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信息交流方式》

第1课《信息交流方式》

第1课《信息交流方式》
第1课《信息交流方式》

课题第1课信息交流方式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学习应该很轻松。现代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家都不陌生,反而对过去的一些信息交流方式,不太清楚。所以老师花点时间找些视频,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了解这些方式的优缺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很有帮助。最后用在线作业交流,让同学们理解在线交流。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还在于了解信息交流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为本单元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1. 了解交流方式的变化,知道常见的交流

方式及其特点。

2. 知道常用的网络交流方式,通过在线交

流,感受网络交流的快捷。

重难点重点:知道常见的交流方式及其特点难点:概括交流方式的特点。

课前准备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视频短片交流引入

1.老师播放课前网上截取的古代飞鸽传书和驿吏快马传信的视频。

2.同学们,古代的人们要传递一个信息,都用什么方式?3.你知道你爸爸妈妈他们小时候要传递信息,用什么方式的吗?观看视频,直观

了解古代信息的

传递方式。

激起学生讨论,

讨论理解同学之

激发学生讨

论,为课堂营

造浓郁的兴

趣。

4.我们课余,同学之间有信息交流吗?间说话,也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2、网络中的信息交流

1.现在我们和不在身边的人进行信息的传递,都用哪些方式呢?老师播放网上截取的信息交流方式视频。

内容有打电话、网上聊天、短信、微信、发送电子邮件等。2.现代的信息传递有什么优缺点?

3.大家发现,刚才讨论的现代信息传递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同学们讨论回答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方便,快捷、实时,可以听到对方声音,看到图像,不受距离限制。

一定要有电,要有手机或电话、电脑等设备。都是在网络环境中传递信息。

3、网上平台在线交流练习作业。

1. 出示练习1

了解各种交流方式的特点,完成表格。(word表格放在桌面)同学们刚才都已经通过课堂上的面对面信息交流方式,把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都了解了。所以完成这个表格应该没问学生完成表格

内容输入。

学生上传作

自然而然中

让学生直观了

解信息交流的

又一种形式。

题了。

2请大家将做好的内容上传到学习平台。

3.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相互看作业,这也是一种……(学生回答:信息传递形式)

老师补充:是的,这种方式叫做在线交流。大家一起登陆到同一个平台,发表信息,相互交流。四,布置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自己到网上去申请一个电子邮箱。业。

相互查阅交流作业

相关资源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2)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我们学校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2、技能目标:分小组、分区域调查、认识学校生物的多种多样。 3、情感目标: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和多样,发展学生对生物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就在于调查前的指导、分工、准备工作。如何开展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分小组、分区域调查、认识学校生物的多种多样。 教学难点:分小组、分区域选用合适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放大镜、小铲子、昆虫盒和记录单。 教学安排:一教时 一、激趣引入 出示PPT(各种植物动物图片)教师提问:你见过这些生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学生回答:麻雀、蚯蚓等--------- 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活快六年了,能说说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

预设:学生回答不上来 4.教师提问:在我们的校园里你见过什么生物 学生回答:苍蝇、蚊子等-------- 二、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调查校园生物 1.谈话:科学家常常对某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你愿意像科学家那样对我们校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作一次调查吗(学生回答:愿意) 2.教师提问:如果科学家们来调查我们校园的生物他们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会对校园生物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 (2)会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记录生物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3)对于不知道名的生物会画出来,或用文字描述出来 (4)会根据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并会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 (5)调查时发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以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三、调查校园生物的注意事项

