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201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201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2015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考纲要求] 1.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离子的名称和符号。2.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示方法。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全面突破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常用的四种符号、八种图示、三种模型

(1)四种符号?

??

①元素符号:Al S

②离子符号:Al 3+

S 2-

SO 2-4

③同位素符号:12

6C 13

6C

④化合价符号:Al +3

S -2

题组一原子或离子表示方法的判断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13153I(√)

(2)Mg2+的结构示意图:(×)

(3)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原子:146N(×)

(5)Na+的结构示意图:(×)

(6)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16S2-(√)

(7)S2-的结构示意图:(√)

(8)188O2-离子结构示意图:(×)

题组二物质表示方法的判断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羟基的电子式:(√)

(2)次氯酸的电子式:(×)

(3)Na2O2的电子式:(√)

(4)甲醛的电子式:(×)

(5)NH4Cl的电子式:(×)

(6)NH4H的电子式:(×)

(7)H2O2的电子式:(×)

(8)COS的电子式:(√)

(9)HClO的结构式:H—O—Cl(√)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11)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12)葡萄糖的化学式:CH2O(×)

(13)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14)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15)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16)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17)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18)丙烯醛的结构简式:CH2CHCHO(×)

(19)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2O(×)

(20)NaCl的晶体模型:(×)

(21)甲醛的比例模型:(√)

(22)CO2分子比例模型:(×)

(23)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24)、一定代表同种微粒(×)

(25)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7O2N(√)

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

(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

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错写成和N??N。

(3)电子式的书写不规范

将氯化镁和氮气的电子式:和错写成

(4)电子式的书写不符合原子的成键规则

将次氯酸和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2.易忽视的几点

(1)忽视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为不带电的原子团,可表示为—OH,其电子式为

;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为。

(2)书写官能团时忽视“—”,如将醛基(—CHO)错写成CHO。

(3)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方向变化时,原子的书写顺序要随之变化,即要注意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如醛基可写成—CHO或OHC—,但不能写成HOC—;硝基—NO2不能写成NO2—,而应该写成O2N—。

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洞悉“11个陷阱”设置,玩转阿伏加德罗常数

1.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状况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新戊烷除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HCHO、CH3Cl

为气体。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

(2014·广东理综,10C)

(2)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2012·江苏,8C)

2.注意气体体积与状况的关系,如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的分子数一定为0.5N A,但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有可能为0.5N A。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3)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4)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2012·江苏,8D)

(5)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

(2012·广东理综,11D)

3.注意物质组成中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的判断,如Ne、O3、P4分子中的原子个数,Na2O2、K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NO2和CO2混合气体氧原子数的判断,混合烯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6)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

(2014·江苏,6A)

(7)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2013·江苏,7C)

(8)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B)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某些离子的水解,如1 mol CH3COOH溶于水时,溶液中CH3COO -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1 mol FeCl

溶于水时,由于Fe3+的水解,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

3

小于1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9)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

(2013·江苏,7A)

(10)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N A个NH+4(×)

(2013·广东理综,9B)

5.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HCO-3和

Na+,而溶液中还会因为HCO-3的电离产生少量CO2-3,由于HCO-3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1 mol NaHS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2011·新课标全国卷,7A)

(1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2011·上海,7C)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中子数,如D2O、T2O、18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3)在18 g 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2010·福建理综,7A)

(14)0.012 kg 13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7.注意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 H2O中含有2 mol O—H键;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键;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 键;1 mol石墨中含有1.5N A个C—C键;

1 mol C n H2n+2中含有(3n+1)N A个共价键,(2n+2)N A个极性键,(n-1)N A个非极性键。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

(2014·广东理综,10A)

(16)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

(2014·江苏,6B)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和水的反应,Cl2和H2O的反应,Cl2和碱溶液的反应,Cu、Fe与Cl2、S的反应,电解CuSO4、NaCl溶液的反应等;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Cu和浓硫酸的反应(考虑浓度);Fe和稀HNO3的反应(考虑Fe是否过量)等。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7)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2014·江苏,6D)

(18)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2013·江苏,7D)

(19)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

(2013·广东理综,9D)

