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物料报废处理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8
仓库物料报废管理流程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和仓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仓库物料报废管理是仓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方面,物料报废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仓库物料报废管理流程,包括物料报废的定义、分类、原因和影响,以及报废申请、审批、处理和记录等流程。
物料报废的定义和分类物料报废是指因质量、安全、环保等原因导致物料不能再被使用,需要进行处理的过程。
物料报废可以分为两类:有价值报废和无价值报废。
有价值报废是指可以被二次利用或再加工的物料,例如废料回收等。
无价值报废是指无法再被利用的物料,例如有毒化学品、危险品等。
物料报废的原因和影响物料报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问题:物料存在质量缺陷或不符合要求,无法使用。
2.安全问题:物料存在安全隐患,如易燃、易爆、有毒等,需要立即处理。
3.环保问题:物料不符合环保要求,需要进行环保处理。
4.过期问题:物料已经过期,无法再使用。
物料报废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库存成本:物料报废需要进行处理,会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
2.影响资产使用效率:物料报废会减少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影响生产效率。
3.增加生产成本:物料报废需要额外的处理成本,会增加生产成本。
4.浪费资源:物料报废会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合理的物料报废管理流程非常重要。
仓库物料报废管理流程仓库物料报废管理流程包括报废申请、审批、处理和记录等环节。
报废申请报废申请是物料报废管理流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报废申请应包括以下信息:1.报废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批次号等详细信息。
2.报废原因和处理建议。
3.报废人员的姓名、工号等基本信息。
报废申请应由报废人员在仓库管理系统中进行,提交后需要等待审批。
审批报废申请需要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才能进行处理。
物料管理中的返工和报废物料处理1. 引言物料管理在制造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包括物料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在物料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物料,需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物料管理中返工和报废物料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返工物料处理返工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修补或调整,使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返工物料处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2.1. 鉴别不合格物料在物料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和鉴别不合格物料是非常重要的。
不合格物料可能是由于工艺问题、设备故障或外部因素等引起的。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不合格物料,减少不良影响。
2.2. 分类处理鉴别出不合格物料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将不合格物料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类型。
可修复的物料可以通过返工工艺、设备调整或工艺优化等方式修复,并重新投入到生产流程中。
不可修复的物料则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2.3. 返工工艺和流程返工物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返工工艺和流程,以确保修复后的物料符合规定的品质标准。
返工工艺应根据具体不合格物料的情况进行设计,并确保在修复过程中不引入新的问题。
返工流程包括材料准备、修复操作、检验验证和重新入库等步骤。
2.4. 记录和跟踪在返工物料处理过程中,记录和跟踪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记录返工物料的类型、数量、原因和处理方法等信息,可以为后续分析和改进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依据。
同时,跟踪返工物料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可以评估返工工艺的有效性和物料质量的改进情况。
3. 报废物料处理报废是指无法修复或回收利用的物料进行的处理。
报废物料处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鉴别报废物料及时鉴别出不可修复的物料,是进行报废处理的首要步骤。
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定哪些物料无法再使用。
不同类型的物料可能有不同的报废标准和方法。
3.2. 确认报废原因对于报废物料,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确认其报废的原因。
sap报废物料处理流程When dealing with scrapped materials in SAP,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well-defined process in place to ensu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handling of these items. 在SAP中处理报废物料时,建立一个明确的流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对这些物料的高效处理。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classify the materials that are being scrapped. This involves determining the reason for deeming them as scrap, whether it be due to damage, expiry, or any other factor. 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准确识别和分类被报废的物料。
