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英美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第五版课文翻译

【精选】英美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第五版课文翻译

【精选】英美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第五版课文翻译
【精选】英美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第五版课文翻译

Lesson4 Is an Ivy League Diploma Worth It?

花钱读常春藤名校值不值?

1.如果愿意的话,施瓦茨(Daniel Schwartz)本来是可以去一所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院校读书的。他只是认为不值。

2.18 岁的施瓦茨被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录取了,但他最终却去了纽约市立大学麦考利荣誉学院(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s Macaulay Honors College),后者是免费的。

3.施瓦茨说,加上奖学金和贷款的支持,家里原本是可以付得起康奈尔的学费的。但他想当医生,他觉得医学院是更有价值的一项投资。私立学校医学院一年的花费动辄就要4 万5 美元。他说,不值得为了一个本科文凭一年花5 万多美元。

4.助学贷款违约率日益攀升,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定,从一所学费不太贵的学校拿到的学位和从一所精英学校拿到的文凭没什么区别,并且不必背负贷款负担。

5.Robert Pizzo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收费较低的公立大学,或选择住在家里走读以节省住房开支。美国学生贷款行销协会(Sallie Mae)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 年至2011 学年,家庭年收入10 万美元以上的学生中有近25%选择就读两年制的公立学校,高于上一学年12%的比例。

6.这份报告称,这样的选择意味着,在2010 至2011 学年,各个收入阶层的家庭在大学教育上的花费比上一年少9%,平均支出为21,889 美元,包括现金、贷款、奖学金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教育支出降低了18%,平均为25,760 美元。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是在对约1,600 名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后完成的。

7.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顶级大学往往能吸引到那些已经不再去其他学校招聘的公司前来招聘。在许多招聘者以及研究生院看来,精英学校的文凭还是更有吸引力的。而且公立学校的人满为患意味着,学生可能会选不上某些课程,难以在四年内完成学业。

8.今年秋天,施瓦茨开始在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上麦考利荣誉学院的课程,虽然失望情绪挥之不去,但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决定。

9.他说,我得长大;我必须把自己的理想和能够得到的东西结合起来考虑;虽然人们说钱不应该是一切,但在这种情况下,钱是最重要的。

10.他说他以前曾经迷恋常春藤名校文凭的“威望”。他的老师提到,那些学校有着很多拓展人脉关系的机会,并且学术严谨。他的父亲和叔叔分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不过这都没能影响他的决定。

11.施瓦茨说,我曾经认为常春藤联盟的名号确实会大大增加我进入一所好医学院的机会。现在他的目标是在麦考利荣誉学院拿到最好成绩,保持与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竞争的能力。

12. 拥有大学学历无疑会为求职者在就业市场提供优势。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统计,上个月,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是4.9%,而没有学位的高中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0.5%。

13.Bryan Derball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19 岁的皮尔森现在开始对自己就读纽约市立大

学亨特学院的决定表示怀疑。她说,当初她没去上波士顿学院,因为那样家里需要每年拿出3 万美元。不过私立大学的文凭也很贵。助学贷款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 及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 出版人坎特罗维茨(Mark Kantrowitz)说,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里,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的平均债务负担创造了2.72 万美元的纪录。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统计,第二季度总体人均债务达到了4.726 万美元,这个数字近几年是一直在下滑的。

14.20 岁的加州居民叶杰西(Jesse Yeh)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之间选择了前者。伯克利是公立学校,州内

学生的学费约为1.446 万美元,而斯坦福的学费是4.005 万美元。

15.现在他担心自己能不能按时毕业,好几门过度拥挤的课程他都没能选上,包括西班牙语和一门公共政策选修课。伯克利说在2006 年(这是最近的有统计数据的时间点)入学的学生中,有71% 在四年内毕了业。在斯坦福,这个数字接近80%。

16.就读私立大学也会物有所值。拥有大量捐赠的学校近几年加强了援助计划,这会让它们比那些资金短缺的公立学校便宜些。比如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就为家庭年收入不足10 万美元的学生提供资助而不是贷款。

17.但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约翰·海利奇劳动力发展中心(John J. Heldrich Center for Workforce Development)主任霍恩(Carl Van Horn)说,毕业生的成就通常和专业以及学生如何利用人脉及实习机会有更大关系,而非学校的选择。

18.19 岁的皮尔森(Natasha Pearson)现在开始对自己就读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的决定表示怀疑。她说,当初她没去上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因为那样家里需要每年拿出3 万美元。

19.她说,她在亨特的同学学术能力“参差不齐”,并且她的许多课程都是由研究生而不是全职教授来教的。

20.她说,现在我不禁会想,如果我去了波士顿学院会是什么样。

Lesson5 Debt Burden alters Outlook of US graduates

负债改变美国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展望

By Shannon Bond and Jason Abbruzzese in New York and Robin Harding in Washington

At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US, the class of 2012 is celebrating the end of college. But, for the estimated 1.8m students receiving bachelor’s degrees this sp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unfolded during their first year on campus in 2008 is still casting a long shadow over their futures. 目前全美的2012年大学毕业生正在庆祝完成大学课程。然而,在2008年当他们刚进大学时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这群约一百八十万的新学士们的前途,投下的长远阴影还继续存在。

Almost five years after the crisis began, the overall unemployment rate is still mired above 8 per cent while that for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is stuck at 6.8 per cent.

