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精选.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精选.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精选.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精选.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放射科应急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放射科安全隐患排查计划 科室安全检时间:周五下午 例行安全检查内容: 1.放射科科室各机房和库房应防护门窗状况。 2.防盗、防火设施。 3.放射科科室设备、配电柜的安全接地,安全可靠。 4.消防设施,确保能正常使用。 5.全部检查设备,安全运行。 6.对设备进行除尘处理。 7.检查机房空调,保证安全有效可用。 8.医生及病人防护用品无缺失。 9.安全检查时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放射科 2015年8月 放射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我科室根据医院下达关于“安全隐患大检查”的要求,根据上级领导要求对科室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为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整改方案的要求,为此成立工作整改领导小组,负责科室整改工作。 组长:张建刚 成员:王俊豪谢力健彭云海张志伟高卫青滕文军段玉荣 此次整改活动开展了对消防安全通道、消防设施配备使用,重点部位:用电线路、药品、库房、重要仪器、安全保卫工作,夜间值班工作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 一、房屋情况:影像中心二楼楼顶漏水,对科室大型设备安全及患者造成重大隐 患,现以向相关科室通报,尽快解决。 二、供电情况:放射科大型设备均采用单电源供电,且电源经常出现短暂断电情 况,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害。现以向医院主管科室、领导及供电局上报。希望为大型设备提供备用电源。 三、防火防盗:科室各楼层均配有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无失修现象。并积 极组织职工学习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紧急疏散标识:科室应急灯及疏散标识统一安装订做,以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 患者与其他人员快速的逃离事故现场。

放射科应急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处理放射科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制定如下应急处理预案: 科室应急组织及职责: 科室应急小组组长:放射科主任 成员: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严格执行放射科各项工作制度及规定,组织实施可能各项意外事件发生的处理和上报 科室意外应急事件的上报制度: 放射科发生意外应急事件后,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积极处理的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在其指导下工作。 放射科定期自查与监测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放射科的医疗治疗、设备性能、抢救物品及药品等进行检查和维护,配合省、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定期监测与检查,以预防各项意外、应急事件的发生,并保障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进行。 应急事件处理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科室各项相关制度与操作规程,做好科室的质量控制,执行科室自查与监测,并配合医院及上级各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为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做好保障。 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2.及时上报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组织封闭现场,消除可能导致辐射污染突发事件扩大的隐患;

4.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5.事故处理必须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放射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 6.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7.负责组织抢救、转运伤员; 8.组织灾害消除后重建和环境保护; 9.组织进行总体善后处理。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放射科各项应急控制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责任制,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进行需要的影像学检查,要有高度责任心,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病人。并详细、完整、准确初具诊断报告,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2、做好传染病防治、消毒及隔离工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 3、为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正常启动,本科室要积极配合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各科室的工作,保证检查到位。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知识的掌握及诊治技能,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实施办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加强科室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6、检查诊断室要保持通风、清洁。一旦接诊传染病、疑似传染

放射科应急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放射科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和处理放射科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制定如下应急处理预案: 科室应急组织及职责: 科室应急小组组长:放射科主任 成员: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严格执行放射科各项工作制度及规定,组织实施可能各项意外事件发生的处理和上报 科室意外应急事件的上报制度: 放射科发生意外应急事件后,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积极处理的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在其指导下工作。 放射科定期自查与监测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及安全防护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放射科的医疗治疗、设备性能、抢救物品及药品等进行检查和维护,配合省、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定期监测与检查,以预防各项意外、应急事件的发生,并保障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进行。 应急事件处理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科室各项相关制度与操作规程,做好科室的质量控制,执行科室自查与监测,并配合医院及上级各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为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做好保障。 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 1.放射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2.及时上报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组织封闭现场,消除可能导致辐射污染突发事件扩大的隐患; 4.放射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5.事故处理必须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放射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 6.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7.负责组织抢救、转运伤员; 8.组织灾害消除后重建和环境保护; 9.组织进行总体善后处理。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放射科各项应急控制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责任制,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进行需要的影像学检查,要有高度责任心,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病人。并详细、完整、准确初具诊断报告,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2、做好传染病防治、消毒及隔离工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 3、为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正常启动,本科室要积极配合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各科室的工作,保证检查到位。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知识的掌握及诊治技能,组织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实施办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加强科室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放射影像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放射影像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迅速判断病情,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呼之无反应时,立即呼救,通知医生。 立即将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2次。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下1/3段,右掌压在左手背上,双臂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按压频率为成人至少100次/分,婴幼儿100—12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之比30:2。 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吸氧,遵医嘱给药。 抢救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准确及时记录。 流程: 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转运患者至急诊科→及时记录 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注射,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上级医生及急诊科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药,如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窒息病人急救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如遇病人发生窒息,立即使病人头偏向一侧,查明原因; 如为义齿,徒手掏取; 如为气道坠物,准备吸引器装置,进行吸引; 如为舌后坠,将下颌向上托起,用舌钳拉出; 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流程: 如遇窒息,查明原因→取有效措施→吸氧(6-10L/分) →通知上级医生及麻醉科,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监测生命体征至病情稳定。 发生坠床/跌倒应急预案及流程

