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别研究概论期末作业.

性别研究概论期末作业.

性别研究概论期末作业.

20100601 性/別研究概論期末作業

以下四個問題,請各自以500字以內的文字作答。作業須於6月25日午夜前寄至aeonism@https://www.doczj.com/doc/b714914643.html,,過時不收。

1.請看以下有關交大保險套活動的新聞及圖片,以性/別觀點提出你對此活動

與新聞的分析。

2.請利用課堂上De Beauvoir的社會建構論,與Marcus提倡改寫文化腳本的立

場,重新詮釋任何台灣當前的性焦慮文化現象/社會現象/案例等。注意,請選擇本課程中尚未有時間探討的案例[伊能靜、蔡康永、水果妹等就不用再贅述啦]。

3.試想自己要為某種被污名、壓抑、邊緣化、甚至被噤聲的「性」少數、性多

樣、性慾主體擬一封連署信。你/妳會選擇誰[或團體或個人或事件等]來聲援?為什麼選擇此聲援對象?請在信中融會表達是從何種立場出發、提出何種明確訴求。

4.請紀錄/或訪問沒有修習本課程之校內外同學或長輩或任何對於性/別研究

有看法或是意見的朋友,記錄他們如何觀看台灣當下的「性」相關議題、現象、研究,及其疑惑或見解。請選出2-3項有趣而在課堂上尚無機會思考的層面,寫出你/妳對這些見解疑問的回應。注意,請勿簡單引用教條訓示,而要意識到對方的出發點以及你的回應可如何落實於生活實踐的層面。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得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就是人类得一种高级得特殊得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得原理、文学得范畴与判断标准等问题得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得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与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与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就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得,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得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与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得性质 答:文学理论得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中得三个分支之一,与其她分支有密切得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得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她分支得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瞧,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得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就是随着时代得发展而发展得,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得特征。它作为人类得一种特殊得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她活动得特殊性质。社会生活就是一切种类得文学艺术得源泉、经过作家得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得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瞧,具有实践性与自身独特得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得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得依据就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就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得有机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得基础上创立得。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得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得主体对于客体得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得反映,就是一种艺术得反映。 4.艺术生产论:就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得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就是指实际得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瞧成就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得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得性质,又具有审美得性质,就是这两者得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与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得基石就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得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得精神性得生活活动,也就是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得创造与欣赏展现与外化出来。文学就是作为主体得人得能动得创造,它塑造人,就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得存在与意识得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得主体对于客体得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得反映,就是一种艺术得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得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就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得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就是指实际得艺术创作过程。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5平行研究对文类的各种问题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6 渊源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外来影响即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来源进行研究。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25、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26、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28、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4.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6.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四川大学文学概论2018年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网络教育本科2018春《文学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X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0 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艺学是只研究()的文学。 ( D ) A. 形体艺术 B. 造型艺术 C. 表演艺术 D. 语言艺术 2.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 B ) A. 抽象性 B. 评价性 C. 科学 D. 认识性 3. 提出两种尺度的论述来理解“美的规律”的是() ( D ) A. 鲁迅

C. 沃伦 D. 马克思 4. 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本身的标志是() ( A ) A. 形象 B. 思想 C. 题材 D. 语言 5. ()是文学的基本性特征。 ( C ) A. 哲学性 B. 思想性 C. 情感性 D. 科学性 6. ()是作家在生活实践中累积的原始材料。 ( B ) A. 题材 B. 素材

D. 语言 7. ()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 A ) A. 结构 B. 思想 C. 题材 D. 语言 8. 主观虚拟性属于()的基本特征。 ( B ) A. 典型 B. 意象 C. 形象 D. 物象 9. ()是作品核心和纲领。 ( B ) A. 形象 B. 主题 C. 题材

10. 文学作品类型“四分法”是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 ( D ) A. 杂文 B. 韵文 C. 报告 D. 散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艺学包括三大学科,即() ( ABC ) A. 文学理论 B. 文学批评 C. 文学史 D. 艺术理论 2. 文学本质论有() ( ACD ) A. 再现论 B. 反映论 C. 客体论

