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法制史大家参考一下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法制史大家参考一下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法制史大家参考一下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法制史大家参考一下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

徐振东*

摘要:构建现代型的司法文化是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运动的基本命题,该命题实际上又是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司法传统资源的选择和革新的问题。伦理主义、神秘主义、全能主义和和谐主义是中国司法传统在实体价值上最显著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对中国传统司法的渗透和影响。司法传统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中国司法制度存在、发展的传统历史基础,离开了对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追溯,就不可能真正揭示当前司法改革的基础和动力。

关键词:司法文化传统司法改革儒家伦理时代价值

Title: The Essence of Judicial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Its

Reform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modern judicial culture is a basic task of

contemporary judiciary reform of China. The task is actually

involved in the problems of sel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all kinds of

judicial tradition. Ethicalism, totalism, occultism and harmonism

are the most notable characters of substantial value of judicial

culture of China, fully embodying influence of Confucian ethic on

Chinese traditional justice. As a form of conception, judicial

tradition is the historical base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judiciary. The base and the drive of present judiciary

reform could not be disclosed without tracing traditional judicial

culture of China.

Keyword:Traditional Judicial

Culture Judiciary Reform Confucian

Ethic

Time Value

司法文化传统的革新是一个颇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的时代性命题。理论性是指这一命题实际上就是对我国传统司

法价值伦理深层次的理论追问和形而上式的思辨,实践性则是指该命题涉及到司法现代化这一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甚至可以说,该命题的如何解答直接决定着司法现代化进程和司法改革的成败。在方法论上,这一命题体现了一种将司法变革与传统文化进行某种联结的尝试。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联结使人们对于“司法”这一社会文化范畴进行更多的思考提供了基本的研究范式和概念框架,司法被置放于一个纵向的时间纬度(传统与现代)以及横向的社会语境作审视,而不是仅仅把它看成为国家基于统治需要而设计出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命题展开之前,我们不得不触及到一个前置性问题:“究竟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司法变革还存在什么关系?”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严肃而又复杂的问题,无法简单明了地想如何联结就能联结的。本文试图对司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社会学式的探讨,特别是对司法变革的内涵和动力予以分析,来透视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司法文化由传统到当代转化的具体途径。

一、司法与文化传统、社会语境的辩证关系

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司法过程可用不同的角度来考察,简单来说,对于法律释义学家来说,静态的司法是一个国家所专有、由一套逻辑严谨的机制和结构组成的动态的制度体系,动态的司法则是国家权威将法的抽象设定和普遍要求适

用于社会事实而形成一定秩序的过程。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司法本身是动态的社会文化现象,与其所属的社会语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无法来自于其文化和传统以外的东西,不同的文化可能产生不同的司法形态(司法制度、司法判决形式、法官意识等)。换句话说,司法制度是特定精神因素的载体,它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整个文化和社会构成了司法的背景,司法体系、司法活动与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精神、传统伦理等存在着一种交互关系。这种交互关系是辨证性的,而不是单向式的决定关系。司法体系一方面是与文化社会其他部门相区别的次级体系,另一方面也与其他部门一样同处于一个文化脉络与社会体系之内,彼此影响。

文化传统是社会创造力和精神的独特衡量,反映了具有历史性的群体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特定模式。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的司法,体现了人们对社会活动现象的理性认知(即如何处理社会问题以及救治社会矛盾冲突的合理判断)。在司法领域进行活动的,都是存有社会普遍意识的、受历史要素制约的人,对其行为起着支配性作用的是已经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文化因素。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司法制度的运作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尤其要受到该社会的司法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司法文化传统就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内在逻辑。它表现为受司法文化传统制约的司法人员关于司法的态度、价值和信念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司法行为主体的司法实践和司法行为,进而在相当程度上规制着

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运作模式及其发展走向。伽达摩尔曾经在论证历史性与司法判决的关系时说,成见构成了法官的历史存在,同时也为一切司法理解和解释提供了可能,成见是历史给予法官的,他无法选择。“每个人都要降生在一个历史文化之中,历史占有了他。占有的方式不仅是与上一代有生理上的延续关系。更重要的是,历史通过语言占有个人。语言不是工具,它保存着历史、文化和传统。个人在接受理解语言的同时,就接受了历史给予它的成见。这种成见包括个人能够意识到的历史文化成分与意识不到的历史文化成分。个人永远无法摆脱这种成见,因为这是他在历史中的存在状态。”[1]因此,对于司法判决的理解,不能只是从实证角度来单纯分析司法制度及其运作方式,还需要从该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出发,进一步把握它的价值内涵,探讨司法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研究司法改革以及司法现代化时,充分了解司法制度与社会语境的交互关系,可以使我们能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去观察文明社会司法制度生成、发展和变革的深刻内涵。与其他文化制度一样,司法制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构成部分,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实际上是对整个社会变革的某种回应。然而,在当今法律学术群体中,司法与社会变革以及文化发展之间的许多基本问题却被人们普遍忽视了。传统的司法制度概念并不描述司法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也没有设定或者构建司法过程与社会内在联系的理论。一般来说,一个运作良好的司法制度通常要包括三个要素:其一是结构性要素,涉

