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工艺学考试复习提纲-整理版】

【生物工艺学考试复习提纲-整理版】

【生物工艺学考试复习提纲-整理版】
【生物工艺学考试复习提纲-整理版】

发酵工程考试复习提纲

初级代谢的氨基酸发酵根据需氧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请例举各类型的发酵产品。

答:①第一类谷氨酸族氨基酸发酵,在菌体呼吸充足下,产量才最大,若供氧不足,合成受到强烈抑制;(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脯氨酸)

②第二类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发酵,供氧充足可得最高产量,供氧受限影响不明显;(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

③第三类包括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仅在供氧受限,细胞呼吸受抑制,才能获得最大量的氨基酸,相反,产物形成反而受抑制。(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

1、最适pH与微生物生长,产物形成之间相互关系有四种类型,请简述之。

答:①菌体比生长速率μ和产物比生产速率QP的最适pH在一个相似的较宽的范围内(比较容易控制);②μ较宽,Qp范围较窄,或μ较窄,Qp范围较宽(难控制,应严格控制);

③μ和Qp对pH都很敏感,其最适pH相同(应严格控制);④更复杂,μ和Qp对pH都很敏感,并有各自的最适pH(难度最大);

2、培养基灭菌为什么要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

答:由于灭菌时的活化能E大于培养基营养成分破坏的活化能E’,因此,随着温度升高,灭菌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培养基中营养成分分解的速率常数的增加倍数。在热灭菌的过程中,同时发生微生物死亡和培养基成分破坏两个过程。温度能加速其过程进行的速度,当温度升高时,微生物死亡的速度更快,因此可以采用较高的温度,较短的灭菌时间,以减少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温瞬时灭菌法”。

4、泡沫对发酵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答:降低发酵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菌群的非均一性;泡沫升到罐顶从轴封渗出,增加了染菌的机会;导致产物的损失;消泡剂会给后提取工序带来困难。降低发酵罐的装料系数

5、分批发酵与连续发酵的优缺点。答:⑴分批发酵的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操作引起染菌的概率低;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异等问题缺点: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⑵连续发酵的优缺点:优点:能维持低基质浓度;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便于自动控制。缺点: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6、发酵过程中引起pH上升和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答:⑴引起pH下降的因素

碳源过量;消泡油添加过量;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⑴引起pH上升的因素

氮源过多;生理碱性物质的存在;中间补料,碱性物质添加过多

7、什么是淀粉的糊化、液化和老化。

答:①淀粉的糊化是指淀粉受热吸水膨胀,从细胞壁中释放,晶体结构破坏,并形成凝胶的过程。此时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是一个范围)。淀粉颗粒的晶体结构从有规则的层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结晶构造的破坏成为α-化,此时的淀粉称为α淀粉。

②液化是指淀粉糊化后温度继续上升或受到淀粉酶的作用,网状结构彻底破坏,淀粉链断裂成短链,胶体状态破坏,淀粉变成粘度较低的流动性料液的过程。其本质:淀粉彻底溶解与断裂,产生糊精。糊化和液化过程最显著的特征是粘度的变化。

③糊化或初步液化后的淀粉醪液在温度降低时,粘度逐渐增加,直至变为冻胶,称为“老化”,“反生”,也叫β-化。实质:淀粉分子重新排列,链间的氢键重新结合。老化引起输送困难,分解困难。加入α-淀粉酶充分液化可以克服。

8、从谷氨酸合成途径知,氨的导入主要方式有哪些?答:氨的导入主要方式: 糖代谢中间体还原氨基化;天冬氨酸或丙氨酸通过氨基转移;谷氨酸合成酶途径。

9、发酵过程中引起溶解氧异常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主要是好氧出现改变,如代谢异常,耗氧能力下降;染上烈性噬菌体,影响最为明显下降:①污染好气性杂菌,大量的溶氧被消耗掉;②菌体代谢发生异常,需氧量增加,使溶氧下降;③某些设备或工艺控制发生故障或变化,引起溶氧下降。

10、什么是絮凝剂和凝聚剂?

答:絮凝剂:可使液体中分散的细粒固体形成絮凝物的高分子聚合物。

凝聚剂:凝聚剂(coagulant)指的是让不稳定的胶体微粒(或者凝结过程中形成的微粒)聚合在一起形成集合体的过程中所投加的药剂的统称。

11、什么是酵母的1、2、3型发酵?

答:一型发酵:酵母菌在乙醇发酵中,将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乙醛作为氢受体最后生成乙醇的过程。其最终产物是乙醇。

二型发酵:当环境有亚硫酸氢钠时,它先与乙醛反应生成难溶的磺化羟基乙醛,迫使磷酸二羟丙酮代替乙醛作为受氢体,生成α—磷酸甘油,最后生成甘油的过程。其最终产物是甘油。三型发酵:在弱碱性条件下(PH7.6),乙醛因得不到足够的氢而积累,两个乙醛分子间会发生歧化反应,一分子乙醛被还原成乙醇,另一分子被氧化为乙酸,且需磷酸二羟丙酮担任氢受体,生成甘油的过程。其最终产物是甘油、乙醇、乙酸。

12、菌种退化的原因有哪些?答:基因突变(新菌种发生回复突变);变异菌株性状分离;连续传代;其它因素:菌种保藏不当;生长条件不满足(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

13、柠檬酸发酵,Mn2+缺乏促进柠檬酸积累的机制是什么?

