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歌坛世纪回顾(序)

香港歌坛世纪回顾(序)

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
其实严格地说,粤语流行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也带有明显的地区文化特征,从形成气候到现在也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它却也不可抵挡的态势传播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地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语流行歌曲的印迹。
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流行音乐这种亚文化的产生是物质社会中精神生活商业化的必然结果。在这方面,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是很典型的。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香港的流行音乐是发展得最符合工业化社会的需要的。另外,香港的流行音乐又自成体系,并且采取了十分“放松”的姿态自我激励,标新立异。这也就是所谓的“填词”。也许是因为它高度发达的流水作业的机制,因此很多的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常常不把重点放在创作上,而放眼世界、信手拈来,总是用填词的方法推出唱片,渐渐地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香港的流行歌曲可以传唱、可以让人为之痴迷,却少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其实,所有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也在竭力回响着甚至影响着一个个时代,与台湾的同行们不同的是,香港流行音乐所有的杰作大多出自于一个集体的努力,而很少依靠英雄个人的背影,如罗大佑等。越深刻地了解香港,越觉得这个小岛的流行文化有着深不可测的底蕴。
在这里我们将开始系统地回顾来自于香港的流行音乐。我们将从阶段发展、风格流派、歌手介绍等等诸多方面展示香港歌坛丰富多彩的音乐画卷,从多个角度接触成熟而丰富的香港流行音乐。
第一部分:世纪阶段回顾——从无到有的流行音乐(1) 一切事物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香港的流行音乐也不例外。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香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到处是海浪与礁石,几个被远放到远东的不得志的英国官员和一些冒险家们住在仅有的几栋别墅里面,少得可怜的平地上住着一些漂洋过海谋生的平民。在这个阶段,上流社会的人听的是英国本土绅士阶层喜欢的古典音乐;而普通的民众则为了生存本身而挣扎,根本没有什么流行音乐可言。
30年代开始,因为时局的变化,有不少知识分子陆续来到了香港,同时,也开始有一些人因为香港的异域风情、英语教育、政治格局简单等等原因从内地经济繁华的地区来到香港定居,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促进了香港的发展,更带来了内地的流行文化。比如说,这个时候的香港流行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大上海的影响,卖座的是周旋、胡蝶的电影,最流行的歌曲是《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
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政治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但是,因为人员的流动和推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几乎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
有民族良知的知识分子只好把眼光放在了文化的本土上面。电台里面播放的歌曲几乎是摇滚乐的天下棗因为那个时代也正是摇滚乐生机勃勃崛起、发展的时期,整整一代香港青年都是听着鲍勃-迪伦、猫王和大卫-鲍维长大的。他们觉得适合他们听的只有那些热情洋溢的英文歌曲,而本地的音乐只有一些老掉牙的粤剧,用怪异、老土而拖沓的腔调,唱着陈旧的故事,那是属于过去的。
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莲花、玉石、温拿等等等等。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香港自己的声音。
然而好景不长,这些乐队没有过多久就解散了一大半,因为毕竟没有自己的歌曲支持。不过,乐队潮流对香港乐坛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除了对建立本土文化的信心之外,最大的贡献他们为香港歌坛留下了象林子祥、许冠杰这样一批在下层社会经历过很多磨练、又真正懂音乐的歌手。
而他们当中最有影响力的当然还是温拿乐队,五个长发青年组成的青春组合红极一时,除了出唱片还拍电视专题片、电影,真的是老少皆知。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等5人组成的“温拿”乐队。而当他们解散之后,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后来的个人成就也都相当不错。
60年代末70年代初,台湾的流行音乐大举涌入香港,前有姚苏蓉、青山、尤雅、鲍立、刘家昌,后有刘文正等等。当时的香港,国语歌曲有着很大的市场,比如说邓丽君在香港就拥有大批的崇拜者。