及司法机构的数量和构成要素,司法和其他部门(法官、立法者、最高统治者、法律人群体、行政官员)之间的权力划分关系;其二是实体性要素,实际上是司法过程自身的问题,包括司法程序、司法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司法判决等;其三是文化要素,这是将司法制度联结起来的价值和态度,它决定着司法制度在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以上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的司法制度。在这个司法制度架构中,关键的要素就是司法文化,它是决定司法结构和司法实体怎样被运用以及如何被运用的价值和态度。司法文化的差异性反映了司法制度的差异性。特别是自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随着社会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司法制度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并且成为促进和支持新的社会事实的重要手段。如果司法文化传统不能支持这一社会现实的变化,那么一种新的司法机制就必然会产生或被创制。在这种社会语境下,新的司法态度和观念就往往成为司法变革的动力源泉,进而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变革的推进力量。司法文化对司法改革现代化的功能就体现在它的主动性观念和支配性风格,这一功能发挥的程度也随着司法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既可以对司法现代化起抵制、扰乱或阻碍作用,也可以对司法现代化起支持、调适和巩固作用。司法文化是司法现代化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司法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司法传统文化资源的重新选择的过程。司法文化传统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有时是司法制度赖以产生、发展和变迁的传统历史基础,离开了对传统司法文化的追

溯,就不可能真正揭示司法改革的基础和动力。

在现今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司法改革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当社会上不断呼唤司法公正,现有的司法制度似乎很难去回应社会的需求。司法公正的实现,不仅需要具有健全的、完备的、优良的司法结构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即存在一个运转良好的司法机构,一批高素质的法官执行法律,合理的司法、立法、行政关系,公正、公平、民主、开放的司法程序,司法解释和理解符合正当性要求等,还需要有反映人类普遍理性要求、符合社会现实发展的司法文化作为支撑。虽然司法改革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就在于实现对于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超越,但作为一个历史的连续性过程,但已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代代因袭相传的司法文化显然在影响着司法改革的进程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司法制度框架无疑来自于西方社会,然而支持作为司法制度运转的司法观念系统却来自于中国社会本身,而处于低度发展状态下的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社会历史文化(法律的、政治的、民族的)制约、影响并支配着的。当这种外来的司法制度在有着强烈本土性的司法传统文化中运转时,原为异体的两者就必然会产生龃龉和冲突,进而影响着司法公正。因此,要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完成司法现代化进程,实现司法公正,首先就必须解决解决司法制度运行中的结构性障碍,即如何协调西方的司法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嫁接甚或在两者间作出选择。当这些固有的

司法文化传统无法被抛弃和被决裂,已经成为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我们自身内在的一部分时,我们面临的就只能是如何理解、如何评价、乃至于如何转化我们自身的传统的问题了。

二、中国司法传统的基本品格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在游历中国时,看到中国衙门的行刑场面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不了解中国古代的司法,就无法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国司法制度的最后一幕是最能让人明白中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2]这位英国学者的话语既反映了司法制度与所属的社会语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又从侧面隐喻地折射出了中西司法文化冲突所引起的心理震撼。那么给英国学者带来心理震撼的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又有着什么样的品格呢?这样的品格与现代司法理念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别呢?

