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简答题汇编

教育学简答题汇编

教育学简答题汇编
教育学简答题汇编

教育学简答题提纲

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学校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6.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7.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8.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9.制约课程的因素

10.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1.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2.教学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13.如何处理好教学中传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4.如何处理好教学中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

15.如何处理好教学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

16.如何处理好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17.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8.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好直观性原则?

19.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好启发性原则?

20.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好系统性原则?

21.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好巩固性原则?

22.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好因材施教的原则?

23.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4.教学工作有哪几个基本环节?

25.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2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2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28.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29.德育原则有哪些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

30.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31.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32.班主任工作方法有哪些?

33.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34.如何组织课外活动?

35.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温馨提示:

红色的是必背的题目,而粉红色的是次重点,最后蓝色是也很重要的题目,这上面的35题一定要背熟。另外,书本上还有背诵的,自己要归纳,同时也要背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谁都不敢保证今年的题目从这35题里面出。提纲的作用是帮助你记忆的,你看着提纲能背出来说明你被住了,如果想不起来再翻书,漏点了再翻书。另外考试时题目不一定都是一样的,问法不同,一定要注意理解,切莫死记硬背,要不看到题背了也不会写。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只考选择题,看看就好)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

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亚里斯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1.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写了《大教学论》,它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假如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的发展才是好的教育。

4.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5.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该是有机的,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一体化。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6.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有差别,由于教育。他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同时主张绅士教育。

7.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8.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即成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代表性著作有: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发展(理解就好)

1.教育的内涵: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行程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除了包含学校教育外,还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朝着期望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现代教育。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广泛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取得一定资格的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的专职教师。在教师活动中,教育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2)受教育者。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具体而言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形式等。

2.三者之间的关系★★★

(1)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人”的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过程中“物”的要素(3)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

(5)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发展。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

1.政治对教育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1)政治制约这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2)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

(3)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内容

(4)政治制约和影响教育制度

2.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政治的制约

(1)他并不放弃自己的任务直接为政治服务

(2)它能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表现为: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促进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与社会的经济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和制约教育,教育又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反作用。

1.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制约教育的发展规摸和速度

(2)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3)制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4)影响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5)教育相对独立于经济发展水平

2.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保存、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

(3)通过自身的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三)教育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教育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

(2)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其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3.教育反作用于文化。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传递和保存、文化选择,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的更新和创造。

(五)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参考书本,理解就好)

五、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通常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他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完全否认后天学习、经验在其中的作用,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

2.外铄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形式。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因而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后天社会影响、主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交互作用的统一。(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这个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的前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注意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

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的同一方面发展速度不平衡。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男女差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个体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具有可塑性,遗传不能决定个体身心发展

2.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1)人从出生开始,身心发展就受到环境的影响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如机遇、条件和对象,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4)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

(5)环境不能决定个体身心发展

3.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有即时的价值,而且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巨大作用★★

(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六、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功能(有可能考填空题)

(1)定向功能。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它对教育社会性质、人才培养、课程选择及其建设、教师教学方向都有定向作用

(2)激励功能。教育目的实质上是人们的一种价值选择和追求,激励人们为了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而付出各种努力

(3)评价功能。是检查和评价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

(4)指导功能。体现在指导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上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要理解,可能出选择题)★★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它在提升人的价值地位方面有积极意义,但极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带片面性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这个理论容易导致人的工具化、去个性化、超强社会化,带有片面性

(3)个人与社会统整的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1.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看书了解就好)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成为个体的思想意思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2)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活动

(3)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4)美育。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做出规定建立起来的。

2.学制的发展(考选择题,看书本单轨学制、多轨学制等等,还有不同国家,我国注重学制的变化,从壬寅学制到六三三学制,他们的特征以及新中国以后的学制)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6岁幼儿

2.初等教育:招收7岁儿童,学制为5年,有的地区为6年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八、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劳动对象具有复杂性;劳动的任务和内容具有复杂性,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2.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给学生作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

3.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法

4.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教师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二)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的素养★★★(填空题和答题都有可能)

(1)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敬业乐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扎实的业务知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②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艺术。更多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③要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掌握教学基本功;

②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如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学生、班集体的能力等;

③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科研能力

2.教师的专业发展★★★(重点复习,理解)

