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开发研究

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开发研究

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开发研究
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开发研究

基于学科学习的“学案式”教材开发研究

富阳市常安镇中课题组

[摘要]“学案式”教材是基于学科学习而开发的辅助性教材,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完成了初一到初三的学案的设计和编写任务,探索了“学案式”教材辅助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它的这种教学思路与研究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学案式教材开发

学案,顾名思义,学生学习的方案。“学案式”教材,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发展趋势,教研组集体编写的指导学生学科学习的辅助性教材,它属于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本课题从2000年7月开始研究,历时三年,经历了“学案式”教材的设计、实施与调整、总结与反思三个阶段,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回顾三年来的研究历程,其设计与实践的基本思路与操作如下所述。

一、“学案式”教材的开发基点:基于学生学科学习

如何设计“学案式”教材的开发路径及定位?这是课题组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们反复论证,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最后把“学案式”教材开发的基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在学科的自主学习上。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学案式”教材开发的定位,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致力于使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学案式”教材开发的基点之一

1、反思初中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寻求最佳的促进学生学习的途径

所谓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的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习者内在的思维活动与外部学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教学工作者的目标,但从现状来看,初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学生反映出来的学习方面的问题不少,诸如:能读懂教材内容但不会应用;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不会独立理解;能套着老师的传授的方法解决问题,但不会自己创设新方法灵活解决问题;习惯听老师讲解而不会自己去主动自学;能主动自学者又不知道如何学习,总是徒劳无功。凡此种种除了初中生基础相对薄弱及学习积极性等因素的影响外,恐怕与我们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很有关系。如果我们不寻找一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合适途径,就无法解决初中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们以为,开发“学案式”教材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以开发“学案式”教材为切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从掌握学习的观点出发,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变量:认知的前提能力,即基础知识;情感的前提特征,即有关学习的种种态度;教学的质,即学习某一课题的适应性。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某特定课题前的准备远比教师的教授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作好课前指导和学习课题的系列化,提高认知的前提能力;施以增强学习动机作用的种种影响,以改变情意的前提特性;指定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的质。从而极大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既然教学效果是以上三个因素决定的,那么学习就必然不能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建构的。学习应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我们把开发“学案式”教材作为切入点,通过实践,以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从提高学科学习后劲为出发点,来设计“学案式”教材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学生的周围,有许多课外读物及各式读本,这些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主,另一类学科辅导,以练习为主。前者由于与学科成绩、考试关系不大,并不太受人欢迎,后者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只关心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解决考试,而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没有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学案式”教材的开发,体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基于学生的学科学习,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二是为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思想的基础是,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创造的社会,它不仅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发展是创造的前提,创造又反过来促进发展。狭义地说,在学校里的发展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获得的,而学科内容有时由非常具体的知识点——小到词,句子;大到定理、规则组成的。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也就掌握了某一方面的内容或能力。因为发展是建立在具体内容的掌握上的,也就是教学具体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的。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我们的“学案式”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科学习的,其内容与学科内容密切联系,学习目标细致具体,具有发展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一切内容设计强调学科学习,有别于其他的附加教材的内容都是脱离于学科内容以外的特点。

(三)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习预案来设计“学案式”教材,它是学生学习国家课程的补充材料

“学案式”教材与国家课程及其教材由本质的区别不同,它是仅仅是学习国家课程的补充材料,是一种强调自主学习而为学生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设计的角度看,其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对应,它依据课本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学习目标,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的建构;它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它提供巩固提高、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目的。它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起到铺垫作用,引导作用。它不同于国家

课程及其教材,但与国家课程及其教材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它是国家课程及其教材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材料。

二、“学案式”教材的开发回顾:从设计到实践

(一) 关于“学案式”教材及其特点

1、关于“学案式”教材

我们所说的“学案式”教材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教材,它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如何求异,通常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技能训练四部分。

我们以为,“学案式”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学案式”教材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学案式”教材是为学生强调自主学习而设置的一种教材,以“学”为中心。因此“学案式”教材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学案式”教材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案式”教材的特点

我们设计的“学案式”教材,其核心是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以为其特点应该是“多边互动、师生有效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多边互动课堂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教与学的交流。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中,人们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是把受教育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体看待,忽视甚至漠视教学过程中多边互动的真实存在及其对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始终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会说话的高级“容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学中只存在一种简单的,单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系。作为初中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必须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在教学关系上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格局,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当“顾问”和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向导。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声音语言、体态语言,充分发挥导思、导行、导法等作用,以一种共享、开放的形式,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和现代媒体间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边思维互动,在合作中共同讨论解决。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

动的基础上,以导促学,以情激学,以教辅学,以“学法”指导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健全完美的人格。

师生有效指导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就是教师用借助形象思维和富有激励、吸引性的情绪,去调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掌握和研究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心理素质,情感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基础上,择要精讲释疑,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认识事物,提升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所谓学生相互的有效指导,就是通过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果,在小组、大组内互相沟通、互相碰撞,以丰富个体的思维领域。

自主创新学习所谓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就是学生个体在注重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的同时,重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积极的活动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获取新知识,解决学习新矛盾,继而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案式”教材的设计

1、“学案式”教材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学案式”教材设计的内容

“学案式”教材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习目标、学法指津、知识提炼、释疑解难、知识巩固、能力提高。

学习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依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我们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

学法指津“学案式”教材中所提供的学法指津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为”变成“会学”。

