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 现代心理学解析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 现代心理学解析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 现代心理学解析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 现代心理学解析

本文收录于普门学报:第十八期/论文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

林国良

(上海大学副教授)

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同义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尽相同之处。且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其涵义十分隐晦,十分费解,故而本文拟将唯识心理学的认知范畴与现代心理学的相应范畴作一比较研究,从而指出这些范畴的现代心理学意义。

一、六识想心所认知功能论

唯识学将心理范畴分为二大类,即心与心所。心包括八识,其中前六识大体与现代心理学的五种感觉以及意识相仿。心所的全称是心所有法,指依托心而生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的各种心理功能。传统唯识学的研究,虽也说明了心所的各种功能,但似乎对之重视不够,而更多地偏重于心识的功能,例如说前五识相当于五种感觉,而第六识相当于意识。但上述说法如果真能完全成立,那心所就成为可有可无乃至完全多余的东西了。而事实上,心所的作用并非如此无足轻重,尤其是遍行心所,它们永远伴随着各种心识的生起而生起,与心识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各种心理功能。例如,自康德始,近现代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活动范畴的流行看法一直是知、情、意的三分法;而在唯识学中,正是遍行心所中的想、受、思三种心所与六识的结合,形成了唯识学的知、情、意三分说。因此可以说,离开了各种心所,心识并不能独立成为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范畴。

在认知范畴中,想心所是唯识学认知理论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须仔细分析。

(一)前五识相应想心所的功能

想心所,《成唯识论》对其的定义是:「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即「于境取像」是此心所的特性,进而用语言进行表达是此心所的作用。所谓「于境取像」,就是对认识对象形成影像,换言之,就是完成对认识对象的认知活动。但认知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想心所究竟在其中起何种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些对想心所的现代诠释。台湾佛光山的《佛光大辞典》认为,想心所相当于概念及知觉。吴汝钧先生的《佛教大辞典》释想心所为想象、表象(该辞典释「想错乱」为「表象、想象作用的错误」)。方立天先生的《佛教哲学》释想心所为思惟活动,其作用是形成种种名言概念。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宗教词典》认为「想心所相当于感觉、知

觉、表象、概念等」。但上述认知范畴在现代心理学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是互不相同的概念。故而对想心所的理解不应停留在笼统的说法上,而应作更为细致的分析。

先看看现代心理学中上述认知范畴的含义。「知觉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与某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视觉、听觉、肤觉、动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注1]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基本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看到一个物体的红颜色是感觉,而看到一个红色的苹果则是知觉。」二、「感觉的产生取决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态度、知识和经验。」[注2]

上述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如用唯识学的术语来分析,大体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感觉属现量认识;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且具有主观特征,所以是比量的认识。此外还可补充一点:认知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假如让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还是F或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注3]上述试验足以证明,知觉是比量的认识。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想心所进行分析。首先,想心所是遍行心所,八识都有想心所与之相应,这里我们只讨论六识的想心所。其中,与前五识相应的想心所,由于五识只是现量活动,所以其想心所也应只是现量活动。这样,与五识相应的想心所就不可能形成知觉、表象、概念等认知功能,而只能形成感觉这一认知功能。一般把感觉笼统地看作是五识的功能,而本文对此说法想作如下补充:一、五识不可能独立地形成感觉,因为八种识的基本功能都是「了别」,在这一基本功能上八种识是没有区别的(除了粗了别与细了别的区别),所以五识只有与想心所一起,才能形成五种感觉。二、想心所是遍行心所,五识生起时,必定有想心所与之伴随,想心所在此的作用正是与五识共同形成五种感觉,否则的话,想心所就成为多余之物。想心所的作用是构成各种感觉的图象,知觉等认知范畴正是对这种感觉图象进行进一步认识的产物。

(二)第六识相应想心所的功能

与第六识相应的想心所,可以形成知觉、表象、概念等认知功能。

先看看上述心理学范畴。表象,也称意象,指物体并没有呈现在前时头脑中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可分为记忆意象与创造意象。知觉则为物体呈现在前时头脑中出现

的该物体的形象。而概念是在感觉与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以词来表示的。

再分析一下想心所。关于想心所的种类,《集异门足论》卷十一指出:「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这里,过去想与未来想,显然不属现量,故而不可能与前五识形成感觉,而是与第六识形成表象。其中的过去想相当于记忆意象,未来想可以是创造意象;而现在想,笼统地说,可与第六识形成知觉,但下文对此还要再作分析。

再者,《成唯识论》说想心所的作用就是对事物进行语言表达,这也只是与第六识共起的想心所的作用,与前五识共起的想心所并无此功能,这一作用就是形成概念。《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曾将想心所分为二类:「一随觉想,二言说随眠想。随觉想者,谓善言说人天等想。言说随眠想者,谓不善言说婴儿等类,乃至禽兽等想。」这里,「随觉想」相当于能形成概念的想心所,这是一般的人与天(六道众生中的天道众生)等的想,因为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想法。而「言说随眠想」相当于能形成知觉与表象的想心所,婴儿与动物等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想法,所以不能形成概念,只能形成知觉与表象。当然,这里所说的形成概念或形成知觉、表象,都是想心所与第六识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如上所述,想心所不可能独立活动,而第六识产生时也不可能没有想心所伴随。