放射科应急预案

放射科安全隐患排查计划 科室安全检时间:周五下午 例行安全检查内容: 1.放射科科室各机房和库房应防护门窗状况。 2.防盗、防火设施。 3.放射科科室设备、配电柜的安全接地,安全可靠。 4.消防设施,确保能正常使用。 5.全部检查设备,安全运行。 6.对设备进行除尘处理。 7.检查机房空调,保证安全有效可用。 8.医生及病人防护用品无缺失。 9.安全检查时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放射科 2015年8月

放射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我科室根据医院下达关于“安全隐患大检查”的要求,根据上级领导要求对科室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为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整改方案的要求,为此成立工作整改领导小组,负责科室整改工作。 组长:张建刚 成员:王俊豪谢力健彭云海张志伟高卫青滕文军段玉荣此次整改活动开展了对消防安全通道、消防设施配备使用,重点部位:用电线路、药品、库房、重要仪器、安全保卫工作,夜间值班工作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 一、房屋情况:影像中心二楼楼顶漏水,对科室大型设备安全及患者造 成重大隐患,现以向相关科室通报,尽快解决。 二、供电情况:放射科大型设备均采用单电源供电,且电源经常出现短 暂断电情况,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害。现以向医院主管科室、领导及供电局上报。希望为大型设备提供备用电源。 三、防火防盗:科室各楼层均配有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无失修 现象。并积极组织职工学习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紧急疏散标识:科室应急灯及疏散标识统一安装订做,以确保出现 紧急情况时患者与其他人员快速的逃离事故现场。 五、排水系统:科室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所有排水设施进行彻底检查, 对阻碍正常排水的管道进行全面清理,以确保排水通畅。

放射科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国家对放射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和报告、立案制度的原则,必须在24h内对初步确诊的3级放射事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2级以下的事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 二、3级事故以口头方式报告时,必须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累人数、当地处理、患者的严重程度。并报告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传真号及主要联系人的手机号码。 三、放射事故的年度报告按统一制定的“申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和“事故卫生监督监测年报表”格式报告。 四、报告内容 (1)事故单位和人员的事故报告。 (2)调查事故的证明材料和取证资料。 (3)处理事故的技术资料。 (4)事故的危害影响评价。 (5)受辐射人员的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有关资料。 (6)填写“放射事故报告表”、“放射事故阶段报告”、“放射事件登记”。

五、辐射事故的防范措施 1.放射科积极做好常见辐射事故技术分析。 2.强化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放疗技术规程操作,杜绝事故发生。 3.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机器运行正常。 4.一旦发生一般性故障,不能检查病人时,立即关闭设备开关,断 开故障设备的电源,并在操作台上放置“此设备禁止使用”的标识。立即通知门诊领导,聘请厂家或有关专家进行维修,记录设备发生过账时的状态。同事,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5.如果设备出现不能人为控制的连续曝光的情况时,应紧急切断该 设备的电源,将事情立即报告给门诊领导,如病人受到不应有的过度照射时,要上报医院,组织专家对病人进行检测和观察治疗。 6.出现不可预知的重大事故,涉及到人生安全时,立即关闭科室内 所有电源,从安全门紧急、有序疏散病人,同时向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在保证病人安全撤离后,工作人员尽快离开现场。 年月日

