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全国新课标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2(解析版)

(整理)全国新课标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2(解析版)

(整理)全国新课标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2(解析版)
(整理)全国新课标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2(解析版)

2013新课标高考压轴卷

理综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正确叙述是

A .各种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pH 等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自由水在进行分化的细胞中含量较多

C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贮能物质

D .C 、H 、O 、N 、P 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催化作用 2.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3、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B 、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C 、HIV 病毒主要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4.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甘氨酸进出两种癌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要甘氨酸

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D.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粘连蛋白减少

5.下图为某同学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RNA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释放到细胞质当中

B.细胞核可能通过控制RNA的合成间接控制细胞的代谢

C.若核质分离较长时间后进行移植,则B组实验细胞质中无15N的RNA

D.A组培养液换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6.右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在a~b段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

B.在b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可防止c点出现

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

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9.(9分)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下表是

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物质X以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2)表中甲、丙分别是、(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类RNA参与。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5)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

30.(11分)番茄果实营

养丰富,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

遍的果蔬之一。图甲表示番茄

细胞中部分结构发生反应的

简图,图乙表示番茄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①~⑨表示物质,A~H表示某一天中的时间,Ⅰ~Ⅲ表示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生成物质①相的同是(填序号);④与⑦(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2)图甲中生成物质②的场所是;利用物质⑥的部位是。

(3)若用14C标记图甲中⑤,则放射性标记物最终将出现在物质(填序号)中。

(4)据图乙分析可知,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可用图中符号表示为。

(5)结合图甲分析,图乙中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E~H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31.(10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甲~丙表示器官,a~e表示激素或大分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就会出现a→b→激素①分泌的现象,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特点。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核内过程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可直接调节乙影响激素②的合成与分泌;该过程直接作用于乙的化学物质是,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血糖升高。

(3)c→d所需的原料是。动物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

(4)当较长时间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的增高,刺激甲中的感受器,由甲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32.(8分)南瓜皮色分为白色、黄色和绿色,皮色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H、h和Y、y表示。现用白甲、白乙、黄色和绿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黄×绿,F1表现为黄,F1自交,F2表现为3黄∶1绿;

实验2:白甲×黄,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黄∶1绿;

实验3:白乙×绿,F1表现为白,F1×绿(回交),F2表现为2白∶1黄∶1绿;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皮色遗传(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南瓜皮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若H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3)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皮植株自交,F3的皮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4)研究发现,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的酶1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

39.(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生物大分子是深入研究这些分子的第一步,回答以下从生物组织中提取

DNA和蛋白质的相关问题: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提取血

红蛋白的良好材料,但不能用来提取

DNA,原因是

。提取的DNA的

鉴定试剂是。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

_____,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____;离心速率过快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__。

(3)右图为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则A为,B

为。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制作色谱柱时,如果红色区带,说明制作成功。

40.(15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为验证某种中药牙膏是否像其广告宣传的一样具有较强的抑菌功效,老师带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符合无菌操作要求)。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无菌水漱口,向漱口液中加入适量的该中药牙膏;

②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③将上述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进行菌落计数。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培养基中牛肉膏的作用主要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等营养物质。

(2)本实验样品接种时最好采用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每一个标准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的。

(3)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培养基对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

(4)请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5)如何证明所用培养基已经彻底灭菌?。

2013新课标高考压轴卷

理综试题生物答案

1.答案:B

解析: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较少,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对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平衡非常重要。自由水在进行分化的细胞中含量较多;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RNA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催化作用。

2.答案:C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在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3. 答案:B

解析: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浆细胞已是终端分化细胞不再分裂,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被直接识别为非己成分进行清除。

4.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快速分裂的细胞消耗甘氨酸,慢速分裂的细胞则分泌甘氨酸;甘氨酸缺乏,使快速分裂的细胞分裂速度减慢,二慢速分裂的细胞没有影响;氨基酸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粘着性降低;从题中无法找到合成蛋白质是否需要甘氨酸。