70年代初的香港乐坛,以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欧美流行音乐最为风光,尤其是来自于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就连后来粤语流行歌曲的开门祖师顾嘉辉、黄沾也都是从创作国语歌曲开始他们的音乐生涯的。在台湾国语歌曲以及迪斯科舞曲开始风行的双重打击下,香港本地乐队潮很快的低落。
对于70年代来说,香港的电视连续剧也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期,70年代的香港产业规模正在逐渐走上正轨,而香港娱乐业的风光

时期和香港经济的起飞也正是同步的。那时候,一大批武侠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在香港、东南亚、新加坡等华人粤语地区取得了空前的热烈反响,无数刀光剑影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流行歌曲。而我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了。
作为影响国人最深远的武侠题材歌曲之一,《铁血丹心》的悲壮、侠烈之气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棗对于每一个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来说,10多年后的今天,靖哥哥在那一轮血红落日中弯弓射雕的身影依然英姿勃发。
对于歌曲来说,也充分地利用了男女声对唱的优势,把“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怕雪爽扑面“的豪迈侠义和”应知爱意似水流,斩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柔情结合得相当完美。也许,每一个男人都追求这样的生命:豪情万丈地行走天涯,身边有伶俐娇俏的如花美眷相伴。也许,每一个女子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情缘: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边。
在电视剧全盛时期,最当红的歌手就数罗文,因为他唱红了包括《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在内的无数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用柔软、略带一点点戏曲唱腔的声音演绎那些或是苍凉、或是悲哀的英雄侠义故事,别有风味。
而甄妮的《春雨弯刀》、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和《京华春梦》、关正杰的《大地恩情》、叶丽仪的《上海滩》等等,也正是这个时代不应该被忘记的名字与旋律。
电视剧的盛行使一大批有才华的人出名,其中我们最应该记住的,当然是卢国沾、顾嘉辉、黎小田这些名字棗他们写的《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曾经是冲击我们心灵的浪潮,使一代人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歌声,这样的情怀。
和电视剧一样红火的、但是影响比它们还要深远的是光头麦嘉、冷面笑匠许冠文的喜剧电影,借着这种风潮,演唱粤语歌的歌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其实在在当时唱粤语歌而出名的却不是香港本土人,而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郑锦昌和丽莎。他们的听众对象是一些二三十岁的打工仔和工厂女工。而当时的青少年根本是对粤语流行曲采取鄙视态度,直到他们眼前出现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许冠杰。
其实,严格意义上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起,是以1974年的电视剧主题歌《啼笑因缘》和电影《鬼马双星》为标志的。这两首歌曲奠定了粤语歌的地位,并使粤语歌曲处于与国语、英文歌曲三足鼎立的状态。而许冠杰就是当时演唱粤语歌曲的代表人物。他的粤语歌和白雪仙的粤剧、罗文的电视剧主题歌完全不一样,不再唱古典、优雅的文言

词汇,而是把普通老百姓的口语写进歌词。
群星争辉的时代 从1974年到1984年,这是香港现代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上第1个10年。在这10年里,粤语流行曲经历了从初创到蓬勃发展这样一个重要过程。在这10年的香港歌坛,拥有许冠杰、罗文、温拿、关正杰、林子祥、郑少秋、汪明荃、徐小凤、甄妮、叶丽仪、张德兰、区瑞强、叶振棠、奚秀兰、陈百强、钟镇涛、谭咏麟等许多著名的歌手与组合,整个歌坛呈现出生机勃勃、群星争辉的繁荣景象。
如果说在上一部分,我们为大家讲述的香港歌坛的一些事情可以用“从无到有的流行音乐”来概括的话,那么我们所要讲述的就是群星争辉的时代。
1974年到1984年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初10年,在这个时期的香港歌坛上,许冠杰可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为香港乐坛的元老,我们熟悉许冠杰可能就是从这一首《沉默是金》开始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有了张国荣的加盟。
事实上,许冠杰在香港歌坛上成名要比张国荣早10多年,对香港歌坛的影响与贡献也不可同日而语。许冠杰开辟了粤语歌曲的新天地,让流行歌曲可以表达小市民的心声,可以唱日常生活的细微感受。“沉默是金”其实就体现了这种风格——用平实的语言,说出很多人的心声。
