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
同等学力名词解释

1

1.

指已经脱离正规教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

2.

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它主要由讥讽、助产、归纳、定义等四个步骤组成。这种方法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真理

的发现,对后来西方教育教学 3.

教师在教学活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

动,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4.

题的规律事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

5.

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 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

6.

世纪中期,英国250万学生,师资是个问题,于是教会人士在 伦敦创立了“导生制”学校。其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指定一个 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

“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7.

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8.

1本,即研究对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 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 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描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 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

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9.

价两个部分。测评是进行数值的测定和计算,取得数据;估价是对这个测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和途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

果,使师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强化或矫正教学效果。

10. 读书法”六条。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已体察”包含有读

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

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11. 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

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12. 课程是实现名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⑵广义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也包括潜在或隐性的内容,即由学校生活质量、教师态度、教学活动的道德背景等所传递的内容。⑶更广义的课程定义除了通常的理解之外,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认为课程既包括校内教育(即正式教育)和校外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内

容,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内容,或称“平行教育”的内容。 13.

14. 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冒险偏移;一种是谨慎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冒险激进,称之为冒险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

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称为谨慎偏移。 15. 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

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提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6. 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

件、态度等。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或命题网络来表征。 17. 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

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18. 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对选定的问题进行的分析、预测和评价。课题论证主要回答的问题是: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2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3该课题以往研

究的水平和方向4本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课题论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两个成分:①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②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

22 行动研究 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

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中研究模式。

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学校文化既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

自身的一些特征。学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学校文化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 24 性相近习相远 25 定性研究

1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2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它

主要由讥讽、助产、归纳、定义等四个步骤组成。这种方法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对后来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3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批判在教育教学活动

的具体体现。

4.测验调查法是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 1

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2

建等级制度的产物。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3

只有当素时,一种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的习得换言之,只有当两种学习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时,才有可

4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 究的可靠性。

1

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升补法。

3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4其问判式和划记试。

1.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受教育系统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制约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关于现代教育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有的人从外部条件入手,把现代教育蚧定为“适合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概念、形态和特征”。有的人从内部因素看问题,将其界定为“教育者以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内容,把受教育者社会化为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现代社会的人的活动。”综合起来看,可以将现代教育表述为:“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该定义力图揭示现代教育的共性。实际上,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现代社会都会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来表现和实现这一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现代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英国的现代教育与美国的现代教育既有着共同的趋势又有着不同的特色。现代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动态的综合与统一的概念。 2.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为类所特有的现象,它是通过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语言

和文字来进行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自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后,担负起独立的社会职能,成为专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活动,最终目的使人社会化。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

动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

11.一般发展:继维果茨基之后,前苏联又一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1901—1977)卓有成效地研究了“教学与发展”这一课题。赞可夫把这种发展称作“一般发展”,它指的是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总体发展。在智力发展中,又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

12.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

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

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教育目的确定以后,教育事业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朝预定的方向发展。教育不可能没有目的,无目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13.教育制度:是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结构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施教育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在教育学原理中,教育制度通常只讨论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

14.学制: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因而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学校教育机构为主体的,包括幼儿教育机构、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等其他教育的施教机构

系统在内的更为完整的教育机构系统。因此,在现代社会,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在现代学制中,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仍然是最严密和最有效的施教机构,并且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学制对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25.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

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26.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抹煞学生的主动性,是应当反对的;但鼓吹儿童中心主义,否定教材的系统性,把教师的作用降低到顾问的地位,也是错误的

27.学生:(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尚未发展成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最需要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教育。(2)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3)学生是完整的人:有两层含义:其一,学生既具有自然的属性更具有社会的属性;其二,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及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都要求得到全面的发展。(4)学生是独特的个

体:①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

不可替代的②独特性是人类文化多

姿多彩的重要源泉,是人类文明不断

进步的重要源泉。(5)学生是以学

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①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以学习

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②学生

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

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

员的区别之一。教师的指导不仅使学

习更具成效,也是在特定情况下学习

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③学生的

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

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

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了的。

28.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

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

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

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

是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

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

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师生关系

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就其指向的

目标而言,有工作关系、人际关系、

代际关系等。就发生形式而言,有组

织关系、心理关系。从发生背景或环

境来看,又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

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

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是互相

联系、互相渗透的,共同组成了师生

关系。师生关系体系中任何一种关系

都可能巩固或削弱整个关系体系,改

变各种成分间的联系。

29.课程: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

概念。⑴狭义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

是实现名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

学设计方案,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

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

念和行为规范。⑵广义的课程定义认

为,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大纲及教

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也包括潜在

或隐性的内容,即由学校生活质量、

教师态度、教学活动的道德背景等所

传递的内容。⑶更广义的课程定义除

了通常的理解之外,根据终身教育的

思想,认为课程既包括校内教育(即

正式教育)和校外教育(非正式教育)

的内容,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内容,

或称“平行教育”的内容。

30.课程目标:目的是希冀达到

的预期的结果。对预期结果的具体要

求就是课程的目标。因此,课程目标

就是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

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一

般来说,课程目标可以包括技能、知

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只有在

明确提出教育的总目的之后,课程目

标才可能清晰化,才可能对整个课程

的制订和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

31.课程内容:是进入学校教

育领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

为规范,是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希望

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

验。课程内容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基

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建立在这

个基础之上。没有课程内容,教学活

动便失去了意义。

32.教材:课程内容具体地体现

在教材(主要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上)上。教材是把科学知识按照学校

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经过

教学法改造编写而成的,其作用在于

规定各门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和顺

序。

33.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

编排和实施所做的各种形式的评定。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的关

系。

34.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

最基本的方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途

径。教学是一个复合词,包括教和学

两个方面。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

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活动

的中心并贯串始终的是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

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

识和形成能力。教学过程作为学生的

认识过程,是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把

间接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

富的过程。教学既是给学生传授知识

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和塑

造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

35.班级授课制:是以班级为基

本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

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

规定的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

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

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

本组织形式。

36.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

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

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

程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

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

37.教育哲学:是指在一定哲学

观点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学目标、学习

者认知机制和教学活动中各种矛盾

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不但影响

着模式中结构、程序和方法的确立,

而且控制着模式运动的方向,是某一

模式的灵魂和精髓,反映出对教学目

标、教学与发展、人类认识和个体认

识等哲学问题的基本主张。特别是教

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基本主张,对教

学模式的确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8.教学期望: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