知识提炼知识提炼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式”教材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作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

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知识巩固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知识巩固是对一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上课完成,有的是课后作业。

反思对学案的设计虽然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

及应培养的能力。但我们也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以便使学生在其中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根据“学案式”教材设计基本思路,我们在设计时分三条技术线路进行,即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以知识为主线进行教材编写,将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贯穿其中,使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最优的教学体系。

(2)“学案式”教材的设计要求

“学案式”教材的设计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要高度重视“学案式”教材的设计质量。在“学案式”教材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认真了解教材和学生,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研究所教知识点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关联性,以确定教学中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能力,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中培养学习方法,以确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哪些学法指导,研究知识规律,以确定知识的编制顺序,力求有利于学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指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智力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智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显性的,应直接写在学案上,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情感目标是隐性的,有时可不直接写在学案上,教师可适当调控。

第三,做好知识体系的编排。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开或组合,充分发挥每个知识点各有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成不同的问题或练习等。

(二)“学案式”教材设计的基本形式

1、“填空式”学案教材

有些教学内容如某些概念、原理、定义等知识比较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的知识设计成填空式学案。如英语学案的设计:

2、“问题探索式”学案教材

若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设计成问题探索式学案。下面以自然学科、语文学科为例简述其学案的基本结构:

案例一:自然科学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的导电性、电解性与非电解质

2、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3、掌握离子符号、电离方程的书写。

学法指津:本节主要学习溶液的导电性、涉及的概念比较多,电解质、非电解质、电力、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学习时首先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理解,然后对应的概念加以区别、最后根据新就知识的对照进一步掌握本节的内容。

解释疑难: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化合物只要有离子,就能导电。

2、凡是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3、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4、KNO3溶液通电后,就产生了移动的K+和NO3-。

5、电解质与金属都是自由电子导电。

6、电解质溶液能导电,而溶液本身不显电性。

7、电离方程式的正误:

①H2SO4= H2+ SO42- ②Na2CO3=2 Na++ CO32-

③FeCl2=Fe3++2Cl-④Al2(SO4)3= Al3++ SO42-

知识巩固:1、离子是的原子或原子集团。阳离子带电荷;阴离子带电荷。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一般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来判断。

2、书写下列符号

铁离子硫酸根离子三个铜离子

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3、完成下列电离方程式:

① =2 Na++ CO32- ② Fe2(SO4)3= +

③Ca(OH)2= + ④ =2 Fe 3++ 3Cl-

反思:

案例二:语文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安排,感受作者优美的描写语言,体味并准确理解作者

所寄寓在文章中的感情。

2、学会从理解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特色等入手,从一个角度切入去感悟、品评散文的

方法。

学法指津:

《五月的青岛》是现代化著名作家老舍与1937年6月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五月青岛的由衷赞美和漫透着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在学习时宜于从整体感知作者在文中描绘的内容了解本文的内涵美。然后再从文章的一个角度切入,深入分析散文的特点,从而感受散文的形式美。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通过朗读品味。

释疑解难:

1、老舍笔下五月青岛的自然美景给你最突出印象是什么?

2、老舍在写景的散文中为什么不介绍青岛的民风民俗,偏偏要写那几类人?

3、解释“春深似海”的意义,结合文中两处语境,分别理解意义

4、辨别以下五个句子的所表现的意境。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大江东去,蓝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从语法学的角度解释以下“那么,且让我们尽量欣赏五月的青岛”中“且”的含义,

作者为何要用“且”?

知识巩固:

1、说说两处“春深似海”在文中的用法、含义、作用的不同。

2、理解作者在文中引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一诗句的作用

3、说说作者用“顺、悬、散”这三个字的好处

4、作者在文中的“女性的伟大”指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来表现的?

5、说说文章的结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含义和作用?

能力提高:

认真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试着用所学的散文鉴赏方法,从文章的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并整理成文,要求有观点、有分析。

反思:

3、“习题式”教材

有些内容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由浅入深,可写成习题式学案进行指导。如下例:

案例:数学学案

(三)“学案式”教材实施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学案式”教材导学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式”教材导学的落实则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在“学案式”教材的作用。发挥“学案式”教材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式”教材导学研究的核心。我们

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式”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题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根据学生特点及“学案式”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

自学“学案式”教材→问题探索→讨论交流→知识提炼→巩固练习

自学“学案式”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可在课前适当时候把”学案式”教材让学生自学。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找出学习疑点。

问题探索在“学案式”教材中设计一些有一定层次和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概括去理解教本内容,尽量把发现的机会和乐趣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独创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进一步讨论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求得问题的正确解答。使学生在讨论中完善知识、交流经验,提高能力。

知识提炼在“学案式”教材设计的知识提炼引导提纲,包括知识点归类,内在联系及规律的总结,问题讨论的理论依据。通过知识的提炼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进行提炼针对性的训练和复习,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改进学法,形成能力。

巩固知识“学案式”教材中设计巩固练习,是在师生共同整理知识基础上,为巩固知识而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学案式”教材导学的具体策略

为保证“学案式”教材的正常实施,建立课堂教学的导学策略十分重要,根据教材设计的要求,我们分综合策略和分科策略两个角度开展研究与实施。

1、“学案式”教材导学的综合策略

(1)促使课前有效学习

从掌握学习的观点出发,学习者在学习某特定课题前的准备远比教师的教授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设计好的“学案式”教材,一般都在新课前适当的时候发到学生手上,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的动机,学生以此为预习依据,了解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复习归纳知识,初步阅读新内容,初步解决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找出学习疑难点,自主地进行课前有效学习,“学案式”教材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以前学生不愿预习或想预习又无头绪,学习效果低下的教学难题。