(一)传统司法的伦理主义

传统中国司法就价值取向和内在观念而言是一种以儒家伦理学说为精神基础的司法伦理主义。费孝通先生曾经将社会分为两类:一是法理社会、一类是礼俗社会。前者并不具有具体的目的,只是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后者则是为了要完成一种任务而结合的社会。[3]礼俗社会的基本精神就是伦理精神。中国传统社会从本质上是一个亲血缘、重亲情的伦理

社会和礼俗社会,“礼俗盈而法理亏”。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在法律形式和司法判决中就体现了纲常伦理精神,礼与法的关系是密切无比的,如《荀子》曰:“礼,法之大分也。”管子亦云:“法出于礼。”礼法有时分治、有时合治,因此瞿同祖先生才会主张,研究中国传统司法必礼书法典并观,才能明其渊源,明其精义。[4]礼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中的上下贵贱关系和家族内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宗法等级秩序,“礼义立则贵贱等矣”,“先王制礼,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5]早在西周,礼即成为社会关系总的指导原则,也是司法判决的根本指针,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6]至春秋战国,礼制作为司法准则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是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7]经过汉代中期的法制儒家化过程后,儒家的礼教最后成为居于封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礼教与法律的关系极为密切,不仅礼书与法典并列,而且儒家学说中的德主刑辅、慎刑恤狱、则天行刑、君亲无将、亲亲相隐等思想还转化为法律条文,甚至成为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支撑着整个司法制度的实际运作。瞿同祖先生曾经指出:“儒者为官既有司法的责任,于是他常于法律条文之外,更取决于儒家的思想。中国法律原无法律无正文不得为罪的规定,取自由裁定主义,伸缩性极大。这样,儒家思想在法律上一跃而为最高的原则,与法理无异。”[8]

在传统中国,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基础的司法伦理主义乃是建构于“天人合一”的道德基础上的以王道精神为标榜的宗法主义和君权主义思想体系。经义断狱是儒家伦理主义在司法上最典型的表现。“经义断狱”又称“引经决狱”或“春秋决狱”,是汉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司法审判方式,是司法官在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形下援用儒家经义尤其是《春秋》的记载作为依据以审理案件的做法。所谓“经义断狱”的准则即是儒家的伦理原则。经义断狱的实质在于以儒家之礼修正法典之憋(即违背礼教之法条),规避“先王之法不可变”之限制,以儒家经义化解先王之法。经义断狱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是“论心定罪”,在司法上主要考察犯罪的主观方面,以动机、目的的善恶来定刑论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凡是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仁爱”精神者,即使其行为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可以据儒家经义减轻或免于处罚。凡是主观动机严重违反儒家经义者,即使其触法行为不具严重危害,仍可据以治罪,给予惩罚。董仲舒对此原因进行了解释,所谓经义断狱,乃“必本其事而原其志,首恶者罪特重,志邪者不待成,本直者论其轻。”[9]

虽然自此后,儒家伦理大多被成文化和法典化,如唐律“一准乎礼”,儒家经义的道德伦理莫不贯彻于律条之中,宋、元、明、清历代法典沿袭不改,但一切案件的审判仍然强调必须“应经合义”,法无明文规定者,须依经义处断。

传统司法的伦理主义直接反映于司法审判过程和

判决结果的人情化、情理化,强调要“顺人情,合人心”,人情即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道德心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之所以成为王道之本,在于礼制与人情、人性相通,反映了儒家的人道精神和人道的终极寄托。礼与法皆为社会规范,司法的法源依据并不限于法条之内。礼法并论、礼刑并举,甚至先礼后刑,把礼视为比法律更重要的规范准则。这样在司法实践中以“人情”、“情理”来判案就成为必然。一般而言,“法不外乎人情”,法与人情相互协调,法即人情的成文化。当僵硬的法律与儒家的道德伦理发生矛盾时,应屈法律以顾人情、情理、民心民俗。[10]维系家族、亲属关系的最大纽带是“情理”。儒家伦理中的“情理”乃以亲属关系为原点,以亲伦设譬基础的关于亲属关系原则之理。司法的情理化、人情化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和家庭的和谐,而不是一种法上的公平、公正结果。“亲亲相隐”制度、“三纵”制度、赦宥制度等司法诉讼原则,都体现了司法的道德伦理教化意义,并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对亲情关系原则之理、礼教的孝亲思想、尚情观念的维护以及对人性价值的关怀。

(二)传统司法的神秘主义

凯尔森曾指出,最早的社会秩序具有一种完全宗教的性质。[11]在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神秘主义的鬼神观念、因果报应观念、神明裁判以及天理观、天道观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在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人们面对无法抗拒、无法理解的自然界的力量,一开始就存在着宗教崇拜和鬼神信

仰。鬼神、天地自古被认为是一体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最终决定力量。所谓“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而“人死曰鬼”。[12]夏时,夏禹虔敬鬼神,重视祭祀,“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13]。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14]殷商一代更以迷信鬼神著称, 商王几乎无事不卜,

