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1.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完整性、统一性、普遍联系

性、永恒运动性的认识。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论治观:是中医学关于辨识证候论症治疗的认识。

4.辨证:是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对望闻问切四诊所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症候,

并论证其治疗原则、法则和方法的过程。

5.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6.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7.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

一方法治疗。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10.相乘:又称“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超常克制。

相侮:又称“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克制。

11.相及:a)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b)

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12.阴胜则阳病:由于阴阳对立制约,阴胜对阳气制约作用过强,抑制或损伤人体的阳气

而致阴胜伤阳,导致阳气不足,呈现阴胜阳不足并见的病理状态,但以阴胜为主。13.阳胜则阴病:由于阴阳对立制约,阳胜对阴气制约作用过强,抑制或损伤人体的阴液

而致阳胜伤阴,导致阴液不足,呈现阳胜阴不足并见的病理状态,但以阳胜为主。

14.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形象和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15.五脏∶有机体中肝、心、脾、肺、肾五个解剖学脏器及其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理病理

征象的概称。

16.腑∶位于腹腔中,多中突有腔,能盛传、传化水谷的一类脏器。即胃、胆、小肠、大

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7.奇恒之腑∶异于腑的六种脏器或形体组织,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8.气(中医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9.宗气:由自然之气与水谷之气为主要成分融合而成,是人降生后维持生命活动最根本

的气。

营气∶由水谷精气化生与血液共行于脉中,极富营养价值。

卫气∶由水谷之精的浓稠刚悍部分化生,运行于脉外。

20.精血(肝肾)同源: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转化。

津血同源:由于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之气。

2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通路。

22.奇经八脉: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指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的总称。

23.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络:络脉中最小的分支

24.体质:是生命体在形成和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所决定

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5.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引发疾病的自然气象的总称。

26.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情感、意志变化的总称,是脏腑功

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27.疫气: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

28.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排泄失常形成的致病物质。

29.瘀血:是血液运行迟滞,或血液凝滞淤积脏腑,或离经之血淤积体腔、肌肤所形成的

致病性物质。

血瘀:是血行迟缓,循行不畅,甚则瘀阻的病理状态。

30.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31.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表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

32.因时制宜:根据时令气候的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33.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34.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生活习惯、职业特征等不同的特点,考

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无) 第二章 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3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的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即社会规,规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15.恩格斯:“一切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16.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 17.法规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2.预期社会化也称初级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1、※山谷体(黄庭坚体):指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的诗风,因其自号山谷道人, 故名山谷体。黄庭坚推崇杜甫,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无一字无来处”,但要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追求“生新”,主张“不俗”,故以其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在艺术特征上,强调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以唐诗为参照,山谷体生新程度最高,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2、※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作《江 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25人。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到了宋末,因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3、半山体(王荆公体):指北宋诗人王安石后期诗歌中写景抒情的绝句。王安 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紫金山,又称半山。这期间他写景抒情的绝句诗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体现出唐诗的复归。 4、※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 在表达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曲折表达;风格委婉、绮丽。从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5、※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南宋辛弃疾将其创 作推向高峰。豪放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弘、沉郁,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 6、※理趣:理趣一词最早在宋代用于诗歌评论。指体现哲理的诗歌要符合读者 的审美情趣,做到哲理与情味相交融。由于宋代理学和禅学盛行,大量理语与禅语入诗,“以议论为诗”变得令人生厌,受到宋代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以议论为诗”必须讲究议论与叙事、抒情的结合,讲究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议论需带情韵而行”。宋代理趣诗的代表有苏轼、王安石、陆游等。 7、※易安体:指南宋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因其自号易安居士,故称易安体。其 词善于选取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示内心世界,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来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历程,以白描手法创造出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颇具特色,后人多有效法者。 8、南渡作家:指经历靖康之难动乱狂飙的诗人和词人,他们在血雨腥风的苦难 中被迫对人生道路和文学道路做出新的选择。他们是宋代文学史上结束旧时代,开启新时代的关键人群,从他们开始,书写民族忧患意识和抗战复国豪情成了文学的主旋律。 9、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的并称。他们早年的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6、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反映总体的情况。 7:个案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8、探索性调查研究: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法。 9、描述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10、解释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1、横剖研究: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12、横断面:指由调查对象的各种类型在同一时点上所构成的全貌。 13、纵贯研究:在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 14、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5、同期群研究: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6、追踪研究: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回溯研究:一种与追踪研究相似,即要调查同一批人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但又只作一次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那些变化的研究方法。 18、统计调查: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它是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19、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深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说课材料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范。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的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范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范即社会规范,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 15.宗教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16.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17.法规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部分参考答案: 1 沉郁顿挫: 1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鬰顿挫,沉鬰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2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感情深沉阔大。3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心态,把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4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北征》、《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5沉鬰,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3永州八记: 1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2 “永州八记”最为人称道。“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he2)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3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 5初唐四杰 1“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2 “四杰”的创作活动