第19章 走进信息时代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每个3分,共3×12=36分) 1.(2019?东北)下列人类历史上的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变革,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从文字的诞生到语言的诞生B.从文字的诞生到印刷术的诞生 C.从电磁波的应用到文字的诞生D.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到电磁波的应用 【答案】B 【解析】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故选B. 2.(2018?台州)如图所示,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 A.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B.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 C.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断开D.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答案】D 【解析】电话中,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是话筒,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的是听筒。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是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当通话结束后再断开两部电话,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3.(2019?大连)物理学中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B.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电磁波D.磁感线描述的磁场不是真实存在的 【答案】C 【解析】A. 光线是我们为了研究光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B. 磁感线是我们为了研究磁场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C.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真实存在的,故C正确;D. 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但磁场是确实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C. 4.(2018?合肥)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C.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30万千米每秒 D.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 【答案】D 【解析】A. 电视机、收音机和移动电话所接收的信号是无线电波,手机接收的信号是微波,也是无线电波;故都属于电磁波,故A正确; B. 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频率绐终保持不变,波长会随波速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 C.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正确; D. 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高频率、波长短的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D. 5.(2019?太原)标准化考场内的电波钟可以远距离自动校时,是因为它能接收到() A.超声波B.次声波C.电磁波D.紫外线 【答案】C 【解析】电波钟是在石英电子钟表内增加了接收无线电长波信号的特殊元件,它接收天文台地面发射站发送的标准授时信号,无线电长波是电磁波,所以它接收天文台地面发射站发送的标准授时信号是电磁波;故选C. 6.(2018?徐州)雷雨时,打开收音机听到“咔嚓”的声音比听到雷声要超前,这是因为()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速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速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校园生物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的校园动植物以及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目的是通过对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调查活动强调分区域进行,及时记录,学生已经能清楚地区分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将校园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进行记录,旨在发展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或现象的意识。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校园中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展示不同的动植物。通过展示引起学生对校园中常见植物和动物的关注,并回忆在三年级时观察生物的方法,为本节课的调查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教材上的参考资料图片意在使学生知道生物学家也要进行调查活动,且也是对某一区域进行调查,从而引出学生对校园中生物的调查。教材通过卡通人物的对话展示了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下面的记录表格提示学生要对调查结果及时记录,同时提示学生不要漏掉校园中的每一种动植物。 【学生分析】 经历了3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模糊的、凌乱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从这个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比较直观、具体,但是,学生对于生物种类和生物个体还是不能分清楚,因此,本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六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在我们校园里面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1.在校园内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班级文化建设

小种子班级——208班班级建设方案 1.班名:小种子班 208班是一块孕育33位孩子共同成长的土地,在这块肥沃的土地里,每一位小朋友都是一颗潜力无限的种子,有的是学习方面的优秀种子,有的是拥有超强管理能力的优秀种子,还有的是多才多艺的优秀种子,这些种子,有的会长成参天大树,有的也会长成鲜艳的花朵,但是在这成长的过程中自然是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而作为耕耘者的我们自然是阳光雨露的提供者。所以我将我班的班名定为小种子班级,土地——208班,小种子——学生,耕耘者——教师,阳光雨露——班级文化建设。 2.班级精神:奋发向上,快乐自信,心怀感恩 奋发向上:种子有一种精神叫奋发向上,他被埋在土中,四周一片漆黑,但为了钻出地面,他不断吸收周围的营养和水分,总是向着有阳光的地方奋进。所以,我希望我们班的小种子们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勇敢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无论是在学习,为人,还是生活方面)。 快乐自信:既然这是一颗种子,那么必然会生根发芽,所以小种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快乐自信,也许你比其他种子较迟发芽,发芽之后比其他种子矮小,但是,你就是你,

