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库

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1912年《宣告友邦书》

材料三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1923年《中国国民党宣言》

材料四 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孙中山对“诸友邦”的评价是否符合事实?据材料分析这种评价的思想根源。

②材料一、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③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孙中山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④材料四反映孙中山的认识又有怎样的提高?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材料二: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问题,或者说,丝毫没有轻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真正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这样的人民不仅会为自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痛心,不仅会向往自由和平等,而且会同中国历来的压迫者作斗争。

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291页。

材料三:“旧三民主义在旧时期内是革命的,它反映了旧事期的历史特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并评述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析题精选

1.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2.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3.有人认为: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5.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介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

6.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失败的革命。

7.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8.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袁世凯的窃国。

9、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发展中国资本主义。

10、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运动。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13、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是对资本主义采取政策的。

14.中国革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所以中国革命应该象俄国一样按“城市中心”模式进行。

15.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正面战场未能起到抗击日军的作用。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19、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20、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

问答习题精练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5、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6、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教训?

7、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8、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0、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1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1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14、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15、如何理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的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6、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19、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0、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2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2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4、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25、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2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7、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怎

样形成的?

2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4、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朝的统治

B、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打倒国民党

8、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9、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他们是()。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B.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10、太平天国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A“拜上帝教”教义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1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12、《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13、太平天国运动对国家出路作了全新的探索,主要体现在

A.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 B.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长达11之旧的农民政权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颁布了《资政新篇》

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标志是()。

A.革命的领导权

B.革命的指导思想

C.革命的前途

D.革命的范畴

1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民主主义 B.封建主义

C.施敌长技以制敌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6、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17、三民主义中最有时代特色的、最光辉的旗帜是()

A.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五权宪法 E 以党治国

18、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曾经发动过十余次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惠州起义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黄花岗起义 E.二次革命

19、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1.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22.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 )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太平天国起义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3、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结果是()。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的结合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运动的结合

D.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结合

2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前途的不同

B.革命动力的不同

C.领导阶级的不同

D.指导思想的不同

2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6、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C.伪满洲国的成立

D.华北事变

2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减租减息

C.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剥削制度

D.孤立地主阶级

28、1945年7月,同盟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

A.七七事变后

B.八一三事变后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日军占领南京后

30、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思想的代表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新民主主义论》 D.《井冈山的斗争》

3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

A.毛泽东

B.王明

C.张闻天

D.刘少奇

32、重庆谈判斗争的焦点集中在()。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军队国家化问题

C.独裁和民主问题

D.军队和政权问题

33、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4、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35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36、.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3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大众与封建社会的矛盾

38、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C.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开辟

3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社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0、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4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1957年的整风运动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反右倾”斗争 D.“文化大革命”

43、剥削制度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44、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1978年关于真正标准问题的讨论,二者的共同点是()A.破除“两个凡是” B.“批林批孔”

C.批判“四人帮” D.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45、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

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46、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7、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8、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9、“在一定意义上,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A、表明了二者的一致性

B、混淆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C、表明了二者没有任何区别

D、没有正确理解二者的确切含义

50、“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

D、形而上学

51、冲破“两个凡是”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的大讨论是()

A、民主与人权的大讨论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崇尚科学与破除迷信的大讨论

D、关于要不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大讨论

5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执行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

B.判断体制改革姓“资”姓“社”的根本标准 C.判断改革开放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 D.判断党的群众路线是否得到贯彻的根本标准

53、进入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5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 )的关系极端重要

A.稳定

B.开放

C.反腐败

D.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55、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明确确立,是在党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 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6、邓小平理论是在以( )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

A.战争与革命

B.知识经济

C.冷战

D.和平与发展

5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5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发展生产力与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59、党的十六大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B.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 D. 提出要坚持执政为民

6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多项选择题:

1、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反对封建主义(是指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政治上推翻封建军阀的专制独裁

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这是因为它是()

A、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

B、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内在原因

C、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

D、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E、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B.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C.对侵略者本质认识不清

