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复习题传感器

高考物理复习题传感器

高考物理复习题传感器
高考物理复习题传感器

高考物理复习《传感器》测试题

2008高考物理复习《传感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利用半导体可以制成() A.标准电阻B.热敏电阻 C.光敏电阻D.晶体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热敏电阻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3.下列方法有可能使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减小的是() A.升高半导体的温度B.用光来照射半导体 C.在半导体中加入微量其他杂质C.以上情况都不可能 4.有一电学元件,温度升高时电阻却大幅度减小,则这种元件可能是() A.金属导体B.绝缘体 C.半导体D.超导体 5.有定值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三只元件,将这三只元件分别接入如图6-1所示的电路中的A、B两点后,用黑纸包住元件或者把元件置入热水中,观察欧姆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热水中与不置入热水中相比,欧姆表示数变化 较大,这只元件一定是热敏电阻 B.置入热水中与不置入热水中相比,欧姆表示数不 变化,这只元件一定是定值电阻 C.用黑纸包住元件与不用黑纸包住元件相比,欧姆 表示数变化较大,这只元件一定是光敏电阻 D.用黑纸包住元件与不用黑纸包住元件相比,欧姆表示数相同,这只元件一定是定值电阻6.图6-2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当S1闭合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将C线路接通,当S1断开时,由于电磁作用,D将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则() A.由于A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 作用 B.由于B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 作用 C.如果断开B线圈的开关S2,无延时作用 D.如果断开B线圈的开关S2,延时将变长

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 1.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线AO 和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 的拉力1F 和BO 的拉力2F 的大小是( ) A .θcos 1mg F = B.F 1=mgtg θ C.θ sin 2 mg F = D. θsin 2mg F = 2.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以O 端为轴的斜木板上,当其倾角θ逐渐增大,且物体尚未滑动之前的过程中() A .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 .物体所受重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C .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及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D .物体所受重力对O 轴的力矩逐渐增大 3.如图所示,水平恒力F 拉质量为m 的木块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长木板向右运动中,木板保持静止。若木板质量为M ,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2μ,则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A.F B.mg 1μ C.g M m )(2+μ D.mg mg 21μμ+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装有定滑轮,用劲度系数k=100N/m 的轻质弹簧和细绳连接后分别与物体a 、b 连接起来,细绳跨过定滑轮,b 放在斜面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若kg m a 1=则 弹簧的伸长量是() A.0cm B.10cm C.20cm D.30cm 5.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观察并计时,若第一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历时2s ,全部列车用6s 过完,则车厢的节数是( ) A.3节 B.8节 C.9节 D.10节 6.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10m/s 2 ,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A .7m/s B .10 m/s C .14 m/s D .20 m/s 7.从空中同一点,以 s m v /100=的速度将a 球竖直上抛的同时将b 球以相同的速度大小水平 抛出,取2 /10s m g =,则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 A.1s B.2s C.4s D.无法确定

2013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3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3?福建)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轨道可视作半径为GM=GM=GM=GM= 解: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2.(3分)(2013?福建)一束由红、紫两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下.B...

3.(3分)(2013?福建)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1.0Ω,外接R=9.0Ω的电阻. 闭合开关S ,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10sin10πt (V ),则( ) V f=、该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A 4.(3分)(2013?福建)如图,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 B . C . D .

5.(3分)(2013?福建)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 U=, U=U=,功的单位 6.(3分)(2013?福建)如图,矩形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设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哪一个图象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B

二、解答题 7.(6分)(2013?福建)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C.(填选项前字母)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653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完整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 1: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D.熔化 2: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 B.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C.日照的时间不同D.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3: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D、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7(简答)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被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 8: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11::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12: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 ②③④ 13: 木炭的热值是,完全燃烧500g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做饭时,厨 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14.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能。 15.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 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6.把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手接触到冰时总感觉到比水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7.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 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8.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 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 康,请不要吸烟。 19.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 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环保 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夜间下霜:_______; (2)潮湿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 (4)日光灯管用久两端变黑______________。 21.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__的热量。若 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 22.一杯水将其到掉一半,则他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 23.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 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_态。 24.火药在子弹壳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出弹头后温度______,这是用 ________方法使燃气内能_________,将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弹头的_____能。 2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写出实验过程和观 察到的现象。 25.某校师生在学习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后,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几种炉灶的能 量利用效率。他们发现学校的一个老式锅炉烧水时,经常冒出大量的黑烟,且烧水时 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锅炉的效率很低。 (1)请你根据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分析此锅炉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要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26.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用500克20度的水放入烧杯中,用煤油炉给烧杯中 的水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当水温升至80度时,消耗10克煤油。 (1)计算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能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煤油的热值吗?说明理由。 28.有两位同学制作了一台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夏天,这台热水器可将60kg水的温 度由20°C升高至70°C,如果由电热水器产生这些热量,则要消耗多少kW。h的电 能? 29.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分钟可使4千克、23℃ 的水沸腾,该城市水的沸点为9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高考物理复习题传感器

