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管线变形的间接监测技术

地下管线变形的间接监测技术

地下管线变形的间接监测技术
地下管线变形的间接监测技术

地下管线变形的间接监测技术

焦永强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打桩施工期间间接测量地下管线变形的监测技术。重点分析了侧向位移监测的精度及配合使用孔隙水压力监测的预警效果。

关键词:间接监测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

一、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类大型、超高层的建(构)筑物越建越多,埋设在城区地下的各类管线也大大增加。在加载预压、沉桩、强夯、降低地下水位等建(构)筑物的基础施工期都会对周围环境及地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会影响到地下管线的安全。特别是那些天然气(或煤气)管、水管及通讯光缆管等,一旦因变形受到破坏,常常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为确保地下管线的运行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城市改(扩)建工程施工中必须对施工区附近的埋设管线进行变形监测,特别要加强对天然气(或煤气)管、水管及通讯光缆管等的监测,以有效指导施工、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施工及管线的正常运转,避免事故的发生。传统的监测方法是采用开挖布点,直接对地下管线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也就是常说的直接测量法。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绝大部份区域是没有开挖条件的,有的施工区域即使有开挖条件,但也很难一次性较为准确地找到所要布设测点的管线;同时,制作窨井式标志周期长、费用大。因而采用直接监测的方法较难实施。

总结我们多次进行管线及建筑变形观测的经验,我们对地下管线的监测提出了一种间接监测(不用开挖地面埋测点)的方法。同时,为能提高管线监测工作的预警效果,我们对地下管线附近的土体进行了孔隙水压力的观测,通过对孔隙水压力监测及沉降位移监测的双重控制与预警,收到了较好的监测效果。

二、管线变形的间接监测技术

2.1 常规测量方法

测点的布设:采用直接开挖地面的方式,找出埋设在地下需要监测的管线,清除其周围土体后利用钢箍将观测标志固定在管道上,然后制作窨井式测量标志作为直接监测的对象。

测量方法:水平位移采用边角法进行测量;沉降采用几何水准的测量的方式进行。

主要特点:测量点的布设所需要的空间大、时间长,成本高,作业不是很方便,不能满足较密布设测点的要求;其测量成果的直观性强。

对于测小角法与活动牌觇牌法,在对观测点采用相同观测次数时,两者具有相同的精度估算式,此处仅对

位移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同时,由于小角度的测量只需利用经纬仪的测微器即可测定,因而其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经纬仪的照准误差(m v ),此时小角度观测一测回中误差m a 就等于m v ,而m v =v

06'

'(v 为望远镜放大倍

数)。

因此,当小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时,则(3)式可变为:

m i L =i

v S n

m .ρ=i S n v .06ρ''.......... . (4)

其中n 为小角a i 的测回数。

沉降观测按二、三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为提高测量精度,便于不同观测频次的测量成果相比较,水准路线一般全布设为闭合环线,水准环线闭合差要求不超过±0.3n ~±1.0n mm 。

孔隙水压力观测:孔隙水的测定是反映土体应力变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孔隙水的测定,可以比较迅速的反映出土体的受挤压情况,可达到及时预警的效果。孔隙水压力计一般分层埋设,各层测点间距4~5m ,即分别在距离地面5m 、10m 、15m 的地层段埋设。有钻孔埋设式、压入式和填埋式等埋设手段,由于采用钻孔式埋设的孔隙水压力计的测量效果较好,不易破坏,因而比较常用。

间接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测点的布设灵活性大,埋设简单、方便。同时,测设精度较高,预警效果显著。 三、应用实例

物贸大厦是一幢21层的高层建筑。该大厦的基础采用桩基础,打桩区东西长约88 m ,南北宽约68m 。打桩区距2#路中心约25m ,距1#路中心大约30m ,共打500×500mm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309套,其中JZHB-350-13,13,13,7-C 型桩共272套,入土深度45m ;JZHB-15,16-C 共37套,入土深度30m 。总排土量约3300m 3。

主要监测对象是埋设在1#、2#路下的煤气管及上水管。

报警值为:日位移(沉降)增量不超过±3 mm ,沉降累积增量不超过±20mm ,侧向位移累积增量不超过±15mm 。孔隙水压力报警值:孔隙水压力累积值不超过40Kpa 。 3.1 测点的布设