(2)促使个体主动探索

“学案式”教材根据各学科授课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有一定层次和梯度问题,供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课前,课中进行主动探索而用,为学生个体主动探索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完全通过自己的独立地去阅读、分析、判断、概括,去理解掌握,去发现定理公式。尽量把发现的机会和乐趣留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没有“学案式”教材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少,很不利于学生个体的主动探索,“学案式”教材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为学生提供的足够的个人逐段探索思维空间。

(3)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学案式”教材所设计的问题,有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由于各个学生基础有差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弱,因此通过个人主动探索这一环节后,可能存在个人所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在自学过程中发现了一点。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开展合作学习,显得很有必要。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取长补短,求得正确答案,完善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且开发了同伴群体的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4)建构知识结构体系

“学案式”教材导学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体系,教材设计了知识提炼引导提纲,包括知识点归类,内在联系及规律的总结,问题讨论依据等,通过知识点的提炼可以使凌乱的知识变得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2、“学案式”教材导学的分科策略

(1)语文学科“学案式”教材的策略

——循序渐进编制“学案式”教材。我们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的关联性,确定学习目标和学法指导,明确思维导向构建问题情景,确定知识编排体系,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运用逐步加深,将知识、学法和能力有机结合。通过三年的“学案式”教材导学模式的实践,我们发现最主要的问题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以《五月的青岛》为例,在传统的教材处理上,我们往往抓住“让学生深刻领会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归纳老舍隐含其中的感情。由于二课时的时间限制,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无法展开,只能带领学生“学”散文,对教材的处理显得被动,僵化。利用“学案式”教材导学后,我们处理教材变得主动,灵活。关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我们在教材①②③(见附录)三个问题的探讨中就解决了,如果教材处理再围绕这一点,学生在已知的情境下学习的兴趣就不会被激发,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就可以放在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上。从三个角度切入分析,鉴赏,由“学”散文进入到“评”散文。所以在“学案式”教材导学的前提下,我们处理教材应是主动的,灵活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切勿回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死框框”上。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传统的教学设计大致是完成一些巩

固性的知识训练,或再高一层次,进行仿写散文训练,而有“学案式”教材导学后,我们变课后训练为能力训练(见附录),这样在语文学科上,学生不再被动等着老师分析篇章,而是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会根据自身水平和与需要有选择的学习,并且回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学习。

——围绕“学案式”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根据“学案式”教材实施的总体安排,我们设计了“三环节”课堂教学流程,即:

学案导学————讨论释疑————总结反思

学案导学:我们根据学案所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如在教学《五月的青岛》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要求学生用“五月的青岛美就美在……”的句式说一句话概括作者所描绘的内容。②作者对商人的感情带轻视成分,你认为作者威吓会有这样的感情?③根据“学案式”教材的提示,你学到什么?以此来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的状况及程度,及时纠正学生自主阅读中的偏差,推广学生独特的、有价值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讨论释疑:针对已定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并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其实,让学生来思考、探讨、交流,以此来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五月的青岛》一文时,我们的设计是:

引导学生从用词,修辞,句子表现力等角度入手,探讨鉴赏散文的形式美;

采用形式为朗读,圈画、讨论;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处理好语速、语调、语气,试着朗读出作者在其中的意味。

用“你认为作者的哪个词、句子用得最好,为什么?”“你还认为老舍有写得不够美的语句吗?你可以改得更好吗?”来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

总结反思: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部分,让学生提出来问题,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通过讨论,教师适时介入讨论、指导、点评,达成共识。一些相对复杂问题在课堂中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

——探索“学案式”教材导学的使用策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自学指导纲要,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释疑解难”“知识巩固”“能力提高”。一般是每学期初将“学案式”教材编制完成,每篇课文独立一份,通常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人手一份,让学生在横是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学案式”教材自主学习,了解所要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凭借的学法知道,理清课文的知识链条,并尝试用原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初步预先消化了将要学的内容,暂

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给课堂学习。课堂45分钟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学习,并对于重点、难点提出恰当的质疑。同时“学案式”教材鼓励学生在自学时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教师预先得到这些反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修正教案,做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以上是指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仔细户学习“学案式”教材中的“学习目标”“释疑解难”部分,“知识巩固”“能力提高”。主要使用在课后,目的是通过再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实现迁移,改进学法,形成能力。

(2)数学学科“学案式”教材导学的教学策略

——因时、因人而处理“学案式”教材的策略。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显示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等数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基础,我们处理的基本策略是:一是利用“学案式”教材对知识点的补充。以平面指教坐标系为例,本节课要我们掌握的知识点是①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学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②学会由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由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而通过学习,还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知识点Ⅰ、各个象限内的点的符号,Ⅱ、谁对称谁

不变。Ⅲ、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

1(x

1

,y

1

),P

2

(x

2

,y

2

)| P

1

P

2

|=√(x

2

- x

1

)2+(y

2

- y

1

)2,

经过这样一补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为以后几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学生感觉到,对书本的表面知识的学习还不够,还应从书本例题,习题中去挖掘其中的内涵,扩充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二是利用“学案式”教材例题的拓展、加深。以《同底幂的乘法》为例,在传统的教材处理上,我们往往抓住a m a n=a m+n这个公式不放,做一些相应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的要求,由于时间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的学习讨论无法展开,对教材的处理显得很被动。而利用“学案式”教材后,大部分学生对书本上的例题基本掌握。