但关于知觉在唯识学中对应范畴的确定,则非易事。如前所述,知觉是物体呈现在前时头脑中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因此,或许可以笼统地说,当第六意识对当前事物进行思惟活动时,与之相应的想心所就是知觉。但仔细地分析唯识学的意识学说可以看到,唯识学将意识分为四种:五俱意识(也称明了意识)、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那么,是否四种意识及其想心所都形成了知觉?这须对四种意识进行分析。四种意识中,梦中意识可归入独散意识,独散意识指对事理或过去、未来现象的思惟,所以独散意识及其想心所的活动,不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知觉定义。

定中意识是对禅定境界的意识,是现量活动,所以定中意识及其想心所也不可能形成知觉。最后还有五俱意识。五俱意识是指与五识共同产生的意识,所以当五识面对当前事物时,五俱意识也面对当前事物,故而与其相应的想心所大体符合知觉的定义。但进一步分析,五俱意识又可分为五同缘意识与不同缘意识,前者是指与五识共同产生并认取共同对象的意识,是现量的;后者是指与五识共同产生但认取不同对象的意识,是比量的或非量的。五同缘意识及其想心所,因为是现量的认识,故而只属于感觉范畴。(此处附带说明一个问题,即真正的感觉活动实际上已经由五识及其想心所完成,那么,五同缘意识及其想心所的感觉活动在范畴设置上是否显得重复?这里,唯识学对五俱意识与五识的关系,作出过说明,指出五俱意识有帮助引导五识产生、使五识的感觉功能加强等作用。)而真正符合知觉定义的,应是五俱意识中的不同缘意识及其相应的想心所,它们是以感觉为基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认知活动。

二、唯识学认知过程论

(一)认识的引发

在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中,认识的引发依赖于两个遍行心所:作意心所与触心所。这两个心所中,作意心所虽有与现代心理学的「注意」概念相仿的一面,但也有其唯识学的特定含义;而触心所则完全是一种唯识学意义上的心理范畴。

作意,即警觉的心理,其一般含义是提起注意,同时此心所也有特定的唯识学含义。唯识学认为:识(包括心所,下同)都是从自己的种子生起。作意心所的作用就是使识从种子状态警觉而起,将识引向认识对象,使识最终从种子(潜在功能)转变为现行(现实活动)。唯识学认为识的生起必定有作意先行,所以作意是遍行心所。

触心所是唯识学特定的一种心理范畴。唯识学认为:识的生起,其因(主要条件)是自己的种子,其缘(辅助条件)是根与境。在识(认识主体)、根(认识机制)、境(认识对象)三者会合时,有触心所产生,此种触的心理作用同时也对上述三者的会合给予了力量。其余的遍行心所(受、想、思)也能依之而产生。现以听觉为例来说明此认识过程:当声音传到耳根(听觉机制)时,如有作意心所活动,即引起注意,此时第八识中的耳识种子就能产生现行活动,即听觉功能能产生听觉活动;同时作意心所引导听觉趋向耳根,并与耳根、声音会合,当三者会合时,有触心所产生,同时这触心所又反过来加强了三者的和合,此时就有耳识(即明显的听觉)产生。但此时的听觉是一种直觉,要对其分辨、思惟,则有待于第六意识的介入。

所以,触与作意都是具有唯识学特定含义的心理范畴,在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中,这两个心所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感觉由这两个心所引发,独散意识也同样由这两个心所引发。

(二)感觉的内容

五识及其作意与触心所引发了感觉,五识及其想心所形成了感觉,这就是唯识学的感觉形成过程理论。但五识及其想心所究竟认识到了什么?或者说,感觉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这涉及到其后知觉、表象、概念等一系列唯识学认知过程的形成理论,所以首先须辨明。

首先可以说明这样的一个结论:五识只能认识实法。那么,什么是实法呢?这是唯识学的一个特定概念。即唯识学如按胜义谛来说,是将一切事物都看作假而非真;但如按世俗谛来说,则将事物分为实法、假法与非实非假之法。

首先,如果按胜义谛来看,则世间一切事物都属假而非真,此时的依据是永恒不变性或独立存在性。按唯识学的说法,一切事物都是依他起性,并无永恒不变性,即

使唯识学所说的八识也是如此,也不能执着为实有。如《成唯识论》卷二指出:「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所以,如果将识执为「真实有」,那也是法执。这是法相唯识宗与大乘其它宗的观点相一致之处,即一切事物都是假有,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假有,而与一切事物之「假」相对的「真」,指真如,只有真如具有永恒不变性。至于真如仅是理,还是万物的本体,则法相唯识宗与大乘其它宗又有分歧。即法相唯识宗仅将其视为理,而禅宗等其它中国大乘佛教宗派则更将其视为能生万物的本体。