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也许在你接下来的成长中,你会一跃而上,成为一棵令他人羡慕的参天大树。所以,请每一颗小种子们在208班的土地上要快乐自信的成长。 心怀感恩:对于小小的种子来说,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花朵,依靠的是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雨露,以及辛勤耕耘的耕作者,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对学校,班级,父母,老师也要常怀感恩之心。 3.班训 团结,互助,友善,互爱 4.班级形象 衣冠整洁如新,不蓬头,不垢面 举手投足之间,重细节,展教养 胸襟宽如天地,勿小气,忌浮躁 5.班级口号 今日种子,破土而出成芽 明日大树,茁壮成长成才 6.班级公约 每日读书一小时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央电视台举办大型慈善晚会.并通过卫星向全国各地转播,筹善款达15亿多元.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汶川地震产生的地震波振幅大,能量大,破坏力大 B.晚会上,唱“爱的奉献”时女高音的频率比男中音的频率高 C.晚会上的声音与图象信息是搭载在电磁波上传播的 D.声波和电磁波均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 调制器的作用是 A.产生高频电流B.产生低频电流 C.将高频电磁波变成载波D.产生音频电流 3 . 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密度小B.熔点低C.比热容小D.导热性好 4 . 在遥墙国际机场,都要对旅客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当行李随输送带进入检查机时,会自动接受X射线检测,如有违禁物品会被及时发现。X射线是一种() A.光导纤维B.电磁波C.超声波D.次声波 5 . 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C.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D.日常生活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6 . 如图所示,中国海军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徐徐驶离青岛某军港码头开始远洋实战演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母上装有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的特征做成的 B.航母与舰载机是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的 C.航母上安装有声呐是接收次声波的装置 D.舰载机飞向航母时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7 . 如图所示将几个水果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二极管便发出了光.其中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 A.导线B.开关C.电源D.用电器 8 . 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 B.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C.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D.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9 . 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4G手机通信业务.使用4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且上网速度非常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 C.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D.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10 . 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do)的波形图,三图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和振动幅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此时三乐器发出的声音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观察工具、调查表、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创境自学引思入情(3分钟)教师提问: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 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 吗? 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 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活 快六年了,能说说我们校园里有多 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 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校园生物大搜索》 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图片,说一 说植物的名称。 学生回答预设:麻 雀、蚯蚓、樟树、松树等 --------- 预设:学生回答不上来 用校园中的熟悉 的植物图片,激发学 生对于校园生物搜索 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调查校园生物(10分钟) 1.谈话:科学家常常对某一个区 域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 查,你愿意像科学家那样对我们校 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作一次 调查吗? 2.教师提问:如果科学家们来调 学生回答:愿意 学生回答预设: 同学1:(1)需要: 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 和曾经过往的动物 同学2::要将调查 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 校园很大,动植 物很多,提前制定好 周密的调查计划,学

建立班级课程表(教学设计)

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 学科:小学信息技术签号:518 一、教学内容:电子工业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制作表格的第一课,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表格,了解表格的特点;再进一步认识表格的基本组成:行、列、单元格;最后认识课程表的组成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课程表的框架。教材中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帮助学生认识和规划表格,可见规划表格的重要性。规划好课程表框架后,使用Word软件插入课程表的空白表格,再输入内容,完成课程表的创建。在输入内容的过程中,教材中还着重介绍了通过键盘进行光标的定位和移动以及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进一步熟悉Word软件,知道表格的组成,学会设计表格,掌握制作表格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插入表格,并在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2)掌握光标在单元格中移动和定位的方法。 (3)掌握单元格的选择并灵活运用复制、粘贴命令完成内容的输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表格,初步理解表格的相关概念。 (2)能够规划和设计课程表,认识表格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课程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制作表格的兴趣。 (2)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理解表格的特点和优势。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合理规划课程表,插入空白表格并输入文字。 (2)光标在单元格中的移动与定位。 (3)通过键盘进行复制、粘贴。

2、教学难点 表格的作用及相关概念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表格,展示有关表格及相关概念的课件。 (2)准备两种形式的数据资料:一份文字形式,一份表格形式。 2、学生准备: (1)复习Word中文字选择等相关操作。 (2)画班级课程表草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测试习题及答案

沪科版第十九章单元走进信息时代 测试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信息的基本形式可能是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等 2·古代的___________、现代的___________等纸质印刷、_____________ 等电子出版物都是记录信息的载体· 3·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贺卡是由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三分之二,地球的周长约4×107m,电子贺卡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时间________________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5·58MHz、19·3m是指该台发射电磁波的频率是____________ ,波长是_____________· 5·调频无线电广播的频率范围是3×1O7~3×1O8Hz,则它的波长范围是__________m·6·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__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_____________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7·现代世界的四大公害是大气污染、水质污染、__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_污染· 8·上网查一下:《余杭科学》的网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导体中有______________时,在周围空间就会有电磁波产生· 10·电磁波以光速传播,卫星电视节目是通过离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转播的从地面发射台发射的电视信号,经过_____________s即可经卫星转播到另一地面接收站,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____________h·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设计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 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多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多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二、设计调查方案 、师:如何去调查呢?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

