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春暖花开风筝季

当春随意播种在阳春三月的每个角落时,惠风和阳中,一切的美好都开始粉墨登场了。春日渐觉风光好,阳春处处纸鸢笑。踏青寻芳的好时节,岂能少了风筝的身影?这时的天上既是放风筝人的圣地,更是他们恣意涂抹心情的画布。“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舒畅地将那种解脱于冬日桎梏的轻快,大写意在广袤的天空。甚至于路过的人们,有不少也被感染得停下来,顺着放风筝人遥望的方向仰望,在天上翱翔的一片精灵中寻找人们扯出的欢快痕迹。

传统风筝的五大流派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传统风筝的代表分别是北京沙燕风筝、天津软翅风筝、山东长串风筝、南通六角板鹞、广东灵芝风筝五种。北派的代表作是“大”字形的沙燕儿,又叫京燕儿、扎燕儿,品种有几十种之多。以前老北京人爱放的风筝俗称“黑锅底”,其实就是以黑色为底的沙燕。而今风筝艺人用极鲜艳的大红大绿、大青大黄的对比色,染在沙燕儿上,脸和爪儿的线条也勾勒得精致而流畅,美轮美奂的如同京剧脸谱一般。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妮妮的造型就是一只沙燕风筝。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其中南通的哨口板鹞风筝是南派风筝的代表,在其雕制工艺中,不仅包含了雕刻、绘绣、书法、扎搓等古老工

艺,也包含了一定的空气动力学、精妙的音响学,展现了国人超凡的智慧。许多风筝不仅是情调高雅,文体相融的运动器具。也是人们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现代风筝新攻略

风筝按大小又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风筝。一般大型风筝的宽度300厘米以上,中型风筝宽度在200-300厘米之间,小型风筝宽度200厘米以下。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风筝主要品种有硬翅、软翅及长串风筝等。软翅类:如蜻蜓、蝴蝶、金鱼等。一般适合在二至三级风速内放飞, 面积在0.1至0.5平方米之间;性能比硬翅风筝差些,由于翅膀下缘是软边,所以升力下降时很快,造型也容易破损;硬翅类:如沙燕、老鹰、各种人物等。这类风筝适应风力范围比较广,二级至五级的风速都可以放飞。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的中型风筝都可以在这个风速值中放飞,它们稳定性较好,也容易放得高。在五六级风中也想过一过风筝瘾,一般的风筝就不适合了,只能放2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硬翅风筝,也就是硬板子风筝,硬板子风筝就是人们常说的平面形风筝。从结构形状看,它的升力片是主体,无凸出部分,风筝四边有竹条文撑,如民间广泛流行的脸谱风筝、八卦风筝等。这类风筝飞升性能好,但是目前市场上卖的较少。一般都是风筝爱好者自己动手制作。新攻略之一——选购风筝

先观外表。风筝的材质有宣纸的、彩绸的、无纺布和尼龙布等,表面要平整无破损;质量方面,看是否结构合理、骨架结实匀称?检查绑扎是否牢固,传统风筝多为竹条制成的骨架,用作周身膀的竹篾

应粗细匀称、宽窄对称、富有弹性。这样的风筝才飞得高,飘得平。现代高档运动风筝的材料以玻璃钢骨架居多,其中又以炭素骨架为上品,在选购高档风筝时应仔细差看有无断、裂处或粘接处。除此以外,还要看翅膀条软硬度。风筝的左右翅膀条的软硬要求对称和一致。要求下膀条比上膀条略软些,膀条两端的较软,膀梢最软。检查方法是:对上下膀条用两手轻轻捏住左右膀尖相同的部位,轻轻用力使上膀条后弯,其左右弧度相同者为佳。在挑选时还要测平衡,方法是:将风筝展开放平,用角线提起,看两边是否平衡,不平说明风筝有问题。把风筝(小型常见的)平举,风筝的头略微上抬,轻轻平推出去,滑行的距离长、不扎头的为好。