其次,如按世俗谛来说,唯识学的基本观点是:识外法(即外境)无,识内法(即内境)可有。如《成唯识论述记》所说的:「识内可有,有似法故,但识外无。」但识内法虽可有,却并非都是实有。在「外境无,内境可有」的前提下,唯识学又对内境诸法的假实作了区分,《成唯识论》将其分为三种形态,即实法、假法、非实非假之法。此时区分的依据是事物的成分和作用。所谓实法,是指具有单一、独立的成分,能起现实作用的事物。实法是由第八识中的种子生起。种子是指第八识具有的、能生起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功能,这些功能被唯识学形象地比喻为种子。但由于种子没有形相,作为第八识的相分,只能为第八识现量认识,不能为其它识所认识;所以,种子生实法的说法只是作为一种理论依据。就实而论,判断实法的主要依据是看该事物是否能独立地产生作用。如果一事物是单一成分(不是复合成分)、能独立存在(不是依附性地存在)、能起现实作用(不是错觉、幻觉等不能起真实作用)的事物,就说它是实法。就类别而言,实法包括心法(八识)、心所法和色法(精确地说,心所法与色法中也有假法,详见下文)。当然,色法的实有,并非是离心实有,而是不离心的实有。

所谓假法,指非独立存在,但有现实作用的事物。这类事物是一种假象性的存在。它们或是实法的集合(可称为聚集假),如由色、声、香、味、触等基本物质现象聚合而成的世间各种物体;或仅是实法的部分表现或不同状态,这称为分位假。分位假是指依附于某一类或几类事物的不同表现状态而存在的现象,如水与波,波这种现象只是依附于水而存在,是水的翻动状态,因此可说波是水的分位。唯识学在对百法(即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分析其假实时,假一般指分位假,不是集合假。如瞋有实体(即是独立存在的现象),是实法,而忿、恨、嫉等都是瞋的不同表现,各以瞋的一部分为自体,所以都是假法。

所谓非实非假之法,指根本不存在,因而没有现实作用的现象,即幻觉、错觉、想象等所显的事物,如由幻觉而见的空中第二个月亮等。这类事物可以说是假,但据唯识学的分类来说则是非假非实之法(参见《成唯识论》卷八,此处的非假,指非集合假、分位假等依托实法的假法,而纯属虚妄之法)。

具体而言,唯识学所说的实法,如地、水、火、风四大种;又如色(视觉对象)中青、黄、赤、白四种色(但据现代知识,白色实际上是混合色,不同于青、黄、赤等基本色,所以白色不应是实法,而应是假法,这可以看作是古人知识上的局限),而其余色,如长短等形色、取舍屈伸等表色,都属假法。此外,香(嗅觉对象)中的好香(香味)、恶香(臭味)等六种香,味(味觉对象)中的苦、醋(酸)、甘(甜)、辛(辣)、咸、淡等十二种味等,都属实法。

而五识的特点是只认取各自感觉对象中的实法。

(三)从感觉到概念的认知过程

由五识及其想心所形成的感觉,对五境(五类感觉对象)中的实法产生了认识,但这种认识又是如何深入下去的呢?唯识学的「五心论」可以对此作出回答。所谓五心,就是在认识对象过程中依次而生起的五种心。《瑜伽师地论》卷一指出:「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上述五心,具体阐释如下:

1.率尔心,又称率尔堕心,指心识与对象接触的一剎那间生起的心,由于是突然而自然地生起的心,所以没有善恶之分。

2.寻求心,指要想了解对象而进行观察思考之心。

3.决定心,指对于对象产生明确认识之心。

4.染净心,指对于对象产生好恶等感受之心。

5.等流心,指染净心持续不断地生起。

窥基大师的《大乘法苑义林章》对五心作了详尽的阐述,其中,关于六识与五心的关系,该文指出:第六识具有五心,前五识以因果合说也有五心。也就是说,第六意识可以完全具备五心;而前五识是现量的,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寻求等心,但如果与同时存在的意识五心合说,也可说五识具有五心。

根据上述「五心论」,我们可以对六识从感觉到概念的认知过程作一描述。以视觉现象为例,当眼睛看到一样东西的一剎那,生起的应是率尔眼识;此时作为遍行心所的想心所也应同时生起,辅助眼识形成视觉。与此同时,一般也有五俱意识生起,

而此时的意识也应是率尔意识。但在第二剎那,意识已变成寻求意识,它要搞清所看到的究竟是何物;相应的第二剎那的眼识也变成寻求眼识。虽然此时的意识已是比量(即已是五不同缘意识),而眼识仍为现量。这也就是说,寻求心应是比量的,而现量的眼识只是依据同时存在的寻求意识而称为寻求眼识。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此时的寻求意识的心理功能是要形成知觉。而知觉的真正形成,是在决定意识生起之时,也就是说,决定意识及其想心所最终形成了知觉。当然,此时的眼识也相应变成了决定眼识。决定意识未必是一剎那间的事,在决定意识持续的期间,意识进一步对知觉进行分析归纳,并用语言加以表述,从而形成了概念,当然这一过程是意识与想心所(即随觉想)共同完成的。决定意识之后,意识就有可能对该物产生或喜欢或厌恶的感受和情绪(在前二心中,意识对此物只是无喜无厌的舍受),此一剎那的意识称为染净意识,相应的眼识也成为染净眼识。而染净意识与眼识的持续,就称为等流意识与等流眼识。

再从前述五识只认识实法的结论来看,率尔眼识及其想心所形成的感觉,只是认取了青、黄、赤等颜色的影像,形成了感觉的图象。在寻求意识阶段,意识进一步对上述感觉图象分辨长短方圆等形色;而到决定意识阶段,意识将上述感觉图象,结合长短方圆等形色要素,乃至结合由念心所唤起的以往经验中的图象(表象),形成对当前事物的知觉。进而,由对知觉的分析、归纳等逻辑思惟活动,形成相应的概念。