5.答案:D

解析: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A组实验在细胞核中消耗含15N的尿嘧啶形成mRNA,mRNA转移到细胞质中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影响细胞代谢;如果核质分离时间过长,可能由于细胞核缺乏物质和能量供应导致死亡;如果用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胸腺嘧啶用于合成DNA,所以无法在细胞之中检测到。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及识图能力。据图分析a点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而蝗虫作为害虫,对它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在它的增长速率很小的时候防治才更有效, a~b段增长率在减小而种群密度在增加;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改变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那么就可以防止种群数量在波动时出现很高的峰值(c点);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可以减少蝗虫对植物的啃食。

29.答案:(9分)

(1)主动运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d a

(3)a、d 三

(4)b、c、d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5)见右图

解析: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甲是线粒体,丙是核糖体。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过程可以反映细胞器之间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合成出的多肽经内质网进行加工,然后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运输小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解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因为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

30.答案:(11分)

(1)~(3)每空1分,(4)、(5)每空2分,共11分。

(1)⑧ 不是(2)类囊体线粒体内膜

(3)⑨

(4)II-I-III

(5)气孔关闭,⑤吸收减少,C3含量下降,暗反应下降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下降,

③④减少

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能力及识图能力,侧重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对比,引导学生将后期复习的重点置于课本基础的落实与提高上。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还原氢的对比。

31. 答案:

(1)分级调节基因的表达

(2)神经递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分)

(3)四种核糖核苷酸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2分)

(4)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

解析:根据图中甲、垂体、乙的关系可推知,甲为下丘脑,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分泌的激素a是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物质b是促激素,物质d是mRNA。激素①与受体结合后从核孔进入细胞核,作用与DNA,从而转录出mRNA并合成相应的多肽,激素①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生命活动。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激素②就是胰高血糖素,因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血糖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体现在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可直接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能加快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

32.答案:

(8分)

(1)遵循

(2)Y HHyy HHYY

(3)白:黄:绿=24:3:5

(4)①替换②增添或缺失提前终止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南瓜皮色性状的遗传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增添或缺失。

39.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含DNA(1分)二苯胺(1分)

(2)杂蛋白(血浆蛋白)(1分)血浆蛋白(1分)离心后的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蒸馏水和甲苯(3)透析(1分)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均匀一致的移动

解析:本题考查血红蛋白、DNA分子提取和分离有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分析层次,难度适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细胞内有血红蛋白没有DNA,是提取血红蛋白好材料,不能提取DNA。血浆中蛋白质种类很多,细胞都要洗去。红细胞洗涤过程中,洗涤三次后,上清液仍为黄色,可增加洗涤次数,否则无法洗去血浆蛋白。血红蛋白释放过程中,蒸馏水作用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甲苯作用主要是溶解细胞膜。蛋白质提取过程中样品的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脱色。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方法,当相对质量不同蛋白质通过凝胶时候,较小的蛋白质易进入凝胶内部,相对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得以分离。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仔细观察红色区带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情况,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40.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倒平板碳源、磷酸盐、维生素、氮源

(2)稀释涂布平板法一个活菌(3)伊红美蓝(1分)

(4)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灭菌彻底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分离、检查等有关知识,属于考纲基础理解运用层次,难度小。微生物生长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故配制的培养基含有这些成分,而牛肉膏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制备过程有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等步骤,经过灭菌的培养基放置24h无菌落出现,说明灭菌彻底;提纯菌种方法有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的菌取自口腔,最好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因为菌体太小,一般肉眼看到的是菌的集合体,一个菌落是由一个菌体发育来的,这样就可以到的单一菌体;伊红美蓝可以检查大肠杆菌的存在;生物学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等量、对照原则,该实验没有对照实验。