对于许冠杰来说,早年受“THE BEATLES”感召玩音乐唱英文歌曲。1974年粤语片回潮时,他与哥哥许冠文投拍了粤语片《鬼马双星》,他创作并演唱的影片主题歌“鬼马双星”以及插曲“双星情歌”不仅开创了粤语流行音乐的新纪元,也完成了他个人音乐作品从西化的摇滚风格到民族化大众音乐路线的转变。此后,他的歌曲可以说是民族小调色彩浓厚,旋律创作上也会经常的采用民歌的五声音阶,但在节奏上他会适当地融入一些轻快的舞曲节拍,象“纸船”、“梨涡浅笑”以及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夜半轻私语”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歌曲的内容上,许冠杰的作品善于刻划市民的心态;可以说是市井色彩浓郁,而歌词浅白生动,这些歌曲也成为香港粤语流行歌曲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组成部分。
在香港流行乐坛早年的人物当中,有一位和许冠杰并称为“歌坛双杰”,他就是关正杰。从1979年香港第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到1984年的第7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关正杰每年都有歌曲入选,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当年他在香港歌坛上的地位以及受欢迎程度。关正杰人称“正气杰”,这是他从形象到演唱风格给人的印象棗这就是稳健、大气、正义凛然。他演唱的很多狭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的插曲以及主题歌,更使他的

“正义杰”形象深入人心。
许冠杰之后,香港粤语歌坛上最当红的歌手就数罗文了,因为他同关正杰一样,唱红了无数的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并且形成了略带一点点戏曲腔的独特个人风格。用柔软、略带一点点戏曲唱腔的声音演绎那些或是苍凉、或是悲哀的英雄侠义故事,别有风味。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射雕英雄传》就是他和甄妮的佳作。
许冠杰让人们知道了歌手的个人魅力,而罗文让大众开始为一个人和他的歌曲而关注。与关正杰与许冠杰较为定型的歌路不同,罗文无论是在台风还是歌路上都以“多变”著称,或雄壮激昂,或古灵精怪,但是无论是国语歌曲还是粤语歌曲,他都能博得一片喝彩。从“小李飞刀”、“家变”、“好歌献给你”、“亲情”、“红棉”到“”几许风雨“,多变的罗文拥有不变的激情。1982年和1984年,罗文还大胆的创演了粤语歌剧《白蛇传》和《柳毅传书》,一时堪称壮举。
在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发展的最初10年,女歌手方面也是巨星辈出。比如人称“小凤姐“的徐小凤。徐小凤1966年步如歌坛,在70年代中期开始走红。对于徐小凤来说,她的歌路端庄大方、雅俗共赏,她的嗓音婉转有致,极其富有磁性。再加上她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世无争的低调姿态,使得她成为名重一方的歌坛大姐。从“神风”、“风雨同路”“黄沙万里”、“人似浪花”到“情比雨丝”、“顺流逆流”、“一脸红霞”、“流下眼泪前”,可以说徐小凤的魅力言无尽,意无穷。
除了徐小凤之外,叶丽仪也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人物。1947年10月22日出生在香港的叶丽仪,学习过粤剧、芭蕾,后来改行唱歌。1969年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声宝”之夜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1974年与丈夫移居英国伦敦,也曾经在当地作过职业歌手。后来回到香港与百代唱片公司签约,灌录唱片。叶丽仪以圆润开阔的嗓音唱出韵味浓郁的歌,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怕就是她在1980年主唱的并且被评为第3届十大中文金曲之一的《上海滩》——又是一首经典之作。
来自于叶丽仪的《上海滩》。也是多年前的一部同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龙蛇混杂的上海滩,正义与邪恶并存,明争暗斗之中,是英雄就总会出头。对于《上海滩》来说,在当年可谓是风靡一时,在前2年上海电视台重播的时候,也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不过记不记得它的剧情已经不太重要了,它最大的价值是捧红了3位巨星——周润发、赵雅芝以及吕良伟,其中尤其是以小马哥周润发最为出众。其次就是它奉献出这首好听的歌曲,令人至今传唱。黄沾与顾嘉辉一出手

就是大手笔,这一首当然也不例外。而叶丽仪显然也正精于此道,因此一开口也是气度不凡。其实数遍香港女歌手,唱得这么气势磅礴的还真的没有几个。坦率地讲,其实叶丽仪的音色也并不理想,但是正是这种略显粗糙气质的女声最适合演唱这首歌曲。不信,你听:“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事间,混做滔滔一片潮流!……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可惜,这样雄赳赳气昂昂、吞山河唱家国的女歌手现在在香港已经不时兴了。
还是回到我们的回顾上来。在香港粤语流行歌曲最初发展的10年里,女歌手中除了叶丽仪、徐小凤之外,甄妮、汪明荃、叶丽仪、张德兰都是名振一时的大明星。在后边,我们也都要一一地介绍。下面的时间我们要把目光投向创作人。
在奠定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过程中,创作人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怯辛斯思位浴⒒普础⒗栊√铩⒙凑庋恍┣氨泊醋魅说哪牛庞辛讼愀墼劣锪餍幸衾秩盒钦缘拇蠛镁置妗@栊√镌?/SPAN>1980年、顾嘉辉在1981年分别开了各自的作品演唱会,一时之间传为佳话。1981年,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成立;从1982年开始,10大中文金曲奖增设了最佳中文歌曲以及歌词奖,创作人的功绩也开始受到重视。