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合适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 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例外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例外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例外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 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例外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用Excel五步完成课程表编制

用Excel五步完成课程表编制 知识点:利用Excel数据关联和规则公式完成指定数据排序应用环境:学校课程表编排、企业员工任务、值班安排等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教师最头疼的一件工作就是编制课程表。一般学校的课程表至少包括给领导的全校总课程表、学生的班级课程表和教师用的课程表三种。三种课程表数据密切相关,修改任何一张课程表都将影响到另两张表格,因此编辑时很难兼顾。但是来自福建的陈老师就利用Excel 2007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创建工作表 打开Excel 2007新建一张“教师安排”工作表,存放各班的科任教师安排(图1),这是编课程表前必须安排好的。再建立总课程表、班级课程总表、教师课程总表等。 2.总课程表编制 切换到“总课程表”工作表设计总课程表格,表中包括全部班级的课程安排和每节课的教师。选中B4,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数据有效性”图标,在“数据有效性”窗口的允许下拉列表中选择“序列”,输入来源为“=教师安排!$A$3:$A$16”(不含引号),确定完成设置。在B5输入公式=IFERROR(VLOOKUP(B4,教师安排!$A:$M,ROW(B4)/2,FALSE),“”),并设置填充色为浅蓝作为与学科行的区分。然后选中B4:B5进行复制,再选中B4:AJ27区域进行粘贴即可(图2)。 现在选中B4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学科,下面的B5单元格就会自动显示上课的教师名,其他单元格也是一样(如图2)。如此一来安排课程就简单多了吧,只要用鼠标单击选择即可。 图1

图2 3.总课程表限制提醒 编制总课程表时总有各种附加条件限制,比如:一个教师不能同时上两班的同一节课,操场太小全校只能有两班同时上体育课,电脑室只有1间不能有两班同时上电脑课等等。要在排课中兼顾这些要求显然不容易。对此可设置条件格式,让它在违反限制时自动变色提示,事情就简单多了。 选中B4:AJ27,在“开始”选项卡中单击“条件格式”选择“新建规则”,在“新建规则”窗口中选择规格类型为“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并输入公式=AND(COUNTIF(B:B,B4)>1,MOD(ROW(),2)=1)(图3)。再单击“格式”按钮,在弹出窗口中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确定后,当同一节课中有两班出现同一老师同时,两班中这位老师的名字都会变成红色,你可以及时决定看要更换哪班的课程。

D_第19章 走进信息时代 单元总结(解析版)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单元总结 知识要点一、感受信息 知识要点一、感受信息 1.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 (2)通过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方便地保存或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 2.信息的传播: (1)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信息量少。

(2)莫尔斯用短、长脉冲代表字母,使信息以电码的形式沿电线传送出去。 (3)贝尔发明了电话。利用电信号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①电话机的键盘是用来输入电话号码的装置。 ②话筒把强弱不同的声波变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③听筒把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典例分析】 例1、(2018?铁岭模拟)有几位同学谈论电话,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电话之间的导线中传递的是电流信号 B. 电话之间是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的 C. 程控电话之间不需要用导线连接 D. 听筒和话筒都能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答案】C 【解析】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故A. D 选项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电话之间要靠导线传递电信号,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故B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C. 【技巧总结】 电话之间要靠导线传递电信号,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靠听筒和话筒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知识要点二、电磁波 1.电磁波:射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都是电磁波。 2.电磁波的特征: (1)波速:波传播的快慢。 (2)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米(m )。 (3)频率:波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时间之比,用字母表示。单位是赫,还有千赫和兆赫等。ν (4)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c λν=要点诠释: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大搜索》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大搜索》word教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1.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2.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校园生物的漂亮。 2.体会到用心观看会有许多新的发觉,进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明白我们的校园中大致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明白得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预备】分组预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看工具,调查表 为整个班级预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专门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看(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看动植物模样,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爱好)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打算)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打算,汇报,师点拨: (1)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 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依照所发觉的动物 踪迹估量哪些动物也在那个地点生活过。将这些发觉都及时记录下来。