答:Mn2+缺乏使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受阻,导致细胞内NH4+水平升高而减少柠檬酸对PFK的抑制,促进了EMP途径的畅通。

14、根据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方式及其代谢途径的不同,抗生素分为哪几类?

答:A. 蛋白质衍生物简单的氨基酸衍生物;寡肽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多肽大环内脂抗生素;含嘌呤和嘧啶碱基的抗生素;B.糖类衍生物糖苷类抗生素;与大环内脂连接的糖甙抗生素;其他糖甙抗生素。 C.以乙酸为单位的衍生物乙酸衍生物的抗生素;丙酸衍生物的抗生素;多烯和多炔类抗生素。

15、淀粉水解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淀粉水解方法有:酸解法;酶解法;酸酶结合法。

(1)酸解法: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具有生产方便、设备要求简单、水解时间短、设备生产能力大等优点。缺点:酸解法要求有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的设备:除了淀粉的水解反应外,尚有副反应的发生,这将造成葡萄糖的损失而使淀粉的转化率降低;酸水解法对淀粉原料要求较严格,淀粉颗粒大小要均匀;淀粉乳浓度也不能过高。

(2)酶解法:酶解法是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故酶解法又有双酶(或多酶)水解法之称。优点:①反应条件较温和。因此,不需耐高温、高压、耐酸的设备,便于就地取材,容易运作。②微生物酶作用的专一性强,淀粉水解的副反应少,因而水解糖液的纯度高,淀粉转化率(出糖率)高。③可在较高淀粉乳浓度下水解,而且可采用粗原料。④用酶解法制得的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异味,质量高,有利于糖液的充分利用。酶解法缺点:酶解反应时间较长(48 h),需要的设备较多,需要具有专门培养酶的条件,而且酶本身是蛋白质,易引起糖液过滤困难。

(3)酸酶结合法是先将淀粉酸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其水解成葡萄糖的工艺。淀粉颗粒坚硬,如果用α-淀粉酶液化,在短时间内作用,液化反应往往不彻底。工厂采用将淀粉用酸水解到一定的程度(用DE表示,一般为10~15),再降温中和后,用糖化酶进行糖化,此法的优点是酸液化速度快,糖化时可采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提高生产效率。酸用量少,产品颜色浅,糖液质量高。

16、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染菌的原因有哪些?

答:发酵早期染菌:种子带菌、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设备或管道有死角;中、后期染菌:中间补料、设备渗漏、操作不合理。

17、谷氨酸发酵与青霉素发酵最容易污染什么杂菌?

答:谷氨酸发酵:最怕污染噬菌体。链霉素、青霉素发酵:细短产气杆菌。柠檬酸怕青霉菌。

18、A搅拌的作用是什么?B发酵罐搅拌器的间距大小、搅拌叶径大小以及搅拌转速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A搅拌的作用:(1)增加溶氧速率①把大的空气泡打成小的②使液体作涡流运动,增加了接触时间③使发酵液呈湍流运动,减少液膜阻力,通气效率KLa增大。

(2)使微生物悬浮混合一致,促进产物代谢。

B、(1)一般对非牛顿型发酵液,间距应小点(2d以下);牛顿型发酵液,间距可大些(3-4d)(2)①当空气流量小或黏度小、菌体易分散均匀,采用小叶径,高转速较好;

②当空气流量大或黏度大、菌丝易结团的,采用大叶径,低转速较好;

19、什么是惰性助滤剂?常见的惰性助滤剂有哪些?

答:惰性助滤剂:是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粒状物质。常见的惰性助滤剂有:硅藻土、膨胀珍珠岩、石棉、纤维素、未活化的碳、炉渣、重质碳酸钙。

20、糖蜜有哪些特点?

答:含糖在50%左右,主要是蔗糖,转化糖;糖蜜中一般含有大量杂菌,主要为产酸细菌;糖蜜中含有4~12%的胶体,包括果胶质,焦糖,黑色素。灰分含量很大,5~10%;重金属离子,主要是钙,铅等离子,对酵母会有抑制;糖蜜成分不同,对微生物要求不同;糖蜜中除了糖之外,还含有含N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

21、直连淀粉与支链淀粉各有何特点?

答:直链淀粉,热水可溶,α-1,4糖苷键,遇碘兰色;葡萄糖只以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长链的葡聚糖,通常由200~300个葡萄糖残基组成;分子间排列紧密,浸泡,蒸煮都较困难,但淀粉酶易切断,浸出物含量高,淀粉出率高。

支链淀粉,热水不溶,α-1,4和1,6糖苷键,遇碘紫色;萄糖以α-1,4-糖苷键连接为主链,并有α-1,6-糖苷键连接作为分支点而形成的葡聚糖,分子很大,可含数千个葡萄糖残基;糖化不易彻底,含有小分子糊精,(低聚糖)。

22、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哪些?