预期和对学生行为的一般要求。教学

期望应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符

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期

望还取决于设计者的价值取向。教学

期望常常是人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

处理结构、安排程序、选择方法的依

据。

39.教学评价:从现代教育评价

的角度看,评价可理解为测评与估价

两个部分。测评是进行数值的测定和

计算,取得数据;估价是对这个测评

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要

目的和途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

效果,使师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

强化或矫正教学效果。

40.德育: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

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

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和“法律教育”等,指教育者根据一

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

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

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

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

员。当前,就是要促使他们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狭义

的德育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

育”和“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专

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

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

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

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

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

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

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

界的教育过程。

41.德育目标是德育理论中的

一个重要范畴,是教育目的范畴的一

个下位概念,具体指希望在受教育者

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要求或

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

归属,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

作用。与教育目的一样,德育目标具

有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等特征。

在阶级社会里,德育目标还具有鲜明

的阶级性。

42.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

品质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

道德知识、准则、法律规范和其他社

会规范的总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

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身必发

展需要的社会政治、思想、法律和道

德文化。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载体

和媒介。

43.德育过程:即在德育目标的

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

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

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从

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

目标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

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

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

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的

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44.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

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德育

原则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具体

的指导作用。

45.德育理论:不同于德育经验,

它是概念化、抽象化和系统化的德育

知识体系,是大量的德育经验的结

晶,是德育学术研究的结果,是对德

育工作规律的主观追求和表达。德育

理论对德育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

用,为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提供知识基

础。德育理论的贫乏和滞后是影响德

育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4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

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学教学情境中教

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

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

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

心理现象。确定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研

究对象的理由包括:①它反映了教育

的本质①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

结构①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

的成果①这一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利

于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进

行明确区分。

50.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

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

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

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

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66.价值

观:是指个人自认(或社会公认)正

当、并据以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符合某种标准就判为有价值,不合标

准则判为夫价值。个人的价值观可用

于对人和事物等各方面的判断。

67.刺激与诱因:诱因是指能够

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

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并非

任何刺激都可引起行为反应,只有当

个体曾经有过对该刺激反应的经验,

因经验而产生了刺激与反应联结式

的学习,该刺激再现时,就可能引发

个体该行为反应。诱因可分为两类:

凡是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的刺激,并能

够由接近而获得满足的,就称为正诱

因;凡是使个体逃离或躲避的刺激,

并能由逃避而获得满足的,就是负诱

因。正负诱因的概念正相当于学校教

育上经常采用的奖励与惩罚。

68.学习策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

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仍然没

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

可以分为三种:①把学习策略视作学

习活动或步骤②把学习策略视作学

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③把学习策略

视作学习计划。综合进来,所谓学习

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

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

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69.元认知:根据弗拉维尔的观

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

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

2

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

成分:①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也就是元认知识;②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也就是元认知控制。

70.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总是认知策略共同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元认知策略则监控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因此,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策略。但如果他们没有必要的元认知技能来帮助他们决定在哪种情况下使

用哪种策略或改变策略,那么,他们还是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可分为三种:①计划策略②临控策略③调节策略。

71.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教学目标一般有大目标、宗旨、结果和目的等几个层次。大的教育目标可以确立为教书育人、发展智慧等,小的具体目标可能是对某一行为而言。教学目标的设置对学生的学习、课堂行为及教学评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设置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有利于评价和测验。

72.有效教学:就是高质量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提出的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说明了高质量课程的主要特征。QAIT分别代表教学质量、适当性、诱因和时间等四个特征。教学质量指课程质量和课程呈现的质量,也就是教师的讲演、提问、讨论、辅导等一系列的教学呈现活动,对学生有意义,使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的适当性指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

程度,也就是已有的知识水平。诱因指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作激

励的程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程度。时间指教师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时间是否充足。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四个特征都必须合适,缺一不可。

73.课堂学习管理:其概念是相当广泛的,一般来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20世纪50-70年代,人们一直把课堂学习管理集中在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学生的消极行为上。此后,课堂学习管理的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课堂学习管理强调促进学生积极的

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教学环境,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这也就是现代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思想。

85.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确良总和。

86.品德:也称为道德品质,它是一种体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

出来的某些稳固和心理特征和倾向。

87.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一是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

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

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88.品德的动机系统:道德动机是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是任何道德行为方式或举止之所以产生的内在根源。道德动机系统,即品德的

确良意识倾向性,是“道德需要”的

表现形态。道德动机系统是品德结构

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包含许多不

同层次、水平、序列的亚系统。制约

一个人的某种道德行为的,往往不是

单个动机因素,而是一个动机系统。

然而,各种动机在品德结构谱系中,

其层次和作用并不一样。其中,必定

有一种或几种占优势的动机,这种动

机往往是动机斗争的获胜者,它领衔

着整个动机系统,从而决定某种道德

行为,甚至于形成一个人的品德。

89.品德的心理特征:品德是个

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进所

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这

个完整的心理特征,包含着道德认

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等四个成分。这四种成分,既有相对

的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组

成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子系统。道德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

为。以上这些品德的心理特征是彼此

联系、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

90.道德认识:是对于道德规范

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

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它一般

成为品德的理智特片。道德认识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思维发展的水

平,二是道德观念变化的程度。前者

主要表现为道德认识的形式,后者则

主要体现为道德认识的内容。

91.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

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

联系的一种体验。道德情感是人的情

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它一般成为

品德的情感特征。道德情感也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另一个是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如