在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最初10年里,还有这样一些大事值得我们关注:1979年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又巨大的市场;1981年,香港的城市民谣运动给过于商业化的香港流行音乐助入一股清新的空气;1983年,歌手们纷纷跳槽引发了香港歌坛的一连串地震。徐小凤率先从CBS跳槽到新成立的“康艺成音”;许冠杰、关正杰先后离开“宝丽金”加盟“康艺成音”;林子祥从“百代”跳槽到“华纳唱片”;罗文则由“百代”转到“华星”旗下,汪明荃也从“娱乐”过档到“华星”。前辈巨星们纷纷改换门庭给后辈新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出头机会,如果宝丽金的两大台柱许冠杰以及关正杰不是在1983年双双出走的话,那么谭咏麟在1984年就未必能够迅速走红。
许冠杰独特的这种用方言演唱流行歌曲的潮流使人们发现,原来粤语并不是只能用来唱那种老故事和老戏曲,还能唱出世界流行的感觉,唱出小市民的心声。同时,许冠杰小市民歌曲开辟了流行音乐的一个新题材:下里巴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进入音乐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冠杰应该是上世纪最有价值的香港歌手。
天皇巨星时代 从1974年到1984年,这是香港现代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上第1个10年。在80年代中期的香港歌坛上,虽然大家仍然热衷于翻

唱和改编,但整个工业的运转机制已经确立,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娱乐业的发展,在歌坛,则是包装时代的开始。直接的反映就是巨星云集,偶像带领新的潮流。属于电视剧时代的关正杰、叶丽仪、林珊珊、汪明荃等歌手还拥有影响力,出名较早的罗文、甄妮、许冠杰、徐小凤的地位已经稳固,新浮出头的谭咏麟、梅艳芳、林子祥、钟镇涛、张国荣正在开创一片更加灿烂的局面。从此,香港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
因为唱片事业的繁荣,有实力的新人一样出头:林忆莲的好感觉、陈慧娴的清新纯真、杜德伟的黑人味道、黄凯芹的低调沉稳都有各自的市场。而陈百强、刘美君、王靖雯、梁汉文、邝美云、李克勤、吕方等等名字在歌坛上各领风骚。相比较于“前辈”偶像许冠杰、罗文、徐小凤、甄妮他们,这个时期的明星们影响了一代香港青少年的听觉,可以说,整个80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的华彩乐章也正是由他们演绎出来的。来自于《香港歌坛世纪回顾》第一部分《香港歌坛世纪阶段回顾》的第三乐章《天皇巨星时代》。
许冠杰让人们知道了歌手的个人魅力,罗文让大众开始为一个人和他的歌曲而关注,他们是最初意义上的大明星,但是谭咏麟的成功才是香港流行神话的真正开始:所有的人为一个歌手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喝彩,关心他的女朋友、他的生日、他的血型、体重,在他的演唱会上献花,大声尖叫等等等等。
如果说许冠杰开创了香港流行音乐的新潮流,那么谭咏麟就是一个集大成的继承和发展者,从温拿乐队里面不是特别首重视的成员开始,谭咏麟终于奋斗到了“王中王”的位置上,成为香港一个没有人可以超越的歌坛神话人物。
从70年代的长发叛逆青年,到80年代的主流温柔好男人,和现在历尽沧桑的稳重前辈,可以说谭咏麟从来都是笑傲群雄,光芒四射。
年少的时候,就喜欢谭咏麟的浪漫。他说他的爱在深秋,他说所有的少女们可能喜欢听的话,他唱所有少男们可能经历的有关于感情方面的事。当《幻影》、《情似无情》、《水中花》这样一些伤感的旋律再一次响起的时候,有一代人的眼前会浮现出自己的青春,里面有着和谭咏麟相关的记忆。
长大了以后,知道了真实的世界永远没有歌中的好:不会有彻底的完美,连《水中花》那种凄凉的美丽其实也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还是喜欢谭咏麟,还有他的歌曲,因为那个时候的他也开始表达了成熟的姿态,偶尔唱一下自己老了的青春梦。有时候不禁也想,谭咏麟既没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没有惊人的高低音域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会喜欢他。直到再一次的听到他的歌曲,听到歌中他那略显暗哑的温柔,才明白棗原来他的歌中记载了一个梦,一个有关于你、或者是我、抑或是他的关于“青春”的梦。
好象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拥有一个时代:他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梦。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但肯定说不出讨厌的理由——不喜欢这么完美的对象,岂不是自己不对?所以,谭咏麟做了10年的歌王,拥有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尽管有张国荣、陈百强等人分享市场,但他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属于谭咏麟的时代是积极向上、温情脉脉而又充满离愁别绪的。
对于谭咏麟时代以后的岁月,有了闹闹嚷嚷的天王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奖项和越来越少的权威,有了另类的颓废的怪异的偶像。其实看看都市的歌舞场面,偶尔怀念一下属于谭咏麟的岁月,那个干干净净的、风花雪月的年代,感觉真的是非常的好。尽管说,和谭咏麟一起走过的那一些日子永远不会再重返,但是有谁能够阻挡我们的回忆呢?
