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一、前置前驱布置

前置前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前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前驱车型,其优点是布局紧凑,利用空间高效,重量分布较为均衡,提供良好的转向操控性能。此外,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使得车内空间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然而,前置前驱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前轮驱动会导致车辆在弯道中出现过度转向和驱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前置后驱布置

前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后驱车型,其优点是在加速和行驶过程中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后置驱动轴使得车辆的重量分布更为均衡,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能。此外,前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不过,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导致车辆整体布局较为紧凑,对发动机舱的散热要求较高。

三、后置后驱布置

后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后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由于发

动机位于车辆后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此外,后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然而,后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在转弯时容易失控,需要较高的驾驶技术和经验。

四、中置后驱布置

中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中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和平衡性方面表现出色。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此外,中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然而,中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乘坐空间较为有限,驾驶舒适性相对较差。

五、中置四驱布置

中置四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同时驱动轴位于前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SUV车型。中置四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稳定性和牵引力方面表现出色。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同时,前后轮驱动能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此外,中置四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然而,中置四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制造成本较高,维护和修理也较为复杂。

六、独立四驱布置

独立四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或中部,同时驱动轴分别位于前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SUV车型和越野车。独立四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稳定性和牵引力方面表现出色。前后轮驱动能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适应各种路况和驾驶需求。此外,独立四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然而,独立四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制造成本较高,维护和修理也较为复杂。

总结:

发动机布置形式对于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布置形式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和驾驶需求。前置前驱布置适用于前驱车型,提供紧凑的布局和舒适的乘坐空间。前置后驱布置适用于后驱车型,提供较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后置后驱布置适用于高性能跑车,提供卓越的操控性能和平衡性。中置后驱布置适用于高性能跑车,提供出色的平衡性和操控性能。中置四驱布置适用于高性能跑车和SUV车型,提供综合性能的平衡。独立四驱布置适用于SUV车型和越野车,提供牵引力和稳定性。因此,在选择车辆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驾驶习惯,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布置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国内外的大多数载重车,部分轿车及部分客车均采用这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它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驱动桥上,在此减速增扭后传送到后面的左右半轴上,驱动后轮使汽车运行,前后轮各行其职,转向与驱动分开,负荷分布比较均匀。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轿车上逐渐流行的布置形式。为缩短整车长度,减轻轿车质量,常将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前,变速器之后的东西都往前挪,变速器与驱动桥做成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上,降低底盘高度,改善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如常见的奥迪100轿车,还有微型轿车(夏利、奥拓等)均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传动系布置形式,常见的发动机前置,前轴驱动轿车也有两种给构:一是发动机轴线与前桥平行的横置式(如夏利轿车);二是发动机纵置式(如桑塔纳、奥迪等轿车)。 3.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RR):它似乎是FF车的翻版,只不过是将车前的“五脏六腑”移到车后。此种车辆保持了FF车的优点,也消除了FF车的缺点,由于车内布置趋于合理,且对车内噪声和温度有所改善,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受到用户的欢迎。 4.全轮驱动(NWD):是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如BJ2020切诺基等)。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

送到全部车轮上。全轮驱动动力性好,爬坡及越野能力强。但与单独的前、后轮驱动相比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 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结构的优点: 1.发动机前置及前轮驱动,使前轴轴荷增大,汽车具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提高了卓越的高速行驶操纵性和稳定性,前轴负荷提高近60%,具有明显的转向不足趋势。另外,由于前轮具有驱动力,降低了前轮的侧向偏离刚度,增加了汽车不足转向的趋势,从而保证了高速行驶安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横置发动机传动线路短,发动机前舱尺寸紧凑,可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其曲轴与轿车前驱动轴平行,省去了螺旋锥齿轮传动(主传动器的主传动齿轮可采用圆柱形齿轮),减少了传动噪音,简化了工艺.减少了零件,降低了成本;传动效率高,加之整车质量较小,使轿车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3.前置、前轮驱动传动装置的离合器、变速器、驱动轮等都布置在轿车的前部,使得车头相对缩短,由于取消了纵贯前后的传动轴,降低底盘高度,减少了振动,地板上也不必设置凸起的传动轴通道,它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车厢内容积;使行李箱的地板降低了,增加了行李箱的空间,车身地板高度降低,使地板平坦,室内宽敞,后座位置更加安静、舒适,有助于改善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性能为先!几种发动机布置方式优劣解读

性能为先!几种发动机布置方式优劣解读 毫无疑问,发动机应当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分,而它的布置形式对于汽车的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对于轿车来说,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可以简单的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都是采用的前置发动机,后中置和后置发动机只在极少数的性能跑车使用。那么,这几种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对于车辆性能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车168就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横置发动机底盘布局』 首先从使用范围最广的前置发动机说起,在前置发动机中,根据发动机放置方向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纵置和横置两种。既然方式不同,那这里面肯定就有好与不好的问题。大多数紧凑级车和中型车都是横置发动机,而大多数的性能车和大型豪华轿车都用的纵置发动机,这是为什么呢?这难道说明纵置发动机就比横置发动机好么?

