各样品的宏观组织。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叙述浇注正常组织的形成过程。 2. 逐一描绘各试样的宏观组织图,分析浇注和凝固条件对铸锭(件)组织的影响。 五、思考题 1. 简述宏观组织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包装材料实验报告

包装材料实验报告 实验一塑料薄膜的透明度与雾度 .实验内容一 测定塑料薄膜的雾度与透明度 .实验目的二 熟悉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a掌握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测试方法学习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b了解和分析试验误差。.c.实验原理三。透过试样的通光量和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称透光率。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与透射光通量比称为雾度.仪器校准与实验步骤四;仪器校准a. :实验步骤b. 。()按透光率雾度测定仪的试样要求裁切所测薄膜样品①50mm350mm,,,,不久就在显示屏上显示出透在仪器校准后装上样品指示灯转为红色按测试按钮②。光率数值及雾度数值,,,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③需要进行复测时重按测试按钮可得到多次测数可不拿下样品,。以提高测量准确度作为测量结果应先按测试按钮测空白指示灯转红色然后仪器将显示“p100.0”,,,更换样品批号后④及“h0.00”结果指示灯显示绿色一般每测完一组样品应测空白一次注意测空白后应,。,,,、,。仪器发出呼叫后再测下一组样品再按测试按钮等到准备灯发绿光.实验仪器五/雾度测定仪透光率.实验数据处理六空气雾度:%%::透光率0.00100雾度:%%::透光率0.0891.9bopp 雾度:%:%:透光率0.8091.2hdpe .思考题七薄膜透明度的决定参数是什么?.1即通过试样的光通量于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是透光率答。。 .八误差分析仪器误差.1空气的温湿度能够影响到测试的结果环境误差。.:2人为的错误操作人为误差。:.3. 试样本身也能导致误差(比如薄膜的厚薄不均匀)。.4实验二塑料薄膜透气率的测定 一实验内容掌握塑料薄膜的透气率的测定方法()。:.2000—gb/t1038二实验目的熟悉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a掌握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测试方法学习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b了解和分析试验产生误差的原因。.c.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三 实验原理与仪器结构:.1气体的透过量是在恒定温度和一个大气压差下稳定透过每平方米透过面积,24小时透过 单位是cm3/m22d2pa的气体量标准状态下)(,。 、单位厚度薄膜的透气气体透过系数是在恒定温度和一个大气压差下稳定透过单位面积 单位是cm2cm/cm2s2pa量标准状态下)(,。 ,,最终在薄膜的另一然后在薄膜中向低浓度处扩散其原理是气体分子先溶于固体薄膜中 。,,测量试样低压本仪器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面蒸发使试样的两侧保持一定的气体压差,。它采用的是国际最先进的微压侧气体压力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所测试样的透气量和透气系数测量技术利用电涡流原理使测试变得方便可行。,,32 实验步骤:.2⑴,,,注意观察系统监控灯是否以一定频先打开主机电源运行测试软件然后打开电脑,;率闪烁以检查系统是否工作正常然后顺时针调节输出压力阀至0.7mpa;⑵,逆时针旋转试验气体钢瓶总阀门⑶,,试样边缘应无裂然后在低倍放大镜下检查切口用专用取样器取出所需的试样三个,;试样表面平整无划伤无损坏缝及伤痕时间不少于4小时;,⑸⑷进行塑料薄膜的标准环境温湿度进行状态调节gb2918按,,,,旋紧手然后盖上测试腔上腔完全盖住测试腔表面将取好的试样放入测试腔台依次摆好;柄压紧试样:,绝不能让快速定量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