如果说在80年代早期的香港歌坛是“歌坛双杰”(关正杰、许冠杰)叱诧风云的话,那个时代香港歌坛就是谭咏麟与张国荣“绝代双娇”的天下。当谭咏麟热潮形成的同时,在1984年的香港歌坛上又出现了张国荣亦歌亦舞的动感形象,他的一首《MONICA》迄今都是劲歌的样板。
与谭咏麟平民情歌路线相比较,张国荣的定位应该是“雅皮士”。这位家境优越、受过英国高等教育的男子走上歌坛纯属偶然,他是因为参加歌唱比赛而走进娱乐圈的,那一年是1977年。
尽管1977年张国荣就走进了娱乐圈,但是最初的演艺事业一直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直到80年代。可以说,张国荣后来的成功,是商业化手段的必然结果。从他本身的条件来看,他那张粉雕玉琢的孩子脸是博得追星族热情的原因。他的“雅皮士”的风尚也适合80年代中后期世界流行文化和社会消费的品位。
张国荣可以说是娱乐圈里的一个神话——开始他是漂亮的歌星,疯狂少女的梦中情人。后来,他是香港最敢放肆忠于自己生活方式的演员,人们嘴里“不老的哥哥”。其实,回首张国荣,张国荣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对于哥哥张国荣来说,一生是断裂的2部分:一半是摇荡在寂寞的奋斗和名声的苦涩中,无辜却一再受到伤害;一半是看透了世事无常的自己的需要,不在乎一切外来的评判。
而如今的哥哥已经看惯了人间的起起落落、看透了人间的真真假假,活得冷漠而又洒脱演能演的戏,唱爱唱的歌,做想做的人。
最灿烂时也是最寂寞,最繁华

时也是最悲凉。事业如日中天后的他并不快乐。但,他已经懂得:演戏就如同做人,是自己就好。所以他成为了巨星。
在香港娱乐圈,从地位和影响力上的排位一贯是“男尊女卑”。但是梅艳芳的光彩夺目则是一个例外。以“坏女孩”、“妖女”和中性形象出现的百变女皇梅艳芳一贯霸气十足,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大家风范。作为香港歌坛第一个“大姐大”,梅艳芳的风华、气质、歌声以及成就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这个从小就开始赶场子卖艺的歌手懂得怎样把歌唱得好听,懂得怎样把自己的形象打扮的光彩夺目,也懂得女人的烦恼。梅艳芳不是甘心平庸而按部就班地发展的天生艺人,她的出现,改变了香港乐坛以前只有男性风光的格局。所以,她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打破了演艺圈一贯的女性形象。虽然林忆莲的声音比她精彩、格调比她高雅,但梅艳芳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说,梅艳芳的全盛期也是香港消费潮流的高峰时期,文化的商品化包装正投合了喜新厌旧的大众心态。而也正是有了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三位香港乐坛巨星的出现,把香港乐坛的繁荣推向了一个高潮。同时,他们也完成了香港乐坛青黄不接的过程。和他们同时代的也有一大批杰出的歌手,像前卫、西化的林子祥,雍容华贵的徐小凤,忧郁感伤的陈百强,还有象黄凯芹、张学友、邝美云、李克勤、吕方等等等等,他们的魅力交相辉映,一同拖起了香港流行音乐的最有市场、也是最热闹的天皇巨星时代。
在整个80年代,一些光芒四射的巨星支撑着香港整个流行世界的天空,虽然大家仍然热衷于翻唱和改变,但整个工业的运转机制已经确立,香港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