自从危机开始,大约5年后今天,整体失业率仍然陷于8%以上,而最近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约6.8%。

For many young Americans, the promise of a degree has turned to disappointment as they find themselves struggling to find their first job, still burdened by student debt.

What is worse, studies show that graduating at a time of high unemployment can blight a young person’s earning power for the rest of their career –and have an impact on the broader economy as well.

对许多背负学生贷款的美国青年,当他们正艰辛的寻找第一份工作时,学历对他们来说,希望变成了失望。

更糟的是,研究显示,在高失业率时毕业对迫害他们将来一生工作上的收入,也会影响广大的经济面。

In a widely-cited paper, Lisa Kahn of the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looked at data from the early 1980s recession, and found a one-percentage-point increa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for college graduates led to a 6-7 per cent drop in initial wages. Even 15 years later, their wage loss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5 per cent.

在一篇广被泛引用的报告中,耶鲁管理学院的Lisa Hahn观察1980年代的经济衰退数据,

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每增加1%,就会导致起薪降低6-7%。即使15年后,他们的薪水损失仍然高达2.5%。

Seventeen-year-old Chelsea Katz, who plans to attend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the autumn, said she took into account the economy and possible debt when picking a school and choosing her degree.

准备今秋进入马里兰大学的17岁Chelsea Katz说,她在选择大学与学历时,把经济与可能的债务列入了考虑。

“For a long time I have wanted to study business but definitely a major factor in that is the more promising outlook for a business major coming out of college,”Ms. Katz said. “The idea of post-college debt definitely scares me but I try and focus on the present, not the future, while keeping in mind coming out of college with the minimum amount of debt possible.”

Katz小姐说,”我一直想要读商,主要原因是大专商科毕业后比较有前途。大学毕业后的债务当然让我担心,然而我只想专注眼前,而不是将来。我只希望毕业时的债务越低越好。

A survey from Rutgers University found two-thirds of graduates who finished college between 2006 and 2011 would have made different choices, such as majoring in another field, taking on more internships or part-time jobs, started looking for work sooner, choosing a different institution or even skipped higher education altogether.

罗格斯大学的调查报告发现,在2006到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会做不同的选择。譬如: 选其他领域,接受更多在职训练,半工半读,提早找工作,选择不同的机构,甚至快速读完更高的学历。

“There’s a lot of ‘I wish I had known’thinking we see from the students encountering the harsh realities of the labour market,”said Carl Van Horn, director of Rutgers’Heldrich Center for Workforce Development, which conducted the study.

主持罗格斯大学Heldrich人力发展中心调查的Carl Van Horn 说,”我们发现有许多遭遇目前就业市场困境的学生,有许多”如果早知道….就好了.”的想法。”

Half of the students surveyed were working full-time, with another 12 per cent working part-time and 20 per cent pursuing graduate or professional degrees. About a quarter of the employed graduates said their position was below their level of education, a quarter said they were earning less than they expected, and a quarter said they had to accept a job outside their field in order to find work.

接受调查的毕业生,有一半做全职的工作,12%是打零工,20%就读研究所或是专业学科。大约1/4的就业生,认为他们的职位低于他们的教育程度,有1/4认为他们赚的比他们期待的低。有1/4的人说为了找到工作,他们必须接受其他领域的工作。

2009-2011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从2006-2007年的US$30,000降到US$27,000.00: These conditions are squeezing young people’s ability to repay the student loans that have become a standard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as soaring tuition fees outpace income growth.

这种情况使得年轻人越来越无法偿还学生贷款。这已变成了高等教育的标准情况,因为高涨的学费远超过薪资所得的成长。

In the past decade, published prices for tuition fees have risen 29 per cent at private schools and 72 per cent at public institu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Board. The public universities, once seen as a ticket to higher earnings for middle and low-income students, have been hard hit by deep cuts to state budgets that have transferred more of the cost burden on to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根据大学部的报告,过去十年公布的学费,私立学校涨了29%,公立学校涨了72%。过去,公立大学被认为是中低收入家庭孩子获取较高收入的门票,目前却因为州预算大幅裁减,必须把更大的财务负担转嫁给学生与家长。

“We as a nation have been disinvesting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said Mark Kantrowitz, publisher of 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 a website on financial aid. “When grants don’t keep pace with college costs, you have three main outcomes: students graduate with thousands of dollars of additional debt, students shift to lower cost schools, such as community colleges, which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graduation rates, or they just don’t go to college.”

“我们的国家队大专教育的投资不断减少”。一个助学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的出版人Mark Kantrowitz 说,”当助学金无法与学费同步增加时,我们将面对三种主要情况: 毕业生将增加好几千美金的债务、转学到学费较低的学校,譬如社区大学,降低大学毕业率、或是根本就不上大学。

As expenses have gone up and grants have gone down, students are left with one choice: borrowing more.