这包括确定将它们视为报废的原因,无论是因为损坏、过期还是其他因素。
Once the materials have been classified as scrap, the next step is to initiate the disposal process. This may involve physically segregating the scrapped items from the rest of the inventory and creating a disposal order in the SAP system. 一旦物料被分类为报废,下一步是启动处理流程。
这可能涉及将报废物料从存货中隔离出来并在SAP系统中创建一个处理订单。
In some case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liaise with other departments or external vendors to coordinate the disposal of the scrapped materials. This could include arranging for transportation, recycling, or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disposal method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与其他部门或外部供应商联系,以协调报废物料的处理。
芯片物料报废流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芯片物料报废的流程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芯片物料报废的部门和员工。
三、报废原则1.合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报废行为合法合规。
2.经济原则:优先考虑通过修复、二次利用或回收等方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3.安全原则: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禁止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报废物料。
4.标准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报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报废质量。
四、报废流程1. 报废申请:部门发现需要报废的芯片物料,应主动向物料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原因、数量和处理要求。
2. 报废审核:物料管理部门收到报废申请后,要进行初步的审核,确保报废申请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3. 报废审批:初步审核合格后,需将报废申请提交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 报废处理:经审批通过的报废申请,物料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包括修复、二次利用或回收等,严禁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5. 报废记录:物料管理部门应及时做好报废记录,包括报废物料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以便日后查询和跟踪。
6. 报废归档:完成报废处理和记录后,物料管理部门应将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一定期限以备后续审计和查验。
五、报废管理1. 报废分类:根据报废原因和情况,将报废物料进行分类管理,如有毒有害物料、废旧设备、过期物料等。
2. 报废登记:每一批报废物料都需进行登记,并贴上统一的标识,清晰标明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信息。
3. 报废负责人:每一笔报废申请都需指定专人负责,全程监督报废流程,确保报废过程合规、安全、高效。
4. 报废监控:设立专门的报废监控岗位,负责对报废流程及时监测、检验和反馈,确保报废质量和效率。
5. 报废培训:定期组织报废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对报废流程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六、处罚与奖励1. 违规处罚:对违反报废流程管理制度的个人和部门,将按照公司规定予以相应处罚,包括扣减绩效奖金、降级、甚至开除。
签发:XXXXX
报废品处理流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让企业适时适度地处理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报废品,避免堆积过久,浪费仓库储存空间,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与场地占用。
第二条:为了精细化管理,使企业各项费用更清晰,同时也有利于面对现有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改进措施。
第二章报废流程图
报废品处理的程序大致如下。
第三章报废流程要点说明
第三条:各相关部门将不合格品标识清楚后送至技术部,由技术部门判断是否需要维修。
第四条:由技术部门估算返工成本,判定是否有价值维修。
判定有价值的做维修方案(若需要生产协助维修的需要与生产主管沟通协商)。
判定无价值的则列为报废品。
维修完成的物料交质检部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第五条:报废品处理。
经判定为报废品且无使用价值时,各相关单位需填写《报废申请单》,经单位主管审核同意后,才能做报废处理。
企业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公司的财产,严禁员工私扔乱丢,一旦发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条:各部门每月根据《报废申请单》绘制报表(应包括物料的名称、ERP代码、数量、单价金额、总金额、报废原因)提交总经理签字审阅并移交财务部门。