果以道德情感产生的诱因、道德情感

和道德认识的关系为指标,那么道德

情感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

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对某种情

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对于道德规范的

意识往往是不明确的;第二种是道德

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第三种是伦

理道德的情感体验,它是由道德认识

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

德伦理。道德情感形式本身又是比较

复杂的子系统,每一种形式都有程

度、水平和等级问题。激发某种形式

的道德情感,既决定于刺激强度,又

决定于主观需要的状态。如果以道德

情感的社会内容为指标,那么道德情

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爱国

主义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

义务感、正义感受、责任心,等等。

92.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

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任务,以

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活动。道德意志

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它是人

的意志过程或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

的表现,它一般成为品德的意志特

征。道德意志的主要表现在道德意志

的品质和言行一致性这两个方面。道

德意志的品质又包括道德行为的自

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这

些品质不仅保证本体道德行为的目

的性、毅力的实现,而且也能作为区

分人与人之间道德意志好坏的指标。

言与行关系的统一,是道德意志行为

发展的重要方面。

93.道德行为:是在一定产生意

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道德行

为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

态,它一般成为品德的行为特征。道

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为技能和

道德习惯两个成分。道德的行为技

能,即道德的行为方式方法,它主要

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掌握的。在一个

人的品德的发展上,逐步地养成道德

习惯是进行道德训练的关键。道德行

为有两种表现:一种道德行为是不稳

定的,有条件性的;另一种道德行为

是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情绪色彩的

行为。前一种是不经常的道德行动,

后一种则形成了道德习惯。

94.道德信念:就是坚信行为规

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

性的观念,它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

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动机。

要使个人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

道德信念,一方面,教育者应注意言

行一致,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培养学

生道德判断的能力。

95.品德的组织形式:品德的组

织形式或进程是一个动态结构,它包

含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品德结构

的组织形式中的三个子系统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系

统。同时,这个系统又与外在的道德

环境发生联系,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

统。

96.品德的定向系统:不仅指主

体对道德规范的意识、定向或注意,

以提高道德活动的自觉性和正确性,

而且指主体具有个性的积极性,他能

意识到自己在一定道德环境中的地

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动机、定向和

行为方式。品德的定向系统是社会道

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而形成的,它

在明确道德问题,确认道德途径,作

出道德决策,实施道德计划四个方面

起定向作用。由于有了品德的定向系

统,主体就成为社会道德的积极活动

者。

97.品德的操作系统:是个体在

具体的道德环境中产生道德行为的

一系列内部和外部过程所组成的一

个系统。它包括同化、外化和具体化

三个过程。①同化道德环境②外化过

程③具体化过程

98.品德的反馈调节系统:是指

个体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满足道德

需要。品德的反馈调节系统从信息的

来源上分类,可以分为自我反馈和他

人反馈。前者是个体在活动中,根据

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影响及其后果的

认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后者又叫

“镜像自我”,它是通过别人的态度

和评价,并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按

角色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待业或塑

造自己。从反馈在行为产生过程中发

生的时间上分类,可以分为预期反馈

和倒摄反馈。前者发生在行为具体化

之前的环节中,在主体同化道德环境

之后,在道德动机驱使下制定行动计

划时对行为后果进行设想,并根据设

想的行为结果来确定行动计划。后者

多发生在具体化过程中,主体已形成

的待业产生了影响,通过他人的评价

反作用于主体,使主体调节自己的行

为。这几种反馈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

才能达到调节行为的作用。

99.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个体

品德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受到社会舆论和教育等的影响,将道

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个体在社会生

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

形成道德待业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

包括:心理准备、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意志力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等几个阶段。心理准备道德信念的形

成。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

100.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

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

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

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

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

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

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

所有各种上心理及行为异常。具有

“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

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

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

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

佳的发展状态。

101.教育测量与评定:完整的教育

测评包括测量与评价两个方面。测量

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测量的具体目标

建立测量的量度标准备,也就是根据

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针对学生的学习

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然

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如测验、等级评

定、面谈、观察等收集资料和数据。

评定的获得者信息,形成判断和作出

教育决策的过程,也就是对测量结果

的解释。它是对学生的反应行为和已

有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是建

立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的主观活动。

103.教育评定:是一套系统性

程序,通过收集、分析和描述各种有

关资料,并将实际表现与理想目标对

比,以便对课程、教学方法和学生的

培养方案作出决策。评定不等同于测

量,它可以采取种种途径方法,如测

验、观察、谈话等,同时,评定必须

作出主观的价值判断。根据不同的标

准,可以将评定分为①诊断性评定、

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②正式评

定与非正式评定③常模参照评定与

标准参照评定④团体评定与个人评

定。

104.课堂评定:是教育过程中

的主要评定,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

堂中学习态度、学业成就以及行为品

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

且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的过程。课堂评定为教学提供大量的

信息,它的功能主要有:①它是有效

教学的依据②它是师生调整和改进

教学的依据③它是学校鉴别学生学

业成绩的主要方式④它是家长了解

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⑤它是教

育评价的依据。

105.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

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

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两

个成分:①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

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

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

断②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

己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

106.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将

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

的或内部的原因的公款向。一般来

说,倾向于做内归央的教师会更主动

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地影响

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结果上也更可能

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倾向于做外因的

教师则更可能怨天尤人,听之任之,

在结果上也更消极。

107.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实现预期

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

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

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

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教

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之

一,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

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这种能力主要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

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

排;二是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

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

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根据教师在

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

同研究者认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

以包括以下方面:计划与准备;课堂

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呈现;言语与

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

省与评价。

108.壬寅癸卯:①清光绪二十

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

大臣张百熙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

3

史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②次年,清政府又命荣庆、张百熙、张之洞重拟定学堂章程。这就是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③癸卯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④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09.壬子癸丑:①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改造。②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一个新的学校系统,并于1912年9月3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到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就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③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

110.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建议: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第一,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在当时条件下,这些建议对于巩固统一、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与选拔国家急需之才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不但直接影响了汉武帝的文教政策,而且对两邓汉及后来各封建王朝均有影响。