当学费已经上涨,而助学金却降低了,学生们只有一个选择: 借共多钱。

Two-thirds of students who graduated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2008 took on debt to finance thei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compared with 59 per cent in 1996. The average amount of debt rose to $23,287 from $17,075 in the same period.

根据Pew研究中心报告,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有66%靠借钱完成学业,而1996年时只有59%。平均债务由1996年的US$17,075 上升到2008年的US$23,287.

The US Senate is wrangling over how to extend a modest subsidy for student loans that is due to expire at the end of June but, in a sign of growing political sensitivity over student debt, both Barack Obama and his Republican challenger Mitt Romney are calling for action.

美国参议院正在争论如何延长即将于六月到期的”学生贷款适度救济方案”。有鉴于学生贷款问题的政治敏感度,欧巴马与他的共和党对手Mitt Rommney 呼吁尽速进行。

In an address to graduates of New York’s Barnard College in May, Mr Obama, a 1983 graduate, struck a sombre note: “Just as you were starting out finding your way around this campus, an economic crisis struck that would claim more than 5m jobs before the end of your freshman year ...?And you may be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 with that same sense of concern that my generation did when we were sitting where you are now.”

今年五月,当欧巴马先生对纽约Barnard大学毕业生演说时,1983年毕业的他用严峻的口气说,“正当你们开始在这校园里寻找你们的道路时,一个全球经济危机在你们大一那年夺走了超过500万的工作机会。。。。而你们现在面对未来的感受,可能正如同我们当年坐在这里时忧虑的心情类似。”

Lessen9 Five myths about the American dream

《对“美国梦”的五种误读》

1.美国梦的核心是发财致富

我们去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对1300多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6%的美国人把“财富”列为他们对美国梦的第一或第二定义。45%的人把“全家过上幸福生活”放在第一位.34%的人把“经济安全”(物质上的富足,但未必等于同比尔?盖茨似的富有)放在首位。

钱当然可能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但美国梦不只是关乎钞票。32%的应答者提到“自由”是他们的梦想,29%的人提到“机会”,21%的人提到“追求幸福”。丰厚的银行存款可能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但只有少数人把金钱本身看作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2.美国梦意味着拥有住房

去年6月,《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近90%的美国人认为,拥有住房是美国梦的重要部分。但是,只有7%的美国人把这列为美国梦的第一或第二定义。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

拥有房产对某些美国人来说很重要,但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重要――或者能在经济上给人以那么大的满足。

联邦政府对私人房产的支持大大高估了它在美国人生活中的意义。政府通过减税和抵押贷款使私产拥有量在2004年达到高峰.69%的美国家庭拥有住房。

美联储称,这场房地产消费狂潮的结果是,美国的房地产价值在2006年至2010年损失超过6万亿美元,几乎达到30%。每5名美国房主就有一人资不抵债,也就是说他们要偿还的贷款超过他们住房本身的价值。

从住宅所有权获益最多的机构也是政治捐款的最大来源。

私产对特殊利益集团来说比对多数美国人来说更重要。根据我们的研究,美国人更关心“好工作”、“追求幸福”和“自由”。

3.美国梦是美国人的

“美国梦”这个词是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193l年在《美国史诗》中创造的。亚当斯在“大萧条”时期发现我们在今天的“大衰退”中看到的违反直觉的乐观,他称之为“美国梦”:即“梦想有这样一个国度,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更快乐、更富足、更充实,而每个人都拥有与自己的能力或成就相匹配的机会”。

但这个美国梦在1931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今天,这个梦想还在继续:世界各地的移民纷纷来到这里寻求同样的理想。

今天对美国梦看法更乐观的往往是新来美国的人们。当被要求从1至10给美国梦的情况打分.1代表最差,10代表最好,42%的外来移民打出6至10分,而总体人群中给出这个分数的比例仅为3l%。

