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下册19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2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2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2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2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S

9 8 7 6 5 4 3 10 2 19.1.2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

2.能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

3.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

学习重难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学具:坐标纸一张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75至76页思考止,第77页例3至79页思考止.思考以下问题:

1.回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如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点P(x,y)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 ,过坐标平面内的点向x 轴作垂线可找 坐标、向y 轴作垂线可找 坐标.

2.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 个变量x 和y ,对于变量x 的每一个值,变量y 都有 的值和它对应,我们就把x 称为 ,y 是x 的 .如果当x=a 时y=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 时的

3.如何判定一个图像是函数图像,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函数的图象是由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组成,图象上的每一点坐标(x ,y)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即把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 坐标和 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5.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的具体步骤三步是 、 、 . 二、合作探究

1.画函数S=x 2

(x>0)的图象 第一步:列表

x 0 0.5 1 1.5 2 2.5 3 … S

的值为 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 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 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从左到右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注意:原点要排除(为什么?)从所画的图象上可以看出,曲线从左向右 ,即当x 由小变大时,s 随x 的增大而 .

x

1

2

3

4

5 O

–1 –2 –3 –4 –5 –4

y

4 3 2 1

–1

–2 5 –3

三、数学概念

1.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 、 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 .

2.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与解析式的关系:

(1)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A(x,y)中的x 、y 满足函数的 .

(2)满足函数的 的任意一对x 、y 的值组成的点(x,y)一定在 上.

(3)判断点A(x,y)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是:将这个点的坐标(x,y)代入函数的 ,看是否满足 四、例题讲解

画y=x+0.5的图象: 第一步: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y

第二步:描点:以x 的值为 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 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 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从左到右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观察:从所画的图象上可以看出,直线从左向右 ,即当x 由小变大时,y 随x 的增大而 .

五、反馈练习 画y=6

x (x >0)的图象:

第一步:列表.

x … 1 1.5 2 3 4 5 6 … y=6

x

(x >0) …

第二步:描点.以x 的值为 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 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 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从左到右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x

1

2

3

4

5 O

–1 –2 –3 –4 –5 –4

y

4 3 2 1

–1

–2 5 –3 观察:从所画的图象上可以看出,曲线从左向右 ,即当x 由小变大时,y 随x 的增大而 .

六、能力提升

1.若点p 在第二象限,且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1,则p 点 的坐标是( )

A.(–1,3)

B.(–3,1)

C.( 3,–1)

D.(1,–3) 2.教材第79页练习第1题,第3题(在坐标纸上画)

2019-2020学年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一次函数y =﹣2x ﹣3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

A .点P

B .点D

C .点M

D .点N

3.若一个函数y kx b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0b <,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2的解集 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关于一元二次方程2525x x +=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没有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6.函数()()124

0y x x y x x

==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结论: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 的坐标为(2,2);②当x >2时,21y y >;③当x =1时,BC =3;④当x 逐渐增大时,1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2y 随着x 的

增大而减小.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7.如图所示,两个含有30°角的完全相同的三角板ABC 和DEF 沿直线l 滑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

B .当点E 为B

C 中点时,四边形ACDF 是矩形 C .当点B 与点E 重合时,四边形ACDF 是菱形

D .四边形ACDF 不可能是正方形 8.我们把宽与长的比值等于黄金比例

51

-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如图,在黄金矩形ABCD (AB BC >)的边AB 上取一点E ,使得BE BC =,连接DE ,则

AE

AD

等于( )

A .

22

B .

51

2

C .

35

2

D .

51

2

9.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配方后可化为( ) A .()2

23x +=

B .()2

230x -+=

C .()2

25x +=

D .()2

250x -+=

10.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0a >;②0k >;③当4x <时,kx b x a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ABC 中,P ,Q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若S △APQ =1,则S 四边形PBCQ =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 ﹣3和y=kx +b 的图象交于点P (m ,1),则关于x 的不等式2x ﹣3>kx +b 的解集是_____.

13.解分式方程2x x 1-+2x 1x

-=43时,设2x x 1-=y ,则原方程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______.

14.已知△ABC 的一边长为 10,另两边长分别是方程 x2 - 14 x + 48 = 0 的两个根若用一圆形纸片将此三角形完全覆盖,则该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是_______________.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12 cm ,BC=8 cm ,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P 以1 cm/s 的速度由A 向D 运动,Q 以2 cm/s 的速度由C 出发向B 运动,__________秒后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

16.一组数据3,4,x ,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______.

17.如图,?ABCD 中,∠ABC =60°,AB =4,AD =8,点E ,F 分别是边BC ,AD 的中点,点M 是AE 与BF 的交点,点N 是CF 与DE 的交点,则四边形ENFM 的周长是______.

三、解答题

18.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

加工件数540 450 300 240 210 120

人数 1 1 2 6 3 2

(1)写出这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19.(6分)如图所示,已知:Rt△ABC中,∠ACB=90°.作∠BAC的平分线AM交BC于点D,在所作图形中,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EF交AC于点E,交AB于点F,连接DE、DF,再展回到原图形,得到四边形AEDF.

(1)试判断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证明;

(2)若AB=10,BC=8,在折痕EF上有一动点P,求PC+PD的最小值.

20.(6分)如图,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正西方向320km的B处,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km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

(2)若A城受到这次台风影响,则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

21.(6分)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CD的边BC、AD上的点,且BE=DF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2.(8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点M,N分别是AD,BC的中点,点E,F分别是BM,CM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MENF是菱形;(2)当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时,求证:等腰梯形ABCD 的高是底边BC的一半.