9.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如:N2+3H2 2NH3、2SO2+O2 2SO3,H2+I2 2HI,2NO2 N2O4,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2NO+O2===2N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0)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 2和0.3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

(2012·四川理综,7D)

10.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的变化,如FeCl 3溶液转化为Fe(OH)3胶体,因为胶体微粒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 3+

的数目。

11.注意酸性或碱性溶液中H +或OH -

数目的判断,应排除“组成因素”、“体积因素”造成的干扰。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1)10 L pH =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

离子数为2N A (×) (2010·海南,10C)

(22)1 mol HCl 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

-1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9)N 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 L 1.0 mol·L

-1

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0

B .12 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0

C .25 ℃时pH =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

的数目为0.1N 0 D .9N 0

B 项中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则每个

石墨烯含六元环的物质的量=12 g

24 g·mol -1=0.5 mol D 项中OH -

是10电子微粒,所含电2.C 2H 4和C 3H 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 ,则该A B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

7

C .燃烧时消耗的O 2一定是33.6a

14

L

D .所含原子总数为aN A

14

答案 B

解析 1个C 2H 4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对,碳氢键数目为4个,1个C 3H 6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对,碳氢键数目为6个,则A 错误(应该为3aN A /14);C 项没有说明氧气的状态;D 项所含原子总数为3aN A /14,因此选B 。

3.(2014·大纲全国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答案 D

解析 A 项,1 mol FeI 2与足量的Cl 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3 mol ,错误;B 项,2 L 0.5 mol·L

-1

K 2SO 4溶液中SO 2-

4带的负电荷数为2N A ,

溶液中的阴离子还有OH -

,故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2N A ,错误;C 项,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3N A ,错误;D 项,丙烯(C 3H 6)和环丙烷(C 3H 6)互为同分异构体,故42 g 即1 mol 该混合物含有H 原子数为6N A ,正确。 4.(2014·四川理综,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

离子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

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答案 D

解析 A 项,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0.2 mol Fe 生成H 2的分子数约为0.27N A ,该项错误;B 项,该NaOH 溶液中OH -

总共有0.1N A ,但OH -

主要来自于NaOH 电离,水电离出很少的OH -

,该项错误;C 项,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上反应的物质为O 2,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 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 ,该项错误;D 项,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只有N 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8 mol 氮原子(4 mol N 2)中有5 mol 来自NH +

4,有3 mol 来自NO -

3,故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5 mol ,则生成28 g(1 mol)N 2时,转移电子数为3.75N A ,该项正确。 考点三 灵活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再认识

阿伏加德罗定律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要明确三点: (1)使用范围:气体。

(2)三个“同”条件下,分子数才能相同。 (3)气体的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再推导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可用V =n ×V m 及m =V ×ρ等公式推导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同质量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①p1∶p2=n1∶n2=N1∶N2;

②同质量时:p1∶p2=M2∶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m1∶m2。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应用

(1)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时,往往引入一些干扰因素,如体积、密度、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粒子数、摩尔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

(2)注意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某些隐含反应等。对于同素异形体,如O2、O3,S2、S4、S8等,只要质量相等,温度、压强不等时,其原子个数就一定相等,但分子数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化学式不同;对于不同同位素原子组成分子的摩尔质量不要想当然,要具体计算,如C18O2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1,而不是44 g·mol-1;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时,注意隐含反应,如2NO+O2===2NO2、2NO2 N2O4。

1.同温同压下,x g甲气体和y 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

A.

B.

C.

D.

则x g甲气体和y g乙气

y=M甲∶M乙,故正确;B项,甲与乙的分子个数

C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

之比,即为质量比,故正确;D项,等质量的甲、乙的压强之比为p甲∶p乙=n1∶n2=m

M甲∶

m M乙

=M乙∶M甲=y∶x,故正确。

2.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2H4和C2H2、C2H6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

答案 A

解析质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也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碳原子数相等,但是C2H2和C2H6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物质的量相同的NH3和CH4中氢原子数不同,D项错误。

专题突破练

1.(2014·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 B

解析A项,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其质量数为35+45=80,可表示为8035Br;C项,硫原子核外有

16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故S2-的结构示意图为;D项,间二甲苯中,两个—CH3处于苯环上相间的两个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