新课程高考物理传感器复习训练题 1、关于电子秤中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变片是由多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B.当应变片的表面拉伸时,其电阻变大;反之,变小 C.传感器输出的是应变片上的电压 D.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越大 2、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右图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3、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4、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A.红外报警装置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6、下列元件利用了光传感器的是() A.火灾报警器B.电饭锅 C.测温仪D.加速度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高考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仪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7+→+ B .He Th U 4 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1+→+ D .e Pa Th 0 12349123490-+→ 15.周期为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 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 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 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 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08年福建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8年高考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A.tanφ=sinθ B. tanφ=cosθ C. tanφ=tanθ D. tanφ=2tanθ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 m, x=5.5 m,则 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2 C.20 D.200 18.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 核并放出一个个氦(42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19.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1016 m3 B.4×1018 m3 C. 4×1030 m3 D. 4×1022 m3 20.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低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热学简单计算题专练

初中物理热学简单计算 题专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九年级物理热学简单计算专题训练 1、将质量是0.5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4.2×103J/(kg℃)] 水 2、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流出的水温是56℃,则每天需要多少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lO3J/(kg.℃)] 3、初温为3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 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多少℃?升高到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lO3J/(kg.℃)] 4、质量为10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kg焦炭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q焦炭=3×107J/kg】 5、家用热水器有用天然气为燃料给水加热的。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0×107J/m3,完全燃烧2.1m3的天然气可以获得多少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c水=4.2×103J/(kg·℃)] 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50L的水从40℃加热到沸点.求:(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焦碳的质量(q焦碳=3.0×107J/kg). 7、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40kg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60℃,已知c水=4.2×103J/(kg?℃)。求:(1)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8、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2016年三明市迎来了天然气时代。完全燃烧0.035m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焦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q=4.2×107J/m3)

高考物理传感器的使用

课时作业(四十六)[第46讲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基础热身 1.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常常是()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 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 2.下列技术涉及传感器的应用的是() A.宾馆的自动门 B.工厂、电站的静电除尘 C.家用电饭煲的跳闸和保温 D.声控开关 3.街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A.压敏性B.光敏性 C.热敏性D.三种特性都利用 4.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极板间距离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又可推出另一个物理量的值.如图K46-1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个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K46-1 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的高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 技能强化 5.2011·苏北模拟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K46-2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图K46-2 6.2011·甘肃模拟如图K46-3所示是一个火警报警器电路的示意图.其中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图K46-3

2018年全国卷1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2014年福建物理高考试卷

2014年福建高考物理部分 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 14.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 15 1623n n <=,四为相同的A .1,A A B .12,L L C .1R D .2R 17 18.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 .最大速度相同 B .最大加速度相同 C .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19.(18分) (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cm 和_______mm 。 (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 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 G 改装的电流表○A ,○V 为标准电压表,E 为待测电池组,S 为开关,R 为滑动变阻器,0R 是标准称值为4.0Ω的定植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 的满偏电流100g I A μ=、内阻 2.0g r k =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mA ,应并联一只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1R ; 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乙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③某次实验的数据如下所示: 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__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 .1R 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 .0R 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 20.(15分) 如图,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 。若将电荷量均为62.010q C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9229.010/k N m C =?,求: (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传感器全集汇编(3)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传感器全集汇编(3)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恒定,内阻r=1Ω,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定值电阻R2=2Ω,R3=5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光照增强时,电源的效率增大 B.当光照增强时,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小 C.光照强度变化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之比不变 D.若光敏电阻R1阻值变化范围为2~9Ω,则光照强度变化前后,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可能相同 2.科学家研究发现,磁敏电阻(GMR)的阻值随所处空间磁场的增强而增大,随所处空间磁场的减弱而变小,如图所示电路中GMR为一个磁敏电阻,R和为滑动变阻器,和为定值电阻,当开关和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 A.只调节电阻,当向下端移动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不变 B.只调节电阻,当向下端移动时,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C.只调节电阻R,当向右端移动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D.只调节电阻R,当向右端移动时,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3.电视机遥控器是用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A.走廊中的声控开关 B.红外防盗装置 C.热水器中的温度传感器 D.电子秤中的压力传感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饭锅中的敏感元件是光敏电阻 B.测温仪中的测温元件可以是热敏电阻 C.机械式鼠标中的传感器接收到连续的红外线,输出不连续的电脉冲 D.火灾报警器中的光传感器在没有烟雾时呈现低电阻状态,有烟雾时呈现高电阻状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B.电磁炉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是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D.探测金属物品的探测器都是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工作的 6.与一般吉他以箱体的振动发声不同,电吉他靠拾音器发声。如图所示,拾音器由磁体及绕在其上的线圈组成。磁体产生的磁场使钢质琴弦磁化而产生磁性,即琴弦也产生自己的磁场。当某根琴弦被拨动而相对线圈振动时,线圈中就会产生相应的电流,并最终还原为声音信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磁体失去磁性,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 B.换用尼龙材质的琴弦,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 C.琴弦振动的过程中,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D.拾音器的作用是利用电磁感应把琴弦的振动转化成电信号 7.在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主要元件是PTC元件,PTC元件是由钛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ρ随温度 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于这种特性,PTC元件具有发热、保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②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③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不变 ④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和t2之间的某一值不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体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从电容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当测得电容值减小,可以确定h将()

