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详解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详解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详解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详解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1引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 244 号文《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1999] 273号文《关于同意修订完善〈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函》和建标标便[2002] 03 号文《关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函》的要求,在对原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92 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编号为GB 50156-2002,自2002 年7 月 1 日起施行。

本规范共分12 章和3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加油工艺及设施,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消防设施及给排水,电气装置,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和工程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1.1 规范与以前的区别

本次修订删除了原规范中有关小型石油库设计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容,制定了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有关规定,根据建标标便[2002] 03 号文的要求,增补了工程施工方面的规定。由于汽车加油加气站储存的是易燃和可燃液体或气体,属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所以,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对有关安全、消防问题做出详细规定是本规范编制的重点。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组织了国内,国外考察,总结了我国汽车加油加气站多年来的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的行业标准和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与原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92 相比,本规范中加油站部分的规定有以下四个主要变化:

1.增大了各级加油站油罐总容量;

2.提高了安全防火标准;

3.内容更为全面、合理

4.增加了工程施工规定。

2规范解析

2.1 规范总则、术语与一般规定

2.1.1 规范总则

1 总则

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淮的规定。

1.0.3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对于其它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难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1.2 术语

2.0.1 加油加气站automobile gasoline/gas filling station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0.2 加油站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2.0.3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automobile LPG filling station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液化石油气的专门场所。

2.0.4 压缩大然气加气站automobile CNG filling station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2.0.5 加油加气合建站automobile gasoline and gas filling

既可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又可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液化石油气或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2.06 加气站automobile LPG or CNG filling station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或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简称。

2.0.7 站房station house

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2.0.8 加油岛gasoline filling island

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0.10 埋地油罐underground storage gasoline tank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 的卧式油品储罐。

2.0.11埋地液化石油气罐undergroud storage LPG tank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 的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

2.0.12 密闭卸油点closed unloading gasoline point

埋地油罐以密闭方式接卸汽车油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接头

2.0.13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unloading gasoline

将汽油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至油罐车里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2.0.14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filling

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2.0、15 加气机LPG(CNG) dispenser

给汽车储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或压缩天然气,并带有计量、计价装置的专用设备。

2.0.16 拉断阀break away coupling

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被拉断成两节,拉断后具有自密封功能的阀门。

2.0.17 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gas primary filling station

可为车载储气瓶充装压缩天然气的压缩大然气加气站。

2.0.18 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gas secondary filling station

用车载储气瓶运进压缩天然气。为汽车进行加气作业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2.0.19 储气井gas storage well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用于储存压缩天然气的立井。

2.1.3 一般规定

3.0.1 向加油加气站供油供气,可采取罐车运输或管道输送的方式。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采用管道供气方式时,不应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解释: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

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3.0.2 加油站与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或加油站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可联合建站。

解释:本规范允许汽车加油站和汽车加气(LPG、CNG)站合建。这样做有利于节省城市用地、有利于经营管理,也有利于燃气汽车的发展。只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是可以做到安全可靠的。国外燃气汽车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普遍采用加油站利加气站合建方式。从对国内外LPG加气站和CNG加气站的考察来看,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需求很少,所以本规范没有制定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规定。

3.0.3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表3.0.3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与1992

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所做的调整。

加油站的营业量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从而影响加油站油罐的容积大小。对于加油站来说,1油罐容积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越高。为区别对待不同油罐容积的加油站,本条按油罐总容积大小,将加油站划分为二个等级。三级加油站是从二级加油站派生出来的。

2在城市建成区内,建、构筑物的布置比较密集,按二级加油站建站有时不能满足防火距离要求,这就需要减少油罐总容积,降低加油站的风险值、以达到缩小防火距离、满足建站条件的目的。本规范将二级加油站的油罐总容积规定为等于或小于60m3,既放宽了建站条件,又能保持较好的运营条件。

3.0.4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3.0.4 液化石油气罐为压力储罐,其危险程度比汽油罐高,控制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的容积小于加油站油品储罐的容积是应该的。从需求方面来看,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主要建在城市里。而在城市郊区一般皆建有液化石油气储存站,供气条件较好,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的储存天数宜为2—3天。

故本规范规定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容积的上限为60m3,三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容积的上限为30m3,二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容积范围31~45m3是对一级站和三级站储罐容积的折中。规定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罐容积的上限为60m3,也是与相关规范及公安部消防局协调的结果。

对单罐容量的限制,是为了降低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风险度。

表3.0.4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

3.0.5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每辆汽车加气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超过16m3。

3.0.5 压缩天然气的储气设施主要是起缓冲作用的,储气设施容量大,天然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就可小些,压缩机工作的时间就可长些,压缩机利用率可以得到提高,购置费可以降低。

据调查,四川和重庆地区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日加气量一般为10000—15000m3(基准状态),最多的日加气量达到20000m3(基准状态),日加气车辆为200~300辆。据当地燃气公司反映,部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主要为公交车加气,公交车加气时间比较集中,16m3的储气容积比较紧张。他们认为,加气时间比较集中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量宜为日加气量的1/2,加气时间不很集中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量宜为日加气压的1/3。照此计算,加气时间比较集中、日加气量为10000~15000m3(基准状态)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储气设施容积,宜为20~30m3。但为了控制压缩天然气加气站风险度,节省投资,储气设施容积也不宜过大。经过多方讨论、协调,本规范规定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越过16m3。

