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61583教学提纲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61583教学提纲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61583教学提纲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61583教学提纲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61583

一、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各型病原体不同,但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护理评估】

1. 病史

2.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及瘙痒,皮下有无瘀斑、牙龈有无出血。

4. 注意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如腹围、腹壁静脉有无曲张、移动性浊音情况、肠鸣音等,了解有无腹水及腹膜炎等临床体征。

5. 观察患者的神志及言行表现,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楚,性格和行为有无异常。

【主要护理问题】

1. 活动无耐力与营养代谢功能降低、病毒感染引起基础代谢率增高、食欲减少有关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耗性疾病,患者食欲低下,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防治要点及转归情况。

4. 潜在并发症:出血、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 指导病人及家属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

2. 向病人说明营养与疾病的关系,鼓励病人尽量多进食,给予高碳水化和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并注意色香味。指导病人少食多餐,告诉病人戒烟戒酒,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周测体重一次。

3. 急性期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逐渐恢复活动。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遵医嘱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护肝药物。

4. 协助病人改变体位,每2小时1次,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加强营养,对皮肤瘙痒的病人鼓励使用碱性苏打水擦身,每天早晚协助患者温水擦身一次。

【健康指导】

1. 宣传消毒隔离的方法,预防传染,甲、戊型肝炎为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为血液隔离。患者的牙刷,剃刀、毛巾不可与家人共用,不将嘴嚼过的食物给儿童吃。同时,关好纱窗,消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

2. 指导病人进食清淡饮食,流质或半流质,食欲好转后给予营养丰富饮食。

3.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休息有利于肝脏的恢复。

4. 讲明使用干扰素后第一天会有发热、疲劳等不适,个别患者会有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不振等。请患者不必惊慌。

5. 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要让他认识到心理负担重,对疾病恢复的影响、要让他充分认识到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正确配合治疗。

6. 患者出院时在休息、饮食用药等问题给予具体指导,嘱患者按时复查,以便于能对复发做到早期发现。对慢性肝炎患者让其了解复发的诱因,如酗酒、劳累,等诱因。

【护理评价】

1. 病人及家属的隔离及有关护理治疗的知识有所了解。

2. 体重是否增加、血清蛋白水平是否正常、病人饮食情况如何,食欲有无改善。

3. 病人日常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病人能否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合理安排休息及活动。

4.皮肤瘙痒症状是否减轻、有无皮肤发红及破损。

二、肺结核病人护理常规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器官,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为常见。排菌患者为主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护理评估】

1. 病史

2.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3.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

4.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午后低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夜间盗汗等。

5.有无接触史,了解病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

【主要护理问题】

1.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粘稠、疲乏、咳嗽无力有关。

3. 潜在并发症:胸膜炎、感染性休克。

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低热、代谢率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人呼吸、体温变化情况,观察病人胸痛的性质、程度及呼吸困难的程度,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用药反应,若病人出现感染性休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观察面色,神志、肢体末端温度等,及时发现休克先兆,遵医嘱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抢救药物及设备。

2. 高热期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协助口腔护理,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30分钟量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遵医嘱给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并注意保暖。

3. 遵医嘱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病人咳嗽的性质,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和气味。并注意有无咯血,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咯痰,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2次短促的咳嗽,将痰重深部咳出,必要时吸痰。指导病人采用体位引流法促进痰液排出,每日1-3次,每次15-30分钟,体位引流应在餐前1小时进行,引流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

应,严防窒息,对老年体弱者应慎用,缺氧明显时给予吸氧,痰液粘稠者遵医嘱使用雾化器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4. 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用药,介绍有关药物的剂量、用法,并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取得家属及病人的主动配合。

5. 向病人讲解摄取足够营养对满足肌体基本需求,保持和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每周称体重。

6. 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健康指导】

1.宣传消毒隔离的方法,预防传染;严禁随地吐痰,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尽可能和家人分餐、分床、分筷、分毛巾等。物品定时消毒。

2.定期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讲明药物治疗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五大原则的重要性;介绍有关药物的剂量、用法取得家属及病人的主动配合。

4.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注意营养搭配和饮食调理。

5.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复发。

【护理评价】

1. 病人体温在38.5以下。

2. 病人能有效地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病人未并发胸膜炎,病人生命体征正常,肢端温暖。

4. 病人体重有所增加,白蛋白、血红蛋白值在正常范围。

三、水痘病人护理常规

水痘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起病急,有中度发热、乏力、咽痛不适等。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黏膜分批迅速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

【护理评估】

1. 咽痛,乏力等症状。

2. 病史有接触史,流行病史,发热,体温在38.5~39.5℃,评估皮肤情况。

3.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增高。

【主要护理问题】

1.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有关。

2. 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病人伴有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肺炎的表现,或有头痛抽搐、瞻望、昏迷等脑炎的症状时应积极救治,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住单人间,由专人照顾,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防感染其它疾病。

2.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为出诊后7日,或至全部疱疹干燥后结痂为止。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4次,紫外线消毒空气。呼吸道隔离要求:感染相同病原体可同病室,接触病人时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和戴手套;接触病人或污染及护理下一个病人之前要洗手;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后弃去,痰具每日消毒,病人到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时应戴口罩。

3. 防止疱疹感染的措施:忌搔抓,勤剪指甲、婴幼儿可包裹双手戴布手套;瘙痒者,外涂炉甘石洗剂或2%~5%碳酸氢纳液洗拭,瘙痒不安者可遵医嘱给予抗组胺药物或镇静剂;疱疹破溃者,局部可涂2%甲紫或百多邦软膏。疱疹部位尽量暴露,以保持干燥。与皮疹直接接触的床单、被单、内衣应平整、柔

软,勤换洗,发疹严重及疱疹感染者,观察皮疹发展情况,若发现有继发感染症状(如丹毒、蜂窝组织炎等),要迅速通知医生,遵医嘱尽快给予抗生素治疗。

4. 口腔疱疹每天用盐水或2%~3%碳酸氢纳液含涑1分钟。

5. 给患者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的流食、半流饮食。

【健康指导】

1. 告诉患者该病有传染性,需呼吸道隔离,家属接近病人时要戴口罩。

2. 出疹期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3. 切勿搔抓患处。

【护理评价】

1. 全身皮肤完整。

2. 未发生感染。

四、细菌性痢疾病人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慢性菌痢一般不发热,以长期腹泻为主。

【护理评估】

1. 生命体征,有无皮肤苍白、冷汗、脉搏细数、尿少、血压下降。

2. 记录大便次数、颜色和量、有无脓血及里急后重。肠鸣音情况。详细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主要护理问题】

1. 腹泻与肠道痢疾杆菌感染有关

2. 疼痛:腹痛与炎症导致肠蠕动增加,肠痉挛有关

【护理措施】

1.观察腹泻程度、记录每天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和量,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持续时间等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日常生活。采集便标本应取脓血部分,2小时内送检。

4.嘱病人合理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吐泻严重者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提供良好的环境。尊重关心病人,使其具有良好心境。

5.伴有高热症状的病人,按照高热病人常规护理。

6.腹部剧痛的病人,遵医嘱应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腹泻后进行肛周护理。

【护理评价】

1. 病人诉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恢复正常。

2. 病人主诉无腹痛。

【健康指导】

1. 做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 饮食以易消化,富于营养,无刺激性为主,合理调整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3. 指导病人掌握腹泻期间防止脱水的措施。

4. 向病人讲解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

5.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餐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