——建立“学案式”教材的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材设计的要求,我们设计如下结构:首先,根据不同的教学章节恰当的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汇报“学案式”教材学习的情况,一般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学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与反馈,并阐述自己在那方面的欠缺。以《同底幂的乘法》为例,我们在教学开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a、试指出下列各个幂及意义,并归纳有何规律?32 (-3)2 -32 -(-3)2b 、看了书本例题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C、已经掌握了什么?d、你在本课的”学案式”教材学习中学到了什么?哪些是书上没有的?借此来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的状况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纠正他们的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肯定并推广一些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其次,采用独立思考,小组探讨,交流等方式进行能力训练。针对已定的学习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自己来探索、交流,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主要运用问答式来结束新课。让学生以本课学习为中心,提出三个问题,学习本节课,你知道了……你学会了……你发现了……。个别同学进行补充,到适当的程度教师再介入讨论,点拨总结。

(3)英语学科“学案式”教材导学的教学策略

——重组教学材料。英语教材的编写是以话题为单位的,即一个话题为一个单元。由于学生有了“学案式”教材,势必对所学单元进行全面的预习,而不再是上一课预习一课的习惯,这样教师上课时,就能打破课的框架,进行单元重组。这儿的重组的指的是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随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例如:JEFC BOOK unit 9 come and meet the family Lesson33中的第一部分为以第一人称介绍家庭成员;Lesson34第一部分问答有关家庭成员,第二部分 Li lei来家作客;Lesson35第一部分Li lei 与家人的问候;第二部分介绍MiMi; Lesson36在家少家庭成员与一些语法。这种内容安排有些凌乱的的单元,在学生心中有底的情况下,可作一些调整。(见下表)

——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有了”学案式”教材,学生对单元的基础知识,语法项目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教师在课堂内真的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体验,事件、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因此省下了本来教师用来解释一些基础知识,语法项目的时间,因此这时教师可根据需要补充世界各主要城市的特别是说英语的国家的有关天气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各国叹气的差异,也可以让学生来当一回气象预报员,播一播当日某城市的或者就是当地的天气预报。使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学会知识。再如教学 A famous person 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找一些更多的有关Bill Gates的资料来阅读,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谈谈类似Bill Gates的著名人物或相关资料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按英语教学的一般步骤,它的流程是:复习→重现→机械操作→意义功能操练→巩固。有了“学案式”教材以后,这几个步骤完全可以颠倒过来。学生可以从学案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注意力引到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从而实现“目标”。

(4)自然科学“学案式”教材导学的教学策略

——突出生活体验的设计策略。自然科学的大量教学内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质、现象和一些生活常识,因而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脱离自然界和生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常识以及胜利特点等,尽量把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如在学习“溶液的导电性”这一节时,在学习之前可先让学生思考:人出汗时为什么会容易触电?[推广实验:干的木头不容易导电,而湿的木头容易导电,这是为什么?]自然科学有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往往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得出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的知识等,因而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要重视实验的教学,特别是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让学生设计来源与生活和身边的小实验,从而使学生了解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应用于生活。如:学生钢铁防锈时,可先让学生动手实验,“磨好的菜刀,如果不擦干,过一会儿还光亮吗?”从而思考“钢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理念: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体现科学本质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自然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探索自然的活动,在探索过程中,从而获得反映自然规律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生态平衡”时让学生了解我们富阳去年大量的松树由于松线虫而枯萎,这是怎样造成的?人类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因而我们还应及时反映当代科技成果。如,学习遗传变异时,可让学生了解人类基因工厂,及我国的水稻基因的译出等。

——组织反馈策略。怎样更好地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学习过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位置。要促使学生对原由概念发生转变,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一个意外事件,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概念需要改变。例如:在纸盒沙锅放上水,能否把水烧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反馈,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程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主程度等。这些我们应给予重视。另外是学习对本界内容掌握的程度可从练习和知识运用来考察。

三、“学案式”教材实施成效:师生在开发中共同成长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和研究,课题研究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地说是师生在开发中获得共同成长。

(一)学生在“学案式”教材学习中得到了发展

1、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优化中得到主动发展

“学案式”教材的课堂教学机制的构建调动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问题。它给全体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参与机会(如参与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时间和参与的方式等)和主动探索信息(如富有思维价值的提问、训练题等)及利用信息自主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学案式”教材的导学,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等待老师“奉送真理”,而是创造性地精心自主探索。在“学”中“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种迥异于缺乏引导的传统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形成,从而使每个学生得以在“自主发展”中塑造自尊、自重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健康人格。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学案式”教材的利用调动了学生预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使学生在课前就了解学习目标,每堂课的教学,学生都能有备而来,加快了问题解决的速度。再加上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和掌握研究学生创新学习的心理素质、情感因素、智力品质、方法技巧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如:2003届学生孙梦程、倪超军、李辉,潘立华等同学,原来都不愿意预习功课,问他们为什么不预习,他们总回答没什么好预习,不喜欢预习,由于预习不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案式”教材使用后,这些同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预习积极性很高,能按“学案式”教材中设计的内容自觉地提前学习,由于课前准备充分,课上发言积极了。学习乐趣增加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其中孙梦程、倪超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富阳二中,李辉,潘立华也以较好成绩考入重点高中,连他们的父母都说孩子进步真快,有点出乎意料。