4.中国威胁着美国梦

如何学习《英美文学选读》

要通过《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考试,不是考前“冲刺”一类的短训能奏效的。这门课难就难在它的阅读量很大,它包括英国和美国的诸多作家的诸多作品,而每一部作品就是一部书。现行统一教材在作家和作品的选取方面尽管已经是精而又精了,但还是不得不采用节选的办法来压缩篇幅。即便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考生还不得不在对整部作品了解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反复阅读节选,才能对节选部分的内容以及思想有较好的理解。不过文学阅读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的文字就“选读”课的性质、阅读时读取什么信息、现行试题各个部分的考查点是什么、如何回答简单论述题等问题,给考生一点提示,希望能对考生学习、复习《英美文学选读》课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性质 一、《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顾名思义,“英美文学选读”是有选择地阅读英美文学史上有影响作家的重要作品,熟知作品内容,了解大多数批评家和读者已经接受的对这些作品主题的表述,并能从作品中找到、列举出证明这些表述的细节。这样的定义里有三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作品内容,二是作品里的细节,三是节作品主题。三个同等重要,学习者不能只取其一。以小说为例,所谓作品内容,是指情节(plot)、场景(setting)、人物(characters)、语气(tone)、以及语言(style)。情节是指故事里所展示的事件和这些事件按作家意愿有序的安排,如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本身(即冲突)、以及解决冲突的办法和结果。情节就是故事;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熟知情节是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的第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掌握故事情节,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从谈起。有故事当然就有人,对人物的分析是对作品分析的核心。语气是指作者在他/她刻画人物、安排情节、描写场景时所持的态度,而作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我们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作者要表达自己对人物、事件的态度,只有通过文字才能与读者交流,而不同的作家使用语言的风格(style)是不一样的。如果掌握了以上内容,就掌握了细节,之所以把细节单列出来,是因为多数考生只记得大概情节,考试中不能用具体的细节进行人物或思想分析、评述,空话太多。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里,成年的保罗是如何仍然生活在他母亲的掌控之下的细节,是分析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和主题的关键,不能引用相关细节作为根据,分析就失去了基础。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在一般性的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尽量记一些细节,细节显示考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主题是对作品思想的高度概括。教材里作家作品概述和作品简介(斜体部分),对作品主题已有简明准确的表述,考生不可不读。对这些表述的理解,又是以考生对作品内容、细节的掌握为基础的。作品内容、细节、主题是考生学习的重点。 两点说明: (一)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新批评对作者和作品关系的观点,也不去讨论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理论,本科阶段没有开设文学批评理论课,没有必要进行那样的讨论,教师也不要引入类似的话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二)从历年考题来看,作家的生卒年月、家庭背景、接受教育情况、作品发表年代等都不在考察范围,考生不必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英美文学教材和辅导材料在作家生平上花费了相当的篇幅,有的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介绍和分析,这类书籍对考生复习没有多大帮助。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的现行教材尽管可以再修改、完善,但它的最大好处是它给考生提供了学生最需要的作品概要和精确而恰当的分析(教材里作品前的斜体部分),对考生从作品全貌理解文学作品很有帮助。 二、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关于文学作品和文学史哪个在先、以及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还是留给专门的学者去争论,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考生学习过程中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的问题。前面讲选读课的性质时已经讲过,《英美文学选读》课的重点是作品,以往考试所包括的内容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似乎没有争论的必要。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教材中每个文学阶段前对该时期影响文学作品的经济、文化、社会、思想思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带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中,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中,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英美文学选读 傲慢与偏见

英 美 文 学 选 读 论 文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 叙事视角解读 姓名: 班级: 学号: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视角解读 摘要: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在全知视角下具有限制性的叙述模式向我们展示了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描绘出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道德风貌,表达了作者的女性抗争意识及对当时社会婚姻观的批判。 关键词: 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在奥斯丁的著作中,《傲慢与偏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文学史上不休的名著。剖析其原因,发现这与奥斯丁高超的叙事技巧是分不开的。自小说发表以来,其叙述技巧引起了广泛的评论,纵观其评论,发现对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分析还是不够。在这部小说中,奥斯丁颠覆了以往男权统治下的话语权,采用了全知视角下,从女性的有限视角展示故事,从女性的角度来描写生活,并首次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角,让女性有了话语权。因而,从女性视角这一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对于理解和把握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申丹曾指出:叙事者的性别不同,往往会对叙事模式及其意义产生影响。把性别和视角结合在一起的女性视角是指从性别入手来审视人类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创造的一种批评观念和批评角度。本文将从女性叙事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发掘其对于展现女性意识的意义。 叙事视角,在文学作品中是指作品叙述者或者人物从什么角度观

察故事。从小说的整体来说,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选择了全知视角,如在交代故事背景,人物首次出场以及在每章节中奥斯丁看似无意的评述。例如:小说的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通过贝内特太太总括式的议论“有钱的单身汉总是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公认的真理。”使读者顷刻间就能识别人物形象。贝内特太太在全知叙述视角下,是作为被叙述对象而存在,她的那句总括式议论,与作者的价值信念是完全不同的,因而造成了读者与她的距离,读者高高在上地评判着贝内特太太,笑她的迂腐和无知。但是正是这一人物形象,却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婚姻价值观,正是因为当时流行的婚恋观所以贝内特太太才把嫁女儿当作自己的人生大事,读者在嘲讽贝内特太太的同时也了解了整个社会背景,实际上读者对贝内特太太的疏离也拉近了读者和隐含作者的距离,从而拉近了读者和女主人公的距离。在全知视角的应用方面还可以从小说的第二十二章中,作者那一段心酸讽刺的话语评价了夏绿蒂的婚姻看出。“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自己安排了一条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致挨冻受饥。”这句话揭示出了当时女子在婚姻方面的被动局面,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婚姻是两个门当户对家庭的结合,爱情的有无处于次要地位。对于女性来说,她在婚姻市场的卖点取决于她能够带来的嫁妆,像夏绿蒂这样没有嫁妆的女性,在当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做家庭教师,另一条就是抓住婚姻,所以当迂腐的柯林斯向她求婚时她爽快地答应了,这在夏绿蒂看来似乎