(四)意识的判断推理活动

想心所辅助第六识形成了概念,概念是意识思惟活动的基础,除此之外,意识最为重要的思惟活动是判断与推理,而判断推理活动是由寻、伺心所以及慧心所辅助第六识而形成的。

寻、伺心所的定义,《成唯识论》指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二心所的差别,按《成唯识论》的说法是:寻属「不深推度」,而伺属「深推度」。此处,「寻求」与「伺察」都是观察、思索的意思,而「推度」则是推断、推理的意思。所以,此二心所的功能是判断、推理。由此可见,唯识学并没有将判断与推理的概念分化。此外,此二心所都只是与第六意识相应,所以实际上是与第六识共同形成了判断、推理等思惟活动。而二心所的区别,如上所述,「寻」心所只是作浅层次的粗略判断和推理,而「伺」心所作深层次的细微判断和推理。

慧心所的功能也是判断、推理,但慧心所的判断、推理功能与寻伺心所的判断、推理功能有所不同。小乘的《俱舍论》卷二指出:「传说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自性分别,体唯是寻。……余二分别,如其次第,意地散慧,诸念为体。散谓非定,意识相应散慧,名为计度分别。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这就是说,自性分别是以寻心所(还有伺心所)为主体,计度分别是以与独散意识相应的慧心所为主体,而随念计度是以念心所(相当

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记忆、回忆等心理范畴,详见下文)为主体。关于这三种分别,《俱舍论》认为:五识只有自性分别,没有其它二种分别,所以不称为「有分别」,而第六识具有三种分别,所以称为「有分别」。但大乘不同意五识有寻伺心所,而认为寻伺心所只为第六识所具有。故而《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指出:三种分别都是意识的作用,但三者的区别在于: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指过去和未来。这样可以认为:在「三分别」中,寻伺心所与第六识共同形成了自性分别,即对现前事物的判断和推理;慧心所与第六识共同形成了计度分别,即对非现前事物的判断和推理;而念心所与第六识共同形成了随念分别,即对过去曾经历感受过的事物的记忆。

虽然寻伺心所与慧心所都具有判断推理功能,但进而探讨寻伺心所与慧心所的关系,则可明白判断推理功能仍以慧心所为主体。《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指出:「当知寻伺,慧、思为性。」即寻伺心所是以慧心所与思心所为主体。《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指出:「不深推度是寻,深推度是伺。……又不深推度名思,深名惠(即慧──作者注)者。」所以更精确地说,寻心所是以思为主体,伺心所是以慧为主体。但前文指出,思的主要功能是意志活动,所以判断推理活动的主体应是慧心所。这一点也可从《成唯识论述记》中找到根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指出:「此有二义:一者谓思全不推度,名不深推度。……《对法论》言不推度故。二云思虽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浅推度故。」由此可见,思心所虽然某种意义上也可说具有「推度」(即判断推理)功能,但主要功能不是「推度」。能进行「推度」,尤其是「深推度」的是慧心所。

三、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特点

(一)认知范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除上述认知范畴外,唯识学重要的认知范畴或与认知相关的范畴还有欲心所、胜解心所与念心所。

欲心所就是希求期望的心理。据《成唯识论》,欲心所的对象是希望观察的事物,不是指喜欢的事物或追求的事物,因为对于希望观察的事物,即使是不喜欢的或无意追求的,仍会产生欲心所。欲心所大体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兴趣」。「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注4]。这正符合《成唯识论》对欲所下的定义:「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即对于「所乐境」产生希求期望是其特性,勤奋依之而生是其作用。这里「所乐境」的正确解释,据《成唯识论》就是「欲观境」,也就是希望观察、力求认识的对象;「希望」即选择性的态度;「勤」即积极的情绪反应。所以此定义基本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兴趣定义。此外,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意识的一种心理活动,唯识学看法也大体相同,即欲心所主要与第六识相应;但唯识学同时也认为,除意识外,五识也有微弱的欲。

胜解心所就是对认识对象进行确认和把握而获得明确理解的心理。由于获得明确理解,所以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重新产生疑惑。而心在犹豫不决时或不在进行判断时,是没有胜解心所的。胜解心所大体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理解」。但现代心理学的「理解」,专指意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唯识学认为,除意识外,五识也可有微弱的胜解。

念心所大体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记忆」。现代心理学的「记忆」,指人对过去经验的反应,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再现四个基本过程。而《成唯识论》对念下的定义是:「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此定义中,「明记」相当于识记,「不忘」相当于保持,由于「明记不忘」,所以能再认、再现,即生起念心所。

这样,前文所说的诸认知范畴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从而较为完整地说明了认知的过程,现将认知的主要过程作如下描述。

首先,认识的起点,可以是无意(如率尔眼识),也可以是欲心所(兴趣)。继而,在根境当前存在的条件下,作意心所将五识从种子状态唤醒,触心所使识、根、境三者结合,从而使五识生起。与五识同时产生的想心所,辅助五识形成了感觉。与五识同时产生的五俱意识,进一步强化了上述感觉。后起的意识(寻求、决定意识),与当前想以及言说随眠想,形成了知觉。形成知觉的过程,往往还有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参与,即由念心所唤起的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表象)与当前的各种感觉要素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最终形成知觉。其后的意识与随觉想结合,形成了概念。意识进而与寻、伺心所与慧心所结合,形成了判断与推理。在意识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惟活动后,有可能对事物产生了明确的认识或确定的见解,这就是胜解心所的生起。以上是从感觉开始进行分析,如果是独散意识,也可参照上述过程进行分析。