(完整版)5003-比较文学概论a卷答案

试卷编号:5003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春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比较文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 1.垮学科 2.比较文学评论 3.林纾 4.意象 5.原型 6.水平接受 7.新批评派 8. 双向诠释 9.希腊神话 10.抒情、动作 11.《摩罗诗力说》 12.文学理论 13.《拉奥孔──论绘画和诗歌的界限》 14.超媒体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每个6分,共30分) 1. 比较文学是从世界的角度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错误。从世界的角度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是总体文学,不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跟总体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正确。“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3.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正确。题旨是指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而题材又是在对素材剪裁的的基础上写入作品的部分,因此题旨与素材的关系密切。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一方面是作家通过作品提炼出来的,并把作品内容的各个方面组成成一个整体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是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显然主题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得更密切。 4.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因此,中西诗学在这方面的认识,应该说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尽管中西文论中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

《创新思维导论》课程设计

期末考试要求:(此页不打印) 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收集现有解决方案并进行整理, 分析研究这些方案,寻找创意的切入点,设计一款相应的产品或 服务。 1.不少于10页 2.撰写评语--请他人对你的作品进行评价,在封面空白处用红笔手写 3.学委提交时间11周周四34节课C510办公室

二O一七——二O一八学年第二学期 创新思维导论期末考试课程设计 (适用于2017级本科所有专业) 创新产品设计 分数: 阅卷人: 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思考,寻找用户需求,并设计一款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目录 一、发现问题 二、相关产品/服务资料收集(现有解决方案收集)

三、相关资料整合分析(现有解决方案优缺点分析) 四、新产品/服务设想 五、产品/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六、产品/服务介绍 ①目标用户 ②技术/服务详细说明 ③创新点与竞争优势说明 七、产品/服务评估 ①可实现性及困难点分析 ②对用户提供的价值分析 ③经济价值分析 八、产品/服务名称(命名) 九、品牌Logo及广告标语创意设计 一、发现问题 在我们对于电子产品依赖度越来越高的同时,相应的许多问题也一一展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续航的问题,往往不能像宣传的那样满足各种人群对于产品的需求;手机电脑等产品伴随下的一条衍生品也让我们出门带的“装备”也越来越多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科技在带给我们更加便利的生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不同于一前的

便利生活,出门必须带上手机充电宝数据线在加上相机等到设备,再好的出游心情也被冲散。 我的创新课程设计主要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依旧需要那些繁重的设备,如果需要是否可以让那些配件不再那么呆板可以以一种另外更加能满足消费者的方式来呈现呢? 二、相关产品/服务资料收集(现有解决方案收集) 根据上面对于问题的分析,我通过查找资料也发现了许多便 捷延伸设备; 无线USB插头设计,插进插口的 同时还作为一个USB集线器。这是一 个为只有一个插口电脑而设计的插头 设计这是一个较为好的解决方式,但 是越来越多的转换头也增加了许多不 便。 这种TYPE-C笔记本扩展坞7 合一转换器,是现今较为好的笔记 本扩展设备的解决方式,在现在许 多笔记本品牌为了更加纤薄的的 机身时放弃了笔记本原有的接口 的时候,就增加了相关的配件的市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学期

第九章 基本概念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问题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称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 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实人、实事、实物,重在抒写真实感受、境遇。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使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描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他运用剪裁、取舍、提炼

北语-18秋《文学概论》作业1满分答案

18秋《文学概论》1 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A.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 B.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C.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 D.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 正确答案:B 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A 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A.意象 B.肌理 C.格调 D.意境 正确答案:D 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A.精英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纯文学 正确答案:ACD 按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的标准分类,艺术可以分为() A.静态艺术 B.动态艺术 C.表现艺术 D.时间艺术 E.空间艺术