平面解析几何-高考复习知识点

平面解析几何 高考复习知识点 一、直线的倾斜角、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 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范围[)π,0。 2、直线的斜率 (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k ,即k =α(α≠90°);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 (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P x y 、222(,)P x y 的直线的斜率为()212 12 1x x x x y y k ≠--=; (3)直线的方向向量(1,)a k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 (4)应用:证明三点共线: AB BC k k =。 例题: 例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为,求该直线斜率的变化范围; 思路点拨:已知角的范围,通过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求得斜率的范围,反之,已知斜率的 范围,通过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求得角的范围? 解析: ∵, ∴ .? 总结升华: 在知道斜率的取值范围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或知道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求斜率的取值范 围时,可利用在和上是增函数分别求解.当时,; 当时,;当时,;当不存在时,.反之,亦成立. 类型二:斜率定义 例2.已知△为正三角形,顶点A 在x轴上,A 在边的右侧,∠的平分线在x 轴上,求边与所在直线的斜率. 思路点拨: 本题关键点是求出边与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利用斜率的定义求出斜率. 解析:? 如右图,由题意知∠∠30°? ∴直线的倾斜角为180°-30°=15 0°,直线的倾斜角为30°,? ∴150°= 30°=? 总结升华: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清楚倾斜角的定义中含有的三个条件①直线向上方向②轴正向③小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3 2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r88 Fe 56 S 32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可以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 B .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时,溶液颜色由灰绿色变成橙色 C .鉴定花生子叶脂肪时,苏丹Ⅲ染液染色前需先用50%的酒精对子叶进行处理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破裂2.如图为某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无叶绿体,含有该细胞的生物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 .图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核膜 C .图中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细胞核 D .将该细胞放入清水,由于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不会吸水胀破 3.某酶的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 .该酶为底物 RNA 的分解提供了活化能 C . 该酶与底物 RNA 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T 和 C-G D . 该酶对底物 RNA 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4. 有两种花序的无花果高度依赖榕小蜂传粉。榕小蜂从小孔进入花序Ⅱ(只有雄花可育),可在里 面产卵并繁殖后代沾染花粉的榕小蜂可从花序Ⅱ飞出,寻找新的花序。若携带花粉的榕小蜂进入花序Ⅰ(只有可育的雌花),就很难再爬出,只能在雌花上爬来爬去,帮助传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榕小蜂与无花果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B .榕小蜂的繁殖依赖于无花果,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C .榕小蜂不能在花序Ⅰ里产卵有利于无花果繁衍 D .在无花果和榕小蜂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未发生变化 5. 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② 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6. 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曾经的毛乌素沙漠,已被建设成为“塞上绿洲”。2020年4月 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 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工治理后,沙漠重新成为绿洲,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沙漠治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塞上绿洲”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D .固沙林形成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来源是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 2 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B .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 C .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催化重整均属于化学变化 D .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8. 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6 g 铁粉与足量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生 H 2 的分子数为 0.1 N A B . 标准状况下 22.4LO 2与足量 H 2反应生成 H 2O ,转移的电子数为 4N A C .1 L 0.1 mol/L 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4N A D .1 L pH = 13 的 Ba(OH)2 溶液中 Ba 2+数目为 0.1N A 9. 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 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mol 该物质可与 8 molH 2反应 B .该分子中 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C .该分子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等反应D .该分子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 10.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g 2SO 3 溶于氨水:Ag + + 2NH 3?H 2O === Ag(NH ) + + 2H 2O B .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双氧水:3H 2O 2 + I ˉ === IO 3ˉ + 3H 2O C .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Na 2SiO 3 + 2H + === H 2SiO 3↓+ 2Na+ D .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 ˉ + Ca 2+ + HCO 3ˉ === CaCO 3↓+ H 2O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主族序数, X 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化合物,Z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W 与 X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极易溶于水 B . Y 与 Z 可形成化合物 Y 2Z 3 C . 最外层电子数 Z >X >Y >W D .Y 和 Z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2019高考数学真题(理)分类汇编-平面解析几何含答案解析