1)测点平面布置图(见图3所示)

观测基点埋设:在距离打桩区45m 以外的地方布设观测基点,将Φ50×3000mm钢管打入土中,其中露出地面约1200mm并浇筑混凝土做为观测墩,中间埋设强制对中螺丝;共设立两条基准线B1~B2、B3~B4(如图3所示)。

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埋设:分别在B1、B3观测基点上架设经纬仪,分别瞄准B2、B4 点,然后沿视准线布设M1~M7各测点。用Φ20×1200mm的螺纹钢筋打入管线内侧的施工区土中,然后在钢筋头上焊接强制对中接头,各测点的点位偏离视准线不超过200mm。1#路侧的基准线以B3为测站点,定向点为B4点,B3~B4点间的基准线长约160m,其中最远点M5距基点B3约100m;2#路侧的基准线以B1为测站点,定向点为B2点,B1~B2点间的基准线长约180m,其中最远点M4距基点B3约120m。

孔隙水压力观测点的埋设:采用钻孔埋设法,利用钻机在视准线内侧钻6个孔(如图3所示),每孔各埋三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探头,分别位于地面以下5m、10m、15m。其中3#、6#孔距离地下埋设的煤气管线分别为8m,6m。

3.2 测点监测

沉降位移及孔隙水的观测周期为每天观测一次。

①侧向位移观测

用J2经纬仪按测小角法进行,其中小角观测两测回。

②沉降观测

沉观测采用S1型(Ni004型)水准仪进行,利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金属标头作为立尺点,采用闭合水准路

线按二级沉降观测的限测量。水准路线总长约400 m,共设10个测站。其限差±1.0n mm≈±2.8mm。

③孔隙水压力测量

每天用数字式钢弦测频仪(型号:SS-2)进行频率测量定,然后根据各个孔隙水压力探头的标定曲线求出相应的孔隙水压力强度(KPa)。

3.3监测成果

3.3.1侧向位移监测量

1)1#路侧向位移及沉降位移

侧向位移最大的点为M5点,最大的位移量为-7mm;

沉降位移最大的点也为M5点,最大隆起为10mm;

2)2#路侧向位移及沉降位移

由于打桩区距离2#路较近,且后期打桩全集中于2#路一侧,因而2#路边测点的变化较大;

侧向位移最大点为M1点,最大位移量为-13mm;

从连续观测的结果来看:

随着打桩量的增加,孔隙水压力也随之上升;如停打,孔隙水压力有所回落;离打桩区愈近,孔隙水压力变化愈明显。埋设深度不同的三个探头所测设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表现为:埋设深度在-15m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测的水压力变化规律性较强;-10m的传感器的次之;-5m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受地面桩机移动及地面破坏的影响,其测量值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3号孔和6号孔距地下管线最近,因而最能反映管线的变形情况。其中埋设在地下15m处的传感器220#、356#,在整个打桩期间其变化的规律性很强,其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见图5所示。

3.4 测量精度及预警 3.

4.1 测量精度

A 、侧向位移测设精度:

根据设点及观测顺序,由于M4距离测站点最远。由(4)式知,侧向位移观测最弱点观测精度分别为: M4点: 2

30206265120000065

???''=l m =0.8mm 。

B 、垂直位移观测精度

由于观测路线不长,水准环线闭合差都不超过2mm (假设为2mm ),则每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m w =±

??

????n ww N 1≈±0.8mm ,其每km 高差全中误差为±1.7mm 。

C 、孔隙水压力测量精度

钢弦测频仪的测设精度为1HZ ,通过率定曲线可读至0.5KPa 。 3.4.2 预警

本次管线监测工作共进行了42天,对比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及位移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测点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打桩施工的中后期,其中8月6~10日、22~26日是两次快速变化期。由于孔隙水压力计距离打桩区比位移观测点要近,它所反映的土层变化趋势比位移观测成果所反映的变化趋势要提前1~2天,与每天的打桩数及总打桩量比较吻合。

在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发生急速变化的阶段,根据曲线走势,通知打桩人员分三次间段性地停打、低速打的方法,有效地阻止了土体的扩散速度,确保了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量始终的报警线内变化,达到了较好的预警效果。 四、结束语