23.(8分)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AB=5,AE=8,则BF 的长为______.

24.(10分)某社区决定把一块长50m,宽30m的矩形空地建成居民健身广场,设计方案如图,阴影区域为绿化区(四块绿化区为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矩形) ,空白区域为活动区,且四周的4个出口宽度相同,当绿

1344m?

化区较长边x为何值时,活动区的面积达到2

25.(10分)如图,在△ABC中,CD⊥AB于D,AC=20,BC=15,DB=1.

(1)求CD,AD的值;

(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A 【解析】

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点拨:由x 得系数符号和常数b 决定. 解答:对于一次函数y kx b =+,当k <

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或第二、三、四象限;,k b =-<=-

<

,故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

2.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交点就是位似中心.即位似中心一定在对应点的连线上.

解:∵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位于对应点连线所在的直线上,点M 、N 为对应点,所以位似中心在M 、N 所在的直线上,

因为点P 在直线MN 上, 所以点P 为位似中心. 故选A .

考点:位似变换. 3.B 【解析】 【分析】

根据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判断直线从左到右是上升的趋势,0b <说明一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正半轴,综合可以得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详解】

根据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判断直线从左到右是上升的趋势,0b <说明一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正半轴,综合可以得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为B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以及k 和b 对图像的影响,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利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详解】

∵不等式x??2中包含等于号,

∴必须用实心圆点,

∴可排除A. C,

∵不等式x??2中是大于等于,

∴折线应向右折,

∴可排除B.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数轴的表示方法

5.A

【解析】

【分析】

将该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求出Δ的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x+=

解:∵25

250

∴-+=

x

2

∴?=--??=-=

(41520200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A

【点睛】

?时,该一元二元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本题考查了Δ与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的关系,①>0

?=时,该一元二元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时,该一元二元方程没有实数根.

②0

6.D

【解析】

【分析】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就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根据图象可求得x>2

时y 1>y 2;根据x =1时求出点B 点C 的坐标从而求出BC 的值;根据图像可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增减性. 【详解】

解:①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2(0)4

0y x x y x x =≥??

?=>??

, 解得,2

2x y =??

=?

, ∴A (2,2),故①正确;

②由图象得x >2时,y 1>y 2,故②错误;

③当x =1时,B (1,4),C (1,1),∴BC =3,故③正确;

④一次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④正确. ∴①③④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两个函数图象性质的理解.这是一道常见的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的题目,需要学生充分掌握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就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7.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 解:∵∠ACB=∠EFD=30°, ∴AC ∥DF , ∵AC=DF ,

∴四边形AFDC 是平行四边形, 选项A 正确;

当E 是BC 中点时,无法证明∠ACD=90°, 选项B 错误;

B 、E 重合时,易证FA=FD , ∵四边形AFD

C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FDC 是菱形, 选项C 正确;

当四边相等时,∠AFD=60°,∠FAC=120°, ∴四边形AFDC 不可能是正方形, 选项D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 【分析】

利用黄金矩形的定理求出AD AB =1

2

,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得

1AE AB BE AB AD AB AD AD AD AD --===-,代入求值即可解题. 【详解】

解:∵矩形ABCD 中,AD=BC,

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可知AD AB , ∵BE BC =,

1

11,

2AE AB BE AB AD AB AD AD AD AD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黄金矩形这一新定义,属于黄金分割概念的拓展,中等难度,读懂黄金矩形的定义,表示出边长比是解题关键. 9.A 【解析】 【分析】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侧,再把方程两边加上4,然后把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即可. 【详解】 解:x 2+4x =?1, x 2+4x +4=1, (x +2)2=1.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 +m )2=n 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10.B 【解析】 【分析】

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①∵2y x a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上, ∴a <0, 故①错误;

②∵1y kx b =+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趋势, ∴k <0,故②错误;

③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横坐标为4,

当x <4时,1y kx b =+ 在2y x a =+的图象的上方,即y 1>y 2,故③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1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PQ =12BC ,得到相似比为1

2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P ,Q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 ∴PQ ∥BC ,PQ =

1

2

BC ,

∴△APQ ∽△ABC , ∴

APQ ABC

S S

=(

12

)2=14,

∵S △APQ =1, ∴S △ABC =4,

∴S 四边形PBCQ =S △ABC ﹣S △APQ =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2.x >1. 【解析】

把点P (m ,1)代入y=1x ﹣3即可得1m-3=1,解得m=1,所以点P 的坐标为(1,1),观察图象可得不等式1x ﹣3>kx+b 的解集是x >1. 13.y 2-

4

3

y+1=1 【解析】 【分析】

根据换元法,可得答案. 【详解】 解:设

2x

x 1

=y ,则原方程化为

y+1y -43=1 两边都乘以y ,得 y 2-

4

3

y+1=1, 故答案为:y 2-4

3

y+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换元法是解题关键. 14.1 【解析】 【分析】

求出方程的解,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已知得出圆形正好是△ABC 的外接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解方程x2-14x+48=0得:x1=6,x2=8,即△ABC的三边长为AC=6,BC=8,AB=10,∵AC2+BC2=62+82=100,AB2=100,

∴AB2=AC2+BC2,

∴∠C=90°

∵若用一圆形纸片将此三角形完全覆盖,则该圆形纸片正好是△ABC的外接圆,

∴△ABC的外接圆的半径是1

2

AB=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5.8

3

.

【解析】

【分析】

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当AP=BQ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因此设x 秒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进而表示出AP=xcm,CQ=2xcm,QB=(8﹣2x)cm再列方程解出x的值即可.