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智力发展

由于“学案式”教材的编写、使用都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为目的的,在”学案式”教材的设计编写中,学习目标明确,也安排了“学法指津”,“释疑解难”,“知识巩固”,“能力提高”等内容,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作了全程引导,便于学生自学。“学案式”教材内容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因此课题研究促进里学生的智力发展。近年来在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不断增加:

2002年:颜洪飞同学获富阳市出二数学竞赛一等奖;

张向远同学获浙江省第六届初中自然科学竞赛富阳赛区优胜奖;

颜春芳同学获富阳市初中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张萍萍同学获省级学生征文三等奖;

李淼、郑柳丹、何程同学获优秀征文奖。

2003年:鲍冲同学获富阳市初一组数学竞赛二等奖;

鲍雪钦同学获富阳市初一组数学竞赛三等奖;

倪潇潇同学获富阳市初一组数学竞赛三等奖;

董栋海同学获富阳市初一组数学竞赛三等奖;

李铭同学获富阳市初二组数学竞赛三等奖;

汪益平同学获富阳市初三组数学竞赛

颜洪飞同学获富阳市初三组数学竞赛

李晨燕同学获富阳市初二组自然竞赛优胜奖。

4、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本课题研究的三年中,本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明显提高,下面市三年来本校的重高升学率、普高升学率,升学总平均分的对照表。

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声誉越来越好,几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富阳市文明单位,200年被评为富阳市文明学校;被评为杭州市级“家长满意学校”,被《富阳日报》,《杭州日报》登报表扬,学校年度考核连续三年为一等学校。

(二)教师在“学案式”教材开发的研究中得到了发展

1、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能力

“学案式”教材导学的课堂教学机制的构建实施,随着创造性教育思想得到贯彻、落实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课题实施中加深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正确认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成为备课、上课、评课及

对学生评价不可缺少的思考和评估要素。一种以关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本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教学中逐步得到确立,并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地、坚持不懈地获取新信息和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校从校级到市级公开课开出率很高就是一个证明。如英语学科和社会学科各开展市级受到听课教师和市级教研领导的好评。由于本校课题研究开展得较扎实且有成效,本区每学期的公开课,在本校开出的很多,三年来各学科总共开出近50多次区公开课,深受听课老师的好评,大家一致认为“学案式”教材的使用确实优化了教学过程。各级公开课的开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校教学研究的开展。

2、提高了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专业得到了成长。

通过系统的研究,拓展了教师整体队伍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通过研究,大部分教师能探索和运用一系列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使自己的研究过程规范。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得以加强,教学理念得以不断更新,教科研水平得以迅速提高。这从教师的研究文章中得到了证明:

2000年:潘雪龙同志题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探索》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李光叶同志题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探索》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1年:徐宗标同志题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徐宗标同志题为《在英语教学中猜想思维的应用与研究》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徐文松同志题为《农村初中自然科学中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李林根同志题为《地理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的探讨》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二等奖;洪永儿同志题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2 年:潘雪龙同志题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与探索》获杭州市教学论文二等奖;徐文松同志题为《自然科学中运用“开放性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李爱萍同志题为《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李学军同志题为《初一学生英语习惯的现状分析与探究》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一等奖;李林根同志题为《地理素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二等奖。徐华丽同志题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探究能力的实践和探索》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2年至2003年三年内本校教师获富阳市教学论文三等奖共32篇。

四、“学案式”教材开发的反思与展望:走向更加开放的学习

(一)反思

1、“学案式”教材的开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最优化

采用“学案式”教材导学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主动建构的掌握学习指导原则之下的是一种最优发展的教学模式,这里的“最优是指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学习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内容以及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风格,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自己在个方面获得最大的可能的效果。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学案式”教材的内容是为学生强调自主学习而设置的,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案式”教材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知识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学案式”教材,并配合老师正确地使用它,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2、要正确处理“学案式”教材设计与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教师原有的备教案、讲课、批改、辅导等工作已忙得够呛,如果再加上要设计“学案式”教材,会加大教师工作量甚至会吃不消。但实践证明设计编写“学案式”教材并正确地使用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有了“学案式”教材,提前明确了学习目标在预习、自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导向,大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原来一直使老师感到头痛的学生不肯自觉预习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每节课学生都有备而来,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设计编写“学案式”教材与教师工作忙并不矛盾,是很值得我们去做的一项工作。

(二)展望

我校的研究课题,历经三年的实践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许多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使课题研究进一步发展。

1、进一步加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案式”教材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目前本校各学科的“学案式”教材的设计与操作研究,还处于一般层次的研究上,各学科的“学案式”教材方案模式还是大同小异,尚未真正体现本学科的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事实上,“学案式”教材的开发使用要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必须从一般层次的研究深入到特殊层次(即具有本学科特点的层次)的研究,这样的“学案式”教材才更为具体,更为科学,更具有最优化。因此,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案式”教材的设计与操作研究。把“一般”与“特殊”结合起来不失为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强着眼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学案式”教材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目前本校的“学案式”教材设计与操作研究工作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

