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

原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微波感应控制器使用直径9厘米的微型环形天线作微波探测,其天线在轴线方向产生一个椭圆形半径为0~5米(可调)空间微波戒备区,当人体活动时其反射的回波和微波感应控制器发出的原微波场(或频率)相干涉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量经HT7610A进行检测、放大、整形、多重比较以及延时处理后由白色导线输出电压控制信号。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内部由环形天线和微波三极管组成一个工作频率为的微波振荡器,环形天线既做发射天线也可接收由人体移动而反射的回波。内部微波三极管的半导体PN结混频后差拍检出微弱的频移信号(即检测到人体的移动信号) ,微波专用微处理器HT7610A首先去除幅度太小的干扰信号只将一定强度的探测频移信号转化成宽度不同的等幅脉冲,电路只识别脉冲足够宽的单体信号,如人体、车辆其鉴别电路才被触发,或者两秒内有2~3个窄脉冲,如防范边沿区人走动2~3步,鉴宽电路也被触发,启动延时控制电路工作。如果是较弱的干扰信号,如小体积的动物,远距离的树木晃动、高频通讯信号、远距离的闪电和家用电器开关时产生的干扰予以排除。最后输HT7610A鉴别出真正大物体移动信号时,控制电路被触发,输出2秒左右的高电平,并有LED2同步显示,输出方式为电压方式,有输出时为高电平(4伏以上),没有输出时为低电平。

微波专用的微处理器HT7610A的时钟频率为16KH,当初次加电时,系统将闭锁60秒,期间完成微处理器的初始化并建立电场,这时LED1点亮60秒后熄灭,系统自动进入检测状态,当检测到有效信号时,将有5秒信号输出,并由指示灯LED2同步显示。

控制器的外形上图所示,面板上设置有灵敏度调整孔,可以使监控距离在1~7米范围内可调,顺时针转动距离变远,逆时针转动距离变近, LED1、LED2用于指示TX982的工作状态,米长的双芯屏蔽线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其中红色线用来接正电源,白色线接输出,铜网屏蔽层接电源负极,必要时可以用类似电缆加长至50米以内使用。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电源电压为12~16V的整流变换器供电,静态耗电量在5MA左右。

输出形式为电压方式,有输出时为高电平(4V以上),静态时为低电平,使用请参考下图

这是微波人体传感器驱动继电器的电路图: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工作非常可靠,一般没有误报,是以往红外线、超声波、热释电元件组成的报警电路以及常规微波电路所无法比拟的,是目前用于安全防范和自动监控的最佳产品。所以非常适合在仓库、商场、博物馆或者金融部门使用,具有安装隐蔽、监控范围大、系统成本低的优点。

2。典型应用

注意:早期的高可靠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采用的是三极管开漏下拉输出,应用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纸,最新的高可靠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采用的是电平输出,使用稍做变化!

下面介绍运用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制作的两例实用电子装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线路新颖简单,实用性强,制作容易,性价比高。

一、自动感应灯

该自动灯可以自动识别周围环境光的亮度,能够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不会误动作,可靠性高,而且电路的工作状态不会受自身灯光的干扰,可以广泛地运用在走廊、卫生间、庭院等场合实现自动照明。自动感应灯的电路如图1所示:由C1、C2、R1、DW、D1组成典型的电容降压电路,向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和 CD4011提供11V直流工作电压, CD4011BP是COMS四与非门集成电路,当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检测到有人活动时,白线输出下拉电平10秒,A 点变成低电平经F1反相后变成高电平,R3和光敏电阻GM组成光控电路,白天GM阻值较小,B点经分压后低于1/2电源电压为低电平,与非门F2封锁输出高电平通过R4使C3上的电压充至电源电压,夜晚GM的阻值较大,B点为高电平,此时如果有人在监控范围内活动,F1输出高电平,共同使F2开通输出低电平,经F3、F4反相后变成高电平,通过R5使双向可控硅BCR导通,灯泡点亮。如果人员离开监控范围,TX982停止输出A点重新变成高电平,经F1反相后变成低电平,F2封锁,输出高电平通过R4向C3缓慢充电,约30秒后C3上的电压大于1/2电源电压实F3、F4翻转,BCR截至灯泡熄灭。该电路的可靠性较高,站长用该电路制作的走廊灯已经可靠工作了近一年。

二、遥控型入侵报警器

遥控型入侵报警器如图2所示:电源部分由12V/的铅酸蓄电池和LM317组成恒压、限流浮充电不间断电源,可以确保蓄电池随时处于充足电状态,能够使报警器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正常工作。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为。LM317接成恒压源,通过调整W可以使输出端A点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电阻R4可以限制充电电流过大,D2可以防止市电停电后蓄电池反向放电。TWH9236/9238是遥控发射、接收组件。当按下发射机TWH9236的A、B、C、D中的任意一个键时,接收机TWH9238的A、B、C、D输出端也会对应输出高电平,并且锁住保存输出时的状态。这里将A键设定为入侵报警器工作按钮,其它的三个键设定为入侵报警器解除按钮。所以只要按下发射机A键,接收机的A输出端就会输出4伏左右的高电平并保持,再按发射机B、C、D按键的任意一个时接收机的A输出端又会变成低电平并保持。当A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通过电阻R1使三极管