自考英语本科英美文学选读教你投机取巧过英美文学整理加强版

美文学这门科目庞大之极,堪称英本自考之最。自己一个人看那么厚的一本书,不用说能不能看下来,能记住多少实在不好说! 我在复习的时候,总结了一些规律,与大家分享,望对你有用,帮你顺利通过! 1.题型分析: 一般来讲,肯定是这种类型:a.单项选择题(40道,40分) b.引文简析(无非就是问问作者是谁,出自哪个作品,主题意象什么的,4道,16分)c.简答题(4道,24分)d.论述题(无非就是分析加读后感,20分) 经验:你应该可以看出来了,重点当然是单选了,分数大,又好得分,实在不行还可以蒙。建议尽可能把书看一遍,但不要看作者生平,那肯定不会考。有个印象就可以了,不用去背,如果你汉语文学功底好,可以省去不少时间。 2.比例分析 据本人统计,历年来英美文学的国考试卷中英国文学占52%,美国文学占48%。(2003年4月例外,其中英国部分58%)其中,可以看出 单选题:前22题肯定为英国部分,其余为美国部分。 大题部分:基本上是一人一半,各占50% 经验:书上共652页,英国411页,美国241页。英国作家共38位,美国15位。其中,美国部分中,诗歌作品也比较少,比较好确认。结论:死学美国,顺带英国。 3.内容分析 历年命题的趋势逐渐由课文内容向选读作品转移,选读的比重越来越大。 经验:课文内容作到大体了解,但要特别重视作家艺术特色。选读部分加大力度,多注意书上的注释及选文大意和某些细节,尽量作到能用英语复述。实在不行,也至少作到能用汉语复述。 4.真题解析及预测 自学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重复率高,所以历年试题是必惫的复习材料,不可缺少。有人说:“一套真题等于3套模拟题!”这话绝对没错。所以要花大力气在上面。记得我考那回就有一道10分大题和前一年的一模一样。 注: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分析在2000~2002年中,连续考了三次。 经验:注意历年真题,尤其是去年的。去年的10分大题大致如下: a.《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婚姻 b.《白鲸》选文作品复述几分析象征意义。 ================================================ 4月14日]投机取巧教你过英美文学[压题篇] 本文是投机取巧过英美文学的最后一篇,收录北京市2004年4月10日英美文学考试的试题(除选择题外),是我在北京自考论坛处网友处所得,特此对提供帮助的朋友表示感谢。 二、1、Thomas Gray:Elegy in the Country Churchyard的第一段 2、Yeats的Down by the sallen garden,考的是他俩站在河边,那个女孩*在他肩头,他觉得自己年轻懵懂,而且泪流满面。 3、Emyly Bronte的Whuthering Heights里面Hethcliff在他lover临死之前的那段表现,还问了narrator 是谁 4、Emlily Dikinson的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问那个blue Buzz是什么意思