因为唱片事业的繁荣,有实力的新人一样出头:林忆莲的好感觉、陈慧娴的清新纯真、杜德伟的黑人味道、黄凯芹的低调沉稳都有各自的市场。而陈百强、刘美君、王靖雯、梁汉文、邝美云、李克勤、吕方等等名字在歌坛上各领风骚。那段时间,最有前途的是张学友,他在1985年以大热门新人的姿态走上歌坛,1986年已经拥有了《遥远的她》、《月半弯》、《情已逝》等一流作品。
从1986年初开始,香港乐坛开始了另外一种热闹:早已经成名的谭咏麟和气势越来越盛的张国荣在各种场合势成水火。两派歌迷势不两立,不是吵就是闹,互相辱骂,高举着自己偶像的大幅彩照,撕碎对方偶像的照片,甚至动手打成一片。更严重的是,张国荣生日那一天,公司里贴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张国荣死于爱滋病。”这样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988年,10

大中文流行金曲的颁奖典礼上,谭咏麟突然宣布从此告别领奖台。当场就有歌迷跳起来大骂:“都怪该死的张国荣!”在这场歌迷对垒的大战中,Leslie始终处于劣势,深受伤害。——做一个无名小卒是苦,成名之后更苦。这是一个怪圈。
谭咏麟刚刚离去的88、89年,香港歌坛实际上成了张国荣与梅艳芳携手纵横的天下,而张国荣也终于迎来了自己演唱生涯中最灿烂的时光:歌曲一再获奖,专辑一张卖得比一张好。
事业有成,名利双收,享尽风光。但是张国荣并不快乐。试想:一直在追逐的路上,就在快要与人并肩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句“不玩了”,晾他一个人在快到峰顶的山路上,是什么滋味?尽管也是“一览众山小”,但想到这个“凌绝顶”的位置是别人弃之敝履的,对于任何人而言,感觉总不会太好。
而且,那时的张国荣还身不由己。新艺宝唱片公司在同香港无线电视台谈判的时候,将张国荣的唱片合约当成讨价还价的筹码。他觉得,自己像一个东西,而不是一个活人。
就这样,到了又一年的生日晚会上,张国荣突然走到一块牌匾前揭开帷幕,上面写着7个大字“张国荣退出歌坛”。人们震惊、诧异、惋惜、理解……百感交集——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执意离去,多少分析多少内幕都代替一个答案。也许,这将是永远的秘密。
张国荣告别歌坛,而且比谭咏麟还彻底——他说从此连歌都不唱了。(尽管5年之后,他又重返歌坛)但是在当时确实也引起很大的震动。事后很多人都在探讨:为什么歌迷会如此的冲动?其实答案很简单——歌迷把自己对人生的追求映射在自己的偶像身上,他们在闹事的时候,为的不仅仅是偶像的声誉,更是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对这样的局势,身在其中的歌手也是有苦难言。
因为同一辈的歌手纷纷告别歌坛或者退出领奖台,“大姐大”梅艳芳也宣布离开领奖台。
和男歌手位置空缺的情况不同,当时有3位女歌手都站在天后的替补席上:漂亮的叶倩文、有内涵的林忆莲和清纯的陈慧娴。但是林忆莲的风格太前卫,无法占据当时的主流市场,而陈慧娴又到英国读书去了,于是叶倩文凭借着一首好听的《祝福》,占据了第一女歌手的位置。
在谭咏麟、张国荣先后告别歌坛之后,香港男歌手阵容虽然还有林子祥、陈百强、钟镇涛撑着门面,但是他们却占据不了市场的主流,而新一代的男歌手又不能真正支持场面,于是,大批有创作能力的台湾歌手开始在香港拥有了一席之地。像童安格、庾澄庆、齐秦等等都是在那个时期进入香港主流市场,而且大受欢

迎。
1988年,罗大佑从美国搬到了香港,网罗了像填词高手林夕这样一批有才华、有想法的人,开办了一个“音乐工厂”。罗大佑的理想是要身临其境地体会中国人世界格局的变化,用音乐来见证大时代的变迁。