111.壬戌学制:①1915年国内兴起了新文化运动,1919年又出现“五四”运动。这两场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批判了传统的文化教育思想。②1919年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六届会议,再次提出修改学制问题。1921年第七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在广州开会,集各省方案之长,制定了一个新学制系统草案。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对该草案稍作修改后,再关第八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征求意见,然后于11月1日公布实施,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③新学制以下列七条标准为依据: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地方伸缩余地。在学校系统总说明中提出:学制分期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根据,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高等、中等教育之编课采用选科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④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的

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112.朱子读书法:朱熹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已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

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113.智德统一论:①在教育实

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

教育的最高目的。②如何培养道德,

是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③在他看来,道德不是天生的,人之

所以不能为善或为不善,是由于人对

于什么是善没有真正的认识。④正确

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

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⑤因而知

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知识和道德

的统一的。⑥“~”的提出,在教育

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然正确的

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对人进行道德

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以教给人

的。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智

慧。⑦同时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

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

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

实践。

114.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

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之一。①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为人的

基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理性。人只有充

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

我。②文雅教育实施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闲暇时间。具有足够闲暇时间,

自由人才能专心从事崇高的“沉思”

活动,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二是

要有自由学科。只有不具有任何功利

目的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应当学习

的学科。这些自由学科应包括读、写、

算、体操、哲学等。③文雅教育不是

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

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文雅

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免

专业化的训练。

115.苏格拉底法:①苏在进行

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

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

法”。②“~”主要由讥讽、助产术、

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

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

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

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

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

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

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

物的普遍概念。③~主要特点是通过

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由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

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

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

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

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

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当

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

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

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讲座的问

题有一定和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

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116.和谐教育:德育是为了人

的非理性灵魂;智育是为了人的理性

灵魂。从人的发展来看,这三个方面

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联系、和谐

发展的。因此,教育应当注重这三个

方面的发展顺序,促进其和谐发展。

③亚把人的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出生到7岁),主要发展儿

童的身体,让儿童观察日后他所从事

的活动;第二阶段(7岁到14岁),

主要是进行德育。教育内容是体育和

音乐,目的是“净化”非理性灵魂中

的不良冲动和欲望;第三阶段(14

岁到21岁),主要是进行智育,目

的是为了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学习

的科目有数学、文法、诗歌、修辞、

伦理学、哲学等。④亚的和谐教育思

想对西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117.雄辩家:西塞罗是罗马共

和时期著名的演说家和教育家,其代

表作为《论雄辩家》,书中阐述了作

为一个演说家所必需的学问和应具

有品质。雄辩家应是一个就目前的任

何问题,以规定的模式,脱离讲稿,

伴以恰当的姿势,得体而审慎地进行

演讲的人。雄辩家应有广博的知识;

要有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有优美

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雄辩家的培养

应把练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常用的

练习方法有模拟演说、写作等。

118.查理曼的教育改革:①在

中世纪初期,西欧最有影响的是由法

兰克人建立的王国。公元768年查理

曼大帝即位后,大力进行教育改革,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世俗教育

的发展。②公元787年,查大帝发布

公告,要求全国的主管教区和修道院

除了进行宗教活动外,还要对能够接

受学习的人进行识字教育。③公元

789年,查又发布补充公告,要求各

教区设立学校,教儿童学习阅。④为

了加强对统治阶级上层子弟的教育,

查邀请英格兰的学者阿尔琴创办了

宫廷学校,使这所学校成国西欧最著

名的宫廷学校。宫廷学校主要学习

“七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会学

校盛行的问答法。

119.骑士教育:①是这一时期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

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②主要目

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精神和技能。③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

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学

习的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教育以及

身体的养护与锻炼。7-8岁以后为礼

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

到高一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主

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

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

艺。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

骑马、击剑等内容的训练,以使身体

强壮有力。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

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

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

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120.经院哲学:(1)是西欧封

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因

产生于天主教的修道院(经院)而被

称为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源于2世纪

的教父哲学,真正形成于11-12世纪

的中世纪。(2)经院哲学有两个基

本特征:它以“经院”为生存环境;

以“辩证法”为操作原则,是基督教

神学理论化、专业化的产物。(3)

经院哲学主要争论的是关于个别事

物与一般概念孰先孰后的问题,从而

产生了“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

代表人物分别是安瑟伦、洛色林等。

(4)经院哲学发展到托马斯·阿奎

那时期开始衰落。(5)经院哲学论

争对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它客观

上促进了古典学术和文化的传播②

力图使理性与信仰协调一致,在宗教

的形式下孕育着理性的精神,给理性

一定的合法地位③提出了理性训练

的教育目标和方法④经院哲学内部

不同派别的争论,促进了大学的自由

探讨,有助于大学的发展。

121.新大学运动:19世纪初,英国

产业革命要求大学适应新的需要,英

国开始了新大学运动。1828年,伦敦

大学学院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

序幕。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

进行宗教教学。1829年,国教派成立

了国王学院,也开设了许多新的课

程。1836年,两所学院合并为伦敦大

学。不久,又有许多医学院和普通学

院附属于伦敦大学。19世纪下半期,

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英国许多城

市,如曼彻斯特、南安普敦、纽卡斯

尔等出现了新的大学。这些学院的共

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

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英国新大

学运动的开展,也使得英国出现了大

学推广运动。从此,英国大学在加强

与社会联系,扩大受教育对象,推进

课程改革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22.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

称《福斯特法案》:1870年,英国政

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法案规定:

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

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对

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

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

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

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

离。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

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

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

并存的局面。以后,英国又相继通过

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规,推

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123.《基佐法案》与《费里法

案》:①都是法国发展初等教育的法

案。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

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832年,基佐担

任教育部长,1833年6月通过了《基

佐法案》。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

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

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基

佐认为,初级小学的任务是进行基本

知识、道德和宗教教育。高级小学应

通过设置职业课程,使学生获得实际

的知识。还提出了重视初等师范学校

的思想。《基佐法案》颁布后,法国

的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得到了一定

的发展,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

务教育的思想。②1881-1882年期间,

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

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

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

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

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

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

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

学费;废除《法卢法案》(1850年通

过)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

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

教育课等。《费里法案》为这一时期

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

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124.公立学校运动:①美国19

世纪30年代掀起的一次重要的普及

义务教育运动。贺拉斯·曼等人成为

重要的推动者。②主要是指依靠公共

税收维持,由公区教育机关管理,面

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

③最初发生在初等教育领域。主要特

点:一是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

立小学;二是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

强迫入学,强迫入学的年龄与入学的

时间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逐步延长;