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3 “四杰”作诗,重视抒情,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如卢照邻的《行路难》,杨炯的《从军行》。4“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一些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有雕琢之病。 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品选中编一册P103) 1作者杜甫。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杜甫由长安赴奉先,探望寄居在那里的家属。此诗作于到家之后,是作者长安十年政治生活的总结。2诗以“忧黎元”为核心,反覆陈明“自比稷契”的用世之志。3抨击最高统治集团的腐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4纪行即所以言志,故以《咏怀》为题。5此诗把叙事、抒情、说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波澜壮阔,是反映社会社实的长篇史诗。 9《秋兴八首》(作品选中编一册P135) 1是唐代宗大历元年秋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2秋兴,因秋而发兴。3此诗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於凄清哀怨中,具有沉雄博丽的意境。4八首脉络贯通,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有机论:斯宾塞(英)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英)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 第二章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规范性功能(规范性研究),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以及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社会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岀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实地研究(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 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岀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第三章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的非正统派唯名论。它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个人,是个人行动斩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 社会唯实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的唯实论。把社会看成是超载个人的客观事物。社会先于个人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社会学应该把社会当作一个具体的事物来研究。有集体意识和集体的象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涂尔干。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1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可分为:和睦关系、协作关系、共同关系和强制关系四种对立关系: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分为反感关系、竞争关系、斗争关系、敌对关系四种社会结构:社会主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人口资源: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口资源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力资源: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产生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各种生产要素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因素。 人口数量: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使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第四章1文化:(广义)是指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专指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中的一部分。这个文化变迁的过程

社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角色集P119 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样一组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形成了角色集。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社会流动P218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社区P224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活动区域。社区概念包括以下四层意义: 1、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 2、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3、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 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4、社区的核心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会变迁P245 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换言之,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社会现代化P252 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社会越轨P274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偏

