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

承办单位:鞍山矿业实业兴达尾矿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址:鞍山市大孤山尾矿坝

法人代表:刘润华

1.2项目背景

我国矿业开发正在从过去粗放式经营向现在的集约式经营转变,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矿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实现无废化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已经渗透到矿业开发的各个方面。节能增效、无废化、无害化、以及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正是环境保护新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走绿色矿业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我国现有2000多座矿山尾矿库,尾矿积存量约70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每年新增尾矿约5亿吨。矿山尾矿既是固、液、气三害具全的污染源,亟待治理,又是宝贵的资源,急需得到高效综合利用,以缓解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短缺的难题。但是,目前我国矿山尾矿的利用率仅为8.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的建设,研发大型尾矿高效回采、分选成套技术与配套设备资源化关键技术,形

成矿山尾矿高效循环利用的核心技术和示范基地,推动和实现矿山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

本项目立项依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水和矿

产资源”领域的“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优先主题和“环境”领

域的“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优先主题的发展思路,是具体

落实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主题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紧密结合了矿山工程建设的需要,将为鞍钢等特大型国

有企业和一些地方矿山企业的尾矿资源化利用工程提供技术支撑。1.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旨在通过“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的建设,形

成矿山尾矿高效循环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关键技术,建设完成尾矿

高效循环利用的核心技术和示范基地,推动矿山尾矿资源化综合利

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尾矿高

效回采、分选成套技术和配套设备,研究形成900万吨/年级的铁尾矿回采及分选成套技术与配套设备,建设鞍山大孤山尾矿工程示范

基地;回收铁粗矿粉,尾矿回采深度达到60米,磁性铁选矿回收率

85%。并研究尾矿凝石材料技术,为整体消纳再选后的尾矿做基础研究工作。

1.4项目目标

(1)形成900万吨/年级的铁尾矿回采及分选成套技术与配套

设备,建设工程示范基地;回收铁粗矿粉,尾矿回采深度达到60米,磁性铁选矿回收率85%。

(2)采用热液蚀变的技术路线,将再选后的尾矿进行技术处理其中细颗粒尾矿用来完成尾矿生产凝石胶凝材料的工业试验,粗粒

尾矿用来完成100%代替河砂配制混凝土的道路工程试验。

最终形成铁矿尾矿工业化规模回采分选利用技术产业化,推动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应用。

1.5基础条件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试验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均已进行了工

业试验,针对计划目标,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工程依托企业对本项目技术非常重视,具备并完善了研究成果

工程实施的支撑条件。相关依托工程均已列入企业的发展计划。

1.6运行机制

本项目实行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以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为技术支撑单位,以国有特大型企业为工程实施主体。

同时,技术单位与企业成立技术开发及生产联合实体,缩短项目产

业化周期。

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套技术和产业化示范

基地,提高我国尾矿资源的利用水平,并形成专业化的研究开发队伍。

1.7项目经费

项目总投资预算4630万元,包括试验研究费、配套设备研制费、仪器设备购置费,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等。

二、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2.1项目的必要性

矿山尾矿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一项新的资源再利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业。

尾矿是矿山在提炼冶金主要原料过程中所排弃的固体废弃物。一般堆存于尾矿库(坝)中。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统计的资料,我国现有国有矿山8840多座。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金属矿山累计贮存的尾矿量超过70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并以每年3—5亿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尾矿量之大是由于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的矿石品位较低并多呈多组分共生或伴生所造成。同时,由于技术和设备以及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大量的资源损失于尾矿中。另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铁矿山有400余座。其中,可待进行综合回收的铁尾矿库有200余个。这些尾矿库的尾矿贮存量均在数千万吨以上。而一些较大的钢铁企业由于生产

规模大,生产年限长,其尾矿的堆积量已达亿吨以上。按一般的铁尾矿全铁品位8%—12%计,可见其中蕴含的价值之大。

我国是一个钢铁产量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铁矿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其保有储量日渐减少和贫化,资源的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为了保证钢铁产量和品种结

构,我国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或铁矿粉。目前,对国外进口铁矿资源的依赖度已达到54%,而且增长趋势仍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因此,进行铁尾矿的再选和综合回收,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矿产资源,而且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同时有利于缓解

目前国内铁矿粉市场供需关系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

虽然尾矿再选能够回收大量的有价组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

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但不能彻底解决尾矿堆存所带来的环境、生

态问题和占地问题。用尾矿来生产建筑材料是国内外公认的可以整

体消纳尾矿的主要途径。目前的已有技术主要包括用尾矿烧制红砖、

用尾矿生产建筑用砂、用尾矿来生产建筑砌块、用尾矿中的粗粒部

分配制混凝土等。用尾矿生产建筑用砂方面虽然在技术和质量上已

不存在障碍,但由于成本问题,一直未能将此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尾矿生产建筑砌块方面,因尾矿的成分复杂和粒级太细等原因也

导致在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致使许多生产线处于

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随着天然砂石资源越来越紧缺,尾矿代替部分

河砂生产商品混凝土已在许多地区成为消纳尾矿的主要渠道。但是

在传统的水泥混凝土中只能使用粗粒尾矿代替部分河砂,否则将会

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总之,目前全国尾矿整体利用率平均不到

5%,如果不开发出能够大综整体消纳尾矿的新技术,我国的尾矿堆存将会越来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会越来越大。

本项目将在工业化规模综合回收尾矿中有价组分的同时,着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