三是采用免费教育的手段促进普及

义务教育运动的开展。随着公立初等

教育的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美国师

范学校的发展。④19世纪上半期,美

国公立学校运动的进行主要是在中

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公立

学校运动的进行主要是在中学。公立

中学实行免费的原则,为更多的人提

供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

125.《毛雷尔拨地法》:1862

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毛雷尔拨地

法》。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

在国会的议员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

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

地,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

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毛雷尔

拨地法》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

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

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出现,改变了

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

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126.《国民学校章程》:1762,

4

叶卡捷琳那二世上台,又开始了俄国的改革。1786年,颁布了《国民学校章程》。法令规定:各地设立国民学校,由当地政府领导,聘请校长进行管理。办学经费由当地的政府、贵族、商人共同承担。法令还对国民学校学制的形式、课程的内容、师生品德、教学乃至日常生活及宗教信仰提出

了严格的要求。《国民学校章程》是俄国历史上发布的最早的有关国民

教育的正式法令,对俄国近代教育、特别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

127.《国民教育暂行章程》和《大学附属学校章程》: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在内政和教育方面采取了较为自由的政策。1803年,颁布了《国民教育暂行章程》,1804年,颁布了《大学附属学校章程》。在《大学附属学校章程》中规定,将全国分为6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立一所大学。大学不仅有教学和科研的权利,还有管理本学区各级普通学校的权力。大学下属的学校有堂区学校、县立中学和文科中学。1804年的《大学附属学校章程》建立了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28.《学校令》:在文部大臣森有礼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为《学校令》,其中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

①《帝国大学令》规定,帝国大学的任务是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教授学术、技术理论,研究学术及技术的奥秘。②《师范学校令》规定,将师范学校分为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

学校两类。前者由地方设立,培养公立小学的教师和校长;后者由国家设立,培养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校长及中学教师。③《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是为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

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性教育。中学分为普通中学与高等中学两类。前者属普通教育学校,由地方设置及管理;后者属大学预科性质,由文部大臣直接管辖。④《小学令》规定,初等教育受教育年限为8年,分两个阶段实施。前4年为普通小学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后4年为高等小学阶段,实施收费制。⑤这一时期日本学制的改革,为建立近代的学校制度奠定了基础,对推动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但职业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29.《教育敕语》:1890年,日本颁布了由明治天皇签署的《教育敕语》,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教育敕语》主要分三段,第一段指出日本教育的根基源于传统的“忠君爱国”的伦理道德思想;第二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的具体条目;第三段指出日本伦理道德条目的普遍意义,要求国民必须遵守。《教育敕语》颁布后,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

的政治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130.《巴尔福教育法》: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对地方教育的管理。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主要内容:①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②规定地方教育当局应保证满足初等

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中等学校的权利③地方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

和教会学校提供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巴》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

会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对后来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

有重要的影响。

131.《费舍教育法》:1918年,

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

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

法,也称《费》。主要内容:①加强

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

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②地

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

③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④地

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

学校,向14-16岁的年轻人免费提供

适当的学习课程。《费》在建立完整

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132.《巴特勒教育法》:也称

《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

会主席巴特勒提出。主要内容:①加

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

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②加强地

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

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

教育系统③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

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

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④

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

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巴》是英国

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

法令,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

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3.综合中学运动:①60-70

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中

等教育方面。《巴特勒教育法》实施

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

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

但各种中学质量、标准差异较大,引

起了社会的争论。②1951年,英国工

党提出了发展综合中学的计划。③

1964年,工党执政后再度把发展综合

中学作为自己的政治策略。④1965

年工党政府发布《中等教育的结构》

的通告,要求按照综合中学的模式改

组中等教育机构。从此,综合中学在

英国得到迅速的发展。⑤到1975年

综合中学学生人数在中学生总数中

所占的比例已达到68.8%,综合中学

已成为英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

134.《1988年教育改革法》:

①进入80年代,教育改革主要集中

在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

上。②1981-1983年,英国连续发表

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称

为《雷沃休姆报告》。③1988年7

月29日,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

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

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

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

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

多方面问题。主要内容:a实施全国

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

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

础课程和附加课程)b建立与课程相

联系的考试制度。c规定在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岁、11岁、

14岁、16岁)考试。d改革学校管理

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

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

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

的指导。e还赋予家长为了女自由选

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

城市技术学校。f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1988》

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

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

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

育管理体制。

135.“统一学校运动”:1919

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参批判双

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统一

学校的主张,要求建立统一的学校,

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这一主张,反

映了欧洲新教育运动对法国教育的

影响。法国很快掀起了“统一学校运

动”。其中,“新大学同志会”的改

革主张引起了法国社会广泛关注,并

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136.《郎之万——瓦隆教育改

革方案》:由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和

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在1947年提交的

教育改革方案。主要内容:①提出了

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

包括社会公正、学科价值平等、方向

指导和职业指导等②实施6-18岁的

免费义务教育,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

段、方向指导阶段和决定阶段进行③

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

了设想④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

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

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郎》虽然没

有实施,但提供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

的重要依据,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137.《哈比法案》:19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