正确答案:DE 在下列诗句中,采取了隐喻修辞策略的有() A.“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B.“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C.“春去也,春红万点愁似海”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正确答案:ABC 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因此文学作品应该和现实生活一个样。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摒弃民族文学的形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一般都有其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原型,都是当时社会生活某种程度的真实写照。而抒情性文学作品则是作家个人情感的抒发,与社会生活没有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文学形象的艺术表现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因而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法相比的自由度和包容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有人模仿维特的衣着装扮,有人模仿维特的说话方式,甚至有人像维特那样自杀了,因此这是一部不好的文学作品,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 A. 维耶曼 B. 韦勒克 C. 歌德 D. 但丁 正确答案: 2. 1930年,()在梵·第根等的协助下创建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使巴黎成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 A. 戴克斯特 B. 阿扎尔 C. 韦斯坦因 D. 巴尔登斯伯格 正确答案: 3. 前苏联比较文学的代表人物日尔蒙斯把比较文学称为() A. 比较文艺学 B. 比较类型学 C. 历史-比较文艺学 D. 比较历史学 正确答案: 4. “平行回现论”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先驱()提出的 A. 马雅可夫斯基 B. 维谢洛夫斯基 C. 日尔蒙斯基 D. 别林斯基 正确答案: 5. 古罗马时期,()的《埃涅阿斯纪》是对荷马史诗的模仿。 A. 贺拉斯 B. 普卢塔克 C. 维吉尔 D. 昆提利安 正确答案: 6. ()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A. 狄德罗 B. 卢梭 C. 伏尔泰

D. 莎士比亚 正确答案: 7. 德国著名神话学派学者库恩建立了() A. 太阳神话说 B. 月亮神话说 C. 宗教神话说 D. 雷雨神话说 正确答案: 8. ()学者奠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最早提出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看法。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中国 正确答案: 9. 主题学是从19世纪初期德国()中衍生出来的。 A. 神话学 B. 民俗学 C. 文艺学 D. 文学 正确答案: 10. 1958年韦勒克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宣读的论文()被看着美国学派挑战性的宣言。 A. 《比较文学的危机》 B. 《比较文学的概念》 C. 《比较的基础》 D. 《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 正确答案: 11. 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是() A. 巴尔登斯伯格 B. 布吕纳季耶 C. 戴克斯特 D. 卡雷 正确答案: 12. 1963年()在他著名的《比较不是理由》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A. 刘若愚 B. 艾田伯 C. 叶维廉 D. 季羡林 正确答案: 13. ()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A. 1979

