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夜忆舍弟(杜甫) 优秀教案

月夜忆舍弟(杜甫) 优秀教案

月夜忆舍弟(杜甫) 优秀教案
月夜忆舍弟(杜甫) 优秀教案

月夜忆舍弟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咏月诗词大比拼

(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师: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

二、读好诗题,拉开诵读方法指导序幕

师:各位同学,听了你们精彩的吟诵,我仿佛随你们一起到唐宋咏月诗的星空中遨游了一番,去领略了一轮皓月相辉映的锦绣诗篇。是啊,面对一轮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那脍炙入口的《静夜思》,会吟诵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之诗,顶峰中顶峰”的《春江花月夜》,更不会忘记“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这一千古名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杜甫的咏月诗,叫《月夜忆舍弟》,看看杜甫诗中的一轮明月给我带来了什么?

1.师生共同板书诗题,读题。

2.指名读题,要求读准诗题每一个字音。

3.指名读题,要求读出诗题的节奏。

4.谈谈读题后的初步感受。

三、诵读第一环节: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

1.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3.指名读,交流评议。

四、诵读第二环节:原汁原味地读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读出节奏,要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诗有它的平仄规律,我们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读,就能读出一定的味道。

1.教师范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遍,让学生体会两遍的不同,并感受哪一遍更有味道。

2.指导学生按平仄的读音规律(平长仄短)来读诗。

3.指名试读,鼓励摇头晃脑地读、个性张扬地读。

4.交流诵读后的初步感受。

师:各位同学,诗到这里,在我们的脑海里、心里有什么印象或感觉?请大家说一说。五、诵读第三环节:入情入境地读

1.学生默读古诗,并借助注释和背景介绍了解诗的大意。

2.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第一个问题:诗中,杜甫的“身”在哪里?何以见得?

第二个问题:诗中,杜甫的“心”在哪里?何以见得?

3.教师再追问两个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诗意。

问题:舍弟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身在他乡

杜甫舍弟

心忆对方

4.师:是呀,正是这份离散,这份牵挂,这份思念,让杜甫在月夜之下如此忆舍弟、忆舍弟。让我们带着这份离散、这份牵挂、这份思念一起走进杜甫那颗思乡思亲的心。(音乐起,学生齐读。)

5.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诗境。

师:(音乐)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杜甫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请仔细听老师朗读,认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了……

依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总结:你们看到了杜甫或彷徨在戍鼓楼下,或追寻在边秋的古道上;听到了鼓声、雁声;甚至有同学看到了杜甫深夜思念弟弟辗转于床上,看到了杜甫寒夜披衣望月……此刻,在杜甫的心中有的只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课件出示,学生引读。)6.还原故乡明月情景,进一步把握诗人思弟之心。

师: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为何今夜偏偏显得格外苍白?

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为何今夜偏偏只有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引导学生想象在杜甫记忆中的故乡,那轮明月之下会出现什么画面,音乐起,学生书写片断。)

学生汇报交流

7.打破月满人圆的画面,再次走进诗人月夜思弟的情境。

师:是啊,杜甫记忆里的故乡,曾经的故乡真是情意融融,手足之情,情真意切。这真是一幅月满人圆的画面。然而,此时此刻,今夜这美好的画面能重现吗?那家人团聚一起举杯邀月,彻夜长谈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学生齐读)那草原之上,兄弟们扬鞭奔驰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学生齐读)师:(音乐起)同学们,由于战乱,使杜甫的家人无法团聚,书信无法传递,生死无法知晓,怎么不让人思,不让人愁,不让人忆。因此在杜甫的眼中,今夜的霜露它就是如此的(白);在杜甫的心中,故乡的月亮就是如此的(明)。

学生再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是啊,那戍鼓楼上的点点鼓声,那边秋之上的阵阵孤雁之鸣,更使诗人愁上加愁,思上加思。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那颗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忧愁、思念之心。

六、《月夜忆舍弟》诵读比赛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二五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

杜甫《阁夜》三维目标教案

阁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 领会诗歌内涵。 过程与方法: 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生平事迹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心忧国事,胸怀天下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 1、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周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另一着名诗人——杜甫。(回顾所学诗歌《登高》,《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阁夜》。 二、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地迁徙飘荡,他忧时伤乱,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开头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催”和“霁”如何理解作者处在怎样的一个特定环境中 “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霁”,原指雨后或雪后转晴,这里指霜雪之后转晴。《红楼梦》中有写晴雯的诗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背诵这三首诗歌。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过程: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1.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

