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一一文章编号:1005 ̄9865(2015)01 ̄0001 ̄13

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左其华?窦希萍?段子冰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一210029)

摘一要:从海岸动力监测体系二河口海岸侵蚀及防护二海岸工程深水和离岸趋势二极端条件下海岸工程结构安全二岛礁工程开发技术二海岸管理与数字海岸二亲水工程二海洋能技术利用开发和海岸工程研究等九个方面对我国海岸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外相关工程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未来海岸工程领域需要加以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海岸工程?海岸防护?工程建设?环境与管理?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P753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DOI:10.16483/j.issn.1005 ̄9865.2015.01.001

收稿日期:2014 ̄09 ̄30

作者简介:左其华(1954 ̄)?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岸工程方面的研究?E ̄mail:qhzuo@nhri.cn

ProspectsofcoastalengineeringtechnologyinChina

ZUOQihua?DOUXiping?DUANZibing

(NanjingHydraulicResearchInstitute?Nanjing210029?China)

Abstract:TheexistingproblemsincoastalengineeringinChinaandtheprogressinforeigncountriesareanalyzedinnineaspects?suchasdynamicmonitoringsystem?estuarineandcoasterosionandprotection?deepwaterandoffshoretrendofcoastalengineering?coastalengineeringstructuressafetyunderextremeconditions?developmenttechnologyofislandandreefengineering?coastmanagementanddigitalcoast?hydrophilicengineering?utilizationanddevelopmentofoceanenergytechnologyandcoastalengineeringresearch.ThekeyproblemsanddevelopmenttrendofcoastalengineeringinChinaarepointedout.Keywords:coastalengineering?coastprotection?projectconstruction?environmentandmanagement?scientificresearch近十多年来?我国在海岸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了该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河口治理二海岸防护二港口建设二围填海工程二跨海桥隧二修船造船二能源工程二渔业工程二海岸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大大缩短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海岸工程的进展相当大的比重是集中体现在建设规模上?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国家城镇化建设对沿海发展的需要?海岸工程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主要包括海岸动力监测体系的完善二河口海岸普遍冲刷趋势与防护二大型海岸工程向离岸和深水发展二极端条件下海岸工程结构安全二岛礁工程和围填海工程的新技术应用二海岸管理与数字海岸建立二亲水工程与生态环境需求二海洋能利用和谨慎开发二海岸工程科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多手段耦合研究等[1]?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1一海岸动力监测体系1.1一国际海岸动力监测状况

国际海洋观测目标是建立全球联网的立体观测系统?目前已发展起包括卫星遥感二浮标阵列二海洋观测站二水下剖面二海底有缆网络和科学考察船的全球化观测网络?作为数字海洋的技术支持体系?提供全球性的实时或准实时的基础信息和信息产品服务?例如?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和全球实时地转流观测计划

第33卷第1期2015年1月海洋工程THEOCEANENGINEERINGVol.33No.1Jan.2015

2海一一洋一一工一一程第33卷(ARGO)等?覆盖面都非常广泛?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有关未来10年海洋科学的重点发展领域中?将 大断面全球海洋大气立体观测 放在首位?美国的 海洋观测计划 是用几千公里的光缆将海洋和陆地连接?将光缆接入互联网?建立穿越海洋的 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ARGO计划将建成由3000余个浮标组成的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截止到2007年4月全球海洋中的ARGO浮标已达到2852个?目前美国有基于NOAA的90个浮标二60个海岸自动观测网和175个水位观测站以及多源卫星构成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并由国家业务海洋产品和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相关海洋信息?美国和加拿大联合正在东北太平洋海底建设深海长期观测网 海王星(NEPTUNE)计划?布设在水下约3000m海床上?覆盖海域约500万平方公里?欧洲国家也在多个重点海域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

日本和韩国在其邻近海域部署长期的国家断面进行长时间序列观测?为本国的海洋生态与环境二生物资源和军事海洋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日本在日本列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海沟的跨越板块边界?建设了长约1500km?宽约200km光/电缆连接的深海地震观测网(ARENA)?并计划延伸至我国的东海海域?目前正向地震二海洋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观测和研究方向发展?韩国政府已在黄海南部建立了海洋科学观测站?并计划在济州岛西南海域建立海底观测系统?

1.2一我国海岸动力监测状况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也初步形成近岸海洋动力观测系统?对于一些大中型海岸工程项目?政府也明确要求进行旨在加强科学论证的现场观测?目前?我国常规海洋业务观测主要依靠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一些近海海洋观测平台?为了摸清我国现有包括海岸工程在内的海洋状况二规划和优化海洋发展布局?2007年实施了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专项(简称908专项)?进行近海海洋综合调查?尝试构建我国近海 数字海洋 信息基础框架?

