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水大桥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Word 文档

蒸水大桥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Word 文档

蒸水大桥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Word 文档
蒸水大桥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Word 文档

蒸水大桥加固加宽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①《衡阳市蒸水大桥加固加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2009年9月

②《衡阳市蒸水大桥竣工图》1979年5月

③本工程招标文件及补遗、招标施工图以及现场情况。

④本工程有关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图中的设计说明。

⑤上述设计说明中明确要采用的国家、部颁、施工技术(验收)规程、规范。

⑥现行的与本工程相关的各种工程技术规范:

2、执行标准与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桥梁施工常用数据手册》、

《脚手架实施规范》BS 5975-8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0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脚手架实施规范》BS 5975-82等规范编制

二、设计背景

1. 主要施工内容

(1).主拱圈加固, 采用三面外包增大截面的方法加固,在原拱肋下方浇注30cm厚的劲性骨架混凝土底板,新拱肋同时向两侧各外扩15cm。每条拱肋下方新增的劲性骨架由两根槽16型钢组成,通过植筋的方式和原桥主拱圈相连,采用自流平微膨混凝土进行浇注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桥面系拓宽加固, 桥面增设钢筋混凝土刚性层,两侧悬臂出去形成人行道板。

2.总体施工顺序

本桥维修加固的总体顺序是先卸载,再加固,最后施工拱上建筑及桥面系与附属。原有拱上建筑的拆除须对称、均衡、分步进行,必须保证三跨同时从两端向跨中对称进行,桥梁结构恢复的时候需要按相反的方向三跨同时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均衡、分布进行。

3.桥梁现状

原蒸水大桥位于107国道衡阳段,始建于1979年,桥梁全长181.74m,为3×50m双曲拱桥,桥面组成为:3.0m(人行道)+14m(车行道)+3m (人行道)=20m,旧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

根据旧桥的检测报告及对现有交通流量分析,随着旧桥服役年数的增长,现有桥梁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交通的正常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 设计标准

对旧桥维修、拓宽加固后,荷载等级:公路-Ⅱ级,人群3.5KN/m2,设计车速:40Km/h,横断面组成:2.75m(人行道)+2.25m(非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3.25m(机动车道)+0.5m(双黄线)+3.25m(机动车道) 3.5m(机动车道) +2.25m(非机动车道)+2.75m(人行道)=24m

5. 现场数据

(1).水位数据:进场11月1号,水位49米左右,进入12月,水位51米左右.

(2).船舶数据:进场11月1号,通行船舶20左右,(因水位过底,航道水位不到3米,大型船舶不能靠岸),进入12月,通行船舶40多 .

(3).航道数据:大桥原设计航道为7级航道,通行船舶吨位为最高50吨,经观察发现,通行船舶基本为砂砾船,吨位基本大于300吨,部分超过1000吨。

(4).船舶尺寸数据:4船舶尺寸,高7.5米、宽14米、长50米(加输送带80米)。

(5).河道特点:大桥河道呈大S形,位取S中腰,上游有西合铁路桥,河道内岸距离不到150米,下游有新修雁栖大桥,河道内岸距离不到300米。因水位受下游水电站开闸水位控制,春季水位基本保持正常水位,洪水期水位有上升,但流速小,河道水流特征已基本同水库。

(6).拱桥自身特点:大桥三跨拱形结构,正常水位拱脚距水平面为4.5米,拱顶距水平面为11米,通道采取贝雷梁方式被否决。

三、设计意图

a)操作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措施,满足主拱圈加固施工,桥宽20米下部拱肋加固,民工可借助此架将每条拱肋下方新增的劲性骨架由两根槽16型钢,通过植筋的方式和原桥主拱圈相连,形成钢结构拱肋。利用此平台对老混凝土进行凿毛,新增钢结构外侧进行装模,采用自流平微膨混凝土进行浇注,对新增钢结构形成保护,并保证与老拱肋连接形成整体。

b)施工通道

拱肋加固施工,操作人员到达作业点所需通道,材料中转(植筋钢筋、槽16型钢、修补裂缝用料、植筋用胶)。

四、拟采用的施工方案简图

1.蒸水大桥简图

原蒸水大桥位于107国道衡阳段,始建于1979年,桥梁全长181.74 m,为3×50m 双曲线拱桥,桥面组成为:3m(人行道)+14m(车行道)+3m (人行道)=20m。

2.横截面脚手架示意图

架距19-1.1*1.5( 加宽人行道6-0.5*1.5,施工通道4-0.7*1.5)

3. 纵向脚手架示意图

架距1.5*1.5 (最外排脚手架高出路面1.2~1.5米作防护栏)

4. 跨中拱肋梁加固施工支撑系统脚手架示意图

5. 脚手加横向加固措施(斜支撑杆加强)

6. 施工通道采取分段施工措施

施工通道设在新加宽人行道板下方,供人工搬运架管架设脚手架,加固拱肋人员及材料运输通道(如图一),新加宽人行道板砼施工前,此通道用架管、扣件将其封闭成为一整体(如图二)。

(图一)预留施工通道位置示意图

(图二)架设脚手架、加固拱肋时预留施工通道

(图三)人行道板施工时通道封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