在定罪量刑方面也诉诸鬼神。[15]自殷周始,“天”作为鬼神的代名词出现了,鬼神观于是演变为天人之辩。春秋时期后,神秘主义鬼神观、宗教观逐渐被儒家化,形成来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儒学中的“天人合一”即是融合了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主义观念,成为儒者思维模式以及司法观念所构成部分,并直接作用于司法过程的各个环节,也极大影响着司法制度的建构。神秘主义对司法观念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天理观”和“天道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理昭昭”等即是体现神秘主义色彩的刑罚惩罚观。所谓天理,即因果报应,含藏着每个人的业障与报应。在传统的司法观念中,犯法即是悖于天理,“获罪于天,天无所祈也”,凡触犯天条,藐视天理者必遭惩罚,而无有逃脱者,是谓“今人皆处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避逃之者矣”,“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16]按照儒家学说,各种自然现象与司法都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传统司法中的“秋冬行刑”制度就是受儒家的“天人合一”、谶纬

五行等天道自然观影响而形成的司法仪式。历代历朝皆以“敬天”为基本出发点,只在秋冬两季执行死刑,以应天道。如《礼记·月令》对每月可做之事做了规定,其中行刑只能在秋冬。《唐律疏议·断狱》规定“诸立春以后秋分前决死刑者,徒一年”。[17]儒家的天理观和因果报应观还体现在“赦宥”制度上,董仲舒认为:“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为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不欲陷人也。”[18]历代统治者往往因为天降灾异而将其与冤狱联系,下诏令清理狱讼,或因天降祥瑞而大赦天下以烘托喜悦气氛。韦伯曾经将诸如此类的“巫术信仰”看成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权力构成的最基础部分。[19]在中国传统司法过程中,还经常有神灵启示帮助断案。上古虞舜以“獬豸神羊”的传说即为典型案例,皋陶以神羊治狱,若遇有争讼,便使神羊裁断,神羊亦称独角兽,其性神灵,知有罪无罪,有罪者则以角触之。[20]春秋时,仍保留了神羊裁判的痕迹,若“有二人争讼,法官不能决,令羊裁判,分别读双方讼辞,结果羊冲决一方,即为败诉”。[21]齐庄公遇到重大诉讼,“乃使二共一羊,盟齐之神,二人许诺,读中里徼之辞,未半也,羊起而触之,折其脚,祧神之而槁之,殪之盟所。”[22]

(三)传统司法的全能主义

中国的传统司法无论在组织结构、权力分配,抑或观念层次上都体现了全能主义特征。中国古代的司法机关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全能型的设置模式,行使着广泛的权力。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司法尚未从行政、立法中脱离出来,行政与司法合而为一,司法权实际上是由行政官员行使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司法权依附于行政权,司法体现的是行政权威,国家本身的功能分工程度较低。从中央司法组织结构来说,皇帝处于国家政治体系的顶端,具有无限的、不可侵犯的权力,也是最高司法权的拥有者,是谓:“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23]美国学者罗兹曼评价说:“在权力的顶峰,具有全权的皇帝是立法者和最高法官,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24]在法律与皇权之间,法律无疑处于附庸地位而丧失独立性。帝王的命令即是法律,他的裁判就是最后的裁决。在司法上,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重罪与轻罪的衡量标准均有皇帝确定。在地方组织结构上,全能型司法体现为行政管辖就是司法管辖,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权,民间对官员的形象就是走堂审案的法官。[25]中国传统的司法机关“与有一个专门化的,不受干涉的独立司法部门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作为一县之长,县令在执行其司法智能时,他是万能的,既是案情调查员,又是检察官、被告辩护人,还是法官和陪审员。”[26]瞿同祖先生也曾经说:“州县官听理其辖区内所有的案件,既有民事也有刑事。他不只是一个审判者。它不仅主持庭审和作出判决,还主持调查并且讯问和侦察罪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它的职

责包括法官、检察官、警长、验尸官的职务。这包括了最广义的与司法相关的一切事务,未能依法执行这些职务将引起(正如许多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惩戒和处罚。”[27]中国传统的全能型司法由司法官主导诉讼的整个过程,全凭司法官一人进行独断式的裁判。在这种家长式的审判程序中,原告、被告、证人以及仵作(鉴定人)被看作是刁儿顽童,只能跪着接受司法官的审讯,基本没有控辩式的争论。日本学者滋贺秀三将这一中国传统的司法审判方式与西方国家的“竞技型诉讼”[28]审判方式进行对比。滋贺秀三认为,这种司法“在中华文明这一同样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里保持了两千年以上不变的传统,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与‘竞技型诉讼’恰成对照的典型。”[29]全能型的司法形式有一个确定的前提,掌握司法权的统治者和官员在道德人格上应该是无可指摘的。宋元以来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中塑造了各种德化楷模德清官形象,反映了民间对清官文化的信仰。而且,法官的道德品格与司法判决的正当性几乎是同义词。在道德上,统治者、法官只要具有高尚道德人格,自然耳聪目明,也就能明察秋毫,作出合理、合法的裁判。在普通民众心中,“清官总是万能的”。[30]“包青天”这一名字在我国文化中与“公正廉明”、“明镜高悬”等正义法官形象联系在一起,甚至被塑造为一位“日断阳、夜断阴”全知全能、明察秋毫的神话似的人物。这样的思考倾向使得案件的审理由原来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问题,获得了道德意义,变成为一个纯粹的道德问题。然而,司法上的全能主义倾向势必影