国家海洋局现有15个中心站二66个海洋岸基观测站二6个固定浮标以及少量ARGO浮标?在近海方面?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布放了35个剖面浮标?这些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海洋内部的海流二温度和盐度等资料?而波浪等对海岸工程影响较大的参数似尚未明确包括在内?中国科学院2009年在北黄海长山群岛所属獐子岛以南20海里(122?45 E?38?45 N附近)?水深约50m处?与地方共建了黄海海洋环境观测平台及其陆基支撑站?并在东海长江口嵊山岛(舟山群岛)以东海域(123?E?30?30 N)?水深50m处?建立东海海洋环境长期综合观测浮标?在嵊山岛建立陆基支撑站?该站涵盖物理海洋二海洋地质二海洋生态和海洋化学等诸多要素的综合测量?主要开展长江口区域海洋环境长期多参数的连续观测?2007年在西沙群岛的主岛 永兴岛(112?20 E?16?50 N)建立了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站?以物理海洋观测为主?2009年新建南沙海洋环境观测站?与西沙站二大亚湾站二海南三亚国家近海生态环境监测站构成南海海洋环境与生态监测网络[2]?

在海岸动力观测体系建立方面?台湾因其地理位置和沿岸范围局限?与大陆相比观测体系更完善些?总体上来讲?我国大陆海洋观测手段仍以岸基台站为主且数量不足?分布不尽符合需要?离岸观测能力薄弱?空间覆盖率低?长期和连续观测资料少?不能满足多学科同步观测的要求?观测技术也相对落后?观测数据不能共享?科学研究资源严重浪费?与世界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制约了海岸工程科学研究的发展?采用岸站二雷达二浮标二潜标二海上平台二卫星遥感等多种观测手段[3 ̄4]?建设覆盖范围广二高效二稳定的海洋观测网络?提高海洋观测技术水平?建立数据开放共享的管理应用平台?为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提供决策依据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1.3一海洋监测发展趋势

我国近期在海洋观测技术方面主要有这样几个发展趋势[5]:

1)改进的传统方法仍是今后工程应用观测的主要手段

卫星观测技术虽有其先进性?但要应用于工程还需一定的时间?这除其技术本身的一些缺陷外?主要是某一位置采样的间断性?传统的海岸动力测量通常在某一固定位置?每隔一段时间观测一次?而卫星观测是由运行轨道决定?数天重复一次?对若干平方公里的海面观测?改进的传统观测方法仍是今后应用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向易于操作二实时处理和智能采样方向发展?未来的浮标(筒)将使用现代的二更为可靠的海洋动力变化跟踪单元?GPS技术将是每个浮筒上的标准配置?提供整体系统精度?声学测波仪器应在如何减小恶劣环境下的噪声上下功夫?通过布放测量仪器以及改进传感器精度的方法?获区不同水深

处的水动力要素等?2)遥感技术向实用性方向发展遥感技术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已经有人试图将这一方法用于水动力长期分布的估计?在船舶或平台上?可利用海上雷达测波和流?地面的HF雷达也已在大范围水动力测量方面证明其能力?然而?雷达光束映象信息和由三维雷达映象谱到海洋环境要素之间求逆的技术还不完全成熟?

卫星遥感资料正成为大尺度海洋气象水文研究的重要部分?一般海况下已经达到浮筒的测量精度?双频率高度计的测量精度也在提高?特别在风速测量上?卫星高度计所测水文气象资料已是而且还继续是这一领域全球信息源?在这方面我国近几年内会有较明显的进展?利用北斗导航系统?从太空用孔径雷达和高精度光学照相对海流二波浪二泥沙输运和风暴潮的观测将会有较快的进展?

遥测仪器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由卫星实时传输大量的数据?采用该方法进行实时处理能减少数据信息存储量?使得仪器能较长时间运行?由于卫星遥感资料是不定时的?也不是等时间间隔的观测?采样覆盖范围较大从而分辨率受到限制?也不能自动增加对极端现象的观测?从而遥感资料可能漏掉最大值?用此方法估计的多年一遇的值可能会偏小?为此?必须针对各卫星的特点和长处?采用多种手段?尽量使其满足工程需要?例如与岸基观测站相结合等?英国SOS(卫星观测系统)已有一种想法?就是将雷达高度计成本降低?用小卫星组成较为密集的网格覆盖全球?称为GANDER(消除风险全球高度计网络)计划?该计划由12~16个卫星组成?是一简单的低成本系统?