3.0.6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表3.0.6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

3.0.6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级别划分,宜与加油站和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级别划分相对应,使某一级别的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与同级别的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危险程度基本相当,且能分别满足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的运营需要,这样划分清晰明了,便于掌握和管理。本条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划分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级别的

3.0.7 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表3.0.7 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

3.0.7

2.2 加油站站址选择

2.2.1 站址选择

4.0.1 –4.0.3加油加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若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加气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解释:1由于加油加气建在交叉路口附近,容易造成车辆堵塞,会减少路口的通行能力。

2一级站储罐容积大,加油、加气量大,对周围建、构筑物及人群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有害影响也较大,还易因站前车流大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

2.2.2 防火距离规定

4.0.4 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

表4.0.4

4.0.4 本规范6.1.2条明确规定“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据我们调查起地下油罐着火的事故证明,地下油罐一旦着火.火势较小,容易扑灭,对周围影响较小,比较安全。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了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现分述如下:

1 站外建筑物分为:重要公共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及甲乙类物品的生产厂房。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重要公共建筑物、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已做定义,本规范不再定义。重要公共建筑物性质最为重要,加油加气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远小于其它建筑物。本条规定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和加油机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论级别均为50m,基本上在加油站事故影响范围之外。

本规范按照民用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程度和人员密集的程度,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将民用建筑物划分为三个保护类别,并分别确定了加油加气站与各类民用筑物的防火距离。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修订版)第4.4.2条中规定的甲、乙类液体总储量51-100m3与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15m、20m、5m,浮顶储罐在此基础上还可减少25%。加油站的油品储罐埋地设。其安全性比地上的储罐好得多,故防火距离可以适当减小。

考虑到一类保护物质重要程度高,建筑面积大,人员较多,虽然建筑物材料多数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但仍然有必要保持较大的防火距离,所以确定三个级别加油站与一类保护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25m、20m、和16m,而与二类保护物、三类保护物的防火距离依其重要程度的降低分别递减为20m、16m、12m和16m、12m、10m。

站外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大小,加油站与这类设施应有较大的防火距离,本规范按三个级

别分别定为25m、22m和18m。

2 油罐与明火的距离:一级站规定为30m,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修订版)的规定,二级、三级站考虑油罐是埋地敷设,且罐容减小,风险度降低,防火距离相应减少为25m和18m。

3 油罐与室外变配电站的距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修订版)中相应规定为:甲、乙类液体储罐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间距当储罐总容量为1~50m3时,为25m,当储罐总容量为51—200m3时,为30m。考虑到加油站的油品储罐埋地敷设等有利因素,因此,本条规定一、二、三级站的埋地卧式油罐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距离分别为25m、22m和18m。另外,对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 kV 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由于其电压等级较低,防火距离按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距离减少20%是合适的。

4 站外铁路、退路与有关的防火距离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J16-87(2001年修订版)从建设部行业标准《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 84-2000确定的。

5 对于架空通信线,按照其重要性分别确定防火距离是合理的。根据实践经验,国家一、二级架空通信线与一级加油站油罐的防火距离为1.5倍杆高是安全可靠的,与二、三级加油站油罐的防火距离可适当减少。一般架空通信线若受加油站火灾影响,危害程度较小,为便于建站,只要求其不跨越加油站即可。

6 没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或加油加气合建站,汽车油罐车卸油时,油气被控制在密闭系统内,不向外界排放,对环境卫生和防火安全都很有利,故其防火距离可减少20%;同时没有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或加油加气合建站,不但汽车油罐车卸油时,不向外界排放油气,给汽车加油时也很少向外界排放油气(据国外资料介绍,油气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安全性更好,故其防火距离可减少30%。

4.0.5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5的规定。

4.0.6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6的规定。

表4.0.6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

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

液体储罐

16 14 14 室外变配电站22 20 20 铁路22 22 22

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8 8 6 次干路、支路 6 6 5

架空通信线国家一、二级1倍杆高

一般0.75倍杆高

4.0.5、4.0.6 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是按照储罐设置形式、加气站等级以及站外建、构筑物的类别,并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分别确定。表I列出国内外相关规范的防火距离。

表I 各种LPG加气站设计标准防火间距对照表(M3)

本规范制定的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技术和设备要求,基本上与澳大利亚、荷兰等发达国家相当,并规定了一系列防范各类事故的措施。参考表I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修订版)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加气机等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现分述如下:

1 重要公共建筑物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加气站发生火灾可能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和损失,因此,不分级别,防火间距均规定为不小于l00m,基本上在加气站事故影响区外。

2 民用建筑物按照其使用性质、重要程度和人员密集程度分为三个保护类别。并分别确定防火距离。在参照建设部行业标准《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 84—2000的基础上,对防火距离略有调整。

3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与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间距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l6—37(2001年修订版)

第4.6.2条基本一致,而地下储罐按地上储罐的50%确定。

2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距离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确定。

3 与铁路的防火距离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l6—87(2001年修订版)第4.8.3条确定地上罐的防火间距为45m,而地下罐按照地上储罐的50%确定防火间距为22m。

4 对与公路的防火间距,考虑到加气站主要为之服务,且公路上的车辆和人员易疏散的特点,故本规范的防火距离比《建筑设设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定版)的规定值有所减少。