在整个80年代,一些光芒四射的巨星支撑着整个香港流行世界的天空,除了我们以往介绍的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叶倩文等等之外,还有这样一些人的歌声值得我们记住。他们是忧郁伤感的陈百强、前卫西化的林子祥、清新纯真的陈慧娴等等。
作为偶像天皇巨星的代表,陈百强一向给人以忧郁、优雅的感觉,他唯美的歌声也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对于陈百强来说,他是很情绪化的人,有着强烈的自恋倾向,也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酷爱紫色、喜欢秋天,清高、忧郁、认真,一生追求浪漫的情调,并且很容易感伤。正因为这种天性,不管唱哪一种歌曲,陈百强的歌声总是包含着感情,像透明的紫水晶,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把无数人带进略微凄凉的美丽境界,哀怨和凄美都来的自然。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酒后吃了太多的安眠药,成为一个植物人躺进了医院里,靠着现代高明的医术维持了一年之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棗其实,他的灵魂早已经在昏迷的那一天远去。
他身后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哀:一个追求美丽、追求精致的流行时代已经和他一起远去,即使在音乐中,人们再也找不到美丽的幻觉。
如果说,陈百强带给我们的是浪漫、唯美的歌声,那么林子祥带给我们的就是西化的前卫音乐。70年代,刚刚从外国回到香港的林子祥参加了一个叫“莲花”的乐队,和朋友们一起JAM时髦的英文歌曲,当乐队风潮过去,他开始出英文唱片,后来顺应潮流改唱中文歌曲。
林子祥唱的是带有强烈欧美气息的歌曲,在一片电视剧主题歌和日本歌的风潮中显得矫矫不群。作为香港雅皮士的代表人物,林子祥出来都是乐于让自己成为中产阶级的象征,不管唱歌还是拍电影,而人们已经把林子祥这个名字当作品位的保证。
而林子祥的唱功也确实不一般,歌声刚劲时象钢丝一样柔韧,婉转时象流水一样松弛。他敢把快歌唱得像断了气似的疯狂,他懂得表现渐渐渗透到人们心里去的缥缈低幽,也可以在很重的节拍里表现男儿风采……例如他的《男儿当自强》。
对于林子祥来说,教育使他的思维终究比较洋派,可是他当年回到香港,是想寻找本民族的根,所以他也写古典韵味的歌曲。唱过很民族的《千支针刺在心》、很洋派的《千亿个夜晚》、意大利民歌和中国小调结合

在一起的《每一个晚上》之后,林子祥也终于使人们相信:粤语歌曲有着无数的可能——不论什么语言,只要有好的歌声,只要能打动人心,就可以和任何国际潮流接轨。
80年代中期就开始听香港歌曲的人多半会记得,有一个并不美丽的清秀少女,唱着《玻璃窗的爱》、《逝去的诺言》,满怀少女情怀总是诗的惆怅,而每一次出场,她都换一顶好看的帽子。她就是陈慧娴。
作为那一代清纯少女偶像的代表,陈慧娴的《跳舞街》曾经风靡一时,但那个时候她并没有真正尝过大红大紫的滋味。在爱自己的音乐监制区丁玉接近绝望之后,这位家境不错的女孩终于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出国留学,离开香港的伤心记忆。可是这次离别带来的副作用却是她始料未及的:按常规出版的告别专辑《永远是你朋友》非常热卖,除了《夜机》、《Dance Boy》等等热门畅销上榜歌曲之外,主打歌《千千阙歌》一夜之间红遍香江,尽管梅艳芳几乎就在同时,用同样的曲调唱了一首《夕阳之歌》,而陈慧娴的风头一点都不弱,生生逼退了歌坛大姐大!
离别的时刻也终于到来,在决定退出的那一瞬间,陈慧娴的歌唱事业也达到了自己辉煌的巅峰。在告别演唱会上,看着台下和自己一样热泪盈眶的歌迷,不知道她是否也百感交集呢?