传统量测技术与卫星遥感技术的组合已被使用多年?今后会结合得更多更好?还可以与近岸长期测站资料相配合得到深水处的气象水文长期分布?3)更为精确的反演技术和非线性方法是今后主要研究内容非线性海洋动力要素随机性的特性仍然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目前卫星遥感波浪资料处理正在进行不同版本的二由SAR映象中得到海洋环境要素算法的研究?其精确度还有待改进?所有SAR映象谱的内在弱点在于雷达传播方向显著衰减?非线性效应导致SAR图像谱在方位上存在高波数截断?截断之后有些信息丢失?沿运行方向传播的水面波动?其SAR图像谱存在 双峰 现象?这些都可能用非线性理论加以解释?

虽然目前的气象水文观测技术可以满足现在海岸工程中设计的基本需要?但离岸的大型建筑物?如美国海军可移动离岸海上基地(MOBS)的可行性研究就要求知道数平方公里范围内波浪场的空间耦合特性?目前的仪器还没有办法或还不能被证明可以提供这样重要的信息?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有理由相信我们也会很快遇到类似问题?4)注重长期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判别限于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我国不少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海岸观测站点大都位于浅水处?数十年过去?观测点水深变化较大?有的甚至已数易观测点?从测量方法看?早期资料所用的量测手段均较落后?有些是目测?而现在大多是自动量测?甚至采用卫星测量?从观测点环境动力看?有些河口地区受到上游人为因素影响?入海水文条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早期多年实测资料与现有资料的连续利用是我国今后工程水文资料同化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难点?5)观测资料的共享与否对我国海岸工程技术进展影响甚大我国现场观测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提高应该采取的另一重大对策就是要解决资料共享这一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海洋水文站点资料是对外公开的?近三十余年来?这些海洋站点的资料使用必须是有偿的?甚至有时有偿也是难以取得?更无法共享一些单位观测的资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是国家对海洋水文现场观测投入不足?其次是部门局部利益问题?我国沿海数以百计海岸工程的建设项目?尤其近些年国家建设投入的增多?基本上每一较大的工程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现场观测?但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致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既带来较大的浪费?也阻碍海岸工程技术的进步?2一河口海岸侵蚀及防护2.1一河口及水下三角洲将普遍侵蚀

入海泥沙锐减使得河口三角洲海岸岸滩在新的动力泥沙环境下发生新的调整?过去的淤涨型河口海岸转化成平衡型或侵蚀型?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建成后?入海泥沙减少了3/4?长江口门外的水下三角洲堆积速3第1期左其华?等: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率已明显趋缓?淤积速率从1958~1978年时段的55mm/a下降为1978~1998年时段的11mm/a?近20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已出现大范围的侵蚀[6]?黄河因上游取水以及小浪底等枢纽工程的建设?黄河三角洲从过去年均造陆23km2?演变为大面积的侵蚀后退?使胜利油田受到潮淹堤坍的威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滨海湿地大面积丧失?滩涂资源减少?珠江三角洲河道大量采砂?使得入海泥沙大量减少?中小河流存在同样的问题?渤海湾沿岸许多入海河流出现有河无尾的现象?如滦河入海泥沙在引滦工程后减少了95%?胶州湾20世纪80年代的入湾河流泥沙仅相当于50年代的2%~3%?苏北废黄河口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北部废弃河口地区?是河流改道导致海岸侵蚀的典型实例?

2.2一海岸侵蚀日趋严重

海岸侵蚀是一种全球性的自然灾害??

侵蚀速率为10cm/a?中国的平原海岸亦有70%左右在侵蚀后退[7]?我国海岸侵蚀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渐明显?较发达国家迟约半个世纪?上世纪60年代海岸侵蚀主要发生在粉沙淤泥质海岸?进入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如海滩资源与海底砂矿开采二水库截留泥沙等?各种类型的海岸侵蚀均有所加剧?2000年以来?沙质海岸侵蚀速率大多在1~3m/a之间?淤泥质海岸侵蚀速率大都在10~20m/a?我国海岸侵蚀总体上是北强南弱?长江口以北遭受海岸侵蚀的岸段十分普遍?且侵蚀速率较大?如江苏省较多海岸遭受侵蚀[8]?山东省有70%的沙岸受到侵蚀?侵蚀速率约为2m/a?河北省海岸带无论是南岸的泥岸还是北岸的沙岸均以蚀退二冲滩为主要势态?辽西海岸目前也在蚀退?长江口以南?除受强潮影响的杭州湾北岸以外?海岸侵蚀现象发生较少?福建省的中二南部海岸侵蚀较严重?广东二海南和广西等省二自治区也有局部海岸侵蚀现象发生?