答: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一般有下面几种:

A 斜面冰箱保藏法(酵母):斜面保藏是一种短期、过渡的保藏方法,放在4℃冰箱保存。一般保存期为三个月到六个月。

B 石蜡油封存法(酵母):通用于不能利用石蜡油作碳源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保存。保存期约一年左右。

C 沙土管保藏法(细菌,霉菌,防线菌)适合于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一般保存期可达2-10年不等。

D真空冷冻干燥保减法(细菌,防线菌)其基本原理是在较低的温度下(-15℃),快速她将细胞冻结,并且保持细胞完整,然后在真空中使水分升华。因此,菌种可以保存一般5年左右。

E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细菌,真菌)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微生物保藏法。尤其是一些不产孢子的菌丝体。其保存期最长。

23、按照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是否同步,发酵可分成哪几类。

答:类型Ⅰ∶也称为偶联模型(醇类、葡萄糖酸、乳酸)

类型Ⅱ∶也称部分偶联模型(柠檬酸、氨基酸)

类型Ⅲ∶也称为非偶联模型(抗生素、酶、维生素、多糖)

24、培养基灭菌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A湿热灭菌:①煮沸法;②流通蒸汽灭菌法;③间歇灭菌法④巴氏消毒法⑤高压蒸汽灭菌法

B干热灭菌:①干烧②灼烧和焚烧③红外线④微波⑤紫外线

C化学药剂灭菌

(1)0.1%~0.25%KMnO4溶液:用于皮肤、水果及饮具的消毒;

(2)0.5%~1%漂白粉溶液:用于环境消毒;

(3)75%酒精:用于皮肤及玻璃器皿表面消毒;

(4)0.25%新洁尔灭:用于皮肤和小器皿表面消毒及环境消毒;

(5)10%甲醛溶液:用于无菌室、摇瓶间及车间的熏蒸消毒;

(6)苯酚溶液:2-5%的苯酚溶液用于器械及车间环境的喷雾消毒;

(7)来苏尔,非典时期大量用的84消毒液:消毒皮肤桌面及用具等。

25、培养基湿热灭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26、什么是对数残留定律(掌握培养基灭菌时间的计算)?

答:在灭菌过程中,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遵循分子反应速度的理论。微生物数量由于受到温度

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也即菌的减少速率(即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速率)与任何一瞬间残存的菌数成正比,这就是对数残留定律。

27、什么是菌体的倍增时间(掌握微生物比生长速率与倍增时间的关系)?

答: Td=ln2/μ=0.693/μ.

30、㈠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㈡各细胞破碎方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㈠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

1、加热法:降低悬浮液的黏度,除去某些杂蛋白,降低悬浮物的最终体积,破坏凝胶状结构、增加滤饼的空隙度(不适用热敏性的物质)

2、调节悬浮液的pH :通过调节发酵醪pH 到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沉淀,同时络合重金属离子;(常用的酸化剂有草酸、盐酸、硫酸和磷酸)

3、凝聚和絮凝

凝聚:在投加的化学物质(比如水解的凝聚剂,像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成1mm 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作用:有些是对初始粒子表面电荷的简单中和,另一些是消除双电荷层(采用中性盐例如NaCl 等)而脱稳,还有些是通过氢键或其他复杂的形式与粒子相结合而产生凝聚

絮凝:使用絮凝剂(通常是天然或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 大小絮凝团的过程。其中絮凝剂主要起架桥作用。

4、添加助滤剂:一般为惰性助滤剂:是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粒状物质。作用:助滤剂表面具有吸附胶体的能力,并且由此助滤剂颗粒形成的滤饼具有格子型结构,不可压缩,滤孔不会被全部堵塞,可以保持良好的渗透性。常用的助滤剂:硅藻土等。

5、添加反应剂:添加可溶解的盐类,生成不溶解的沉淀;生成的沉淀能防止菌丝体粘结,使菌丝具有块状结构;沉淀本身可作为助滤剂,还能使胶状物和悬浮物凝固。

6、添加酶制剂:比如:加酶将多糖转化为单糖

d N

d t = -k N ——培养基中残留活菌数,个; t ——受热时间,min ;

k ——反应速率常数,或比死亡速率常数,min-1。

反应速率常数k 随微生物种类和加热温度而变化。 t= 2.303 k

l N0

Nt 对数残留定律

N0——开始灭菌时原菌数,个 Nt ——经时间t 后残留菌数,个。

㈡各细胞破碎方法的工作原理是:

A、机械破碎法

特点:处理量大、破碎效率高、速度快;

原理:对物料的挤压和剪切作用;

主要方法:高压匀浆珠磨超声波破碎

高压匀浆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间隙高速喷出后撞击到碰撞环上,细胞在受到高速撞击后,急速释放到低压环境,在撞击力与剪切力的综合作用下破碎。

珠磨原理:进入珠磨机的细胞悬浮液与极小的研磨剂,即微球(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铝d<1mm)一起快速搅拌,细胞与微球间互相碰撞、剪切,使细胞破碎,释放内含物。

超声波破碎工作原理: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液体发生空化作用,空穴的形成,增大和闭合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和剪切力,使细胞破碎

B、非机械法

(1)酶溶法:(2)化学法:利用化学试剂溶解细胞壁或抽提细胞中某些组分的方法。①酸碱来调节溶液的pH;②有机溶剂:甲苯;③表面活性剂:都是两性化合物,分子中有一个亲水基团和一个疏水基团,在适当的pH值和离子强度下,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微胶束,使膜的通透性改变或使之溶解