新攻略之二——配置合适放飞的工具

一个风筝只有放飞的工具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才能达到好的飞翔效果。风筝起飞时必须要借助风力。要借助风力,又必须用线来牵引。一个风筝在空中所受的力往往比它本身的重量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风筝线就要有足以承受这些拉力的强度才行。所以应选择要选择细、牢、轻且均匀耐磨的风筝线。一般为合成线、尼龙线等。其粗细根据风力和风筝大小而定。一般不得超过线的抗拉强度的三分之一。放风筝还需要配线绕线工具:线板、线轴都是自制的简易绕线工具,适于放飞一般的小型风筝,更便于少年儿童使用。线板用木制的和塑料的均可,线轴可利用已用过的材料绕上风筝线就能使用。线拐子和摇把拐子系放风筝时绕线的线车,俗称“拐子”。用多大的拐子合适,需根据风筝大小来决定,放一般风筝多用六角圆撑式线拐子。

摇把拐子是用四根30毫米粗的木棒挖榫扣成,多用于放大型风筝。新攻略之三——放风筝的技巧

放风筝首先要栓好中线。中线俗称提线、定线、稳线或脚线。中线栓的好,角度对,风筝就起飞得好,相反,就不容易起飞或不稳定。栓中线,一是为确定风筝迎风面与风力的角度,以产生足够的升力,使风筝便于起飞;二是通过中线来保持风筝在空中的平衡与稳定。中线的数目,可根据各类风筝的形状、大小、性能的不同而用一根或数根。如沙燕风筝是三根提线,上边两根要短些,下边一根长些,使风筝有一个仰角,利于升空,如果升空后风筝向左偏,可把左边的提线收短几毫来,向右偏则反之。风筝能否飞上天,选准牵引点也是关键。牵引点选择得准,风筝受风平衡,放飞时就不会打旋、摇摆,容易直飞上天。风筝由于形状和大小各异,一般有一至三个牵引点,如金鱼风筝只须选择一点,蝴蝶风筝要在头部和两翼各选择一对应点,然后用手抓住牵引点左右轻轻摆动,也可拿到室外试放,如风筝向一侧倾斜,则需重新选择牵引点。周作人在《儿童杂事诗》中写道:“鲇鱼飘荡日当中,蝴蝶翻飞上碧空。放鹞须防天气变,莫教遇着乱头风。”讲了放风筝最怕风向不定,那细细的丝线在握之人手中,一松一收,皆需感受无形的风所能托起风筝的力。风筝起飞前,要判断风速、风向,在风力适足的时候,那么稍稍紧走十几米,然后逆风施放就可以了。当风力不济时,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如感觉风筝线有拉力时,就要把握时机放线,若风筝有下降的趋势,须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直到风筝能在天空挺住不坠。放风筝,收、放线技巧也很重要。

比如风大的时候,急收线的话,风筝就会打转、甚至栽下来。当风力突然转强,风筝摇摆而倾斜度过大时,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迅速放线。二是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可缓和其势。

新攻略之四——初级菜鸟放风筝版

初学者尽量买简单的玻璃钢骨架的三角风筝,三角形的风筝很适合初学者,因为这种风筝在飞行时很稳定,而且把它放在地上(线在下面)后一拉就可以自己起来,方便远距离放飞,选择时最好不要买那种最常见、最便宜的小风筝,建议购买稍大一些的。宽度在150-250厘米之间为宜。宽度太大或太小对于新手来说不易放飞。如果给孩子放,则要选择质地为塑料布和无纺布的材质,塑料三角风筝是最"傻瓜"的风筝,其次就是传统的沙燕风筝。这类风筝易飞、不容易损伤,既经济又实惠。而老年人不要玩较大的风筝和运动风筝。这些风筝在起飞和控制时都需要较大的运动,而且有时需要瞬间的爆发力,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新攻略之五——时尚达人放运动风筝版

对大多数看惯了玩惯了中国传统的花鸟虫鱼风筝的人来说,运动风筝绝对是一项新兴的运动。这项起源于欧美的竞技风筝,跟传统的中国风筝做法不同,工艺不同,玩法也不同,放飞时非常“拉风”。它是伞翼飞机和传统单线风筝二者结合的产物,能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特技动作。最简单的是用两条拉线控制风筝,双手操控,左旋、右旋、升降等各种特技动作全靠手腕和手臂的技巧来完成。还有四线、多线等运动风筝。飞行时速最高可达150公里/小时,尤其是在急剧