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社会控制P280 广义: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工作P292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P300 顾名思义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含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生理或心理的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古代文学宋元部分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宋元部分名词解释 1、白体 学习、效法白居易诗歌的一批诗人,代表者有李昉、徐铉等人,内容多写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王禹偁亦被划为此派。 2、晚唐体 主张学习、模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主要有两个诗人群体:“九僧”,继承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多写山林寂静清幽的景色,以及枯寂淡泊的修行生活;形式上,多写五律。一群隐逸之士,林逋、魏野、潘阆等为代表。诗风既有贾岛的精细,又有白体的流畅。林逋的诗影响较大。 3、西昆体*** 宋初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因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主张学习李商隐诗,讲究用事用典,对仗工稳,文词华丽,音韵铿锵,有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在内容上,多吟咏古事、粉饰太平之作。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 4、江西诗派**** 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吕本中在此书中,收了25位创作风格相近的诗人的作品,尊崇黄庭坚为宗主,正式提出“江西诗派”的名称。此派诗人论诗,提倡学习杜甫、韩愈,崇尚瘦硬风格,注重对字句的锤炼,要求“无一字无来历”,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手法,袭用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以为工致,形成生新瘦硬的风格,表现出浓厚的学人之诗,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5、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推崇的四位诗人。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此为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 6、中兴四大诗人 陈与义、吕本中之后,南宋诗坛上出现了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等四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分别以“清圆、精致、生涩、瘦硬”的风格振起南宋诗坛,宋诗为之一变。史称“中兴四大诗人”。 7、诚斋体*** 指杨万里诗歌风格,因其号而得名。特点:1、题材上以描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 为多,并善于发掘其中蕴含的理趣,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邃的哲理;2、丰富、新颖的想象;3、幽默诙谐的风趣;4、自然活泼的语言; 8、永嘉四灵: 指生长于浙江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四位诗人以贾岛、姚合为学习典范,内容上,多写山水田园诗,表现他们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体裁上,则专攻近体,以五言为主;风格上,则以刻露清瘦见长。 9、江湖派: 南宋中叶以后,杭州书商陈起陆续刊刻了62位诗人的作品,命名为《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后人将入选其中的这些诗人通称为“江湖派”。这些诗人大多为落拓江湖的下层文士,因各人经历不同,思想各异,诗歌的内容、风格与成就均极为复杂,有价值的地方主要在两方面:1、题材比较丰富,能反映出下层人士的悲苦生活及其悲怨感情;2、善于写景抒情,文字较为精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刘克庄、戴复古。 10、话本*** 原为“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内容: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元代“说话”盛行,以讲史居多; 11、南戏*** 产生于浙江永嘉(温州)地区,形成于南宋初年,又称“永嘉杂剧”;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后以杭州为中心。剧本结构由若干“出”组成,“出”的多少不作规定,视剧情需要安排;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几类;每类均可歌唱,歌唱的形式较多,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曲调则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音乐结合而成。 12、散曲*** 金元时代,北方民间艺人与文人将民间的长短歌词与外来民族的曲调进行艺术加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歌曲形式,称之为散曲,因其主要流行于北方,亦称北曲,有小令与套数两种形式。 13、小令*** 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缘于唐代的酒令,其特征为单片只曲,调短字少;另有一种形式为联章体,亦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 14、套数*** 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结尾部份有尾声。 15、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形式,流行于宋金时期;形式上,唱的部份,由多种宫调组成,故称诸宫调; 16、“词曲之祖”:***高明所作的《琵琶记》是南戏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被人称为“词曲之祖”。 陈洁涛整理加******的是老师复习提到的。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__名词解释