(3)物理法:①渗透压冲击法:将细胞放在高渗透压的介质中,达到平衡后,转入到低渗透压的缓冲液或纯水中;②冻融法:低温冷冻而在室温下缓慢融化

31、微滤、透析、反渗透、超滤、结晶等下游操作的技术原理。

答:微滤:是筛分过程,操作压力一般在0.7-7kPa,原料液在静压差作用下,透过一种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可以分为微滤多种,比如折叠滤芯、熔喷滤芯、布袋式除尘器、微滤膜等。透过纤维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孔滤膜,利用其均一孔径,来截留水中的微粒、细菌等,使其不能通过滤膜而被去除。

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反渗透: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就会向稀溶液流动,即发生反渗透。

超滤:超滤又称超过滤,用于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超滤的机理是指由膜表面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以筛滤为主。结晶:利用只有同类分子或离子才能排列成为晶体的性质进行物质分离。

32、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答:制备工艺如下:

①麦芽的糖化:采用升温浸出糖化法。利用低温水(35-38℃)浸渍麦芽,时间为0.5-1.0小时;升温至50℃,进行蛋白质分解,保持40分钟;再缓慢升温至62-63℃,糖化30分钟左右;继续升温至68-70℃,直到完全糖化;最后再升温至75-78℃,终止糖化。②麦芽汁的过滤:首先将糖化醪泵入过滤槽,搅拌均匀后静置20 min;其次对麦糟进行洗涤,用78-80℃的热水分2-3次将吸附在麦槽中的可溶性浸出物洗出。③麦芽汁的煮沸:通常采用传统的间歇常压煮沸法。煮沸时间一般为70-90分钟。④酒花的添加:添加酒花的量大约为总量0.06%。采用三次添加法(煮沸90分钟为例)。方法:初沸5-10分钟后加入总量的20%左右;煮沸40分钟左右加入总量的50-60% ;煮沸终了前5-10分钟,加入剩余量。

⑤麦芽汁的处理:热凝固物的分离、冷凝固物的分离、麦芽汁的冷却与充氧等。对热凝固物的分离通常采用回旋沉淀槽。⑥麦芽汁的发酵:a. 酵母的扩大培养;b. 酵母的发酵

33、啤酒的酿造原料有哪些。

答:大麦,辅助原料(大米,玉米淀粉,糖浆等),啤酒花,水。

34、啤酒的类型。

答:(1)按所用酵母品种分类:上面发酵啤酒:采用上面酵母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较高(英国的啤酒)。下面发酵啤酒:采用下面酵母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较低(德国的啤酒)(2)按麦芽汁浓度分类:

低浓度啤酒:原麦芽汁浓度为2.5-8°P,酒精含量为0.8-2.2%

中浓度啤酒:原麦芽汁浓度为9-12°P ,酒精含量为2.5-3.5%

高浓度啤酒:原麦芽汁浓度为13-22°P ,酒精含量为3.6-5.5%

(3)按生产方式分类:

鲜啤酒: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新鲜啤酒。存放时间较短,一般为7天

纯生啤酒: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新鲜啤酒,而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无菌过滤。口味新鲜,淡爽,啤酒稳定性好,保质期可达半年以上,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啤酒。熟啤酒:保质期较长,可达三个月左右。

北化生物工艺学问答题与答案1

一.简述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应用于发酵的优势。 1.种类多,分布广。目前微生物种类在10万种以上,具有多种代谢方式。在生化过程 中积累不同种类的代谢产物,用于多种发酵工业的生产,产品丰富,如(。。。。)。营养谱极广,生长要求不高,繁殖快,自然界分布极广,适宜生产研究就地区取材。 2.高面积-体积比,代谢能力强。其比表面积相当大,利于微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能 量、信息交换,具有高代谢速率。其代谢强度高于高等动物千、万倍。 3.生长迅速,繁殖快。微生物具有最快的繁殖速度,在工业上有重要意义。适宜条件 下能达到几何级数增殖。 4.适应性强,容易培养。代谢灵活,酶系可受诱导,以适应环境变化。其诱导酶可占 蛋白的10%。故其可耐高温、低温、盐高盐,高酸碱、干燥、辐射、毒物等极端环境。 5.易变性。诱变剂容易使其遗传物质变异,改变代谢途径,产生新菌种。而次特性对 菌种保藏、发酵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用于发酵的优势:不需高温设备,利用原料比较粗放,主要采用低廉的农副产品,不需特殊催化剂、副产品少,无毒性。 二.常用工业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每种列举三个典型,并说明其主要产品。 1细菌,醋杆菌属有醋化醋杆菌(食醋),巴氏醋杆菌(食醋)。弱氧化醋杆菌(山梨糖、酒石酸等)。 乳杆菌属:德式乳杆菌(左旋乳酸) 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α-淀粉酶,蛋白酶,诱变后生产肌苷,鸟苷) 梭菌属:丙酮丁酸梭菌(丙酮丁醇) 大肠杆菌:(天冬氨酸,缬氨酸,苏氨酸,) 产氨短杆菌:(辅酶A) 2放线菌,链霉菌属:灰色链霉菌(链霉素),金色链霉菌(金霉素),红霉素链霉菌(红霉素) 小单孢菌属:绛红小单胞菌(庆大霉素),棘孢小单孢菌(庆大霉素)。 3霉菌,曲霉属:黑曲霉(酸性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米曲霉(糖化淀粉酶,蛋白酶)。黄曲霉(液化淀粉酶) 青霉属:产黄青酶(青霉素,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维c),桔青霉(桔霉素,脂 肪酶等),娄地青霉(干酪,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 根酶属:黑根霉(果胶酶),米根霉(酒曲,乳酸),华根酶(液化淀粉酶) 红曲霉属:红曲霉(淀粉酶,麦芽糖酶) 4酵母菌:酵母属:啤酒酵母(啤酒,面包,饮料)。 裂殖酵母属,发酵糊精,菌粉。 假丝酵母属:产朊假丝酵母(饲料、蛋白质),解脂假丝酵母(发酵煤油。石油脱蜡) 毕赤酵母(固醇、苹果酸、) 汉逊氏酵母(乙酸乙酯) 球拟酵母属(多元醇,氧化烃类) 红酵母属(产脂肪) 三.简要说明微生物诱变育种的操作步骤: 1.出发菌株的选择:①自然界分离的野生菌株②通过生产选育,自发诱变的菌株③已 经诱变的菌株。高产菌可先进行杂交再作为出发菌株 2.菌悬液制备:使细菌同步生长,悬液经玻璃珠打散,并用脱脂棉过滤。处理细菌的