推荐-创新设计作业 精品

创新设计作业 精92 罗还东20XX010512 1、在挖土机工作时,它的装土斗上会不断粘上粘土,装土斗容量使用效率下降,怎样才能使泥土不粘在装土斗上呢?请按照物场分析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解决方案给予必要的描述(要有分析过程和解决问题方案的描述) 答:粘土自身具有较大的黏性,而由于这种黏性的存在,使得挖土机在工作时易粘上粘土。由于挖土过程中包含挖土机和粘土两方面的因素,所以应从这两方面分别入手,对挖土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考虑改善粘土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粘土本身的物、化性质,降低粘土的黏度。但显然这种做法不具有可行性。第一,挖土机所要处理的粘土范围广、深度大,如果试图用某种物理/化学的手段将其黏性全部改变,不仅实施难度大、成本费用高,而且严重影响挖土的进度与效率。第二,即使能够大范围改变粘土的黏性,其对周边环境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之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考虑如何改善挖土机。改善挖掘机的途径可分为三种: ①改变装土斗的材料,以减小装土斗与粘土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需要保证挖土斗有足够的强度,因此不能改变挖土斗的主体材料。但可以在斗的内表面覆盖一层减摩材料,从而降低粘土与斗的摩擦系数。此外,在减摩材料磨损时,应能实现较为便捷的更换。 ②改变某些关键部位的机械结构; 可以通过改变挖土斗的形状,使得粘土更容易脱离挖土斗。或者可以通过在挖土斗上添加“除土机构”,使得每一次的卸土时不仅靠重力和惯性。 ③改变挖土的运动形式。 例如在卸土后,挖土机司机可通过某种操作,使得挖土斗做“抖土”的动作。如此一来,通过挖土斗的振动,减少粘附的粘土量。 2、以计算机键盘为例,预测下一代产品是什么? 答:可以预测,下一代计算机键盘的产品将具有: ①无线连接的特性。即,键盘不再用数据线与电脑相连,而是通过电信号实现与电脑的连接。 ②柔软、便携的特性。 ③软件化、集成化:通过软件对手指动作、位置的分析,将键盘的功能集成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08春本科《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选修课) 通知1、本材料为作业参考答案,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删减,不必完全照抄;没有作业册的科目学员自备16k横格本抄写作业,并写清你的姓名、学号、专业和年级等信息 2、交作业时间11月30日前; 3、辅导和交作业期间交学费,具体如下: ⑴08春汉文本科交第三年学费1500元⑶08秋小教交第二次学费及考试费1100元,订书者教书费300元。 ⑵09春汉文本科交第二次学费1500元、书费350元;09春汉文专科交第二次学费1000元、书费300元。 ★各年级学员欠学费请一并交上! 作业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20分) 1、意象 2、翻译 3、管锥篇 4、文化割据主义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简述比较文学的功能。 2、概述美国比较文学发展历史。 3、鲁迅、田汉、郭沫若在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方面分别表现出哪些不同特点。 4、“八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谈谈比较文学中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2、为什么说接受和影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这一双向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象征:是以外在的、少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3、管锥篇:作者钱钟书。写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间,出版于1979.8全书七百八十一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十种,引用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读书心得体会。《管锥篇》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之一。 4、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深恐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拒绝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1)、互识;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2)、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就,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3)、互补: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某求新的发展。 2、美国的比较文学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1871年,沙克福在康奈尔大学作了“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第一位涉足比较文学)。 1877——1889年间,盖利曾在密执安大学开设以“文学批评的比较”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先驱) 1890——1891年间,哈佛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1903年,美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 1899年,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创立于歌伦比亚大学。 1910年,萧菲尔创办《哈佛比较文学研究》杂志 1942年,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克里斯蒂,倡导下产生了“比较文学委员会”,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问世 1953年,韦勒克发表《比较文学概念》 1962年,雷马克发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1969年,艾德礼发表《比较文学论文选集》提出“平行研究”的主张。 3、鲁迅极力突出的是浪漫主义中的革命与反抗精神,“忤万众不慑”的战斗勇气。 田汉更接近经典的浪漫派,热烈乐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浪漫人道主义的同情心,使命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对爱的力量的膜拜,都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彩。 郭沫若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他有“天狗吞宇宙”式的自我肯定与夸张,有横溢的激情,乐于从历史和神话中吸取灵感并且创造新的神话和新的理想世界。 4、刘勰把文学中复杂多样的风格归纳简约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又可以分为相对的四组: (1)典雅和新奇。典雅指引经据典,风雅蕴藉;新奇指“槟古竞今”,标新立异。这是以继承传统和创新的程度为标准来划分的。 (2)壮丽和轻靡。壮丽指立论卓越,体制宏伟,文采辉煌;轻靡指“浮文弱植,飘渺附俗”,也就是文辞浮华,飘忽无根。这是从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 (3)远奥和显附。远奥指文章深沉不露,内容玄思深奥;显附指情理浅显,易于接受。这也是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的。 (4)繁缛和精约。繁缛指喻众辞多,文采华丽;精约指“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这一组着重于形式,但“博喻”“剖析”仍与内容有关。 三、论述题:(40分) 1、答案要点:主题和题材的流变既牵涉到“传统继承”也牵涉到“引进”,应是构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纵向地考察某一主题或题材的历史发展。也要以横向把考察某一主题和题材如何被他种文化体系引进,或如何接受了他种