专题05 平面解析几何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 A .2 212 x y += B .22 132x y += C .22 143 x y += D .22 154 x y += 【答案】B 【解析】法一:如图,由已知可设2F B n =,则212,3AF n BF AB n ===, 由椭圆的定义有121224,22a BF BF n AF a AF n =+=∴=-=. 在1AF B △中,由余弦定理推论得22214991cos 2233 n n n F AB n n +-∠==??. 在12A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 2 14422243n n n n +-??? = ,解得n = 2 2 2 24312,a n a b a c ∴==∴=∴=-=-=∴所求椭圆方程为22 132 x y +=,故选B . 法二:由已知可设2F B n =,则212,3AF n BF AB n ===, 由椭圆的定义有121224,22a BF BF n AF a AF n =+=∴=-=. 在12AF F △和12B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22 2144222cos 4422cos 9n n AF F n n n BF F n ?+-???∠=?+-???∠=?, 又2121,AF F BF F ∠∠互补,2121cos cos 0AF F BF F ∴∠+∠=,两式消去2121cos cos AF F BF F ∠∠, ,得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综述 试题突出了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对中学物理教 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试卷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体现对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大的难度。但从题中看仍然是重庆卷模式,没有全国卷的味道,考 试内容太多,让很多老师复习进度就被打乱了!本次一诊题目能力立意很好,但电学实验那 个计算内阻数字设计不科学,很好的一个分压式命题,让多少学生在运算中望而却步,出题 人没有注意到这是理科综合考试,不是考数字运算。这套物理试题过多地保留了重庆高考题 创新的影子,试卷中有好几道题提法上欠准确,不严谨,与全国卷重情景,重过程,注重多 对象、多过程的分析来考查学生能力不相符。全套题,为了体现所谓的“知识迁移能力”、“物理来源于生活”,堆砌了大量的假情境,让学生无所适从,偏、怪、冷。如计算题的第 一题24题,完全是个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特殊的问题,复习到了,学生回答很容易,没复习到,学生很难作答,既不能体现考查基本的物理思维、方法,又不能考查能力与技巧。纯是偏题,信度较差,总分12分的题县平均分仅为2.1分。再如16题与21题,考试知识 载体相似度太高,21题没有体现出压轴选择题的技巧性,有为考而考的嫌疑,并且创设的情 境“载流超导线圈”提法怪异学生难以理解,重力加速度突然增大有失物理实际,而且B选 项的作用力指向不明确,让学生费解,题目本身难以理解超越了物理、数学模型的构建。反 之16题较好,考查学生两次建模能力。本试卷同一物理模型多次重复出现,三次考察了斜 面模型。选修模块3-3、3-4、3-5难度差异太大,3-5过程过多,且对半衰期要求过高。 总分15分的题县平均分仅为3.4分。选做题3-5的选择题的五个选项考点太单一,计算题 的过程太复杂,计算量大了。总的来说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是一份考能力的试卷,但难 度太大,信度较差。 二、卷面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对基本规律掌握不准确,基本技能不能够灵活运用。选择题 失分较多;总分48分的选择题题县平均分为29.1分。 2.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实验题得分率低;总分15分的题县平均分仅为7.8分。 3.答题过程中不能认真读题,审题不清; 4.答题过程表述不规范,卷面书写混乱; 5.数学计算能力差,不能完成物理题中的数学计算。计算题25题总分20分,县平均分 仅为2.5分。

(整理)届高三数学总复习平面解析几何练习题目汇总

第8章 第1节 一、选择题 1.(2010·崇文区)“m =-2”是“直线(m +1)x +y -2=0与直线mx +(2m +2)y +1=0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m =-2时,两直线-x +y -2=0、-2x -2y +1=0相互垂直;两直线相互垂直时,m(m +1)+2m +2=0,∴m =-1或-2,故选A. 2.(文)(2010·安徽文)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 D .x +2y -1=0 [答案] A [解析] 解法1:所求直线斜率为12,过点(1,0),由点斜式得,y =12(x -1),即x -2y -1=0. 解法2: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b =0, ∵过点(1,0),∴b =-1,故选A. (理)设曲线y =ax2在点(1,a)处的切线与直线2x -y -6=0平行,则a =( ) A .1 B.12 C .-12 D .-1 [答案] A [解析] y′=2ax ,在(1,a)处切线的斜率为k =2a , 因为与直线2x -y -6=0平行,所以2a =2,解得a =1. 3.点(-1,1)关于直线x -y -1=0的对称点是( ) A .(-1,1) B .(1,-1) C .(-2,2) D .(2,-2) [答案] D [解析] 一般解法:设对称点为(x ,y),则