英美文学选读试题详解3

英美文学选读-阶段测评3 成绩:87.5分 一、Multiple Choice 共40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2.5 分 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wrence’s novel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his masterpieces. A、The Rainbow,Women in Love B、The Rainbow,Sons and Lovers C、Sons and Lovers,Lady Chatterley’s Lover D、Women in Love,Lady Chatterley’s Lover (P370.para2)劳伦斯的成名作是《儿子和情人》,而其代表作是《虹》和《恋爱中的女人》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本题得分:2.5 分 题号: 2 本题分数:2.5 分 T.S.Eliot’s poem( )is heavily indebted to James Joyce in terms of the stream - of -consciousness technique,also a prelude to The Waste Land. A、―Prufrock‖ B、―Gerontion‖ C、The Hollow Men D、Lyrical Ballads (P358.para3)―Gerontion‖是一部用戏剧式独白写成的诗歌,是《荒原》的前奏曲,也采用了意识流派的文风。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本题得分:2.5 分 题号: 3 本题分数:2.5 分 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wrence’s autobiographical novel is( ). A、The Rainbow B、Women in Love C、Sons and Lovers D、Lady Chatterley’s Lover (P369.para1)劳伦斯的作品大多都是从心理上去探求让人的本能的,同时也反映人性中最内在的东西。其作品《儿子和情人》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在童年时期的家庭状况,被视为其半自传体小说。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本题得分:2.5 分 题号: 4 本题分数:2.5 分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G.B.Shaw’ s early plays are( ). A、Man and Superman,The Apple Cart B、Widowers’ House,Mrs. Warren’ s Profession C、Candida,Mrs. Warren’ s Profession D、The Apple Cart,Widowers’ House (P321-322)。萧伯纳的第一步剧作是Widowers’ House,写于1892年;第二部剧作是Mrs. Warren’ s Profession,写于1893年。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本题得分:2.5 分 题号: 5 本题分数:2.5 分 It was only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at https://www.doczj.com/doc/b67448358.html,wrence was recognized as a prominent novelist.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整理出考点26位作家完整教学内容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只考26位作家) [英国』Chapter1 The Renaissance period(14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文艺复兴 1.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2.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such a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 3. Renaissance humanists found in then classics a justification to exalt human nature and came to see that human beings were glorious creatures capabl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perfection, and that the world they inhabited was theirs not to despise but to question, explore, and enjoy.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崇高的生命,人可以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而且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 4. Thomas More, Christopher Marlow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 are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glish humanists.托马斯.摩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5. Wyatt introduced the Petrarchan sonnet into England.怀亚特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引进英国。 6.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was one of imitation and assimilation.英国文艺复兴初期只是一个学习模仿与同化的阶段。 7. The goals of humanistic poetry are: skillful handling of conventions, force of language, and, above all, the development of a rhetorical plan in which meter, rhyme, scheme, imagery and argument should all be combined to frame the emotional theme and throw it into high relief.人文主义诗歌的主要目标是对传统习俗的熟练运用,语言的力度与气概,而最重要的是发展了修辞模式,即将格律,韵脚(式),组织结构,意象(比喻,描述)与议论都结合起来勾画出情感主题,并将其极为鲜明生动的表现出来。 8. The most famous dramatists in the Renaissance England are Christopher Marlowe,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Ben Jonson.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有克利斯朵夫.马洛,威廉.莎士比亚与本.约翰逊。 9. Francis Bacon (1561-1626), the first important English essayist.费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家。(III)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7. The first period of his dramatic career, he wrote five history plays: Henry VI, Parts I, II, and III, Richard III, and Titus Andronicus; and four comedies: The Comedy of Errors, 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and Love’s Labour’s Lost.在他戏剧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阶段,他创作了五部历史剧:《亨利六世》,《理查三世》,《泰托斯.安东尼》以及四部喜剧:《错误的戏剧》,《维洛那二绅士》,《驯悍记》和《爱的徒劳》。 18. In the second period, he wrote five histories: Richard II, King John, Henry IV, Parts I and II, and Henry V; six comedi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he Merchant of Venic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As You Like It, Twelfth Night, and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and two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and Julius Caesar.在第二阶段,他写了五部历史剧:《理查三世》,《约翰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以及六部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还有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裘利斯.凯撒》。 19. Shakespeare’s third period includes his greatest tragedies and his so-called dark comedies. The tragedies of this period are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Macbeth, Antony and Cleopatra, Troilus and Cressida, and Coriolanus. The two comedies are All’s Well That Ends and Measure for Measure.第三阶段诞生了莎翁最伟大的悲剧和他自称的黑色喜剧(或悲喜剧),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安东尼与克利奥佩特拉》《特罗伊勒斯与克利西达》及《克里奥拉那斯》。两部喜剧是《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 20. The last period of Shakespeare’s work includes his principle romantic tragicomedies: Pericles, Cymbeline, The Winter’s Tale and The Tempest; and his two plays: Henry VIII and The Two Noble Kinsmen.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浪漫悲喜剧:《伯里克利》《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与《暴风雨》。他最后两部剧是《亨利八世》与《鲁克里斯受辱记》。21. Shakespeare’s sonnets are the only direct expression of the poet’s own feelings.这些十四行诗都是莎翁直抒胸臆的成果。 22.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are mainly written under the principle that national unity under a mighty and just sovereign is a necessity.莎翁的历史剧都有这样一个主题:在一个强大英明的君主统领下的国家,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23. In his romantic comedies, Shakespeare takes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love and youth, and the romantic elements are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课文翻译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世界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作剧家和诗人之一。凭着38部作品,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诗,他建立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的赫赫威名。他也被全世界各式各样的学者和评论家给予了最高的赞誉。在过去4百年间,关于莎士比亚的书籍和文章还不断大量出版。 莎士比亚可能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城的一户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的职业被传为是卖手套的、羊毛商人、农夫或者是屠夫,是一个镇上有点地位的人,并多次当选为镇委员会的成员。莎士比亚在哪个美丽的贸易小镇度过了他的童年并上了斯特拉特福语文小学。他真正的老师是大自然和周围的百姓。1587年,莎士比亚娶了大他几岁的安妮-哈撒韦为妻。妻子为他生了3个孩子,苏珊娜和双胞胎朱迪斯和哈姆尼特。也许由于要养活不断壮大的家庭,莎士比亚在1586或1587年离开斯特拉特福去了伦敦。 莎士比亚去了伦敦一处为戏剧发展提供了优越环境的地方。他既当演员又做作剧家,为张伯伦家族做事,张伯伦家族后来又成为了王族。莎士比亚的事业发展得如此的好以致被誉为‘大学才子’之一的罗伯特-格林气极败坏地地称呼他是只‘向上扑腾的乌鸦’。 大约从1591到1611年间,莎士比亚到达了他戏剧生涯的顶峰,他的作品一部又一部地不断问世。莎士比亚没有把他的天赋局限于戏院里,在1593和1954年,他发表了2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路易斯受辱记》,都是写给南安普顿伯爵的。1609年他也写了短诗并出版了。到1597年时莎士比亚已经很有钱了,他在斯特拉特福买套大宅子作为新居。大约于1610年莎士比亚从伦敦退隐回了斯特拉特福,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写作了一段时间。他卒于1616年4月23日。 由于对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的创作准确时间仍然存有争议,评论家们对把莎士比亚戏生涯的戏剧作品划分阶段方面存有不同的观点。但总体来说他的戏剧生涯可以分为4个时期。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阶段是创作早期。他写了5部历史剧:《亨利六世》的第一、二、三部,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4部戏剧:《错误的戏剧》,《维罗纳的2位绅士》,《驯悍记》和《爱的徒劳》。 第二个阶段,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和方式变得极具个性。在不同的人物之间、现象和现实之间,莎士比亚构造了复杂的典范,他对人类各种缺点进行了精妙的诠释。在这个时期他写了5部历史剧:《理查二世》,《约翰国王》,《亨利四世》第一、二部和《亨利五世》;6部戏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的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12夜》和《温莎的风流妇人》;2部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和《裘里斯凯撒》 莎士比亚的第三时期作品包括他最杰出的悲剧和所谓的黑色喜剧。这个时期的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特洛伊罗斯与克雷西达》和《科里奥兰纳斯》。2部喜剧是:《终成眷属》和《争锋相对》。 莎士比亚最后时期的作品包括他主要的烂漫悲喜剧:《伯利克里》,《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和他最后两部作品:《亨利八世》和《两个贵亲戚》。 莎士比亚真正的跟戏剧五官的是个主要是两首叙述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和《路易斯受辱记》,和他的154首系列短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都单是