生物工艺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生物工艺学: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原料加工以提供产品或用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2 发酵工程: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结合,生物方面的各种工程的总称,技术的开发产业化。3,自然选育:利用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变异的原理,通过分离筛选等方法,排除衰变型菌株,从中选择维持原菌落生产水的菌落,并获得纯种 4 随机筛选:将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的菌株凭经验进行筛选,以从中挑选出目的菌株的过程 5 理性化筛选根据遗传学原理,设计选择性筛子,从将目的菌种筛出来 6目的筛选在理性化筛选的基础上,每一次摇瓶筛选都采用不同的技术指导,使变株的选出频率进一步提高以达到筛选的目的 7 杂交育种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以吻合后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8 原生质体融合: 把两个亲本的细胞壁分别通过酶解作用加以瓦解,使菌体细胞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只有原生质包裹的球状体,两亲本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条件下使之融合,由PEG作为助融剂,使期发生细胞融合,使两亲本基因由接触到交换,从而实现基因组合 9 简述传统生物技术与现在生物技术的区别: 传统生物技术:利用现有生物、宏观水平、传统技术、注重产量的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利用改造的生物、微观水平、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技术、注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10 简述发酵工艺的历史和特征、 历史:天然发酵时期,对微生物本生与缺乏的认识;纯培养技术的建立,发酵技术的建立是第一个转折期,人为控制微生物的时代;通气搅拌技术的发展发酵工业第转折期,发酵工程的开端,青霉素发酵的开始;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第三转折期,氨基酸,核苷酸的发酵;发酵原料的转换,糖质原料到非糖质原料;基因工程的运用;,广泛的生物产业,固定代细胞技术,单棵隆抗体。特征:常压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材料多价格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的原料,不需要精制反应自动调节反应途径高度专一和选择性,对环境污染少,生产过程无害,可以不增加设备而增加产量,投资少见效快。11发酵工程的发展方向:1菌种的筛选及新的活性物质的筛选,2对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进行的研究,3使用新的发酵工艺和新的控制程序 12微生物来源的途径:传统生态途径:土壤筛选;现代遗传途径:对现有菌种进行改造;基因突变:诱发突变;基因重组:基因克隆,原生质体融合 14 获得菌种的方法步骤有哪些?1样品收集,2采集后处理,3菌种培养4纯化 15 纯种的常规分离方法有哪些?理平板划线法,倾倒平板法,涂布培养,毛细管法,小滴分离法,显微操作 16 富集培养的选择压力有哪些?温度,渗透压,氧气,光,PH与氧化还原电位,培养基抗生素 17 工业微生物分离的注意事项:培养基的来源,丰富,价格低;温度选择常温或偏高;不需要特殊的生产设备;菌种遗传稳定性好;发酵的浓度高,产物收率高;产物容易提取 18 菌种选育的含义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有哪些 含义:把菌种进行诱变处理,用随机或理性方法获得目的变体。基本原理:根据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性,利用自然选育,诱变育种,代谢控制,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方法,将菌种进一步纯化改变,以获得优良的品种。主要方法:自然选育,诱变育种,代谢控制,杂交育种,分子育种 19 摇瓶复筛的目的是什么?考查菌种生产的自然波动范围;考察菌种的稳定性;更接近生产工艺; 获得更的种子量

九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A.B. C.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的妈妈做了双眼皮手术,她不能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她的子女[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3/26/2168996495728640/2169488000483328/STEM/5e582f0 ed2564492a7b4b21d63e65ab6.png] B.女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 C.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3/26/2168996495728640/2169488000483328/STEM/5e582f0 ed2564492a7b4b21d63e65ab6.png] D.一只黑色雄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A)和一只灰色雌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a,黑色相对于灰色为显性)交配,它们的子一代将既有黑色的,也有灰色的 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下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多吃些图甲中c、d层食物 B.图甲中c层物质在图乙h部位开始消化