D. 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

E. 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E.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反对资本主义、消灭资产阶级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

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以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E.实现共产主义

5、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C、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E、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6、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A.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E 胡适

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A.具有封建性 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管理具有腐朽性

D.触动了封建体制,遭到顽固派的反对 E 最高统治者的不支持毛泽东思想从1928年到

8、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A.不能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幻想 C.缺乏群众基础

D.没有军队 E 没有实权

9、辛亥革命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A.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党

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

C.同农民结成了联盟

D.建立了中华民国

E.颁布了《临时约法》

10、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E、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是

A.“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化重组C.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E.辛亥革命的爆发

12、中共二大的功绩主要有()

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C.初步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D.初步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

E.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可贵尝试

13、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

A、它是资本主义

B、它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地主和旧式富农紧密结合着

C、四大家族是国民党统治中国的经济基础

D、它具有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

E、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4、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境艰难、发展缓慢,这是因为()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民族资本的匮乏

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E.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1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主要有()

A. 建立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C.工人运动高涨

D.农民运动迅猛发展

E.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16、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E、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1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独立自主 E、党的建设

1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发展进步势力

C.又团结又斗争

D.争取中间势力

E.孤立顽固势力

19、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A.结束了左倾冒险军事路线的领导

B.挽救了党和红军

C.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D.挽救了中国革命

E.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下召开的

20、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在于()。

A.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

B.巩固了工农联盟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人民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

E.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21、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消灭富农分子

B、消灭资本家

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23、虽然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了一些问题,但必须肯定的基本事实是,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在()。

A、保证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的 B.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实现的 C.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实现的 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的 E.人民群众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实现的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E、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

25、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E、阶级矛盾仍是主要矛盾

26、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

A、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E、发达的社会主义

27、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E.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28、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面临的考验主要是( )

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C、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入建设

D、工作环境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

E、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29、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下面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

B、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属于第二世界

C、亚洲(日本除外)、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D、这种划分克服了意识形态的区别

E、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0.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

A.对外贸易

B. 对外技术交流

C.国际资金往来

D.对外劳务合作

E.国

际旅游业

3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对社会主义体制的简单修补 E.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32. 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D.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E.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33. 实践一再证明,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必然会导致()

A、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想僵化和迷信盛行

C、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D、“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E、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34、对于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党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两种错误倾向是()

A、主观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冒险主义

E、盲动主义

35、党的十五大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是因为()

A.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B.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D.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E.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3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了若干重要转变,即()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B.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C.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D. 从“两个凡是”到否定一些社会主义基本原则E.从基本上是承袭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 ( )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8.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重点发展 B. 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以人为本 E.可持续发展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 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 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 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 A.军事路线问题 B.组织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 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 C.“民主联合政府” D.“苏维埃共和国” 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是 A.美英 B.美日 C.英日 D.美苏 2.下列各项属于“何梅协定”的内容有:[ ] ①答应撤退河北的中国军队 ②承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③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 ④把河北东部划为“非武装区”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①东北抗日联军成立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③“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④“一二·九”运动爆发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 4.揭开国共两党由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5.1930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 消灭富农 B. 联合富农 C. 限制富农 D. 保护富农 6.下列政权中,不是与“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时并存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伪满洲国 D.陕甘宁边区政府 7.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东北易帜 B. 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C.宁汉合流 D. 张作霖退回山海关以北 8.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领导了独立自主的武装斗争 B.在共产国际帮助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党内问题 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土地革命的意义是①动摇农村封建制度的基础②广大农民因分到土地生活有了保证③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④翻身农民参军参战,保卫革命政权A.①②③ B. ②③④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分享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D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C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C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 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A.《时务报》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 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 )A.湖南B.湖北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D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张君劢 D.邓演达 18.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B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1928年l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B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 D.国家资本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中国近现代史 题目期末复习