地下管线的间接测量法可以代替原有的管线直接测量方法。它在点位埋设、测设精度及预警效果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是一种经济、可靠、实用的地下管线监测技术。

参考文献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李青岳·工程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2;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9-94,上海市建设委员会,1996;

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新技术

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新技术 徐忠阳 (索佳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 100004) 一、引言 有关资料标明,我国河川年径流量总量约2780Gm3,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理论蕴藏量为676GW,可开发为378GW,为世界第一位。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水利和水能资源,新中国刚成立时,政府就十分注意兴修水利,造福人类,到目前已建水库堤坝约8.7万座,其中绝大部分(约8万座)建于20世纪50~70年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有相当部分水库堤坝未按基本程序办事,是靠群众运动建造的,因此存在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已经到了病险高发期。 水利工程即可以造福人类,如管理不善也会给社会带来惨重灾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历史上因水库溃坝给下游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并不鲜见。因此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中大坝变形监测就是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目前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 目前,在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主要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混泥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简介 在《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把大坝的变形监测内容分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裂缝及接缝、混泥土面板变形及岸坡位移。 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主要分为竖向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1)竖向位移监测的方法主要是精密水准法,或连通管(静力水准)法; (2)水平位移又分为横向(垂直坝轴线)位移和纵向(平行于坝轴线)位移。 a. 横向位移的监测方法主要是视准线法(活动标法、小角法、大气激光准直法等);有必要且有条件时,可用三角网前方交会法观测增设工作基点(或位移测点)的横向水平位移。 b. 纵向水平位移观测,一般用因钢尺测量,或用普通钢尺加改正系数,有条件时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量。 (3)混泥土面板变形及岸坡位移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大坝表面变形监测基本相同。 2、混泥土坝安全监测技术简介 《混泥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坝体变形、裂缝、接缝以及坝基变形、滑坡体及高边坡的位移等。 (1)坝体、坝基、滑坡体及高边坡的水平位移监测 a. 重力坝或支墩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一般采用引张线法、真空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监测。对于短坝,条件有利时也可用视准线法或大气激光准直法。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 2,总建筑面积约23 万m 2,地下建筑面积约8.7 万m 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 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的要求。 钻孔进尺满足设计要求后,应通知设计、地质、监理工程师,参加钻孔终孔验收,并进行单项工程阶段性验收签证。终孔验收后,及时进行倒垂孔保护管、

(完整word版)变形监测资料要点

变形监测完整版资料 1、变形监测定义 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变形监测的目的 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2)验证设计参数 3)反馈设计施工质量 4)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3、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 2)精度要求高 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 5、为了最大限度地测量出建筑物的变形特征数据,减少测量仪器、外界条件等引起的系统性误差影响,每次观测时,测量的人员、仪器、作业条件等都应相对固定。例如,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求在规定的日期,按照设计线路和精度进行观测,水准网形原则上不准改变,测量仪器一般也不准更改,对于某些测量要求较高的情况,测站的位置也应基本固定。 6、建筑物变形的一般分类 在通常情况下,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大类。静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一般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发觉。动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的大小和速度与荷载密切相关,在通常情况下,荷载的作用将使变形即刻发生。 7、按变形特征分类 变形可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 1)自身变形,伸缩,错动,弯曲扭转。 2)钢体的位移,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 8、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监测等。 9、周边监测包括:滑坡监测、高边坡监测、渗流监测等。 10、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 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

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一)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

变形监测方案

绿园污水处理厂 顶管施工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二0一五年七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2) 1.1概况 (2) 1.2监测项目 (2) 2.第三方监测原则及技术规程 (2) 2.1监测原则及目的 (2) 2.2技术规程 (2) 3.监测实施程序 (3) 4.监测实施 (3) 4.1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 (3) 4.1.1水准控制网的设置 (3) 4.1.2监测点的埋设原则 (5) 4.1.3监测点的安设方法 (5) 4.1.4监测方法及精度控制 (6) 4.1.5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表述 (7) 4.2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7) 4.2.1水位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7) 4.2.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布设原则 (8) 4.2.3水平位移测点布置原则 (8) 4.2.4水平位移测点的埋设技术要求 (8) 4.2.5观测技术方法及精度控制 (9) 4.2.6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概述 (12) 4.3基坑自身监测频率 (13) 5报警的处理方法 (14) 5.1报警值的设定 (15) 5.2报警的处理办法 (15) 6实施组织计划 (14) 7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表 (15) 8人员组织实施 (16)