(3)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4)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 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5)在调查时可能会显现具有不同特点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 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能够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 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6)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舞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判。(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如此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存感性体会。)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建立班级课程表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建立班级程表》 教案 题:第1 建立班级程表 备人:马春燕 备时间:XX年02月24日 教学时间:【XX-02-28——XX-03-0】 备类型:详备 教材分析: 本是省编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第4册的第1,也是rd表格单元的第1。它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了rd的窗口和界面,掌握了文字的输入、修饰等操作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的教学内容是创建表格,表格是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与文字表达相比,表格对信息的表达更清楚直观,表述更为方便规范。因此,制作表格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技能。本让学生在实践实例中初步了解表格的作用,并掌握如何规划设计、插入空白表格,如何在表格中输入文字等知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表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格和单元格,学会插入空白表格和输入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演示程表操作过程,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巩固快速输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如复制、粘贴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表格制作的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学习表格制作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让学生在制作程表的过程中,理解表格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1】理解并合理规划程表,插入空白表格。 【2】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并合理规划程表。 【2】在单元格中移动光标位置。 时:1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情境激趣,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喜羊羊、美羊羊“开学”) 2.分组观察,抢答: 师:大肥羊学校开学了,为了合理的利用时间,更好的学习,喜羊羊和美羊羊都制订了新学期的余计划。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计划。请一、二组同学看美羊羊的计划,三、四组同学看喜羊羊的计划。他们在十二点计划做什么?下午五点和晚上七点半分别计划做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抢答。) 3.体验表格的作用: 师:同学们来评一评:谁的计划看起来更方便?表达的更清楚?你想说什么?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师:喜羊羊的计划表达的更清楚,因为表格简明、直观。正因为这些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把一些安排和说明制作成表格来告诉大家。比方说火车站的列车时刻表、快餐店里挂在墙上的价格表等等。 .联系实际: 师:请大家想想,在你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看到过哪些内容的表格?(生回答)

第1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校园生物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的校园动植物以及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目的是通过对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调查活动强调分区域进行,及时记录,学生已经能清楚地区分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将校园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进行记录,旨在发展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或现象的意识。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校园中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展示不同的动植物。通过展示引起学生对校园中常见植物和动物的关注,并回忆在三年级时观察生物的方法,为本节课的调查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教材上的参考资料图片意在使学生知道生物学家也要进行调查活动,且也是对某一区域进行调查,从而引出学生对校园中生物的调查。教材通过卡通人物的对话展示了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下面的记录表格提示学生要对调查结果及时记录,同时提示学生不要漏掉校园中的每一种动植物。 【学生分析】 经历了3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模糊的、凌乱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从这个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比较直观、具体,但是,学生对于生物种类和生物个体还是不能分清楚,因此,本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六年级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在我们校园里面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物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为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都拥有自己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排课系统说明

排课系统操作文档 步骤(带*为必选项):*1、进入排课系统——2、新建教师——*3、新建科目—— 4、新建教学场所—— 5、新建教务活动—— 6、设置固定课——* 7、设置 课表信息(每周节数、带课教师、教学场所)——8、设置预排科目——*9、 排课——10、查看课表——11、调整课表 1、进入排课系统 首先进入学籍系统,在左侧的菜单栏中选择排课系统,点击即可进入排课系统。如下图:(左侧为菜单栏,右侧为排课系统主页面) (图1) 2、在系统中输入在校老师的相关信息,便于在排课时选择科目的教师。 首先在排课系统的主页面中选择,点击进入教师管理页面(如图2), 然后单击“新增教师”按钮,将学校所有老师的姓名录入系统中(如图3),添加一个成功后,可继续添加下一个教师的信息(如图4),待全部添加完后,点击“返回”按钮,返回到教师管理页面(如图5)。 (图2)

