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旅游导游词(中英文)

厦门旅游导游词(中英文)

厦门旅游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我们代表厦门康辉旅行社欢迎各位到厦门来观光旅游,我姓,是厦门康辉旅行社的导游,我们开车的是师傅姓他是位有多年经验的司机,各位请放心。在厦门旅游期间将由我我们两位给各位提供服务,如果你们有什么要求,请要不要客气,尽管告诉我们,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来满足大家,并力求做到让各位玩得开心,住得舒服,吃得满意。在此我们也祝愿各位在厦期间一切顺利,当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工作得到各位的支持和配合。各位此次到厦门旅游,正值厦门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我们也想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给各位留下美好印象,也算我们为厦门“创旅”做也一点贡献吧!

各位团友在厦门下榻的宾馆是,该宾馆位于,从机场到宾馆行车时间大概分种。因此我想利用这段时间向各位介绍厦门的概况及下榻宾馆的设施和附近的一些情况。(概况略、宾馆设施略)

好了,各位下榻的宾馆到了,请各位把随身的行李带下车,大件的的行李由宾馆的服务生负责送到各位的房间里,请放心,各位先在大堂休息,我与领队一起把房间给各位分好。(客人拿到钥匙后)各位旅途一定很累了,请各位早点休息,明天早上我们的活动安排是这样的,叫早时间:早餐时间:,

早餐地点:酒店楼餐厅、出发时间:早上游览福建十佳风景之首“海上花园”——鼓浪屿,下午参观集美学村。

祝大家愉快!

厦门概况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海港风景城市,福建省的省辖市,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两年来又相继被评为全国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胜城市,1996年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1997.7.5荣获国家环境保护城市。

厦门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由厦门岛,鼓浪屿、集美区、杏林工业区、海沧外商投资区,同安区及周围一些小岛组成,全市面积1565平方公里,厦门岛面积133.54平方公里,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全市人口208万,其中市区人口80万。

厦门距高雄165海里、香港287海里、上海695海里、新加坡6650海里。这里的海港海水深、少雾、避风、不冻、少雨。海岸线总长234公里,深水岸线43公里,万吨巨轮可以不受潮水涨落和气候限制直泊内港。

据说在远古的时候这里是白鹭栖息的地方,因此厦门岛又有很多别称,有鹭岛、鹭洲、鹭屿、鹭城等,厦鼓海峡被称为鹭江。白鹭也被评为厦门市市鸟,三角梅、凤凰树分别被评为市花和市树。

根据多年来考古研究以及最新发现的一些文物,如石斧,石锛和石器陶瓷,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厦门岛上劳动和生活——他们是古越族的一支——闽越族。

目前有史料可以稽考的是唐代中叶开始有汉族人从外地迁入厦门,开疆辟土,发展农业生产。

历来厦门有“南陈北薛”长久流传的说法据许多地方史书文献记载,唐代有姓陈和姓薛的两族人迁到厦门最高峰洪济山分南北两面而居,南麓陈邕之子陈使则,北麓薛令之子分别从莆田和福安县迁徙厦门。

从宋代开始,厦门称嘉禾里,属泉州府同安县政区的一部份。元代当朝在厦门设立具有军政两种职能的嘉和千户所驻兵千人,明代“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海防力量,派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建“卫”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所”,拥兵船五十艘,厦门是当时“永宁卫”辖下的中、左两所所在地,故又称“中左所”,周德兴建厦门城于1387年,1395年建成,城周围四百二十丈,城门有四个,东门又称“启明”,西门“怀音”,南门“洽德”,北门“横枢”,城内驻扎官兵一千多名,现厦门工人文化宫后面是古城遗址,从建立“中左所”和厦门城开始,厦门做为军港登上历史台留下许多光荣史迹,明代许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俞大曾在此大败“倭寇”。

明、清两代,厦门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非常发达,1516年葡萄牙殖民者在厦门设立公行,此乃历史上厦门第一次与西方国家进行的贸易记录,接着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以各种借口在厦门进行贸易活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厦门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其他为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开放给外国人自由通商。

辛亥革命后,厦门曾一度恢复“思明县”的名称。1933年改设厦门市。

1949年10月1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厦门。

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创办经济物区,1984年3月又将特区范围由原来的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包括鼓浪屿)。1989年5月,国务院又批准厦门的杏林、海沧设置台商投资区,享受经济特区待遇。