为。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B.NaHS的电子式:

C.S2Cl2的结构式:Cl—S—S—Cl

D.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答案 C

解析 A 项应为CH 2===CH 2;B 项应为;D 项,氯化钠无分子式,

NaCl 应是它的化学式。

3.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 -

,也可以表示37Cl -

B .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H 2—CH 2—CH 2 答案 A

解析 B 项,OH -

的电子式为

;C 项,该比例模型只能表示CH 4分子,不能

表示CCl 4分子,因为Cl 原子的体积大于C 原子的体积;D 项应为。

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46 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 .1 mol Fe 粉与1 mol 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 .标准状况下,1 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 2分子的数目为N A

22.4×2

D .1 mol CH +

3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 答案 B

解析 A 项,分子数应介于0.5N A ~N A 之间;B 项,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1 mol Fe 和1 mol H 2O(g)反应时,Fe 过量,所以1 mol H 2O(g)参与反应应转移2 mol e -

;C 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D 项,1 mol CH +

3含有电子数为8N A 。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78 g 过氧化钠晶体中,含2N A 个阴离子

B .25 ℃时,1 L 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Na +

的数目为0.02N A C .常温常压下,28 g CO 和N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S 和S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答案 C

解析 A 项,78 g Na 2O 2中应含N A 个阴离子;B 项,由于c (Na +

)远大于c (OH -

),所以1 L 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Na +

的数目远大于0.02N A ;D 项,由于2H 2S +SO 2===3S ↓+2H 2O ,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 H 2S 和S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不是N A 。

6.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的任何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2N A

B.标准状况下,22.4 m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1.24N A

C.常温常压下,29 g乙基(—C2H5)所含电子数为13N A

D.0.1 mol Na2O2中含有离子总数为0.4N A

答案 B

解析A项,1 mol Cl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以为2N A、N A或小于N A;B项N=22.4 mL×1 g·mL-1

·N A≈1.24N A正确;C项,1 mol —C2H5中含有电子数为17N A;D项,0.1

18 g·mol-1

mol Na2O2中含有离子总数为0.3N A。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1 mol NH4NO3溶于一定浓度的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若不考虑挥发,溶液中一定含有N A个NH+4

B.1 mol·L-1CH3COOH与1 mol·L-1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总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3.6 g H2O中含有电子数为2N A

D.含有2N A个氧原子的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2 g

答案 B

解析A项,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NH+4数目与NO-3数目相等;B项,等体积混合并不一定是得到2 L溶液;C项,质量与状况无关。

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1×10-6N A

B.12.0 g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 A

C.50 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

D.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答案 C

解析A项,c(OH-)=10-6 mol·L-1,其数目为1×10-6N A;B项,1 mol NaHSO4固体中含有1 mol Na+、1 mol HSO-4,所以12.0 g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 A;C项,不能忽略水中的氧原子;D项,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1 mol Na2O2与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9.(2013·大纲全国卷,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答案 C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结合微粒间相互关系逐一分析。

A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由于12C18O与14N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质量不相等,密度也不相等;B 项,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所含中子数不相等,1个12C18O分子含有16个中子,1个14N2分子含有14个中子;C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1分子12C18O与1分子14N2中均含有14个电子,故12C18O与14N2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项,12C18O与14N2质子数相等,质量相等的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的质子数也不相等。

10.常温常压下,往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两种气体,容器内气体的最终密度为2.2 g·L-1(折算到标准状况),则充入的气体一定不可能为()

A.NH3和HCl B.NO和O2

C.HI和Cl2D.SO2和HCl

答案 A

解析由题意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2.2 g·L-1×22.4 L·mol-1=49.28 g·mol-1。A项,M永远小于49.28 g·mol-1;B项,若生成NO2和N2O4的混合物时,符合题意;C项,Cl2过量时,气体为Cl2和HCl,符合题意;D项,M可能为49.28 g·mol-1,符合题意。11.1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2H2S+O2===2S↓+2H2O

B.2H2S+3O2===2SO2+2H2O

C.C2H4+3O2―→2CO2+2H2O

D.C4H8+6O2―→4CO2+4H2O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同时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________(填反应序号,下同);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____________。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同时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C(2)D A