爬升和俯冲时,会发出飞机引擎般的声音。和中国传统风筝相比,运动风筝的造型非常简单,大多为三角形和滑翔翼形,以玻璃钢或碳钢棒为骨架,使用降落伞材质的布料缝制而成,色彩鲜艳夺目。运动风筝的玩法非常独特,可单人飞,也可多人组成团队操作,变化出各种各样特技造型。一般3、4级风可以让初学者不亦乐乎,想大展身手的玩家喜欢6、7级大风。不能像传统风筝那样边飞边放线,起飞时双手由上向下拉,注意风筝的航向,如果风筝在风速适合机重的情况下,它会一直向前(上)飞行。在飞行时双手平行用力时风筝一直向前直线上升,左臂后拉风筝向左旋转,右后拉向右旋转。连续旋转后两线会互相缠绕,但不影响控制。缓缓用力风筝运动的轨迹为弧线形,瞬间加力时轨迹呈棱角状。降落时也并非像传统风筝那样收线降落,必须掌握迎风降落技术,让风筝飞至离地面一至两米时,将风筝角度拉正,人向前移使风筝失去动力而飘然下落。雷雨天气不能放飞,因其骨架皆为碳纤维杆,易导电会产生危险。放飞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

新攻略之六——健康提示录

《清嘉录》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胡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放风筝是一项极好的户外运动,在和煦的春风中,迎天顺气,拉线凝神,拉线奔走,有张有弛,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改善健康之效。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的负面效应是快节奏和压力大。而放风筝则满足了人们寻找一种借助自然来缓解压力的需求。用一根根细细的丝线,即可放飞心情!舞出轻松的心情。但是由

于风筝运动的特性,需要长时间仰头,同一个姿势要保持较长时间,因此提醒老年人和脊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运动者在参与此项运动时尽量避免突然转头,以防脑血管的突然收缩,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参与运动的时间长短。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运动者尽量避免在喧闹的活动场地长时间进行放风筝运动。放风筝过程中还要注意风向与太阳的关系,要防止太阳光的反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在天气比较暖和时要注意防晒,以避免日光性皮炎和脱水。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总是在倒行,所以还要注意防止摔伤。

新攻略之七——放风筝场地选择

选择地方,是放风筝前的必做“功课”。通常要选择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的地方。没有高大建筑物、树木的较为宽阔的地方,远离高压线电塔、有电线杆架设施处施放。一旦风筝挂到电线上很可能会导致线路事故,非常危险。尤其运动风筝的操纵绳多为15米至25米,在此半径内更应注意安全。更应选择空旷之处,放飞时注意避开人群,避免快速横扫掠地飞行时伤人。

市区内目前有几处适宜放风筝的地点:

森林公园。是城市的“绿肺”,远离闹市,空气新鲜。来往车辆相对较少,但树木较密,建议选择1平方米以下大小的风筝。

达活泉公园。市区最大的公园,交通方便,市民可以在此一边放风筝,一边欣赏满园的春色。西门和北门空地都可以放风筝。但是要远离湖边。

七里河畔。沿郭守敬南路一直南行到七里河北岸,往东行大约四五百

米,就能看到一个土丘,这里的场地比较空旷,休息时可以欣赏七里河美丽的风光。

开元寺广场、新世纪广场、中钢邢机广场。也是风筝放飞点之一。因直接挨着交通干道,要注意交通安全,孩子放风筝时要有家长陪同,

风筝的起源和演变

风筝的起源和演变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风筝为中国人发明,至今已经2000余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进而演变成为今日的多线风筝。 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演变成玩具。 风筝的制作 1、做风筝的材料包括竹篾、纱纸条、马拉纸,工具包括浆糊、纸刀。 2、风筝的做法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即用纸蒙糊风筝。 3、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等。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 风筝的分类 按风筝的形象分类,有动物、植物、人物等形状。 按风筝的构造分类,有硬翅类、软翅类、板子类、串子类、立体类等。 按风筝的功能分类,有玩具、观赏、特技等。 按风筝的大小分类,有巨型、大型、中型等。 放风筝的意义 1、在田野郊外放风筝能呼吸新鲜空气,娱乐身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放风筝能带来吉祥。 3、清明节放风筝有一种放风筝放晦气的说法。 4、放风筝能有益视力,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 风筝上天的条件 1、风筝要在有风的条件下才能放飞。 2、风筝要有提线的牵引。 故事:风筝起源的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说;三是飞鸟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斗笠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工具,就像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很早以前农夫在田地干活时就开始使用,据说有一天,一位农夫正在田地里干活时,忽然刮起了很大的风,把他的斗笠卷走了,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斗笠上的绳子。恰巧这根绳子很长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放风筝。

九年级语文每日一练1——3(含答案及分析)