1988年,福建省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举行,1997年,恰逢十周年纪念,国家批准把福建省贸易洽谈会晋升为中国贸易洽谈会,这样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厦门投资,为厦门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厦门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海洋性气侯,这里气侯宜人,年均气温摄氏21度左右。最冷的二月份,平均气温15度左右,极端低温度摄氏2度左右;最热的八月份,平均气温35度左右。极端最高温度38度左右。这里的年降寸量为100豪米左右。适宜的气候和充足的雨量。为各种植中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种水果、蔬菜丰富多彩。连续上市。厦门由于地处台湾海峡两岸,每年夏季有几次受台风的影响,但由于港外多岛屿的阻饶,台风并没有对厦门造成较大的损失。

厦门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海、陆、空交通极为方便。1996年11月18日厦门国际机场二期竣工,投资8亿元人民币,总面积12万 7千平方米的候机楼,其规模为全国第二,现已开通的国际航线有新加坡、印尼的雅加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等大部分城市,海上、陆上交通四通八达,真的是“风驰电掣缩千里为咫尺,海山欢连五洲成一家”。

厦门做为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工业为主充分挥厦门城市的有利条件,引进外资、港资、侨资、台资及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人才,促进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并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成为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的政策的窗口。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厦门风光,具有山、海、岩、洞、寺、远、花、木诸种神秀,兼备民族风格,闽南色和园情调,还有不少古垒古迹、历史文物可供观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建设,厦门原来的二十四景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景点不断增加。鼓浪屿、万石岩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区,其总面积26.074平方公里。“海上花园”鼓浪屿,闽南古刹南普陀,侨乡集美学村,百年古炮、胡里山、万古植物园等风景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鼓浪屿日光岩(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厦门旅游。首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小高或高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他姓李,大家可以叫他李师傅。你们这几天在厦门的行程都由我和李师傅为你们服务。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

从这里到鼓浪屿需要10分钟的时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鼓浪屿的概况。

鼓浪屿在厦门岛的西南方向,是一个椭圆形,四面环海,到处沙坡的小岛,与厦门岛隔着一条500米宽的鹭江,从轮渡码头乘船过海5分钟即可抵达。鼓浪屿是厦门的一个区,面

积1.91平方公里,人口1.62万人。很早的时候,这里还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因此,开始(宋元时)叫“圆沙洲”,元末明初,才有人在这岛上生活,同时,有了“鼓浪屿”的名称。为什么称作“鼓浪屿”呢?在岛上西南端海滩岸边,屹立着一块长期受海潮冲击形成“海蚀洞”的岩石,每受海浪冲击就发出像擂鼓的声音,这块岩石就被叫做“鼓浪石”。这个岛空气清新,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它还有三大特点:一、“钢琴之岛”。岛上曾经有500多架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世界少有。而手风琴、小提琴、吉他更是不计其数。我国不少著名的音乐家曾在这里熏陶成长。如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声乐指挥家周淑安,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曾获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因此,鼓浪屿又有“音乐之岛”、“音乐艺术家的摇篮”的美称。

二、“万国建筑博物馆”。鸦片战争以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西方列强的领事官员、传教士、商人,纷纷踏上鼓浪屿,抢占海边风景最美、环境最幽雅的地方建造领事馆、公馆、教堂,西方风格的建筑从此出现在鼓浪屿上。现今鼓浪屿上一共保存有世界上13个国家的类型不同风格各异的建筑。同时,清末民初,军阀土匪横行,生活不宁。鼓浪屿在外国领事的控制下,变成不受中国政府管辖的公共租界,比较平静。于是,大批华侨到鼓浪屿建造别墅住宅。在二、三十年代的十余年中,华侨在鼓浪屿就建造起1000多幢别墅住宅,构成鼓浪屿建筑的洋洋大观。华侨建造的这批别墅又带回侨居国的建筑技艺又融进了他们的别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十分灵秀的建筑形体,成为厦门难得的宝贵遗产。

三、"步行岛"。鼓浪屿上没有机动车,连自行车也没有,是步行者的天堂,是个步行岛。即使是外国政府首脑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岛上游览,又如我国领导人邓小平来视察,都要像普通百姓一样步行,任何人不分贫富贵贱,到了鼓浪屿一律平等,都要步行,所以,人们又称鼓浪屿为"平等岛"。

车到码头,请大家把随身物品带好,跟我上轮渡。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开始游览鼓浪屿。这个码头是1976年建的。大家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架三脚架钢琴?