【详解】

解:设x秒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P以1cm/s的速度由A向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

∴AP=xcm,CQ=2xcm,

∵BC=8cm,

∴QB=(8﹣2x)cm,

当AP=BQ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x=8﹣2x,

解得:x=8

3

故答案为8

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6.1 【解析】 【分析】

先由平均数的公式求出x 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

数据3,4,x ,6,7的平均数为5,

()34x 6755∴++++=?,

解得:x 5=,

∴这组数据为3,4,5,6,7,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222221

S [(35)(45)(55)(65)75)25

?=-+-+-+-+-=?.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1x ,2x ,n x ?的平均数为x ,则方差

(

222212n 1

S [(x x)(x x)x x)n

?=-+-+?+-?,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7.4+43 【解析】

连接EF ,点E 、F 分别是边BC 、AD 边的中点,可知BE=AF=AB=4,可证四边形ABEF 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AE ⊥BF ,且AE 与BF 互相平分,

∠ABC=60°,△ABE 为等边三角形,ME=1

1

AE AB 2E 22

==,F=4,由勾股定理求MF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证四边形MENF 为矩形,再求四边形ENFM 的周长. 解:连接EF ,

∵点E 、F 分别是边BC 、AD 边的中点, ∴BE=AF=AB=4, 又AF ∥BE ,

∴四边形ABEF 为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得AE ⊥BF ,且AE 与BF 互相平分, ∵∠ABC=60°,∴△ABE 为等边三角形,ME=11

AE AB 2E 22

=

=,F=4,

在Rt△MEF中,由勾股定理,得MF=,由菱形的性质,可知四边形MENF为矩形,

∴四边形ENFM的周长=2(ME+MF)3.

故答案为3

三、解答题

18. (1)平均数:260(件) 中位数:240(件) 众数:240(件)(2)不合理【解析】

试题解析:解:(1)这15个人的平均数是:5404503002240621031202

260

15

++?+?+?+?

=,

中位数是:240,

众数是240;

(2)不合理,因为这15个人中只有4个人可以完成任务,大部分人都完不成任务.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平均数容易受到这组数据中的极端数数的影响,所以中位数和众数更具有代表性.

19.(1)见解析;(2)PC+PD的最小值为:1.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称性,围绕证明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找条件;

(2)求线段和最小的问题,P点的确定方法是:找D点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A,再连接AC,AC与直线EF的交点即为所求.

【详解】

解:(1)四边形AEDF为菱形,

证明:由折叠可知,EF垂直平分AD于G点,

又∵AD平分∠BAC,

∴△AEG≌△AFG,

∴GE=GF,

∵EF垂直平分AD,

∴EF、AD互相垂直平分,

∴四边形AEDF为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2)已知D点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A,AC与EF的交点E即为所求的P点,

PC+PD的最小值为:22

AB BC

-=1.

故答案为:(1)见解析;(2)PC+PD的最小值为:1.

【点睛】

本题考查折叠问题以及菱形的判定.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线段相等.

20.(1)A城受台风影响;(2)DA=200千米,AC=160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1)由A点向BF作垂线,垂足为C,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与200比较即可得结论;(2)点A到直线BF的长为200千米的点有两点,分别设为D、G,则△ADG是等腰三角形,由于AC⊥BF,则C 是DG的中点,在Rt△ADC中,解出CD的长,则可求DG长,在DG长的范围内都是受台风影响,再根据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则可求时间.

试题解析:

(1)由A点向BF作垂线,垂足为C,

在Rt△ABC中,∠ABC=30°,AB=320km,则AC=160km,

因为160<200,所以A城要受台风影响;

(2)设BF上点D,DA=200千米,则还有一点G,有AG=200千米.

因为DA=AG,所以△ADG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AC⊥BF,所以AC是DG的垂直平分线,CD=GC,

在Rt△ADC中,DA=200千米,AC=160千米,

由勾股定理得,22

-22

DA AC

-千米,

200160

则DG=2DC=240千米,

遭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t=240÷40=6(小时).

21.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首先由已知证明AF∥EC,BE=DF,推出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

解:∵□ABCD ,∴AD=BC ,AD ∥BC , 又∵BE=DF ,∴AF=CE ,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结论. 2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ABM DCM ??≌,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及中点概念,中位线的性质证明四边形MENF 的四边相等得结论.(2)连接MN ,利用三线合一证明MN 是等腰梯形的高,再利用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 (1)

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B CD ∴=

所以A D ∠=∠,

M ∴为AD 中点,AM DM ∴=.

ABM DCM ∴??≌,

BM CM ∴=.

,E F 为MB 、CM 中点,BE EM =,MF FC =,

所以:ME MF =,

N 为BC 的中点,,E F 为,MB CM 中点

,EN MF FN ME ∴==,EN FN FM EM ∴===

∴四边形ENFM 是菱形. (2)连结MN , ∵BM=CM ,BN=CN , ∴MN ⊥BC , ∵AD ∥BC , ∴MN ⊥AD , ∴MN 是梯形ABCD 的高, 又∵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 ∴△BMC 为直角三角形, 又∵N 是BC 的中点,1

2

MN BC ∴=

, 即等腰梯形ABCD 的高是底边BC 的一半.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等,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3.1

【解析】

【分析】

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得AB=BE=5,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AH=EH=4,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得BH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