解析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d前=d后,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符合要求的是反应B、C、D。p前>p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减小的,符合要求的是反应B;p前=p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不变的,只有反应C符合。(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d前>d后且V前<V后,在气体总质量

不变的前提下,则表明气体的分子数是增大的,由于分子数的增多,导致了容器体积的增大,从而造成密度的减小,符合题意的是反应D ;反应前后V 前>V 后,表明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体积减小后,仍是d 前>d 后,说明气体的质量减小,符合题意的是反应A 。 12.(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 2(g)和3体积Y 2(g)化合生成2体积Z(g),则Z 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 、B 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 。已知A 与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由此可推断A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可能是__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36 g ,体积为22.4 L ,则CO 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L ,质量是________ g 。 答案 (1)XY 3 (2)N 2(或CO 或C 2H 4) H 2 (3)11.2 14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X 2+3Y 2===2Z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Z 的化学式应为XY 3。 (2)由题意可得:n (A)+n (B)=8.96 L

22.4 L·mol -1

=0.4 mol ,则3n (B)+n (B)=0.4 mol ,即n (B)=0.1

mol ,n (A)=0.3 mol 。

设B 14M r 。

0.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2,A 可能为N 2(3)???

??

n (36 g

故V 13(气)和氧气,使容器内混合气的总压强达到p 1,点火燃烧,氧气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p 2。 (1)若丁烷燃烧的生成物只有H 2O(液)和CO 2,则p 2/p 1=__________。

(2)若p 2

p 1

=0.64,则反应前混合气中丁烷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

(Ⅱ)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在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 m L·mol -

1,O 2和N 2的混合

气体a g 含有b 个分子,则c g 该混合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所占的体积应是________L 。

答案 (Ⅰ)(1)815 (2)16% (Ⅱ)bcV m

aN A

解析 (Ⅰ)2C 4H 10+13O 2点燃,8CO 2+10H 2O

(1)由于室温下水为液体,所以p 2p 1=82+13=8

15

(2)由于p 2p 1=0.64>8

15,所以丁烷过量,产物为CO 、CO 2和H 2O(l),根据碳元素守恒,CO 和

CO 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4倍的C 4H 10的物质的量,设C 4H 10、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b ,则4a a +b =0.64,a b =421,所以丁烷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21+4×100%=16%。

(Ⅱ)设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则:

a M ·N A =

b ,则M =aN A b (g·mol -1),所以

c g 该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所占的体积应是c M ·V m =c aN A b

·V m

=bcV m aN A 。 14.某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装置如下。

部分实验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a g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的第②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气管高度,使其液面高度与水准管液面高度相平;②使装置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 ,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含a 、b 、c )。

(4)分析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并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未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②①③ (3)32c a -b

L·mol -1 (4)①无影响 ②无影响 ③偏大 解析 (3)设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 m ,由反应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可知,

生成的O 2的质量为(a -b ) g ,则(a -b )g 32 g·mol -1=c L V m ,故V m =32c a -b

L·mol -

1。

(4)①因为计算式中运用的是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因此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③未恢复至室温,则气体体积偏大,即c偏大,故V m偏大。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b07408047.html,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1)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陌生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020·茂名模拟)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下列关于三元轴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C.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D.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该分子中含有C===C双键,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由于C===C双键构成的平面结构,所以该分子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该分子含有三个C===C双键和一个碳环,而只有两个C===C双键,所以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C错误;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6H6,与苯的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2.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9O4 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解析:选B A项,由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8O4,错误;B 项,该有机物具有环酯结构,则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正确;C项,含有饱和烃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错误;D项,含有羧基、酯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羟基和羧基,则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错误。3.牛至是一种质地坚硬、树枝茂密的多年生药草,下列三种结构简式表示的物质是从牛至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可用溴的CCl4溶液将a、b两种物质区别开 C.完全燃烧1mol三种物质时消耗氧气的量:a>c>b D.a分子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到四种以上产物