T1导通,继电器J吸合, 12V正电源通过继电器触点加至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的电源端,此时发光二极管LED点亮,指示入侵报警器已经工作,经过60秒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初始化结束后,入侵报警器正式工作,这时只要有人员进入监控区域,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的白线输出端就会输出10秒左右的下拉信号,使T2导通,高响度报警器 TWH11C就会发出120dB刺耳的公安警报警声。当A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J断开,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得不到工作电压所以不工作。

3。使用注意事项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产生的微波信号在传输、反射接收以及放大处理过程中可能引起微量噪波,过分提高灵敏度将引起噪波误触发,在7米处人体移动3~4步被触发的灵敏度已达到使用极限,应调至在5米处移动3~4步被触发最佳。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尽量安装在室内靠墙角上方,轴向对准门窗部位安装,室外应注意抗风防水并降低灵敏度使用。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应采用12V 100mA直流电源供电,并保证任何时候供电电压不低于10伏,以使电路稳定工作,如果高响度报警器和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公用电源时电源容量不应小于500mA。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的输出端属于一种“下拉”控制方式,正电源通过继电器由白色线进入微波感应控制器内部,使继电器流入电流而工作,因此用电压测量法无法测出是否有输出。

人体感应开关原理

采用热释电红外探头并对探头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加以放大,人 然后驱动继电器,可以制成热释电人体感应开关。人体感应开关电路 它可应用于电灯的节能自动开关、自动门、安全防护、防盗等设备中。 [电路工作原理] 该电路采用LN074B作探头。当探头接收到人体释放的热释红外信号后,由控头内部转换成一个频率约 0.3~3Hz微弱的低频信号,经VT 1、IC2两级放大器放大后输入电压比较器IC3。两级电压放大采用直流放大器,总增益约70~75分贝。 IC3等组成电压比较器,其中RP为参考电压调节电位器,用来调节电路灵敏度,也就是探测范围。平时,参考电压(IC3的 (2)脚电压)高于IC2的输入电压(IC3的 (3)脚电压),IC3输出低电平。当有人进入探测范围时,探头输出探测电压,经VT1和IC2放大后使信号输出电压高于参考电压,这时IC3的 (6)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2导通,继电器J1能电吸合,接通开关。 电路xxVT 3、C 7、R 8、~R10组成开机延时电路。当开机时,开机人的感应会使IC3输出高电平,造成误触发。开机延时电路在开机的瞬间,由电容C7的充电作用而使VT3导通,这样就使IC3输出的高电平经VT3通地,VAT2可以保持截状态,防止了开机误触发。开机延时时间由C7与R8的时间常数决定,约20秒。 [元件选用]热释红外探头选用LN074B型。I

C2、IC3选用高输入阻抗的运算放大器CA3140。该电路采用结型场效应管作差分输入级,输入阻抗高达 1.5*10 (12)xx,输入失调电流仅 0.5pA,频带宽达 4.5MHz,转换速率为9V/us,是一种性能十分优良的运算放大器,很适合于作微弱信号的放大级。 探头安装在高度距离地面为2米左右。外壳设计时应使透镜对地面呈13度左右的俯角,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监视区。由于探测器控制角只有86度左右,所以在安装时应选择最优良角度,使死区尽量减小。 [电路调试] 电路调试主要是调节电位器RB,选择合适的参考电压,以达到最佳灵敏度。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BISS0001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电路主要由人体红外传感器、菲涅尔透镜、专用芯片BISS0001组成。当有人出现在它的探测区,传感器便能探测到信号并把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再根据实际情况是否该开启器件设备或让房间的电器设备处于一种可开启状态。另外,关于走廊及洗手问用灯情况,当晚上有人经过时,人体红外感应到人便开启走廊用灯或者洗手间用灯。热释人体红外模块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热释人体红外电路图 上图中,R3为光敏电阻,用来检测环境照度。当作为照明控制时,若环境较明亮,R3的电阻值会降低,使9脚的输入保持为低电平,从而封锁触发信号Vs。SW1是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当SW1与1端连通时,芯片处于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SW1与2端连通时,芯片则处于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图中R6可以调节放大器增益的大小,原厂图纸选10K,实际使用时可以用3K,可以提高电路增益改善电路性能。输出延迟时间Tx由外部的R9和C7的大小调整,触发封锁时间Ti由外部的R10和C6的大小调整,R9/R10可以用470欧姆,C6/C7可以选0.1U。 3.1.1 BISS0001芯片介绍(小四号黑体) BISS0001是一款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静态电流极小,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围元器件即可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广泛用于安防、自控等领域能。 特点:CMOS工艺 数模混合 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