(图4) (图5) 3、将学校所有科目,包括早自习、正课、晚自习等全部录入系统中,供排课时 选择。 首先在排课系统的主页面中选择,点击进入科目管理页面(如图6), 然后单击“新增科目”按钮,将学校所有需在排课表中显示的科目录入系统中,提交一个成功后,可继续添加下一个科目的信息(如图7),待全部添加完后,点击“返回”按钮,返回到科目管理页面(如图8)。 (图6)

(图8) 4、将学校内可能在上课时用到的一些户外场所录入到系统内,供排课时选择,以便避免多个班级同一时间使用时产生冲突。 首先在排课系统的主页面中选择,点击进入教学场所管理页面(如 图9),然后单击“新增场所”按钮,将可能在教室外上课的场所录入系统中(如图10),提交一个成功后,可继续添加下一个场所的信息,待全部添加完后,点击“返回”按钮,返回到教学场所管理页面(如图11)。 (图9) (图10) (图11) 5、将学校可能存在的一些集体活动或老师在教学期间要参加的某个活动录入到系统中,以便在排课时把这些活动提前安排好,以避免冲突。

1.校园生物大搜索

校园生物大搜索说课稿 说课教师:张力 我说课的课题是《校园生物大搜索》。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讲讲我对这课的理解,《校园生物大搜索》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1. 第一课内容是整个单元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相关知识,学会了这些知识技能,学生们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完成接下章节的学习,所以第一课的内容很重要! 2. 第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大体掌握了搜索的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校园生物大搜索》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本课的理论知识为今后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知识和理性基础,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在考虑到小学六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2.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我确定的三维目标,考虑当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为: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四:学情分析 本课面临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对科学已有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对科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喜欢探究,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够深入;另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中还没有建立起的科学概念,而这些也是我们本课时要解决的目标之一。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校园生物大搜索》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当前学生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a、探究研讨法 b、分组讨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Excel编排课程表

用Excel完成课程表编制只要五步 内容摘要:利用Excel数据关联和规则公式完成指定数据排序应用环境:学校课程表编排、企业员工任务、值班安排等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教师最头疼的一件工作就是编制课程表。一般学校的课程表至少包括给领导的全校总课程表、学生的班级课程表和教师用的课程表三种。三种课程表数据密切相关,修改任何一张课程... 利用Excel数据关联和规则公式完成指定数据排序应用环境:学校课程表编排、企业员工任务、值班安排等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教师最头疼的一件工作就是编制课程表。一般学校的课程表至少包括给领导的全校总课程表、学生的班级课程表和教师用的课程表三种。三种课程表数据密切相关,修改任何一张课程表都将影响到另两张表格,因此编辑时很难兼顾。但是来自福建的陈老师就利用Excel 2007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创建工作表 打开Excel 2007新建一张“教师安排”工作表,存放各班的科任教师安排(图1),这是编课程表前必须安排好的。再建立总课程表、班级课程总表、教师课程总表等。 图1 2.总课程表编制 切换到“总课程表”工作表设计总课程表格,表中包括全部班级的课程安排和每节课的教师。选中B4,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数据有效性”图标,在“数据有效性”窗口的允许下拉列表中选择“序列”,输入来源为“=教师安排!$A$3:$A$16”(不含引号),确定完成设置。在B5输入公式=IFERROR(VLOOKUP(B4,教师安排!$A:$M,ROW(B4)/2,FALSE),“”),并设置填充色为浅蓝作为与学科行的区分。然后选中B4:B5进行复制,再选中B4:AJ27区域进行粘贴即可(图2)。 现在选中B4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学科,下面的B5单元格就会自动显示上课的教师名,其他单元格也是一样(如图2)。如此一来安排课程就简单多了吧,只要用鼠标单击选择即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案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欢乐。【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 查表 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多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多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合适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例外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例外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例外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 (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例外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大搜索》简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大搜索》简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校园生物的漂亮。 ●体会到用心观看会有许多新的发觉,进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明白我们的校园中大致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明白得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预备】分组预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看工具,调查表 为整个班级预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专门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看(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看动植物模样,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爱好)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打算)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打算,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依照所发觉的动物踪迹估量哪些动物也在那个地点生活过。将这些发觉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显现具有不同特点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能够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舞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判。(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如此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存感性体会。)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Excel做课程表修订教程

