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

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4)后低不圆唇元音ɑ

(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6)后半高圆唇元音o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清——浊[p]:[b] 塞擦音和擦音[ ts] [s]

送气——不送气[p‘] [p] 鼻音和口音:[m][p]

4、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辅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有音位的区别特征。

/p/ /b/ /t/ /d/ /k/ /g/ /m/ /n/ /?/ /f/ /v/ /s/ /z/ /?/ /?/ /θ/ /e/ /j/ /w/ /h/

5、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下列音位具有对立关系。(提示:例如/p/—/b/对立,最小对立对儿的例子有pit/bit; rapid/rabid; cap/cab等)(1)/p/—/f/ (2)/s/—/z/ (3)/m/—/n/ (4)/b/—/v/ (1)pair/fair (2)sap/zap (3)more-nor (4)bow/vow

6、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分析它们的音节构造。

江交刚关劝

[t iɑ?55] [t iau55] [kɑ?55] [kuan55] [t‘yan51]

例字声母韵母声调

韵头韵腹韵尾

江t i ɑ?55

交t i ɑu 55

刚k ɑ?55

关k 55

劝u a n 51

7、用国际音标给英语单词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说明它们各自包含哪几个音节。

[′splendid] 两个音节splen ——did

[tr?ns′leit?bl ] 4个音节tr?ns——lei ——t?——bl

11、下面是某一种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的四个代表性实例,试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

(1)棉袍mie?p?→mie?m?

(2)戏台xie tai →xie lai

(3)米缸mi kou?→mi ou?

(4)清唱ts‘i ?ts‘y? ?→ts‘i ??y??

①是顺同化。上字鼻尾韵,下字声母是[p]、[p h]的,受到鼻音[?]的影响变成了鼻

音[m]。

②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t]变成[l]。从清塞音变为浊连音,弱化。

③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是[k],变为[?]。脱落

④上字鼻尾韵,下字是[ts]、[ts h]的变成[?]。从塞擦音变为擦音,弱化。

三、思考题

1、音位与音素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二者存在区别。

A.划分的依据不同:音素是根据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主要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看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个音素,只须看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是否相同,而看两个语音形式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除了看它们的自然属性,更主要的是看它们的社会属性,看它们是否能区分不同的语言符号。

B.音素是属于所有语言的,音位是属于个别语言或方言的。音素是从自然属性出发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言中的同一个音素,其自然属性都是相同的。而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按社会习惯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单位,因而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

C.数量上不同。一般来讲,一个语言的音素的数量要比音位的数量大得多。一个语言的音位,经过归纳,一般都在几十个。而一个语言里实际所包含的音素是很多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二者也存在着联系。一般来讲,音位和音素有着集体和个体的关系。一个音位往

往包括几个不同的音素。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括[a][A][][]四个不同的音素。

2、怎样找出一个语言或方言的音位。

在归纳音位的时候,要进行对比,看看不同的音素是否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何检查一个音素是否能区别意义的呢?采用三种具体方法:

1)减除法:在具体的语言中,如果把词中的一个音素减掉,词义就发生变化,减掉的音素就是音位。例如,汉语的[mao35](毛),如果去掉[m],就会变成[ao35](熬),意义就发生了变化,[m]就是音位。由于它的存在,把“毛”和“熬”区别开来。

2)添加法:如果一个词加上一个音素,词义就发生变化,则加上的这个音素也是音位。例如,英语中,desk[desk],加上-s[s],,形成desks[desks],前者是单数,后者是复数,意义发生了变化,则加上的[s]就是音位。

3)替换法:如果词中的某一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音素,词义就发生了变化,则所换的音素就是另外一个音位。例如,英语的“sky”[skai](天空)中的“k”换成“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则/l/就是一个与/k/不同的音位。如果换了一个音,这个音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不是音位。例如,把[skai]换成[sk‘ai],虽然听上去不顺耳,但是不改变意义,因此[k‘]不是另外一个音位。

3、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

A B C D

1/p/ /p‘/ /m/

2/t/ /t‘/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A,B,C三列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l/的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单,就只能与/t/,/t‘/,/n/构成舌尖前聚合群,因而我们将其称为单向聚合。

区分双向的聚合和单向的聚合,有利于分析音位的系统性,也有利于说明语音的演变。一般说来,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发生演变时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的演变,而处于单向聚合中的音位的变化一般不会波及其他的音位。

4、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

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依靠某些特征相互区别。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联系,聚合成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根据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如现代汉语中的双唇音都可以作声母,作声母都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相拼,合口呼只和u相拼,不和撮口呼相拼,

但实际上,在平行、对称的系统中常常会出现不平行、不对称的现象。(参上题答案)

语言学纲要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语音 一、单选题 1、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2、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3、[ε]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4.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5.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6.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7、有甲乙两个声波图,甲声波比乙声波振动次数少,乙声波比甲声波振幅小,