.项目概述 1.1概况 受0000000厂委托,00000000承担绿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基坑沉降变形观测工程,管道位于:东湖大街、滏阳路、朝阳大街、长安路、和平路、等路段,管线总长度约12263米,共计92个深基坑,我公司在基坑开挖至回填土完成期间,对基坑坡顶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监测。 1.2监测项目 本方案监测项目有: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水平位移监测。 2.第三方监测原则及技术规程 2.1监测原则及目的 在施工方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前提下,我方监测在对施工方监测进行校核的基础上,独立地进行监测。 我方遵照委托方提出的要求,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基坑支护进行高精度监测,并从岩土工程专业的角度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向业主提供监测变形的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提供建议,为施工安全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2技术规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20021-2001,2009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分析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分析 ?简介:边坡的开挖、加固和防护,是矿山、水利、交通等领域中常涉及的工程项目,而边坡的稳定性,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对于边坡施 工中的监测工作还不够重视,往往是在工程出现险情时,或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 开始考虑监测问题,导致工作被动,应该在项目开展的初期就着手边坡变形监测工 作。 ?关键字: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分析,边坡监测技术 边坡的开挖、加固和防护,是矿山、水利、交通等领域中常涉及的工程项目,而边坡的稳定性,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对于边坡施工中的监测工作还不够重视,往往是在工程出现险情时,或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开始考虑监测问题,导致工作被动,应该在项目开展的初期就着手边坡变形监测工作。 1 边坡变形监侧的作用 在土木工程各个建设领域中,通过边坡工程的监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1 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过程,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1.2 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及时支持。预测和预报滑坡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 1. 3 监测已发生滑动破坏和加固处理后的滑坡,监测结果是评价滑坡处理效果的尺度。 1.4 为进行有关位移反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数。 2 边坡工程监测的方法 目前,我国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等。 2.1 简易观测法 简易观测法是通过人工观测边坡中地表裂缝、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及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针对目前变形监测项目应符合以下规范要求 基坑开挖对临近轻轨高架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坑外土体的位移;二是既有高架桥与基坑相对位置的关系;三是轻轨高架上下部的结构关系;四是轻轨高架的结构基础和埋深情况。五是轻轨高架自身的结构自重和轻轨高架中动载荷的控制与变化情况等。基坑周边轻轨高架在基坑开挖中的变形情况是复杂的,变形的原因是多元的,变形的效果是动态的。在实践工程中,基坑开挖将要造成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方向的位移,不仅要做好岩土工程计算,制定可行性基坑开挖方案,同时还要做好变形监测工作,防止各种因素对轻轨高架桥产生的影响。对于建筑基坑施工对周边轻轨高架的变形影响,高程和平面控制可参考规范二级要求。 变形监测应设置平面和高程基准点,要求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情况而定,在建筑基坑施工过程中宜1~2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 1、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应与工作基点形成闭合环或附合线路。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设应避开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震动区以及其他可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或破坏的地方,其点位与邻近建筑的距离应大于建筑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当使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沉降时,用于联测观测点的工作基点宜与沉降观测点设在同一高程面上,偏差不应超过±1cm。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应设置上下高程不同但位置垂直对应的辅助

点传递高程。实际工作中采用精度不低于1mm级水准仪配合铟瓦尺或条码尺进行水准测量,观测方式其中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基点联测及首次观测值应采用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法,其他各次沉降观测点可采用单程观测或单程双测站法。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较小规模的监测项目可假定高程系统,较大规模的项目宜与国家水准网联测。二级水准视线长度应≤50m,前后视距差≤2.0m,前后视距差累积≤3.0m,视线高度(下丝)≥0.3m。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短视线长度不宜小于3m,最低水平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6m。限差要求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0√n(mm),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0.7√n(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1.5√n(mm)。n为测站数。用于运营阶段的结构、轨道和道床的垂直沉降监测点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监测点高程中误差±0.3mm。同一项目在不同周期进行变形监测应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相同的仪器和设备,并应固定观测人员。首次观测应独立观测2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监测频率可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基坑施工进度进行拟定,当发生较大沉降时可加密监测频率;连续一个月沉降趋势趋于稳定状态(无沉降差,纯属仪器误差)的情况下,可要求减少监测频率。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对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进行检验,二级水准观测仪器i角不得大于15”。水准仪i角的测定办法,如图所示:

变形监测的若干新技术

变形监测的若干新技术 秦滔 摘要:主要介绍了光纤监测技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及GPS 伪卫星组合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使用这些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变形监测 GPS伪卫星组合定位 光纤监测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 the fiber-opt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D-InSAR and integration of GPS and Pseudolit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new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Keywor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tegration of GPS and Pseudolite positioning fiber-optic monitoring D-InSAR 1 引言 我国的变形监测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成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尤其近20年来,许多大型工程开工建设,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飞速发展,变形监测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早期的变形监测,主要采用精密的光学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例如精密水准测量、经纬仪、垂线及视准线等。随着电子仪器的发展,应变计、无应力计、测缝计、钢筋计、测压计、渗压计等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中。另外,用于监测环境量的电子温度计、水位计等也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促使变形监测工作提高效率,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之路,尤其是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出现,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数据处理技术不断优化,变形监测工作走上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自动化的道路。 近年来,变形监测工作中又出现了若干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新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以光纤传感器为基础的光纤监测技术、以卫星合成孔径雷达为基础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及以GPS伪卫星组合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2 光纤监测技术 光纤技术是一种集光学、电子学为一体的新兴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光纤传感

变形监测考试资料

变形监测定义 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几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的目的 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施工4)研究正常的变形监测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环境监测;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周边监测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 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小的多。 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2)完整性3)先进性4)可靠性5)经济性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1)技术设计书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3)观测的原则方案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6)测量的方法及仪器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它要求或建议8)观测进度计划表9)观测人员的编制及预算 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 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以少于3个,应进行定期观测。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3)变形观测点:埋设再建筑物内部,0 变形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一般不宜少于15天。 变行监测技术在哪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①自动化监测技术②光纤传感检测技术③CT(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④GPS在变形监中的应用⑤激光技术的应用⑥测量机器人技术⑦渗流热监测技术⑧安全监控专家系统 什么是垂直位移和沉降?建筑物沉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词面来说,垂直位移能同时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上升,而沉降只能表示建筑物的下沉,对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特别是施工阶段,由于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过程主要表现为沉降变化,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沉降一词。 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1)建筑物基础的设计(2)建筑的上部结构(3)施工中地下水的升降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3)人为引起的误差 方法:减小i角误差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于i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若i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i角误差影响。 精密水准测量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监测点,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难的监测点可以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 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测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常用的观测方法有 1)大地测量法2)基准线法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 交会观测方法有几种及什么情况用哪种方法 1)测角交会法:采用测角交会法时,交会角最好接近90°若条件限制,也可设计在60°~120°,工作基点到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2)侧边交会法:r角通常应保持60°~120°,测距仔细,交会边长度a和b应力求相等,一般不大于600m;3)后方交会法 精密导线测量方法 1)边角导线法 2)弦矢导线法 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内容 1)粗差检查及处理2)点温度条件检查3)数据可靠性检查。 挠度及挠度观测及方法 定义: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20-04-14T01:59:35.58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吴康翔[导读] 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 吴康翔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大坝坝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坝坝体的质量问题受到威胁。为了及时得到大坝坝体的安全现状,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变形监测。通过对变形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得出大坝坝体的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来预测大坝坝体的变形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GPS在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对其应用特点作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接下来,特别地对于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精度影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步骤详细阐述GPS技术在水库大坝监测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且对GPS技术的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位移量;监测点 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2.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3.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 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大坝安全监测重在评价大坝安全,还有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评价大坝安全状况作用。大坝安全监测的浅层意义是为了人们准确掌握大坝性态;深层意义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节约工程投资。大坝安全监测不仅为了被监测坝的安全评估,还有利于为今后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提供原型观测资料。 一、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1.1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 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中,先是在坝体的主轴线周围选择基准点和变形点,共同构成监测点,然后将监测点布设成边角网,借助全站仪周期性观测边角网中的角度和距离,推算变形点的平面坐标,分析出变形点位的水平位移量数值;通过精密水准测量的手段周期性观测大坝变形点,计算出变形点位的垂直位移量数值。根据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的大小,最后判断大坝坝体的变形情况。 如图1所示的大坝坝体变形监测边角网,其中K01、K02、K03、K04、K05为基准点,B01、B02、B03为变形点,通过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完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任务。但是,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外业观测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成本高,内业数据计算麻烦、处理过程复杂,因此,逐渐被其他的变形监测方法所替代。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一)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工艺流程图