『纵置发动机底盘布局』 ●何谓横置?何谓纵置? 发动机横置就是指发动机的曲轴与汽车前桥平行,而纵置则是曲轴与汽车前桥垂直。简单地说,就是你站在车头前面向发动机,如果发动机是横在(汽缸横向排列)在你面前的,就是横置发动机,如果是竖着放置则是纵置发动机。 ●对于一般家用轿车来说,使用前横置发动机是最合适的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汽车动力传输的原理,简单来说,发动机产生动力使活塞推动曲轴,曲轴再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如果是后轮驱动则还要通过车底的传动轴),这就是汽车动力传递的大概过程。 『前置横置发动机』

横置发动机的曲轴、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以及车桥都是平行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曲轴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就可以依靠锥齿轮直接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传递的方向没有改变,有效地控制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传递的效率。所以如果是前驱车的话,使用前横置发动机就是最经济的选择。但如果横置发动机采用后轮驱动的话,就会显得费力不讨好,因为由于发动机曲轴和传动轴的方向垂直,前桥转换一次传动的方向,才能通过传动轴传输动力,而同样的,后前和传动轴也是垂直的,因此在后桥需要再将旋转方向转换过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传动系统的效率。 『前置发动机』 所以说,普通家用轿车大多采用了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这种驱动结构优点很明显,第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其次,由于可以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平行连接在一起的集中布置在前轴之前,因此横置发动机车头发动机舱的规划弹性最大,可以把空间大幅节省下来给乘客室。这样就极大限度缩短了发动机舱的纵向空间,换来的是宽敞的驾乘空间,尤其是前排乘客的腿部拓展的空间。这对于尺寸有限的紧凑型轿车来讲尤为重要,这点在擅长于空间拓展的日系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日产的骐达,本田的飞度等,虽然车身长度很有限,但是前后排的乘坐空间都非常宽敞。

发动机布置形式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原理图L直列四缸、V型六缸、H水平对置、W12、16缸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性能,发动机的类型很多,结构各异,以适应不同车型的需要。按发动机使用燃料划分,可分成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等类别。按发动机汽缸排列方式划分,可分成L直列、V型、H水平对置发动机,W12/16型发动机等。发动机排量等于各汽缸工作容积之和,增加缸数可以增加发动机排量,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还可使发动机运转平稳,减少振动与噪声。发动机汽缸排列型式分为L型、V型、H型和W型。 L型发动机: 又称“直列”(LineEngine)发动机,是指汽缸是按直线排列的,它所有的汽缸均按同一角度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 “直列”一般用L代表,后面加上汽缸数就是发动机代号,现代汽车上主要有L3、L4、L5、L6型发动机。优点:稳定,成本低,结构简单,运转平衡性好,体积小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 缺点:当排气量和汽缸数增加时,发动机的长度将大大增加。直列4缸发动机,一般广泛运用于2.2升排量以下的发动机中。直列6缸发动机,目前的佼佼者就是著名的BMW,BMW直列6缸发动机凝聚了当今量产发动机的顶尖技术,堪称直列6缸的巅峰之作。 V型发动机: 是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汽缸以一定的夹角布置在一起,使两组汽缸形成两个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称V型发动机。 V型发动机的高度和长度尺寸小,在汽车上布置起来较为方便。尤其是现代汽车比较重视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的迎风面越小越好,也就是要求发动机盖越低越好。常见的V型发动机有V6、V8、V10、V12。还有V3、V5以及V16(不要跟有些直列发动机代表气门数搞浑了)。顾名思义,V代表发动机气缸成V型排列,一般是90度,这样可以抵消运转时的震动,更加稳定。也有75度和72度的。雷诺赛车甚至用了超过90度的广角V10引擎。优点:运转稳定(针对V6、V8、V12)、节省空间。缺点: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保养和维修,并且造价较高。同时,V3、V5包括V10都由于其结构或排量的原因,并不非常稳定,尤其是作为F1发动机的V10 3L引擎,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用于保证其稳定性。代表车型:奥迪的A6、法拉利360、保时捷carrear GT、奔驰S600。分别使用V6,V8,V10,V12发动机。而V3主要是出现在一些摩托车上,V5据说在上一代大众高尔夫上有使用。而V16则在一些豪华的老爷车上可以找到。 H型发动机: 又称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也是V型发动机的一种,只不过V的夹角变成了180度了,一般为4缸或6缸。优点:◆低重心:产生的横向震动容易被支架吸收、有效将全车较重的发动机重心降低,更容易达到整体平衡。 ◆低振动:活塞运动的平衡良好(180度左右抵消)。相比直列式,在曲轴方面所需的平衡配重因素减少,有助转速提升。它能保持650转的低转速,并保证发动机平稳的工作。同样相比其它发动机行式油耗最低。缺点:造价高,发动机太宽。 目前世界上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两家汽车制造商生产水平对置发动机。 W型发动机: 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

