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灌技术与分类

滴灌技术与分类

滴灌技术与分类
滴灌技术与分类

滴灌技术方法和分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大国,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上个世纪滴灌节水尤其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节水能力。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灌溉是节水农业的核心,它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和技术将水源尽可能均匀、适度的分配到作物根区土壤中,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从而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产出效率的目的河北润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严格执行ISO9002质保体系规范和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并时刻关注节水灌溉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与国内外多家专业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伙伴关系,使得公司不仅具备了多平台、多系统的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而且能够跟踪世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公司本土优势,为客户提供一流性价比的灌溉产品及服务河北润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的主要产品有: 侧翼迷宫式滴灌带,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内镶圆柱式滴灌管,管间式滴灌管,各种喷灌、微喷灌配套产品,滴箭,压力补偿式滴头,紊流器小管出流滴灌系统,各种型号与规格的PE给水管材以及相应的配套管件,PVC地下输水管材及PVC管件,过滤器,施肥器等温室大棚大田微滴灌,微喷灌节水灌溉产品与设备。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问,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微灌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一150kpa;灌水均匀度高,可达80一90以上;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但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敌对过滤系统要求高。微灌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微灌系统形式: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

1. 滴灌

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为2~12L/h。

2.微喷灌

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微喷头有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些,故安装的间距也大。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为20~250L/h。

3.小管出流

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4mm的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对于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果树周围土壤,小管灌水器的流量为80~250L/h。

4.渗灌

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别的渗水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cm,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由于它减小土壤表面蒸发,是用水量最省的一种微灌技术。渗灌毛管的流量为2~3L/h.m。

推广应用

1 适用范围

滴灌技术适用于任何土壤、任何地形和不密植的任何作物。尤在丘陵干旱山区效果显著,滴灌系统造价较高,因此主要用于果树、蔬菜、棉花、大豆、蔬菜等经济作物。

2 滴灌的优点

滴灌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高效灌溉技术。滴水部分现在多使用塑料薄膜带状软管,在其上直接打孔出水,出水比较均匀,而且安装方便,造价低,l ~ 2年更换1次,十分适合采用。因为全部采用有压管道输水,能适应复杂地形,无需平整土地。以管代渠可比地面灌溉节省土地8% ~ 10%。可比地面灌溉节水70% ~ 80%,比喷灌节水50%,节能70% ~ 90%。

3 滴灌设备的安装

滴灌系统主要由供水装置、输水管道(干、支管)和滴水软带三部分组成。

3.1 供水装置。指水源、水泵、流量和压力调节器、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进入滴灌管道的水必须具有一定的压力才能保证灌溉水的输送和滴出。可用微型水泵直接供水,即采用微型水泵将水直接泵入输水管道。水泵的出水量不易过大,一般在130 m3/h左右为宜。

3.2 输水管道。是把供水装置的水引向滴灌区的通道。一般是二级式,即干管和支管。滴灌管带直接安装在支管上。输水干管要埋入土中0.5 ~ 0.6 m深处。不同内径的干、支管用二通、三通、四通、旁通等连接。支管的内径可选取37.5 ~ 50 mm规格的塑料管,输水管道上需要安装过滤器,以防铁锈或泥砂堵塞。最简单的过滤器是用80 ~ 100目的纱网过滤。同时要安装压力表阀门和肥料混合箱。肥料混合箱容积一般为0.5 ~ 1 m3。可以自己制作,用1个废旧的油桶,放在高于地面1 m的地方,下部出液管与安装滴管软管的支管连接。

3.3 滴水部分。目前多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滴管带。滴管带软管的左右两侧各打有一排直径0.5 ~ 0.7 mm的滴水孔,每侧孔距25 cm,两侧滴孔交错排列。

4 注意事项

4.1 滴灌的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安装过滤器。

4.2 滴灌投资较高,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

4.3 不适宜结冻期灌溉,在蔬菜灌溉中不能利用滴灌系统追施粪肥。

4.4 压力要适中,避免软带破裂。

4.5 追肥时一定要溶解充分,无沉淀,并清除杂质。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由于滴水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仅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他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具有以下优点:

(1)省水:滴灌系统全部由管道输水,很少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滴灌属局部灌溉,灌水时一般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灌水流量小,不易发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另外,滴灌能适时适量地按作物生长需要供水,较其他灌水方法,水的利用率更高。

(2)节能:滴灌的灌水器在低压条件下运行,一般工作压力为5-15米水头(0.5-1.5公斤)即可,比喷灌低;又因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灌溉水利用率高,对提水灌溉来说这意味着减少了能耗。