第七条:仓库划分【不合格品区】,应细分为【退货区】和【报废区】。
其中【退货区】定期将不合格物料退回,【报废区】定期将废品折价出售或变更为其他用料,每个月月底清空【不合格区】,禁止长期堆占,浪费存储空间。
第四章其他
第八条:本《报废品处理流程》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XXXXXXXXXXXXXXX
2017年11月。
报废物料的处置与销毁程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副产品。
这些废物如果不得当的处理和销毁,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报废物料的处置与销毁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一、报废物料分类与标识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废物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应对报废物料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有害废物、可回收废物、可燃废物和其他废物。
对于有害废物,需要在外包装上做出明显标识,便于识别和处理。
二、废物收集和储存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报废物料的性质、来源和数量制定合理的收集方案。
废物的收集箱或储存容器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尽量减少二次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此外,在储存废物时要注意避免不同类型废物的混合,并及时清理和更换收集容器。
三、废物运输和交接当废物达到一定的数量或一定的时间周期后,需要进行废物的运输和交接。
废物的运输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使用固定的运输车辆,并采取防止泄漏和散落的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废物的交接应当进行严格的记录,确保废物的流向可追溯。
四、废物处置和销毁废物的处置和销毁是关键环节,决定了废物能否彻底清除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根据不同类型的废物,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热能处理。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要考虑废物的性质、成分和数量,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五、废物处理记录和报告为了确保废物的处理过程可追溯和监管,应对废物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
包括废物的来源、数量、分类、处置方式、处理结果等信息,以及相关人员和机构的联系方式和签字确认。
这些记录和报告将作为废物处理合规性的证明和交接的依据。
六、废物后续监测与评估废物的处理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对废物处理后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没有二次污染和潜在的危害,同时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废物处理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持续改进与培训废物的处置与销毁程序需要不断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报废物料管理的责任分工与流程在现代企业中,报废物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关乎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了确保报废物料的安全处理和合理利用,企业需要明确责任分工,并建立有效的流程。
本文将探讨报废物料管理的责任分工与流程,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管理效率。
一、责任分工1. 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明确报废物料的管理目标和要求。
他们需要设定合理的报废物料标准并审批相关政策文件。
此外,他们还需要定期检查和评估报废物料管理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物料管理部门物料管理部门是企业内部负责报废物料管理的部门。
他们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报废物料管理计划和流程,并向其他部门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各部门的配合。
3. 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在报废物料管理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负责制定供应商品质评估制度和报废物料入库标准,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采购的物料符合要求。
此外,采购部门还需要与物料管理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报废物料的及时清理和处置。
4. 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是企业内最直接与物料接触的部门。
他们需要严格按照物料管理部门的要求,正确使用和保管物料,并及时报告报废情况。
此外,生产部门还需配合物料管理部门进行报废物料的分类、分拣和储存,确保报废物料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5. 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需要与物料管理部门合作,确保报废物料的成本计算和核算的准确性。
他们还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报废物料的处理费用,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二、流程设计1. 报废物料申请当部门或岗位认为某些物料可判定为报废时,应向物料管理部门提交报废申请。
报废申请应包括物料名称、数量、原因和所属部门等信息,并需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
2. 物料清理和处置物料管理部门在收到报废申请后,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及时清理并分类报废物料。