5 与架空电力线及架空通信线的防火间距,按照其重要性或电压等级高低分别确定防火距离是合理的。由于一般通信线路或小于等于380V的电力线路即使发生事故,其影响也较小,故防火距离可略有减少。

6 液化石气储罐与室外变配电站的防火距离基本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修订版)第3.3.10条一致。对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由于其电压等级较低,防火距离可按室外变电站的防火距离减少20%。

4.0.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7的规定。

2.3 总平面布置

在总平面布置中,主要对加油站的围墙、进出口、道路和加油(气)岛进行规范,其中5.0.1 、5.0.2 、5.0.8时强制性规范。

2.3.1 加油加气站的围墙.道路等设置

5.0.1 加油加气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4.0.4至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2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4至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3 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例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5.0.1 1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可隔离一般火种及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保障站内安全。

2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4至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安全性要好的多,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主要是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墙为非实体围墙即可。

3 加油加气站面向进、出口的一侧,可建非实体围墙,主要是为了进、出站内的车辆视野开阔,行车安全,方便操作人员对加油、加气车辆进行管理,同时,在城市建站还能满足城市景观美化的要求。

5.0.2 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5.0.2 本条规定是为了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槽车能迅速驶离。在运营管理中还应注意避免加油、加气车辆阻塞汽车槽车驶离车道,以防止发生事故时阻碍汽车槽车迅速驶离。

5.0.3 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

2 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地设计。

3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个应采用沥青路面。

5.0.3 本条规定了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的布置要求。

1 根据加油、加气业务操作方便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对全国部分加油加气站的调查,一般车道宽度需不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0m。

2 站内道路转弯半径按主流车型确定,不宜小于9.0m。汽车槽车卸车停车位宜按平坡设计,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溜车。

3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容易受到泄漏油品的侵蚀,沥青层易于破坏。此外,发生火灾事故时沥青将发生熔融而影响车辆撤离和消防工作正常进行,故规定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2.3.2 加油(气)岛及汽车加油(气)场地相关规定

5.0.4 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构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1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5.0.4 1)加油岛、加气岛及加油、加气场地系机动车加油、加气的50028-93相比,适当减少了防火间距。与荷兰规范要求的5m相比,又适当增加了间距。2)液化石油气卸车点(车载卸车泵)与站内道路之间的防火距离。规定两者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小于2m,主要是考虑减少站内行驶车辆对卸车点(车载卸车泵)的干扰。

5.0.5 加油岛、加气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油岛、加气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一0.2m。

2 加油岛、加气岛的宽度不应小干1.2m。

3 加油岛、加气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

5.0.6 液化石油气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上罐应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2 地上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至罐壁净距离不应小于2m。

3 埋地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m,罐与罐之间应采用防渗混凝土墙隔开。如需设罐池,其池内壁与罐壁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m。

2.3.3 站内主要设施的规定

5.0.7 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宜将柴油罐布置在液化石油气罐或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与汽油罐之间。

5.0.8 加油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0.8的规定。

1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房的防火间距与现行的行业标准《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基本一致,比荷兰规他要求的距离略有增加。

2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主要是参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8确定的。

3 1台小于或等于10m3的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整体装配式加气站,具有投资省、占地小、使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在日本使用较多。由于采用整体装配,系统简单,事故危险性小,为便于采用,本表规定其相关防火距离可按本表中三级站的地上储罐减少20%。

4 撬装式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具有投资省、占地小、使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在欧洲国家使用较多,我国尚未成套生产,有些加气站己采用进口撬装设备。根据天然气的将点,规定橇装设备与站内其它设施的防火距离与本表的相应设备的防火距离相同。

5 液化石油气卸车点(车载卸车泵)与站内道路之间的防火距离。规定两者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小于2m,主要是考虑减少站内行驶车辆对卸车点(车载卸车泵)的干扰。

6 压缩天然汽站内储气设施与站内其它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在参考美国、新西兰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使用的天然气质量,分忻站内各部位可能会发生的事故及共对周围的影响程度后,应当加大防或距离。

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CNG)合建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第5.2.3条,并参照美国消防协会规范NFPA52的有关规定(该规范规定:

加油站建设标准(新版)

加油站建设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优化设计方案,控制 和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统一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加 油站建设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特制定本标准。 1.0.2 加油站的建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科学预测销量, 根据站址、功能和销量,合理确定建设类型和规模,优化设计方案。 1.0.3 加油站功能在满足加油服务的前提下,根据地理位置、销量等情况综合 考虑服务功能,确定不同的辅助项目。 1.0.4 加油站建设过程中,按照技术进步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 1.0.5 加油站建设除应严格遵守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 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等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 1.0.6 本标准中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很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1.0.7 《中国石油加油站建设标准体系》由本标准以及“加油站建设标准 设计”、“加油站工程建设模块化图集”和“加油站投资控制指标” 构成。 1.0.8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负责解释。 1.0.9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和控股的加油站新建 和改扩建项目。租赁和参股的加油站应参照本标准进行建设。 1.0.10 依据现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等有关规范、 标准和本标准,配套编制了《加油站建设标准设计》,加油站建设应按 《加油站建设标准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 1.0.11 加油站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委托、设计审查、工程招投标、 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等其他建设管理工作执行中国石油销售公司 现行的有关规定。 2 术语与定义 2.0.1 加油站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2.0.2 站房station house 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2.0.3 加油岛gasoline filling island 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0.4 埋地油罐underground storage gasoline tank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 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品储罐。

