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复习.经验交流

中考物理复习.经验交流

中考物理复习

根河市第一中学

范宝玲姚红晔

2008-12-10

中考物理复习

------根河市第一中学

一、近年中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征: 1、命题贴近新课改理念,紧扣课本,立足基础,梯度合理。能面向全体学生,切实降低试题的难度,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填空、选择题不再出现繁难和高超解题技巧的运算,实验题直接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计算题都是一个问题用一个公式直接带入计算即可。试题类型稳中有变,稳中有新。

2、试题情景注意从生活实际或问题入手,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亲近感。体现物理之美,无处不在。

3、重视联系科技成果、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当地的热点,凸显地方特色。试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着入点,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与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

4、实验考查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反映在中考命题中注意对物理过程和方法、实验分析、归纳的考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提出合理猜想,利用手边工具做小实验。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关爱生命。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增强节能减耗意识。如安全用电等题型,要求学生提出节能建议。

二、复习进度安排:

根据我们物理组教师的共同探讨、经验总结,中考前应制定严密的复习计划,计划要细,细到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类型的题,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是搞好中考物理复习的第一关,另外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合理安排。复习中要多强调重点,少练难点,不漏每一个知识点。在中考前的复习中,我们制定了带领学生分“三步走”的计划,进行系统、科学的复习。

第一步:教材同步复习。时间为3月份到5月份。

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题目来自课本,因此,认真阅读物理课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有针对性选择习题,找出学生的薄弱点,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做练习。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手、动眼,自己分析讨论问题,然后再总结,教师不能包办一切。中考复习不是一般的复习,考题也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不能只有树木,没有森林。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学生打破章节内容,建立知识网络,搞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步:板块综合复习。时间为6月份利用两个星期。

对于学生来说,学过的知识越多,越容易把一些相近的概念搞混乱。因此,我在基础复习的前提下,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我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专题进行复习。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分为声、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最好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他们的记忆和理解,更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解题提高复习。这一步是结合中考模拟题,进行补

差补缺。在这冲刺时期主要为了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时不能死做大量练习,而应多留点时间思考,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另外复习还要注意下面几点:①题目设计以基础为主,照顾大多数学生,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简洁易懂。②重视课堂训练,多半习题在课堂上解决,要让学生参与,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③典型计算、实验探究、问答题不但要进行解题思路分析,还要给出完整的参考答案。④对课本中的科学世界、插图下的文字都要认真阅读。⑤更要注意后期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女同学,老师应急时进行调整。⑥同时还应和各学科老师之间在时间上协调好。并提醒学生家长注重孩子的营养和休息。

三、中考的应试策略:1、转变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普遍提高。

要根据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根据学生实际,复习中要考虑中下学生的需求,合理控制题型的难易程度。不要注意超标,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认真解答,改变只做填空、选择,放弃实验探究、计算的不良习惯。只有把中下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高的及格率、优秀率和综合比率。

2、研究课标,把握教材;前后联系,形成结构。

认真研究课标要求,结合课本,以复习指南为主,三者有机结合。把所学知识分成“力、声”、“光”、“热”、“电与磁”、“信息、材料、能源”、“科学探究”几大模块进行复习,扎扎实实搞好基础教学。复习中要重视学生通过主观努力把所学知识化厚为薄,不断建构或完善新的知识结构。要在“认真”两字下功夫,搞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如“高度”与“深度”、“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悬浮”与“漂浮”、“雾”与“露”的形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还有一些重点字眼的意思,如“光滑”说明f=0,匀速F

=0,

合=f,“电压降低1V”与“电压降低到1V”,电阻值与电压变化无关等。理F

解规律时,要弄清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公式表达形式及每个符号的意义,各量的单位,表格和图象的表达形式,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利用规律解题。

3、活化思维,鼓励创新;渗透方法,提高能力。

复习中要利用相关例题、习题进行解题指导,鼓励学生在同样的物理情景中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如复习指南中光学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当物距u变化如何引起像的大小及像的性质变化;电路的连接应注意判断串或并联,求电学量应注意是求哪一段导体或哪盏灯泡,应注意分析不同情景下,电路是通、断或短路,特别是开关闭合前后,变阻器中滑片移动时引起的电路结构变化,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另外,电学计算题有的可以从电流、电压、电阻等不同角度去求解。要通过习题训练,活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复习中要穿插介绍控制变量法、筛选法、类比法、比例法、理想实验法、逆向思维法等的应用。如类比法:光线、磁感线、电流、水流;等效法: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大小、压力作用效果、液体内部的压强、欧姆定律、螺线管磁性强弱等;逆向思维法: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发电机)等。

4、加强实验,强调动手;注意过程,体现探究。

复习中要求学生(a)要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b)要对原理,尤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