第三部分宋元文学试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西昆体 2.晚唐体 3.香山派 4.江西诗派 5.豪放派 6.婉约派 7.中兴四大诗人 8.诚斋体 9.四灵诗派 10.江湖诗人 11.散曲 12.词牌 13.科范 14.套数 15.话本 16.入话 17.诗话 18.南戏 19.元末四大南戏 20.元曲四大家 21.套曲 22.《董西厢》 23.《录鬼簿》 24.“张三影” 25.自度曲 二、填空 1.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是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李春风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___。 9.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12.惜春常怕花开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宋初“香山派”师法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称梅妻鹤子。 18.大小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宋代的__________事件将李清照人生分成两个时期,其词集的名称__________;“词别是一家”是她的《__________》一文中著名的观点。 20.苏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苏门四学士长于词者___________,长于诗者____________。 22.江西诗派“一祖”__________;三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元好问是_______代重要诗人,其以_______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________________。 24.元杂剧每一幕称_______,南戏中则称_______;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________。 25.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文采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26.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______________》,经金代________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27.元末四大南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柳永的词集_________,秦观的词集________,周邦彦的词集_________。 29.苏轼的词集,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的词集,_______________。 30.晏殊的词集___________。欧阳修的词集____________。贺铸的词集___________。李清照的词集____________。 31.陆游的诗集______________。杨万里的诗集_____________。范成大的诗集_______________。 32.《明妃曲》的作者______________;《荔枝叹》的作者______________。 33.《后催租行》的作者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作者____________;《论诗绝句》的作者____________。 34.《岳阳楼记》的作者____________;《秋声赋》的作者____________;《六国论》的作者____________。 35.《留侯论》的作者____________;《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____________。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2.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3.优势需要:一般地说,人们的需要是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但事实上人们的活动并不是同时只有满足一种需要活动,而是有几种需要活动并存的,不过在同时期内,只有一种活动占有优势,叫做优势需要。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5.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6.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7.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8.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这种管理方式俨如封建家庭中的家长对于成员,家长有绝对的权力,而不管对错,成员的顺从只因为对方是家长。正因为如此,具有上述特征的管理方式才称为家长制,应该说明的是,家长制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而是指具有强烈封建色彩的落后的管理方式。9.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具有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是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这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型。10.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使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11.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12.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13.阶级: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4.制度化优先: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社会规范占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15.规则系统:是在一定的活动领域内指导人们的规则体系,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16.设备系统:制度的实行和表现,最后还要依赖于一套有形的工具,一套物质设备。设备系统包括实用的设备和象征性的设备。17.越轨行为:是一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18.社会问题: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19.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20.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的贫穷文化。21.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社会保障主要是指经济上、物质上和保障或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缓解社会问题。22.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也称社区组织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社区组织的核心是把社区中分散的资源组织起来,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解决社区的问题。23.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和特征。24.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一种积聚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25.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6. 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27.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是指人的意识形态部分。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所谓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三个部分。28. 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29. 社会化: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30. 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31. 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体;社会学中的社会组织是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社会群体。32. 社会分化: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认可了的区别。原因是社会分工,因素含生物因素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就是一门人得行动与社会关系得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得社会生活中得各种相互关系得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范。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与部分(团体与制度)得建构方式、部分得功能,以及部分之间得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得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得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得一种聚合,它通常就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得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得基本要素或者最小得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得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得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得,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得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得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得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范上相对立得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得文化模式当做中心与标准,以此衡量与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得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得文化模式不能评价与比较。“好得文化就就是适合当地环境得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得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得思想上得迷惑、混乱与心理上得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得交界地带。 13、文化规范即社会规范,规范就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得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得社会规范,就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得习惯性行为模式。 15.宗教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就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得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得幻想得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得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得形式。” 16、道德就是以善恶与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得一种社会规范。 17、法规就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得、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得、调整社会与人们相互关系得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得文化规范内化得过程,并形成独特得个性得过程。从社会来说,就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得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得社会人得过程。 2、预期社会化也称初级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得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得社会化。 3、继续社会化也称次级社会化、成人社会化,指个人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继续深入社会化得过程。

宋元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只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待剧情,起序幕作用;也可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承接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 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体裁不同,但两者都以曲词为主,合乐歌唱,故统称为曲。因元杂剧成就最高,故又常以元曲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臧晋叔的《元曲选》实际是元杂剧的选集 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乐府:原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乐府始于秦,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1 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2 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3 山谷体——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的特征是:生奇瘦硬,其艺术特色是:1以学杜诗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4 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5 江西诗派——指北宋以黄庭坚为主,以他的诗歌风格为特点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共二十五人,江西诗派远学杜甫,以黄庭坚的诗歌为典范。

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名词解释

1.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有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2.社会学的想象力:通过摆正我们自己在社会和社会力量中的位置,来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3.社会学的三种理论施教的基本观点: 4.社会化:社会化即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获得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的过程。 5同辈群体:指的是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 6.库利的镜中我:自我的三个阶段: (1)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我们领悟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 (3)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7.米德的角色置换(角色借用):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借用”,即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8.初级社会化: 主要发生在儿童期。主要任务是向儿童

作用和影响,共享特定目标和期望。 17. 组织:规模较大且更具结构化的群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群体。 社会群体与组织 18.社区:居住某一特定区域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围绕日常的互动模式而组织起来 19.反功能:组织社会或其组成部分满足其需求 20.显功能:某一社会结构单位被认知到的和预期一样的结果 21.潜功能:某一社会结构单位违背意识到的和未预料到的结果 22.符号互动论:布鲁默(Herbert Blumer,1986):“符号互动论” 三项基本原理: a. 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采取行动。 b.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c.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自我的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