(完整版)《登高》杜甫-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赏析名句,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及风格变化。 3.感受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 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及风格变化。 2. 感受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熟读三首诗,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夫如何青未了决眦搔不胜簪逾墙走邺城戍老妪泣幽咽 3.作者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 1.猜猜他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诗,了解一个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后世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品格高尚,被誉为“诗圣”;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杜甫。” 2.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重读经典,感受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足迹,或许,还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迪。(展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受 1.自读,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个读,读清节奏,读得气韵流畅。 3.齐读,读出理解,读得入情入境。

三、品读赏析 (一)学习《望岳》 1.自由朗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请联系具体诗句来谈谈。 (勾划批注,品味语言) 明确: “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泰山的伟大和神奇。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补充背景资料: 投影一: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投影二: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可选关键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完整版)《阁夜》优秀教案

《阁夜》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孟园园授课班级:284班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三、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板书设计: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客居天涯的凄寒 悲慨百姓劳顿的痛惜之情 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 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与无奈 艺术手法:1、通过声音来写战争 2、善于用事(用典)

教学内容 一、导入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周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甫。(回顾所学诗歌《登高》,《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阁夜》。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诗人生平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杜甫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而是更多地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的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剧题材的作品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3、写作背景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学案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读《望岳》和《春望》 一、自学指导 1.朗读诗歌,圈点生字词。 岱宗夫如何(dài)(fú) 齐鲁青未了(liǎo) 荡胸生曾云(céng) 决眦入归鸟(zì) 白头搔更短(sāo) 浑欲不胜簪(zān) 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词语。 (1)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 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3)词类活用 ①造化钟神秀(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②浑欲不胜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4.作品链接 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至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岳”即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二、合作探究 (一)《望岳》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岳》的意思。 【交流点拨】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

《阁夜》公开课教案

《阁夜》教案 《阁夜》教案心闲是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技能目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探讨杜甫的诗歌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教师:同学们,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出现了两位大诗人:诗仙太白、诗圣杜甫,一个代表浪漫主要的高峰,一个代表现实主义的高峰。谁能分别说说代表这两位诗人的浪漫与现实的经典诗句?(学生回答)教师:杜甫的诗歌大多流露出关心民众,同情疾苦的忧国忧民情怀。你们一定读过许多杜甫的诗歌,你们从中了解到他的诗歌有哪些风格呢?(学生回答:悲凉、沧桑、忧国忧民)教师:是的。这是大家一贯以来所接受的杜甫的诗风。然而,杜甫的诗风不仅如此,还记得那首《江畔独步寻花》吗?大家一起来吟诵。(学生齐声朗诵)这首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凄凉、悲怆吗?那么,在正式进入《阁夜》这篇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粗略地了解杜甫的不同诗风。 二、组织学生粗略探讨杜甫诗歌中的两种风格。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 。 水槛遣 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风格一: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 别赞上 人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 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赤谷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零落,故乡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风格二: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而是更多地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的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剧题材的作品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风格与内涵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 教师提问:《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从中你体会和感受到什么?(教师提示:展开想象,从景与情两方面来回答。)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回答、互评。 教师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作答,归纳: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詩,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在写景、写情中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 四、简介写作背景 教师: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有必要向同学们介绍写这首诗歌的背景:这是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地迁徙飘荡,他忧时伤乱,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 五、朗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一)反复诵读 教师配乐范读;由学生齐读;教师作适当点拨,如在停顿、轻重、节奏、情感等的处理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