(二)大坝变形监测施工与观测方法及要求 1.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建工程变形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埋设安装与施工期观测,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承包合同要求。应执行的现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但不限于): (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 变形监测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应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设计图纸、仪器设备清单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加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1)仪器设备购置、加工计划:(2)仪器设备检验、率定计划。仪器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开箱检查验收,应向仪器设备供应方索取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计量检测证。仪器、设备检验合格后应妥善保管。 3.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造孔施工与埋设安装: 倒垂孔、钢管标、钢铝管双金属标应在施工部位形成后进行。按照设计坐标、高程进行钻孔孔位定位、放样。钻机就位,应认真进行校正。经校正安装固定的钻机,主轴必须严格垂直,钻孔孔位定位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施工过程中应每进尺1 m~2m,采用倒垂浮体组配合弹性导中器进行钻孔垂直度检测,以控制钻孔质量,进而指导调整钻孔施工。倒垂孔钻孔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安装埋设完成后,其保护管有效孔径必须在大于100mm。钢管标、钢、

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测绘第35卷第1期2012年2月 13 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董学智1 李胜1 李爱民2 (1.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四川 成都 610500 ;2.广州博瑞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30) [摘要] 变形监测是工程测量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可以分析和评价建筑物或工程设施的安全状态,研究变形规 律及预报变形,是一种重要的测量监测手段。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的桥梁沉降监测和承台水平位移监测,探 究了在桥梁监测中变形监测的实施方法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式,分析了桥梁变形的规律,为桥梁养护提供准确 的监测意见及报告。 [关键词] 变形监测;桥梁监测;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 P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019(2012)01-0013-03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Bridge Monitor DONG Xue-zhi1 LI Sheng1 LI Ai-min2 Abstract: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roject surveying. It can analysis and evaluate the safe status of buildings or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nd find the deformation law for the forecast,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for monitor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monitoring the subsidence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bridges along the other Expressway,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ata analysis with special model, analysis the deformation law of bridges, for bridge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accurate monitoring reports. Key wor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Bridge monitor; Data processing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桥梁结构和形势日趋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桥梁的施工正朝着超大化的方向发展,对其进行变形监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变形监测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其主要意义是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验证设计参数、反馈设计施工质量、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1]。桥梁的变形监测是对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其基于工程测量的原理、技术和精密测量仪器,对桥梁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形进行定期或实时监测,并通过绘制相应的位移变形影响线或影响面来监测桥梁各部位位移的变形状态,预测其变形规律,为桥梁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本应用研究通过对广深高速公路的桥梁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探讨变形监测理论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和总结桥梁变形的规律,为桥梁的养护、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2 桥梁变形监测实施原理 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切地反映建筑物、构筑物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并以此作为确定作业方法和检验成果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桥梁变形监测中,主要包括桥梁沉降监测及承台水平位移监测。地面沉降是一种普遍而又日趋显著的地质现象,是区域性地面高程下降的一种环境地质变化[2],反映在桥梁监测中主要是桥梁沉降监测。同时,还需要考虑承台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以此来整体把握桥梁的变形方向及程度。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规范,桥梁变形测量的等级及精度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实际的工程监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规范要求实施监测。 2.1 桥面沉降监测 桥面沉降监测主要是监测桥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在沉降观测中,需要始终遵循“五定原则”,即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环境条件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3]。 桥面沉降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沉降观测点布设及网的测量、沉降监测、跨河桥沉降观测等。沉降观测网一般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以进行观测。而对于跨河桥沉降观测,由于桥墩在河中时,观测采用闭合水准测量。

最新大坝变形监测

安徽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2班 学生姓名翟凯 学号 11201050235 课题基于GPS大坝变形监测 指导教师施贵刚 2015年月日