汽车专业知识:传动系统五种布局方式

汽车专业知识:传动系统五种布局方式 汽车的传动系统布置可以分为五类: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和四轮驱动(4WD)。 ■前置后驱(FR) 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中。F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前置前驱(FF) FF是现代小、中型轿车普遍采用的布置方案。FF的优点是:降低了车厢地台,操控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 强。缺点是: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由于驱动兼转向,导致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 ■中置后驱(MR) 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MR 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后置后驱(RR) 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现在多应用在大客车上,轿车上已很少用,但保时捷911的“甩尾”则是因RR出名的。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四轮驱动(4WD) 无论上面的哪种布局,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以前越野车上应用的最多,但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能精确地调配扭矩在各轮之间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车出于提高操控性考虑也越来越多采用四轮驱动。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一、前置前驱布置 前置前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前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前驱车型,其优点是布局紧凑,利用空间高效,重量分布较为均衡,提供良好的转向操控性能。此外,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使得车内空间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然而,前置前驱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前轮驱动会导致车辆在弯道中出现过度转向和驱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前置后驱布置 前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后驱车型,其优点是在加速和行驶过程中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后置驱动轴使得车辆的重量分布更为均衡,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能。此外,前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不过,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导致车辆整体布局较为紧凑,对发动机舱的散热要求较高。 三、后置后驱布置 后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后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由于发

动机位于车辆后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此外,后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然而,后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在转弯时容易失控,需要较高的驾驶技术和经验。 四、中置后驱布置 中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中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和平衡性方面表现出色。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此外,中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然而,中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乘坐空间较为有限,驾驶舒适性相对较差。 五、中置四驱布置 中置四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同时驱动轴位于前后轮处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SUV车型。中置四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稳定性和牵引力方面表现出色。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同时,前后轮驱动能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此外,中置四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然而,中置四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制造成本较高,维护和修理也较为复杂。