∵AG平分∠BAD,

∴∠BAG=∠DAG,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EB=∠DAG,

∴∠BAG=∠AEB,

∴AB=BE=5,

由作图可知:AB=AF,

∠BAE=∠FAE,

∴BH=FH,BF⊥AE,

∵AB=BE

∴AH=EH=4,

在Rt△ABH中,由勾股定理得:BH=3

19.1.1《变量与函数》反思

19.1.1《变量与函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八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函数的入门课,必须让学生准确认识变量与常量的特征,初步感受现实世界各种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同时感受到数学研究方法的化繁为简,知道在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 函数定义的关键词是:“两个变量”、“唯一确定”、“与其对应”;函数的要点是:1 有两个变量,2 一个变量的值随另一个变量的值的变化而变化,3 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另一个变量总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函数的实质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函数的意义是:用运动变化的观念观察事物。与学习进行仔细的研究,有助于函数意义的理解,但是,不可能在一课的学时内真正理解函数的意义,继续布置作业:每个同学列举出几个反映函数关系的实例,培育学生用函数的观念看待现实世界,最后,我还说明了,函数的学习,是我们数学认识的第二个飞跃,代数式的学习,是数学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具体的数、孤立的数到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函数的学习,是由静止的不变的数到运动变化的数。 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应突出“变化”的思想和“对应”的思想。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函数是随着数学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出现的,他刻画了客观世界事物间的动态变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因此,变化是函数概念产生的源头,是制约概念学习的关节点,同时也是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让学生反复观察、反复比较、反复分析每个具体问题的量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把静止的表达式看动态的变化过程,让他们从原来的常量、代数式、方程式和算式的静态的关系中,逐步过渡到变量、函数这些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动态的关系上,使学生的认识实现 为了快速明了的引出课题,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变化的实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门见山,来指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课的引例较为丰富,但有些内容学生解决较为困难,于是我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提问方式:1.教师问,学生答; 2.学生自主回答; 3.学生合作交流回答。为了较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处理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每个变化活动中反映的是哪个量随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并提出一个量确定时另一个量是否唯一确定的问题,在得出变量和常量概念的同时渗透函数的概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变量和常量的意义,由“问题中分别涉及哪些量?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始终不变的?”一系列问题,在借助生活实例回答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变量与常量的概念,并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变量与常量。函数的概念是把学生由常量数学的学习引入变量数学的学习的过程,学生初步接触函数的概念,难以理解定义中“唯一确定”的准确含义,我设置了以下二个问题:1.在前面研究的每个问题中,都出现了几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2.在二个变量中,一个量在变化的过程中每取一个值,另一个量有多少个值与它对应?来理解具体实例中二个变量的特殊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唯一对应”关系,借助函数图像,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二个变量之间特殊对应关系-----唯一对应。通过这种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探究方式,使学生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及时给出函数的定义。再从抽象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为了加强学生辨析函数的能力,我准备了一道思考题,Y2=X中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 概念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 性质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变量与函数

变量与函数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来了解常量、 变量的意义;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3、结合实例,理解函数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意义;在理解掌握函数概念的基础上,确定函数关系式; 4、会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理解函数概念和自变量的意义;确定函数关系式。 【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关系式的确定 一、学前准备 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s=_________________t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思考并完成课本71页的问题2—4。 小结: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________; 活动二:问题引申,探索概念 (一)观察探究: 1、在前面研究的每个问题中,都出现了______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自己分析“问题一”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再分析上述所有实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类似的关系.) 归纳: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相互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________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3、其实,在一些用图或表格表达的问题中,也能看到两个变量间有上述这样的关系. (二)归纳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_________,y是x的________.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_________. 活动三: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这样的识字叫做函数解析式。(2)指出自变量x 的取植范围。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图像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图像1. 2.对数函数:

3.幂函数: 定义形如αx y=(x∈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是常数. 图像 性质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 +∞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单调性:如果0 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 +∞上为增函数.如果0 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 +∞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轴与y轴.

函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图象 定义域 R R ,2x x k k ππ??≠+∈Z ???? 值域 []1,1- []1,1- R 最值 当 22 x k π π=+ () k ∈Z 时, max 1y =; 当22 x k π π=- ()k ∈Z 时,min 1y =-. 当()2x k k π =∈Z 时, max 1y =; 当2x k π π=+ ()k ∈Z 时,min 1y =-.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2π 2π π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 2,222k k ππππ? ?-+???? ()k ∈Z 上是增函数;在 32,222k k π πππ??++???? ()k ∈Z 上是减函数. 在[]() 2,2k k k πππ-∈Z 上 是 增 函 数 ; 在 []2,2k k πππ+ ()k ∈Z 上是减函数. 在,2 2k k π ππ π? ? - + ?? ? ()k ∈Z 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中心 ()(),0k k π∈Z 对称轴 ()2 x k k π π=+ ∈Z 对称中心 (),02k k ππ??+∈Z ?? ? 对称轴()x k k π =∈Z 对称中心(),02k k π?? ∈Z ??? 无对称轴

八年级下册数学函数的表示方法.