响制约机制的建构,也为人治主义奠定了基础。司法就中国传统司法而言,司法制度设计的先天性缺陷显然无法满足民众对于司法官员全知全能的理想型追求。由于司法官员的非专业化和司法审判程序的不确定性,司法领域往往受外行知识的控制,司法论证充满着非逻辑性和任意性,司法官缺乏必要的客观标准的问案方式,不重视程序要件,以“五声听狱”的形式进行审判。以“五声听狱讼”,谓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即以司法官一人之直感,测被审人难以揣度之心,职责尽在法官一人,这难免会流于主观臆断,而且辅之“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的刑讯之制,这就很容易造成许多冤假错案,即使对于具有较高道德品格的“清官”来说,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四)传统司法中的和谐主义

一位老资格的美国著名法学家魏格摩曾经说过:“中国民族是很特殊的,他们是世界上最爱和平的民族。”这句话显然是建立在他对中国文化很深的理解基础上的。儒家伦理哲学即以秩序和谐为基本的价值理想。所谓的秩序和谐,就是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之“和”谓最高的境界,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世无争,行有炬,则内外有序,天下有治。根据儒家之和谐主义思想,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乃是“礼”运用于治世中的最高层次。是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31]儒家伦理对礼的倡导在于建立一个没有法律、没有纷争的社会,“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那样一种理想

的和谐状态即是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是故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32]在儒家的法哲学思想中,“礼”与“和”是相互作用的,互为目的,“礼”的作用在于“和”,而“和”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和睦无争即是礼,而争讼则是对礼制的破坏。在儒家和谐哲学看来,争讼产生的原因在于利益心太重,而礼教、节制不足,是谓:“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33]正如一位奥地利学者所言:“儒家哲学尝试将礼节普及全民,确信人民如果经由正确的伦理教导,学习守礼、且变得谦逊有礼,那就不再会有争执,因此法律与惩罚是多余的。反之,当有人尝试靠法律与巨细靡遗的惩罚来统治时,人民只会设法逃避惩罚,而不培养廉耻心。至于争讼的存在本身已是一个道德堕落的象征。”[34]因为一切以“和为贵”,即使是表面的和谐,仍然要胜过公开的实际存在的冲突。非至绝路,绝不告官兴讼,绝对的是非分明并非司法追求的目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妥协就成为了维系和睦关系的手段。争讼纠纷为礼制所恶,然而,“自有生民以来,莫不有讼。讼也者,事势之所必趋,人情之所断不能免者也”。[35]既然“无讼”不可能,纷争难以避免,就只有冀求“息讼”。如明代律法规定:“各州县设立申明亭,凡民间应有词状,许耆老里长准受于本亭剖理。”进行讼前调解,把诉讼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对于已经存在的诉讼案件,官方也劝诫和提倡“可息便息,宁人之道,断不可执持成见,必使终讼,伤闾党之和,以饱差房之欲。”[36]在大多数告到