纵置,横置发动机优缺点

发动机横置或纵置决定汽车的什么性质 对于轿车来说,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可以简单的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都是采用的前置发动机,后中置和后置发动机只在极少数的性能跑车使用。 首先从使用范围最广的前置发动机说起,在前置发动机中,根据发动机放置方向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纵置和横置两种。既然方式不同,那这里面肯定就有好与不好的问题。大多数紧凑级车和中型车都是横置发动机,而大多数的性能车和大型豪华轿车都用的纵置发动机。 对于一般家用轿车来说,使用前横置发动机是最合适的 横置发动机的曲轴、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以及车桥都是平行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曲轴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就可以依靠锥齿轮直接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传递的方向没有改变,有效地控制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传递的效率。所以如果是前驱车的话,使用前横置发动机就是最经济的选择。但如果横置发动机采用后轮驱动的话,就会显得费力不讨好,因为由于发动机曲轴和传动轴的方向垂直,前桥转换一次传动的方向,才能通过传动轴传输动力,而同样的,后前和传动轴也是垂直的,因此在后桥需要再将旋转方向转换过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传动系统的效率。 此外,由于横置发动机占用的纵向空间较小,因此可以在发动机舱内预留更多的溃缩吸能空间,发生碰撞时能够保证发动机不容易侵入驾驶舱,使得前排乘客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这也是沃尔沃一直坚持使用横置发动机的原因之一,当然另一个原因则是沃尔沃拥有前驱车的传统。 当然,横置发动机的缺点同样明显。而轴荷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则横置发动机的最大缺陷。由于横置发动机发动机曲轴变速箱输入轴平行连接在一起的,使其可以布置在发动机前轴之前,但是这些重量最重的汽车部件全部集中在车头前方就使得前轴负荷过大,从而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而头重脚轻的前后轴配重也会在高速过弯时使车尾的后轮缺乏重压、容易漂浮,不容易高速而流畅地过弯。由于出于安全的考虑,工程师们也会刻意将前驱车调校成比较明显的转向不足,从而提醒驾驶者在过弯时放慢车速。 某些轴荷分配不合理的横置发动机轿车甚至达到了前70%后30%,其性能可想而知。为克服轴荷分布的问题,设计师们常常将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移至后座椅内、或是行李厢内,以平衡前后的重量分配。在这点上,欧系车普遍比日系车做得更出色,例如大众的高尔夫和速腾的前后轴荷分布也做到了前58%后42%的水平,可以说难能可贵。 由于横置发动机变速器安装位置过于偏向一侧的原因,其驱动轴是一长一短的,当巨大的驱动力作用在不等长的传动轴上时,会使车两个前轮有转速差,从而导致急加速时车头有左右摆动现象,专业术语称之为扭力转向。这点在大排量的横置发动机前驱车更加明显,在top gear第十三季的某一集中,Jeremy测试搭载了2.5T发动机的福克斯RS时,急加速时就出现了明显的车头左右摆动的现象。 对于大尺寸豪华轿车或者性能轿跑车,使用纵置发动机是最好的选择

发动机布置形式解析

发动机布置形式解析 发动机纵置是指发动机与汽车的前桥垂直,发动机横置是指发动机和汽车前桥平行。简单的讲就是你站在车头前面向发动机,如果发动机横着放在你眼前,就是横置发动机;竖着放在你眼前,就是纵置式发动机。这里只讲轿车的前置发动机的横置和纵置问题,其他布置方式暂不讨论。 既然前置发动机有两种布置方式,那这里就应该有好与不好的问题。不过好不好不是那么容易评价的,应该说各有优劣,或者说对于不同的车型各自有不同的表现。简单来讲,前驱的紧凑型轿车、大多数的中级轿车和少数高级轿车都采用了横置发动机的布置方式,是主流。而后驱轿车基本上都采用了纵置发动机,比如德国三驾马车:宝马的所有车型(不含MINI)都是纵置发动机;奔驰除了A、B级也都是纵置发动机;奥迪A4及以上车型也全都是纵置发动机。是不是纵置发动机就好与横置发动机呢?那为什么大多数的轿车都采用了横置发动机呢? 从力学角度来说,力的传输损耗与力的传输距离成正比,与力的方向变化次数成正比。横置发动机的曲轴、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以及车桥都是平行的,所以如果是前驱车的话,最适合的就是前横置发动机,动力传输距离短,方向一致,因此传动效率很高。这算是大多数车采用横置发动机的第一个原因。 而后驱车,因为动力要传递到后桥上,在传动距离无法缩短的情况下,就要尽可能减少动力的方向转换。如果采用横置的话,因为曲轴和传动轴的方向垂直,所以先要转换一次方向,以通过传动轴传输动力,但是传动轴的方向和后桥的方向也是垂直的,所以在后桥需要再将旋转方向转换过来,这无疑降低了传动系统的效率。而使用纵置发动机就可以使得曲轴与传动轴平行,减少了一次传动方向的转换,无疑是降低了能量的损失。这算是后驱车采用纵置发动机的第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50:50的前后完美轴荷一直是以操控著称的宝马汽车不惜一切所坚持的。而整车最具重量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的布置无疑是左右前后轴荷配比的关键因素。纵置发动机可以让变速器的位置尽量向后伸,使动力总成的重心位于前桥之后,而横置发动机却难以做到这一点。轴荷分配不合理的横置发动机轿车甚至达到了前70%后30%,其性能可想而知。 把一台V6发动机横着放进发动机舱里不算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很多车型都

常见的五种乘用车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

常见的五种乘用车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其中,内燃机即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这一类型的发动机与外燃机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燃料在其内部燃烧。内燃机的种类十分繁多,常见的汽油机、柴油机是典型的内燃机。 气缸排列形式,顾名思义,是指多气缸内燃机各个气缸排布的形式,直白的说,就是一台发动机上气缸所排出的队列形式。汽车发动机一般都由多个圆筒状的气缸组成,每个气缸可以独立工作,并将它们的合力组合在一起,共同驱动汽车前进。这些多个气缸可以以不同形式组合,从而产生出不同形式的发动机。

