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

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基于各种因素,大学生生命教育并没有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新时期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

知识及健康的身体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既是一位

优秀的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

务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各种因素,大学生生命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

一、家庭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将学习与考试看做是大学生的重中之重。在家长们看来,大学

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将来找份好工作。除此之外,他们不

需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为了让大学生专心学习,家长们无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本来应该大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由家长

代为处理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学生遇事后的实际应变能力及处理能力。同时,家长

的大包大揽,也使得大学生几乎做任何事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一些阻碍与困难,很容易

就会变得情绪低落,产生挫败感。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由

于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对大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教育,使他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以自

我为中心,对家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缺乏同情心与责任心。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主体,家族成

员之间的联系也远不如以前那么紧密,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这样,大学

生的情感世界缺少滋养,他们的交往世界大大缩小了,对情感的认识与体验自然大大降低。

家长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当今大学生的父母这一代,大都经历着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工作及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使得他们大多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在无形中也使得大学生对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把生命的价值低级化、庸俗化。同时,

由于部分家长对家庭、对婚姻的不负责,导致家庭的破裂,他们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对

孩子的不负责,也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不理解,心理的阴影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看待婚姻,从而产生错误的婚恋观。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成果,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才是学校最为

重视的,他们生命情感的发展并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因此,大学生情感、心理、个性的

发展受到忽视和压抑。这种忽视和压抑并不仅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大学生本身。学生

的情感,心灵受到忽视,甚至压抑。他们所面对的是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

学习和未来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无形间却丧失了承受生活挫折的能力,对生命本身

存在的意义无暇顾及。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大学生缺乏必要

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更谈不上有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只是一味地被授予各种知识、

技能,并被动地接受它们,大学生不仅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精神,也失去了人生乐趣,其知

识增长是以情感麻木和冷漠为代价的。

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致使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缺乏正确的情感体验,难以

感受生活的幸福,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

愿望为目标,从不理会他人的感受,认为别人帮助、照顾自己是应该的,而不知心怀感恩。他们只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而不知道关心和帮助他人。这样他们就体会不到对家人、同

学对自己的关心与爱心,如果说教育就是在培植未来,那么,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怎能把如此重担托付给一群没

有生命情感,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学校不能只注重培养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提高

教育质量和就业率的同时,也应正视大学生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三、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判断多元化。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速度加快,使大学生身

处社会、文化、价值的流变之中。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方面虽然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心理

发展却存在过渡性、矛盾性、可塑性。有调查显示,“80后”大学生过多地借助短信和网聊,缺乏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加之,大学生自身学业、经济和就业的压力,感情的困惑,

人际关系的紧张等,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迷茫感和无助感,进而产生挫折感。

如果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化辅导,大学生迷茫、无助、挫折感无法及时

宣泄和纠正,就可能发生蹉跎光阴甚至淡漠自己及他人或异类生命的现象。

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价值的失落,西方文化

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剧烈碰撞.传统教育方式与现在教育方式的迅速交替。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趋于简单和疏远,特别是青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交际面越来越狭窄,由于社会的影响,他们对宽容、互助、怜悯、关爱他人、自省等等,越来越鄙视,人与人

之间缺乏真诚与单纯。

因此,要想使大学生生命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

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他们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应该是“成长”,我们

应尊重他们内心的真实体会与感受,确保他们的人格与个性的健康发展,保证他们情感与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万玉. 关注生命――教育新的价值取向[D].河南大学,2021.

[2]夏禹. 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探析――由大学生轻生引发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

[3]丘文婷. 为生命喝彩为人生奠基――关注生命情感教育[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21,9.

[4]孙睿. 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 成才之路,2021,4.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摘要】生命教育是今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战略主题”的一个重视,但其意义十分重要,大学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也是国家发展的主导力量。现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研究,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的生命意识,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战略;引导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今年国家发布了2021-2021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这个纲要中提出了十大教育改革试点,无一例外的强调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是每个家庭和学生所关心的大事。在整个纲要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当中,主要体现在其战略主题的提出上,战略主题中强调了要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国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中,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当其冲。当代的大学生多数是“80后”和“90后”的青年,他们是改革开放压力的承受者、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亲历者和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他们在社会社会转型中长大,在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己奋斗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生活,在市场大潮中承受谋生、就业的风险压力;他们的性格鲜明,主体意识强烈,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善于独立思考,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

可就是这样一群性格活泼,热情洋溢的大学生,现在却有着极高的自杀率并且每年都在以上升的趋势增长。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6.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在校学生。甚至现在还有的是因为仇恨而他杀的现象,比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等等,这些现象都令人深思。有人对大学生“遇到挫折时的心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80、90后”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