好,现在我们来到日光岩前。我们在这里游览一个半小时。现在是八点半,十点钟还在这门口集合,去游览下一个景点菽庄花园。

先给大家介绍的是大家旅游时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洗手间沿左边的石阶上去,往左拐走过去就是了。

这座大门是日光岩寺的山门。

大家请抬头看前面巨石上的三副摩崖石刻。“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和“天风海涛”,它们并非一人一时所做。“鼓浪洞天”是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丁一中(江苏人,明末贡生、泉州府同知)写的,他是日光岩上最早的石刻,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鹭江第一”是清道光年间林缄(福建长乐人,清末进士)题的,距今一百多年。“天风海涛”

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许世英(北洋政府福建巡抚使,安徽人)做的。这三副对联说的是日光岩“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景色优美,犹如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是厦门的第一胜景。

我们再往上走,这座日光岩寺,原名“莲花庵”。本是一个山洞,以巨石为顶,俗称“一片瓦”,明正德年间(1506至1520年)建,已在400多年历史。两旁是大雄殿和弥陀殿。日光岩寺敬奉佛教云门宗,历代高僧不断,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影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曾在这里“闭关”十八个月,被传为佳话。

这里最早称晃岩(放光之岩),为什么又称日光岩呢?原来,每天凌晨,太阳从厦门五老峰后冉冉升起,这片岩石最早沐浴在阳光下,因此得名。又一说法,民族英雄关成功来到鼓浪屿时(1647年),看到晃岩景色优美。胜过他的出生地日本日光山,于是把“晃”字拆开称作“日光岩”。日光岩又称作“龙头山”,它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两座山势如生龙活虎,民间因而有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之说。大家看,这刻着“晃岩”两字的这块石头,就是龙头。

看,这儿立着龙头山寨遗址石碑。龙头山是郑成功是屯兵营寨的地方。

大家抬头看,左边的石壁上有两幅题刻:“九夏生寒”和“鹭江龙窟”。“九夏生寒”(黄仲到所写,厦门人,清未秀才,旅越华侨)是说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这里还是寒风习习,即避暑胜地。“鹭江龙窟”(晋江人张大河题)意思是这里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

大家随我来看,这块岩石上刻着一首诗“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故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这是抗日爱国将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的诗作。“补天工”取自女娲炼石补天,意思是拯救国家危难。

拾级而上,这个矮小的石门,是当年郑成功在山上屯兵安寨留下的寨门,有300多年历史了。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许多文人墨客常来此凭吊。两侧石上凿有圆孔,是什么用处呢?猜一猜看。是当年郑成功用以架梁搭屋的梁洞。这块巨石上刻的“脚力尽时山更好”是清朝道光进土大书法家何绍基(湖南人)引用苏东坡诗句题写的,他在鼓励我们奋力攀登,无限风光就在前面。

我们现在往前走,抬头看,那是“古避暑洞”四个大字,清未台湾四大诗人之一的施士洁先生题写的。洞里明亮、干燥、通风、清爽。我们小坐一下,休息一会儿。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龙头山”的传说。传说古时,海龙王、龙太子游厦门岛,见这里山青水秀,风光明媚而流连忘返。从此,岛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感激龙王的恩德,建“水仙宫”以祭祀。玉皇大帝出巡,见岛上有“水仙宫”却没有“玉皇庙”,很生气。降旨大旱三年,龙王为救民于难,违旨呼风唤雨。于是禾苗返青,岛民重归家园。玉皇大帝盛怒之下,擒龙王砍头,龙头从天庭滚落厦门的南海面,化作一座小山这就是鼓浪屿“龙头山”。

休息好了,我们作最后冲刺,上日光岩顶。只有一步之遥了,“脚力尽时山更好,无限风光在顶峰”大家加油啊!