衙门的案件,司法官都会反复地敦促双方当事人进行私了,能够进入正常审理程序的,不足一半。日本学者滋贺秀三将中国传统司法审判称为“教谕式的调停”,即一种带有强烈调解色彩的审判。[37]正是在“和为贵”和“无讼”治世理念的支配下,形成了以“息讼”乃至“反诉讼”为中心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操作方式。美国学者杰罗姆曾经对中国传统司法的“反诉讼”倾向进行评价说:“那些诉诸法庭的人不会得到任何同情,这样一种对待他们的态度,无疑会使他们厌恶法律,并且一到司法行政官面前就浑身哆嗦。”[38]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的和谐哲学传统司法中产生“非讼化”倾向的直接思想根源,同时也造就了人们的厌讼、贱讼的心理。儒家的和谐理念甚至对民间争讼的解决也影响至远。在民间乡里的纠纷中,调解也是最主要的解决途径,举凡乡里出现纠纷和争端,均由“尊敬的长者出面干预,对纠纷的各方进行调查和协商,按传统的规矩和特定的方式认错或赔罪,作象征性的或实在的赔偿,或由当地各方有关人物到场,给个面子,让犯错较大的一方办桌酒席,当面说和等等。”[39]只有在乡里贤人长者无法调解的情况下,才诉诸于衙门,但司法官的判断仍然必须参合乡里长者的意见。在中国的传统司法中,调解息讼的机制十分发达,几乎成为社会的共同意识。无论是正式的司法还是民间的调处,“强调的都是维护群体的秩序与和谐,而非个人正义与权利的发扬。和谐被视为不易的真理,冲突是不好的,如果不能避免,最好也能迅速和解,让和谐的秩序重新恢复。”[40]从本质上看,调

解息讼做法反映了“礼”对于传统司法过程的渗透,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息事宁人、道德教化,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无争、礼义有序乃至天下无讼的社会秩序。

三、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

梁启超曾经说:“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41]这是我们追溯历史传统的意义所在。如前所述,我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义理精微的司法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司法文化品格和制度特征。那么,对于当代的司法改革运动来说,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究竟有无现代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予以回答。一方面,由于社会语境和社会结构的根本不同,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作为整体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了。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体系逐渐式微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的司法文化传统中确实存在着与现代司法精神相悖的因素,但它的现代意义仍不可忽视,也就是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西之间尚有许多可以衔接和沟通的司法理性因素,而且,中国数千年的司法文化传统通过“因革损益”,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和革新,从而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促进着中华法治文明的高度发展。进一步来说,中国司法文化传统本身蕴

涵了变化的潜力和适应未来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对于当代法治建设特别是我国的司法现代化改革离不开对中国的司法文化传统的总结和继承。

中国传统司法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前面已经有所提及,在此就不作过多的陈述。由于观点迥异的叙事方式,在一些学者那里,中国的司法文化传统除了专制主义、人治主义、淡漠权利以及司法专横、司法残酷之外,别无价值更无可资传承的资源,因此对其予以全盘否定。这显然是对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严重误读,更是对自己历史缺乏真实记忆的片面之见。正是为了对这一说法进行“矫枉必须过正”式的处理,本文以下侧重于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和转化问题,力图挖掘中国的司法文化传统对于当代司法改革运动的现实价值。首先,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有着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精神虽然不能以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概念来理解,但它同样包涵了对人格价值的尊重。中国的司法文化传统关注于人的生命的价值,并为此创制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制度,如“亲亲相隐”制度、“三纵”制度、秋冬行刑制度、复奏、秋审、朝审、赦宥制度等司法诉讼原则和恤性制度,都体现了司法的伦理教化意义,反映了传统司法对孝亲观念的信仰和人性价值的尊重,“在近代以前的世界范围内,这些规定和制度称得上是仁慈和人道的。”

[42]中国传统的司法文化高扬儒家的信念伦理,没有陷入西方社会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形式主义,没有把对人情化的社会生活的调整完全寄托于僵硬的法律,强调司法审判应以儒家的道德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答案 (1)(1)(1)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答案 1 【多选题】(2分) 书法的三要素是(ABD ) A. 结字 B. 笔法 C. 意境 D. 章法 2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BC ) A. 忠孝节义观念 B. 易和变的观念 C.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 D. 礼义廉耻观念 3 【多选题】(2分) 《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AD )的情绪。 A. 悲愤 B. 欢快 C. 平静 D. 沉痛 4 【多选题】(2分) 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ABCD )

A. 笔画的轻重 B. 结字的疏密 C. 书写的快慢 D. 字形的大小 5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章法要(ACD ) A. 有秩序感 B. 整齐划一 C. 气息贯通 D. 有节奏感 6 【多选题】(2分)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ABD ) A. 纵收得体 B. 主次分明 C. 左右均等 D. 穿插避就 7 【多选题】(2分) 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CD ) A. 用笔要笔笔藏锋 B. 用笔要笔笔中锋 C. 用笔要方圆兼备 D. 用笔要藏露互现

8 【单选题】(2分)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C ) A. 圣人无常心 B. 上善若水 C. 治人事天莫若啬 D. 物壮则老 9 【单选题】(2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 ) A. 推己及人 B. 居善地 C. 处众人之所恶 D. 善利万物而不争 10 【多选题】(2分) 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B.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11 【单选题】(2分) 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C ) A. 怀疑论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书法的三要素是() A. 章法 B. 笔法 C. 意境 D. 结字 2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 A. 忠孝节义观念 B. 礼义廉耻观念 C.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 D. 易和变的观念 3 【多选题】(2分) 《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的情绪。 A. 欢快 B. 沉痛 C. 悲愤 D.