2011年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目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资政新篇》 2、洋务运动 3、中国同盟会 4、清末新政 5、十一届三中全会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九一八事变8、《论十大关系》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答: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的向前发展。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第。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 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4)必须与国际革命和进步力量团结一致; (5)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答: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 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6、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7、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答:(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2)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3)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推荐-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D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C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1月5日来源:周俊山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四2018年

答案: 【单选择题】按“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孤立了顽固势力 b.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争取了中间力量 d. 调动了一切反日阶级、阶层的积极性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了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其主要依据是()。 选择一项: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革命力量的变化 c. 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措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选择一项: a. 整风运动 b. 实行“双减双交” c. “三三制”原则 d. 精兵简政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前提是()。 选择一项: a. 推翻国民党统治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是()。 ①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径进行坚决的斗争 ③蒋介石反共但又不敢彻底破裂④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 选择一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③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④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选择一项: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试题A卷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涂于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一·二八”事变 ④华北事变⑤南京大屠杀⑥"八·一三"事变 A.①③④②⑥⑤ 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 2.抗战开始后中国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总指挥的是 A.彭德怀 B.贺龙 C.叶挺 D.朱德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B.“八·一三”事变爆发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抗日战争爆发后的首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忻口阻击战 D.台儿庄战役 5.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丧师失地的根本原因是 A.日军攻势迅猛 B.国民政府投降卖国 C.中国军队装备低劣 D.中国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7.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 A.“八一宣言”中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抗日通电中 D.洛川会议上 8.由聂荣臻领导和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晋绥抗日根据地 9.毛泽东提出持久战方针的最主要现实依据是 A.敌强我弱的形势 B.敌小我大的状况 C.战争的性质 D.敌攻我守的态势 10.下列关于战略防御阶段对国民政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B.对日本继续采取妥协、投降政策;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被迫自卫抵抗 C.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大规模会战 D.亲日派鼓吹"再战必亡";英美派宣扬"战争速胜" 11.抗日战争中相持阶级开始的标志是1938年秋日本占领

近代史试题库最终版

试题库——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D ) A.族权制 B.市民社会制 C.领主制 D.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 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 C ) A.进行实业救国 B.实行资本主义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3.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D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B ) A.洋务企业中 B.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企业中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D.私人小作坊中6.近代中国社会中最革命的阶级是( A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8.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A ) A.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C.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场经济 D.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9.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支柱是(A ) A.封建势力 B.资产阶级势力 C.宗教势力 D.地方实力派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ABCD ) A.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C.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 ABC ) A.革命性最强 B.相对集中 C.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D.同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C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BD ) A.发展生产力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改进生产关系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AC )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点? 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 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911年辛亥革命 D.1919年五四运动 2.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五口通商章程》 D.《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B )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推进政体变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8.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D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B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 A.8月14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3日 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 D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法》 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0.5分,共计10分)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 A、革命与改革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D、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 2、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指()。 A、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失去了盐税和关税自主权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政府 D、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3、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 ()一书。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蒙古图志》 D、《群言》 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变则通,通则久 6、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的创设,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 育的发端。 A、北京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同文馆 D、南洋公学 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 纲领,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A、华兴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8、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创立共和 D、民族主义 9、中共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在()。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四大 10、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革命成为()的一部分。 A、世界反法西斯斗争 B、世界民主主义革命 C、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D、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根本区别的原因是()。

2019-2020年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复习

2019-2020年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复习 一、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 1937年7月到l945年8月,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经历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民族人民和各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斗争,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八年抗战,赢得了这场空前的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 1、抗日战争的特点(1)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不同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也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意义(1)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是最紧迫的任务。(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3)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正式建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5)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凡属中国的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而革命统一战线是上述前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3)合作方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是党内合作。(4)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有军队和政权。(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中充满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7)两个统一战线的任务不完全相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8)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同,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及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持敌视、反对的态度。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