化建议》(又称《哈比法案》或《哈

比改革》),其重点是加强法国的职

业教育。①为加强职业教育,又对法

国普通中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一些改革

措施。②教育管理体制上,规定学校

成立各种组织,参与学校的行政管

理、教育教学工作。③教育内容上,

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增加与

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实

行“三分制教学法”,即把教学内容

分为工具课程、启蒙课程和体育课程

三个部分。《哈》代表了法国教育改

革的正确方向,但由于要求较高,难

于在教育实践中实施。

138.《总纲计划》:1959年,

联邦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2月14

日,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

校教育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

划》。《总》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

初等和中等教育问题,没有涉及高等

教育。在初等教育上,建议所有儿童

均应接受四年制的基础学校教育,然

后再接受两年的促进阶段教育。在中

等教育上,建议设置三种中学:主要

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分别培

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总》既保留了

德国传统的等级性,又适应了战后德

国社会劳动分工对学校培养人才规

格和档次的不同要求。

139.《汉堡协定》:进入60年

代中期,德国又开始对教育进行改

革。1964年10月28日,联邦德国各

州州长在汉堡签订了《关于统一学校

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简称《汉堡

协定》。《汉》规定:联邦各州的所

有儿童应接受9年义务教育。义务教

育阶段应是全日制学校教育。所有儿

童在接受了基础学校教育和两年促

进阶段或观察阶段教育之后,可以进

入三种不同中学,即主要学校、实科

学校和完全中学。《汉》关于义务教

育的规定,以及关于全日制教育的规

定,保障了联邦德国教育的稳步发

展。

140.《教育结构计划》:1970

年,联邦德国教育咨询委员会提出了

一份教育改革建议,称《教育结构计

划》。该计划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

育系统,把基础学校的入学年龄由6

岁提前到5岁。《教》指出,联邦德

国整个教育系统应由初步教育、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

育构成。在完全中学高年级实行必修

课和选修课制度。同时,要求按不同

层次组织师范教育。《教》反映了联

邦德国对早期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

视。

14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进

入20世纪以后,美国中等教育强调

选择和突出智力的模式受到挑战。

1913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中等

教育改组委员会”,研究中等教育的

职能和目的的问题。1918年委员会提

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

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是民主观

念的原则,应使每个成员通过为他人

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

性。为此,中等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

为7项:即健康、掌握基本的方法、

高尚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资格、

适宜地使用闲暇、道德品格。为了有

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改组学

制,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

衔接的学校系统。其中,初等教育和

中等教育各为6年,中等教育可由初

级阶段教育和高级阶段教育组成,每

段3年。中等教育在包容所有课程的

综合中学进行。《中》的报告在美国

教育史上是一份有影响的报告,它不

仅肯定了美国的6-3-3学制和综合中

学的地位,而且也提出了中学是面向

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142.“八年研究”计划:20世

纪30年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带

来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为此,1930

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

与中学关系委员会”,研究大学与中

学的关系问题。委员会制订一了项为

期8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

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

研究”计划。当时在200所中学中选

出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

实验”。“八”计划实验的主要特点

为: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

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

导;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实

验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

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八”计划通过对美国中等教

育与大学关系的研究,提示了中等教

育的许多问题,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发

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43.《国防教育法》:进入50

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

展,美国教育上又面临着改革。1957

年,苏联卫星上天后,改革教育的呼

声更为高涨。1958年9月2日,美国

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

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

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

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

的的财政援助。以后,《国》的内容

又不断得到修正。《国》的颁布有利

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

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144.《史密斯——休士法》:

1917年,美国通过了以史密斯和休士

联合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史称《史

密斯——休士法》。法案的主要内容

有: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

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

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

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

公立学校设立职业科,把传统的专为

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

业的综合中学。《史》的颁布,对美

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145.初级学院:19世纪后半期,

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自身结构方

面的问题引起了关注。1892年,芝加

哥大学校长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学的

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第一

个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第二

个阶段为“高级学院”;同时也把课

程分为两部分。同一年,加利福尼亚

大学也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

“初级证书”制度。这种制度的设想

也是把大学分为各为两年的两个阶

段。初级学院思想的提出,对美国高

等教育自身结构的改革产生了影响。

20世纪初,美国的许多州建立了初级

5

学院。二战以后,美国的初级学院面向地方发展的需要,改称为社区学院。

146.《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后,为了改革日本的教育,日本于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②《教育基本法》和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9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③《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削弱文部省权力,新设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采取6-3-3-4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原来的6年义务教育延长到9年;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

单类型的大学等。④《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147.统一劳动学校:①1918年,苏俄开始讨论建立新的学校制度问题。10月通过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又称《统一劳动学校宣言》)。②《统一学校劳动规程》强调劳动在学校生活中地位,取消一切必要的、合理的教学制度,取消教学计划,废除教育和家庭作业等。尽管有很多问题,但它毕竟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

教育立法。《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是对《统一劳动学校规程》条文的具体说明。③根据《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的规定,凡属教育人民委员部管辖的苏联的一切学校(除高等学校),一律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所谓“统一”,是指所有的学校为同一类型的学校,是一个不间断的阶梯;所谓“劳动”,是把劳动列为新学校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认识世界。“统一劳动学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级学校招收8-13岁的儿童,学习期限为5年;第二级学校招收13-17岁的少年和青年,学习期限为4年。④“统一劳动学校”的建立,反映了苏联初期教育改革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4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

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

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149.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所谓效度,是指所进行的研究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是能够被证明的,是有效的。具体地说,效度包含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序;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

大人群和其他条件的程序。研究的效度指结论的准确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两种效度都只是度的问题。

150.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

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

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它指的是重复性。为保证可重复,研究中必须包括对研究过程和条件的充分界定。不同研究所需要界定的方面可能

不一样多。

151.问题分解:把一个大的问

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

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

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即,将所要

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

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的基础

上选题。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分解,实

际上也是预期课题将会以什么样的

方式和步骤获得解决,从而为进行课

题论证提供依据。

152.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

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

现象性质的推测或提议。假设的作用

在于使问题更具体,方向更明确。假

设可直接从问题的陈述中产生,可从

研究的文献中或像人种学研究的事

例中产生,也可(至少部分)从资料

的惧和分析中产生。

153.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

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教育文

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国或一地

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54.研究假设:假设是根据一

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

研究问题的规律事原因作出的一种

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

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155.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基