汽车分类国家标准

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造型和性能特征等千差万别,如何区别这些汽车?一般来讲,根据新的汽车分类国家标准(gb9417-89)就可方便地区分车型。中国汽车划分为8大类: 1.载货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微型货车(ga≤1.8吨)轻型货车(1.8吨<ga≤6吨)中型货车(6.0吨<ga≤14吨)重型货车(ga>14吨)2.越野汽车:依越野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越野汽车(ga≤5吨)中型越野汽车(5.0吨<ga≤13吨)重型越野汽车(13<ga≤24吨)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吨) 3.自卸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自卸汽车(ga≤6吨)中型自卸汽车(6.0吨<ga≤14吨)重型自卸汽车(ga>14吨)矿山自卸汽车; 4.牵引车:半挂牵引车、全挂牵引车; 5.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棚式汽车、特种结构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 6.客车:依车长(l)划分为:微型(l≤3.5米)轻型(3.5米<l≤7米)中型(7米<l≤10米)大型客车(l>10米)和特大型客车;中大型客车又可分为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和双层客车; 7.轿车:依发动机排量(v)划分为:微型轿车(v≤1升)普通轿车(1升<v≤1.6升)中级轿车(1.6升<v≤2.5升)中高级轿车(2.5升<v≤4升)高级轿车(v>4升)8.半挂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半挂车(ga≤7.1吨)中型半挂车(7.1吨<ga≤19.5吨)重型半挂车(19.5<ga≤34吨)超重型半挂车(ga>34吨)本站点车型定义与分类本网站主要收集小型客车,如各种轿车,轻型越野汽车,微型货车,微型客车。在中国,根据公安部的车辆分类标准,小型客车的共分为四类,即:·小轿车、越野车、旅行车、轻型小客车·本站点即主要采用这种分类办法。·本站点还同时收录适宜家庭使用的小型货车(皮卡,pickup),归类为小货车每辆车属于哪一种车型,请参阅该车的行驶证(不是司机驾驶证)正页第5行均已标明。·小轿车举例:桑塔纳,宝马,奥迪等;夏利、奥拓属于小轿车。切诺基小客车在北京行驶按照小轿车进

城市规划设计中加油站规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中加油站规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时间: 2011-06-07 1)行业管理文件 ①国家管理标准按照国家经贸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 号),加油站规划设置的基本标准为:国道、省道每百公里原则上不超过6 对;高速公路原则上每百公里不超过2 对;县乡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指标标准;城区加油站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不低于0.9 km。 ②地方管理标准(以《广东省加油站管理办法(暂行)》为例)高速公路主干线加油站应与沿线服务 设施相配套,一般控制在每百公里单向2 个,双 向4个;国道和省道按每百公里单向4?5个,双向8?10个标准设置,车流量大的公路按 双向每百公里12个标准设置;县、乡公路按每百公里双向12?16个标准设置;在城区内繁华商业中心地段的外围公路(道路),加油站服务半径一般控制在1.5 km 以上。 2)相关技术规范我国涉及加油站规划管理的技术规范主要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汽车 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两项规范涉及城市公共加油站规划管理的内容如下: 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0.9?1.2 km,进出口宜设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 候加油的停车道,加油站布局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按照昼夜加油站车次确定,附设机械化洗车的加油站,应增加用地面积160?200 m2。 表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加油站用地面积表 Tab.1 The land use of gas station stated in Urban Road Traffic Planning&Design Criterion 昼夜加油车次 v 300 500?800 800?1000 > 1000 用地面积/m2 1200 1800 2500 3000 ②《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加油站的等级划分为三级,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干道交叉路口附近;加油站的油罐、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筑、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略)。 1.2 存在问题 1 )针对性不强 一方面体现在适用范围上,国家和地方行业管理标准主要针对全国和全省范围,包括人口稀少、道路稀疏的边远地区,这些地区加油需求量较少,加油站的间距可以大一些,但不适合人口密度较大,村镇较密集,加油需求大的城市市域(主要指郊区)。而《城市道路 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提出的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0.9?1.2 km,仅适合土地开发较成熟的建 成区,而对于大部分为农田和山地的城市郊区则不适用。

加油站设计规范

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GB50156-92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12月1日 1992-06-09发布1992-12-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2]353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2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石化总公司北京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6月9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总公司北京设计院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小型石油库和汽车加油站设计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总公司会同有

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我总公司北京设计院(北京市六铺炕,邮编:10001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1991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小型石油库 第一节库址选择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三节油罐区 第四节汽车装卸油设施 第五节车间供油站 第六节消防设施 第七节含油污水处理 第八节电气装置 第三章汽车加油站 第一节加油站的分级及站址选择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三节站房与加油岛 第四节油罐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详解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1引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 244 号文《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建标[1999] 273号文《关于同意修订完善〈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函》和建标标便[2002] 03 号文《关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函》的要求,在对原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92 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编号为GB 50156-2002,自2002 年7 月1 日起施行。 本规范共分12 章和3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加油工艺及设施,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消防设施及给排水,电气装置,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和工程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1.1 规范与以前的区别 本次修订删除了原规范中有关小型石油库设计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容,制定了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有关规定,根据建标标便[2002] 03 号文的要求,增补了工程施工方面的规定。由于汽车加油加气站储存的是易燃和可燃液体或气体,属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所以,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对有关安全、消防问题做出详细规定是本规范编制的重点。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组织了国内,国外考察,总结了我国汽车加油加气站多年来的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的行业标准和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与原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92 相比,本规范中加油站部分的规定有以下四个主要变化: 1.增大了各级加油站油罐总容量; 2.提高了安全防火标准; 3.内容更为全面、合理 4.增加了工程施工规定。 2规范解析