九年级语文每日一练(一)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4.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6、默写:1)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斜晖脉脉水悠悠,。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5)、马作的卢飞快,。6)、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8)、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_______ ,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 7、《出师表》解释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以光先帝遗德()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先帝不以臣卑鄙()

走进风筝博物馆

走进风筝博物馆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南通风筝的造型特色。 2.了解学习板鹞风筝的装饰方法,绘制简单的装饰图案并进行造型练习。 3.感受板鹞风筝的艺术特色,激发学习、传承南通风筝技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南通板鹞的造型特色。 2.欣赏板鹞风筝图案,绘制简单的装饰纹样。 三、教学难点: 认识板鹞风筝的造型特点,利用基本形进行板鹞风筝造型练习。 四、教学准备:PPT 记号笔六角、八角板鹞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朋友没学过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诗中的“纸鸢”你知道是什么吗?(风筝)对来,那时候风筝的名字就纸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就在中国出现。中国有四大风筝流派,而我们南通哨口板鹞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板鹞风筝博物馆,走进神奇的板鹞世界。 (二)新授 走进风筝博物馆,琳琅满目的风筝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边走边看。 1.风筝的起源和历史 (1)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人们根据飞翔的鸟儿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风筝,这是是飞鸟说;二是是斗笠、树叶说;三是帆船、帐篷说。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是目前世界上一致公认的。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在一块牌子上用醒目的大字写道:“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怎么样?大家感到自豪吧! (2)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3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飞

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 板鹞又名南通板鹞,是江苏南通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南派风筝的一种。以其形同门板而得名,以巨大、彩画、布满哨子、音色宏亮而成特色。大六角风筝最常见,数个小六角风筝并联在一起,可以变出“七星串联”、“十九星串联”等样式。彩画多用红、黄、黑色,与蓝天白云形成对比。板鹞上布满数百个大小不一的哨子,最大的哨子称“嗡声”,用大葫芦做成,形同大木桶,发音如大提琴;小哨子用栗壳、百果壳等做成,发声尖亮。 从前,南通放鹞子是村民中的大事,放前要将风筝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则人们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但鹞子如果断线,摔落或掉在别人的房子上则是大不吉,是“不顺遂”的事。这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鹞子撕碎丢入河滩或坟地去。 概述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板鹞,为全国绝无仅有。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发出不同的音响,组合成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南通的造型风筝,以如皋所出为代表,融灯彩、绘画、风筝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精巧工细,灵活美观。 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 工艺 哨口板鹞可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精湛,不仅是极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的汉族手工艺术珍品,而且在放飞中稳定、优美,更有各种音调的哨口和谐而有节奏的震空齐鸣,好似声色俱佳的空中丽人,以其无穷魅力伴随放飞者在天地之间,享受人们与大自然相辅相成的万千妙趣。 古人在纸鹞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风筝世界中,形声兼备的南通哨口板鹞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她的雕、扎、绘、制,凝聚了这块江海平原上历代风筝爱好者的聪明才智,积累了他们一千多年来的心血和在天地之间借助自然风力取得的实践知识。 制作

文库小学手工课教案风筝制作

小学手工课教案风筝制作[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朋友们是不是很熟悉啊??我们小时语文课本的诗句。儿时的你有没有过与小朋友们一起放飞风筝的快乐回忆??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的放风筝。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快乐的画面,美丽的风筝,把它们也搬进我们的小学手工课堂如何?风筝制作原是传统民间工艺,发展到现在也进入了车间机械化。但是很多环节需要人工操作。风筝工艺有很大的文化气韵与消费市场。小学开设这个制作也能为各学科的融合提供一个实践平台,这里面包括数学、语文、美术、科学等等各学科的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增进思考、创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学习兴趣。 因为课时的局限性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局限性。在制作上可以选取简单的造型:三角型、几何型组合,利于课程的进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来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增进能力,增强创新思维目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锻炼勤于动手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发展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制作。 知识目标:掌握风筝图案的装饰技巧。 教学重难点:风筝裱面的色彩,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使之协调统一是重点,难点是找出风筝的重心 解决方法: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灌输图案装饰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创作。重心问题:采用“悬挂法”