现在我们来到了日光岩顶上。日光岩海拔92.68米,是鼓浪屿最高点。无论从厦门岛,嵩屿,还是从海上甚至站在龙海市海岸边,都可以看到它的雄姿。难怪诗人郭沫若第一眼看到它,便情不自禁称道:“晃岩磅礴沐天峰,屹立鹭江第一峰。”大家看,那圆顶的是八卦楼,造型象美国国会大厦,始建于1908年, 1984年定为厦门博物馆是了解厦门的窗口。东南方向,一座盆景摆在大海旁,那就是我们的下个游览点--菽庄花园,福建省最著名的滨海园林。大家看,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不愧是厦门的第一胜地。而晚上登临日光岩,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十万家灯火,尽归此楼台”。鼓浪屿光芒闪烁,成为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难怪前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夫人游览鼓浪屿时曾久久在此停留,指着山下万千风情,情深意切地说:“如果我定居在中国,我就把家安在这里!”。我国著名的艺术家赵丽蓉,来到厦门,也曾望着对面的小金门感叹到:“厦门金门门对门,何时才能窜窜门?!”在此我们期盼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好,我的讲解就到此暂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合作!大家有什么问题,我将尽力解答。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别忘了,我们十点在门口集合。

鼓浪屿菽庄花园(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厦门旅游。首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小高或刘高。这位是我们的司机,他姓李,大家可以叫他李师傅。你们这几天在厦门的行程都由我和李师傅为你们服务。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

从这里到鼓浪屿需要10分钟的时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鼓浪屿的概况。

鼓浪屿在厦门岛的西南方向,是一个椭圆形,四面环海,到处沙坡的小岛,与厦门岛隔着一条500米宽的鹭江,从轮渡码头乘船过海5分钟即可抵达。鼓浪屿是厦门的一个区,面积1.91平方公里,人口1.62万人。很早的时候,这里还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因此,开始(宋元时)叫“圆沙洲”,元末明初,才有人在这岛上生活,同时,有了“鼓浪屿”的名称。为什么称作“鼓浪屿”呢?在岛上西南端海滩岸边,屹立着一块长期受海潮冲击形成“海蚀洞”的岩石,每受海浪冲击就发出像擂鼓的声音,这块岩石就被叫做“鼓浪石”。这个岛空气清新,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它还有三大特点:一、步行岛;二、万国建筑博物馆;

三、钢琴之岛。

如果说鼓浪屿是个海上花园,那么菽庄花园可称得上园中之园,它始建于1913年,是园主人林尔嘉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林家原在台湾淡水有座板桥别墅,林先生的少年时代就在那里度过。1894年甲午战争后,林家迁回鼓浪屿定居,后来,因为思念台湾的家园,便仿造板桥别墅兴建了菽庄花园。

车到码头,请大家把随身物品带好,跟我上轮渡。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开始游览鼓浪屿。这个码头是1976年建的。大家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架三脚架钢琴?

今天,我们需游览3个小时,12点乘船返回,请大家对一下表,现在是9点正,万一走散了,请于12点到这码头集中。这里游人很多,请大家随着这旗走,以免走散,我希望大家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已站在花园入口处,花园由补山园、藏海园组成,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园中,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补山就是以人工构筑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在这里,园主人的爱国之情跃然于表,待会儿我们将身临其境去领略其奥妙。

菽庄花园有三个显著特点,可归纳为“藏、借、巧”三字,一会儿我在讲解中会强调,也请各位着重领略它的这些特点。请看我们前面,一堵高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山水究竟在哪里呢?不要着急,请各位随我走出圆拱门,看!!我们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万顷碧波早已静侯在眼前,这就是花园“藏”的妙处,原来这堵墙只是个屏障如果进门见海一览无余,便会失去韵味,显得平淡无奇。现在,请看我们左手边的建筑物--眉寿堂,又名谈瀛轩,门对海滨浴场,过去是园主人品茶吟诗作画的地方,现已辟为商场和餐厅。这里有一个水池,水池右边有一闸门与大海相连,将海水引入园中形成桥畔外池,再经左边那个洞口通向内池,洞口上刻“止水”两字,取海水到此不再扬波之意,这样,藏海园就构成了三个景区:大海、外池、内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内,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园中。