????? x -12-y +12-1=0 y -1x +1=-1,解之得????? x =2y =-2, 特殊解法:当直线l :Ax +By +C =0的系数满足|A|=|B|=1时,点A(x0,y0)关于l 的对称 点B(x ,y)的坐标,x =-By0-C A ,y =-Ax0-C B . 4.(2010·惠州市模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O(0,0),A(2,0),C(0,1),将矩形折叠,使O 点落在线段BC 上,设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0,2] C .[-1,0] D .[-2,0] [答案] D [解析] 如图,要想使折叠后点O 落在线段BC 上,可取BC 上任一点D 作线段OD 的垂直平分线l ,以l 为折痕可使O 与D 重合,故问题转化为在线段CB 上任取一点D ,求直线OD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问题, ∵kOD≥kOB =12,∴k =-1kOD ≥-2,且k<0, 又当折叠后O 与C 重合时,k =0,∴-2≤k≤0. 5.(文)已知点(3,1)和点(1,3)在直线3x -ay +1=0的两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10,+∞) C.??? ?-∞,43∪(10,+∞) D.??? ?43,10 [答案] D [解析] 将点的坐标分别代入直线方程左边,所得两值异号,∴(9-a +1)(3-3a +1)<0,∴43

高考本源探究之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 例题 1.已知圆()()22 :341C x y -+-=和两点(),0A m -,()(),00B m m >,若圆C 上存在点 P ,使得90APB ∠=,则m 的最大值为 2.如何理解:“直线1x y a b +=通过点(cos sin )M αα,”? 3. 如果圆C:22()(2)4x m y m -+-=总存在两点到原点距离为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直线24l y x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2MA 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 5.过定点M (4,2)任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1l 和2l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B 两点, 线段AB 中点为P ,求OP 的最小值. 6. 满足条件BC AC AB 2,2==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 7.直线12=+by ax 与圆122=+y x 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b a ,是实数),且AOB ?是 直角三角形(O 是坐标原点),则点(,)P a b 与点)1,0(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 12+ B . 2 C . 2 D . 12- 8.如图,线段=8AB ,点C 在线段AB 上,且=2AC ,P 为线段CB 上一动点,点A 绕点C 旋转后与点B 绕点P 旋转后重合于点D .设=CP x , CPD △的面积为()f x .则()f x 的定 义域为 ; '()f x 的零点是 . 9.已知点()0,2A ,()2,0B . 若点C 在函数2y x =的图象上,则使得ABC △的面积为2的点C 的个数为 10. 直线=+1y kx 与圆0422=-+++my kx y x 交于,M N 两点,且,M N 关于直线+=0x y 对称.求+m k 的值. C B D

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全国Ⅲ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光滑玻璃棒左边绕有一线圈,右边套有一金属圆环。圆环初始时静止。将图中 开关S由断开状态拨至连接状态,电路接通的瞬间,可观察到 A.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左运动 B.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右运动 C.拨至M端时圆环向左运动,拨至N端时向右运动 D.拨至M端时圆环向右运动,拨至N端时向左运动 15.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 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 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 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A.3 J B.4 J C.5 J D.6 J 16.“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 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A.RKg QP B. RPKg Q

《平面解析几何》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 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椭圆C :16x 2+4y 2=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长轴长为12 B .焦距为34 C .短轴长为14 D .离心率为 32 答案 D 解析 由椭圆方程16x 2+4y 2=1化为标准方程可得 x 2116+y 214 =1,所以a =12,b =14,c =34 , 长轴2a =1,焦距2c =32,短轴2b =12, 离心率e =c a =32 .故选D. 2.双曲线x 23-y 2 9 =1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y =±3x B .y =±13x C .y =±3x D .y =±33 x 答案 C 解析 因为x 23-y 2 9 =1, 所以a =3,b =3,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 即为y =±3x ,故选C. 3.已知双曲线my 2-x 2=1(m ∈R )与抛物线x 2=8y 有相同的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y =±3x B .y =±3x C .y =±13 x D .y =±33x 答案 A