因此() A、甲声音低,乙声音弱 B、甲声音高,乙声音弱 C、甲声音低,乙声音强 D、甲声音弱,乙声音低8.()组字母表示的音素,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是一致的。 A. b p d B.t k g C. y u m D.i u f 9、下列舌面元音中,属于圆唇音的是() A、[Y] B、[α] C、[A] D、[a] 10、[e]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半低圆唇元音 B、舌面前半高圆唇元音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11、[u]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B、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C、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D、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12、辅音[x]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中清擦音 B、舌面前不送气清塞音 C、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D、舌根清擦音 13、辅音[η]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中不送气清音 B、舌面后浊鼻音 C、舌面中浊鼻音 D、舌前中送气浊塞音 14、辅音[kh]的发音特征是() A、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B、舌根送气浊塞擦音 C、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D、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15、辅音[θ]的发音特征是() A、舌叶清擦音 B、舌叶浊擦音 C、齿间浊擦间 D、齿间清擦音 16、下列辅音类中,属于响辅音的是() A、塞音 B、半元音 C、擦音 D、塞擦音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得功能答案

第一章语言得功能 一、填空 1、语言得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得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就是第一性得、最基本得手段。 4、人得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与(双词句 )阶段,这就是儿童学话得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对 )1、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得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得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得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得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得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得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与多数得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得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她得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得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得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得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得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就是,文字在交际中得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就是不能没有语言;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 系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 1.什么是语音?怎样认识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而符号的构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就是一种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符号得以存在的形式,它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通过人的发音体―声带的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产生音波,再扩散开来,传到别人的耳朵中,再还原成语音,并与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定的意义结合起来,就理解了对方所说的话语的意义。这就是交际表达与接受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人类的交际过程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这样五个阶段,详见导言部分)所以,语音又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它不但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而且必须代表意义,否则,也不是语音。 2.语音可以分哪些单位? 要进一步认识人类语音的特点,我们进一步把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切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进行研究。一般把语音单位分成音节和音素来研究。 1)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3.为什么说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人们说话,要发出一连串的音,这些是人的发音器官连续活动产生出来的,像一股水流,我们把这一连串音称之为语流。把语流中的音按音质(音色)来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这个最小单位的音就是音素。因此,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 音素的划分是分辨语音和分析语音的基本步骤,也是字母拼音的基础。 4.音素和字母有什么区别? 音素不同于字是很明显的,要注意的是音素也不同于字母。两者的区别如下: 1)字母是书写的最小单位,而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2)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中:(d)-[t], (t)-[t?], (n)-[n], (l)-[l]等。但如果字母不够用的话,就以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3)可以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几个不同的音素。 附:普通话音素表 5.什么是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答案只是分享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

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剖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_____。 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4.语言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______。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得功能 1、语言得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与( 思维)功能。 2、语言得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就是第一性得、最基本得手段。( 4、人得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 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与(双词句)阶段,这就是儿童学话得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得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得右半球前部。(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得能力。( 对) 7、不同语言结构得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得不同。(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得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与多数得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得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她得信息传递工具: (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得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得副语言交际工具, (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得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得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就是,文字在交际中得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就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文字就是在语言得基础上产生得,只有几千年得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得语言比有文字得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得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就是一种辅助得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得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就是非语言得交际工具;旗语之类就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得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得一种最重要得辅助交际工具;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得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得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得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得情感、态度与意图,寻求听话者得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得客观经验信息得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得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与听话者间交际互动得工具。例如: 张三与李四同时在教室瞧书,张三坐在窗子边得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A、李四说: “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 “我马上关上。” A、B 得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得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得目得并不就是反映今天得天气,而就是向坐在窗户边得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就是人类思维得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就是保存思维成果得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得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得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得生理基础就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得大脑得左右半球得分工就是人类所特有得。人类以外得动物,没有这样得分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得“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得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得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就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得。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得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一区域受伤得人,其她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得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得后部, 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得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

第三章 语 音

2、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记音符号。三、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二、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三、人类的发音器官 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 1.动力部分:人类发音的动力主要来自肺部的空气,肺部呼出的气流经气管到喉头,撞击声带,发出声音。2.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声带由两片构成,前端与甲状软骨相连,后端与两片勺状软骨相连,勺状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可以开合,控制声带,声带中间的通路叫声门,气流就从中间通过。3.共鸣腔,即口腔、鼻腔、咽腔,这一部分主要是调节气流,起共鸣器作用,人类各种音色的音素,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发音器官的活动变化形成的。 四、音素和音标 1.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2.国际音标: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期末复习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差别较大,例如辅音,只有f.s.n.l.m五个相同,元音只有i.u.a相同。 第二节元音和辅音 一、元音的发音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能发出不同的元音。在掌握汉语普通话元音的基础上,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语言学纲要练习1