(3)灌水均匀:滴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量,灌水均匀度高,均匀度一般高达80~90%。

(4)增产: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肥,有的还可以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滴灌较其他灌水方法一般可增产30%左右。

(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滴灌系统的灌水速度可快可慢,对于入渗率很低的粘性土壤,灌水速度可以放慢,使其不产生地表径流;对于入渗率很高的沙质土,灌水速度可以提高,灌水时间可以缩短或进行间歇灌水,这样做既能使作物根系层经常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又不至于产生深层渗漏。由于滴灌是压力管道输水,不一定要求对地面整平。

(6)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咸水资源:滴灌可以使作物根系层土壤经常保持较高含水状态,因而局部的土壤溶液浓度较低,渗透压比较低,作物根系可以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而不受盐碱危害。实践证明,使用咸水滴灌,灌溉水中含盐量在2~4克/升,作物仍能正常生长,并获得较高产量。但是利用咸水滴灌会使滴水湿润带外围形成盐斑,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恶化,因此,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灌溉季节末期应用淡水进行洗盐。

(7)节省劳动力:滴灌系统不需平整土地,开沟打畦,可实行自动控制,大大减少了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但是,滴灌同时又存在以下缺点:(1)易于引起堵塞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引起堵塞的原因可以是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化学因素。如水中的泥沙、有机物质或是微生物以及化学沉凝物等。因此,滴灌对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时还需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2)可能引起盐分积累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是利用咸水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进行滴灌。在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或是秋季无充足降雨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利用咸水滴灌。(3)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由于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另外,在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滴灌时,应正确的布置灌水器。总之,滴灌的适应性较强,使用范围较广,各地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等因地制宜地选用。

我公司专业经营与温室、大棚、大田、山区、园林绿化等节水灌溉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材料供应、施工安装、售后服务、设备维修养护等,我们将以最好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良好的服务,为您打造最好的最合适的节水灌溉方式。河北润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所有产品都采用“润田兄弟”商标实名制,规格齐全,种类多样,可以为不同客户量身打造适合客户自身的滴灌系统。同时我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客服将在24小时为您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将与您共同推广和发展我国的节水事业。

如果您有任何节水灌溉河北润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感谢您对我公司产品的关注,如方面的问题与需要,请您联系:河北润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

滴灌设计参数

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 通过几年来对不同滴头流量,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可以看出,重壤土的土壤水分分布形状如同一个“碗”,滴水点处水分增量最大,越向深处越小,湿润峰的宽深比较大。在一定水量下,流量越大,湿润深度越浅,湿润宽度越大(图1、图2、图3)。当滴头流量达到3升/小时,地表出现径流迹象。对中壤土来说,在滴水量相同时,滴头流量越大,湿润宽度就越大,而湿润深度差别不大( 4、图5、图6)。当滴头流量大于3升/小时,开始出现径流迹象,当滴头流量为4升/小时,径流更加明显。对砂土而言,土壤水分主要以垂直人渗为主,当滴水量达到4升时,砂土湿润深度可达60厘米,此时地表湿润宽度为35厘米左右(图7、图8)}综上所述,重壤土和中壤土滴头流量不宜超过3升/小时,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取较大值以排盐效果和滴头抗堵效果考虑)。另外,根据土壤湿润峰的变化情况,滴头间距也没必要太小,一般重壤土可选择0.40一0.50米,中壤土可选择0.40米左右。对砂土来说,滴头流量宜选择较大值,可取到3一4升/小时,滴头间距不宜超过0.30米。同时,在有盐碱的土壤上,滴头流量的选择,在不产生地表径流情况下,宜取其上限值,这样有利于在棉花根层形成淡化区,排盐效果较好。 目前,团场普遍赞同采用滴头流量大的滴灌带,主要是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实际流量没有达到设计流量。 关于毛管间距确定 在滴灌系统投资中,毛管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图9、图10可以看出,在中壤土上,土壤湿润宽度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滴头最大湿润直径可达140厘米。采用一管四行棉花布置毛管,毛管到最边行棉花的距离为55一60厘米,机采棉棉花行距配置(66+ 10厘米)中,毛管到最边行棉花距离只有43厘米。说明在壤土和重壤土类土壤上采用“一管四行”方式布置毛管是完全可行的,这样毛管间距可由原来90厘米,增加到120厘米左右,每亩毛管用量可减少1/3,可充分发挥滴灌系统的效益,有效降低滴灌设施投入。 3关于土壤湿润比 土壤湿润比是指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的比值。在田间由于滴头流量和滴水量及土壤质地的变化,其湿润比是有差异的,通过试验和计算分析,三种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土壤湿润比为63%.因此,在滴灌工程设计中,壤土类土壤上棉花花铃期膜下滴灌湿润比取60%一65%较适宜,重壤土取上限值,砂土和砂.壤土取下限值 4最大日耗水强度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在石河子垦区不同土壤膜下滴灌棉花花铃期平均日耗水率为4.50一5.10毫米(表1)因此。在该地区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棉花最大日耗水强度取1.50一5毫米/天较适宜。其它地区棉花最大日耗水强度,可采用当地实测值确定,没有实测资料可参考气候类似地区资料确定,也可用彭曼公式求得5计划湿润土层深度 膜下滴灌不仅湿润区域小,而且湿润深度也远比常规沟灌浅,属于浅层灌溉。根据大量土壤水分监测结果分析,在棉花膜下滴灌合理灌溉制度下,滴灌的土壤湿润深度基本在60厘米以内,而沟灌一般都在100厘米以下。从土壤水分消耗来看,膜下滴灌60厘米土层以内土壤含水量分布有波动(发生变化),60厘米深度以下,土壤含水量几乎没发生变化(图11),说明60厘米以下土层水分没有消耗。因此,膜下滴灌棉花最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不宜超过60厘米.一般取50-60厘米较适宜。 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 滴灌设计中所指的上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是指满足棉花花铃期需水要求,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值一般用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对常规沟细灌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一般取田间持水率的100%和60%。膜下滴灌是一种控制灌概,可适时适量控制滴灌水量,调节水分含量。通过多年试验,土壤计划润湿层内土壤水分上限控制在80%一85%,下限