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

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

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

156.演绎假设:演绎假设是从

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

出发推出的新结论,是根据不可直接

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

普遍性联系,通过理论综合和逻辑推

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

157.描述性假设:描述性假设

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大致数量关系

的推测,是对对象大致轮廓或外部表

象的一种描述。

158.解释性假设:解释性假设

试图提示事物内部联系,指出事物质

的特征,说明事特原因,它是比描述

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

159.预测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在

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的基

础上做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预

见。

160.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

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

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总体是一定

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161.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

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

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

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

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162.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

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

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在

于,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对这个总

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

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

结论。

163.教育科学历史研究法:历

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

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

以认识研究对象的去,研究现在和预

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的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

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

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提示其

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64.教育科学比较研究法:教

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

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

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提示

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

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比较研究

的实质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

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

而探索规律。

165.教育科学调查研究法:是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

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

学方法,搜集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

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

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166.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

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

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

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

种方式。

167.教育观察研究:观察法是

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

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

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

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68.测验调查法:是用一组测

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

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理行研究的一

种方法。测验调查法与传统考试法的

区别:取材范围不同;编制试题程序

不同;施测过程不同;对分数的解释

不同;应用范围,测验范围不同。

169.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

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

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

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

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

科学实验活动。

170.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在已

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

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

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

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

171.发生学方法:是在研究自

然和社会现象时,以分析它们的起源

和发展过程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

早在18.19世纪,各种科学认识活

动中就已广泛应用发生学方法,这种

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纵向研究,要求把

被认知的现象从某种初始状态中分

离出来,进而探究其发展过程中的各

个基本阶段和趋势。在理论研究中,

利用发生学方法主要是为了考察教

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

及其本质。

172.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事

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和要素,分别抽

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把握事

物的内部结构,确定事物不同特征的

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

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从

内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整体特征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

是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是同时进行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分

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过程

中不断发展的。

173.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

别性的前提现发推论出一般性结论

的方法,侧重于对经验事实的概括,

把握个性中的共性。演绎是从一般性

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是

对一般性原理的应用。两种思维方向

是相反的。人们的认识总是运用归纳

和演绎两种思维方法,从个别事实引

出一般结论、概念,又从一般原理引

出个别结论而使认识不断深化。在教

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通过归纳和演

绎可以扩展和深化知识,检验一般原

理的可靠性程度,进行科学预见,发

展理论。

174.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人

们通过把握事物各个方面的体质规

定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把各种抽

象规定性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联系起

来,从理论上完整地再现事物的多样

性的方法。应注意:这里的抽象和具

体是理性认识阶段的抽象和具体,而

不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抽象和具体。从

抽象上升到具体,包含逻辑起点、逻

辑中介、逻辑顺序和逻辑重点四个环

节。

175.历史——逻辑方法:指舍

弃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各

种细节及偶然因素,通过一系列概念

范畴,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来提示

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建立科学理论

体系的方法。基本表现形式:逻辑推

演与研究对象的实际发展过程相符

合;概念、判断及相互关系与事实相

符合;逻辑推演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

展过程相符合;逻辑推演与人类认识

形式的发展史相符合。应遵循的要

求:更深入研究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要通过各属性、成分因素在空间上的

分布看到事物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要

提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

的历史规律性;要使历史的研究和逻

辑的研究相结合。

176.人种学、教育人种学:人

种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对个

体文化进行科学描述。教育人种学是

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

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177.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

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

征的方法。特点:分析的对象是具有

数量关系的资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数学分析的方法。

178.统计、描述统计:简单涵

义的统计指信息单位,广义的统计即

进行数据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方法

论。描述统计:将某种变量的数值或

分数作为一组来描述时,会产生一定

的信息,这些信息及其产生的过程,

就叫描述统计。

179.集中量数:是分布的定位

值,是分布中的一点,它可指明分布

中测量量度上的位置。平均数、中数、

众数是最常用的集中量数。

180.抽样分布:从理论上说,抽样

分布是由一定容量的全部可能样本

的统计估计值组成的,是统计量的分

布,而且在极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

是由数据理统计学确定的。

6

最新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25、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大致沿着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间不能预料到什么值的变量。 2.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5.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 7.概率: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8.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 9.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 第二章统计图表 1.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归类、排列、填写在内的一种表格形式。一般由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组成。 2.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称为数值轴。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组成。 3.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4.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5.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1)求全距 (2)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分组组距 (4)登记次数 (5)计算次数 6.分组次数分布的意义: (1)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2)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7.相对次数分布表: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8.累加次数分布表: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最后一组的累加次数等于总次数。 9.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公式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学习指导 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下表所示。 概念: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的其他应用领域。 概念: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不同数据的特点。 概念: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概念: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二手数据的特点。 概念:抽样调查,普查。 数据的间接来源。 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案的内容。 概念。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 概念:总体,样本。 概念:参数,统计量。 概念: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 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二、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四、习题答案 1.D 2.D 3.A 4.B 5.A 6.D 7.C 8.B 9.A 10.A 11.C、12.C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C 20.D 21.A 22.C 23.C 24.B 25.D 26.C 27.B 28.D 29.A 30.D 31.A 32.B 33.C 34.A 35.A 36.A 37.D 38.B 39.B 40.C 41.C 42.D 43.C 44.D 45.A 46.B 47.C 48.A 49.C 50.D 51.A 52.C 53.D 54.A 55.B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统计名词解释

统计 第一章 一、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照统计学的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到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性质:应用统计学。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呈现 (2)数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变异性 (3)数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的特征 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1、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stics)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包括:A、数据如何分组、使用统计图表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B、计算一组数据的特征值(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进而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 C、表示一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属性间的相互关系(相关分析)。 2、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包括:A、如何进行假设检验,如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回归分析等; B、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 C、各种非参数检验的统计方法。 3、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地、经济地以及有效地进行实验,它是统计学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内容。 四、心理与教育的基础概念 数据类型 1、从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来划分 计数数据(count data)是指计算个数的数据,如人口数、学校数、男女数等等。一般取整数形式; 测量数据(measurement data)是指借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具有一定