加油站ABC分类划分标准

加油站安全监管分类标准 (一)加油站分类 根据加油站安全条件及安全风险程度,将全市加油站分为A、B、C三类,分别表示为“优秀”、“良好”、“一般”。 (二)加油站分类标准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6版,以下简称GB5015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和全市加油站现场安全情况,划分以下分类标准。 1、A类加油站(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证书,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评审得分在90分(含)以上的加油站。 (2)加油站重要设施(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安全距离符合GB50156要求的,或已安装HAN阻隔防爆装置的加油站。 (3)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扎实,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设置摩托车加油点、安全警示标志等),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完好,安全事故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加油站。 (4)经营2年(含)以上,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未被检查发现有安全生产不良行为,未受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加油站。

本次A类加油站分类以第(2)、(3)、(4)三项内容为划分依据,第(1)项内容待企业申请晋级和下一轮划分时实行。 2、B类加油站(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证书。 (2)加油站重要设施(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安全距离符合GB50156要求的。 (3)加油站所处区域人员流动较多但未达到人员密集场所条件的。 (4)经营1年(含)以上,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未被检查发现有安全生产不良行为、未受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加油站。 3、C类加油站(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加油站重要设施(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安全距离不符合GB50156要求。 (2)人员密集区加油站未安装HAN阻隔防爆材料。 (3)油罐未埋地或埋地不规范。 (4)未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 (5)加油站已建成使用达10年以上,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

汽车分类五花八门行业标准不统一

分类五花八门行业标准不统一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车型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企业在产品推广方面将车型分类描述得越来越乱。各车企推出的新车型,或是套用国外的分级标准,或是根据市场需要,给自己的车型冠上一个“显赫”的级别,以期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不同的分类标准经常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而事实上,不仅市场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就连国家各管理部门中,对于汽车的分类也不能做到整齐划一。 从国家标准来看,2002年3月我国采用了新的汽车分类标准,即《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它取代了旧标准GB/T3730.1-1988,并且在技术内容上采用了ISO3833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WD3833,将过去的8种汽车类型重新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正是这种新分类方法将私人购买作为代步工具的车辆,称之为乘用车;并将公务及商业经营的运输车辆称为商用车。“乘用车”概念的推出,改变了传统的将轿车视为奢侈品的观念,将其纳入私人消费的范畴。 GB/T3730.1-2001新国标将汽车分为乘用车(不超过9座)和商用车。乘用车下设11种类型,分别是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等;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其中,客车有8种类型,分别是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等;货车有6种,分别是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等。按规定,这份国标是汽车行业的“通用性分类”,适用于一般概念、统计、牌照、保险、政府政策和管理的依据。 与GB/T3730.1-2001同年实施的《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15089-2001代替了旧标准GB/T15089-1994,将机动车辆和挂车分为L类、M类、N类、O类、G类。这份标准主要用于型式认证。 新旧国标并行实施近三年。从2005年1月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统计中率先实行了新的分类标准。“乘用车”这一名词出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里,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目前采用的车型分类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乘用车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乘用车、运动型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据介绍,协会原本计划废止标准中“轿车”的分类,但考虑到“轿车”这个词在我国使用广泛,为了避免混乱,在现行分类时将过去人们认为属于轿车的车型归在“基本乘用车”的类别中。 随后,国家统计局在将汽车列入制造业一类中进行数据统计时,参考了新的国家标准,将车型划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含活顶乘用车等),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如旅居车等),其他乘用车(含多用途乘用车等);客车(如小型客车等),半挂牵引车,货车(含越野货车等),专用作业车(如管道加油车等),专用货车(如罐式车等),雪地行走专用机动车,高尔夫球机动车及类似机动车。 在税收方面,新国标也逐渐成为通用的标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将消费税进行调整时,将小汽车分为了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两个子目,但具体分类仍然使用了排量的细分方法。其中,对乘用车(包括越野车)适用了六档税率,即小于1.5L(含)、1.5~2.0L(含)、2.0~2.5L(含)、2.5~3.0L(含)、3.0~4.0L(含)和4.0L以上。 由于历史沿袭的问题,很多管理部门的车型分类依然延续了老的汽车分类方法。例如,公安交管部门进行机动车登记时,按照《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将汽车分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汽车。 海关部门在统计汽车进出口数据时,同样沿袭了老国标,将汽车共分为8类,即载重车、小轿车、特种用途车、机动大中型客车、非公路用货运机动自卸车、旅行小客车(9座及以下)、越野车(四轮驱动)、其他发动机型客车和装有发动机的底盘。 交通部在征收养路费时,根据《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按照车辆吨位大小进行收费。以北京为例,养路费按载重量计算,家用轿车1个座位为0.1吨,载重量一般按0.5吨计算。而在收取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时,交通部又以客车座位和货车吨位进行分类,收取费用。 而在汽车制造领域,关于车型的分类更是五花八门,各说各的渊源。一些跨国汽车集团按照自己的生产平台代号或按照轴距划分车型。在欧洲,多采用大众汽车的分级方法,即参照综合排量、车型大小、平台等因素,将车型分为A00级、A0级、A级、B级、C级、D级。 北美地区在进行车型产销统计中,乘用车分为Car(轿车)和LightTruck(轻型车,含皮卡、部分SUV 等),商用车则为CommercialTruck。 欧洲国家将汽车大体分为Truck(卡车)、Car(轿车)和Bus(巴士)三类,所有派生出来的车型都归

加油站专项规划.