灌溉技术及前景

目前比较好的灌溉技术方法及推广前景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从水源算起直到田间)多少来衡量,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因为节水与否和高效与否,都是相对的概念,所以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的。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发展状况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从水源算起直到田间)多少来衡量,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因为节水与否和高效与否,都是相对的概念,所以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的。 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几乎与我国近代灌溉的历史一样长,因为只要灌溉就应当考虑节水,在早期的泾惠渠、渭惠渠和洛惠渠等老灌区就在优化地面灌溉技术要素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浙江一带就开始推广三合土和混凝土地下渠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部分地区开始进行喷灌的和试点。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喷灌技术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召开了几次全国性的技术研讨和推广的大会,不管在交流技术经验,还在是造舆论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1977年全国喷灌面积已达290万亩。水利和中科院,一机部等部委紧密配合组织广大人员成立联合设计组在喷灌机具研制,田间对比试验,喷灌系统设计方法,区划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在喷灌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整套设备和技术,为喷灌的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现在全国喷灌面积达到一千三百万亩左右。在这过程中喷灌的发展也出现了两次低潮,一次是由于初期机具不过关从而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成的,一次是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变化,而早期喷灌技术一时无法适应造成的。而滴灌技术是从1974年从墨西哥引进三套滴灌设备开始的。我国科技人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研制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使用的滴灌和微喷灌设备,现在全国微灌面积已达几十万亩。由于塑料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下输水技术又得到了新生,发展成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主要采用低压塑料管输水,也还有用素砼管等其他低压管输水,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推广面积超过333万公顷。至于渠道防渗技术的发展更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灌溉规模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产生而不断更新发展的.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节水灌溉日益重视,各种新闻媒体也大大加强了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一个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新高潮已形成。这一次热潮的特点是:不是单一地发展某一种节水灌溉技术,而是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一齐上。 现在我国采用过的和正在研究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数十种之多。各种技术都各有利弊,各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只不过有些技术成熟一些,有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些技术优点更多些,适用范围更广些,而有些技术稍逊而已。节水灌溉技术大致可分为灌水方法、输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等四大类别。 一、节水灌水方法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头的灌溉水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去。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一)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但是地面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最近也有许多比传统地面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方法。 1.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改水成数。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的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