第4章(单元)第1节(课)第2课时连续号

答案:(1)是,根据函数的概念,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2)当x=10时,y=2×10=20(元).月用水量10度需交水费20(元);当x=16时,y=2×12+4×2.50=34(元).月用水量16度需交水费34(元);当x=20时,y=2×12+6×2.50+2×3=45(元).月用水量45度需交水费45(元). 说明本例安排的目的两个:①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②让学生体会当函数用列表法给出时函数值的求法.本例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收费实行阶梯水价”的含义,即月用水量不超过12度时每度2元,超过12 度不超过18度时每度2.5元,超过18度时每度3元,如月用水量为38度时,应交水费y =2 ×12+6×2.5+3×20=99(元). 例3下图是小明放学回家的折线图,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离开学校的路程.请根据图象回 答下面的问题:(1)这个折线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路程s可以看成t的函数吗?(2) 求当t=5分时的函数值?(3)当 10≤t≤15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4)学 校离家有多远?小明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共用了几分钟? 答案:(1)折线图反映了s、t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路程s可以看成t的函数;(2)当t=5分时函数值为1km;(3)当 10≤t ≤15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始终为2,它的实际意义是小明回家途中停留了5分钟;(4)学校离家有3.5km,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共用了20分钟. 四、全课小结: 1、我们认识了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并归纳总结出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知道了函数三种不同表示方法之间可以转化. 其实函数图象与函数性质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我们可以归纳如下: 图象特征函数变化规律 由左至右曲线呈上升状态.?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由左至右曲线呈下降状态.?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曲线上的最高点是(a,b).?x=a时,y有最大值b. 曲线上的最低点是(a,b).?x=a时,y有最小值b. 2、能够分析图象信息,解答有关问题.通过例题学会了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这样我们又一次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五、作业 课本P116页习题第2、3、4、5、6、7题

八年级数学函数怎么学

八年级数学函数怎么学 八年级数学函数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二次函数的内涵及本质. 二次函数y=ax2+bx+c(a≠0,a、b、c是常数)中含有两个变量x、y,我们只要先确定其中一个变量,就可利用解析式求出另一个变量,即得到一组解;而一组解就是一个点的坐标,实际上二次函数的图象 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点构成的图形. 二、熟悉几个特殊型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通过描点,观察y=ax 2、y=ax2+k、y=a(x+h)2图象的形状及 位置,熟悉各自图象的基本特征,反之根据抛物线的特征能迅速确 定它是哪一种解析式. 2、理解图象的平移口诀“加上减下,加左减右”. y=ax2→y=a(x+h)2+k“加上减下”是针对k而言的,“加左减右”是针对h而言的. 总之,如果两个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相同,则它们的抛物线形状相同,由于顶点坐标不同,所以位置不同,而抛物线的平移实质 上是顶点的平移,如果抛物线是一般形式,应先化为顶点式再平移. 3、通过描点画图、图象平移,理解并明确解析式的特征与图象 的特征是完全相对应的,我们在解题时要做到胸中有图,看到函数 就能在头脑中反映出它的图象的基本特征; 4、在熟悉函数图象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抛物线的特征, 来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极值等性质;利用图象来判别二次函数的 系数a、b、c、△以及由系数组成的代数式的符号等问题. 三、要充分利用抛物线“顶点”的作用.

1、要能准确灵活地求出“顶点”.形如y=a(x+h)2+K→顶点(- h,k),对于其它形式的二次函数,我们可化为顶点式而求出顶点. 2、理解顶点、对称轴、函数最值三者的关系.若顶点为(-h,k),则对称轴为x=-h,y最大(小)=k;反之,若对称轴为x=m,y最值=n,则顶点为(m,n);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达 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利用顶点画草图.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画出草图能帮助我们分析、解决问题就行了,这时可根据抛物线顶点,结合开口 方向,画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 四、理解掌握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 一般地,点的坐标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我们在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时,可优先确定其中一个坐标,再利用解析式求出另一 个坐标.如果方程无实数根,则说明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从以上求交点的过程可以看出,求交点的实质就是解方程,而且与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联系起来,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定抛物线与x轴 的交点个数.答案补充学理科东西学会求本质做类推 二次函数都是抛物线函数(它的函数轨迹就像平推出去一个球的 运动轨迹,当然这个不重要)因此把握它的函数图像就能把握二次函 数 在函数图像中注意几点(标准式y=ax^2+bx+c,且a不等于0): 1、开口方向与二次项系数a有关正则开口向上反之反是。 2、必有一个极值点,也是最值点。如果开口向上,很容易想象 这个极值点应该是最小点反之反是。且极值点的横坐标为-b/2a。极 值点很容易出应用题。 3、不一定和x轴有交点。当根的判定式Δ=b^2-4ac<0时,没有交点,也就是ax^2+bx+c=0这个方程式“没有实数解”(不能说没有 解!具体你上高中就知道了)如果Δ=0那么正好有一个交点,也就是

八年级数学_函数与图象基础知识训练

初二数学函数及图象基础知识训练 第一讲函数及坐标系 【知识要点】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取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称为常量2、函数的概念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的唯一值与之对应,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也称y是x的函数。 3、函数关系式的表示 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是最常见的表示方法。 4、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在平面上画两条原点重合,互相垂直且具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这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一条数轴叫做x轴或者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垂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者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数轴的交点O叫做坐标原点。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及其特征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1)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 (2)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0,0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原点可表示为() (3)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相等(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纵坐标相等(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画函数的图像 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列表、描点、连线三步,通常称为三步法画函数图像。 画函数图像本质上就是把函数由解析法或列表法向图像法转换的过程。

函数图像上的每一个点,点的横坐标代入自变量,纵坐标代入因变量,这两个量必须满足函数解析式,或在列表中对应,反之,对应的一组自变量和因变量,作为一组有序实数对,则它所对应的点,必然在函数的图像上。 题型一:函数概念及表示 例1、(1)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时)与他的速度v(千米/时)满足vt=S,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S是变量B.t是变量C.v是变量D.S是常量 (2)目前,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毫升的水,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y=0.05x B、y=5x C、y=100x D、y=0.05x+100(3) (3)表格列出了一项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皮球从高度落 这种关系(单位)() 、、 、、 (4) 如图,是张老师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 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是()。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题行程问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题(行程问题) 1.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仅有①② C.仅有①③ D.仅有②③ 2、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B地行驶.甲车先到达B地,停留1小时后按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直到两车相遇.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上图2是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乙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 (1)请将图中的()内填上正确的值,并直接写出甲车从A到B的行驶速度; (2)求从甲车返回到与乙车相遇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求出甲车返回时行驶速度及A、B两地的距离.