摘要 大坝安全监测,着重于变形监测,是保证大坝运营安全,防止大坝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大坝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处理采集到的前后两期观测数据,通过比较监测点分别在WGS—84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坐标差值,得出的结果符合大坝变形的精度要求,从而得出某大坝尚未发生明显变形这一结论。不足之处在于标志点在WGS—84坐标系中向1954北京坐标系的投影过程中产生了误差,使得控制点的两期坐标不等。由此可知,各坐标之间转换的时候,投影误差不可以忽略,精度分析的时候,为减小误差,最好统一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解算、分析。 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精度 ABSTRACT T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t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am operation, prevent the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PS measurement, through the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layout, processing,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comparing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and 1954 Beijing coordinat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difference, the result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ion of the dam deformation, thus a dam has not yet occurred obvious deformation of the conclusion. Shortcoming in the landmark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to the 1954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变形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变形: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2 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 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 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 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除,基坑底面隆起, 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 连续变形:当地表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渐变的性质,且不出现台阶状大裂缝, 漏斗塌陷坑等突变现象 6 边界角:在主断面上,地表盆地边界点和采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的锐角 7 下沉系数:反映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关系的一个量度 8 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9 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 10 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 11 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12 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 过程。 13 水平位移:变形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不同时间内平面方向与距离方向,建筑物的 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14.基点观测:工作基点相对于基点的变形观测。3.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 变形区域以外 15.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 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16.变形观测周期: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 周期的测量工作 17、液体静力水准: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 18、奇异值:与前面变形规律不同,但不一定是错误的观测值,所以接受 19、回归分析:从数理统计的理论出发,对建筑物的变形量与各种作用因素的关系,在进行 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后,仍然有可能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处理变形监测资料的方法即叫回归分析 三、简答题 1、简述灾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全球性的地极移动、地壳的板块运动及区域性的地震、城市地表下沉、矿区采空区的地表沉陷、山体、河岸及矿坑边帮的滑坡、建筑物基础下沉、倾斜、建筑物墙体的裂缝及构件挠曲等都是变形的表现形式。 2、简述变形监测技术的未来方向包括哪几个方面?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右坝肩施工图设计文件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3)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6、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坝肩地形地质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青平乡境内的普子河下游,距彭水县城35km,是普子河流域规划的第四个阶梯级电站。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一水利综合利用工程,工程的开发任务为发电、灌溉、场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水库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306.0m,总库容6813万m3,灌溉面积 5.231万亩,向乡镇及人畜年供水量1325万m3,电站总装机3.0万kw。 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大坝、溢流表孔、电站进水口、发电引水系统及电站厂房、灌溉干渠及大型渠系交叉建筑物等组成。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在其右岸非溢流坝段设置取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包括溢流表孔、大坝底孔。大坝基础高程为236.00m,坝顶高程309.50m,最大坝高73.5m,坝顶长度201.06m,中部偏左岸布置5孔表孔泄洪;坝顶宽5m,底宽18m;压力引水隧洞全长603m,圆型洞身开挖断面6.3m。 2.2工程地质 2.2.1气象 普子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弃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3.8℃,多

大坝变形监测doc资料

大坝变形监测

安徽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2班 学生姓名翟凯 学号 11201050235 课题基于GPS大坝变形监测 指导教师施贵刚 2015年月日

摘要 大坝安全监测,着重于变形监测,是保证大坝运营安全,防止大坝 灾难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大坝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处理采集到的前后两期观测数据,通过比 较监测点分别在WGS—84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坐标差值,得出的结果符合大坝变形的精度要求,从而得出某大坝尚未发生明 显变形这一结论。不足之处在于标志点在WGS—84坐标系中向1954北京坐标系的投影过程中产生了误差,使得控制点的两期坐标不等。由此可知,各坐标之间转换的时候,投影误差不可以忽略,精 度分析的时候,为减小误差,最好统一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解算、分析。 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精度 ABSTRACT The dam safety monitoring,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t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am operation, prevent the 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PS measurement, through the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layout, processing,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ed by comparing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and 1954 Beijing coordinate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difference, the result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ion of the dam deformation, thus a dam has not yet occurred obvious deformation of the conclusion. Shortcoming in the landmark in the WGS - 84 coordinate system to the 1954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