指教师专业能力熟练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教师职业能力专业化的提高过程。一般要经历角色适应、主动发展、最佳创造三个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才能、专业情意将得到逐步提高。具体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加深、学科专业素养深化、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等方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等。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强调教师角色转变★★★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上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强调教师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会考到原题!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考点梳理: 1.这34道题是根据这几年上课和教研的经验总结的; 2.这不是押题,因为押题还需要对真题的研究、命题规律的把握、过往考题的筛选等; 3.如果答案有和你之前背过的答案不一致的,考试时间又临近了,可按你之前背过的来回答。不必紧张或焦虑,考试时都能得分。 , 4.欢迎大家转发收藏。 教育学17题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七新课程的结构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a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 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 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 1.请简述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代表人物为朱熹。 (2)生物起源说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如老鹰教小鹰飞翔,老猫教小猫抓老鼠等。从这个学说开始,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米丁斯基。 2、请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请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强调对国民实施一定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第四,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 4.请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所有人都接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这门学科具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综合性、理论性与实用性得特点。 2、教育学得发展有哪些阶段?每一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答:(一)教育学得萌发阶段;孔子《论语》、《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得关于教育得专门著述。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理想国》;(二)教育学得独立阶段;1632捷克《大教学论》就是近代最早得一部论述教育问题得专著。洛克《教育漫话》(1693)、卢棱《爱弥儿》(176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就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代表作、赫尔巴特以伦理学与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体系。福禄培尔《人得教育》;(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教育论》186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四)教育学发展得深化阶段; 3、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得基本原则?答:(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得原则 4、中学教育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得主要特点。答:(1)实践性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形与适应性相结合。 1、教育得基本要素?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2、教育要素之间得关系有哪些? 答:1、教育者就是实施教育措施得主体;2、教育措施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得桥梁;3、受教育者既就是受教育对象又就是学习发展就是主体。 3、简述教育起源得几种学说。答: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4、教育得发展有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哪些特点?

答:1、原生形态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得单一性;(2)没有专门得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得贫乏性;(4)没有专职得教育人员;(5)教育方法得单一性;2、古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就是培养统治人才;(2)出现专门得教育机构与专职得教育人员;(3)学校教育得内容主要就是古典人文学科与治世之术;(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强迫体罚、棍棒教育;(5)教学得组织形式主要就是个别教学;3、现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得得多样化;(2)形成了比较完备得教育制度;(3)教育内容就是科学化;(4)教育人员得专业化与普及化;(5)教育途径不断更新与发展。 5、现代教育得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人性化;2、教育终身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国际化。 6、教育民主化得表现?答:1、教育要做到普及化,即实施全民教育政策。2、教育内部得民主化。3、教育民主化必然要求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得变革,教育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转向弹性、开放。 1、简述教育得政治功能;答:(一)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得人才;(二)教育通过宣传思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得政治;(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 2、简述教育得经济功能;答:(一)教育就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得重要手段;(二)教育就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得重要手段;(三)教育就是生产新得科学技术知识得重要手段。 3、简述教育得人口功能;答:(一)教育就是控制人口增长得重要手段;(二)教育就是提高人口素质得基本手段;(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四)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4、简述教育得相对独立性得表现;答:(一)教育就是一种转化活动得过程;(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得不平衡性。 1、简述人得发展一般规律; 答:(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均匀性;(四)差异性;(五)与互换性;2、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得身心发展中得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_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 第一章 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 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⑵教育内容现代化⑶教育条件现代化 ⑷教育管理现代化⑸教育素质现代化。(关键)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教育的终身化⑵教育的全民化⑶教育的民主化⑷教育的多元化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 ⑴教师教学生学⑵教师向学生学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 第二章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过渡性⑵非正式性⑶多样性⑷互补性⑸生成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学试卷简答题