高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化学总复习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盐类 (1)皓矾:ZnSO4·7H2O (2)重晶石(钡餐):BaSO4 (3)绿矾:FeSO4·7H2O (4)芒硝:Na2SO4·10H2O (5)明矾:KAl(SO4)2·12H2O (6)蓝矾(胆矾):CuSO4·5H2O (7)熟石膏:2CaSO4·H2O 2.矿石类 (1)电石:CaC2 (2)磁铁矿石:Fe3O4 (3)赤铁矿石:Fe2O3 (4)石英:SiO2 (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3.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 (2)水煤气:CO、H2

(3)天然气(沼气):CH4 4.有机类 (1)福尔马林:35%~40%的HCHO水溶液 (2)蚁酸:HCOOH (3)尿素:CO(NH2)2 (4)氯仿:CHCl3 (5)甘油:CH2OH—CHOH—CH2OH (6)硬脂酸:C17H35COOH (7)软脂酸:C15H31COOH (8)油酸:C17H33COOH (9)肥皂:C17H35COONa (10)银氨溶液:Ag(NH3)2OH (11)葡萄糖:C6H12O6 (12)蔗糖:C12H22O11 (13)淀粉:(C6H10O5)n (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类 (1)石灰乳:Ca(OH)2 (2)铜绿:Cu2(OH)2CO3 (3)王水:浓盐酸、浓HNO3(按体积比3∶1混合) (4)泡花碱:Na2SiO3 (5)小苏打:NaHCO3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有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古法炼铁 D. 火药爆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制镜利用了葡萄糖的氧化性 B.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 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 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3.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 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Fe(NO3)2已变 质 B 在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 震荡。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 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 碘强 C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 生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 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 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AgCl> AgI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所示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 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GaN表面发生氧化反应:2H2O-4 e-=O2↑+4H+ C. Cu表面的反应是:CO2+8e-+6H2O=CH4+8OHˉ D. 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迁移 5.一定温度下,向10mL 0.40mol?L-1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 N N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0)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 1.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化学式为[Co(NH3)5Cl]Cl2,摩尔质量为250.5g·mol-1,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业上可用作聚氯乙烯(PVC)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实验室制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的流程如下: 已知:[Co(NH3)5H2O]Cl3===[Co(NH3)5H2O]3++3Cl-; [Co(NH 3)5Cl]2++H2O[Co(NH3)5H2O]3++Cl-; [Co(NH3)5H2O]3+受热可以产生氨。 (1)往黄红色沉淀[Co(NH3)6]Cl2中加H2O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②,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往该沉淀中加双氧水溶液 B.步骤②,双氧水溶液要缓慢滴加,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C.步骤④,水浴温度低于85℃时产率下降,可能是因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D.步骤⑥,抽滤之后,吸滤瓶中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倒出 (3)在步骤⑥中对产品进行抽滤,选择正确操作的编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组装好装 置,将滤纸置于布氏漏斗内,用少量蒸馏水润湿→________→用倾析法将溶液转移入布氏漏斗中→________→将烧杯中剩余沉淀转移入布氏漏斗中,抽滤至干燥→________→取下吸滤瓶,用滤液冲洗烧杯中残留固体,再重新抽滤。 a.微开水龙头;b.开大水龙头;c.微关水龙头;d.关闭水龙头,拔下橡皮管;e.拔下橡皮管,关闭水龙头;f.不对水龙头进行操作。 (4)在步骤⑥中洗涤操作为先用冷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5)最终得到产品的质量为21.4g,则该实验的制备产率为__________。 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Co(NH3)6]Cl2被H2O2氧化为[Co(NH3)5H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NH3)6]Cl2+H2O2+2NH+4===2[Co(NH3)5H2O]3++4NH3↑+4Cl-或2[Co(NH3)6]Cl2+H2O2+4H+===2[Co(NH3)5H2O]3++2NH+4+4Cl-。(2)A项,步骤①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错误;B项,反应速率过快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过多,而由信息可知温度过高[Co(NH3)5H2O]3+会分解,所以应缓慢滴加,正确;D项,吸滤瓶中的液体应直接倒出,错误。(3)抽滤开始和结束打开水龙头都应该先慢后快。(4)由于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教材

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 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 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 和 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 反 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 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三者的关 系: 缓慢氧化 会引起自燃,两者都 是氧化反应