C.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X曲线来表示 D.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4.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R)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r)决定的。如果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5.某同学通过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形态结构,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菜豆种子的主要结构是子叶,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乳 B.菜豆种子有胚和种皮,玉米种子没有种皮 C.滴加碘酒的玉米种子纵剖面,其种皮和胚未被染成蓝色 D.在菜豆种子的“豆瓣”上滴加碘酒,变蓝的结构是子叶 6.下列与遗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所有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 B.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C.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7.“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 A.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 C.较a和b,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 D.a、b一定比c、d高等 8.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9.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 6、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组成:包括部分和部分。生物部分包括、和。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农田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最弱)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中看到“d”,那么在纸上写的是”。 ②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11、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①—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④ —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和。 13、和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动植物一定有的转换器是 叶绿体:将能转变成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核→→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2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器官) 23、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按寄生细胞分为病毒、病毒和病毒(噬菌体)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的分化。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28、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新编生物工艺学复习题11

新编生物工艺学复习题2 1、绪论 一、生物技术归纳起来可有三个特点 ?A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B反应中需有生物催化剂的参与; ?C其最后目的是建立工业生产过程或进行社会服务,这一过程可称为生物反应过程二、生物催化剂特点 1)优点 A常温、常压下反应,B反应速率大,C催化作用专一,D大幅度提高效率,成本低廉 2)缺点 A稳定性差.B控制条件严格.C易变异 三、近代生物技术的全盛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核心技术和产业: ?青霉素工业化生产;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和抗生素产业的兴盛以及新的初级代谢产物开发; ?以酶为催化剂的生物转化及酶和细胞固定化技术及应用。 四、现代生物技术建立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开始)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特征。 2、生产菌种的来源与菌种选育 1)微生物选择性分离方法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1、含微生物材料的选择—采样 2、材料的预处理 3、所需菌种的分离 4、菌种的培养 5菌种的选择和纯化 理想的工业发酵菌种-优良菌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1)遗传性状稳定; (2)生长速度快,不易被噬菌体等污染; (3)目标产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理论转化率; (4)目标产物最好能分泌到胞外,以降低产物抑制并利于产物分离; (5)尽可能减少产物类似物的产量,以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及利于产物分离; (6)培养基成分简单、来源广、价格低廉; (7)对温度、pH、离子强度、剪切力等环境因素不敏感; (8)对溶氧的要求低,便于培养及降低能耗。 2)液体富集培养,即通过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所需菌株生长,或/和不利于其他菌株生长的条件(供给特殊的基质或加入抑制剂),从而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株数量的培养方法。 3)菌种选育是微生物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方法有传统的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以及现代的原生质体融合与基因工程等。 4)自然选育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发突变,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体的古老的育种方法。 5)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然后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的育种技术。

生物工艺学教案及讲稿1.2.3.4

第1讲绪论 教学内容:1. 绪论 §1-1 生物技术的定义和性质 §1-2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1-3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的要求:1. 掌握生物工艺学的定义,特点,生物技术概念的范畴 2. 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3. 了解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技术的定义,内涵 2、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自学结合 内容提要及课时分配:1、生物技术的定义和性质(20′) 2、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60′) 3、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20′) 作业: 1. 由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IECDO)提出的有关生物技术的定义有何特点? 2. 教材中把生物技术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代表性技术和产品? 主讲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日期:2010.9.7 导入新课: 介绍生物工艺学的内涵,教材包括得主要内容,重点要学习的章节和内容,强调学习生物工艺学的重要意义。 1 绪论 1.1 生物技术的定义 ⑴1919年匈牙利艾里基提出:“凡是以生物机体为原料,无论其用何种生产方法进行产品生产的生物技术”都属于生物技术; 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定义倾向于:必须采用基因工程等一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内涵或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技术; ⑶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IECDO)在1982年提出定义: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用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IECDO)提出生物技术定义的特点: 生物作用剂:指从活的或死的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的机体、组织、细胞、体液以致分泌物以及上组分中提取出来的生物催化剂——酶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提供的产品:可以是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等产品; 被作用的物料:可以是有关的生物机体或其中的有关器官,如细胞、体液以及极少量必须的无机物质; 应用的自然科学:可以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以及相关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 应用的工程学:可以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 1.2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生物技术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经验生物技术时期;近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近代生物技术的全盛时期,现代生物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1.2.1 经验生物技术时期(人类出现到19世纪中期)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甚至4000多年)以前如酒类的酿造,豆粮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全)带详细图解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全)带详细图解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w w w . H B . com (要求熟记于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1 ——35 人教版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复习资料w w w . H B . com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