**市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一)宏观发展背景 长期以来,人们的目光一直集中在汽车制造业,而对汽车背后市场重视不够。随着汽车需求增长的释放,汽车背后的市场因汽车销售的迅猛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市位于**省北部,是“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是**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同时,**处于**城市圈和**城市圈之间,地处**、**、宜昌城市发展轴中间,境内有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国道,汉丹铁路和312、**国道横贯东西,新建的宁西铁路连接线、汉十高速和随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形成了**交通枢纽的地位,交通运输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二)规划编制背景 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关系着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城乡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加油站(点)

的发展建设,必须保持合理、健康、平稳、有序、科学的发展态势,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根据商务部《关于印发<成品油分销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393号)和《省商务厅关于编制成品油分销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鄂商运[2010] 8号)的文件精神,受**市商务局委托,我院接到任务后在对我市加油站点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对未来加油站的需求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 3、《**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 4、《**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关于印发<成品油分销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393号) 9、《省商务厅关于编制成品油分销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鄂商运[2010] 8号) 10、《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商改字[2004]14号) 11、《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89号)

加油站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详]

第三章汽车加油站 第一节加油站的分级及站址选择 第3.1.1条汽车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注:①本表油罐总容量系指汽油储量。当兼营柴油时,汽油、柴油的储量,可按1∶2的比例折算。 ②城市市区内不宜建设一级加油站,且宜采用直埋地下卧式油罐。 第3.1.2条汽车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市区的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设在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郊区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公路或设在靠近市区的交通出入口附近。企业附属汽车加油站由企业统一规划,宜靠近车库或车辆进出口。 第3.1.3条当汽车加油站选在城市市区的交叉路口附近时,不应影响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第3.1.4条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3.1.4的规定。 表3.1.4 汽车加油站的加油机、油罐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m)

注:①三级汽车加油站相邻的民用或其它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且与加油站相邻一面无门窗时,其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可不限。 ②设有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与周围建筑物、交通线的安全距离,可按本表减少50%。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3.2.1条汽车加油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加油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二、加油站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 三、当油泵房、消防器材间与站房合建时,应单独设门,且应向外开启。 第3.2.2条汽车加油站内的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表3.2.2 汽车加油站内的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m)

汽车加油站规划设计正文

1 绪论 1.1 概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石油使用量的急剧上升。加油站是石油成品油销售行业的零售企业;是直接为各行业车主服务的基层网点和服务“窗口”;也是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它与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加油站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第一座加油站由美孚石油公司于1924年在上海建造,仅2个小油罐。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汽车保有了迅速增加,在80~90年代,我国加油站建设从数量、规模到技术装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间,自封油枪、密闭卸油装置、电脑加油机、多枪加油机以及加油站中心控制管理系统等在大中城市得到大力推广,加油站建设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油站设计建造及管理的规章制度日臻完善。加油站的基本任务是为各种汽车加油。加油站好比汽车的“粮站”,它的布局应当随着汽车的分布、流向及流量来决定。加油站是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投资和社会化生产的一个关键部分,同时又是城市服务的一个窗口,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加油站具有社会公益性职能和企业性职能的双重性。前者是为社会大生产提供方便的外部基础条件,它要求加油站搞好社会服务,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注重社会效益。后者说明加油站在搞好服务、生产经营的同时要讲经济效益,即加油站考虑整体效益的同时必须充分保证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便提供和完善其简单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这种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经营性的基础产业,其行业性质和职能本身便决定了必须将加油站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中,也毫无疑问地决定了加油企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1.2 汽车加油站的发展状况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0年代全国加油站总量只有70座左右;60年代末不到200座左右;70年代末发展到600座左右;1985年全国加油站大约有3600多座;1990年底为5000多