(二)为修行服务

唯识学作为一种佛教理论,与其它佛教理论一样,有其明确的宗旨,那就是为修行服务。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也同样承袭了这种特点,有着为修行服务的明确的倾向性。分析一下唯识学的五十一心所就可看出这种明显的倾向性。

一般认为唯识学的五十一心所,都具有心理学的功能。而仔细地分析一下,五十一心所中,只有五遍行心所是较纯粹的心理范畴(包括唯识学特定的心理范畴),其余的心所与修行都有联系乃至密切相关。

在欲、胜解、念、定、慧五别境心所中,定心所与慧心所与修行密切相关。定心所在普通心理学中,相当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而在佛教修行中,是指五识乃至六识以及它们的相应心所完全停止活动、没有昏沈、散乱的状态,此种状态能引生智

慧。慧心所在普通心理学中,如上所述,其作用是进行判断与推理;而在佛教修行中,相当于以智慧进行观察。定与慧在佛教修行方法中,相当于止与观。念心所与佛教修行也有密切的关系。念心所在普通心理学中,是对于过去曾经历过感受过的事保持记忆;而在佛教修行中,是指对曾修习过的方法牢记不忘,所以能引导进入禅定。胜解心所也与佛教修行有着某种联系。胜解心所在普通心理学中相当于理解,而佛教修行也须首先对佛教理论与修行方法有明确的理解,形成确定的见解后,方能进行。最后是欲心所。欲心所在普通心理学中相当于兴趣,而对于佛教修行来说,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孜孜不倦地修学;没有精勤不怠的修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坚定不移的见解,也不可能保持牢固的记忆;而没有对修习牢固的记忆,也就不可能被引导进入禅定,进而生起智慧。再从引生欲心所与引生定、慧心所的「别境」(即具体条件)来看,欲心所是在「所乐境」上生起,据《成唯识论》,此处的「所乐境」应是「欲观境」;而定、慧心所是在「所观境」上生起。显然,没有在先的「欲观境」,就不会有其后的「所观境」。

再看善心所与烦恼心所。善与烦恼心所作为心理范畴,其功能是作为健康高尚人格的道德基础,即保持善的心理,克服烦恼心理。同时善恶(烦恼)心所也与修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修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去恶增善,造成一种心理的转变,所谓「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令去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而善恶心所为此种修行提供了依据与标准;同时,能否去恶增善也成了修行成败的关键。

再看不定心所。不定心所中的寻、伺心所,其一般的心理功能如上所述,是判断与推理。同时此二心所与修行也密切相关。例如,最初的定境一般是由寻伺引导而进入,而禅定的境界也由寻伺的存在与否而被区分为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地。此外,悔心所的一般心理功能是懊悔,而从佛教修行来看,忏悔改过是一种重要的乃至基本的方法。甚至眠心所也与佛教修行有着联系,嗜睡贪眠肯定是一种劣行,须加以呵斥;乃至一般的睡眠也被认为是懈怠,须加以克服,修行者所须的只是最低限度的必要睡眠;而「不倒单」(长夜不睡地打坐,终日不眠)被一般佛教徒普遍视为高深的道行。

所以在五十一心所中,除五遍行心所,其余心所都与修行有着联系,并且绝大部分心所与修行密切相关。而这一特点颇为意味深长。由于这一重心的倾斜,唯识学的认知理论虽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范畴体系,却缺乏对一般心理学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研究的兴趣与动机,故而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总体上说,还停留在较笼而统之的层次上。

(三)唯识学认知理论有其特色

虽然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从总体上说,还较为笼统,但在某些领域却颇具特色。此处且举唯识学的心识结构「四分说」为例。

所谓「四分」,是指相分、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四分说」就是把每一种识以及每一种心所分为四部分,实际上就是识(包括心所,下同,不一一指出)在认识活动、精神活动中的四种作用。其中,相分是指由识变现的认识对象;见分是指识的认识作用,它是一切正确认识或错误认识的根源;自证分是对见分的证知,即对识的认识作用的自行证明(但不是对认识是否正确进行判断),自证分是相分与见分所依托的内在主体;证自证分是对自证分的证知,同时自证分也可对证自证分进行证知,这样就无须在四分之外再无穷设置其它部分。由于证自证分与自证分可相互证知,所以确切的看法应是此二分都是内在主体的不同表现,称为内二分。而相分和见分则称为外二分。此外,证自证分不能证知见分,所以它与自证分的作用也不会混淆。

「四分说」涉及到「唯识无境」等唯识学的本体论内容,但此类论题不属本文范围,故本文不作讨论,本文只就「四分说」涉及到的心理学内容作一分析。

在「四分说」中,识有主体(自证分等),这不难理解;识有认识作用(见分),这也顺理成章;唯独识是在认识识内的对象(相分),这一观点会引起一些人的疑问以至责难。但恰恰是在相分这一概念上,唯识学似乎与现代生理学、心理学不谋而合。