中考生物结业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考生物结业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做法主要原理 A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及时排涝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带土移栽花草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D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A.A B.B C.C D.D 2.安丘蜜桃是我市的名优果品之一。下列关于安丘蜜桃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系发达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 B.桃核的硬壳部分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C.枝芽中的生长点能产生新的芽结构 D.夏季修剪能有效地促进花芽的形成 3.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R)决定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r)决定的。如果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5.某同学通过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形态结构,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菜豆种子的主要结构是子叶,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乳 B.菜豆种子有胚和种皮,玉米种子没有种皮 C.滴加碘酒的玉米种子纵剖面,其种皮和胚未被染成蓝色 D.在菜豆种子的“豆瓣”上滴加碘酒,变蓝的结构是子叶 6.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装片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bcd。 B.观察装片时甲为镜筒上升,乙为镜筒下降。 C.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D.该同学觉得看到的细胞太小,就转动转换器,又觉得太暗,继而换成平面镜。 7.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8.某同学为了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下的装置进行了实验。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打开阀门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发现,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 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 C.如果将两个装置都密封,实验会更快效果也更好 D.若乙的石灰水稍浑浊,说明煮熟的种子呼吸较弱 9.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生物药物概论 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 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和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怎样保存微生物菌种?何谓菌种退化?如何检查菌种退化? 诱变育种的总体流程是怎样的?选择出发菌需注意哪些事项? 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是什么? 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哪些类别? 术语: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薄膜浓缩,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蛋白质组学,酶工程,immobilized enzyme,抗体酶,模拟酶,组合生物合成,药物基因组学,DNA Shuffling,定向进化,甘油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去除发酵液中杂蛋白有哪几种方法? 去除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有哪些? 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细胞破碎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超声波破碎细胞的原理? 术语:凝聚作用,絮凝作用,渗透压冲击法,错流过滤,超声波破壁,酶法破壁,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反复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液氮研磨法,丙酮粉 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什么? 溶剂萃取法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 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改变pH值将如何影响酸性或碱性抗生素的分配系数? 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 破坏乳状液的方法有哪些?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有哪些? 双水相萃取的优缺点有哪些?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有哪些? 超临界流体萃取有哪些特点?常用的流体为哪种?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超临界萃取的流程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术语:有机溶剂萃取,反萃取,双节线,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反胶束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能斯特分配定律,表观分配系数,萃取因素,萃取剂,萃余液,HLB值 沉淀和结晶 什么是“盐析沉淀”?盐析的基本原理? 影响盐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生物工艺学2

第一章 1、生物工艺学定义: A 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定义: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一般称为生物催化剂,是游离或固定化细胞、酶的总称)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和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B生物工艺学,也称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设计改造生物体或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 2、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是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生化工程)新技术。 3、发酵工程: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发酵(广义):任何通过大规模培养微生物来生产产品的过程。 4、酶工程:它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酶,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性质进行生物转化的技术。其内容包括酶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酶反应器、酶的应用。 5、生物工艺学特点:(1)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采用生物催化剂;(3)采用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过程中废物的危害性小,但由于原料成分难以控制,会给产品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6、生物反应的一般过程: 7、生物反应过程的工业生产主要有以下三种:酶催化反应过程;细胞反应过程;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 第二章 1、醋酸杆菌AS 1.41:是我国酿醋工业常用菌种之一。产醋酸量6%~8%,可将醋酸进一步氧化为CO2和H2O。最适生长温度28~30℃,耐酒精浓度8%。 2、酵母菌:兼性厌氧 有氧条件下,将可发性糖类通过有氧呼吸作用彻底氧化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供菌体繁殖; 无氧条件下,使可发酵性糖类通过发酵作用(EMP途径)生成酒精和CO2,释放较少能量供细胞繁殖。 3、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代谢调控机制不完善的菌株,以改良菌种的特性,使其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4、诱变育种:是通过人工处理微生物,使之发生突变,并运用合理的筛选程序和方法,把适合人类需要的伏良菌株选育出来的过程。 5、理性筛选:是指运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的原理,根据产物已知的或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机制和产物分子结构来进行设计和采用一些筛选方法,以打破原有的代谢调控机制,来获得高产突

中考生物结业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考生物结业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 A.左心室B.左心房 C.右心室D.右心房 2.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断尾的小鼠生出有尾的小鼠 B.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C.父母都为双眼皮,孩子为单眼皮 D.同卵双生的兄弟胖瘦不同 3.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B.许多植物的茎含有形成层,可以不断长粗 C.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 D.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三种无机盐 4.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脑部神经细胞退化,导致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能发展成痴呆,甚至死亡。研究发现此病的形成是4号染色体上HTT基因发生异常导致的(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HTT基因和异常HTT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B.HTT基因是4号染色体的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异常H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D.去除携带异常HTT基因的染色体可根治此病 5.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6.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7.面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正面是() A.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B.AB段表示吸气过程 C.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8.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南充市二0一四年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案框内,每小题4分,共60分) 1.梦想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右图时,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哪些观点正确 ①图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树→虫→鸟→细菌、真菌 ②该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 ③若图中树生长的土壤被农药 DDT 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 DDT 积 累最多的生物是鸟 ④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无叶绿体,它们是分解者 得 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⑤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⑥与图中的生物相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 C .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 2.图1 为显微镜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图 2 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小辉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对光的过程中,转动转换器使②号镜头对准通光孔 B.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选择①号镜头与④号镜头组合 C.略微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D.由视野A 转到视野B,应把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撕→展→盖→吸 B.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生理盐水 C.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直接平放在观察的材料上 D.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下列营养物质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是 A.维生素B.葡萄糖C.脂肪D.氨基酸 5.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 B.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在吸气过程中,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工艺学》ppt上复习题整理-1

