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7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第一章在迈向科学研究道德规范发展的道路上

第一节导言

近些年来,科学研究中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各种引人注目的伪造作假行为,促使世界各国大型研究机构及众多高等院校竭尽全力采取措施,确保科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承担起责任。作为公共机构,他们实施的第一步骤是,推动了一些科学工作者职业协会——特别是在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科研道德向规范化发展。而长久以来,他们是以其它方面为着眼点的。为什么这样做?这里涉及三个方面:其一,在科研过程,重视在研究和研究机构中的公平竞争原则,反对由于违背公认的工作程序而产生的疏忽大意或者独断专横行为。其二,保护开展科研工作的机构组织免遭不正当行为侵犯,保障其尊严,使其健全发展。其三,涉及到科研资产以及其它科研物资的保护问题,这些资产应通过相应的法规形式加以保护。不言而喻,这三个层面不是总能够清晰地区分开来,它们互相关联,而且彼此之间也可能会产生矛盾.科研机构越是全面、越是朝企业形式化发展,科研探讨的主题就越是多样化,而由此决定的科研工作形式也越是难以完善。科学工作者职业协会在科学实践中,制定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的准则规范,以确保职业道德行为的使命;科研机构所采取的措施首先是防范性的措施,以此来保证科研道德规范发展,并且威慑和杜绝非法行径的产生。正如一些大学一样,马克期·普朗克学会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如澄清不正当行径的嫌疑以及追究类似行为等,拟定出了确保科研道德规范发展的一系列条例规章,经讨论通过,现附录在后(参见附录)。

像其他国家的大型科研机构一样,德国在众多科研机构也制订并通过了促进科研道德规范发展的条例及规定,它们内容丰富而详实。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必须以一定方式,首先对其加以履行。本书附录的确保良好的学术实践的规定等,可看作是在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研工作中,促进科研实践职业道德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尝试。在此,我们要探讨的领域,将涉及到研究工作出版和署名、培养接班人、研究项目和计划、科研工作的利益和冲突、以及对科研过失行为的惩治措施等方面。在将来,相关的规定作为工作合同的组成部分和附

件,也将以适当的形式,对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工作人员具备约束力。(相关细则规定参见附录)

科研机构所采取的防范性措施,主要是指:

(a)规范负责任的科学实践措施,使科研者在培训中,首先进行职业培训阶段的初期学习,然后在机构组织中,以有经验的科学工作者为榜样进一步学习。

(b)机构组织形式的发展措施,促进各科研机构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抵消科研工作中,由于采取了大型企业化的机构组织模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c)出版中过快、过频的书业超负荷压力的减缓措施;培训体制和提升制度的改革措施;在机构组织框架中,工作业绩的认可措施等。

上述大部分措施着眼于内部规章制度,涉及在科研工作中,特别是在各机构组织的研究范围里,各学科及专业的相关程序。它们适用于个人科研实验、科研的出版行业以及科研工作的集体合作等情况。毫无疑问,在这些领域中,某些制度规章已经给科研工作带来了显著的研究成效;但是要系统、持久地将它们付诸实践,却往往是有一难度的。现例举一些规章条例:

(a)日常科学实验:

数据获取和挑选要符合学科专门规定;

对原始数据要加以可靠的保护和保管,所有重要成果的相关文献在阐释上要做到明确易懂;系统性怀疑论原则:赞成对自己以及对所在工作小组的研究结果提出怀疑的做法;

承认公理性假设;控制出于个利益或其它动机的不现实想法;在从事研究时由于使用方法不够恰当而可能导致理解受限,发现可能属于此类情况的错误倾向时应加以注意。

(b)同事关系和相互合作:

维持科学工作中的公平竞争,制止如反复拖延或传播需加以保密的科研成果;

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进一步深造;

反对同事和合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抨击和怀疑;

对同事的谨慎和大公无私要给以高度评价。

(c)科研成果的发表:

以公开方式发表原则性科研成果(基础研究公开怀原则);

以相应方式公开科学假说或错误的成果(错误公开性原则);

在对前人、竞争对手及共事者的成果加以肯定和适当的重视时要严格执行公正原则(肯定性原则)。

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身体力行地履行研究过程里的规章制度,承担起科研道德责任。本书并非零星个别地讨论个人研究工作的保护问题,这方面加紧有专门论述,况且,人们已经制定了解决相关矛盾冲突的法律规定以及职业道德规范。

科研工作中,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和基因技术方面,要求人们具备一种特别的职业敏感性。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必须接受这一个事实,即不是所有可做的事情都应该由人们去做;科研工作人员要顾及到身身行动的道德后果。回忆昔日,在纳粹时期,德国的科学研究曾经服务于某些非正义的行业。历史敦促并提醒着人们对政治上、工业上以及其它所有谋略使科学研究工具化的行为,保持批判性的态度和一定的距离。科研工作人员的研究目的,不应该由工业、政治、消费者的愿望,以及其它盲目的社会需求去决定。医学研究工作也是如此。

第二节现代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分工化和企业化的科学研究道路上

直至中世纪晚期,植根于大学和科学研究仍是受着学究气的影响,依赖于书本知识。随着被称为科学之革命的时期的到来——这首先是以17世纪的英国为中心——上述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弗兰西斯·培根先生在其1620年出版的主要著作《论科学创新》一书里传播了经验论,并特别将进行实验视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新方法。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波伊勒——皇家协会的奠基人之一——将培根发展的经验论进一步上升为一种体系化实验行为。伴随科学研究经验的转折,手工业变得模糊,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互相影响和渗透。通过这样的一座桥梁搭建,一方面,现代的自然科诞生了;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也逐步地科学化了。

17世纪中叶,科学实践所带来的好处还显得很有限,但其利益期望值,仍旧是科学研究逐步形成机构组织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随着17、18世界,社会公共机构不断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