平静 4 【多选题】(2分) 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 A. 结字的疏密 B. 字形的大小 C. 书写的快慢 D. 笔画的轻重 5 【多选题】(2分) 书法的章法要() A. 有秩序感 B. 气息贯通 C. 整齐划一 D. 有节奏感 6 【多选题】(2分)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 A. 主次分明 B. 穿插避就 C. 左右均等 D.

7 【多选题】(2分) 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用笔要藏露互现 B. 用笔要笔笔中锋 C. 用笔要方圆兼备 D. 用笔要笔笔藏锋 8 【单选题】(2分) 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A. 圣人无常心 B. 上善若水 C. 物壮则老 D. 治人事天莫若啬 9 【单选题】(2分)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 处众人之所恶 B. 推己及人 C. 善利万物而不争 D.

10 【多选题】(2分) 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D.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11 【单选题】(2分) 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A. 祭神如神在 B. 无神论 C. 怀疑论 D. 未知生,焉知死 12 【多选题】(3分) 中国的汉字() A. 是意象字 B. 是书法的载体 C. 是象形字 D.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作者:————————————————————————————————日期:

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 涛哥整理,侵权必究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 春秋左氏传 B 国语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 ),以示与汉学区别。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 德 B 道 C 君子 D 仁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C )就开始的。 先秦 B 秦 C 西汉 C 东汉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阴 B 阳 C 阴阳互动 D 阳胜于阴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天人合一 B 中庸 C 阴阳 D 无为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 违法犯禁之徒 B 循规蹈矩之士 好学谦虚之人 D 仁慈善良之辈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仁义、忠诚 B 正义、正气 C 万物有灵 D 驱邪逐怪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行,就是神是依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

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得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得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得组成部分,即儒道佛三家各自得核心价值观;其二,就是指儒道佛三家共同形成得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得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中国佛教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在处理与其她文化传统之间得关系时,普遍体现出融合会通、与而不同得价值取向。 一、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儒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非常重视仁,将仁视为“生生不已”得“天地之大德”.孔子甚至提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就是,颠沛必于就是。"(《论语·里仁》)表现出强烈得生死以之得志趣与情怀。此德赋之于人,则成为人得本性.率性而行,即成为道。儒学就产生于对此道得传授与修习之中,因此儒学常被说成就是“修己治人之学",其所蕴含得即就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修己"、“内圣”云者,就就是说儒家学者应不断充实自己得仁爱之心,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形成圣人得品格与能力;“治人”、“外王”云者,就就是说儒家学者

要当仁不让,仁以为己任,自觉承担起治理国家与服务社会得责任,为天下国家得平治尽心尽力。宋儒张载要求儒家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就是对儒家学者所具有得这种使命感与责任心得最好得 阐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彖》),就就是说儒家君子为了完成自己得使命,负起自己得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彖》),则就是说君子应具有宽广得胸怀,能够容纳与善于接受不同意见与建议,不断地丰富自己得内涵.两千多年来,儒家得仁人志士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价值观念得熏陶之下,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谱写了天地间一曲曲波澜壮阔得正气歌,逐渐形成了儒家文化虽历经艰难险阻而不断奋起得发展态势与善于容纳与接受异质文化得宽广视野。 二、道家:道法自然,逍遥齐物 道家文化得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道家最为推崇得范畴“道”得原始意义就是指道路,引申为人应遵守得规则与运动变化得规律,以及那些自觉遵守规则与规律得人所达到得自由境界。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得观点。在道家得始祖老子瞧来,道得运行法则就就是“自然而然”,“得道”就意味着必须任由事物成为它所应就是得样子,绝不能将自己得主观意志掺杂其中,这就就是“无为”;一旦彻底否定了任何外在意志得驱使与强迫,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作者:————————————————————————————————日期: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国家,文化传统十分丰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也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固然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为不少人信奉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广土众民,自古以来天灾人祸频仍,不仅十年九灾,而且不断受到异族的侵害掠夺,为了群体、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必然产生以群体意识为主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特别体现在一些杰出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代代相传,不绝为缕。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体现在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看法上 中国人自古向往的大同理想,可以说体现了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礼记?礼运大同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中国人追求不朽,是建立在为国家社会立德、立功、立言的基础上。 “民之所好好之,民主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利于国者受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乐以天下,爱以天下”。(魏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壮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为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穷年忧黎之,叹息赐内热”。(杜甫) “百姓多忧天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白居易)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白居易) “丈夫贵兼济,独善其身”。(白居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必有天下之大志,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下之志素存于心中,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而其志虑未始不为经国之谋也”。(陈亮) “但得众生皆约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 “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司马光)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_黄岩