复习整理——根据课件后的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生物药物 Biopharmaceutics: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 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 生物药物的特性 一、药理学(pharmacology)特性: 1、活性强: 体内存在的天然活性物质。 2、治疗针对性强,基于生理生化机制。 3、毒 副作用一般较少,营养价值高。4、可能具免疫原性或产生过敏反应。 二、理化特性: 1. 含量低、杂质多、工艺复杂、收率低、技术要求高; 2. 组成结构复杂,具严格空间结构,才有生物活性。对多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不稳定。 3. 活性高,有效剂 量小,对制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要严格要求(包括标准品的制订)。 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是一类特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结构物质,还包括借助微生物转化(microbial transformation)产生的用化学方法难以全合成的药物或中间体。 生化药物:指从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中获得的天然存在的生化活性物质, 其有效成分和化学本质多数比较清楚。 生物制品:一般把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制造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统称为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在我国又统称为生物制品。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包括基因的定点突变和基 因表达对蛋白质进行改造,以期获得性质和功能更加完善的蛋白质分子。 RNA干涉( 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dsRNA(双链RNA) 引起同源mRNA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 1.生物药物有哪几类?重组DNA药物、基因药物、天然生物药物、合成半合成生物 药物 2.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3.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生物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菌种的扩大培养 . 生长因子,临界氧浓度诱变育种,.培养基 .前体,. 反复补料培养.呼吸商, . 临界稀释率,空气的相对湿度补料分批培养,. 竞争性抑制,. 培养基的分批灭菌,. 发酵. Ks .空气湿含量,.合适诱变剂量,. 倒种,. 自然选育,生物反应动力 VVM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不产孢子的菌丝体来说,那种方法最为理想且保存时间长。 A 菌丝速冻法 B 沙土管保藏法 C真空冷冻干燥法 D 液氮超低温保存法 2.下面出现那种异常情况最可能是噬菌体污染了。 A pH上升 B pH下降,菌丝体畸变 C pH下降,菌丝体消解 D pH上升,菌丝体畸变 3.下面那种诱变剂在不同pH下以不同机制进行诱变,并有“超诱变剂”之称。 A NTG B 快种子 C 氮芥 D 亚硝酸 4. 进行淀粉酶生产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当选用那种原料作为碳源。 A 乳糖 B 淀粉 C葡萄糖 D 蔗糖 5.种子罐的种子移植到发酵罐中主要采用()法。 A 差压法 B 火焰接种法 C 微孔接入法 D 紫外无菌接种 6.下面哪个选项能够表达接种龄()。 A 对数后期 B 对数中期 C 对数前期 D 培养12小时 7.种子的总量为50m3,发酵罐培养液消后体积为500m3请问接种量为() A 9.9% B 10% C 91% D 50m3 8.分批培养过程中,不考虑抑制作用,减速期的长短下面那种说法正确()。 A Ks值越大减速期越长 B Ks值越大减速期越短 C u max越大减速期越短 D u max越大减速期越长 9. 初级代谢产物或分解代谢产物的形成速率和菌体生长多为()。 A 生长关联型 B非生长关联型 C部分生长关联型 D 和菌体浓度相关型 10.连续培养时,容易遭到那种杂菌的污染()。 A 杂菌一次污染量太多 B比生长速率大 C 杂菌比生长速率小D 对数期的杂菌 11.对于产孢子能力强、孢子发芽快、生长繁殖旺盛的菌种主要采用()直接作为种子罐的种子。 A 菌丝体 B 孢子 C 子实体 D 芽孢 12. 发酵罐的装料体积500m3为从一级种子罐到发酵罐的接种量都为10%,第一级种子罐装料体积为50升,请问种子罐发酵级数()。 A 5级 B 6级 C 7级 D 4级 13. 次级代谢产物的形成速率和菌体生长多为()。 A 生长关联型B非生长关联型 C部分生长关联型 D 和菌体浓度无关

2020年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提纲(全套)

2020年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 提纲(全套)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中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研究发现,成熟的疟原虫在消化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对疟原虫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血红素),但这种有毒物质很快就会转化为无毒物质。某抗疟药物能够有效干扰这一转化过程,使有毒物质积累而杀死疟原虫。根据资料分析,该抗疟药物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是() A.疟原虫转移到人的肝脏部位后进入休眠状态 B.休眠态的疟原虫在肝脏细胞内发育成幼虫 C.疟原虫幼虫转移至血液中并在此发育成熟 D.成熟的疟原虫利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繁殖 2.下图为四种单细胞生物示意图,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甲和乙 B.甲以芽孢繁殖,乙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 C.丙与丁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丙仅无细胞壁 D.它们都能生长和繁殖 3.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4.“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

A.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 C.较a和b,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 D.a、b一定比c、d高等 5.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6.下列关于潍坊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 A.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 B.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7.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 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 C.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 D.观察小鱼尾鰭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管径最小的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8.已知某夫妇都能卷舌,且基因组成都为Aa。从理论上推测,他们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是 A.25% B.50% C.75% D.100% 9.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小动脉,一端连接小静脉 B.左心房收缩将血液压送至送至左心室,此时,主动脉基部的瓣膜打开着 C.冠脉循环开始于主动脉基部,终止于右心房,为心肌供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D.清晨,血液流经小肠壁后,O2减少,CO2增加,养料增多 10.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化工工艺学考试卷

《化工工艺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 的可能性,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合成氨CO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两种类型。 5、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_两种类型。 6、氨合成塔的内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加热器三个部分组成。 7、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两步进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8、在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硫铁矿在进入沸腾焙烧炉前需要达到的 组成指标为:S>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H O<8%。 2 9、在沸腾炉焙烧硫铁矿时要稳定沸腾炉的炉温需要做到的三个稳定分别为:① 稳定的空气量、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_。 10、电解法生产烧碱的电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应方程式)。 二、简答题(本题共50分,共5小题,每题各10分) 1、简述烃类蒸汽转化过程中析炭的危害及防止析炭应采取的措施。 2、简述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含量)及各组分的作用。 3、简述硫酸生产两转两吸工艺的优、缺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