物料应按照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回收利用、销售或安全处置等。
物料报废的分类与处理方式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物料报废是一项常见的管理问题。
物料报废的分类与处理方式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物料报废的分类和相应的处理方式。
一、物料报废的分类1.1 原材料报废原材料报废是指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运输损坏或库存过期等原因导致的物料报废。
原材料报废对企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因此需要合理分类和处理。
1.2 半成品报废半成品报废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或工序中断导致的物料报废。
合理分类和处理半成品报废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3 成品报废成品报废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仓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损坏或需求下降等原因导致的物料报废。
成品报废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对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1.4 设备与器材报废设备与器材报废是指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设备和办公器材因年限到期、损坏或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的物料报废。
科学分类和处理设备与器材报废有益于企业资金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二、物料报废的处理方式2.1 回收与再利用对于还具备一定价值的报废物料,回收与再利用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处理方式。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企业可以减少新的物料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回收与再利用方式包括:(1)原材料回收:将原材料报废进行分类清洗、加工,重新投入生产流程。
(2)产品再制造: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修复、改装,使其再次具备使用价值。
(3)设备与器材再利用:对报废的设备与器材进行检修、更新,延长使用寿命。
2.2 资源再处理对于无法直接回收和再利用的物料报废,资源再处理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资源再处理包括物料分类、分解和处理,将有害物质或可回收物质分离出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常见的资源再处理方式包括:(1)物料分类: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将报废物料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物料分解:将复杂的报废物料进行分解,将有用的元素或成分进行分离,以便进一步的处理和利用。
物料判定、报废处理步骤一、目标为规范企业内部生产、加工、使用后剩下料、闲置料及各部门退回物料判定归集工作,对物料合格品、不良品、报废品判定过程、处理过程进行控制,使其运作过程有依可循,特制订本要求。
二、范围本制度适适用于各工序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剩下料、闲置料及各部门退料。
三、定义1、合格品:经判定为合格,其使用功效健全且无坏损,满足全部质量要求物料。
2、再利用具:经判定为合格,经改造、加工后可继续使用并满足质量要求物料。
3、维修品:经判定为不合格,其外观、功效、标识等存在缺点或瑕疵,但还未影响到关键功效,经过修理能够达成技术标准不合格品。
4、废品:经判定为不合格,并被判定为丧失对应功效,且不可修复或无修复价值不合格品。
四、职责1、检验部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剩下料、闲置料及其它部门退料判定组织、协调、实施、统计工作。
视情况需要如不能独立判定时应立即邀请技术、工艺等其它相关部门参与判定工作,相关部门及人员应主动配合,判定工作不得无故推诿。
检验部对判定结果负责。
2、生产部各车间负责对本车间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剩下料、闲置料申请判定工作、判定后合格品、再利用具申请入库工作、维修品实施返修、申请返修工作及报废品申请报废工作。
3、接收部门负责已退回物料申请判定工作、判定后合格品申请入库、维修品申请返修及报废品申请报废工作。
4、采购部负责对判定为维修品物料返厂维修工作,经过返厂维修企业后采购部应立即通知申请部门领取返修物料工作;负责对判定为不合格品物料返厂退货工作。
5、申请部门、仓储部负责对判定为报废品物料保管及处理工作。
6、企业建立再利用具区、废品区,各车间建立剩下料、闲置料存放区域由各车间专员监管,检验部建立退料待检区存放各部门退料并负责监管工作。
五、步骤1、生产部各车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剩下料、闲置料应统一存放在指定区域,定时按要求填写《物料处理判定单》对产生剩下料、闲置料向检验部申请物料判定;生产部、其它部门退料应存放在检验部指定区域,按批次立即填写《物料处理判定单》向检验部申请物料判定。
物料退料及报废处理流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为规范公司内部生产、加工、使用后的剩余料、闲置料及各部门退回物料的判定归集工作,对物料合格品、不良品、报废品判定过程、处置过程进行控制,使其运作过程有依可循,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总集团工厂组装项目及非工厂组装项目,各工序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及各部门退料。
3.定义3.1.合格品:经判定为合格,其使用功能健全且无坏损,满足全部质量要求的物料。
3.2.不良品:指生产制造中不符合相关品质要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
3.3.维修品:经判定为不合格,其外观、功能、标识等存在缺陷或者瑕疵,但还未影响到主要功能,经过修理可以达到技术标准的不合格品。