寻找民间工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寻找民间工艺,弘扬传统文化” 小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时的讲话精神,担负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达到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的目的。经研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而我们班也积极响应此活动,我们在确定团队成员之后经过商讨之后最后确定下来主题“寻找民间工艺,弘扬传统文化”。 一. 主题的确定 从小到大,中国的历史文化一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其中的民间艺术犹如古庄水乡一般,端庄秀美,婉约而又灵动,深深吸引着我们,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民间艺人叫卖自己的工艺品。时过境迁,现下再难寻见身怀技艺的民间艺人,地方民间传统文化渐显凋敝,后继无人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民间瑰宝”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发人深省。于是我们希望通过实地采访,走访当地民间艺人,了解该民间艺术的发展,分布以及现状,认真做好采访纪录以及照片采集工作,亲身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竭尽所能宣传民间文化,呼吁人民关注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调研项目的确定 民间传统艺术种类多如繁星,由于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不足,精力有限,资金不足,我们无法做全方面的调查研究。可是又不想没有目的地去街上找几个艺人了解民间艺术的情况,那样肯定无法深层次地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以及传承的问题。我们决定做一个系统化的调查,于是经过我们团队成员热切的讨论,最后决定对民间艺术中的一类——民间玩具,做深入调查研究。并且按照制作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一下几类:泥玩具,陶瓷玩具,纸玩具,竹木玩具,食品玩具,布玩具。然后从每种材质的玩具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决定了以下的民间玩具—— 1、泥玩具:无锡惠山泥人;(当然天津的泥人张更出名,知名度更大,但考虑到天津离扬州太远,可行性不是太强,于是选择了无锡这边的泥人作品,惠山泥人虽然名气不及天津泥人张,但也算是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陶瓷玩具:无锡宜兴紫砂陶;(陶瓷方面,宜兴的紫砂陶可以算是全国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名气的陶瓷玩具了,引来不少国际友人的青睐。) 3、纸质玩具:南通板鹞风筝;(当时在选择纸类材质的民间工艺品过程中,我们就想到纸风筝,然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南通的板鹞风筝比较出名,可是在调查结束后发现把板鹞风筝归类到纸玩具实在牵强,板鹞风筝不同于其他风筝,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风筝挂着很多哨口,并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部分,放飞的时候如同“空中交响乐”,令人震撼。) 4、竹木玩具:宿迁云渡桃雕; 5、食品玩具:山东菏泽曹州面人;(关于食品玩具,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街上的捏糖人,可是捏糖人几乎满大街都是,没有哪种捏糖人比较具有代表性。而面塑却分为曹州面塑,霍州面塑,忻州面塑,而在这些面塑之间我们都是选择距离近的,可行性高的。最后我们选择了曹州面塑) 6、布玩具:山西黎城黎候虎;(布玩具本来就不是很多,而登上过98年虎年生肖邮票的黎候虎也算是布玩具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吧!)

浅谈民间艺术之风筝

浅谈民间艺术之风筝 摘要:风筝艺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但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本文试从风筝的起源、分类,制作技艺与不同地域的风筝流派出发,试浅谈风筝这一民间艺术的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风筝、起源制作、流派、审美价值、民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它集观赏、娱乐、竞技、健身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属于民间艺术品中扎糊工艺一类,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又极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风筝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发展,它早已成为一门独特的民族艺术,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在古代中国,风筝被视为平常之物,对于风筝的记载是极为有限的。要说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书《韩非子》中记载,墨子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这便是关于风筝起源的一说,又称“飞鸟说”。传说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根据历史记载和现已发现的古代风筝来看,以鸟的形状为多,加之古人对飞鸟的崇拜,因此“飞鸟说”广受推崇。 在历史上,风筝最初是用于军事目的,比如用于测量两军距离。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大众娱乐。同时由于造纸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因而又称“纸鸢”。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类型更加的丰富。明清时期风筝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无论是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各种民间工艺和风筝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木版年画、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使得风筝的装饰变得丰富多彩;风筝的音响装置也有所发展,用葫芦、白果壳做成的各种哨子,装在风筝上,发音雄浑响亮。同时,风筝也在向世界各地流传。 二、风筝的制作分类与流派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四艺中,"扎"要求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而这“四艺”的综合活用还要求做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 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软

风筝的起源的三种传说

风筝的起源的三种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帆船、帐篷说】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飞鸟说】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有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风筝知识

风筝的历史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汉朝-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据时代-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1980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风筝的起源 风筝真正的考起源,现在已无法考证。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