一、直列发动机L 将所有气缸排成一排,称为直列发动机。直列发动机,一般缩写为L,比如L4就代表着直列4缸的意思。直列布局是如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尤其是在2.5L 以下排量的发动机上。这种布局的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是按同一角度并排成一个平面,并且只使用了一个气缸盖,同时其缸体和曲轴的结构也要相对简单,好比气缸们站成了一列纵队。 具体来说,我们常见的大致有L3、L4、L5、L6型四款(数字代表气缸数量)。这种布局发动机的优势在于尺寸紧凑,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并且燃料消耗也较少,当然也意味着制造成本更低。同时,采用直列式气缸布局的发动机体积也比较紧凑,可以适应更灵活的布局。也方便于布置增压器类的装置。但其主要缺点在于发动机本身的功率较低,并不适合配备6缸以上的车型。 二、V型发动机 V型发动机就是将所有气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气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气缸形成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气缸呈V字形的发动机。V型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总成布置设计规范

发动机总成布置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前置发动机启成的布置形式和布置原则、发前机总成及其附件机舱布置的基本原则、发动机总成及箕附件的布置要求(关于装配、维修方面). 本标准适应于本公司生产的的山、瓦类所有车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动力输出线power output line 发动机的曲轴中心线• 动力输出点power output point 发动机的曲轴中心线与发动机缸体后端面的交点口其坐标用来表示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发动机仰角engine e I ovation angle 纵置发动知财力较出线与整车XY平面的夹角. 发动机左右倾角engine left/right Inclination angle 纵置发动机缸体粕线与整车X2平面的夹角, 3发动机总成的布式形式 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对控车性能有若置关圣婴的影q叽发动机的布置H简单分为前置、中区和后置. 本公司生产的车型,发动机均为前置布置,前置发动机总成有两肿布置形式, a)横宣发动机,发动机的曲轴与整车的ZX平面垂直布置,如图1所示x

2千百 图1横置发动机布置形式 b)纵置发动机.发动机的曲釉与整车的ZX平面平行布置,如图2所示3 图2纵克发动机布置形式 4发动机总成的布五原则 对于发动机总成的外型及附件的布置.芹先应保证丁作叱联,布置基本合理,并能满足整车布置的需要和整车性能的发挥。成能保证机舱和底线的布置和设'十分理、发动机舱的通风散热、隔音隔热良好、发动机与车身的振动小.各处间隙合理.地板总成、零部件的T艺性合理、有足够的刚度、发动机最小离地同隙合理、维修保养方便,同时还要保证•驾驶室内有舒适的环境,足够的空间。应遵循以下原则: u)满足动、降态何限要求, b)满足维修方便性等要求: G 满足装配工艺M照要求: d)满足安全碰撞要求: e)满足热力学布置要求, £)满足NVH性能要求, g)满足各系统性能要求. 5发动机总成及其附件机舱布置的基本原则

发动机排列形式

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 发动机作为衡量汽车动力的重要因素,就犹如人的心脏。而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更多的是 关注到了排量以及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等基本数值。但其实气缸的不同排列形式也是对我们 关心的车辆安静性平顺性有重要影响的。本篇文章就为大家罗列下,时下汽车发动机常见的 气缸排列形式,大体可以分为L型(直列式)布局、V型布局、W型布局、H型(水平对置 式)布局以及三角转子式发动机。 1.2.5L以下排量最常见的气缸布局L型(直列式)布局 • 代表发动机:直列四缸、直列六缸 『标致307的1.6升发动机』『锋范的1.5升发动机』 『咼尔夫的1.6升发动机』『悦动的1.8升发动机』如果说时下发动机应用最广泛的气缸布局形式,显然是L型(直列式)。尤其是在2.5L 以下排量的发动机上。顾名思义,这种布局的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是按同一角度并排成一个平面,并且只使用了一个气缸盖,同时其缸体和曲轴的结构也要相对简单。具体来说,我们 常见的大致有L3、L4、L5、L6型四款(数字代表气缸数量)。这种布局发动机的优势在于尺寸紧凑,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并且燃料消耗也较少,当然也意味着制造成本更低。