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4.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随机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P越接近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习惯上将P≤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视为不发生。 6.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11.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个病人的天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 12.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 表示。 13.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 14.中位数(median)Md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 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 15.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16.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货币的职能:P3~5 2.价值尺度:即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所发挥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即货币商品流通的媒介时所发挥的职能。(用现实上的货币) 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人民币没有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即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态单方面转移时行使的职能。 世界货币:即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上述五大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并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其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有所变化。 2.信用货币P10: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的和政府信用而流通。由于信用货币属于银行和政府的负债,因而又称之为负债货币。 信用货币的主要类型: 辅币。主要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现钞。主要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银行存款。经济交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手段。 电子货币。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电子数据形式实现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的货币形式。如信用卡、贮值卡、电子钱包等,以及利用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和电脑网络银行等电子支付系统使用的货币。它是信用货币发展到信息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3.货币制度P12: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1)银本位制 ①概念: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②类型:银两本位制(中国)与银币本位制(欧洲)。 ③崩溃原因:⑴世界白银价格剧烈波动,币值不稳定。 ⑵银币体重价低不适合用于巨额支付。 ⑶白银质地易于磨损。 (2)金银复本位制 ①概念: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的货币制度。 ②类型:平行本位制与双本位制。 (3)金本位制 ①概念: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②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秘书学概论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秘书:广义,指领导人的事务与信息助手(包括公务/私人秘书)。狭义(不包括私人秘书),指一种职务名称,社会职业,处于领导身边,直接为领导从事事务性、信息性等辅助服务工作的助手。 秘书学:是研究秘书工作规律和秘书人员任职要求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通俗地说,秘书学就是研究秘书人员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的科学。它是一门写作学与管理科学的知识圈交叉重叠的产物。 三省制:在魏晋开始形成,唐代确定。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同负责朝廷的秘书工作,“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既相互分工、配合,又互相监督、牵制。 一文一事制:宋朝规定:朝廷百官和地方的奏章必须一文一事,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文,以便行文归口和由主管部门及时批复、处理。 文书立卷制:元朝规定:处理完毕的文书经监察官“照刷”(检查)之后予以编号立卷。同一类事立为一卷,年终交案,归档保管。(公文立卷:是指机关文书部门将已经办理完毕的、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组成案卷。) 贴黄引黄制:魏晋以后,公文多用黄纸书写。唐代规定:公文如有个别文字更改,可另写小块纸补贴,称为“贴黄”。此后,又将文书内容要点另写于黄纸,贴于封面或正文之前,称为“引黄”,也就是“公文摘要”的由来。 条旨制:明朝规定: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纸条写上初步处理意见,贴在文书上供皇帝参考,又称“票拟”。 综理制:是指所有秘书工作由办公厅或办公室统一或分派人员办理,下面不再分设部门。这适合于秘书工作量不太大的机关或单位。如市、县政协和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采用综理制。 秘书部门和秘书管理人员的要求:1、机构与部门职责2、岗位责任制3、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先后排列次序、操作步骤。环节不能随意地增加或减少,次序也不能任意地颠倒或随便排列。工作方法:工作的技能和操作要求。它既需要秘书人员以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能力为基础,又要善于综合运用,善于转化为实际的效果。4、信息系统5、办公自动化:简称OA,是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于数据信息和非数据信息的办公活动。 一、督查:指秘书协助领导,把已经布置却拖延不办或办理不力的工作自上而下地督促、检查,使之落实、妥善。督查工作的作用:(1)对领导的作用。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领导决策、指示的后续步骤和保证手段;监督是促进领导决策正确、科学的必要环节;监督是改变各级领导和干部作风、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手段。(2)对秘书的作用。是秘书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事物重要方面。是秘书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的有效手段。 二、印信工作:是指机关、单位公务印章和介绍信的管理、使用工作,属于秘书工作范围。公章是机关、单位职责权力的象征,介绍信则是证明本机关、单位员工的身份,介绍联系公务之用。如果管理使用不当,会给本机关、本单位乃至社会造成危害,秘书人员必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三、政策法规信息:这主要是领导人的有关方针、政策的重要讲话,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条例等等,通常以文件形式下达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刊登。这些宏观的指导性、规范性的信息是每个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都必须遵循、遵守的,是每一个主管都必须理解、掌握的秘书应认真的加以收集。 调查是指采用种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取得客观世界材料的过程。研究则是指对调查的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一系列过程。调查是前提,是手段,研究是后续,是目的。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

名词解释 一、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使用文字来表述的。 二、顺序数据(ran k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三、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四、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的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法被称为系统抽样。 五、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是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的,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取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六、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七、四分位数(quartile)也称四分位点,他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4部分,其中每部分包括25%的数据。 八、离散系数也成为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s s v x = 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九、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是用来描述在一指定时间范围内或在指定的面积或体积之内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的分布。 十、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设从均值μ、2σ(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 的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2σ/n 的正态分布。 十一、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在区间估计中,有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其中区间的最小值称为置信上限。 十二、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 level)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或风险,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假设检验中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它是由人们根据检验的要求确定的,通常取0.05α=或0.01α=,这表明,当做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概率为95%或99%。 十三、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 A )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十四、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十五、回归模型(regression model )对于具有线性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用一个线性方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 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 十六、点估计 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 的一个特定值0x ,求出y 的一个估计值就是点估计。点估计可分为两种:一是平均值的点估计;二是个别值的点估计。 十七、时间序列(time series )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十八、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 )是通过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t+1期的预测值等于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t 期的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十九、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指数是测定多项内容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这个概念中包含两个重点:第一个要点是指数的实质是测定多项内容;指数概念的第二个要点是其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既然是动态相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 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 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 4.索绪尔: 5.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 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 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 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张度说: 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在 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 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教 语流音变。 13.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 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15.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 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运用语义指向来 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16.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 17.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构 造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基本词指语法中产 生较早而又稳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它所标记的概念多是与我们人类生存 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 18.形态: 19.语法范畴: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范畴 20.IC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