春天的艺术品—风筝教案

春天的艺术品——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风筝发展历史,欣赏各种风筝图片,激发学生制作风筝的兴趣,学习制作风筝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审美观,用风筝放飞理想,用风筝寄托美好未来。 教学重点:制作风筝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扎线、糊表、放飞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 教学步骤及设计: 导入新课: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正是放飞风筝的好季节。 诗人高鼎在《村居》里这样写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农历二月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放风筝便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传统活动之一,也为春日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让我们走出教室,在阳光的沐浴下,在美丽蓝天上放飞心情,放飞风筝,放飞理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春天的艺术品——风筝。 放风筝可以为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 放风筝既能娱乐,又能健体。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可以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消除眼肌疲劳,预防近视和弱视,放风筝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放飞者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是谁制作的吗? 我国的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风筝,又名“木鸢”、“纸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风筝。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鲁班,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公输班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其实,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

风筝的起源与传说

风筝的起源与传说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清代郑板桥《怀潍县》中的诗句“纸花如雪满天飞”,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大约500多年前的明代,风筝就已传到朝鲜,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而中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世代传承,风格各异,有粗犷豪放,有活泼精巧,有色彩绚丽,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名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传世佳作。(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张东伟) 风筝的起源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中国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中国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中国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来源:中国潍坊网) 风筝的起源的三种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

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

03-10年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全集解析终结版 南宁2010年 的一项是( )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 .... ,决心为班级争光。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 ,真是心旷神怡!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 地向老师请教。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 .... 的精神。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 ....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答案:D 铜仁2010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 ....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 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 。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 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答案:C 遵义2010年 的一项是(3分)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镇定自若: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心中很坦然,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胜券在握: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已经可以成功。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怒不可遏: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向隅而泣: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手工制作风筝步骤

手工制作风筝步骤 风筝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玩具,还是一种手工艺品。制作和放飞风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公输般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五代在宫中就有此游戏;到了宋代风筝已成为了玩具。 放风筝是一种老少咸宜的活动,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丰富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举办国际风筝节,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就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士来参加,风筝成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制作风筝也是一种有益的活动,不仅能使我们心灵手巧,还能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同学们在美术课上学过“画风筝”,现在学习制作风筝。 制作风筝分为扎制骨架、糊纸或绢、绘画着色等几道主要工序。 一、扎 扎,就是扎制骨架。扎风筝骨架要用竹篾,其中基本骨架的竹篾要选用宽厚一点的,而轮廓骨架的竹篾一般用薄而细软的较为合适。整个结构要简练、轻巧、对称、均衡、扎缚牢靠。 二、糊 糊,就是把纸或绢糊在骨架上。纸的质地要薄、韧、平整。 三、绘 绘,就是绘制风筝图样。图样要形象鲜明,色彩要艳丽明快,装饰性要强。一般风筝是画好再糊,也有先贴再画或剪贴图案。

此外,较大的风筝要在背面两端拉一根横线,让风筝正面腹部向外凸起,在放飞时使风沿两侧做流线运动。风筝的引线,依风筝骨架和结构不同而定。有的用一根,如鹰、燕等;有的则用两根,如“豆腐块”等。一般使用三根引线。安装引线要有利于风筝迎风飞升,无论是两根还是三根引线都是上短下长,拉起时使风筝与地面的夹角成45°。上两根线太长放起来会向下扎,太短则不张风,放不起来。 一般风筝下部还要吊上彩穗,它既能调节两边重量,又可增强风筝的稳定性和装饰性。 春天风力匀缓,暖气上升,气流向上,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放风筝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但也需要一定技巧。做好的风筝能否飞起来,还要会辨风向,识风力。放起来后还要学会抽、拉、提、摆等动作技巧,方能保持风筝在上升时或在天空翱翔时的稳定性

风筝的由来

风筝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这是说明了潍坊的风筝做工独特,色彩鲜明,远近闻名,而 如此精美的风筝又是怎样来的呢?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而古代风筝的由来还有两种说法: 一、古代,有一农夫在斗笠系上绳线,无意中被风吹起,所引起的灵感。二、风吹起,黏住在蜘蛛丝上的落叶,所引起的灵感。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 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潍坊购买自己中意的风筝.风筝的体裁很多,造型.色彩也各不相同, 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真是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