2015高考全国卷2 理综(含答案)--高清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卷面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 注意事项: 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高考化学复习全套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之全套资料 第一部分:知识篇 策略1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 金点子: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经典题: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方法: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 捷径: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油用作护肤剂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产生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应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出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 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题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方法: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一分析的。 捷径:根据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 之间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B正确。C有一个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个电子,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个非极性共价键,正确。以此得正确选项为A。 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 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 A.空气 B.石蜡 C.氨水 D.二氧化氮气体 方法: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 捷径: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选项可得D。 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定的元素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题4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 B.C2H4 CH4 C.Cl2C2H4 D.NH3HCl 方法:从极性键、非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两方面对选项进行排除分析。 捷径:解题时,可从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任选其一,先对选项进行分析,再采

2015高考全国二卷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 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选择A。 【知识点】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C 【解析】 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选择C。 【知识点】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后,CuO→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

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选择B。 【知识点】 【答案】D 【解析】 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处;B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D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选择D。 【知识点】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 c(H+)= c(OH-)+c( 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一(新课标Ⅲ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Ti 48 Sn 11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居家环境杀菌消毒 B.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太阳能光催化环境技术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D.中国华为自主研发的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 8.正四面体烷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B.与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代物有2种D.正四面体烷生成1 mol丁烷至少需要3 molH2 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氢和R 、W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3种以上 B.RY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C.X、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都依次减弱 D.R、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2 g 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 A B.2 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C.8 g 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 A 11.目前大多数城市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如图是电解法处理某生活污水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电极均为消耗型电极,不能用石墨代替 B.污水中污染物的除去是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当阳极有9.0gAl溶解时,阴极一定增重100.5g或32.0g D.电解开始时,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阴极区pH升高 12.根据有关操作与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I-有还原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一定含有Cl- C 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加 入MnSO4溶液 紫色褪去速率加快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D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紫色褪去Fe2+有还原性 13.25 ℃时,将0.10 mol·L-1 CH3COOH溶液滴加到10mL 0.10mol·L-1NaOH溶液中,lg - 3 3 c(CH COO) c(CH COOH) 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坐标是(6,1.7)。(已知:lg5=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1)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实验探究1.(2017·全国卷Ⅰ)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解析:选B制得的氢气中含有H2S、O2、HCl、H2O等杂质,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所以,应先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氧气,同时除去氯化氢(易溶于水),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硫化氢,最后用浓硫酸干燥,A项错误;氢气中混有空气加热易发生爆炸,故加热管式炉前需对氢气进行验纯,其操作为在④处收集气体点燃,发出“噗”声,则证明制取的氢气较纯,B项正确;类似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氢气一段时间,C项错误;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适合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而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且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故不能用装置Q制备氯气,D项错误。 2.气体的收集、验满、转移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有的还不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没有处理尾气。下面有一套改进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无机试剂任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关闭分液漏斗Ⅰ、Ⅱ的旋塞,用双手捂住三颈烧瓶Ⅶ,看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松手后Ⅴ中导管中有没有倒吸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如果Ⅶ中发生反应NH3+HCl===NH4Cl,去掉Ⅳ,同样可以在Ⅶ中看到大量白雾C.如果Ⅶ中发生反应的气体是氨气与氯气,现象可能是产生大量白雾,也可能是产生大量白烟 D.