加油站设计规范

加油站设计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2002 1 总则 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 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3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淮的规定。 2 术语 2.0.1 加油加气站 automobile gasoline/gas filling station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2.0.2 加油站 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2.0.3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automobile LPG filling station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液化石油气的专门场所。 2.0.4 压缩大然气加气站 automobile CNG filling station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2.0.5 加油加气合建站 automobile gasoline and gas filling 既可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又可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液化石油气或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2.06 加气站 automobile LPG or CNG filling station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或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简称。 2.0.7 站房 station house 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2.0.8 加油岛 gasoline filling island 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0.9 加气岛 gas filling island 用于安装加气机的平台。 2.0.10 埋地油罐 underground storage gasoline tank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品储罐。 2.0.11埋地液化石油气罐 undergroud storage LPG tank 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 2.0.12 密闭卸油点 closed unloading gasoline point 埋地油罐以密闭方式接卸汽车油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接头 2.0.13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unloading gasoline 将汽油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至油罐车里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2.0.14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filling 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2.0、15 加气机 LPG(CNG) dispenser 给汽车储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或压缩天然气,并带有计量、计价装置的专用设备。2.0.16 拉断阀 break away coupling 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被拉断成两节,拉断后具有自密封功能的阀门。 2.0.17 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 gas primary filling station 可为车载储气瓶充装压缩天然气的压缩大然气加气站。 2.0、18 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 gas secondary filling station 用车载储气瓶运进压缩天然气。为汽车进行加气作业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贵州省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2001年——2005年)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与湖南、四川、重庆、云南和广西毗邻,土地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辖9个市、自治州、地区,87个县(市、区、特区),2002年末总人口3837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加快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了“西电东送”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了全省城镇化建设,加大对国道、省道的建设和改造,全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适应全省“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加强全省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的管理,遵照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号)的要求,对《2001-2005年贵州省加油站建设规划》进行完善、修改和充实。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和依据 国家为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整顿和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10月成立了“省成品油市场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清理整顿了成品油流通企业和规范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为全省加油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总量控制,合理优化布局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也为全省加油站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规划编制的依据: 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38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2号 3.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国经贸贸易[2001]543号 4.贵州省经贸委、建设厅、工商局《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等三委、部、局“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黔经贸贸易[2001]583号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92(2001年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出版本书已经修正更名为<汽 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小型石油库和汽车加油站的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节约用地和能源,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生产、管理方便。为此,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小型石油库和汽车加油站的新建工程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自然洞石油库、人工洞石油库和生产工艺过程所用油品的储油设施的设计。 第1.0.3条小型石油库和汽车加油站内生产性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第1.0.4条小型石油库和汽车加油站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1.0.5条小型石油库和汽车加油站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小型石油库 第一节库址选择 第2.1.1条商业小型石油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靠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其位置宜在城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第2.1.2条企业附属小型石油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企业总体规划、环境保护与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宜位于该企业的边缘地带。 第2.1.3条小型石油库的库址,不应选在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的地区。 第2.1.4条小型石油库的库区设计地面标高,应高出25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0.5m。 第2.1.5条商业小型石油库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2.1.5的规定。商业小型石油库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表2.1.5 名称安全距离(m) 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25 三30 四35 重要公共建筑物50 工矿企业的建筑物、构筑物35 国家铁路线50 续表2.1.5

(汽车行业)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我国汽车分类标准 中国汽车分类标准(G B9417-89)将汽车分类为8类: 1、载货汽车:微型货车G a<=1.8t 轻型货车1.8T14t 2、越野汽车:轻型越野汽车G a<=5t 中型越野汽车5t<=G a<=13t 重型越野汽车13t24t 3、自卸汽车:轻型自卸汽车G a<=6t 中型自卸汽车6t14t 矿用自卸汽车 4、牵引车:半挂牵引汽车 全挂牵引汽车 5、专用汽车:箱式汽车 罐式汽车 起重举升汽车 仓栅式汽车 特种结构汽车

专用自卸汽车 6、客车:微型客车L<=3.5m 轻型客车3.5m10m 特大型客车 7、轿车:微型轿车V<=1L 普通级轿车1L4L 8、备用分类号 9、半挂车:轻型半挂车G a<=7.1t 中型半挂车7.1t34t 注:1、Ga——厂定最大总质量(单位:t-吨);L——车厂(单位: m—米);V——发动机排量(单位: l—升). 2、载货汽车、自卸汽车、半挂车Ga为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越野汽车Ga为越野车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 3、中型、大型客车包括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 接客车和双层客车。 汽车产品型号的构成 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必

加油站设计

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目次 2 术语 (3) 3 一般规定 (3) 4 站址选择 (3) 5 总平面布置 (4) 6 加油工艺及设施 (5) 9 消防设施及排水 (6) 10 电气装置 (7) 11 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 (7) 附录A 计算间距的起讫点 (8) 附录C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8) 2 术语 2.0.1加油加气站: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0.2加油站: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2.0.7站房: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2.0.8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 2.0.10埋地油罐: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式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口储罐 2.0.12密闭卸油点:埋地油罐以密闭方式接卸汽车油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接头处 2.0.13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将汽油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至油罐车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2.0.14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到埋地汽油罐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 3 一般规定 3.0.3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4 站址选择 4.0.2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 4.0.4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

5 总平面布置 5.0.1加油加气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4.0.4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不低于2.2m 的非燃烧围墙 2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4.0.4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3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5.0.2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5.0.3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 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 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沥青路面 5.0.4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设计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5.0.5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 2加油岛宽度不应小于1.2m 3加油岛上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 5.0.8加油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0.8的规定:

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方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 GB 50156-2002 ? 1 总则 ? 2 术语 ? 3 一般规定 ? 4 站址选择 ? 5 总平面布置 ? 6 加油工艺及设施 o6.1 油罐 o6.2 工艺系统 ?7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o7.1 液化石油气质量和储罐 o7.2 泵和压缩机 o7.3 液化石油气加气机 o7.4 液化石油气管道及其组成件 o7.5 紧急切断系统 o7.6 槽车卸车点 ?8 压缩天然气加气工艺及设施 o8.1 天然气的质量、调压、计量、脱硫和脱水 o8.2天然气增压 o8.3 压缩天然气的储存

o8.4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 o8.5 加气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 o8.6 压缩天然气管道及其组成件?9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10 电气装置 o10.1 供配电 o10.2 防雷 o10.3 防静电 o10 .4 报警系统 ?11 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 o11.1 采暖通风 o11.2 建筑物 o11.3 绿化 ?12 工程施工 o12.1 一般规定 o12.2 材料和设备检验 o12.3 土建工程 o12.4 工艺设备安装 o12.5 管道工程 o12.6 电气仪表施工 o12.7 防腐蚀工程 o12.8 交工文件

?附录A 计算间距的起讫点 ?附录B 加油加气站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围划分 ?附录C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本规用词说明 1 总则 1.0.1 为了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 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1.0.3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淮的规定。 2 术语 2.0.1 加油加气站 automobile gasoline/gas filling station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2.0.2 加油站 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2.0.3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automobile LPG filling station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液化石油气的专门场所。 2.0.4 压缩大然气加气站 automobile CNG filling station 为燃气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车型统计分类

汽车车型统计新分类解读 从2005年开始,作为全国汽车行业统计工作归口部门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在汽车行 业实行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本次分类是我国汽车工业在车型统计分类上的第一次重要改革,也是为了满足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对于今后汽车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新分 类中各车型是如何进行划分的,以及与旧分类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本文将向各位读者作 较为深入的解读。 首先看一下旧分类的相关情况。旧分类是1988年依照GB/T3730.1-88制订的,分为三大类,即载货汽车、客车和轿车,各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细分类,具体为:载货汽车分为(按照总质量划分):1、重型载货车(总质量>14吨);2、中型载货车(6吨<总质量≤14吨);3、轻型载货车(1.8吨<总质量≤6吨);4、微型载货车(总质量≤1.8吨)。 客车分为(按照车身长度划分):1、大型客车(车长>10米);2、中型客车(7米< 车长≤10米);3、轻型客车(3.5米<车长≤7米);4、微型客车(车长≤3.5米)。 轿车分为(按照排量划分):1、高级轿车(排量>4升);2、中高级轿车(2.5升<排量≤4升);3、中级轿车(1.6升<排量≤2.5升);4、普通级轿车(1.0升<排量≤1.6升);5、微型轿车(排量≤1.0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在汽车管理上按照底盘的生产权分为整车企业和改装车企业,公布的汽车产销量是整车企业的产销量,它包括了整车企业外卖底盘商品量的数量,也可 以说整车企业卖给改装车企业的底盘数量在月度统计中是按照整车来统计的,因此在载货 汽车和客车中,包含载货汽车和客车底盘的数量。另外,由于产品管理上的原因,个别车 型如上海通用的GL8、广州本田的奥德塞、北京吉普中的部分切诺基,目前还是按照轿车 来统计。前几年我国还出现的“准轿车”,其本应属于轿车产品但因管理上的规定我们将其 归入轻型客车中统计。如浙江吉利、跃进集团的等产品。随着管理的逐步到位,这些产品 也逐步纳入轿车中统计,截至2004年7月,全国“准轿车”归入轻型客车统计的情况已经全部消除。 新的车型统计分类是在参考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两个国家标准,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制订的。它大的分类基本与国际较为通行的称谓一致,分为乘用 车和商用车两大类,由于各国在车型细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之 下的细分类是按照我国自身的特点进行划分的。新分类具体情况描述如下乘用车(passenger car)在其设计和技术特征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与旧分类相比,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而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全部不属于乘用车。有一类特殊情况,即我们考虑部分车型如金杯海狮同一长度的车既有9座以上的,又有9座以下的,在实际统计中,该车均列为商用车,在以下商用车的解读中不再重复叙述。 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 型乘用车四类,它是根据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进行区别划分的。

加油站规划范本

海南省加油站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2010) 第一章概述 一、规划背景 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成品油的市场流通和管理,对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9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针对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混乱的情况开始了清理整顿。通过清理整顿后,海南省成品市场流通秩序明显好转。为了进一步巩固清理整顿成果,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成品油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规范了成品油经营审批程序。2002年,针对加油站过多过滥、布局不合理、偷税漏税、掺杂使假、缺斤少两、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国务院决定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清理出一批擅自建设、无证经营的加油站,对无任何手续的非法加油站进行了取缔,对手续不全存在安全隐患的加油站进行了整改,并加大了查处违规经营行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 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交通运输、公路车辆等不断增加,城镇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原有的成品油供应网点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布局上,都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成品油逐年增加的需要。因此,为适应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引导加油站行业有序发展,合理布局加油站网点,迫切需要制定海南省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二、制订规划的依据 1、商务部《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第23号); 2、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商改字[2004]12号); 3、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5、海南省“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有关成品油市场管理法规和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方便群众、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从全省社会与经济发展和加油站网点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编制和实施规划,全面加强加油站行业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逐步建立起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成品油零售服务网络体系。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镇)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相衔接; 2、坚持以人为本,便利消费; 3、规划与现有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 4、城镇与乡村、主干道与县乡道、加油站与加气站统筹规划、合理发展。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范围 本次规划包含海南省辖区内的陆上和水上(沿海)加油站网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