3.4.废品:经判定为不合格,并被判定为丧失相应功能,且不可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不合格品。
3.5.退料来源分类:3.5.1.生产退料:项目设备组装完毕,出货之后,多出的物料退仓。
3.5.2.客户现场退料:客户现场调试完毕后多出来的物料,或者变更替换物料 ,退料回仓库。
3.5.3.设变退料:工程师设计变更后,原先物料无法使用了,退仓库。
3.5.4.借用退料:从仓库借出去的物料,使用一段时间后退回仓库。
3.5.5.其他退料:客户退回工厂的机器设备进行拆解,零件分类后退回仓库。
4.职责4.1 生产部各车间:负责对本车间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的申请判定工作,判定后合格品、再利用品的申请入库工作,维修品实施返修、申请返修工作及报废品申请报废工作。
4.2 品质部:负责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料、闲置料及其他部门退料组织判定工作、记录判定实施过程。
视情况需要如不能独立判定时应及时邀请技术、工艺等其它相关部门参与判定工作,相关部门及人员应积极配合,判定工作不得无故推诿。
品质部对判定结果负责。
4.3 采购部:负责对判定为维修物料退供应商维修工作。
维修OK到货后,采购部应及时通知申请部门领取返修物料工作;负责对判定为不合格品物料退供应商处理。
产品物料报废处理流程 方驰电子产品(物料)报废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有效的利用仓库空间。降低仓储成本、真实地反映公司存货资产、及时对不良产品的报废做到规范、合理、快捷~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物料/产品报废,含半成品和成品、退货产品、包装物料,均按此规定作业。 3 各岗职责 3.1 申请报废的部门:负责组织对报废产品物料的清理及鉴定、填写《产品报废申请单》并跟踪领导审批签字、形成有效单据后转到仓库部门。仓库根据有效的《产品报废申请单》内容~负责对报废产品物料的执行处理~并在ERP/电子表格中录入报废内容~后将有效《产品报废申请单》留底保存, 3.2 质检部门:负责对报废产品及物料的品质鉴定~是否存在严重缺陷。 3.3 技术部:根据品质测量结果判定是否报废~或者拆解。 3.4 采购部:对于因供应商品质问题引起的报废~应按照协议合同罚款或退货等处理。并重新购买生产材料。 4 报废品类型 4.1 原材不良确认引起报废。由技术部为主和采购部、质检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2 生产作业不良引起报废。确认报废后~生产部提供加工者姓名~并签字确认。由生产部为主和品质部~技术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3 调试测试不良引起烧点烧板~无法修复报废~说明不良项目并注明。由生产部为主和品质部~技术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由生产部为主和品质部~技术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4 更换型号~或更改工艺~老型号工艺不能使用报废。由技术部为主和品质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5 技术设计不良~生产无法使用报废。由技术部为主和品质部~采购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6 样品测试完毕~已改进产品~样品测试完报废。由技术部为主和品质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7 因市场原因需更换零部件、外形、颜色等原因形成的报废,由销售部为主和采购部、技术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8 因存仓时间太久或因颜色不配套等原因而导致的产品物料报废~货仓清理所需报废的产品物料~由仓库部门为主技术部、采购部、质检部门协助负责组织实施 4.9 责任部主管接到通知后需在48小时内对不良产品进行确认。 4.10 确认报废后~报废申请单一份品质部存档~一份财务部存档~一份跟随报废产品入报废库。 5 报废品处理控制 5.1 仓库部接获有效的《产品报废申请单》后~即安排人员对产品物料进行产品物料与单据的核对~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 5.2 如产品物料与《产品报废申请单》所示内容不符或认为报废不合理~则将单据退回申请单位~要求其重新清理或重写单据。 5.3 申请报废的部门依有效《产品报废申请单》核准的“处理方法”将产品/物料送到相关的执行地点进行报废处理。 5.4 报废产品残值处理,应由申请报废部门经办1人、仓管1人、仓库主管1人共同实施并在单据上签字、所有现金收入由主导经办人24小时内上交财务部。 6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产品报废申请单样表
产品物料报废申请单 申请部门: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产品/物料名称 产品/物料编号 规格、型号 数量 原值 经办人 地点 残值 报废原因 签字: 年 月 日 品质部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生产/仓库 主管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技术部处理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总监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总经理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财务确认 残值共 元入帐 签字: 年 月 日 不良报废处理方式 选择 1、及时回收拆解可用部分,如高价值IC、散热器、功率管等,回收材料应及时入库,再报废。 2、尽量多个不良报废品,拼成一个合格品降低损失,再报废。 3、暂放报废区、待维修。(不超1个月) 4、厂家回收。(针对机箱、散热器等厂家能回收再加工的物料) 5、垃圾处理,直接放在垃圾堆放区。 6、废品回收。按市场回收价格处理。(如废电线等高价值回收材料) 注:仓库、品质、财务各留一份。 报废物品原单价在200元以上或批量总价在1000元以上的;由总经理签字审批。 仓库报废区最少每个月清理一次,或按实际情况按需清理。