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 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 采用16脚DIP封装 3.1.1.1管脚图 表3-1 管脚说明引脚名称I/O功能说明 1 A I 可重复触发和不可重复触发选择端。当A为“1”时,允许重复触发;反之,不可重复触发 2 VO O 控制信号输出端。由VS的上跳前沿触发,使V o输出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时视为有效触发。在输出延迟时间Tx之外和无VS的上跳变时,V o保持低电平状态。 3 RR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4 RC1 -- 输出延迟时间Tx的调节端 5 RC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6 RR2 -- 触发封锁时间Ti的调节端 7 VSS -- 工作电源负端 8 VRF I 参考电压及复位输入端。通常接VDD,当接“0”时可使定时器复位 9 VC I 触发禁止端。当VcVR时允许触发(VR≈0.2VDD) 10 IB -- 运算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端 11 VDD -- 工作电源正端 12 2OUT O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13 2IN- I 第二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4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15 1IN- I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16 1OUT O 第一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工作原理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人体微波感应传感器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微波感应控制器使用直径9厘米的微型环形天线作微波探测,其天线在轴线方向产生一个椭圆形半径为0~5米(可调)空间微波戒备区,当人体活动时其反射的回波和微波感应控制器发出的原微波场(或频率)相干涉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量经HT7610A进行检测、放大、整形、多重比较以及延时处理后由白色导线输出电压控制信号。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内部由环形天线和微波三极管组成一个工作频率为2.4GHz的微波振荡器,环形天线既做发射天线也可接收由人体移动而反射的回波。内部微波三极管的半导体PN结混频后差拍检出微弱的频移信号(即检测到人体的移动信号) ,微波专用微处理器HT7610A首先去除幅度太小的干扰信号只将一定强度的探测频移信号转化成宽度不同的等幅脉冲,电路只识别脉冲足够宽的单体信号,如人体、车辆其鉴别电路才被触发,或者两秒内有2~3个窄脉冲,如防范边沿区人走动2~3步,鉴宽电路也被触发,启动延时控制电路工作。如果是较弱的干扰信号,如小体积的动物,远距离的树木晃动、高频通讯信号、远距离的闪电和家用电器开关时产生的干扰予以排除。最后输HT7610A鉴别出真正大物体移动信号时,控制电路被触发,输出2秒左右的高电平,并有LED2 同步显示,输出方式为电压方式,有输出时为高电平(4伏以上),没有输出时为低电平。 微波专用的微处理器HT7610A的时钟频率为16KH,当初次加电时,系统将闭锁60秒,期间完成微处理器的初始化并建立电场,这时LED1点亮60秒后熄灭,系统自动进入检测状态,当检测到有效信号时,将有5秒信号输出,并由指示灯LED2同步显示。 控制器的外形上图所示,面板上设置有灵敏度调整孔,可以使监控距离在1~7米范围内可调,顺时针转动距离变远,逆时针转动距离变近, LED1、LED2用于指示TX982的工作状态,1.2米长的双芯屏蔽线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其中红色线用来接正电源,白色线接输出,铜网屏蔽层接电源负极,必要时可以用类似电缆加长至50米以内使用。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电源电压为12~16V的整流变换器供电,静态耗电量在5MA左右。 输出形式为电压方式,有输出时为高电平(4V以上),静态时为低电平,使用请参考下图

微波感应模块规格说明书

新型红外雷达感应模块(电源) 产品概述:新型红外雷达感应模块(电源)是利用PIR 热释电与多普勒效应相结合原理设计而成的人体移动信号侦测器,它以非接触方式扫描人体PIR热释电信号的位置是否发生移动,继而产生相应的开关操作。该产品具有抗射频干扰能力强、不怕风吹草动、树叶摇曳、电风扇转动、空调冷热气体流动、浴室浴霸温度骤变......不受温度、湿度、强光、噪音、气流、尘埃等外界因数影响,能透过一定厚度的塑胶、玻璃、木制品等金属以外的物体,而对其侦测能力没有影响,能够非常方便的应用到设备控制、环境辅助光源控制、地下停车场、仓库、通道、走廊、洗手间等室内外的照明及防盗报警、视频监控、自动化设备控制等各种领域。 功能特点:新型红外雷达感应模块(电源)采用发射、接收为一体的平面天线和PIR热释电红外解码系统BISS0001形成的红外雷达移动波侦测新技术,通过多普勒扫描,侦测人体、车辆的动态信号,对灯具、报警装置等进行有效控制。产品独创抗干扰新技术,相互不干扰,安装不必考虑间接距离问题!可以安装在天花板或灯具内部,而侦测能力不会受到影响,更简洁、更美观、更隐蔽、更神秘、更安全!