英美文学选读名篇中英对照 赏析 简介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 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 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Or rather, he passed us; The dews g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My tippet 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 but a mound. Since then 'tis centuries, and yet each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我无暇去会死亡 爱米莉·伊丽莎白·狄更生 我无暇去会死亡, 死神便和善地接我前往,我只好放下劳作与闲暇,无法拒绝他的殷勤礼让。 我们一起坐上马车, 还有永生陪伴身旁, 我们驱车缓缓前行, 他悠然自得不慌不忙。 我们经过校园, 娱乐的孩子挤满操场, 我们经过田野,麦穗张望,我们经过西沉的太阳。 或许该是夕阳经过我们吧,露珠抖动,略显苍凉, 只为我的面纱、斗篷, 还有我薄丝织就的衣裳。 我们经过一个隆起的土堆,那似乎是一座住房, 屋顶几乎无法看见, 屋架也在地下埋藏。 感觉比一天还要短暂, 虽然自此千万年岁月漫长,我初次产生这种猜测: 永恒正是马头所向。

英美文学选读作家作品列表doc资料

英美文学选读作家作 品列表

The Renaissance Period 1. Edmund Spenser ①The shepheardes Calender 牧人日记 ②The Faerie Queene 仙后 ③Epithalamion 新婚喜歌 2.Christopher Marlowe Tamburlaine 帖木儿 Dr. Faustus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The Jew of Malta 马耳他的犹太人 Edward Ⅱ爱德华2世 Hero and Leander 海洛与勒安德耳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激情的牧人致心爱的姑娘 A verse translation of Ovid’s Amores 翻译了奥维德的爱的艺术 3.William Shakespeare Period1: He wrote 5 history plays HenryⅥ亨利6世 RichardⅢ理查三世 Titus Andronicus 泰托斯。安东尼 4 comedies: The comedy of errors 错误的喜剧.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维洛那2绅士.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驯悍记. Love’s Lost 爱的徒劳 Period2: 5 histories: RichardⅡ理查二世 .King john约翰王 HenryⅣ。 HenryⅤ 6 comedi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 The Merchant of Venic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无事生非 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 Twelfth Night 第12夜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温沙的风流娘们 2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Julius Caesar Period3: includes his greatest tragedies and his so-called dark comedies Tragedies: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李尔王 Macbeth麦克白 ,Antony and Cleopatra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Troilus and Cressida 特络绎勒斯与克里西达,and Coriolanus克里奥拉那斯. 2 comedies: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终成眷属 and Measure for Measure一报还一报 Period4: romantic tragicomedies: Pericles伯里克里, Cymbeline 辛白林,The Winter’s Tale and The Tempest暴风雨, 2 final plays: Henry Ⅷ,The Two Noble Kinsmen 2位贵族亲戚 4.Francis Bacon

英美文学选读诗歌翻译

SONNET 18 (William Shakespeare)十四行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 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 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我怎么能够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烈日当空, 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凋零, 摧折于无常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长新,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Structure: Runs in iambic pentameter, rhymed ABAB CDCD EFEF GG. 1. What is the theme of this sonnet Eternality, beauty, immorality 2. Why is the speaker’s beloved more lovely than a summer’s day One thing he is thinking of is how short lived summer is. Another reason he says his love is more beautiful than a summer day is that the summer whether can be harsh, making nature look less beautiful than it does otherwise. 3.There is obviously a shift of tone and subject matter in line 9. Describe such a shift. The author compared the loved one, just in a soft and sentimental tone similar to many love sonnets, to a summer’s day in the first 4 lines, while, in the following 4, developing this concept to the poor power of people falling to retain the fair against Nature. But in line