以视觉(眼识)为例,现代科学认为,人看物体,并非是像照相机、摄影机拍摄镜头那样纯客观地摄取有关对象的全部的视觉信息,实际上,人总是受注意力的支配,摄取对象的部分信息。人在街上走,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实际上只看到了他感兴趣的那些信息,要是问他许多细节,他可能根本说不上来。对一个一晃而过的对象也是如此,人们或许注意到了对象的发饰,或是服饰,或是面容,但要是问他对象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或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他可能就答不上来了。这充分表明了人们的感觉具有主观性。

从视觉生理学来说,人看到物体,实际上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转换过程。首先是视觉器官接受刺激,通过加工把刺激的物理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然后,此神经冲动经神经通道传输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最后,在中枢部分,刺激信息被加工为人们实际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维量(性质、强度等)的视觉。这一过程如用唯识学的「四分说」来说明,是相当吻合的。简略地说,当眼根(视觉机制)与境(认识对象)相接触后,眼识就从种子状态被激发,开始现行活动。眼识的主体(在「三分说」中是自证分,在「四分说」中还要再加上证自证分)变现出与对象相似的影像(即形成相分),同时对此影像进行识别(即形成见分),并在同时生起的想心所的协助下完成认识过程(即形成视觉)。这些活动本是同一过程,但唯识学为了说明问题,所以将它们作了区分。这里说的变现出的相分相当于刺激物的物理能量最终在大脑皮层中枢形成的信息;(但大脑皮层是色法,是色根的一部分;而此处的信息是心法,即依托根而生起的识的相分。这里,唯识学的观点与认为信息是物质的观点有所不同。)见分相当于对此信息分析辨识的作用;自证分和证自证作为识的主体,是与相分和见分同时生起,共同活动的。实际的感觉过程似乎只要「三分」就可以了,而证自证分

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四分说」的逻辑严密性,即自证分仍需要有能证者;另一方面则似乎提出了这样一种模式,即对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信息的识别,须经过一个回路的震荡(即自证分与证自证分的相互证知)才最终形成认识。这不妨留待今后的科学研究来解决。但无论如何,即使仅就这一体系的逻辑自洽性而言,「四分说」也应说是极具特色的。

【注释】

[注1]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第五四九页。

[注2]同[注1] 。

[注3]同[注1] ,第三○一页。

[注4]同[注1] ,第四六八页。

【参考文献】

1.《成唯识论》。

2.《成唯识论述记》。

3.《瑜伽师地论》。

4.《集异门足论》。

5.《俱舍论》。

6.《大乘法苑义林章》。

7.《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

8.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台湾:佛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9.朱芾煌,《法相辞典》(上海佛学书局,一九九五年)。

10.吴汝钧编着,《佛教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11.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1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13.美?克雷奇等着,《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年)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创构一种理论。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这一理论。找可行的方法测量与评人格。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际 人格研究的理论派;特质论观点,精神动力论观点,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学习论,认知观点,生物学观点 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作出类似的反应。。。特质流派的特征(1)注重行为的长期稳定性,不注重特殊具体化(2)注重行为的差异性,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3)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4) 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根源特质表(PF)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⑴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⑵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性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3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上(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3)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可以从根源,目的,对象和动量四个方面加以解释 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力比多。性本能)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自我要伺候外在世界,本我,和超我三个苛刻的主人)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一部分,限制自我,指导自我已达到理想的自我 。自我防卫机制: (1) 压抑(2) 拒绝(3) (4)理智化(5) 升华(6) 投射(7)合理化(8)反向生成(9)抵消(10)倒退 意识;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1、一般态度类型 2、机能类型--1)外倾思维型2)内倾思维型3)外倾情感型4)内倾情感型5)外倾感觉型6)内倾感觉型7)外倾直觉型8)内倾直觉型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霍妮;认为文化因素决定人格,重视社会环境在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作用 神经症人格类型;依从性,反抗型,退避型 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1)个体现象学,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2)人的责任,人对自己最终要发生的是负责,人可以做出选择。(3)此时此地,做好现在做的事,人不应该成为过去经验的牺牲品。(4)人的成长,人有一种成长和发展的倾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生活领域和心理治疗实践领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者。 自我的概念;个体对所作为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行为主义,重视从学习的角度看待人格,他们使用强化,条件作用等概念来解释包括迷信行为在内的各种人格现象 斯金纳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强化,唉一种刺激情景中,人或动物的某种反应所带来的后果使得该反应出现频率的增加的过程。 罗特的内控与外控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都工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认知流派------凯利--人人都是科学家 个人构念—被个体习惯化的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构念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心智: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认知的类型) 心智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运作及其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取向,角度,强调心理加工、过程。 发展 1.起源 19世纪 唐德斯:反应时测验 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心理反应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行为反应进行推测。 冯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觉。提出内省。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艾宾浩斯:用人工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功能 重学节省法 节省:重学所花的时间短于最初学习所花的时间 威廉·詹姆斯:对心智的阐述并不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是依据他对自己心智运作过程的内省。 2.20世纪 摒弃对心智的研究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1)拒绝内省 (2)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托曼:认知地图 心智发展的复兴 计算机模拟:分不同阶段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过滤器理论。 pet fMRI 人脑对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梭状面孔区(FFA)、海马旁回空间位置、纹状身体区(EBA)、 模块化-定位-一个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脑区 语言的定位 布洛卡区 威尔尼克区 大脑的分布式加工 不同的脑区对特征进行加工,并最终汇集在一起。不仅是感知加工,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也都遵循分布式加工原则。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 1.在物体的影响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几毫秒内,视网膜中感受器会将树的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视网膜沿视神经传递,最终到达初级视觉感受区。 2.我们对物体的感受并不是基于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是基于大脑中动作电位对数的表征。 3.表征的形成可能涉及一种叫做特征觉察器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对客体的特征做出反应。 4神经编码:神经元可以对特定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环境中的客体可以引发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来描述我们看到的是树还是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如鸟鸣声等),这种以神经反应模式来表征刺激的方式被称为神经编码 对初级视觉区中特征觉察器的发现是确定神经编码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引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在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普通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人类心理活动的特征,具有典型性。但是,普通心理学并不研究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顿域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而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如有关感受性的测量和各种感知觉的机制,学习与记忆的形式和过程,思维的各种操作,言语的知觉和理解以及能力的测量、人格的结构等。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适用于人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活动领域。可以说,普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来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 普通心理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之所以能作为一种范式而影响到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取向,就在于它精密、科学、巧妙的实验设计。而这些正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没有任何前期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的教学有其特殊性。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 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普通心理学主要培养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心态。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ognitive Psychology》课程编号: 学时数及学分:学时:54。学分:3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 本大纲主笔人:林海亮 一、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认知心理学既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包括模式识别、选择性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高级心理活动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求学习者通过认知心理学课程中提供的科学的实验设计,了解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 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6课时)