模块类型 1、交流型:A C95-250V宽电压,适应各种不同地区电网电压。可控硅控制A C输出,无触点、无噪音、无污染、寿命长。具有自动测光管理功能(出厂未安装光敏电阻),实现白天(光线充足)呈关闭状态,晚上(光线不足)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可做吸顶灯、日光灯及各种灯具、电器等的自动控制。 交流模块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A C110V-250V(50-60H z) ?负载功率:阻性负载150W(节能灯、L E D灯80W) ?输出方式:可控硅控制、A C交流输出 ?自身功耗:静态功耗≤1m W ?感应范围:10-15米 ?感应角度:墙壁安装180°、吸顶安装360° ?触发方式:雷达扫描、人体感应、重复触发 ?延时时间:30秒钟(可定做各种延时时间) ?模块尺寸:36m m*23m m*23m m ?环境温度:-30℃-70℃

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电路原理

红外热释电处理芯片BISS0001 BISS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构成被动式的热释电红外开关。它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手池等装置,特别适用于企业、宾馆、商场、库房及家庭的过道、走廊等敏感区域,或用于安全区域的自动灯光、照明和报警系统。 特点 *CMOS工艺 *数模混合 *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 *内部的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抑制干扰 *内设延迟时间定时器和封锁时间定时器 *采用16脚DIP封装 管脚图

管脚说明

工作原理 BISS000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 以下图所示的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来说明其工作过程。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 首先,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运算放大器OP1组成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将信号放大。然后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再进行第二级放大,同时将直流电位抬高为VM(≈0.5VDD)后,将输出信号V2送到由比较器COP1和COP2组成的双向鉴幅器,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由于VH≈0.7VDD、VL≈0.3VDD,所以,当VDD=5V时,可有效抑制±1V的噪声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COP3是一个条件比较器。当输入电压Vc

触发信号Vs向下级传递;而当Vc>VR时,COP3输出为高电平,进入延时周期。当A端接“0”电平时,在Tx时间内任何V2的变化都被忽略,直至Tx时间结束,即所谓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Tx时间结束时,Vo下跳回低电平,同时启动封锁时间定时器而进入封锁周期Ti。在Ti时间内,任何V2的变化都不能使Vo跳变为有效状态(高电平),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以下图所示的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来说明其工作过程。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下的波形在Vc=“0”、A=“0”期间,信号Vs不能触发Vo为有效状态。在Vc=“1”、A=“1”时,Vs可重复触发Vo为有效状态,并可促使Vo在Tx周期内一直保持有效状态。在Tx时间内,只要Vs发生上跳变,则Vo将从Vs上跳变时刻起继续延长一个Tx周期;若Vs保持为“1”状态,则Vo一直保持有效状态;若Vs保持为“0”状态,则在Tx周期结束后Vo恢复为无效状态,并且,同样在封锁时间Ti时间内,任何Vs的变化都不能触发Vo为有效状态。

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这里介绍的微波感应控制器和市场上常见的简易型微波感应控制器相比较,因为采用专用的微处理集成电路HT7610A,不但检测灵敏度度高,探测范围宽,而且工作非常可靠,误报率极低,能在-25~+45度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最适和在中、高档防盗报警系统中作人体移动检测传感头使用。 1.工作原理 微波感应控制器使用直径9厘米的微型环形天线作微波探测,其天线在轴线方向产生一个椭圆形半径为0~5米(可调)空间微波戒备区,当人体活动时其反射的回波和微波感应控制器发出的原微波场(或频率)相干涉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量经HT7610A进行检测、放大、整形、多重比较以及延时处理后由白色导线输出电压控制信号。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内部由环形天线和微波三极管组成一个工作频率为2.4GHz的微波振荡器,环形天线既做发射天线也可接收由人体移动而反射的回波。内部微波三极管的半导体PN结混频后差拍检出微弱的频移信号(即检测到人体的移动信号),微波专用微处理器HT7610A首先去除幅度太小的干扰信号只将一定强度的探测频移信号转化成宽度不同的等幅脉冲,电路只识别脉冲足够宽的单体信号,如人体、车辆其鉴别电路才被触发,或者两秒内有2~3个窄脉冲,如防范边沿区人走动2~3步,鉴宽电路也被触发,启动延时控制电路工作。如果是较弱的干扰信号,如小体积的动物,远距离的树木晃动、高频通讯信号、远距离的闪电和家用电器开关时产生的干扰予以排除。最后输HT7610A鉴别出真正大物体移动信号时,控制电路被触发,输出2秒左右的高电平,并有LED2同步显示,输出方式为电压方式,有输出时为高电平(8伏以上),没有输出时为低电平。 微波专用的微处理器HT7610A的时钟频率为16KH,当初次加电时,系统将闭锁60秒,期间完成微处理器的初始化并建立电场,这时LED闪亮60秒后熄灭,系统自动进入检测状态,当检测到有效信号时,将有2秒信号输出,并由指示灯LED同步点亮。 高可靠微波感应人体传感器TX982模块 控制器的外形上图所示,侧面蓝色的是灵敏度调整孔,可以使监控距离在1~7米范围内可调,顺时针转动距离变远,逆时针转动距离变近,红色的是LED指示灯用于指示TX982的工作状态,1.2米长的双芯屏蔽线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其中红色线用来接正电源,蓝色线输出,铜网屏蔽层黑线接电源负极,必要时可以用类似电缆加长至50米以内使用。 高可靠微波感应控制器电源电压为12~16V的整流变换器供电,静态耗电量在5MA左右。输出形式为电压方式,有输出时为高电平(8V以上),静态时为低电平,使用请参考下图:

人体感应模块(方案)

人体红外感应测距——判断电脑休眠待机 一.项目概况 1.客户:联想 2.应用途径:装在电脑或一体机显示器模块上,用于判断是否有用户在电脑前,来控 制电脑进行休眠或者待机的操作。 3.基本原理: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不断判断是否有人靠近电脑。有人靠近电脑后,红外 测距模块判断电脑前的人是否在向电脑靠近。如果进入一定的范围(比如人与电脑的 距离在80cm内),则通知电脑自动从休眠状态唤醒。如果人离开电脑到一定的距离,且出了人体感应范围(可设置为1—2米),且超过一定的时间。则判断用户离开电 脑,通知电脑进行休眠操作。 二.工作环境 1.工作环境:室温 2.工作电压:5V 三.产品及功能实现概述 1.产品框架 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模块所用到的主要器件为: 1.红外发射头 2.红外接收头 3.热释电人体红外感应头 4.菲涅尔透镜 5.运算放大器 6.MCU 7.电阻电容若干

2.模块功能概述 (1)人体感应模块 感应范围:可以通过菲涅尔透镜配合人体红外感应探头调节。5—6米的距离内都可以实现;感应角度可以为60°—80°的锥形区域。 运算放大器:将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2)红外测距模块 红外发射头:发射经MCU编码的红外线 红外接收头:接收经MCU编码的红外线 抗干扰性:由于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光信号都是通过特定编码的光信号,所以不会受其它红外射线的干扰。 红外发射的距离和范围:通过调节供给红外发射管的电流来调节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1—2米的距离内都可以实现;感应角度可以为60°—80°的锥形区域。 (3)MCU 1.产生用于红外发射头发射的的特殊编码驱动电信号。 2.接收由红外接收头收到的经编码的电信号。 3.结合红外人体感应模块返回的信号与红外接收头返回的信号来判断电脑面前 是否有用户。 4.发送特定的休眠、待机信号给EC。 (4)POWER POWER可以从主板上提取一个5V的电压 (5)与EC通讯的线路 这部分可通过座子、线材与主板连接,并最终加到EC芯片上。 3.工作模式 下面我们从上电开始分析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工作判断模式 (1)开机后模块何时开始工作(有三种选择) 工作流程图如下: (2)模块正常工作后 用户用电脑有两种模式:1.在电脑前包公(离电脑比较近)2.用电脑看碟之类的休 闲活动(离电脑相对远一些);所以我们定义一个检测有 效距离D1。 功耗问题:如果红外测距与红外人体感应模块一直不停地工作,会导致此模块功

人体感应灯的安装及产品特性说明

人体感应灯的安装及产品特性说明 在五金建材市场上,人体感应灯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凭借的是产品自身的独特优势。实际上,感应灯就是一种自动感应开关,能够自动开启照明。当人离开感应范围时,还能够实现自动延时关闭。五金批发及灯具市场上,购买感应灯的消费者逐渐增多,其产品特性及安装调试的方法也渐渐被关注。 一、感应灯介绍 感应灯实际上就是一个自动开关控制电路,感应灯的类型分别有:开关的闭合(即开灯)的方式有“声控”、“触发”、“感应”、“光控”等,断开的方式大致都是一样的,由一个延时电路(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动断开)控制。安装感应等需要五金配件吗? 按压式----下有电容,很薄,向它施加压力就会导致电压和电阻变化,就是所谓压感电容,由放大电路放大电压变化,接通计时电路与继电器。 触摸式----电传导触发, 金属按钮,会发出微弱电流通过你与大地形成通路,从而灯亮。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适用范围 适用于走廊、楼道、仓库、车库、地下室、洗手间等场所的自动照明、抽风等用途。真正体现楼宇智能化及物业管理的现代化。 二、感应灯的工作原理 家装建材配件专家表示,在白天或光线较强的光环境下,光感应模块检测出的电信号值会将整灯控制在锁定状态,即便有人经过其LED人体感应灯的范围内也不会开灯。在光线较暗或夜晚,光感应模块会根据检测到的光效值,将开启感应灯处于待命状态,同时人体红外热感应模块也启动。如果人体红外热感应模块感应到有人体在其范围内活动,将会产生电信号,信号促使延时开关模块将灯打开,LED灯珠通电亮灯,延时开关有一个60秒以内的设定值,如果人持续处于感应范围之内,LED人体感应灯是常亮的,当人离开后,人体感应模块没有检测到人体红外线,也就无信号给延时开关,在60秒左右的时间内,LED人体感应灯就会自动关闭。这时候,各个模块处于待命状态,等待下一个工作周期。