理论与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儒家的“公忠为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的“道法自然、逍遥齐物、崇俭抑奢”、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忍辱为重”,在“和而不同”的良性互动过程中,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此,中宣部思政所戴木才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包心鉴教授均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仁义礼智信”主要是一种伦理价值取向,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应该是融“政治诉求、道德规范、 精神气质、社会理想”为一体的观念体系。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公忠、仁爱、自强、和谐”。这四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公忠”的价值观 “公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政治诉求,也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正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依照古人的解释,“忠”乃尽己之谓,它强调的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即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奉献出来,尽力而为、忠诚不二、认真负责。公与私相对,表明的是“忠”的对象问题,即这种尽心尽力,不是为了自己,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大家,为全体成员。早在《诗经》、《尚书》、《左传》、《汉书》等典籍中,就有“夙夜在公”、“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亡国”、“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规范性要求。从儒家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法家的“背私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 黄 岩 作者黄岩,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杭州 310018)。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它内在地包含由“公忠、仁爱、自强、和谐”四个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基本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核心 价值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2017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 1.六经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易》《书》《诗》《礼》《乐》《春秋》 2.《诗经》的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3.八卦的卦画(乾三连,坎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4.《尚书》的十种文体类型: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 5.十翼的篇名: 单篇:《说卦》、《序卦》、《杂卦》、《方言》 双篇:《彖》、《象》、《系辞》 6.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三大精神 i.基本精神——阴阳中和 ii.三个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 7.《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顾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乾卦的六爻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六—亢龙有悔。 9.中庸里所说的三达德:智(知),仁,勇。 10.《大学》篇的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二、名词解释

1.春秋书法 “书”即记、写,“法”即规则、方法。所以“书法”,就是写什么,不写什么,如何书写的方法。而春秋“书法”即为《春秋》的记事方法,也称“春秋笔法”。 不论是“书法”还是“笔法”,其用意都是以此体现作者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起到“一字之褒,荣于华衮gǔn;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的效应,达到维护等级分名,辨别是非,惩恶扬善,儆戒后人的目的。这种分名、褒贬、是非、善恶的判定都是以周代的礼制为准绳的。 违背则受其谴责,遵守则获其表彰。 2.内丹术 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以追求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为目标。其炼养有服食,导引,调息,内丹,辟谷等方法。 而内丹,是指修炼者在服气,行气,导引,胎息,房中术等修炼基础上形成的。内丹家认为,人皆是受父母先天气血而生,后因酒色劳役导致精衰神疲,以致死亡。故修炼者需通过自我修炼以恢复精神气气血。为此,他们将自己的身体当做“炉鼎”,经过一定的炼养步骤,将精,气,神在体内凝聚而成“丹”。 3.缘起性空 “源起”说是释迦牟尼所创立的原始佛教的理论基础,可视为佛教的根本思想。 “源起”是指世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性空”是指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源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源起”与“性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4. 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三礼之中《周礼》出现的最晚,但由于郑玄特别推崇《周礼》,而后人又十分推崇郑玄,遂使《周礼》位居“三礼”之首。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不败。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价值影响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使历时五千年所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十分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

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传统节日和传统娱乐之中,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都烙印着浓厚的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当然,大多数传统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但也有一部分内容属于封建糟粕。从宗族文化方面来说,既有道德传家、耕读人家等的优良文化,也有着宗族家法等与现今道德与法律相悖的糟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家庭的放大就是宗族,宗族的放大就是国家。这种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家长,而广大臣民也是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国君。它强调的是个体服从整体,并不是服从自我,而是服从他人。服从是以奉献或者说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宗族文化环境中,个体只有服从意识,不具自我主张。一旦出现反叛行为,那将是大逆不道,将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不论宗族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社会的潮流,这个宗族中的所有的个体都得服从。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整体意志代表了个体意志,个体的意志根本不能体现,整体也就实质性地扼杀了个体的个性。 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也不乏糟粕。诸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就拿我们今天提倡的“礼仪”来说,在儒家文化中,“礼治”思想就是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