地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地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1.节水省肥,并能充分利用水肥。由于直接向根系提供水,供水时不会形成地表水,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供水稳定,土壤升温快,通气性好,水、肥、热、气协调,利于作物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利用,并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不需要每年回收和安装设备,同时还通过相应配套农艺的机械化、自动化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了劳动强度。 3.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据有关农业中对地下滴灌研究可知,地下滴灌管埋设在地表下10~40cm处,通过科学及精确地施肥、灌水,使灌溉施肥更有效,与目前的传统耕作相比,节肥30~60%。作物在各个生长环节都能有效地吸收到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关地下滴灌对草坪的生长影响,国内尚未有相关深入的试验研究和报道.目前,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正在做有关的试验研究. 4.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该系统对农药的施用具有独特的作用。利用环保内吸型原液农药及杀菌剂进行滴灌,可对地下病虫害进行触杀、胃杀、熏蒸;可抑杀产于作物根部表土层及作物嫩叶上的虫卵及幼虫,可以对作物根系层土壤的特定病菌进行防病杀菌处理(如有些作物的根腐问题),同时,耕作表土层土壤干燥,可减少杂草生长和病菌感染,便于田间机械操作和防止土壤板结。 5.有效地延长多年生作物的宿根性。由于表土土壤疏松,更有利于作物呼吸和根系发育,其根系更深,对宿根性作物延长生长期更具有作用,在草坪中可延长绿期。 6.系统操作简单易行,可实现全自动水肥轮灌模式。由于地下滴灌系统铺设长度较长,其相应的滴灌支路间距增大,控制阀门也相对减少,从而自控系统和操作更加简易便捷。 7.滴灌管及系统设备使用年限长。由于主管道和滴灌管埋在地下,没有紫外线照射危害,没有回收、铺设和运输的机械破坏,从而使得滴灌毛管使用年限长,机械损坏小,同时也方便大田机械化操作等。 8.能够产生良好的环境效应。地下滴灌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将肥料或农药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植物根区以下几乎没有深层渗漏和可溶性盐类,减少了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这是对高尔夫的环境问题的关注的一个很好的回击。 9.所需的运行压力较小。一般为0.1-0.5MPa。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造成本。 以上这些优点只是针对地下滴灌在大田作物的长期运用中而总结出来的。高尔夫球场因其具有特殊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于大田作物。 地下滴灌在高尔夫球场的运用可行性分析 建造的可行性:虽然不同的球场有不同的地形和设计,同一球场的不同的球洞又有不同的地形和设计。可能比较平坦也可能高差相差比较大,但已有的大田滴灌系统对不同的地形

(技术规范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滴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滴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摘要: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 道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 的一种灌水方法。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 之一。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仅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 滴灌的优缺点:1.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 确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2.环境湿度低滴灌灌水后,土壤根系通透条件良好,通过注入水中的肥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 和养分,使土壤水分处于能满足作物要求的稳定和较低吸力状态,灌水区域地面蒸发量也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地内的 湿度,使保护地中作物的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也降低 了农药的施用量。3.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 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4.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 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5.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 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 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

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6.滴灌系统造价较高。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7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于堵塞;且滴灌灌水量相对较小,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 一、我国滴灌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3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43%。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三分之二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在节水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的比例更小,绝大部分还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了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不到30%。而且现行的节水灌溉方式和灌溉设备都相对国外落后。 国内引进滴灌技术始于1973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缓慢,切面积很小,主要应用在蔬菜、花卉、果树等高经济价值作物上,在大田作物应用较少。其中,摸下滴灌技术史新疆建设兵团形成、发展起来的新型地滴灌技术。它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节水、节肥药、节机力、节水人工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近年来,新疆建设兵团推广使用一次性滴灌带,并迅速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的摸下灌溉技术,与常规沟灌相比,摸下灌溉可节水50%左右,增产15%-25%,肥料利