导言 一、填空 1.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三部分组成。其中,解释字义,分析字形,研究字音。 3.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成五个阶段,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发送、、接收、。 4. 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现代语言学之父是指 ,他的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标志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分成三派,分别是、和美国描写主义学派。 7.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研究、、三部分。 二、名词解释 1.普通语言学—— 2.专语语言学—— 3.共时语言学—— 4.历时语言学—— 三、问答题 1.“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2.简述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一种语言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是十分有限的。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功能。 3. 是人类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 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5.人的大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 6.汉语的姐姐、妹妹,英语用表示,汉语的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英语用表示,这说明思维方式和语言具有的特点。 7.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 二、名词解释 1.语言—— 2.思维—— 三、判断题 1.思维离不开语言,所以聋哑人不能思维。()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重要。() 4.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如何理解“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3.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来?请用语言学的观点去解释。(复旦大学1999年考研试题)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一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一-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一-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一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9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一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髙、音重、音长等。 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 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一一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儿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一-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一-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 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一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氏 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 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a][u][o][o ][a]

/J / /s/ /e / /6/ zj/ /w/ /h/ 后低不圆唇元音a 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送气一不送气[p T [p] 鼻音和口音:[m] [p] 4、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辅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 有音位的区别特征。 /p/ /b/ /t/ /d/ /k/ /g/ /m/ /n/ /i) /f, /v/ /s/ /z/(2) 舌尖前浊擦音Z (3)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 (6) 后半咼圆唇兀音O 清一浊[p]: [b] 塞擦音和擦音[ts] [s] (1) 双唇浊鼻音m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 a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4)后低不圆唇元音a (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6)后半高圆唇元音o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语音学和音系学考试资料讲课教案

语音学和音系学考试 资料

Phonetics 1.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onants and vowels Consonants are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ivert, impede, 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airflow in the cavity. However, a vowel is produced without such obstruction so no turbulence or a total stopping of the air can be perceiv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2.Manners of articulation It refers to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ulators and thus the way in which the air passes through certain part of vocal tracts. There are several basic ways in which articula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the articulators may close off the oral tract for an instant 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they may narrow the space considerably; or they may simply modify the shape of the tract by approaching each other. (1). Stop: complete closure of the articulators involved so that the airstream cannot escape through the mouth. It is essential to separate three phra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 stop: (a) the closing phase, in which the articulators come together; (b)the compression phrase, during which air is compressed behind the closure; (c)the release phrase, during which the articulators forming the obstruction come rapidly apart and the air is suddenly released. In English, [p, b, t, d, k, g] are stops and [m, n,?] are nasals. (2) Fricative: close approximation of two articulators so that the airstream is partially obstructed and turbulent airflow is produced. In English, [f, v, θ, e, s, z, ?, ?, h] are fricatives. (3)Approximant: an articulation in which one articulator is close to another, but without the vocal tract being narrowe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a turbulent airstream is produced. The gap between the articulators is therefore larger than for a fricative and no turbulence is generated. In English, this class of sounds includes [w, r, j]. (4)Lateral: obstruction of the airstream at a pint along the center of the oral tract, with incomplete closure between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tongue and the roof of the mouth. [l] is the only lateral in English. (5)Trill: produced when an articulator is set vibrating by the airstream. A major trill sound is [r], as in red. (6)Affricates: involving more than one of these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in that they consist of a stop followed immediately afterwards by a fricative at the same place of articulation. In English, the “ch [ t? ]” of cheese and the “j [d?]”of jet are both affricates. 3. Places of articulation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完整版)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导言 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是指以一种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具体 语言的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3.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 质,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即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4.共时语言学:从语言发展的一个横断面对一种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的 状态进行静态研究的语言学分支。 5.历时语言学:又叫历时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 代到另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分支。 6.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用于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 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文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研 究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形成了以字为中心、音形义的语言研究。 8.理论语言学:以侧重探索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为目的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9. 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包括聋哑盲教学)、文字的创制 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撰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机器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10.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的重要流派,研究具有 共同母语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它的出现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结构语言学:又称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语 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三大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 12.描写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对话语言的结构共时描写,偏重结构形式 的静态研究,不重视意义,重视语言个性,不重视语言的共性,因此又被称为描写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 具,它是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语言学纲要各章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3、语言符号及其特点:A、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注意语言符号通一般符号的区别。B、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1、理解语言的层级体系 2、重点掌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了解) 第二节音响 了解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重、音长、音质 第三节发音 掌握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注意元音舌位图。 第四节音位 1、掌握音位的定义 2、掌握归纳音位的原则:对立、互补、语音相似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掌握理解) 第六节音位的组合(掌握理解) 掌握语流音变的四种情况: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1、理解语法规则(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组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指的是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也就是,什么样的语法单位什么样的语法能够和单位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聚合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指的是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也就是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同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在语法功能上相同,能够相互替换。 2、理解掌握语法单位(句子、词、语素) 第二节组合规则 1、掌握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2、掌握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手段的概念 3、掌握常见的几种语法手段: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4、理解组合的递归性和层次性 第三节聚合规则 1、掌握词类划分的标准 2、掌握形态的概念:附加词尾、内部曲折、异根 3、掌握常见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