艾森克人格理论1

艾森克人格理论综述 张保军081083015 摘要:本文简介了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也即人格三维度和个性层次模型理论。并进一步详细介绍了艾森克人格理论的生物学倾向性,简述了气质在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基础地位。最后文章简单总结了一下艾森克的贡献与不足。 关键字:人格三维度生物学倾向气质个性层次模型 艾森克出生于德国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英国。他被形容为“知识界的斗士”。英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将因素分析方法和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类型”及其构成,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类型理论。 艾森克的类型论不是传统上的类型论,而是用特质论的人格维度观点来改造类型论,他们说的类型不是一般的人格类型,实际上是更高层次,更是一般性的特质。艾森克的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类型或特质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的研究,因此,他的理论既属于特质理论,也带有生物取向范畴。 1·人格三个基本维度 1·1内外倾 外向的人不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在个性上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好交际、善社交、渴望刺激、冒险、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等特点。内向的人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非常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在人格上具有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不喜欢刺激、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等特点。艾森克认为,当处于一种无刺激、休息状态时,外倾和内倾的人有着不同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外倾者寻求高度唤醒的社会行为。内倾者普遍拥有高于理想化的皮层唤醒水平,他们会选择一种孤僻静独或没有刺激的环境,以防止原本过高的唤起水平让人心神不宁。1976年,雷维尔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工作效果的研究,他们的实际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推论,支持了艾森克的观点。 艾森克把外内向这一个性维度与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联系(表10-7)。(《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239) 1·2神经质 神经质又称情绪性。艾森克指出,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出高焦虑。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稳定的人,情绪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这种人稳重、温和,并且容易自我克制,不易焦虑。当外向性和情绪不稳定性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很容易在不利情境中表现出强烈的焦虑。艾森克进一步指出:情绪性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 艾森克认为外内向和情绪性是两个互相垂直的维度。以外内向为纬,情绪性为经,组织起他认为是基本的32种特质。并且与古希腊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成为许多个性心理学家所赞同的个性二维模型(图10-8艾森克的个性二维模型)。(《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版社,P241) 1·3精神质 精神质又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解读

第五章注意 1、注意的理论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中枢能量及其分配 2、普通心理学: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强调注意在模式识别中的信息选择功能,提出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3、注意的研究简述: (1)冯特(1908):注意是伴随着心理内容清晰领会的状态;意识与视野一样,是以一定阈限为边界的一个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有被领会的可能。在该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最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注意焦点”。 (2)James(1892):在《心理学教科书》一书中,把注意作为意识的特征之一。(3)近代,谢林顿、埃克尔斯和克里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其都有所阐述。 4、注意模型 有人也把注意模型看作为模式识别模型: 过滤器模型 衰减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 5、过滤器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知觉和通讯》(1958),这部专著的出现,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禁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又重新回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可以将整个神经系统看成信息传播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容量有限的神经系统之前,需要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过滤器之后,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模型示意图: 实验验证: 1 刺激呈现是双耳分听(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同时呈现,每秒2个数字(每对数字到达双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间隔0.5s),如,左耳=734,右耳=215。任务是,被试自由报告。 2 被试的两种再现刺激的方式(大多数被试先左耳后右耳。) 第一种是(报告单个耳朵所听到的数字):左耳=734,右耳=215;正确

0277《人格心理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277《人格心理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包括以下五种题型: 1、单项选择题(能够根据题干,从备选项中再认正确的答案,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 记忆) 2、填空题(准确识记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3、名词解释(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尽量回答原文) 4、简答题(对于学科中的基本问题与概念的理解和思考) 5、论述题(准确理解重要概念和思想,并开展论述)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 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伯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二、人格的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2、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3、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三、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6年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出版。 四、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认知流派、生物学流派。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依德的理论:包括人格动力、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三个子理论 1、人格结构:弗洛依德早期将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依德将上述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模型在描述人格上的局限。于是他又创造了将人格划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部结构模型。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本我主要由无意识的性本能(通称为力必多)和攻击本能组成。 自我是协调本我与超我的需要,同时考虑外部现实性的人格部分,遵循着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主要的系统,是本我、超我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中介,其主要功能是:①获得基