(完整版)节水灌溉的方式

节水灌溉的方式有喷灌、滴灌等,总结一下灌溉技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漫灌,漫灌是传统的灌溉方式。常要挖沟渠,以前用人工,后来用牲畜、拖拉机,植物在畦和陇沟中排成行或在苗床上生长,水沿着渠道进入农田,顺着陇沟或苗床边沿流入。也可以在田中用硬塑料管或铝管引水,在管上间隔距离开孔灌溉,用虹吸管连接渠道。 2.喷灌。喷灌是由管道将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喷头中喷出,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喷头安装在固定的地方,有的喷头安装在地表面高度,主要用于需要美观的地方,如高尔夫球场、跑马场草地灌溉、公园、墓地等 3.微喷。微喷灌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隶属于微灌范畴。微喷灌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以定时定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果园、药材种植场所,以及扦插育苗、饲养场所等区域的加湿降温。 4.滴灌。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灌溉形式,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损失,如果再加上地膜覆盖,可以进一步减少蒸发,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滴灌是通过不同口径的塑料管,将水直接送到每株农作物的根部,以点滴等方式进行灌溉。现有一块农田共装了600个滴水头,如图所示,总进水管为p,每个满水头为q。设总进水管横截面积s为0.0016m2,平均每分钟每个滴头滴水120滴(每5滴水体积约为1cm3),则总水管p中的水流量是m3/s,p管中水流平均速度是 m/s(流体在每秒钟流过某横截面的体积叫流量Q,它与水管的横截面积s及水流平均速度v的关系是Q=sv)。 5.渗灌。渗灌技术已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应用许多年了,是人工将地下水位抬高,直接从底下为植物根系供水的方法。 分析对比: 传统农业为漫灌,如我国南方春季播种前即为漫灌,用水将整片农田洇湿,好处:湿润充分,可直接用于育苗。缺点,浪费水资源 畦灌:在田中畦陇处以小水流灌溉。优点,略省水,可育旱作物。缺点:还是费水,且费管理人工 喷灌:公园里草坪可见到,以喷嘴拟人工降雨,优点,省水,缺点:不利于喜水作物,如水稻 滴灌:源于以色列,田间以软管纵横其中,中开小口,水自口出,以滴流的方式进行灌溉,优点:节水。缺点:应用范围有局限。 喷灌、滴灌技术为什么比普通的沟渠灌溉节约用水? 畦灌——在田中畦陇处以小水流灌溉。 优点:略省水,可育旱作物。 缺点:还是费水,且费管理人工。 喷灌——公园里草坪可见到,以喷嘴模拟人工降雨。 优点:省水。 缺点:不利于喜水作物,如水稻。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摘要: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意义 1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大田使用后,较常规灌溉省水50%左右,省肥20%,省农药10%,增产10%~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办主任顾烈烽介绍,膜下滴灌技术产生于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垦区。这里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年降雨量只有100~200mm,年蒸发量高达2 000~2 400mm,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农业完全依赖灌溉。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加上渗漏严重,每667m2平均灌溉定额达500m3。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制约着当地农业乃至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农八师的水利工作者开始尝试在大田应用滴灌技术节水的可能性,自1996年到1998年,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不同作物进行试验,获得成功,1999年开始以农八师为中心在全兵团大面积推广,第1年即推广0.25万hm2,目前的推广面积较1999年增长了近46倍。2002年,石河子垦区11万hm2棉田有8万hm2采用了膜下滴灌技术,棉花总产达390万担,平均单产达300kg,创历史新高。农八师仅膜下滴灌技术一项就使全师棉花增产了20%,平均单产提高了50kg,以每千克籽棉3.50元的市价计算,每667m2地可增加收入175元,如此,仅增产因素就为农八师增加收入近2亿元。若按一个农业职工3.33hm2的平均承包定额,则农工平均增收达8 750元。不仅在新疆,中国西部的甘肃、陕西等省区也开始推广和应用这一节水新技术。位于中国最干旱的黄土高原上的陕西延安,2001年冬天一次安装了640座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蔬菜大棚,据当地农民评价,使用滴灌,又省水,滴水又均匀,作物增产有保证。 内蒙古在全区组织实施以农田节水为主要措施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开创了农田节水工作新局面,不断推进了现代技术应用。滴灌方面,2007年实施农业部旱作节水补贴项目,在达茂旗、察右中旗和伊金霍洛旗建设了200hm2的膜下滴灌。示范结果表明,马铃薯膜下滴灌比大型喷灌和小型喷灌,分别节水29%、34%,节肥18%、20%,节电28%、33%,增产5%、18%。2007年组织实施的农业部节水

简述滴灌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World Journal of Forestry 林业世界, 2015, 4, 13-1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b6622835.html,/journal/wjf https://www.doczj.com/doc/b6622835.html,/10.12677/wjf.2015.41003 Descrip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Drip-Irrig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Jiewu Zhang Gansu Rusheng-Yamail High-Tech Agriculture Co. Ltd, Lanzhou Email: zhaoyangs@https://www.doczj.com/doc/b6622835.html, Received: Dec. 5th, 2014; revised: Dec. 22nd, 2014; accepted: Dec. 29th, 2014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b662283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drip-irrig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present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rip- irrigation industr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ggestions of this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put according to our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The suggestions were: 1) Increasing the support for development of drip-irrigation saving water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zation as well as modern technology; 2) Making measures for encouraging the domestic water saving equipment extension; 3) Giving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purchasing and selling the new products and equipments of drip-irrigation produced in our province; 4) Making the favourable policy for encouraging the collectivization and capit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roduction companies in our province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our drip-irrigation industry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rip-Irrigation Technology, Drip Irrigation Industr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arket 简述滴灌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杰武 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兰州