3.甲船从A 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 港,行至某处,发现船上一救生圈不知何时落入水中,立刻原路返回,找到救生圈后,继续顺流驶向B 港.乙船从B 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 港.已知救生圈漂流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到A 港的距离y 1、y 2(km )与行驶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写出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 (2)求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 (3)求甲船到A 港的距离y 1与行驶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求救生圈落入水中时,甲船到A 港的距离. 4、某市接到上级通知,立即派出甲、乙两个抗震救灾小组乘车沿同一路线赶赴距出发点480千米的灾区.乙组由于要携带一些救灾物资,比甲组迟出发小时(从甲组出发时开始计时).图中的折线、线段分别表示甲、乙两组的所走路程y 甲(千米)、y 乙(千米)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像.请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由于汽车发生故障,甲组在途中停留了 小时; (2)甲组的汽车排除故障后,立即提速赶往灾区.请问甲组的汽车在排除故障时,距出发点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为了保证及时联络,甲、乙两组在第一次相遇时约定此后两车之间的路程不超过25千米,请通过计算说明,按图像所表示的走法是否符合约定.

19.1.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一次函数 19.1 变量与函数(1) (时间:25分,满分60分) 班级姓名得分 1.(6分)以21m/s的速度向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m)与小球运动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是h=21t﹣4.9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9是常量,21,t,h是变量B.21,4.9是常量,t,h是变量 C.t,h是常量,21,4.9是变量D.t,h是常量,4.9是变量 【答案】B 【解析】解:A、21是常量,故A错误; B、21,4.9是常量,t,h是变量,故B是正确; C、D、t、h是变量,21,4.9是常量,故C、D错误; 故选:B. 2.(6分)小王计划用100元钱买乒乓球,所购买球的个数W(个)与单价n(元)的关系式中() A.100是常量,W,n 是变量B.100,W是常量,n 是变量 C.100,n是常量,W是变量D.无法确定 【答案】A 3.(6分)自由下落物体下落的高度h与下落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h=gt2(g=9.8m/s2),在这个变化中,变量为() A.h,t B.h,g C.t,g D.t 【答案】A 【解析】根据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进行分析.在这个变化中,变量为h、t. 故选:A 4.(6分)球的体积V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为V=πR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为V,R,常量为π,3 B.变量为V,R,常量为,π C.变量为V,R,π,常量为D.变量为V,R3,常量为π 5.(14分)下表是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时间是8分钟时,水的温度为;

(2)此表反映了变量和之间的关系,其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3)在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时间内,水的温度不再变化. 【答案】(1)100℃(2)温度,时间,时间,温度;(3)0至8分钟,8至12分钟. 【解析】(1)第8分钟时水的温度为100℃; (2)反映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 (3)观察表格发现在0至8分钟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8至12分钟时间内,水的温度不再变化.6.(10分)观察图,回答问题: (1)设图形的周长为L,梯形的个数为n,试写出L与n的函数关系式(提示:观察图形可以发现,每增加一个梯形,周长增加3); (2)n=11时图形的周长是. 【答案】(1)L=4n+1 (2)45 【解析】(1)根据图,分析可得:梯形的个数增加1个,周长为L增加4; 故L与n的函数关系式L=5+(n﹣1)×4=4n+1. (2)n=11时,代入所求解析式为:L=4×11+1=45. 7.(12分)说出下列各个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 (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106分钟, t分钟内卫星绕地球的周数为N,N=; (2)铁的质量m(g)与体积V(cm3)之间有关系式; (3)矩形的长为2cm,它的面积为S(cm2)与宽a(cm)的关系式是S=2a. 【答案】(1)N和t是变量,106是常量; (2)m和V是变量,ρ是常量; (3)S和a是变量,2是常量.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及其图像

攀枝花市育才学社.培训学校 7.1.3战队培优专项(选用题) 八年级数学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综合能力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函数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点P (3,2)关于x 轴对称点是_______,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是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若正比例函数y=x 与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交点在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4.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一个交点是(-2,1),?那么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 _______. 5.直线y=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解析式是_______. 6.直线y=3x-3与两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 7.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经过(-1,2),则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象限. 8.如下左图所示,已知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的一点,过P 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 垂线,垂足为M ,N ,若矩形OMPN 的面积为5,则k=______. 9.用火柴棒按如上右图的方式搭成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3支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支火柴 棒,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 个三角形需要S 支火柴棒,则S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10.已知一次函数y=ax+b (a ,b 为常数),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那么方程ax+b=0的解是_______;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下列各点的坐标:M (-3,4),N (3,-2),P (1,-5),Q (2,-1),其中在直线y=?-x+1的图象 上的点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函数y=kx+b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那么k 和b 的值满足的条件是( ) A .k>0,b ≥0 B .k<0,b ≥0 C .k<0,b ≤0 D .k>0,b ≤0 13.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k≠0),当x 1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图像

高中数学常见函数图像 1.指数函数: 定义 函数 (0x y a 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 图象 1a > 01a << 定义域 R 值域 (0,)+∞ 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0,1),即当0x =时,1y =. 奇偶性 非奇非偶 单调性 在R 上是增函数 在R 上是减函数 2.对数函数: 定义 函数 log (0a y x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 图象 1a > 01a << 定义域 (0,)+∞ 值域 R 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1,0),即当1x =时,0y =. 奇偶性 非奇非偶 单调性 在(0,)+∞上是增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x a y =x y (0,1) O 1 y =x a y =x y (0,1) O 1 y =x y O (1,0) 1 x =log a y x =x y O (1,0) 1 x =log a y x =

3.幂函数: 定义形如αx y=(x∈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是常数. 图像 性质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 +∞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单调性:如果0 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 +∞上为增函数.如果0 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 +∞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轴与y轴.