放射科碘过敏应急预案

放射科药物过敏应急预案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 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三、【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 做过敏试验→ 阳性患者禁用此药→ 该药标记、告知家属→ 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 现用现配→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首次注射后观20~30 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 平卧→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改善缺氧症状→ 补充血容量→ 解除支气管痊孪→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演练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放射科应急预 案演练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总则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为使本中心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受检者、工作人员、公众以及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一)本中心成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成员: 应急处理电话: 后勤保障组成员: 资金保障组成员: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中需要的物资、通讯、技术的供需,并对各种应急物资、设备等进行定期检验,确定应急物资和设备维持在可用状态。资金保障组负责供应应急中各类需求的资金输出。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超剂量照射事故,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4、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环保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5、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当结束曝光时,如果还能听到驱动电机的声音,或者曝光指示灯还亮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按下应急按钮,断开主电路器(即关掉整机动力电源)。 2、如果有病人在诊断位置上,应将病人迅速从诊断位置移开,并记录下病人已接受的照射剂量。 3、操作人员不得试图再次开机,应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在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

单县人民医院 医院放射安全应急演练、总结、评价记录 一、演练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护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 2017年 11月 15 日 19 时 30 分,我院放射科CT机在做检查曝光时,由于CT机故障造成控制台控制失控,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射线无间断照射被检查者,放射科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终止曝光。迅速把病人从检查床移出,并立即报告辐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组织领导 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此次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成立了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现场处置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组织。 (一)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明军

副组长:崔本健 成员:张传强许赞 主要职责: 1、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指挥协调工作,调度人员,联络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 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 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并安排受照人员的健康体检及相应救治工作。 5、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6、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立案调查,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现场处置组 组长:张允俭 副组长:崔文胜 成员:蔡洪雷赵连忠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科室应急准备工作,调度科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辐射事故所致的危害,加强医院射线装置的安全监测和控制等管理工作,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受检者以及装置周围人员的健康安全,避免环境辐射污染,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响应预案。 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安部令2001第16号《放射事故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第46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2.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科涉及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内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造成人员及设备设施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工作。放射危险性的主要表现:当发生意外及人为等原因(如射线装置失控)时,会发生工作人员或公众受到意外照射。 二、放射科放射事件应急小组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以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放射科停电应急演练

放射科停电应急演练内容 一、演练目的 1、通过演练,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病人和医院财产安全,维护医院安全和医疗秩序稳定。 2、通过演练,增强职工的应急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院处置供电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此次停电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成立了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现场处置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组织。 (一)停电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皮永芳 副组长:李文华 成员:董明兰方永平刘黔缨李晓琴袁国安 主要职责: 1、启动《停电应急处理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指挥协调工作,调度人员,联络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2、对停电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停电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停电后未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 4、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停电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5、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停电事故进行调查,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现场处置组 组长:张启芳 副组长:张太明 成员:张继荣杨杰钢彭学兰蔡丽陶李小明赵红梅李华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科室应急准备工作,调度科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停电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及时疏散病人; 3、迅速、正确判断事故原因,将事故情况报告停电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三、事件设定 1、2013年4月日下午16:40分放射科CT、DR检查室在为病人(张太明、杨杰钢)做检查过程中突然断电,所有设备全部处于瘫痪状态。 2、当班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科主任16:43分电话向总值班、院办公室、设备科报告事故情况,请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四、应急处理 16:43分立即启动科室停电应急预案,科主任(张启芳)组织科室所有在班人员及时疏散病人同时向病人及病人家属做好解释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 演练地点:放射科 演练时间:2018年6月19日 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 演练目的:提高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 演练过程: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2018年6月19日下午14:00 首先由全科门诊孙主任讲解了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按规范操作演示。14:15分放射科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应急演练,孙主任现场指导和总结。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CR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全科门诊; 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 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次。要求使胸骨下陷>5cm(婴幼儿为4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100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2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

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如此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4.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抢救药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同时交全科门诊医师主持抢救,作好记录。 经过的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入抢救室进一步治疗。抢救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协调有序,忙而不乱,在全体放射科及急诊抢救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这名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通过演练,放射科个别人操作不够规范,步骤不够流畅,配合有欠缺,应事后大家加强操作练习,要求放射科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对照演练脚本,掌握所在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通过这场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保障急救患者的医疗安全。 抢救流程: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转运患者至急诊科→及时记录 参演人员:李建彬李相峰田义亮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总结分析、整改措施51062