作业创新设计

初中八年级人物描写专题作业 设计意图: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写人的文章,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朱自清的《背影》、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等,这些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着文章中散发的博大的情怀,更被作者高超的刻画人物的技巧所有吸引。这些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都有侧重点,学习这几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既要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寄托的情感,更要学习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衬托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训练学生分析人物的能力。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鼹.()鼠诘.()问霹雳 ..()()孤孀.() 差.使()簌簌.()颓.唐()凹凼.()箸.() 伛.偻()愧怍.()吊唁.()眼翳.()髭.() 鬈.发()禁锢.()颔.()首低眉广袤.()无垠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长髯(覆盖遮住)了两颊,遮住了嘴唇。 (2)、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呈现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3)、那(直僵僵直挺挺)的身体好象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4)、一对灰色的眼睛(射透)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5)、现在,他正(躲住)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 (6)、从她那动作的(板滞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得她确实有点衰老了。 3、分析加点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 ..是鲜红微肿的。

;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疾。 ; (3)、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 ....。在过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 说实了实了 ....。 ; (4)、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 ; (5)、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拉耶维奇·托尔 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 ...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 二、语言运用 1、仿照下面已给出的描写“母亲”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假如我是搏击的雄鹰,是你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 ,; 2、不改变原意,将下面的话换成某种使用修辞格的句子。 我向那边看去,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伸着脖子在看热闹。 。 3、八年级课本中人物描写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你摘录其中一句,填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 并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读书卡片 标题:; 出处:;作者:; 摘录: ; 品味: ;三、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电大2018,文学概论,形考作业4试题与答案

题目1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选择一项: A. 现实 B. 理想 C. 魅力 D. 审美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现实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2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选择一项: A. 形式 B. 情感 C. 意义 D. 思想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意义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3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 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选择一项: A. 文本 B. 语境 C. 文学 D. 情景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文本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4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 的。 选择一项: A. 意蕴 B. 形象 C. 意义 D. 情感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形象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5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正如所言:“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 的美的资源。” 选择一项: A. 刘易斯 B. 萨丕尔 C. 巴赫金 D. 海德格尔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萨丕尔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6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 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 入文学文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书面语 B. 俗语 C. 土语 D. 方言 E. 口语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口语, 方言, 书面语, 土语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7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编辑题目 题干 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 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比较文学概论的小抄作业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1)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多方位的动态性学科。 2.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方面的联系,这种研究叫比较文学研究。 3.与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相并列的,还有总体文学。 4.早在1872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名称。 5.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促进这种文化转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变;其次是殖民体系瓦解和冷战结束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再次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开辟了新视野; 6.比较文学是在19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它的形成是以1877年世界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以及1897年第一次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为标志的。 7.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是1877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的《比较文学学报》,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作者是波斯奈特, 8.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法国设立。 9.1931年,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对比较文学的历史、方法、成果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法国学者的观点,但其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10.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对苏俄比较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强调形式是艺术特征的重要载体。 11.西德当代比较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吕迪格,他被誉为西德“比较文学之父”。 12.文化发展总是通过认同和离异两者作用来进行的 二、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正确。“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2.在现代小说中题材就是指客观的具体事件。(╳) 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 3.主题往往由一个题旨构成。(╳) 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三、简答。 1、假如对李白和杜甫的创作进行比较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吗?为什么?不属于。正如雷马克所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艺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所以,李白与杜甫同属于一国范围之内,他们的比较不具有跨国研究的意义。 这种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尽管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只属于国别文学研究。 2、请简述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