艾森克人格理论

艾森克人格理论(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提出 的以人格结构层级说和三维度人格类型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行为和行为群有机组织而成的层级结构。最低层是无数个具体反应,是可直接观察的具体行为。较高层是习惯性反应,它是具体反应经重复被固定下来的行为倾向。再高一层是特质,是一组习惯性反应的有机组合,如焦虑、固执等。最高一层是类型,是由一组相关特质的有机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对人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他通过对人格问卷资料的因素分析研究,确定了人格类型的三个基本维度。根据外倾性维度可以把人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情绪稳定性可以把人格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根据心理变态倾向可以把人格分为精神失调型和精神整合性。 艾森克个性调查表(Eysenck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EPI)由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所编。由莫兹利(Maudstey)医学问卷(1952)和莫兹利个性问卷(MPI,1959)发展而来(1975)。EPI是根据编者的多维人格学说而成,每一维度由一个分量表来测量,分 N(Neuroticism,神经质)量表,测量情绪稳定与否;E(Extrovision-Introvision,外向-内向);L(Lie,虚假、掩饰)系效度量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简称EPQ)系在EPI基础上加另一个分量表即P(Psychoticism,精神质)而成。分儿童(7—15岁)及成人(16岁以上)两式,有男女的年龄常模。在我国已有EPQ的修订本,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各式的项目由原版分别为97和107项筛选成88及88项。结果分析方法上发展了T分表和各维度的分级方法。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简称 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 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什么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上世纪40年代初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编制的。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把它译成本民族的文字,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及医学的研究。我国对MMPI进行了研究和修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已形成了一个中国版本和常模。 本测验对每个受试者的个性特点提供的客观评价,是临床医师与心理学工作所关注的。在选择测查表的每个问题时哈撒韦与麦金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由大量病史、早期出版的个性量表及医生笔记中选出了550个题目。然后对正常与异常受试进行测验。通过重复测验,交叉测验,以验证每个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验证、修订最后确定为以下13个最表(其中包括10个临床最表,3个效度量表)。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 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058 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 英文名称:Cognitive Psychology 学分:3 总学时:54 实验(上机)学时: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心理学专业三年级 一、课程说明 (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大纲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内容上深入浅出,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各种认知理论以及国内外有关的新近研究成果。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人是如何获得客观环境中的信息,即信息是如何作为知识得以再现和转换、如何被储存、以及如何被用于指导人的心理和行为;了解从知觉到思维范围内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运用这些知识,使人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认知能力。 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认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对于同一种心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上的本质差异,重点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技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主要涉及对认知理论及新近研究成果的评介。主要包括:知觉、模式识别、注 意、记忆、言语、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等。 教学难点主要涉及对各种认知模型的深入理解及应用。 (四)知识范围及相关课程的关系认知心理学涉及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以信息加工观点对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的理解。相关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 教材:王甦,汪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ISBN 7-301 -01810-X/C.54 教学参考书: 陈煊之,《认知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12 月。ISBN 7-5361-3418-5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学习过程要求重点掌握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 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 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 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 C 移情 D情结 9.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 阿德勒 B 奥尔波特 C 罗杰斯 D 艾森克 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A 生活风格 B 保持自卑 C 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 11.艾森克研究发现,()特质与大脑皮质兴奋、抑制水平有关。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12.首先提出“同一性”问题的人是(C 艾里克森)。A 荣格 B 斯金纳 D 阿德勒 13.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B 马斯洛)。 14.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班杜拉)。 15.“火可以使黄油融化或使鸡蛋变硬”反映了人格的(D 社会性)特性。A 整体性 B 独特性 C 稳定性 16.“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反映了人格的(C 稳定性)特性。A 整体性 B 独特性 D 社会性 1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最深层部分是(C 潜意识) A 意识 B 前意识 D自我 18.弗洛姆认为人克服孤独感的积极方式是()A逃避自由 B 积极自由 C 毁灭 D独裁 19.贝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 自卑 B 建构 C 强化 D特质 20.最早发现并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现象的人是()A奥尔波特 B华生 C高尔顿 D斯皮尔曼 2.荣格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把人格分为() D 内倾 E 外倾 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A 首要特质B 中心特质C 次要特质D 个人特质 E 共同特质 4.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 B 类型 C 特质 D 习惯反应 E 特殊反应)A 移情 5.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A 归属需要B 尊重需要D 审美需要E 自我实现需要 6.弗洛伊德认为,可以通过()了解无意识。A 自由联想 B 口误 C 梦 D 集体无意识 E 催眠 7.指出下列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A 弗洛姆E阿德勒) B 斯金纳 C 霍妮 D 艾里克森 8.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 ) A创造性自我 B 生活风格 C 追求优越 D 社会兴趣 E自卑感 9.荣格研究的集体潜意识主要有( A 阿尼玛 B 阿尼姆斯 C 阴影 D 自性 E 人格面具) 10.大五人格模型主要包括( A 外倾性 B 宜人型 C尽责性 D 神经质 E开放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