现在请往右边看,这座长桥叫四十四桥,可为什么叫四十四桥呢?你看它从亭畔延伸入海,全桥长约100多米,凌波卧海、宛若游龙,设计者能因海构园,就势取景,使小巧的花园一下拓展了数倍,此乃花园“巧”的体现。

好了,各位请随我向前,在我们面前有块天然巨石,上刻“海阔天空”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背面是园主人林尔嘉亲题的“枕流”两字。

现在我们行走在全园游览主线四十四桥上,各位是否已经猜出四十四桥的来历呢?其实很

简单,因建桥时正值园主人四十四岁。各位,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当空,游此最佳,各位若有幸于中秋之际来厦游玩,不妨来此观渡赏月。

各位团友,我们继续吧!这折扇型的招凉亭地处原来花园的尽头,因招来阵阵凉风而得名。绕过招凉亭,我们就到了补山园,前面这朱瓦别墅式建筑是听涛轩,在此可尽缆天风海涛。现在听涛轩已经改成了钢琴博物馆。它收藏着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提供的钢琴73架。胡友义先生出生于鼓浪屿,从小就生活在悠扬的琴声中,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亚,他又不惜重金收购古钢琴。1999年,他怀着赤诚的爱国爱乡之心,千辛万苦,远涉重

洋,将这些钢琴运回故乡,开辟钢琴博物馆,并于2000年1月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这些钢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如今仍完好无损的送到胡友义先生的故乡来,成为厦门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一起融入“钢琴之岛”鼓浪屿深刻的文化内涵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里除了钢琴以外,还有很多的烛台,其实这些烛台也是胡友义先生从澳大利亚带来的,共有50多盏精致的烛台,这些烛台大多是百年前欧洲出品的,与这些古老的钢琴放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前不久,胡友义先生又从澳大利亚运来了四十架的钢琴,也于前不久供游人开放。现在我们看到远处的那幢红色建筑是顽石山房,原为园主人读书的地方,现以开辟为招待所。我们面前的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种砂石、火山石构筑而成,是人工凿垒的假山连环洞,俗称“猴洞”,内有12个洞室,以12地支编列在石墙上,各动互相连通,宛如一座迷宫,又称“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场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转了,请各位随我往下。右边这座人物铜像就是园主人林尔嘉先生的全身塑像,这原是私家花园,林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孙将其献给国家,我们才有幸得以一见。

好了,我们已经绕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经领略到菽庄花园她独特的风格,正因为她“藏”、“借”、“巧”的特点,才能在这有限的面积中造出无限的空间。整个花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美丽的菽庄花园是否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现在各位可自由观赏,如果有需要帮忙照相的,我将乐意效劳。

大家请准时于十点半在花园的门口集中,谢谢合作!

“千年古刹”南普陀(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厦门旅游。首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小高或高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他姓李,大家可以叫他李师傅。你们这几天在厦门的行程都由我和李师傅为你们服务。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玩得愉快。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千年古刹”南普陀。

从这里到南普陀需要5分钟时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南普陀的基本情况。

南普陀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它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五代时称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改名普照寺、普照院,元代至正年被毁,明洪武重建,明末又毁于兵火。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由统一台湾的靖海侯施琅重建,因以供奉观音为主,又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浙江普陀山的南面,所以称为“南普陀”寺。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天下名山僧占多”,而南普陀也就在我们厦门有名的五老峰下。它占地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它的建筑布局是:南北中轴线上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为莲花池、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高;两侧东西山门、万

寿塔、钟鼓楼、左右厢房对称排列,整个寺庙显得雄伟、壮观,又呈现出佛教“法力无边”的威严。

现在我们来到了南普陀寺山门前。这是西山门。山门正中的横幅“鹭岛名山”四个大字是赵朴初居士题写的。鹭岛就是厦门岛。名山就是背后的五老峰。远远望去,好像是五个须发皆白,阅尽人间沧桑的老人,所以称为五老峰。

进入寺门,最前面的便是莲花池。大家注意看了,在这池边有行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一座殿--天王殿前面。我们在南普陀寺参观一个小时,现在是3点,4点钟准时上车。参观时,请大家先听我介绍,我会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大家拍照、烧香。