设计概论试卷及答案

填空10 简答6*5=30 论述15*2=30 设计30 一、填空题 1、设计可分为三大设计领域,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 2、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方式 3、工业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改良设计、创新设计、系统设计 4、工业设计中提出了针对人的设计原则,指实用性,易用性,认知性,社会性,审美性,社会性原则 5、创新思维的三个层次分别指流畅性、变更性、独特性 二、简答题 1、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什么是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从广义上讲,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包括视传、产品和空间。 从狭义上讲,小到纽扣大到宇宙飞船,一切通过工业手段实现的产品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观特征,但主要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同时,工业设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起目的是综合考虑并提高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的质量。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3、从职能的角度说明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不同? 工程师职能: 解决机器与机器的关系 设计师职能: 解决人与机器、环境间的关系 4、举例(5个以上)常见的产品易用性问题? 1诺基亚7500:中间键是滑珠,诺基亚7500的菜单是用摇杆控制的,摇杆很紧,各个方向都很灵敏,但是手上有水或者有汗的时候,摸起来有点滑操作性就下降 红蓝椅:有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深刻的设计理念,解释了风格派抽象的艺术理论,但从功能上它是不合理的,坐上去不舒服。 多功能电磁炉: 5、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商务男士和时尚女士,分析其产品设计中的人化原则要点? 大学生:大学生是年轻一代,比较追求时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经济性,审美性 老年人: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为老年人做的设计要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主要考虑实用性,易用性,经济性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网上作业 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B. 文章和博学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 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 文化论 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 亚里士多德 4、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D.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 表现论 6、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 以语言论为基础 E.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 7、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 文学即文 章 B.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 号 D. 文学即博学 8、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B. 作品 C. 艺术家 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C.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D.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 物 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选择一项: B. 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B. 蕴藉 C. 假设 D. 模仿 3、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趣味。 B. 个性化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B. 象征型 C. 再现型 D. 创意型 5、大众文化文本是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意满足普通市 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C. 工业化 6、中国古代文学层面论学说,一般包含。 A. 字音、意义等四层面说 B. 字面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说 D. 粗精两层面说

艺术设计概论期末考试试题黄静怡出题两套

《设计艺术概论》自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A.器 B.石器工具 C.文字 D.饰物 2、( d )是第一个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后成为美国设计界一直以来遵循的基本原则。 A、彼特贝伦斯 B、罗维 C、格罗佩斯 D、沙利文 3、下列属于现代主义大师弗兰克.赖特的代表作品的是(b )。 A、巴塞罗那椅子 B、流水别墅 C、1923年乡村混凝土住宅 D、纽约西格兰姆大厦 4、以下不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特点的是(d )。 A.原发性 B.功利性 C.工艺性 D.经济性 5、软装饰设计属于( )的设计。 A、视觉传达设计 B、环境艺术设计 C、产品设计 D、民间工艺美术设计 6、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并将之传达给信息接受者的是( ) 的工作。 A、企业主 B、设计师 C、委托方 D、制作者 7、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来传递各种( b )的。 A.语言 B.信息 C.符号 D.图形 8、协调( )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 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A、“信息发送者-符号-信息接受者” B、“人-产品-环境-社会” C、“人―建筑―环境 D、“人―产品―环境 9、被誉为“室设计之父”的设计师是()。 A、梁志天 B、贝聿铭 C、杉浦康平 D、高文安 10、二战期间,在美国兴起了一门重视人的身体适应能力对器械掌握的学科 是()。

A、设计心理学 B、价值工程 C、人体工程学 D、产品语意学 11、波普设计强调了设计的()。 A、科学性 B、大众性 C、功能性 D、经济性 12、设计的最终原则是()。 A、以人为本 B、实用原则 C、经济原则 D、美观原则 13、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工程采用的是( b )的设计作品。 A、斯特林.詹姆斯 B、贝聿铭 C、任佐.皮阿诺 D、尼迈耶尔 14、设计中的图像处理软件是( A )。 A、Photoshop B、Auto CAD C、3D Studio D、Coreldraw 15、创新的根本是( B )。 A、判断方式 B、思维方式 C、理解方式 D、创新思路 16、设计师的核心素质()。 A、知识技能 B、综合素质 C、创新精神 D、自然、社会科学技能 17、1919年,世界上一所专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 ) A、玛工艺美术学校 B、玛艺术学院 C、德意志制造同盟 D、包豪斯 18、纤维艺术属于( B )。 A、视觉传达设计 B、装饰艺术设计 C、环境艺术设计 D、产品设计 19、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即水晶宫博览会,该博览会的举办地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0、()是一切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形式和特征,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 A、色彩 B、文字 C、形态 D、图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