滴灌地膜玉米亩产1000公斤栽培技术

滴灌地膜玉米亩产1000公斤栽培技术 一、产量指标及主要技术指标 1.产量结构: 亩理论株数7500-—8000株,亩收获穗数6700—7000穗,单穗粒重150克左右,亩产1000公斤。 2.肥水指标:根据土壤肥力的平均水平计算,全生育期每亩投入纯N量36公斤,P2O5 量28公斤,K2O量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78:0.66。全生育期滴水11—12次,亩滴水总量330—360方。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播前准备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中等肥力以上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碱解氮≥60 mg/kg,速效磷≥16 mg/kg,土壤含盐量0.2%以下。 2.深施肥:采取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做到100%深施肥。翻地前亩施优质厩肥7-8吨或纯羊粪5吨,并将氮肥的20%、磷肥的80%和钾肥的50%在翻地前一次深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秋翻秋灌:耕翻深度在28—30厘米以上,要求耕深

一致、翻垡均匀、不拉沟、不漏犁;冬前赤地灌水做到均匀一致,亩灌量80 方左右。 4.播前整地:适墒整地。整地前亩喷施50%乙草胺100—120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喷后立即进行对角耙地混土。整地质量达到“墒、松、碎、齐、平、净”和上虚下实质量标准,整地深度5—6厘米。 5.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选择KWS1568、郑单958、先玉335、良玉99等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种子质量应选种子纯度不低于9 6.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0%。 6.种子处理:在播前7—10天采用玉米种子包衣剂包衣晒干、装袋。播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的发芽势,确保苗齐、苗壮。 播种 主攻目标:适时早播,一播全苗。 1.播种期:当5厘米膜内地温稳定在10—12℃即可播种,适时早播能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利于穗大籽饱,提早成熟。 2.播种方式:①采用150cm 地膜一膜两管三膜十二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要点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要点 发表时间:2019-12-05T10:27:25.37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作者:唐承园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领土面积较广,但是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唐承园 新疆泓科节水灌溉工程有限公司新疆 830000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领土面积较广,但是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地区越来越多。滴灌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源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节水滴灌技术;注意事项;策略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十分巨大,为此农业水利节水滴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水利节水滴灌技术的作用,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并采取科学应用策略提升农业水利灌溉效果。 1滴灌的概述 1.2滴灌工程的内涵 我国农业用水曾经都是以“大水漫灌”方式为主,水源利用率低,存在很多浪费现象。滴灌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新型灌溉技术,可将原本的浇地转为浇作物。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节水灌溉可以节省水资源20%~50%。应用滴灌工程可以显著减少用水量,同时确保土层含水量始终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滴灌工程在灌溉作物方面优势明显,但是此技术投资成本高、材料消耗多,同时还存在管道易堵塞、可能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容易累积盐分等弊端。所以,为确保滴灌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作物的良好生长,需要对滴灌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地延长滴灌设施的使用期限,确保其正常工作,不影响作物生长。 1.2滴灌技术原理 滴灌技术就是滴水灌溉技术,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毛管,再通过毛孔上的滴头或孔口等灌水设施,将水以水滴的方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土壤,从而满足作物的灌溉需求,它是一项局部灌溉技术。滴灌设施的孔口或滴头水流量非常小,水分渗入土壤的过程是均匀的、缓慢的,所以只有接近滴头的土壤水分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其它地方的水分需要借助毛管张力进行扩散和渗透。只要掌握好滴灌时间,就可以有效避免水分下渗损失。滴灌时土壤湿润面积较小,也有效降低了蒸发损失,所以滴灌技术的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2滴灌施肥技术的优点 2.1土壤结构良好,节水效果明显 滴灌仅湿润作物根系区域,用水量少,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不会形成径流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且使土壤中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土面蒸发。覆盖地膜还能将无效降水转变成有效降水,提高降水利用率,节水效果明显。 2.2肥料利用率高 滴灌时将肥料水滴直接滴入作物根系土壤中,肥料损失和浪费较少,肥料利用率高。研究表明,滴灌施肥技术肥料的平均利用率由30%~40%提高到50%~60%。 2.3增产效果明显 滴灌施肥应及时适量地向作物根系区域供水供肥,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改善作物根系的生长环境,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增产效果明显。 2.4降低生产成本和费用 采用滴灌,植物行间杂草少,减少了除草成本,土壤结构良好,无需平整土地和开沟起垄,减少了耕作成本,降低了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成本。 2.4减少病虫害发生 滴灌阻断了土壤病虫害传播途径,减少了病虫害的蔓延,土壤温度变化小,作物不易烂根,能够延长倒茬周期。 3滴灌工程施工方法 3.1准备工作 滴灌工程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准备和施工工作。首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分析,对项目内容、施工工艺、施工要求严格核对。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准备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核对设计图纸与水源、地形、作物种值、首部枢纽位置是否相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共同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放线、开挖和下管是滴灌工程的主体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测绘后再开始放样、定位和标注木桩,工程竣工前应一直在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 3.2放线 放线时应在施工现场,使用相关设备确定基坑开挖线和建筑物轮廓线,对施工区域用标签进行标注,每30m处应用打桩设备进行打桩,为确保管线走向精准,应在每个阀门处做标记,确保后期施工有序进行。 3.3开挖 放线结束后即可开始开挖工作,进行开挖作业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结合放线标记有序进行。在开挖过程中不能破坏桩号,桩号是确保顺利安装管道的重要基础。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开挖的宽度与深度,通常开挖的最佳宽度为80cm,深度为90cm,要确保开挖深度大于耕作层和冻土层。 3.4安装管道 安装管道时应结合施工图纸和桩号进行施工。管道安装工作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管道安装铺设工作一般需要8名施工人员。