县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放射安全应急演练、总结、评价记录 一、演练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护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 2015 年4月15 日19 时30 分,我院放射科CT机在做检查曝光时,由于CT机故障造成控制台控制失控,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射线无间断照射被检查者,放射科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终止曝光。迅速把病人从检查床移出,并立即报告辐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组织领导 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此次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成立了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现场处置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组织。 (一)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指挥协调工作,调度人员,联络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 2、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 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等方面的工作,并安排受照人员的健康体检及相应救治工作。 5、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6、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立案调查,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 (二)现场处置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科室应急准备工作,调度科室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影像科放射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及记录 一、演练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卫生部门与环保部门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及《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 2014年10月16日15时,我院影像科透视X机在做检查曝光时,突然控制台控制失效,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 射线不间断照射。影像科工作人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对辐射区范围的病人立即疏散撤离。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抢险,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演练方案 演练地点:放射科 演练时间:2014年10月16日15时 演练科目:放射事件 演练内容:影像科内现场人员处置能力、紧急救护、人员疏散与配合情况。 演练方法:采取实景设置,实兵展开、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参演。 演练流程:本次演练由影像科、医务科、保卫科、后勤、总务科精心策划的以射线泄漏事故为背景演练。 2014年10月16日下午15点,X线室医生正为病人做CT检查时,操作台突然控制失灵,X线持续照射不能停止。 操作员在关闭X线机无果后,强行关闭总电源,影像科其他工作人员闻讯后立即疏散病人离开放射污染区,同时影像科主任电话上报上级分管领导和医务科。 15点10 分,院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

案》,并组织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指挥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对射线泄漏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指挥救援行动。同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15点15 分,后勤保卫科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协助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射线伤害,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保护好现场。 15点18 分,由于长时间的X线照射,受检病人被超剂量照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四肢瘫软现象。救护组立即对其救治,并送入急诊科观察室观察。另发现一名精神不稳定病人,立即由管海生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情绪安抚。 15点30 分,病人情绪逐渐稳定,收入急诊科观察室留观治疗。经过紧急救助,事故险情得到控制,被照射患者经过系统的检查治疗后,脱离了危险,继续观察治疗。 四、总结点评 院领导讲评,现场人员处置能力、紧急救护、人员疏散与配合情况良好。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射线安全日常管理,做好机器的定期及日常保养工作,重视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XX医院医务科 2014年10月16日

放射科危重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及汇总分析

放射科危重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及汇总分析

————————————————————————————————作者:————————————————————————————————日期:

演练项目:放射科危重病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地点:门诊二楼CT室 演练时间:2011年5月20日 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 演练目的:提高影像科人员应对危重病的应急抢救能力和与急诊科的协同性演练过程:首先,由影像科张祖彦主任对碘对比剂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同时,强调每天正式检查前对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检查的重要性,要求放射科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可能承担的岗位并对照演练脚本,掌握所在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17:45放射科陈光英护士长一声令下,演练开始。 按照演练预案,在CT增强造影时,病人发生过敏反应。护士通过检查窗口突然发现病人异常,迅速通知技术员停止扫描,并进行过敏反应判断,确定为过敏反应时(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立即停止使用造影剂,退出扫描床,紧急启动“放射科造影剂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救应急预案”,放射科护士(邢梅玲)迅速给患者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连接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同时检查技师迅速通知急诊室、科室住院总医师,并上报护士长及放射科主任,随即推平车,与CT一室技师护士一起将病人移到平车上;不到一分钟,住院总医师张继国到场,询问病情和观察病人后下医嘱,护士为病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补偿血容量;发现有呼吸抑制及心脏骤停时,CT二室技师胡潇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约5分钟,急诊科医生王昌元、护士江芹及一名护工赶到现场,放射科在场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15分钟后,演练结束,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全情投入。 演练过后,张祖彦主任和邢梅玲护士长认真组织演练人员及观摩人员进行讨论。首先对此次演练做了肯定,特别赞扬了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演练前未得到通知的情况下能在五分钟之内背着大量的急救物品到达现场,突显了我院急诊科的反应速度和急救能力。同时,指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及不足:一是技师、护士人员和急救部医生的配合还需提高,如放射科护士没有主动汇报病情、住院总医师对急救用药不太清晰、急诊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是演练后没有积极地做接下来的抢救工作;二是除颤仪的使用还需熟练掌握;三是徒手心肺复苏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演练完成后参演人员没有一个演练人员执行手卫生(演练前未交待)等。并就细节环节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流程,使得一旦有医疗技术损害发生,就能够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 通过这次学习演练,使大家巩固了原有急救知识,掌握了抢救的步骤和要点,规范了急救流程;加强了医生、技师、护士的分工合作,融洽了关系,营造了和谐协作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放射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危重症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科室医疗安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放射科应急演练