Ⅶ中的现象不可能为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 解析:选C用双手捂住三颈烧瓶Ⅶ,由于手的温度低,不能看到相应的现象,A不正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 全国卷1理综化学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 .2 L0.5 mol·L -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 离子数为2 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 > 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 > 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 Z 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浓度均为0.10 mol·L -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 pH 随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 3 + 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 - 1Fe 2(SO 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 将0.1 mol·L - 1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1 CuSO 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化学(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C 【解析】医用口罩能够有效阻挡病毒的进入人体感染,A不符合题意;聚丙烯树脂为合成树脂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题意;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C符合题意;疫苗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若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故A正确;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原子上,共有7种,故B正确;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D.乙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 故选D。 9.C 【解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为钠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则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Y 为铝元素。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均是10电子微粒,A正确;B、硫和氧可以形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两种共价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B正确;C、由于硫离子和铝离子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因此硫化铝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C错误;D、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则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D正确。故选C。 10.B 【解析】A.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NH4+)+n(H+)=n(OH?)+n(NO3-),溶液呈中性,则硝酸根离子个数等于铵根离子个数等于N A,A项正确;B. pH=3的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大于水解,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来自于HSO3?的电离,故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小于0.001NA,B项错误;C. 40gSiC的物质的量n=40g/40g/mol=1mol,而1mol SiC中含有Si?C键4mol即4N A,C项正确;D. 在100g质量分数为3%的甲醛水溶液中含有3g甲醛,含有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 甲醛分子中含有0.2mol氢原子,由于水分子中也含有氢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大于0.2N A,D 项正确;故选B。 11.D 【解析】A.电解池工作时,CO(NH2)2失去电子,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阴极水得电子产生H2,则阴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B正确;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高考电化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20200915005156)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④、建立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之上 池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基本概念: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理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氧化反应负极铜锌原电池正极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Zn-2e - =Zn2+ 2H ++2e- =2H↑ 溶 电解质溶液 二、常见的电池种类 电极反应:负极(锌筒)Zn-2e-=Zn2+ 正极(石墨) 2NH4++2e- =2NH3+H2↑ ①普通锌——锰干电池总反应:Zn+2NH4+=Zn2++2NH3+H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 NH 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② 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 Zn-2e -- 2 +2OH=Zn(OH) 正极(石墨) 2e - +2H 2 O +2MnO= 2OH-+2MnOOH ( 氢氧化氧锰 ) 总反应: 2 H 2O +Zn+2MnO= Zn(OH) 2+2MnOOH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 ;使用寿命提高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 正极( PbO 2) PbO 2+SO 42- +4H ++2e - =PbSO 4+2HO 负极( Pb ) Pb+SO 4 2- -2e - =PbSO 4 铅蓄电池 总反应: PbO+Pb+2HSO 2PbSO 4 +2HO 2 4 电解液: 1.25g/cm 3~1.28g/cm 3 的 H 2SO 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 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Ⅰ、镍——镉( Ni ——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 负极材料: Cd ;正极材料:涂有 NiO ,电解质: KOH 溶液 2 NiO +Cd+2HO 放电 + Cd(OH) 2 Ni(OH) 2 2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资料汇总化学与环境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资料汇总化学与环境 班级姓名学号 【专题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能源、医药、材料等 1.进一步强化差不多解题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经典题型】 题型一:化学与环境 【例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咨询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爱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能够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hv O2 +O;Cl+O3→ClO+O2;ClO+O→Cl+O2总反应:2O3→3O2 依照以上表达,回答以下咨询题: (1)在上述臭氧被氧化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中间产物 D 催化剂 (2)O3和O2是 A 同分异构体 B 同系物 C 氧的同素异形体 D 氧的同位素 【点拨】这是96年的高考题,它是一道与环境相结合的题目。这道题目要求同学们在分析了臭氧层被破坏的反应机理后,回答以下咨询题。〔1〕臭氧被氧化的反应过程中,Cl原子只显现在反应过程中,而在反应的始末都没有,因此Cl原子应是催化剂。答案应选D。〔2〕O3和O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因此应互称为氧的同素异形体。答案应选C。 【规律总结】 环境咨询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咨询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多关怀我们的家园,多关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并能够去摸索这些咨询题产生的缘故与解决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当今的环境咨询题要紧包括: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重金属及其盐的污染、沙漠化等。 【巩固】 1、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都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单质 题型二:化学与能源 【例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CO3和Na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 + 2CO32-→ 4CO2 + 4e 阴极反应式:————————————————————,总电极反应式:——————————————————。 【点拨】这是2000年的高考题,它以一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背景来命题,要紧考查化学能如何转变成电能。这道题目中所提及的电池同学们并不熟悉,那么,要解决它就要求同学们必须具有扎实的电化学知识和将所学知识与现实咨询题综合起来分析的能力。由于阴极是得电子的反应,因此在阴极的电子的是O2,O2+CO2+4e=CO32-。将阴、阳两极的反应式叠加可得总反应式:2CO+O2=2CO2 。 【规律总结】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一(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种数为2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 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3 C .3:2 D .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 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 N N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