英美文学选读作者和作品对照

美国文学 I.Washington Irving A History of New York for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o the End of Dutch Dynasty 自古至荷兰占领为止的纽约史 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 见闻扎记 Bracebridge Hall 布雷斯布里奇庄园Tales of a Travel 旅行者的故事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睡谷的传说 选文Rip Van Winkle II. Ralph Waldo Emerson Nature 论自然Essay 散文集The American Scholar 论美国学者 Self-Reliance 论自信The Over-Soul 论超灵 选文Nature III. Nathaniel Hawthorne Mosses from an Old Manse古宅青苔 The Snow-Image and Other Twice-Told Tales 雪像和其他故事新编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The Blithedale Romance 福谷传说The Marble Faun 大理石雕像 选文Young Goodman Brown IV. Walt Whitman Leaves of Grass 选文There Was a Child Went Forth, Cavalry Crossing a Ford, Song of Myself V. Herman Melville Typee 泰比Omoo 奥穆Mardi 玛迪Redburn 雷德本White Jacket 白外衣Pierre 皮埃尔 Confidence-Man 信心人Moby-Dick 白鲸 Billy Budd 比利伯德 选文Moby-Dick Chapter 2 现实主义时期 I. Mark Twain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Life on Mississippi 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 Innocent Abroad 傻瓜出国记Roughing It 含莘如苦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e Gilded Age 镀金时代 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 亚瑟王宫庭中的美国佬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傻瓜威尔逊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败坏哈德莱堡的人 The Mysterious Stranger 神秘的陌生人选文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II. Henry James The American 美国人Daisy Miller 黛西米勒The European 欧洲人 The Protrait of A Lady 贵妇人的画像The Bostonians 波士顿人 Princess Casamassima 卡撒玛西公主The Private Life 私生活 The Middle Years 中年The Turn of the Screw 螺丝的拧紧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丛林猛兽What Maisie Knows 梅西所知道的 The Wings of the Dove 鸽翼The Ambassadors 大使 The Golden Bowl 金碗The Death of a Lion 狮之死 选文Daisy Miller III. Emily Dickinson 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 There came a day Su mmer’s full I cannot live with You I’m ceded-I’ve stopped being theirs 选文This is my letter to the World, 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 I like to see it lap the Mile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 维多利亚时期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四章维多利亚时期 从时间上讲,维多利亚文学时期恰好与维多利亚女王1836年至1901年执政期相吻合,这一时 段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段。 维多利亚执行初期,英国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及严重的社会问题。1832年改革法案通过后,国家政权从腐朽没落的贵族手中移向新兴的中产阶级工业资本家,不久,大工业革命高潮迭起,各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带来新生力量,如火车、蒸汽船、纺织机器、印刷机器等。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向海外发展市场与剥削殖民地的各种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全世界的经济第一强国。但在这繁荣与财富下掩盖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艰险肮脏的工厂矿山去卖苦力。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终于引发了1836至1848年著名的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团结一致推出《人民宪章》,要求政府保障人权,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运动席卷了几乎所有城市。这次运动尽管在1848年衰落下去,但却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标志着工人阶级的觉醒。 接下来的20年,英国相对繁荣稳定。中产阶级的生活显示出有前途、受尊敬、很富有的特点。人民整体也追求一种热情、自尊、谦逊、爱国的民族精神,而维多利亚女王也正是这些品格的榜样。这时道德与常理这些被浪漫主义时代遗弃多年的主题,又回到了文学主流中来。 但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大英帝国与维多利亚价值观都逐渐走向衰落。在海外英国虽然还是最大的殖民者,有着不可敌胜的经济、军事实力,但它的领袖地位已经开始面临正在崛起的德国的挑战,与美国的竞争也伤害了英国的经贸垄断地位。国内的爱尔兰民族问题悬而未决,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打破了辉格党与托利党之间的政治制衡。维多利亚价值观在世纪末失去了光彩,原先谦和、体面的生活方式也被放纵与挥霍所取代。这种世纪末伤感在唯美主义者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与沃尔特·培特(1839-1894)的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这些唯美主义文学家都极力推崇"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 在意识形态方面,维多利亚时代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与各个领域的新发现打破了人们过去坚定的宗教信仰,宗教大厦开始坍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与《人类的进化》(1871)都是动摇了传统信仰的理论基。诗人丁尼生在长诗《悼念》中就明确表述了自己对宗教与上帝的怀疑。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实用的检验方可定其价值,由于物质进一步战胜精神。《圣经》与《福音书》等宗教经典都被认为是过时的迷信,或干脆也要接受实用主义的检验。这些观念都使得资本家进一步残酷剥削劳动人民,不再有精神道德上的顾虑。狄更斯、卡利尔、拉斯金及许许多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们都极力批驳实用拜金主义,尤其是它对文化道德的贬低及对人类情感的漠然。 维多利亚文学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自然带有宏大与多样性的特点。它是多侧面而且复杂的从各个角度,包括浪漫的与现实的反映了人民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这个时代也诞生了一 大批顶天立地的文学巨人。 这个时期,小说广泛流行,繁荣发展。著名小说家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狄更斯、萨克雷、勃朗蒂姐妹、哥斯凯尔夫人(1810-1865〉与特罗洛普(1815-1882)等人。这些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方面重新倡导18世纪的现实主义,一方面又肩负起批判社会,保卫人民利益的责任。尽管他们的创作角度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他们为不人道的社会机构、堕落的社会道德、拜金主义的盛行及大面积的贫困与不公深感愤慨。他们作品中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在19世纪末还出现了一位勇敢的女性小说家乔治·埃略特与一个不仅揭露批判社会丑恶现象,还大胆向维多利亚传统道德观发起攻击的文学家哈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