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老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宿州市环城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城市老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设计研究——以宿州市环城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目录

1文献综述 (1)

1.1相关概念 (1)

1.1.1城市老公园的概念 (1)

1.1.2景观的概念 (1)

1.1.3改造提升的概念 (1)

1.2国外相关研究 (2)

1.3国内相关研究 (3)

1.4相关理论研究 (4)

1.4.1有机更新理论 (4)

1.4.2文脉主义 (5)

1.4.3生态主义设计理论 (5)

1.4.4整体性理论 (6)

1.4.5现代主义设计理论 (6)

2引言 (8)

2.1研究缘起及背景 (8)

2.2研究目的及意义 (9)

2.2.1研究目的 (9)

2.2.2研究意义 (9)

2.3研究内容 (11)

2.4研究方法 (12)

2.4.1文献研究 (12)

2.4.2调查研究 (12)

2.4.3对比分析 (12)

2.5技术路线 (13)

3城市老公园面临的问题与改造提升分析 (14)

3.1老公园改造提升特性分析 (14)

3.1.1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14)

3.1.2老公园自身存在的限制性 (14)

3.1.3人群与公园改造提升之间的相互影响 (15)

3.2老公园存在问题分析 (15)

3.2.1公园管理带来的问题 (16)

3.2.2公园发展落后带来的问题 (17)

3.2.3原有景观要素不协调 (19)

3.3改造提升误区 (23)

3.3.1改造观念上的误区 (23)

3.3.2改造方式上的误区 (24)

3.4本章小结 (26)

4城市老公园改造提升策略 (27)

4.1老公园改造提升总体思路 (27)

4.1.1老公园改造提升定性 (27)

4.1.2老公园改造提升定位 (27)

4.1.3老公园改造提升定量 (27)

4.2老公园改造提升的开放性设计 (28)

4.2.1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合 (28)

4.2.2敞开性设计成为城市公园改造发展方向 (29)

4.3公园新老景观空间的有机融合 (29)

4.3.1尊重原有功能分区 (29)

4.3.2优化交通体系 (30)

4.4老公园改造提升的个性体现 (30)

4.4.1地域特色的体现 (31)

4.4.2文化内涵的体现 (31)

4.5老公园景观空间的改造与重构 (32)

4.5.1景观空间的含义 (32)

4.5.2景观空间改造目的 (32)

4.5.3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 (32)

4.5.4景观空间改造原则 (33)

4.5.5景观空间改造策略 (33)

4.6老公园现有景观要素改造提升 (37)

4.6.1基础设施 (37)

4.6.2建筑 (38)

4.6.3园路 (38)

4.6.4地形 (39)

4.6.5植被 (39)

4.6.6水体 (40)

4.6.7特色景点延续与改造提升 (41)

4.7本章小结 (41)

5城市老公园改造提升实例分析——以宿州市环城公园改造提升设计为例 (42)

5.1公园基地概况 (42)

5.1.1区位 (42)

5.1.2历史沿革及景观改造背景 (42)

5.2改造提升前期的现状调查 (43)

5.2.1区位环境调查 (43)

5.2.2场地使用的问卷调查 (43)

5.2.3景观资源评价调查 (44)

5.2.4绿化现状调查 (45)

5.3公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5)

5.3.1现状分析 (45)

5.3.2公园主要问题及矛盾 (46)

5.4公园改造提升原则 (47)

5.4.1保持公园历史风貌的原则 (47)

5.4.2生态与景观并重的原则 (47)

5.4.3以人为本的原则 (47)

5.4.4经济实用的原则 (47)

5.5改造提升设计思路及方法 (48)

5.5.1公园改造提升定位 (48)

5.5.2可行性分析 (48)

5.5.3设计思路 (49)

5.6公园改造总结 (54)

5.6.1公园专项改造提升规划 (54)

5.6.2公园个性体现 (57)

5.6.3公园改造提升期望 (58)

5.7本章小结 (59)

6结语 (60)

参考文献 (61)

致谢 (64)

个人简介 (65)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6)

在校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66)

1文献综述

1.1相关概念

1.1.1城市老公园的概念

随城市的发展规划建立起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城市自然环境和地形相协调,并经常与古迹相伴,占据了一个城市的重要景观资源,也随着时间的积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美学价值,如公园本身具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植被等资源。同时承载着各式各样的大型公开活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建成年代久远而产生综合性老化的现象。

1.1.2景观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然而不同的学者对景观的理解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表1-1为不同学者对景观的理解。

表1-1 不同学者对景观的理解

Table1-1 The Explanation of Landscape of Different scholars

学家概念

地理学家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

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

艺术家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

建筑师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

生态学家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

旅游学家景观被当作资源

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

景观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

而一个更文学和宽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英语大词典,1996)。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1976)。

1.1.3改造提升的概念

吴良镛先生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对广义的改造提升有所诠释,主要包括改造、改建或者开发,整治和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改造、改建或者开发(Redevelopment)是指比较整体地改变现存环境,开拓空间或增加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整治(Rehabilitation)是指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调节利用,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