4. 函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图象 定义域 R R ,2x x k k ππ??≠+∈Z ???? 值域 []1,1- []1,1- R 最值 当 22 x k π π=+ () k ∈Z 时, max 1y =; 当22 x k π π=- ()k ∈Z 时,min 1y =-. 当()2x k k π =∈Z 时, max 1y =; 当2x k ππ=+ ()k ∈Z 时,min 1y =-.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2π 2π π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 2,222k k ππππ? ?-+???? ()k ∈Z 上是增函数;在 32,222k k π πππ? ?++??? ? ()k ∈Z 上是减函数. 在[]() 2,2k k k πππ-∈Z 上 是 增 函 数 ; 在 []2,2k k πππ+ ()k ∈Z 上是减函数. 在,2 2k k π ππ π? ? - + ?? ? ()k ∈Z 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中心 ()(),0k k π∈Z 对称轴 ()2 x k k π π=+ ∈Z 对称中心 (),02k k ππ??+∈Z ?? ? 对称轴()x k k π =∈Z 对称中心(),02k k π?? ∈Z ??? 无对称轴

变量与函数 知识讲解

变量与函数 【学习目标】 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变量和常量,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范围(即变量的取值范围); 2.能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初步掌握确定常见简单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基本方法;给出自变量的一个值,会求出相应的函数值. 3. 理解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与其解析式之间的关系,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明确交点坐标反映到函数上的含义. 4. 初步理解函数的图象的概念,掌握用“描点法”画一个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对已知图象能读图、识图,从图象解释函数变化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变量、常量的概念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要点诠释: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 要点二、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 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要点诠释:对于函数的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函数的实质,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对于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要使代数式有实际意义; (3)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函数关系,要看对于x 允许取的每一个值,y 是否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 (4)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至少具备两个条件: ①函数关系式相同(或变形后相同); ②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相同. 否则,就不是相同的函数.而其中函数关系式相同与否比较容易注意到,自变 量x 的取值范围有时容易忽视,这点应注意. 要点三、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 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要点诠释: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 (1)当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当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 (3)当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实数; (4)当解析式中含有零指数幂或负整数指数幂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相应的底数 不为零; (5)当解析式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y 是x 的函数,如果当x =a 时y =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为a 时的函数值.在函数用记号()y f x =表示时,()f a 表示当x a =时的函数值. 要点诠释: 对于每个确定的自变量值,函数值是唯一的,但反过来,可以不唯一,即一个函数值对

八年级下册数学函数

初中数学同步典型例题分析变量与函数专题 题1.下列:①2y x =;②21y x =+;③22(0)y x x =≥;④0)y x =≥,具有函数关系(自变量为x )的是 . 题2.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⑴32-=x y ; ⑵1432+-=x x y ;⑶11+= x y ; ⑷2-=x y ; ⑸3+=x x y ; ⑹12-+=x x y ;⑺5-=x x y ; ⑻x x y -+=21. 题3.我市出租车价格是这样规定的:不超过2.5千米,付车费5元,超过的部分按每千米 1.3元收费.已知某人乘坐出租车行驶了x (x >2.5)千米,付车费y 元,请写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x (千米)与所付车费y (元)之间的关系式. 题4.如图,是张老师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 题5.在圆的周长公式2C r =π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 r π,,是变量,2是常量 B . C r ,是变量,2π是常量 C .r 是自变量,C 是r 的函数 D .将2C r =π写成2C r = π,则可看作C 是自变量,r 是C 的函数 题6.在函数21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1x >-且12x ≠ C .1x ≥-且12 x ≠ D .错误!链接无效。 题7.为了增强居民的节约用水的意识,某市制定了新的水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5吨的部分,自来水公司按每吨2元收费;超过5吨的部分,按每吨2.6元收费。设某用户月用水量x 吨,自来水公司的应收水费为y 元。 (1)试写出y (元)与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该户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为8吨,自来水公司应收水费多少元? 题8.某天,小明走路去学校,开始他以较慢的速度匀速前进,然后他越走越快走了一段时间,最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匀速前进到达学校。小明走路的速度V (米/分钟)是时间t (分钟)

八年级数学下册19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2函数的图象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O 8 25 y /km x /min 0.6 0.8 28 58 68 19.1.2函数的图象(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2.使学生能从图形中分析变量的相互关系,寻找对应的现实情境,预测变化趋 势等问题; 3.通过观察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使学生感受到解析法和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相互转换这一数形结合的 思想. 学习重难点: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 1.函数的图象是由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组成,图象上的每一点坐标(x ,y)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 即把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 坐标和 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2.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具体步骤三步是 、 、 . 3.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与解析式的关系: (1)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A(x,y)中的x 、y 满足函数的 . (2)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的任意一对x 、y 的值组成的点(x,y)一定在 上. (3)判断点A(x,y)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是:将这个点的坐标(x,y)代入函数的 看是否满足 . 4.表示函数的方法有 、 、 .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76页例2,思考以下问题: ⑴食堂离小明家的距离是 ,小明从家到食堂用的时间是 ,小明从家到食堂的平均速 度是 ⑵小明吃饭用的时间是 . ⑶食堂离图书馆的距离是 ,小明从食堂到图书馆用的时间是 .他从食堂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是 . ⑷小明读报用的时间是 . ⑸图书馆离小明家的距离是 ,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 三、例题讲解 阅读教材例4,体会函数三种表示法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及各种表示法的优缺点