解析 ∵抛物线x 2=8y 的焦点为(0,2),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0,2),∴1m +1=4,∴m =13 ,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3x ,故选A. 4.(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和直线l :x 4+y 3 =1,若过C 的左焦点和下顶点的直线与l 平行,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A.45 B.35 C.34 D.15 答案 A 解析 直线l 的斜率为-34,过C 的左焦点和下顶点的直线与l 平行,所以b c =34 , 又b 2+c 2=a 2?????34c 2+c 2=a 2?2516c 2=a 2, 所以e =c a =45 ,故选A. 5.(2019·洛阳、许昌质检)若双曲线x 2-y 2 b 2=1(b >0)的一条渐近线与圆x 2+(y -2)2=1至多有一个交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2,+∞) C .(1,3] D .[3,+∞) 答案 A 解析 双曲线x 2-y 2 b 2=1(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bx -y =0,由题意圆x 2+(y -2)2=1的圆心(0,2)到bx -y =0的距离不小于1,即 2b 2+1≥1,则b 2≤3,那么离心率e ∈(1,2],故选A. 6.(2019·河北武邑中学调研)已知直线l :y =k (x +2)(k >0)与抛物线C :y 2=8x 相交于A ,B 两点,F 为C 的焦点,若|F A |=2|FB |,则k 等于( ) A.13 B.23 C.23 D.223 答案 D 解析 由????? y =k (x +2),y 2=8x ,消去y 得 k 2x 2+(4k 2-8)x +4k 2=0, Δ=(4k 2-8)2-16k 4>0,又k >0,解得0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年高考建议.doc

高三物理组赵良奎 一、近三年全国Ι卷考题考点分析 题号2016 年考点与题型分析2017 年考点与题型分析2018 年考点与题型分析 14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车启动问题 15 质谱仪应用平抛运动的基本应用弹簧弹力分析 16 变压器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运动静电力的叠加 17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核能的计算电感感应的电荷计算 18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判断动能定理的应用 19 动态平衡问题磁场的理解及安培定则楞次定律 20 电场性质的理解电场中的功能关系万有引力及双星问题 21 速度图象理解和应用受力分析及动态平衡问题静电场中力能的综合应用 2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弹簧劲度系数 23 含电容器的电器设计描述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阻的温度特性 24 电磁感应中连接体的平衡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和机械能的综合 问题 25 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带电体在电场中多过程直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理弹簧问题线运动 33 热力学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理想气体状态分析 律应用分体实验定律应用 34 机械波、光的折射与全反波的干涉、折射定律与折折射率与机械波 射射率 35光电效应、动量定理 注: 2017 年和 2018 年将《选修3-5 》作为必考模块,没有35 题。 二、 2018 全国Ι卷物理命题特点 1.命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整体的难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选择题计算题变小,考察也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应用为主,实验题并没有出现表达式运算,考察以读取图表信息为主;计算题运算也少,且不会涉及太繁琐的数学分析。 2.考察知识点的灵活度上升 今年的选择题虽然难度不高,但对于知识点应用的灵活度有所提升,比如第18、 20、21题,考察情况都是平时熟悉的,但是条件有些差别,导致整个问题的分析与平时不尽相 同,如果考生没有冷静分析,很容易就陷入思维定势;除此,今年的题目都倾向于两个对象之间 的比较,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住的单物体多过程分析。 3.继续加强与数学分析的结合。 今年的考题继续加强了数学分析,从第一道选择题就开始渗透了数学的函数关系式分 析,一直到后面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等,数学分析的普及面比以前都要广,这也是近几 个全国卷的一大特点。 三、 2019 全国Ι卷物理备考建议 1.一轮复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技巧,初步建立模块间的知识体系; 2.二轮复习:纵深理解和感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养成基本题型的分析思路,并延伸到相类似的模型;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3.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强化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掌握应试 技巧。 2018/11/9