完整版HC-SR501人体感应模块

HC-SR501 HC-SR501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进口LHI778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产品型号HC--SR501人体感应模块 工作电压范围直流电压4.5-20V 静态电流<50uA 电平输出高3.3V/低0V 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触发/H重复触发 延时时间0.5-200S(可调)可制作范围零点几秒-几十分钟 封锁时间 2.5S(默认)可制作范围零点几秒-几十秒电路板外形尺寸32mm*24mm

感应角度<100 度锥角 工作温度-15-+70 度 感应透镜尺寸直径:23mm(默认) 深圳市捷深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b62044784.html,专业传感器开发与销售 1、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 3、温度补偿(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0~32℃,探测距离稍变短,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4、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5、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2.5S封锁时间):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 —几十秒钟)。6、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4.5V-20V。7、微功耗:静态电流<50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8、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1 1. 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期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0-3 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 2 2. 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3 3.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A元B元)位于较长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当人体从正面走向探头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走过时,双元检测不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无差值,因此感应不灵敏或不工作;所以安装感应器时应使探头双元的方向与人体活动最多的方向尽量相平行,保证人体经过时先后被探头双元所感应。为了增加感应角度范围,本模块采用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但左右两侧仍然比上下两个方向感应范围大、灵敏度强,安装时仍须尽量按以上要求。

HC-SR501 普通型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 ?6543653654365(⊙o⊙) (363636536363564365465346536536535356436563563656) ?HC-SR501 普通型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提 供电子资料 技术参数: 1.工作电压:DC5V至20V 2.静态功耗:65微安 3.电平输出:高3.3V,低0V 4.延时时间:可调(0.3秒~18秒) 5.封锁时间:0.2秒 6.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默认值为H 7.感应范围:小于120度锥角,7米以内 8.工作温度:-15~+70度 9.PCB外形尺寸:32*24mm,螺丝孔距28mm,螺丝孔径2mm,感应透镜尺寸:(直径):23mm(默认)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当有人进as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入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模块预留有位置,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光敏控制为可选功能,出厂时未安装光敏电阻。如果需要,请另行购买光敏电阻自己安装。 光敏电阻请拍这里: 3.两种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可跳线选择,默认为H。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c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 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4.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0.2秒):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收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5.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5V至20V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摘要】振动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机械运动振动的参量(振动速度、频率,加速度等)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中,现代测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而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传感器,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灵魂,被世界各国列为尖端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与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使传感器的发展日新月益,且数字化、多功能与智能化是现代传感器发展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种类;原理;发展趋势 【Abstract】:Vibration transducer is atransducer that can feel the vibration of a mechanical movement parameters (frequency of the vibration velocity, acceleration, etc.) and converted into usable output signal of the sensor. At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to digit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system for the front end is the sensor, it is the soul of an entire test system, is listed as a leading-edge technology around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 sensor provides a good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base. Place the sensor development, Crescent IK, and multipurpose digital, is a modern and intelligent sensor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eature. 【Keywords】:type , principle ,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T8 LED微波感应模块参数

LampL-WR 微波感应模块 感应器发射频率:5.8GHz 感应原理:多普勒雷达 感应范围:8-15m 工作电压:额定电压DC 12V (8-16V ) 负载功率: 5——200W (需另外加继电器) 发射功率:<2mW PCB 规格:32*23MM (为两层叠加板) 模块规格:32*23*6MM 适用灯具:T8LED 灯管、吸顶灯、筒灯、泛光灯、庭院灯 适用范围:楼道,走廊,车库,阳台,院子场合,作为节能开关或者是报警装置用。 适用范围:感应灯饰,楼道,走廊,车库,阳台,院子场合,作为节能开关或者是报警装置用。本主要用在T8 电源配感应灯使用(车库感应灯) 微波模块的探测范围:

概述:本产品为多普勒雷达技术的自动感应控制产品,灵敏度高,感应距离远,可靠性强,感应角度大,供电电压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人体感应照明的场合,防盗报警场合。 功能特点:本微波感应采用先进技术采用平面天线发射及接受微波 本微波感应采用开关为主动式传感器,感应器发射高频电磁波(5.8GHz)并接收他们的回波。 此感应器探测回波内的变化甚至是真探测范围内微小的移动,然后微处理器触发,执行指令. 信号通过门、玻璃板及薄的墙壁都有可能被探测到,注意:人或物体向着感应器移动时的探测效果最好!本产品抗干扰能力强,几乎不受风,热等外籍环境因素的干扰,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缩短感应距离。很好地避免了红外人体感应的缺点,真正实现了可靠的移动感应器。 技术参数: 1.电源电压:DC 12V (或8-16V ) 2.安装方式:壁挂安装、吸顶安装、T8 两头内置安装 3.发射功率:<2mW 4.负载功率:可以作为触发信号用,也可以按要求加装继电器。 5.探测角度:180° 6.探测距离:8-15m 7.工作延时:默认约是30秒(如需其他时间自行调整。可调整电子版背面斜着的电阻R15B电阻大小来改变时间长短)大批量可以定制(5K PCS)) 8.探测距离:默认约是8m(如有其他需求可以自行调整。可调整电子版背面斜着的电阻R15A电阻大小来改变探测距离长短)大批量可以定制(5K PCS)) 9.微波感应开关为主动式传感器,感应器发射高频电磁波并接收他们的回波, 关于输出,可按客户要求输出高电平,低电平,低电平拉载100-200MA,直接连接继电器等. 注意事项: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HC-SR501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头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当有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入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模块预留有位置,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光敏控制为可选功能,出厂时未安装光敏电阻。如果需要,请另行购买光敏电阻自己安装。 3.两种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可跳线选择,默认为H。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4.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3-4秒):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收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5.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5V至20V 6.微功耗:静态电流65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电器产品。 7.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使用说明: 1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时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0-3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 2. 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3. 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A元B元)位于较长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当人体从正面走向探头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走过时,双元检测不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无差值,因此感应不灵敏或不工作;所以安装感应器时应使探头双元的方向与人体活动最多的方向尽量相平行,保证人体经过时先后被探头双元所感应。为了增加感应角度范围,本模块采用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但左右两侧仍然比上下两个方向感应范围大、灵敏度强,安装时仍须尽量按以上要求。

震动探测器原理

全向振动传感器 它是一种全方位固态振动控制器件,传感部分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固态加速度检测器件,既对振动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也对周围环境的声音信号抑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目前所出现的振动传感器为一弹簧振子,通过碰撞实现振动感应,主要缺点是有方向性,可靠性差。针对这一缺陷,本方案使用的传感器, 克服了这一弱点。敏感器件采用压电陶瓷片,置于一密闭腔中,两侧为金属小球,空腔设计为球形, 以利用小球滚动。在三维空间中,无论传感器在什么方位,始终有小球与压电陶瓷片接触。在振动时,小球对压电陶瓷片压力变化,产生脉动电压, 从而实现振动感应。因为本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主要取决于振动强度,在不同方向上振动, 输出电压太小差别不大,故为全方向性。 (1) 全向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全向振动传感器,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的报警检测传感器,它内部用压电陶瓷片加弹簧重锤结构检测振动信号,并通过LM358等运放放大并输出控制信号。如图2-8所示为全向振动传感器电路图。 ND-2采用特别设计的低功耗检测控制芯片,静态耗电小于1μA ,是目前振动传感器中耗电最小的器件。为了方便使用,采用引线方式。引线连接方式:红线为电源正极,绿线为输出端,黑线为地。如图2-9所示为ND-2引线图。 当检测到振动大于一定幅度时,动作指示灯点亮,并发出报警。振动检测的灵敏度可以通过灵敏度调节旋钮调节,顺时针灵敏度增加,逆时针灵敏度降低。 3V 图2-8 全向振动传感器电路图 红 绿 黑 图2-9 ND-2引线图 如图2-10所示,ND-2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方式,其内部三极管的控制电流不小于10mA 。受内部定时器的控制,每检测出一次振动信号,三极管导通5秒,

人体红外传感器资料

产品图片展示:

技术参数: 1.工作电压:DC 4.5V至20V 2.静态功耗:65微安 3.电平输出:高3.3V,低0V 4.延时时间:(0.3秒~250秒) 5.封锁时间:0.2秒 6.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默认值为H

7.感应范围:小于120度锥角,7米以内 8.工作温度:-15~+70度 9.PCB外形尺寸:32*24mm,螺丝孔距28mm,螺丝孔径2mm,感应透镜尺寸:(直径):23mm(默认)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当有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入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模块预留有位置,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光敏控制为可选功能,出厂时未安装光敏电阻。如果需要,请另行购买光敏电阻自己安装。 3.两种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可跳线选择,默认为H。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4.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0.2秒):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收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