中国近代史题库

中国近代史题库 36.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A、依靠贫农,联合雇农、中农,限制富农 B、依靠贫农,联合雇农、中农,消灭富农 C、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D、依靠贫农、雇农,限制中农,消灭富农 答案:C 37. 从1930年到1933年,在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B 38.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于()开始长征。 A、1934年10月 B、1934年5月 C、1934年1月 D、1933年10月 答案:A 39.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来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的领导下,独立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A、陈毅、贺龙 B、贺龙、项英 C、项英、陈毅 D、叶挺、贺龙 答案:C 40. ()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壮烈的一战,此战后,红军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A、湘江战役 B、乌江之战 C、飞夺泸定桥 D、四渡赤水 答案:A 41. 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结束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通道会议D、两河口会议 答案:B 42.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著名的()。 A、一二一运动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D、五二〇运动 答案:C 43. 红军主力长征至大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歃血为盟,实现了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这个地区。 A、徐向前 B、刘伯承 C、叶剑英 D、林彪 答案:B 44.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了()的口号。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冯桂芬 B.薛福成 C.曾国藩 D.张之洞 2.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的人物是( ) A.严复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郑观应 3.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 A.《时务报》 B.《万国公报》 C.《国闻报》 D.《湘报》 4.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5.在护国运动中,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将领是( ) A.黄兴 B.蔡锷 C.陆荣廷 D.唐继尧 6.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7.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用过的革命方法是 (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9.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晋察冀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鄂豫皖根据地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11.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回忆提纲(下册)精编版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复习回忆提纲 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意义 3.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4.秋收起义的旗号、目标 5.文家市决策的内容 6.三湾改编的意义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教训及意义 8.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9.井冈山会师的部队及领导人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内容 11.粉碎三次“围剿”的战略战术 1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时间、首都、领导人13.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革命的意义 第二节九一八事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2.九一八事变中国民政府的政策 3.九一八事变的结果 4.伪满洲国建立的时间,后果 5.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反应 6.东北抗日联军成立的时间、领导人 7.三十年代前期抗日活动的特点 8.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9.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战绩、失败原因 10.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失败原因 第三节红军的长征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出的背景、实质 2.第四次反围剿的背景及胜利的原因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4.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 5.长征的路线 6.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部队 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何梅协定的内容 2.华北事变的涉及省份、实质、影响3.八一宣言的背景、时间、内容 4.瓦窑堡会议的时间、内容 5.《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意义 6.一二九运动的背景、领导、参加者、意义 7.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 8.西安事变发生各方的态度 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1.七七事变的意义、中共的反应、蒋介石的反应 2.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目的、国民政府的反应 3.中共军队的改编(名称、领导人)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5.淞沪会战的意义 6.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7.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人数 8.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及对其评价 10.洛川会议的时间、内容 11.陕甘宁边区的地位 12.《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主要内容 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 2.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影响 3.英美劝降蒋介石的目的 4.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的时间 5.汪伪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实质 6.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目的、方式 7.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 8.日本在沦陷区推行的两个运动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2.蒋介石集团内外政策的两面性及其原因 3.面对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中共的斗争方式 4.皖南事变的时间、中共的对策(及其原因) 5.枣宜会战的背景、大结果 6.豫湘桂战役的背景、溃败的原因 7.1943年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成果及其原因 8.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9.统制经济政策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1.百团大战的背景、时间、意义 2.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的方式 3.三三制原则及意义 4.双减双交政策的意义、实质 5.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6.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7.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 8.日本投降的时间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1.两个战场的战略地位、战略战术和关系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要矛盾 2.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战略目的 3.蒋介石力促重庆谈判的原因 4.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 5.重庆谈判的成果、及其意义 6.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成果、意义 7.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 8.全面内战爆发初期中共的战略战术、结果 9.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时间、解放区、重要战役、结果 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战略反攻的时间、方向(原因)、意义 2.三支大军的领导人、方向、意义 3.华北、东北、西北的反攻领导人、战果 4.战略决战的背景 5.三大战役参战部队、指挥员、意义 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意义 2.蒋介石“求和”声明的原因和目的 3.北平谈判的结果 4.渡江战役的时间、占领南京的意义 5.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