【全国Ⅰ卷】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 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平面解析几何》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已知,A B 两点均在焦点为F 的抛物线()2 20y px p =>上,若4AF BF +=,线段 AB 的中点到直线2 p x = 的距离为1,则p 的值为 ( ) A .1 B .1或3 C .2 D .2或6 【答案】B 【解析】 4AF BF +=1212442422 p p x x x x p x p ?+ ++=?+=-?=-中 因为线段AB 的中点到直线2 p x = 的距离为1,所以121132 p x p p - =∴-=?=中或 ,选B. 点睛: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 2.若 00(,)P x y 为抛物线22(0)y px p =>上一点,由定义易得02 p PF x =+ ;若过焦点的弦AB AB 的端点坐标为1122(,),(,)A x y B x y ,则弦长为1212,AB x x p x x =+++可由根与系 数的关系整体求出;若遇到其他标准方程,则焦半径或焦点弦长公式可由数形结合的方法类似地得到. 2.已知双曲线2 2x a -22y b =1(a >0,b >0)的左顶点与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的距离为4, 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的交点坐标为(-2,-1),则双曲线的焦距为( ) A . B . C .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的交点坐标为(-2,-1), 即点(-2,-1)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又由抛物线y 2=2px 的准线方程为2 p x =-,则p=4, 则抛物线的焦点为(2,0); 则双曲线的左顶点为(-2,0),即a=2; 点(-2,-1)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则其渐近线方程为1 2 y x =±, 由双曲线的性质,可得b=1;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组王宁 一、知识点的考查 (1)选择题 14题考查动能定理,功能关系15题动量定理及估算16题天体的运动及估算17题光电效应的理解18题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19题V-T 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20题磁场矢量的运算及对称的思想右手螺旋定则21题静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及场强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2)实验题 22题实验电表的改装,23题读数,原理分析,数据处理 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计算题24题知识点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牛顿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5题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选修3-3(1)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和内能(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对物理试题的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适中,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3)考生答题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 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深入, 没有良好物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较差 三、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弹簧拉着小球,让小球下落,学生盲目的认为只要有重力做功,小球就机械能守恒。不会分析系统内力做功和系统的外力做功。2.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3.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4.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例如利用V-T 图像分析追及问题,要还原实际追及过程,画出相对位置草图帮助分析物理情景。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1.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知识点的知识】 我们知道向量是有方向的,也知道向量是可以平行的或者共线的,那么,当两条向量与不平行时,那么它们就会有一个夹角θ,并且还有这样的公式:cosθ=.通过这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两向量之间的夹角了. 【典型例题分析】 例:复数z=+i与它的共轭复数对应的两个向量的夹角为60°. 解:=====cos60°+i sin60°. ∴复数z=+i与它的共轭复数对应的两个向量的夹角为60°. 故答案为:60°. 点评:这是个向量与复数相结合的题,本题其实可以换成是用向量(,1)与向量(,﹣1)的夹角. 【考点点评】 这是向量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也是一个常考点,出题方式一般喜欢与其他的考点结合起来,比方说复数、三角函数等,希望大家认真掌握. 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方程表示的是只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的次数为一次,且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直线的一般方程的表达式是ay+bx+c=0. 【知识点的知识】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 (1)l1∥l2?k1=k2;(2)l1⊥l2?k1?k2=﹣1. 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一般式:Ax+By+C=0,注意A、B不同时为0.直线一般式方程Ax+By+C=0(B≠0)

化为斜截式方程y=﹣x﹣,表示斜率为﹣,y轴上截距为﹣的直线. (2)与直线l:Ax+By+C=0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Ax+By+C1=0;与直线Ax+By+C =0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Bx﹣Ay+C1=0. (3)已知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是:l1:A1x+B1y+C1=0(A1,B1不同时为0),l2:A2x+B2y+C2=0(A2,B2不同时为0),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 ①l1⊥l2?A1A2+B1B2=0; ②l1∥l2?A1B2﹣A2B1=0,A1C2﹣A2B1≠0; ③l1与l2重合?A1B2﹣A2B1=0,A1C2﹣A2B1=0; ④l1与l2相交?A1B2﹣A2B1≠0. 如果A2B2C2≠0时,则l1∥l2?;l1与l2重合?;l1与l2相交?. 3.圆的标准方程 【知识点的认识】 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就是半径. 2.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r>0), 其中圆心C(a,b),半径为r. 特别地,当圆心为坐标原点时,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为: x2+y2=r2. 其中,圆心(a,b)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r是圆的定形条件. 【解题思路点拨】 已知圆心坐标和半径,可以直接带入方程写出,在所给条件不是特别直接的情况下,关键是求出a,b,r的值再代入.一般求圆的标准方程主要使用待定系数法.步骤如下: (1)根据题意设出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b,r的方程组; (3)求出a,b,r的值,代入所设方程中即可.