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5.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4.5V至20V 6.微功耗:静态电流65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电器产品。 7.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外接示意图和典型应用: 应用范围: 热释电红外开关是BISS0001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构成的被动式红外开关。它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衣机等装置,是一种高技术产品。特别适用于企业,宾馆、商场、库房及家庭的过道、走廊等敏感区域,或用于安全区域的自动灯光、照明和报警系统。 ■安防产品■人体感应玩具 ■人体感应灯具■工业自动化控制等 使用说明:

人体红外感应检测系统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人体红外感应检测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化101、102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12月15日 成绩: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要求 (3) 2.1、系统总体设计 (3)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4) 3.1、整个系统的原理 (4) 3.2、传感器模块 (5) 四、硬件设计及电路图 (6) 4.1、设计原理 (6) 4.2、电路图 (6) 五、软件设计 (10) 六、元器件清单 (11) 七、硬件制作与调试 (11) 八、结论与心得 (12) 九、参考文献 (13) 人体红外感应检测系统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1、利用单片机实现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功能。所设计人体红外感应检测系统能够检测人是否存在,当感应到人体时进行声光报警和指示。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的了解。 3、锻炼通过自学与自己探索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锻炼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锻炼团队分工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设计要求 2.1、系统总体设计 单片机以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在工业测控、通信系统和家用电器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各种电器的性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迄今为止,单片机系统和模块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实现各类系统在线信号采集和监控功能。 本设计是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与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相结合的的监控报警系统。是对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应用的一个极好例子,具有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等特点。 (1)所设计人体红外感应检测系统能够检测人体是否存在,当感应到人体时进行声光报警和指示。 (2)完成软件程序编写 (3)完成电路设计及调试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根据本设计需实现的功能,考虑到硬件电路的复杂性、性价比和软件实现的难易程度等情况。控制器由传感器模块、控制功能模块组成。传感器模块由人体 3

人体感应模块

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 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 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 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电气参数: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 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 3.温度补偿(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0~32℃,探测距离稍变短, 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4.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 变为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 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5.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2.5S封锁时间):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 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号。 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几十秒钟)。 6.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4.5V-20V。 7.微功耗:静态电流<50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8.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使用说明: 1. 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期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0-3 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 2. 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3. 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A 元B 元)位于较长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当人体从正面走向探头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走过时,双元检测不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无差值,因此感应不灵敏或不工作;所以安装感应器时应使探头双元的方向与人体活动最多的方向尽量相平行,保证人体经过时先后被探头双元所感应。为了增加感应角度范围,本模块采用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但左右两侧仍然比上下两个方向感应范围大、灵敏度强,安装时仍须尽量按以上要求。 ■感应范围: ■模块调节: 距离调节延时调节 注:调节距离电位器顺时针旋转,感应距离增大(约7米),反之,感应距离减小(约3米)。 调节延时电位器顺时针旋转,感应延时加长(约300S),反之,感应延时减短(约5S)。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分为压电式,磁电式,微型振动传感器。 常用振动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压电片谐振式:使用压电片接收振动信号,压电片的谐振频率较高,为了降低谐振频率,使用加大压电片振动体的质量来实现,并使用弹簧球代替附加物,降低两谐振频率,增强了振动效果。其优点是灵敏度较高,结构简单。但是需要信号放大后送到TTL电路或者单片机电路中,不过使用一个三极管单级放大即可 2.机械振动式:传统的振动检测方式,受到振动以后,弹簧球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减幅振动,这种振动便于被检测电路检测到。振动输出开关信号,输出阻抗与配合输出的电阻阻值所决定,根据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可以做成高阻抗输出方式。 3.微型振动传感器:将机械式振动传感器微型化,将振动体碳化并进行密封处理,其工作性能更可靠。输出开关信号直接与TTL电路和或者单片机输入电路相连接,电路结构简单。输出阻抗高,静态工作电流小。 振动传感器按其功能可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机械接收原理分:相对式、惯性式;按机电变换原理分:电动式、压电式、电涡流式、电感式、电容式、电阻式、光电式; 按所测机械量分: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扭振传感器、扭矩传感器。 以上分类法中的传感器是相容的。

1、相对式电动传感器 电动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即当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的磁场里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就感生出电动势,因此利用这一原理而生产的传感器称为电动式传感器。相对式电动传感器从机械接收原理来说,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由于在机电变换原理中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电律,其产生的电动势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2、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它是通过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或幅值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0~10 kHZ),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静位移的测量、振动位移的测量、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3、电感式传感器 依据传感器的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电感式传感器能把被测的机械振动参数的变化转换成为电参量信号的变化。因此,电感传感器有二种形式,一是可变间隙,二是可变导磁面积。 4、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可变间隙式和可变公共面积式。可变间隙式可以测量直线振动的位移。可变面积式可以测量扭转振动的角位移。 5、惯性式电动传感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