2014年 福建省 高考物理 试卷及解析

2014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3.(6分)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 . B . C . D . 14.(6分)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15.(6分)如图所示,某滑块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1

A . B . C . D . 16.(6分)如图所示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 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17.(6分)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A . B . C . 2

D . 18.(6分)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二、解答题 19.(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 cm和mm. 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3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

中考热学专题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3.88-℃,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 A. 酒精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寒暑表 D. 都可以 2.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悬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悬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A. 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 油的传递性能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则保持不变 3. 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 A. 第一次省时间 B. 第二次省时间 C. 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D. 第一次省燃料 4. 把盛有水的大试管插入同样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如图1所示,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时,试管中的水将( ) A.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开始沸腾 C. 不可能达到沸点,且不能沸腾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1 5. 下列各例子中,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B. 爆竹点燃后腾空升起 C. 用锤子锻打铁丝,铁丝发热 D. 在炉子上烧火,水温升高 6. 某同学将能量的转化及常见的例子连成如下,其中有一组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A.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磨刀石磨刀 B.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暖水瓶瓶盖蹦起 C. 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炉工作 D. 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的乒乓球 7.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B. 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滚 C. 在红砖墙角堆煤时,过段时间墙壁变黑了 D. 扫地时,尘土飞扬 8. 将一瓶酒精倒掉2 1后,则剩下的酒精( ) A. 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21 B. 质量、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2 1 C. 比热容不变、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21 D. 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2 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46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讲)(含解析)1

专题46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讲) 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应用交流电的图象解决问题. 2.利用有效值的定义,对交变电流的有效值进行计算. 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应用,变压器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4.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和相关计算. 5.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能够解决与科技、社会紧密结合的问题. 6.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三突出”:①突出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②突出考查交变电流的图象和交变电流的四值;③突出考查变压器,对变压器的原理理解的同时,还要掌握变压器的静态计算和动态分析,远距离输电也要重视。对本专题知识点高考每年必考.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包括图象)、最大值与有效值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电流比及功率关系是考查的重点;将本章知识与电磁感应等结合的力、电综合题,或考查与本章知识有关的实际应用。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 2.知道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的作用. 3.会讨论常见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元件特征及设计方案. 4.会设计简单的温度报警器. 实验目的 1.认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的特性.

2.了解传感器在技术上的简单应用. 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过程 一、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二、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注意事项 1.在做热敏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 2.光敏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 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典型案例★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2014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4年福建理综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石灰石CaCO3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的主要成分之一 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D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B) X Y Z 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 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 ③O2N2H2 ④FeCl3溶液Cu 浓硝酸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0.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 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 + c(H+) = c(OH–) + c(HCO3–) + 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2 = 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正极反应为AgCl + e– = Ag +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时变化规律的是( A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知识讲解

热学实验题 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 (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 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 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转换法)。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 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 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__ (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上。(2)。此液体的比热容为_2100J/(千克.℃)___ (3).比较1.2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____ (4). 烧杯号液体A 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 1 A 200 10 14 2 2 A 200 10 18 4 3 水100 10 18 4 4 水200 10 18 8 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 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 装有D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 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 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 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 液体比热容小。 (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 (2)C(1分);C(1分) 4.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 以得出的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质量_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_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___ 物 质 次数质量 m/kg 升高的温 度 △t/℃ 加热的时 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 油 3 0.1 10 1 4 0.2 10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