同时,采用直列式气缸布局的发动机体积也比较紧凑,可以适应更灵活的布局。也方便于布 置增压器类的装置。但其主要缺点在于发动机本身的功率较低,并不适合配备6缸以上的车型。 • 直列发动机的经典之作一一宝马 3.0L镁铝合金直列6缸发动机 如果说近20年来,宝马品牌一直凭借着良好的运动操控性能闻名于世,这其中直列6缸发动机的研发应用显然功不可没,而在2004年,宝马集团推出了全新的 3.0L镁铝合金直 列6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90kw,最大扭矩也达到了300Nm当然相比骄人 的数据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第一台量产镁铝合金发动机。而相比之下,镁材质要比传统铸 铁轻80%比传统铝制材料轻35%因而得益于应用镁铝合金材质的曲轴箱要比从前的全铝曲轴箱轻了10kg,整个发动机的质量也仅为161kg,是同一性能等级发动机中最轻的。另外, 在这款直列6缸发动机上还应用了全新的Valvetronic 可变正时气门系统。可以根据油门的 位置,无级地调整进气阀门的升程和关闭时间,从而节省12%勺燃油。 2.平顺优势明显一一V型布局 • 代表发动机:V型六缸、V型八缸

发动机的布置和驱动形式

汽车的布置形式是指动力装置、驱动桥、上装部分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而言。汽车的使用性能除取决于整车和各总成的有关参数外,其布置形式对使用性也有重要影响。 1、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形式 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形式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驱动(FF)、发动机前置后驱动(FR)、发动机后置后驱动(RR、发动机中置后驱动(MR,少数专用汽车采用四轮驱动(4WD或全轮驱动(nWD (1)发动机前置前驱动(FF)发动机可以横置或纵置,也可以布置轴距外、轴距内或者前桥上方。发动机的不同布置方案,对前排座椅的位置、汽车总长、轴距、车身造型、轴荷分配、整备质量、主减速器齿轮形式以及发动机的接近性等均有影响。这种布置形式可提高前驱动桥轴荷,易获得明显的不足转向;前轮驱动可提高越过障碍的能力;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因而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且不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此时地板凸包仅用来容纳排气管和加强地板刚度),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或布置在前轴上方时,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因而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故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离合器、变速器与驾驶员位置近,所以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横置时能缩短汽车的总长,加上取消了传动轴等因素的影响,汽车消耗的材料明显减少,使整备质量降低;发动机横置时,原主减速器的锥齿轮可用圆柱齿轮取代,这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在装配和使用时也不必进行齿轮调整工作,此时,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课可以使用同一种润滑油。 发动机前置前驱动的主要缺点是:前轮驱动并转向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和制造工艺均复杂;前桥负荷较后轴重,并且前轮既驱动又转向,故其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上坡行驶时因驱动轮上的附着力减小,汽车爬坡能力降低,特别是在爬坡泥泞的坡道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并使汽车丧失操纵稳定性;由于后轴负荷小而且制动时轴荷要前移,后轮容易抱死并引起汽车侧滑;当发动机横置时受空间限制,总体布置较困难,维修与维护时的接近性变差;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2)发动机前置后驱动(FR)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的专用汽车的底盘通用性好,动力总成操纵机构的结构简单;轴荷分配合理,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前轮不驱动,不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这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采暖机构简单,保温条件好,且管路短,供暖效率高;发动机冷却条件好;上坡行驶时,驱动轮的附着力增大,爬坡能力强;变速器与主减速器分开,容易布置,拆装、维修容易;发动机的接近性良好。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的主要缺点是:汽车总长、轴距均较长,整车装备质量较大,同时影响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如果采用平头式驾驶室,而且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之上,处于驾驶员、副驾驶员座位之间时,驾驶室内部比较拥挤,隔绝发动机工作噪声、气味、热量和振动困难,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复杂;如果采用长头式驾驶室,在增加整车长度的同时,为保证驾 驶员有良好的视野,需将座椅布置得高些,这又会增加整车和整车质心高度以及一些其

乘用车整车动力总成布置指南

动力总成布置 1、常见的布置形式 动力总成布置在前舱,横置,发动机在右,变速箱在左。这种形式是目前轿车最常见的形式。以下讨论的主要就是这种布置形式。 α:发动机绕平行于Y轴、过发动机曲轴中心点的直线的转角。 β:发动机绕平行于X轴、过发动机曲轴中心点的直线的转角。 γ:发动机绕平行于Z 轴、过发动机曲轴中心点的直线的转角。 通常,对这三个角度的要求为:α≦5°,β≦3°,γ≦3°。 2、动力总成与周边件的间隙要求