Excel五步做课程表编制Excel做课程表 (本教程对原教程公式中一些大的输入错误进行了修正) 知识点:利用Excel数据关联和规则公式完成指定数据排序应用环境:学校课程表编排、企业员工任务、值班安排等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教师最头疼的一件工作就是编制课程表。一般学校的课程表至少包括给领导的全校总课程表、学生的班级课程表和教师用的课程表三种。三种课程表数据密切相关,修改任何一张课程表都将影响到另两张表格,因此编辑时很难兼顾。利用Excel 2007或WPS表格可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1.创建工作表 打开Excel 2007表格新建一张“教师安排”工作表,存放各班的科任教师安排(图1),这是编课程表前必须安排好的。再建立总课程表、班级课程总表、教师课程总表等。 2.总课程表编制(注:如果使用WPS表格,“教师安排表”与“课程总表”要放在同一个工作表中,输入“来源”时可用鼠标拖选。其他与Excel2007同。) 切换到“总课程表”工作表设计总课程表格,表中包括全部班级的课程安排和每节课的教师。选中B4,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数据有效性”图标,在“数据有效性”窗口的允许下拉列表中选择“序列”,输入来源为“=教师安排!$A$3:A$16”(不含引号),确定完成设置。在B5输入公式=IFERROR(VLOOKUP(B4,教师安排!$A:M,ROW(B4)/2,FALSE),“”),并设置填充色为浅蓝作为与学科行的区分。然后选中B4:B5进行复制,再选中B4:AJ27区域进行粘贴即可(图2)。 现在选中B4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学科,下面的B5单元格就会自动显示上课的教师名,其他单元格也是一样(如图2)。如此一来安排课程就简单多了吧,只要用鼠标单击选择即可。 图1 图2

应用EXCEL排课

应用EXCEL排课一.手工排出总课表如图 二.建立班课表(空表)

选中班级右侧单元格B2建立下拉菜单 (1)选点数据菜单,数据有效性,在允许中选取序列,在来源框中依次输入班级序号(在英文状态下用逗号分隔),确定 (2)在星期一第一节单元格(B5)输入函数=IF($B$2="","",VLOOKUP($B$2,总课表!$A$4:$AT$24,COLUMN(),0)) 其中$B$2是班级右边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总课表!$A$4:$AT$24是总课表包括班级序号和课程的所有单元格绝对引用,COLUMN()是返回相应的列数,默认为班级右边一列,0和FLASE相同,意为精确查找 (3)在星期二第一节单元格(B6)输入函数=IF($B$2="","",VLOOKUP($B$2,总课表!$A$4:$AT$24,COLUMN()+8,0)) ,COLUMN()+8意为星期一已占8列,在此基础上COLUMN()再加8列(4)在星期三第一节单元格(B7)输入函数=IF($B$2="","",VLOOKUP($B$2,总课表!$A$4:$AT$24,COLUMN()+16,0))意义同上, (5)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第一节依次输入函数(同上),注意=号开始,COLUMN()后面分别加上24,32,40 (6)同时选中六个第一节用填充炳向右拉,星期六第五节为晚輛复制到星期日晚輛处,COLUMN()后面更改为加上37,同时删除第五节处内容。这样只要在B2处点击下拉菜单中班级,相应的课程表就搞定了。三.建立教师课表(空表) (1)在C3处设定数据有效性,方法同上,在来源处输入教师名单,可用区域选定的方法 (2)用查找替换的办法建立总课表1,一行科目一行姓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