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题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学生终会有一天离开学校,脱离教师、学校的指导和促进,他们的发展将依赖于自我教育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变化发展十分迅速的社会里,学生从学校获得的大量知识、因人类及个人活动范围不断变迁,更新的加强,而不再足以终生受用了。这要求人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调整自己,对社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因此运用知识的兴趣、能力、意向及习惯,进而能够促使自己持续地学习、发展、发展、学习。本课题的研究是需要深化的。其深化点可选择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方法与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形成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安廉、和学新主编,《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主编,《创新教育——面向21

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3、姚文俊、刘可钦主编,《我要成为最佳的我》——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4、《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9卷第1期P89-85《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

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 案一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1-08-04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不宜刻意追求。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资源 2、分解式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 〔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 (生看画面) 师:景色美不美? 生:美。(异口同声地说)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生读)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 2、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3篇

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3篇 创设新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将会提高高校生物教育教 学效率,有效的教育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一: 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都会遇到一批“问题学生”,他们有的在品德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在遵守纪律方面表现不好,有的存在心理障碍,有的学习态度不佳……如何帮助和教育这些孩子,是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王晓春透过《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一书告诉读者,面对“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向医生那样,理清思路、注重诊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元的,不能期望用简单的“三招两式”化解,如果教师不能够找准问题之所在,往往还会激化矛盾,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 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科学化水平吗?从王晓春的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希望。他有关问题学生的类型划分和诊疗措施,大多具有可证伪性的特点,教师拿去就可以使用,使用之后就会见到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提高教师应对学生问题的能

力。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循着智慧型教育的路线走下去,多提炼出一些教育教学领域的葵花宝典,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二: 光阴似箭,任职以来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职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实践,我掌握到一些教学方法,让我的教学工作开展事半功倍。现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任职以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以前上课也用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但对于所带毕业班在复习备考期间,堂上教学主要是以讲练为主,就没有使用这一方式,另外,复习期间学生的学习量加大,精神天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之中,因此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但在听了同科组老师的课以及老老师的指点以后,我受到了较大的启发。于是,我再次运用了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及最后答案,然后在让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作为小老师上台讲解,最后,我再为他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

(完整版)西南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教育研究的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30) 1.教育研究(6) 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在教育领域中的或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解释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定量研究(6) 也成量化研究,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确地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3.定性研究(6) 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4.文献研究(6) 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研究者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思者。许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思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5.现场研究(6) 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虽然这种研究也需要作文献的考察,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它强调研究者必须亲临教育活动的现场,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现实存在的与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人、事、物及活动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分析和推论。研究者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实状况,体现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致性。这种研究最适合于了解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 二、简答题(50) 1.教育研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0)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因而它必须包括目的、过程和方法等基本要素。研究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接受特定的训练。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研究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人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不论侧重于哪一方面,教育研究都至少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即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三是它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促使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 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 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 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 负个人责任。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 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 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 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 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 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 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 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 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 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 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行政国家: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 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 决效力相当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 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 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 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 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的学问。
1 / 11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 A 合作精神 B 友爱精神 C 奉献精神 D 自律精神 11. xx 代表作(A) A《论语》B《学记》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A教师B 家长C 自我D同伴 19. 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 20. 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C教学目标A.观察法C实验法节的能力。B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B访谈法D.行动研究法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A 发展 B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以人为本 D 统筹兼顾 2. 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B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6.()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A 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C《理想国》D《大学》 3. 心里断乳期是指( C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4.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B ) A 定势 B 迁移 C 应用 D 技能

5. 《xx 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 A 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 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 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 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成为( A ) A 变式 B 反例 C 正例 D 比较 7. 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 A 焦虑症 B 抑郁症 C 强迫症 D 恐怖症 8. 教师的根本任务( A ) A 教书育人 B 教学 C 班级管理Dxx 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 具有( C ) A 创造性 B 广延性 C 长期性 D 示范性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 A 学习动机 B 学习需要 C 学习兴趣 D 学习期待

教育教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教育教学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教学学习心得 这学期,教育教学观宣讲活动在我县教育系统铺开,3月26日,阳城县名师教学观宣讲团莅临我校,学校组织全体老师积极学习,学习名师的教学观念、教育艺术。听完他们的报告后,他们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仍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久久回味,使我的心中也荡漾着做老师的幸福,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了许多不足与差距,也有一些想法(在搜索更多的文章)与体会。 不足之处 一、作为青年教师,学习、钻研不够。 想想自己也在教育事业中工作了几年了,只会按照上课的固有模式上课,激励语言贫乏,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很枯燥,更不要说孩子了,这是自己沉淀与自我提高不够的缘故,说白了,学习得不够,只依赖于自己原有的、固有的教育模式,新的东西少。每天以学校、班级琐事多为借口,不注意深钻教材,举一反三,导致课堂耗时多,效果不明显,在这些名师身上,我看到了他们不光光有教育上的长处,更有文化底蕴上的长处。 二、教育学生,不够细致