2020年最新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6)

试题类型: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和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轻质弹簧原厂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

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 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跑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 (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学.科.网

高考数学2019真题汇编-平面解析几何(学生版)

2019真题汇编--平面解析几何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 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 A .2 212 x y += B .22 132x y += C .22 143 x y += D .22 154 x y += 2.【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若抛物线y 2 =2px (p >0)的焦点是椭圆2231x y p p + =的一个焦 点,则p = A .2 B .3 C .4 D .8 3.【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O 为 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圆222 x y a +=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2 D 4.【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双曲线C :22 42 x y -=1的右焦点为F ,点P 在C 的一条渐 近线上,O 为坐标原点,若=PO PF ,则△PFO 的面积为 A . 4 B .2 C . D .5.【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已知椭圆22 22 1x y a b +=(a >b >0)的离心率为12,则 A .a 2 =2b 2 B .3a 2 =4b 2 C .a =2b D .3a =4b 6.【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数】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美好的曲线,曲线C : 221||x y x y +=+就是其中之一(如图).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曲线C 恰好经过6个整点(即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②曲线C ; ③曲线C 所围成的“心形”区域的面积小于3.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平面解析几何(综合题)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8:平面解析几何(综合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平面解析几何 (共 13 题;共 110 分)
1. (10 分) (2019·鞍山模拟) 在直角坐标系 于 、 两点.
(1) 求 的取值范围;
中,过点
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椭圆
(2) 当
时,若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为 ,直线 交 轴于 ,证明:
为定值.
2. (10 分) (2017·舒城模拟) 如图,O 为坐标原点,点 F 为抛物线 C1:x2=2py(p>0)的焦点,且抛物线 C1 上点 M 处的切线与圆 C2:x2+y2=1 相切于点 Q.
(Ⅰ)当直线 MQ 的方程为
时,求抛物线 C1 的方程;
(Ⅱ)当正数 p 变化时,记 S1 , S2 分别为△FMQ,△FOQ 的面积,求 的最小值.
3. (10 分) (2018 高二上·蚌埠期末) 已知抛物线 :
的焦点为 ,直线
交于点 ,抛物线 交于点 ,且
.
(1) 求抛物线 的方程;
(2) 过原点 作斜率为 和 的直线分别交抛物线 于 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两点,直线 过定点
与轴 ,
第 1 页 共 10 页

4. (10 分) (2018 高二下·遂溪月考) 已知椭圆 点到两焦点 , 的距离之和为 4.
的长轴与短轴之和为 6,椭圆上任一
(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 若直线 :
与椭圆交于 , 两点, , 在椭圆上,且 , 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问:是否存在实数 ,使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10 分) (2017·晋中模拟) 已知椭圆 C:
的右焦点在直线 l: x﹣y﹣3=0 上,且
椭圆上任意两个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与椭圆上任意一点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 .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若直线 t 经过点 P(1,0),且与椭圆 C 有两个交点 A,B,是否存在直线 l0:x=x0(其中 x0>2)使得 A,B 到
l0 的距离 dA,dB 满足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 x0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 (10 分) (2018·全国Ⅲ卷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
过点
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 与
交于
两点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1) 求 的取值范围
(2) 求 中点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7. (5 分) (2017·莆田模拟) 已知点 P 是圆 F1:(x﹣1)2+y2=8 上任意一点,点 F2 与点 F1 关于原点对称, 线段 PF2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 PF1 , PF2 交于 M,N 两点.
(1) 求点 M 的轨迹 C 的方程;
(2) 过点
的动直线 l 与点 M 的轨迹 C 交于 A,B 两点,在 y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Q,使以 AB 为直径的
圆恒过这个点?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2 页 共 10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