变量与函数(1)

变量与函数(1) 【学习内容】14.1.1变量与函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变量、常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指出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2)能找出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列出简单关系式。 (3)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感受事物变化过程的普遍性,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 【学习重点】1.理解变量、常量. 【学习难点】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变量。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一:我到超市购买了若干瓶矿泉水,这种矿泉水的单价是每瓶 1.2元,花费的总金额为y元,购买的瓶数为x瓶,先填写下表,再用含x的式子表示y. 1.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 y=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购买矿泉水需要的钱____随购买的数量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 请说明你的道理:路程=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 【探索新知】 【活动一】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类似的问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如______________),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如______________ ) 结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 ....的量为________;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始终不变 ....的量为________; 【活动二】例题讲解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

初中数学同步典型例题分析专题:变量与函数(二) 题1.下列:①;②;③;④,具有函数关系(自变量为)的是. 题2.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⑴; ⑵;⑶; ⑷; ⑸; ⑹;⑺; ⑻. 题3.我市出租车价格是这样规定的:不超过2.5千米,付车费5元,超过的部分按每千米 1.3元收费.已知某人乘坐出租车行驶了x (x >2.5)千米,付车费y 元,请写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x (千米)与所付车费y (元)之间的关系式. 题4.如图,是张老师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 题5.在圆的周长公式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变量,2是常量 B .是变量,是常量 C .是自变量,是的函数 D .将写成,则可看作是自变量,是的函数 题6.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且 C .且 D .错误!链接无效。 题7.为了增强居民的节约用水的意识,某市制定了新的水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5吨的部分,自来水公司按每吨2元收费;超过5吨的部分,按每吨2.6元收费。设某用户月用水量x 吨,自来水公司的应收水费为y 元。 2y x =21y x =+22(0)y x x =≥(0)y x x =±≥x 32-=x y 1432+-=x x y 11+=x y 2-=x y 3+=x x y 12-+=x x y 5-=x x y x x y -+=212C r =πC r π,,C r ,2πr C r 2C r =π2C r = πC r C 21y x =-x 1x ≥-1x >-12 x ≠1x ≥-12 x ≠

19.1.1 变量与函数1教学设计

19.1.1 变量与函数(1)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和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是函数的起始课,函数是刻画运动变化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要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化现象,把握变化规律,首先要关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这就是变量.有了变量的概念,便为研究成函数关系的两变量的“运动与对应”关系打下基础. 本课从四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分析问题中数值的变与不变,引出变量与常量的概念,而且问题中变量的单值对应关系也为学习函数的定义作了铺垫.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找出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变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的关系,学生往往只认为是一种确定的数量关系,类似于二元一次方程,没有用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去体会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结合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领悟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在具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通过感受运动与变化的数量关系初步体验函数思想. 通过阅读课本知识,抓住关键词,感受常量与变量的意义.情感态度:感受变量是刻画现实生活中许多变化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加深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体验。 重点:能找出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难点: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出示图片,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气温随海拔而变化,极光时刻变幻等等大千世界都处在不停地变化之中,那么如何来研究这些运动变化,并找寻其中的规律呢? 数学上通常采用函数来刻画这些运动变化。 一、自主探究 问题1:用20cm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cm,3.5cm,4cm,5.5c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如何用一边长x来表示它的邻边长y? 问题2: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怎样用半径r来表示面积S?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模拟前两个问题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过程并回答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同时思考是哪一个量随着哪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3: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八年级下数学函数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1.如果x、 y 之间的关系是 10( 0) ax y a -+=≠,那么y是x的()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D.二次函数 2.函数y=-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零个 B.一个 C.两个D.不能确定 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4.已知关于x的函数y=k(1)和y=- k x (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 图象是(? ) 5.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经过点(m,3m),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6.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 气压P()是气体体积V( m3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 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时,气球发将爆炸.为了安全 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A.不小于 5 4 m3 B.小于 5 4 m3 C.不小于 4 5 m3 D.小于 4 5 m3 1.6 60 O V (m3) P () (1.6,60) 第6题

7.如果点P 为反比例函数x y 4 =的图象上一点,⊥x 轴,垂足为Q ,那么△的面积为( ) A .2 B . 4 C .6 D . 8 8.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1-=的图象上两点A (x 1,y 1),B (x 2, y 2)当x 1 <0<x 2时, 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 ( ) A .m <0 B .m >0 C .m <2 1 D .m > 21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有m 台完全相同的机器一起工作,需m 小时完成一项工作,当由x 台机器(x 为不大于m 的正整数)完成同一项工作时,所需的时间y 与机器台数x 的函数关系式是. 10.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3 2 =-时,5,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11.反比例函数x y 3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与第 象限. 12.某食堂现有煤炭500吨,这些煤炭能烧的天数y 与平均每天烧煤的吨数x 之间的函数 关系式是 . 13.若n x m y ++=2)5(是反比例函数,则m 、n 的取值是 . 14.两位同学在描述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甲同学说: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都是3;乙同学说: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你认为这两位同学所描述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15.在ABC △的三个顶点A (2,-3)、B (-4,-5)、C (-3,2)中,可能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上的点是 . 16.如果反比例函数4n y x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n 的取值范围是;如 果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n 的取值范围是 . 17.如图,△P 11、△P 2A 1 A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1、P 2在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