放射科过敏反应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药物过敏事件早发现,速报告,速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我院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次应急演练预案。 二事件设定 2019年2月26日下午三点半,病人在CT室做增强时出现过敏反应,放射科工作人员积极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并转移病人到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三组织机构 成立了放射科过敏反应应急抢救小组 组长:苗成林 副组长:杨建松宋爱云 成员:急诊科值班医师,放射科值班技师、护士、医师。 职责:放射科过敏反应应急抢救小组在组长领导下负责造影过敏病人的救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四演练项目 演练地点:CT室 演练时间:2019、02、26 演练科目:放射科过敏反应应急抢救演练

1 演练内容:发生过敏反应,放射科现场处置及与急诊科联合抢救病人的能力。 2 演练方法:采用实景设置,实兵展开,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3 参加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放射科急诊科 4 演练流程: 本次演练以放射科发生过敏反应进行应急抢救 演练。2019-02-26下午3点30分,CT增强检查时病人突然出现异常反应。技师立即停止扫描,停止打药,通知医师,启动放射科造影反应应急抢救预案:技师及护士立即进入机房,退出检查床查看病人,医师立即上报科主任、急诊科,到现场参加抢救,若病人发生轻度反应,嘱病人安静休息,医嘱护士给病人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若病人发生中度反应,呕吐、头痛,给予病人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无高血压、甲亢、心脏病患者,给予病人肾上腺素0.5-1.0ml皮下或肌内注射;若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现场立即实行心肺复苏。急诊科医师接通知到场,协助急诊科医师转运病人到急诊科进一步救治。该例病人发生轻度反应,医师嘱病人安静休息,医嘱护士给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3点32分,急诊科医师到达现场,协助急诊科医师护送病人至急诊科观察。3点35分病人症状缓解,情绪稳定,在急诊科继续观察。 五演练总结

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放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辐射事故所致的危害,加强医院射线装置的安全监测和控制等管理工作,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

员、受检者以及装置周围人员的健康安全,避免环境辐射污染,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响应预案。 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安部令2001第16号《放射事故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第46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2.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科涉及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内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造成人员及设备设施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工作。放射危险性的主要表现:当发生意外及人为等原因(如射线装置失控)时,会发生工作人员或公众受到意外照射。 二、放射科放射事件应急小组 三、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二)应急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四)各种事故处理以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修订稿

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放射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及《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规定及上级卫生部门与环保部门要求。为规范和强化我院应对突发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提高工作人员对放射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此次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成立了应急演练考核小组,医务科负责组织演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演练内容? 1、时间:2017年12月5日16点0分 2、地点:影像中心介入室 3、演练方式:实景设置,实兵展开、实际操作 4、参演科室:影像中心、医务科、设备科、急诊科、总务科、保卫科、公共卫生科等。

5、设定事件:医院放射科介入室DSA机在给病人做检查治疗时,突然控制键控制失效,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射线无间断照射被检查者,放射科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终止曝光。迅速把病人从检查床移出,并立即报告放射防护委员会,启动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四、考核内容: 1、影像中心工作人员 ⑴、切断电源,终止曝光。 ⑵、通知其他工作人员迅速离开事故现场。 ⑶、迅速上报科主任、设备科、医务科及院领导。 2、医务科 ⑴、5-10分钟内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组织协调。 ⑵、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院领导,通知设备科、总务科、保卫科、急诊科、公共卫生科到现场救助。 ⑶、组织相关人员估算患者受X线照射的程度。 3、设备科 ⑴、接到报告后5-10分钟内到达现场。 ⑵、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查,排查事故原因。 4、保卫科 ⑴、接到报告后5-10分钟内到达现场。 ⑵、进行现场警戒,疏散无关人员,保护好现场。 5、急诊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