人都是有差距的,我们不可否认,这就造就了优生与学困生。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也能理解。但在实际中却对学困生批评、呵斥得多,细心教育的少,特别是当一个学困生总也完不成学习任务的时候,会忍不住发脾气,毫不留情、不给面子对着所有学生说他的不足。对待犯错的孩子,总不能以宽容之心去对待,总觉得他做了一件损害班集体的事 三、作为青年教师,反思不够,对自己的职业缺乏整体规划 课后反思是每位教师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发展自己的一个前提,相反,没有反思教师就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而自己在上完每节课后,总不能静下心来,真正、及时去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学生的学习状况,思考今后的努力方向。当教学、教育中发生了一件感人的、值得深思的事时,总是懒得把它变成一篇。 努力方向 一、爱岗敬业,奉献教育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爱的教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对所教学科充满爱的教师,就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就会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课,从而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般让教育充满爱。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教育研究及其特征 导入:什么是科学研究 1.案例:视频播放镜像自我认知测试研究、守恒实验 提问:这是科学研究吗?你愿意做这样的研究吗? 2.互动: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与认识小学教育? 直接的感觉经验 他人的看法 专家意见 实证方法 3.分享: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整个科学无非是对整个日常思考的提炼。研究得越深,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待知道的就越多。——爱因斯坦 一、科学研究 1.内涵 (1)科学 ●日常理解:科学即正确或正确的知识(科学算命、科学发展观、这个东西做 得好“科学”)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的目的出 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知识。 (2)研究: ●日常概念: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稍作认真的分析与思考。 ●一般概念: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 ●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卡恩:曾经比较全面地给出了“研究”的12个特征。概 括起来,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要素:目的——“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意图的活动;过程——为了达到目的,“研究”将是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规范概念: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认识活动,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

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的过程。 (3)科学研究: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2.科学研究的特点 1)客观性:①资料来源于客观②研究过程客观③研究结果客观 2)创造性:没有创新的研究是毫无价值的 3)继承性:科学研究探求新的问题必须要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4)系统性:研究的内容、方法、程序是系统的 5)控制性:科学研究必须有严格的设计方案,严格地实施方案,科学 地定性定量分析,以使研究结果可信、有效。 二、教育研究 1.主要内涵 教育研究就是研究者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或问题予以分析、解释、预测和控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 ●教育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消息报道有区别。 经验中含有规律,经验经过反复筛选可以找到本质的规律性东西。但仅凭经验,不仅花的时间长,而且有时费了很大周折仍不能发现规律。 案例:教育研究不能“自说自话” 在一个“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的课题中,研究者指出出学困生的若干成因,其中两个是:1)学生痴迷网络而影响了学习;2)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 对此,我们想知道,做出这样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很遗憾,作者并没有提供证据。即使上述两个判断看起来有道理,但是我们仍然会怀疑:确实是这样吗?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可能性吗? 如果作者能在做出这两个判断之前开展一个调查,发现在他的班级、年级或学校,发现有80%的学困生都痴迷网络,有75%的学困生其父母对其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无疑,这两个数据就成为做出结论比较有力的证据。虽然这个证据还不能完全说明二者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系,但做出因果推测的可靠性大大增加了。 ●教育研究也不同于权威专断。 如亚里斯多德认为苍蝇有五条腿,(其实他碰巧抓了只丢了一条腿的苍蝇),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二名侯liyuan(1对1学员,374分,二本)。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 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2015年北邮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5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为主);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航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为主); 北邮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框架非常明晰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列出整体框架笔记 《社会学》关注重点概念的定义重点理论的内容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条目较多我认为公共政策是重点一定要熟练背诵可能有些问题会混淆注重重点概念的区分 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在近两年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外国人思路的不同

以下由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辅导中心提供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了解)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重点) 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 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 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 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 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数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形成性(过程)评价与终结性(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发挥评价的作用。 5、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师、。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8、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养成。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指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以及的能力。 13、《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为第二学段为、第三学段为,现在我们所任教的小学是第一和二学段,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 14、《标准》将总体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分别给出,各学段设置了分别为、、、四个学习领域。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和的功能。 16、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与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特色板块是,在这一板块里面主要是渗透一种,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17、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里,重视,加强,提倡,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18、新课程下的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论教。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4篇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4篇Teaching experience model 编订:JinTai College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4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教育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2、篇章2: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3、篇章3: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4、篇章4:语文教育心得:我的作文教学思想文档 创设新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将会提高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效率,有效的教育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下面是带来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篇章1: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要怀有一颗爱心。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所从事的 教学岗位,把从事的职业当作事业,去追求最大程度的完美,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要有激情,用这种激情去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 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过程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只要学生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学习过程,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 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喜欢和我的学生在一起,它能 让我更年轻,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每一种职业,只要你喜欢去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到最好,那么这个工作过程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工作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你喜欢,累并快乐着。 累是相对的,它会使你的机体感到疲乏,但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会使你的思想更充实、更完美,会升华你的人生价值观。 我认为,一个人每天都要快乐地活着,去欣赏大自然的 千奇百怪,风光秀美,去享受人生带给你的每一件快乐的事。快乐会使你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有说服力。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他人,你的同事,你的家人,你周围所有的人,让他们体验到人生如此美丽,那么你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一在线测试答案

问题一: 科学研究,我们简称为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问题二: 教育科学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问题三: 研究型教师就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 问题四: 定性研究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综合、比较和归类、归纳与演绎等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问题五: 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验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它通常是从量的方面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所收集的量化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和解释。 问题六: 教育研究通常来源于教育实践,并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并服务于教育实践。但教育研究不同于日常的教育实践工作,它属于科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活动,具有研究活动的一般特点: (1)组织性与自觉性 (2)继承性与创新性 (3)(3)探索性与长期性 教育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研究活动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和难控性 (2)广泛性和反思性 (3)长期性和时代性 问题七: 1.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教育的发展 2.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为探索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3.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丰富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宝库,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4.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问题八: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的不断发展,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于:理论更具有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教育研究方法的借鉴移植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准以及更有操作性。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公共管理的意义 公共管理代表着知识界和实务界对实现一种良好政府治理的努力、希望和探索,即期望建立一个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有效率的、更能体现和实现民主社会基本价值的、不同于传统官僚导向的政府组织、政策及运作模式的新政府治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之发展 公共管理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30年代末期,行政学