天王天后时代 香港乐坛是靠偶像为维系的商业化生产体系。当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这些80年代的巨星们相继隐退的时候,一度使得这个体系产生了动摇,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香港乐坛的繁荣背后是脆弱的。
进入了90年代,香港乐坛编织的神话分别有了“四大天王”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和刘德华,继而有了“四大天后”王菲、叶倩文、林忆莲和周慧敏,至于“四小天王”之类的称号和人选也正在不断的分配和制造之中。这样的操作手段,使得整个香港娱乐业和传媒有了自己作业的目标和内容——来自于《香港歌坛世纪回顾》第一部分《香港歌坛世纪阶段回顾》的第四乐章《天王天后时代》。
1989年,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但是,一个杰出的歌手的退出并没有让香港歌坛变得寥落。因为,一个崭新的乐队潮流正好在这个时期崛起:RAIDAS乐队一曲《吸烟的女人》引来了一场乐队革命,于是,太极、风云、BEYOND、小岛、达明一派、凡风等等乐队先后浮出海面,为渐渐定型和商业化的粤语流行音乐带来了一场立足于香港本身特点的革命,使音乐有了更多的可听性。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以后,这些乐队除了BEYOND之外都先后解散了,但是,在这个天皇巨星的时代,这些以团体姿态出现的歌者影响极其

深远:直到现在,很多乐队的成员还活跃在香港乐坛,他们的革命创举使得如今的主流与非主流界限不再分明。
略略沉寂之后,香港乐坛开始了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天王”的时代。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四位当年被称为“四大天王”的原因尽管说当时的我们还不清楚,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在乐坛上领风骚达5年之久,无论商业的成功、歌迷的拥戴程度、专辑的销量都是另外男歌手无法企及的。
其实,对于“四大天王”的称号来说,开始其实极其偶然:一家非常有影响的娱乐杂志把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四位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歌手合称为“四大天王”,当时不过是想造成一个宣传上的噱头。可是,正愁没有什么热点可供炒作的无数的媒体一拥而上,在反复传播的过程中,渐渐传媒和歌迷都认可了这种叫法。香港乐坛影响深远的四大天王时代也就这样开始了棗尽管这对于音乐本身来说,是一个不太妙的格局。
这4位商业成功者当中,刘德华歌影双栖、游刃有余;黎明高大威猛、斯文有型;郭富城英俊过人、舞姿漂亮,但是说到唱歌,毕竟还是张学友第一。尽管说相貌平平,但是他是难得的商业与口碑都不错的歌手。形成以“四大天王”为主的歌坛格局之后,香港歌坛也显得是非常热闹,但实质上也变得很无聊,一些有个性、有特色的男歌手很难冒出来。
如果说四大天王用非常主流的方式赢得了人缘,那么王菲的成功似乎得益于不按牌理出牌:作为一个很容易让人瞧不起的大陆妹,一曲《容易受伤的女人》成名之后,她并没有努力靠近香港的审美口味,而是独树一帜,用自己的个性面对挑剔的传媒和歌迷。在她以后的专辑里,她按照自己的方式越走越远。——幸运的是,王菲赌赢了。
因为王菲的成功,人们这才发现,流行本身其实并没有定型,不一定只有迎合它们才会成功。而天才的音乐人雷颂德的风光更证明了这一点:音乐是什么样的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好听。于是,有了出位的郑秀文,有了英伦风味的陈慧琳,有了敢于改变的黎明……香港乐坛主流的明星开始大胆尝试不同于谭咏麟、张国荣创造的那种风格,市场的反馈和专业人士的口碑使得这次尝试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所有这些努力之中,最成功的就是郭富城的转变:从一个典型的偶像变成今天的大家风范,给所有的人一个惊喜。
在香港90年代的歌坛中,除了一些天王天后们大受欢迎之外,一些有特色的歌手照样受到大家的关注,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许志安、苏永康、郑伊健、陈小春、彭羚、等等,而一些小

字辈的歌手值得我们关注,他们是:郑中基、陈晓东、谢霆峰、梁咏琪等等等等。对于90年代末的香港歌坛来说,永远是热闹的。一方面,老牌的巨星们也不再真正沉寂,纷纷重返歌坛。像张国荣、林忆莲、徐小凤等,其实这些人历尽兴衰沧桑,早已经没有了好胜之心,他们推出新专辑更多的是因为各自对音乐的爱好而并不是为了唱片的销量。而唱片公司也更多的把他们看作是自己公司的历史、荣誉的一种象征。除了老歌手复出歌坛之外,香港歌坛另一方面的热闹是各种流行风格的比拼,那是许志安、苏永康他们的咸鱼翻身,也是谢霆峰、陈晓东他们的慵懒的微笑。他们要用自己的歌声与你今生永相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