教育学试卷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幼儿园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幼儿教师如何贯彻“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教师怎样寓教于活动之中)? (1)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以满足儿童的动手需要。 (2)…………………游戏活动的机会,合理安排充足的时间和宽敞的空间,以满足幼儿渴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 (3)……………………………教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劳动活动的机会 (5)…………………………..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机会 3.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幼稚性全面性时代性复杂性多样性示范性 4.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是什么? 了解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尊重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5.如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2)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 (3)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儿童的发展有性别差异,。。。个别差异,。。。文化差异 (4)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5)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6)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7)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6.中外学前教育目标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1)各国都很重视使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儿童,可以说,追求发展的全面性、完整性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不同点:(2)我国较为关注丰富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童的能力;国外更关注培养儿童的各种兴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编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d.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国家机器的产生 5.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礼记·学记》 2、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 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 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注意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 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10、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11、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12、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13、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4、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历史性 15、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生物起源论 16、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17、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 18、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崇文馆与弘文馆 1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脱离生产劳动 2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21、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22、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生产水平的限制 2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2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5、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生理前提作用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7、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28、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9、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30、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31、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3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3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就是脱节就是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得就是(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就是( )。 A、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B、柏拉图得《理想国》 C、斯宾塞得《教育论》 D、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昆体良 B、杜威 C、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得作者就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得教育机构就是( )。 A、城市学校 B、堂区学校 C、主教学校 D、教会学校 9、西周得官学已有较完备得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就是国学,一类就是( )。 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得教育代表作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人得教育》 D、《教育过程》 11、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就是指( )。 A、教育就是一种阶级现象 B、教育就是一种上层建筑 C、教育就是人才培养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得范畴 12、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 )。 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社会服务 13、教育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得发展并不同步这就是教育得(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就是具有阶级性得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得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 A、六艺 B、六学 C、六识 D、六经 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著名得教育家就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得教育思想得就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试论述蒙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她视教育委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统一,允许幼儿个别的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要具有以下特点:a、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b、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c、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d、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 (3)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神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教师通过“全神贯注的观察”去发现幼儿巨大的个别差异,对幼儿的不同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说,理想的作业组织给予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给予幼儿发泄能量的机会,才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满足。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效益的。没有作业手段、被放任自流的幼儿将一事无成。因此她认为,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5)重视感觉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设计了一套教具。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主要是职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具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 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 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 趋向 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 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 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 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 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 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 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 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 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学校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思想教育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的方法。坚持科学态度,遵守科学道德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热 爱真理、客观诚实;勇于创新、严肃认真;不畏艰辛、合作竞争 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做好哪 些工作?(1)选择科研课题(2)提出理论假设(3)确定科研对象(4)制定科研计划(5)选用科研方法(6)搜集科研资料(7)进行整理研究工作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 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 发展阶段 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有: (1)学校管理自主化(2) 学校管理开放化(3)学校 管理民主化(4)学校管理 技术手段现代化(5)学校 管理的精致化。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 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 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 法、实验法。 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 划;课时计划(教案)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 哪些?传递—接受式、引导 —发现式、辅导—自学式、 情境—陶冶式 如何开展课堂研究?(1) 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 (2)提出相应的课堂研究 假设;(3)弄请该课堂研 究中的三类变量;(4)搞 好课堂研究设计 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 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1) 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2)自我评价(3)道德情 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 锻炼品德。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 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 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 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 化的作用。 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 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 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 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 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 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 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 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 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 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 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 友谊、爱情和婚姻 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 体现:(1)狠抓薄弱环节, 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 量(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 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 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 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 养。 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 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 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 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 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 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 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 改进教法 班集体管理的几种类型:常 规性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 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的管 理。 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 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知识的创造者和传 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 道德的实践者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 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 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 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 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 人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 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 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 殊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 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 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 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 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 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 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 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 因素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 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权范 围内应负的责任。教师的基 本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好功课,努力提高 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思 想品德教育工作(3)促进 学生的身体健康(4)组织 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 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6)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 学校的管理。 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 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 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 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 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 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 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 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 解决乐学的问题。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 盾是什么?主观的成熟体 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 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 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 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 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 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 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 盾。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 指导功能、导向功能 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 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 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 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 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 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 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 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 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 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 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 个层次的目标?(1)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 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 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 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 (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 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 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 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 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 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 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 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 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 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 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 性。 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 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角度不同,全 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 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 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 社会主义的角度,(2)二 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 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 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 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 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 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 言的(3)实现条件不同, 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 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 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 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 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 现。联系:(1)都是以研 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 任务,(2)教育毕竟是人 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3) “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 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 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 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 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 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 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 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 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 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 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 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 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