者古利克为推动当时的行政改革,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中,同样表达了强化政府表达能力的观点。 严格来说,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正式产生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导致公共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实背景。 1.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管理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依照行政学家亨利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行政学者有古德诺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学着怀特于1926年亦主张政治不要干预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为出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和效率为目标。公共行政在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在这个阶段,许多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行政原则”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这时期的公共行政具有亲爱昂列的规范取向。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一、单项选择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 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A) A《论语》B《学记》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A )A教师B 家长C自我D同伴 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 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教育方针 C.教学目标 A.观察法C.实验法节的能力。B.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B.访谈法D.行动研究法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B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 体细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C《理想国》D《大学》 3.心里断乳期是指( C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B )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 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 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成为( A ) 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 A ) A教书育人B教学 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 具有( C )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_5doc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十三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助,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概念解释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些社会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便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研究方法。它适合于描述那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客观现象。 2.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注重理论假设,强调严格控制,关注假设检验,从而主动地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在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实证方法之一,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3.个案研究 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二.简答题 叙事研究的特点: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自我反思为媒介;强调民主、平等 2. 田野研究的意义 (1)不会因科学理论的既有框架,限制了观察的角度与诠释的幅度,研究者可以深入当事人的生活世界; (2)自然情境不会因高度人为的控制而失去事物真实面貌,增加研究外在效度; (3)多种来源的资料可以互相比对,查证,日後有迹可寻,并且逐字记录可以反覆思索,以重现在地人之主观意义; (4)促进参与和分享,并且减少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并能更增进尊重当地文化与主体性。 3. 比较研究的类型 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三、论述题(40) 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②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③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④根据教育研究工作的场所:文献研究和现场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 D.无的(dì)放矢揠(yè)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 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 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ɡai)惊弓之鸟 D.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 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D) 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 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D) A.化险为夷B.口蜜腹剑C.前赴后继D.阳奉阴违 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C)A.狗吠猿啼B.马嘶蝉噪C.鹤啼虎啸D.鸡鸣狼嚎 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D)A.亮亮,明明起床了。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C) 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8.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B.①→④→⑤→⑥→③→② C.②→③→①→④→⑤→⑥D.①→④→⑤→⑥→②→③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B) 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 10.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A) 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C.策划、组织能力D.协调、实施能力 二、判断题(10分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写;与声母q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写。(√) 2.“凸”和“凹”的笔画数都是5画;“凸”的第4笔的名称是横折折竖。(×) 3.如果把“喜气洋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谨小慎微、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六个词语归类的话,“谨小慎微”这个词应该单独归为一类。(√) 4.“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的一半。”“船已开三日即到。”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4篇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4篇 范文大全心得体会教育心得体会〔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篇〕今年我很荣幸的进入中卫职业技术学校。 在这一个多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 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 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有责任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要有高度责任心。 其原因很简单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 其培养的“产品”是人理想的目标是培养出要符合国家教育 的目标的人。 最好不出废品更不能出危险品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怎样作 到对学生有爱心又怎能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去主动全面关怀呢 作为教师要有事业心、平常心。 从平凡的教学工作中看到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意义教师只有对 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对教育事业产生深厚的感情才会对自 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 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 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 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提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二、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 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 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 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 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学工作非常繁杂而丰富。 教育教学改革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大家也都会说就是改革落后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完善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识与技能融合这就是教育教学 的理想目标若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必须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 准备工作把课堂可能发生的种种情景预设出来把每个细节每个 环节都要设计的周密才不至于在课上浪费大量的无必要时间让 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比我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效果要好得多课堂.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 题及答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B D A C A D A A B B D C C B D D D B B 正确 按照提出问题的结构程度(主观、客观)可以将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三大类。

按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将访谈分为开放式访谈、半开放式访谈、封闭式访谈。 就研究主体而言,倡导“行动者合作研究” 正确 (一)第一环节:计划(二)第二环节:行动 错误 因变量的测量一般包括前测和后测两部分。 正确 追溯法是指利用已有的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提供的线索,追溯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正确 (一)定性分析 的特点1.强调整体观和事物质的规定性 正确 4、就研究过程而言,强调“在研究中行动”,体现了其反思性 正确 一、教育实验研究法及其特征(一)主动操纵和控制实验变量 正确 教育调查法指研究者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自然条件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材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错误 现状调查属于描述性调查,主要是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发现现存的问题或寻找一般数据。 就研究结 果而言,是

“行动的改进与发展”,(正确) 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反映了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的平均差异。 调查表根据其说明事项或分组比较事项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项表和复合表。 正确 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用(读杠)表示。它是用以度量连续变量次数分布集中趋势最常用的集中量数。 错误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它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文章检索的概率和成功引用率。 (错误) (一)第一环节:计划 (二)第二环节:行动 (三)第三环节:观察 (四)第四环节:反思 正确 单组实验设计是用单一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实施某一种或多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错误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现象等)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或属性,进行单独的考察,从而认识各部分性质和特点的方法。 错误 (Kert Lewin)将其定义为“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 错误 (二)按照教育行动研究水平分类,可分为技术的行动研究、慎思的行动研究、解放的行动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