制程半成品、成品、材料报废处理流程 序号 流 程 作 业 内 容 责任人 记录表单 由生产/各组长核对和清点报废品型号、数量后,填写报废申请单,通1 报废申请 生产组长/仓管员 产品报废申请单 知QC检验判定。 仓库过期或超2年呆滞料,由仓库填写。 QC/IPQC根据报废品型号和数量进行检验确定,确认后贴上标签,注明2 检验判定 IPQC/IQC 签名、贴标签 报废数量和原因。 3 检验审核 车间生产主管/仓库主管审核并原因分析 生产/仓库主管 产品报废申请单 4 技术审核 技术部负责人审核并原因分析,确定处理结果 技术部 产品报废申请单 5 审核 生产总监批准 生产总监 产品报废申请单 6 批准 总经理批准 总经理 产品报废申请单 7 转移存放 由申请部门将打包报废品转移至仓库报废品存放区 产线物料员 产品报废申请单 8 财务确认 确认残值已经上交入帐。 财务部 产品报废申请单 不良报废处理方式 1、及时回收拆解可用部分,如高价值IC、散热器、功率管等,回收材料应及时入库,再报废。 2、尽量多个不良报废品,拼成一个合格品降低损失,再报废。 3、暂放报废区、待维修。(不超1个月) 4、厂家回收。(针对机箱、散热器等厂家能回收再加工的物料) 5、垃圾处理,直接放在垃圾堆放区。 6、废品回收。按市场回收价格处理。(如废电线等高价值回收材料) 注:报废物品单价在200元以上或批量总价在1000元以上的;必需由总经理签字审批。 批准 审核 制定 陈文钢 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 EHS-010-00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2年7月1日发布 2012年8月1日实施 5 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从严管控临时性危险性作业,规范临时作业的审批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涉及到的临时危险性作业管理。 3 责任 公司各部门。 4 程序 4.1 高危险性作业:指对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活动。 4.2 高危险性作业的分类 4.2.1 动火作业:指除固定动火区、固定用火作业外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从事电气焊(割)、使用电钻、砂轮、喷灯等临时性动火作业。 4.2.2 有限空间作业:指一种相对狭窄或有限制的空间,诸如箱体、锅炉、容器、舱室等,有限空间意味着由于结构、尺寸、形状而导致恶劣的通风条件。 4.2.3 高处作业: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2.4 临时用电作业:指临时搭建的较大用电作业。 4.2.5 拆除(工程)作业:指大型设备设施、物品物件等在拆除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性的作业。 4.2.6 起重吊装作业:指利用起重机吊运设备、大型物件等转移过程的作业。 4.3 高危险性作业的要求 4.3.1 公司对高危险性作业实施审批许可制度,凡需进行高危险性作业的部门都必须经申请,获批准后方可进行,公司EHS部负责高危险性作业的审批许可管理。 4.3.2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4.3.2.1 凡在公司所属范围内从事临时性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4.3.2.2 动火作业分三级执行:一级动火指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库区、储罐区等重要部位;二级动火指在易燃易爆区域(即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的临时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指除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作业以外的临时性动 6 上海万代制药有限公司 高危险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火作业。 4.3.2.3 动火作业的办理程序 4.3.2.3.1 动火许可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或部门指定专人办理,应按动火许可证的项目逐项认真填写,不得漏项,按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 4.3.2.3.2 一二级动火作业最终审批权限到总经理室;三级动火作业最终审批权限到EHS部门。 4.3.2.3.3 申请人持合格的动火许可证到动火现场,认真检查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确认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护人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许可证交动火人持证上岗。 4.3.2.3.4 动火许可证一式两份,终审批准方及动火人各一份(见附件一)。 4.3.2.3.5 一级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一天;二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二天;三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天。 4.3.2.4 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 4.3.2.4.1 凡在有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管道、容器、阴井等部位动火时,必须清除易燃易爆介质及沉淀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准动火。 4.3.2.4.2 凡可能与易燃易爆介质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动火时,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除一段管线。 4.3.2.4.3 设备内动火时,连接在设备上的所有物料、蒸汽等管线都要加堵盲板,打开人孔、排气管,切断电源,分析合格后,方准进入设备动火。 4.3.2.4.4 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采取隔离措施后的区域内,在动火任务完成之前,不准再存放易燃易爆物质。 4.3.2.4.5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可燃物质,设专人看火,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4.3.2.4.6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严禁露天动火作业。 4.3.2.4.7 动火作业完毕后,应清理好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4.3.2.4.8 使用气焊(割)动火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距明火点均不应小于10米。 4.3.2.5 动火作业各级人员职责要求 4.3.2.5.1 动火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