生活谚语 吃一堑,长一智。吃饭勿忘种田人,喝水要想掘井人 人穷只怕志气短。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前人栽树后人凉。烟是虚空酒是痨,饭是根本肉长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若是勿报,时辰勿到。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里。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不见高山,那知平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算算用用,一世勿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远亲不如近邻好。 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 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绣花针。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随身。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遗子千金,莫如教子一经(书)。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根桩。 万事开端从岁首,一年之计在春头。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有关风筝的资料

有关风筝的资料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功能,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1980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

浅谈南通板鹞风筝开发对策

浅谈南通板鹞风筝开发对策 商学院旅游管理 083班刘勇 08313348 【摘要】 南通是中国传统风筝“南鹞”的主要生产基地,其板鹞风筝与北京沙燕风筝、天津软翅风筝、山东长串风筝、广东灵芝风筝齐名,曾多次在国际、国内风筝大赛中摘金夺银,并且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尽管如此,板鹞风筝却依然面临失传的危险。本文在分析板鹞风筝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南通板鹞风筝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 风筝传统特色创新品牌 一、南通板鹞风筝的现状 从休闲娱乐方面认识板鹞风筝,喜爱放飞风筝的人很多;从文化艺术角度欣赏板鹞风筝,作为学术课题来研究的人少。 当然在过去几年里,南通板鹞风筝在国内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世界博览会上,板鹞风筝被陈列在中国美术馆。风筝艺人在风筝的扎、雕、绷、画技艺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当地人还研制出了折叠风筝,集装饰、放飞、观赏功能于一体,取代了过去重高大,方便携带从而有利于野外放飞。板子式的六角鹞画题材也与时俱进,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民间还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专业户。另外在全国各地风筝赛场上,南通参赛选手也越来越多,并且都连连获奖。 与此同时南通板鹞风筝还走进了学生课堂。2002年10月至11月,南通师范学院学生会,举办主题为“放飞梦想”的风筝文化节,通过风筝知识专题讲座、风筝展,风筝制作大赛、集体放飞风筝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民俗文化教育,传播风筝文化,使学生对南通板鹞风筝有了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板鹞风筝的保护与传承。 在学术方面,关于南通板鹞风筝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进展。由南京艺术学院徐艺乙教授写的了《风筝史话》一书,系统的介绍了南通风筝的发展历史、制作技艺等。另外一本名为《南通风筝》的书籍也已出版。 近几年,南通板鹞风筝得到了一些保护,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与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相比,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的…… 二、南通板鹞风筝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板鹞风筝制作成本较高,放飞困难 价格过高、放飞难度大,长久以来就一直制约了南通板鹞风筝的推广。由于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制作工序繁多,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成本比较高。一个1.2米长的风筝,上面带有近100个哨口,哨口都是用风干后的葫芦制成的,每个哨口的制作成本为5元钱。风筝上的画完全是手工绘制,每张绘画需成本800元。于是一个板鹞风筝的制作成本就要上千元。即便作为工艺品,这样的价格对一般人而言也难以接受。由于哨口多,导致板鹞风筝身形重,没有一定技巧,一般人放不起来。 (二)板鹞风筝工艺缺乏创新,传承乏人 南通的风筝艺人很多都是靠祖传的手艺,很少有人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风筝制作工艺缺乏创新。更令人担忧的是,南通板鹞风筝面临着传承人年迈、制作工艺濒临失传的情况。在“金钱至上”思想横行的今天,人人都朝“钱"看,利润成了生产商品的最大动力,而南通板鹞制作难度大,成本相当高,利润空间小,费人力物力财力,买的人却十分之少,自然就无人问津。另外传统思想也起着很大的消极影响,在本地人观念当中,风筝终究只是个“玩物”,不是“正经事”,于是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就更少了。 (三)板鹞风筝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狭小 目前南通风筝走的是以收藏为主的民俗工艺精品路线,还停留在传统的艺术领域,固守南派风筝基地名号,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更没有走产业化道路。在与国内其他风筝竞争中,南通板鹞风筝节节败退,最终造成国外市场狭小,国内市场更是一片空白。每到放风筝的季节,濠东绿地休闲广场总是人满为患,到处是放风筝的人,但是这些风筝绝大多数是潍坊风筝。要想在市场上找到南通本地的风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统计现在南通市民放的风筝96%是潍坊风筝。在南通市一些小商品批发市场,几乎所有经营户销售的风筝都打着潍坊的旗号,少数风筝上标明的产地是北京、天津等地,南通地产风筝则不见踪迹。 三、南通板鹞风筝的开发策略 (一)重视传承人材的培养 目前南通板鹞风筝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工艺的接班人,做到后继有人。试想如果风筝制作人都不存在,制作工艺都失传了,那何谈发扬光大?那么如何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材呢?首先要解决其生计问题,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支持,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其无后顾之忧。衣食乃生存之本,只有考虑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使他们更全心的投入创造。其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鼓励他们去从事这项职业,在精神上鼓舞他们,这样才能做到后继有人。可以在中小学、幼儿园开设关于本土文化课程,向他们传授南通板鹞风筝这一民间工艺,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使他