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传承和发展(精)

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传承和发展 摘要:中国兴修灌溉工程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文章认为我国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传统灌溉工程类型,如引水渠道、陂塘堰坝、陂渠串联、圩垸、井灌、御咸蓄淡等在现今皆得到了继承。传统的灌渠工程技术、塘堰和开发地下水工程技术、圩田和海塘工程等许多卓越技术在现今也得到传承和发扬。在阐述以上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了传统工程及技术继承的特征、要点,及改造利用的途径与意义。 关键词:灌溉技术传统继承 中国兴修灌溉工程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创造了多种灌溉工程类型,之后不断发展,积累了许多工程技术经验。宋元明清时期传统工程技术已达成熟的程度。进入20世纪,引入西方的水工技术,到现今水工技术日新月异,应用了许多高新科技,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灌溉工程技术还有其一席之地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有继承性和否定性两个方面,对传统技术我们要加以扬弃,吸收传统技术合理的,还有生命力的东西,用新的技术加以改造出新,这样的技术可能更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事实也是如此。在此就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在现今的传承和发展状况作较系统的论述。 一、传统灌溉工程类型在现今的传承 中国国土广袤,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变化万千。既有逶迤起伏的丘陵山地,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既有壮阔的高原,又有缓坦的盆地;既有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又有东部季风湿润区。为适应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古代人民创制了多种多样的灌溉工程类型,如引水渠道、陂塘堰坝、陂渠串联、圩垸、井泉、坎儿井、御咸蓄淡等工程类型,这些工程类型在现今皆得到了继承。可以说,我国当今的灌溉工程类型基本是古代创造而传承下来的。 引水渠道主要修建于北方平原地区。北方平原面积广大,因干旱少雨,河流密度不大,古代往往修建长距离的引用河水的灌渠工程。渠首处如河中水位过低不能满足自流入渠流量要求,则建拦河坝抬高水位引水;如河中水位和流量能满足灌区要求,则采用无坝引水型式。有坝引水最早的有战国初在今山西太原晋水上筑坝建的智伯渠,及在今河北临漳建的漳水十二渠。无坝引水有公元前256—251年间在今四川灌县建的都江堰等。又因北方含沙量大的河流多,我国很早就引多沙河流进行淤灌和放淤,做到同时利用水、沙资源,既灌溉作物,又改良盐碱地。漳水十二渠和公元前246年兴建的关中郑国渠皆引浑水灌溉,把大片盐碱地改良成了沃田。建国以后,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灌渠发展很快,如陕西省,截至2000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144.93万公顷(主要为渠灌),新疆省干、支、斗、农四级渠道长30多万公里[1] 。在利用多泥沙河流的水沙资源方面,建国以后成就很大,还打破了自明清以后不敢引用黄河下游水的“禁区”,进行引黄淤灌和放淤。目前,黄河下游已建成各类引黄灌区100多处,灌溉面积达到3000万亩,每年引用黄河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利