3、传动轴的工作角度要求

传动轴的工作角度跟动力总成在整车中的位置密切相关。通常,传动轴的工作角度要求为:设计状态(常为空载)≦7°;其他状态 ≦22°。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动力总成的位置来校核传动轴的工作角度是否满足要求,直到满足为止,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4、相关附件的维修、更换方便性 机油标尺查看、机油滤清器、空滤器滤芯、汽油滤芯的拆卸方便性,发动机油底壳及变速箱放油螺栓的接近性,洗涤液、动力转向油、副水箱或膨胀箱冷却液、制动液加注及检测的方便性,空调系统压力

检查及制冷剂加注、蓄电池电量观察的方便性,汽油泵更换的方便性,排气管更换的方便。 4.1 机油标尺 4.2 火花塞 火花塞要求在其拔插的空间方向上没有障碍物挡住(至少不能有不可拆卸的障碍物)。 4.3 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属于经常拆换的件之一,所以它的位置也最好能布置在易于操作更换的地方,或者争取拆卸最少的件就能达到较好的拆装。 4.4 空调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需要经常拆换、维护。如上图所示,如固定压缩机的螺栓长度为a,压缩机安装面到纵梁(或者是别的在螺栓退出正方向 的物体)的距离为b,则必须要b≧a,否则压缩机拆不下来。 4.5 法规要求 欧洲有关行人碰撞保护的法规,规定了碰撞时人体各部分的伤害值要求。针对这个法规,在动力总成布置时,有一个经验值,即:动力总成离前舱盖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75mm(有些企业规定为100mm)。

常见的三种乘用车发动机凸轮轴布置形式

常见的三种乘用车发动机凸轮轴布置形式 发动机凸轮轴是一根可以不断旋转的金属杆,具有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在凸轮轴上有数个圆盘形的凸轮,当凸轮轴旋转时,凸轮便会依序下压而使气门运动,使发动机产生四行程循环运动。同时,通过灵活控制凸轮轴的运行,还可调节气门的升程和正时,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凸轮轴工作条件及材料:凸轮轴承受周期性的冲击载荷。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应力很大,相对滑动速度也很高,因此凸轮工作表面的磨损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凸轮轴轴颈和凸轮工作表面除应该有的较高的尺寸精度、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和足够的刚度外,还应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润滑。凸轮轴通常由优质碳钢或合金钢锻造,也可用合金铸铁或球墨铸铁铸造。轴颈和凸轮工作表面经热处理后磨光。 构造:凸轮轴的主体是一根与气缸组长度近似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凸轮轴是通过凸轮轴轴颈支撑在凸轮轴轴承孔内的,因此凸轮轴轴颈数目的多少是影响凸轮轴支撑刚度的重要因素。如果凸轮轴刚度不足,工作时将发生弯曲变形,影响配气定时。凸轮的侧面呈鸡蛋形。

其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气缸充分的进气和排气。另外考虑到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气门也不能因开闭动作中的加减速过程产生过多过大的冲击,否则就会造成气门的严重磨损、噪声增加或是其它严重后果。因此,凸轮和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输出以及运转的平顺性有很直接的关系。 一、双顶置凸轮轴DOHC 如果在顶部有两根凸轮轴分别负责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关,则称为双顶置凸轮轴(Double OverHead Camshaft,简称DOHC)。在DOHC下,凸轮轴有两根,一根可以专门控制进气门,另一根则专门控制排气门,这样可以增大进气门面积,改善燃烧室形状,而且提高了气门运动速度,非常适合高速汽车使用。如本田雅阁K24系列发动机采用双顶置凸轮轴设计:

只要3分钟读懂6种发动机排列形式

只要3分钟读懂6种发动机排列形式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好比我们的心脏。很多朋友对于发动机的认知还只停留在排量、功率、扭矩等基本参数值上,对于内部的结构并没有深入研究。其实,在同等排量情况下,发动机气缸的不同排列形式会对车辆的安静性,平顺性,操控性,甚至油耗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侃弟今天就大家梳理下现在常见的气缸排列形式,大体可以分为L型(直列式)布局、V型布局、W型布局、H型(水平对置式)和VR型布局,根据做功方式不同,还有三角转子式发动机和奎西发动机。有兴趣的车友不妨来看看。 直列发动机 最常见的是直列布局的发动机,用字母L表示,比如L4(数字代表气缸个数)表示的就是直列四缸发动机,这种布局是指发动机所有气缸均是按同一角度并排成一条直线,只使用一个气缸盖,其缸体和曲轴的结构也是气缸排列方式中最简单的。现在常见的有L3,L4,L5,L6,绝大多数小型车、紧凑型车或一部分中型车,都采用这种布局。 L3的代表车型:宝马X1 L4代表车型:雪佛兰科迈罗 L5的代表车型:奥迪TT RS L6代表车型:宝马M135i 优点: (1)尺寸紧凑,稳定性高 (2)低速扭矩特性好 (3)燃油经济性相对较好 (4)制造成本低,发动机舱布置灵活。 缺点: (1)当排气量和汽缸数增加时,发动机长度将大大增加 (2)发动机功率有限 (3)布置在车身上重心高,影响操控性。 V型发动机

所谓V型发动机,简单的说就是将气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气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左右两列气缸中心线的夹角γ<180°),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称v型发动机。通常的夹角为90度,但是实际应用中90度夹角在横向距离上比较的宽,不便于机舱的布置。而且更加倾斜的气缸体,机油在受重力作用会使活塞头润滑不均匀,加大气缸的磨损。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也有更小夹角的72度,75度和60度的气缸体设计。在气缸数上最常见的有v6,v8和v10,v12四种发动机形式,用在一般的车型上v6和v8的动力就已经足够了,>180°),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称V型发动机。通常的夹角为90度,但是实际应用中90度夹角在横向距离上比较的宽,不便于机舱的布置。而且更加倾斜的气缸体,机油在受重力作用会使活塞头润滑不均匀,加大气缸的磨损。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也有更小夹角的72度,75度和60度的气缸体设计。在气缸数上最常见的有V6,V8和V10,V12四种发动机形式,用在一般的车型上V6和V8的动力就已经足够了,> V6代表车型:锐志 V8代表车型:福特野马V8 GT 性能版 V10的代表车型:道奇蝰蛇 V12代表车型:法拉利的LeFerrari 优点: (1)相同缸数比直列排布的纵向距离短 (2)发动机重心比直列排布方式的更低,增强操控性 (3)运转比较平顺,震动与噪音更小 (4)有更大的动力输出 缺点: (1)结构比较复杂,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2)比直列排布更宽 (3)生产成本高 W型发动机 许多人主观地认为V型发动机的汽缸呈V形排列,W型发动机的汽缸排列形式就是呈W形。其实不然,它只是近似W形排列,严格

发动机气缸布置形式

发动机气缸布置类型 目前来说,汽缸分为直列L型、v型、水平对置B、和新出现的W型。 直列汽缸 也有人称之为并列汽缸,一般为4缸或6缸。 其优点在于:稳定,成本低,结构简单,运转平衡性好,体积小。 但缺点是:当排气量和汽缸数增加时,发动机的长度将大大增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制造了一个直列12缸的发动机的话,那个发动机将会有汽车的一小半那么大:) 4缸直列发动机,一般广泛运用于2.2升排量以下的发动机中。例如,(普)桑塔纳、捷达等等。 6缸直列发动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BMW的M3,BMW选用6缸直列发动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配重,和稳定性。可见,直列发动机虽然比较简单,但绝对不是不好的。 V型发动机 我们常见的V型发动机有V6、V8、V10、V12其实不光这些,V型发动机,还有V3、V5以及V16。顾名思义,V代表发动机气缸成V型排列,一般是90度,因为这样以最好的抵消运转时的震动,更加稳定。当然,也有75度和72度的。上赛季的雷诺赛车甚至用了超过90度的广角V10 引擎。 V兴引擎的优点在于:运转稳定(针对V6、V8、V12)、节省空间。缺点在于: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保养和维修,并且造价较高。同时,V3、V5包括V10都由于其结构或排量的原因,并不非常稳定,尤其是作为F1发动机的V10 3L 引擎,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用于保证其稳定性。 代表车型太多了,奥迪的A6、法拉利360、F1赛车和保时捷carrear GT、奔驰S600。分别使用V6,V8,V10,V12发动机。而V3主要是出现在一些摩托车上,V5据说在上一代大众高尔夫上有使用。而V16则在一些豪华的老爷车上可以找到。 水平对置发动机B 说白了,这也是V型发动机,只不过V的夹角变成了180度了:)一般为4缸或6缸。 优点:重心低(废话,都180度了,还能有比它更低的吗)易与操控、平衡性非常的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