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幻灯片1 登高 杜甫 幻灯片2 杜甫 醉里眉攒万国愁 结论:忧国忧民的形象 幻灯片3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幻灯片4 幻灯片5 整体感知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伤、痛苦、 孤独、沉郁、顿挫 幻灯片6 杜甫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幻灯片7 杜甫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望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幻灯片8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 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幻灯片9 研讨思想内容 ●一、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 点?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幻灯片10 品味语言 风 急 高 天 意境 凄凉 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 啸哀 猿 清 渚 白 沙 飞回 鸟 幻灯片11 ●二、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阁夜》优秀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阁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三、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板书设计: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客居天涯的凄寒 悲慨百姓劳顿的痛惜之情 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 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与无奈 艺术手法:1、通过声音来写战争 2、善于用事(用典) 教学内容 一、导入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周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甫。(回顾所学诗歌《登高》,《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阁夜》。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诗人生平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杜甫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而是更多地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这种深厚的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熟悉怀古诗和抒情诗的基本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读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设计: 一、创设情境,背景导入: 唐代大历年间羁旅沧桑、饱经风霜的杜甫漂泊到了夔州的白帝城,这是三峡西面地势较高的地方,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他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咏怀古迹(其三)》去寻找答案。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PPT 1 :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师:咏怀古迹是七律组诗,一共有五首,每一首分别吟咏一个对象,首先,我想请全班同学将《咏怀古迹(其三)》集体齐读一遍,初步感知一下。(生齐读全诗) 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情感似乎还不是很饱满,下面呢,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歌有个别字需要同学们来正一下音并体会一下其中的情感。

师配乐示范朗读,正音。 三、问题设置,鉴赏要点。 提问: 1、这首诗歌吟咏的人物形象是谁?(王昭君)。 2、在诗歌中找出点明人物感情的词语?(怨恨)“诗眼”。 3、同学们从哪些诗句里面可以读出她的怨恨?她在怨恨什么? 明确:(颔联、颈联) ①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②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和皇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 师:皇帝昏庸糊涂,看图不看人,所以才造成了昭君终老塞外的悲剧,因此,作者在最后一联当中点明主旨“千载怨恨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为什么千百年来琵琶声总是撩人愁思的音调?原来正是昭君在诉说了不得回归故里的怨恨。 PPT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生再次朗读全诗。 四、以意逆志,探究讨论。 师:曾经有人听琵琶曲听的泪洒青衫,大家知道是谁吗?(白居易)有诗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感动白居易的仅仅是琵琶曲吗?(不是)是什么触动了白居易心中最深沉的感慨?(琵琶女的身世际遇)琵琶女的身世际遇跟作者有着太多的相似了,因此他心底最深沉的感慨化作两句诗,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PPT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提问:那么在《咏怀古迹其三》当中,杜甫来咏昭君是否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杜甫的生平: PPT4: 杜甫: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轻狂”的浪漫生活。早年有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理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惨

(完整版)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

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 zhǔ )清作( zuò )客霜鬓( bìn ) 浊( 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 杜甫诗三首 知识与技能 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轨迹和“诗史”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揣摩诗歌的体裁特点和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望岳》: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感受诗人忧时伤乱、忧国思家的情感。 3.《石壕吏》: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难点 了解杜甫诗歌内容的发展和特点。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1.杜甫的画像。 2.“安史之乱”的资料。 2课时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由于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因而被称为“诗史”。同学们曾经读过一些这位大诗人的作品,本课我们将学习他的三首诗,看看他的诗在写作上有哪些变化。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35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攻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严武再任西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战乱,因而能够体会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采。 1.开元二十四年(736年),24岁的诗人开始了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望岳》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期,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 2.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漉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到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时在风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3.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了战乱之后的家乡。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起骚乱。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所见,征夫哀妇怨声载道。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4.古体诗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创作。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每句字数不等,但四言、五言、七言较为常见,也有杂言的。古体诗押韵较宽,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古体诗不讲对仗,而且不求工整,不避重字。律诗的格律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有如下规定:(1)限字句。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定韵脚。双句必须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只许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也不能用相同的字押韵。(3)对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规定,一般按照对仗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处理,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讲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则可对可不对。 绝句每首四句,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和押韵规则上和律诗完全一样,但在对仗上比律诗灵活,可以整首对仗,也可通篇不对仗。 (一)《望岳》 1.了解背景。 这首诗写于736年,是杜甫25岁时初游齐、赵时所作,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 2.课文分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首两句写泰山高峻雄伟。泰山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诗句先写对泰山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这是对泰山的远望。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成黄昏与白昼。 中间这两句写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割”字尽现其锐。这是近望。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鉴赏分析。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2、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3、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 * ,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获奖教案新人教版1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修辞方式。 2.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课堂实录 一、朗读感知,学习《望岳》 【设计意图:意在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赏析诗歌语言】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 (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 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唐朝盛世。诗人年轻,意气风发。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 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二、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 情? 明确: 1.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2.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4.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5.国“破”——国家支离破碎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三、阅读赏析《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 1.学生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2.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四、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