果树滴灌的优点和技术

果树滴灌的优点 果树滴灌技术,通俗的讲就是滴水灌溉。具体说来就是利用一整套的灌溉设备,把处理好的灌溉水或肥料溶液加压后经过各级管道输送到果园,再通过滴头将水或肥料以水滴的方式湿润果树的根系,使其周围的土壤湿润,含水值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目的是让果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并达到增产。 滴灌技术比较适合山地果园的灌溉,但较其他灌溉技术投资会稍微增加,灌溉设备也需从专业的部门购置,还需要注意技术上的管道堵塞问题。但这种技术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具备很多不可比拟的优点。 与其他类型的灌溉技术相比较,滴灌技术更加节约水源。滴灌技术可以具有节制性的按照果树的需求进行滴水滋润,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无端浪费,同时可以使果树处于最优化的土壤湿度状态,利于果木生长。于此同时,使用滴灌技术,可以随水流将果树所需的肥料和营养直接送达根系,比常规方法更加节约肥料,从而也更加充分的发挥了肥料的作用。与其他灌溉类型相比较,滴灌技术对果树的灌溉更加的均匀,其他的灌溉技术则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更加利于提高果树的产品质量和数量,不尽有利于增产,还利于稳产。 利用滴灌技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灌溉用水。因为它是通过一个封闭的管路将水直接送达果树根部,避免了渠道输送过程中水的流失,同时也避免了田径流失、深层渗透等损失。这种滴灌技术对于高原地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来说,充分利用有效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滴灌技术更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据相关机构实地测验,利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的果树比地面灌溉的果树长势更好,果树新梢的长度、粗度及新长出的叶片数都会增加一到二成。此外,安装灌溉系统的果园,更加省时省力,为果树作业带来了方便与快捷。 节水灌溉可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果树节水灌溉技术总结如下。 1管道灌溉技术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世界上农业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美国,低压管道灌溉被认为是节水最有效和投资最省的灌水技术,全美近1/2大型灌区实现了管道化灌溉。管道灌溉是指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输配水的利用率可达95%;并能有效提高输水速度,节省土地3%~4%,节省劳力,便于管理,适应各种地形,适合田园化建没。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经得到普及。

高效节水灌溉之滴灌技术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6622835.html, 高效节水灌溉之滴灌技术的应用 作者:刘洋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6期 摘要:滴灌是高效节水灌溉的一种,在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滴灌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高效节水;滴灌;应用 中图分类号:S274.2文献标识码: A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根据灌溉技术发展的进程,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输水过程的水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水的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8。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微灌和滴灌。其中滴灌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地下滴灌的蒸发量极小,能完全不受风的影响,可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达0.95,理论上水的损失微乎其微。设施损耗少,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不易老化。 二、滴灌技术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控制枢纽、输水管道系统和滴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由机井、机电设备等组成,首部控制枢纽由过滤器、施肥设施、闸阀、水表等组成,输水管道由干、支、毛管三级组成。 水源通过水泵由首部控制枢纽把水送给输水管道系统,干管输水为分干管配水,输水分干管沿棚群走向垂直干管布置,每条分干管控制一排大棚,分干管再配水给支管,每条支管控制1座大棚。支管将压力水流引入大棚,再通过旁通将毛管与之连接,把灌溉水流送至植物根部。 滴灌具有省水节能、灌水均匀、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省工、省肥(药)的优点,同时也具有投资较高、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高的缺点。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2.0.3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2.0.4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2.0.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2.0.6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3灌溉水源 3.0.1节水灌溉工程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灌溉水源的最大效益。 3.0.2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农业灌溉-滴灌的缺点及原理

农业灌溉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让我们的农业产量也在不断提升中,从现在的灌溉方式来看, 滴灌的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其能够有非常后的资源效果,促进土壤更好的吸收养分,对农作物的增产来说有很好的帮助。虽然滴灌的优势比较多,不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要能够了解其会产生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农作物种植效益。 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仅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近年来,随着滴灌带的广泛应用,“昂贵技术”不再昂贵,完全可以在普通大田作物上应用。现对大棚滴灌、果树滴灌和棉花滴灌如何布置与施工的技术作一简要介绍,其他宽行作物可参照实施。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 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滴灌与其他灌水技术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系统组成和其他灌水方法也不同。 滴灌的缺点 1.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同时,由于滴灌

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滴灌系统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确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 2.环境湿度低滴灌灌水后,土壤根系通透条件良好,通过注入水中的肥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使土壤水分处于能满足作物要求的稳定和较低吸力状态,灌水区域地面蒸发量也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地的湿度,使保护地中作物的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也降低了农药的施用量。 3.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4.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围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 5.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由于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