风筝的特点

关于中国风筝及各地风筝特点 民间工艺 | 风筝 / 2014-07-16 / 莱诺/ 5437℃ 猜你喜欢: ?传统风筝的吉祥寓意和风筝文化 ?风筝的大师谢春生教大家做一个简易的风 ?糊风筝—选材、剪裁、裱糊、矫正 ?关于中国风筝及各地风筝特点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放风筝的益处和风筝的体育功能 ?做只风筝放飞春天吧民间达人教你制作 ?关于北京沙燕风筝及沙燕风筝制作 ?八卦风筝制作方法及八卦风筝图片 ?肥沙燕风筝制作方法肥沙燕风筝图片 风筝初名“纸鸢”,又名“风鸢”、“纸鹞”、“风鹞”、“纸鸦”等,是起源于中国而遍及于世界各地的玩具之一。它不但是孩子们的宠物,也深受成年人的喜爱;它不单是玩具,还是精美的工艺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在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放风筝还成为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几乎每年都要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风筝赛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北京、潍坊等地也举办了几届规模盛大的国

际风筝节,很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展示他们精心制作的风筝作品和他们精湛的放飞技艺。因而风筝还含有友谊、和平等美好的内容。 风筝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中国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中国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我国风筝“北鸢南鹞”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板鹞风筝是我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品种,起源于北宋年间。板鹞风筝主要分布于南通市港闸区的闸东乡、闸西乡,崇川区的秦灶乡以及通州市的李港、刘桥、四安等乡镇。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板鹞风筝,因其造型如一块平板,故名。其大者丈余,小者尺盈。南通板鹞风筝的形状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鹞为多,即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也有由多个这样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南通板鹞风筝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具有用料考究、工艺精准、整体协调性能和驭风性能优越等特点。板鹞风筝的扎制工艺要求很高,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内容有“八仙过海”、“凤戏牡丹”、“三国故事”等,喜用红、黑、青、紫色,以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风筝上缀满了大小不等的“哨”、“口”,桶型的称“哨”,球型的称“口”,多者达数千。“哨”、“口”的制作材料以葫芦和竹子为多,也有用果壳、蛋壳、蚕茧和鹅毛管材料制成。音响“哨口”,是板鹞风筝的最大特色。“哨口”的雕刻工艺奥妙无穷,哨口的组合也有很大的学问。风筝上天后,哨口“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此外,浓艳的筝面绘画也是南通板鹞风筝的重要特点。 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性作品 南通板鹞风筝现存的代表性作品为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七星鹞”和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龙凤呈祥”等。南通板鹞风筝自北宋形成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历代传人很多。现有据可考的有19 世纪末以来的三个传承谱系。南通板鹞风筝当今代表性的人物是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郭承毅。 主要价值 南通板鹞风筝已有一千余年历史,筝面绘画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哨口”的制作,是我国风筝史上一门独特的技术技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保护状况近年来,南通市积极征集、收藏南通板鹞风筝有关实物和资料,成立了南通市风筝协会,建立了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板鹞风筝艺术博物馆,与全市的大、中、小学校联合举办“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了“校园风筝文化艺术节”。2006年11月,南通市还在市行政中心广场举办了2006年中国南通放飞风筝邀请赛暨申创万人齐放风筝吉尼斯记录活动。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了市、县(市)、乡镇三级保护网络,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风筝产业。 目前保护状况 近年来,南通市积极征集、收藏南通板鹞风筝有关实物和资料,成立了南通市风筝协会,建立了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板鹞风筝艺术博物馆,与全市的大、中、小学校联合举办“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了“校园风筝文化艺术节”。2006年11月,南通市还在市行政中心广场举办了2006 年中国南通放飞风筝邀请赛暨申创万人齐放风筝吉尼斯记录活动。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了市、县(市)、乡镇三级保护网络,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风筝产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