殿的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虽称为“佛”,但还未成佛,仍是菩萨。据佛经说,他还在兜率天院内修行,在那修行4000年,那里一天为人间400年,所以要在56亿7千万年以后才得道成佛,所以也称他为未来佛。对弥勒菩萨的造像,北京潭柘寺有一幅对联描述得很好,称作: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两侧是四大护世天王,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四大天王的四件法器:宝剑、琵琶、无骨伞、龙--暗喻了我国的一句俗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来到后侧,弥勒佛背后站立的是一位武将,它就是寺庙的护法神韦驮菩萨,手持法器金刚杵。据说弥勒佛菩萨和韦驮菩萨原来并不呆在一个庙里,而是两个庙的当家和尚。弥勒佛因为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掌管的庙香火很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他也有短处,不善管理,常有小偷混在香客中把庙里的供品等物偷走。而韦驮菩萨呢?他是武将,显得严肃,普遍百姓对他是敬而远之,他的庙是门庭冷落鞍马稀。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长处,他比较善于管理。佛祖释迦牟尼知道后,就安排他俩合作共同管理一个寺庙,弥勒佛在前面热情迎接香客,韦驮菩萨站在其后负责管理寺庙。这样,这座寺庙就仅香火很盛,而且管理得井井有条,小偷小摸也不敢进来了。

过了天王殿,前面这座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两侧是钟楼和鼓楼,钟楼下的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鼓楼下伽蓝殿供奉伽蓝神“关公”,他是佛教中唯一的中国籍神将。

大雄宝殿前有两座石塔,称作报恩塔。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要报四大恩:一、国家恩;二、父母恩;三、众身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四、佛祖恩。

大雄宝殿上有一幅对联,上联“经始溯唐朝为开元而并古”,这表明南普陀寺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与泉州的开元寺历史一样悠久。

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涌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罄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正面供奉的是三世佛,正中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座上释迦牟尼佛两边站立的东边是摩河迦叶尊者,西边阿难尊者,是佛十大弟子,是结集佛教经典主要人物。释迦牟尼前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像。座下站立的是帝释尊天和梵天王像,都是佛教的护卫者。下联是“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这点出了寺院的地理位置:坐北朝南,背靠五老峰,面对南太武。

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供的是十八罗汉。这边有九尊,那边也有九尊。

来到大雄宝殿的后侧,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右边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左手拿着杨柳枝,右手持净瓶,示大慈大悲状;他的王冠中有阿弥陀佛像,表示观世音将是阿弥陀佛的接班人。左边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茎,示其力量大无边,能驱除妖魔鬼怪。大势至的王冠里有观世音像,表示大势至将是观世音的接班人。据《阿弥陀经》的说法,众生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字,死后就会被阿弥陀佛接到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在极乐世界里,住在由种种宝物建成的房子里,想吃饭时,面前便出现香美的饭食,衣服也是“应念而至”,没有任何烦恼,自由自在。

第二座殿是大悲殿。大悲殿前有两棵树,是菩提树。菩提树在佛教中被称作“圣树”,华祖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大彻大悟得道成佛的。菩提树树心是空心的,被认为代表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大皆空”;又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树,没有虫在上面爬,没有蜘蛛在上面结网。

大悲殿高20米,三重飞檐,主体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堆叠,但不承受重量,只作装饰。中凡藻井由斗拱层层先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称“蜘蛛结网”。

大悲殿可以说是南普陀寺最主要的一座殿。南普陀寺的观音主要供在大悲殿里。大悲殿的观音有四尊,面向我们的是南面双手观音,其它三面各有一尊48臂观音。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但在我国最受崇拜的却不是他,而是观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佛祖高高在上,普通百姓对他是敬而远之。而且佛祖教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而普通百姓更迫切需要的是能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最好和百姓亲近。观音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人们需要观音的帮助,只要念他的法号“观世音菩萨”,观音就会立刻前来;任何人不分贵贱,只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可以得到观音的救助;观音还有一个特点,他可以根据需要随机应化成各种面貌。所以在中国观音成了汉化佛教的代表,最受欢迎。

最后一座殿是藏经图,是中轴线主体建筑的最高层。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颇有特色,有中西合壁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珍藏中外佛典书数万卷及其它珍贵文物。

现在我们来到了“佛”字前面。大家猜猜看,这个佛字有多高,多宽?这是清朝光绪年间振慧和尚写的,笔划圆润丰满,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四米多高,三米多宽。大家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