预计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将加剧这一侵蚀过程?据代表性长期验潮站资料统计?过去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5mm/a?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mm?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mm/a?高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有人预计未来1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比2007年上升

32mm?海平面上升直接导致海岸侵蚀加剧和大片海滨湿地的丧失?2.3一国外海岸防护发展状况对于海岸侵蚀?欧美等国初期采取护岸工程进行防护?防护型式趋于多样化?如德国采用木质丁坝护岸?木质丁坝的优点是与环境的亲和性较好?修建后可捕集海岸泥沙?防护岸线?采取培育连续的沙丘链?防止海岸后退?在没有足够构筑空间的海岸?采用移动式海堤挡御风暴潮?在没有风暴潮的季节里?打开通道?供人们与自然海岸互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友好型的人工育滩工程在欧二美二日等发达国家的海岸防护中逐步兴起?目前欧洲大部分海岸均受到人工控制?如海岸防护及堤防工程二沙丘稳定工程二土地围垦工程二河流控制工程等? 硬工程 为防潮堤和海堤? 软工程 指海滩补给及砾石滩补给喂养措施?由于 软本思路为按照海岸侵蚀和防护的时空尺度差异?分级(不同尺度)控制?凡属需护滩工程的海岸应进行平衡剖面的研究才能使护滩更为有效?利用重要海岸工程作为一级节点?构造人工岬角(凹湾)作为二级二三级乃至多级节点?人为增加岸线的相对长度使海洋动力能量分散释放?保沙固沙?从而构建海岸整体防护体系?一级节点的布局主要是针对大范围的海岸侵蚀趋势?遏制潮流作用引起的水下岸坡进一步侵蚀后退?从而在更长周期内起到对近岸海滩和堤防工程的保护作用?二级节点即人工岬角工程主要针对近岸海滩冲刷?通过岬角控制保存侵蚀粗化泥沙?进而对其下覆沉积物起到保护作用?福建的自然岬湾岸线和日本福冈能古岛的人工岬湾岸线就是采用多级节点(岬角)控制的方式?塑造动态平衡的多级嵌套稳定岬湾岸线?以实现海岸防护的目的[9]?

2.5一海岸防护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现行的海岸侵蚀防护工程还是以 硬工程 为主?但已经逐渐由单一的海堤转变为加固海堤和消浪护岸并重的组合防护?近年来?开始采用柔性防护如草皮种植二混凝土模袋护坡等?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如福建沿海主要是修筑海堤和种植防护林?绝大多数风成沙地类型的砂质海岸后滨沙丘大都有防风沙植被?沙堤海岸也大都有木麻黄固定沙丘?限于技术经济等原因?像江苏沿海的护滩工程多以短二矮二密为特点?防护功能局限在堤前较小范围内?离岸堤外滩面下蚀和水下岸坡的蚀退依然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侵蚀4海一一洋一一工一一程第33卷

对近岸护滩工程和现有海堤仍存在潜在威胁?

尽管我国在侵蚀海岸防护方面开展了不少研究与实践工作?相比发达国家来说?在海岸防护的同时兼顾海岸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还有不少差距?采用适当的方式通过自然过程塑造稳定海岸线?这已是一种趋势?人工养滩和人工岬湾防护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效果?美国人工育滩与护岸建筑在海岸侵蚀防护中运用的比例达到4?1以上?在欧洲二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工育滩的实践也在迅速增加?近岸补沙在海滩侵蚀防治上与海滩补沙二沙丘补沙等方法相比更具有主动性?目前荷兰近岸补沙的补沙量和占人工育滩工程的比例都在增长[10]?我国海岸防护可根据具体海岸的侵蚀情况考虑尝试使用人工养滩二人工岬湾与丁坝群二离岸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在原有刚性防护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柔性防护技术?在实施海岸工程项目时?要避免不合理的工程?加剧海岸的不稳定性?对于一些由于泥沙来源阻断而遭受侵蚀的沙质海滩?国际上多采用人工养滩加潜堤防护的形式?即形成所谓的栖息海滩(perchedbeach)?注重这类海岸防护形式的研究?对我国沙质海滩旅游资源的恢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要重视红树林等生物对海岸防护的重要性?因开发利用不得不占用的应采取就地补偿等措施?

3一海洋开发与海岸工程建设3.1一海岸工程深水和离岸趋势及其挑战3.1.1一海岸防护工程前沿水深将越来越大目前?沿海各地围填海需求迫切?使得沿海防护工程?特别是海堤工程不断地外移?海岸防护工程前沿水深将越来越大?基础条件和动力条件也将更加复杂?海岸工程的建设提高了这些防护工程的建设标准?但也导致工程建设风险增大和海岸防护工程建设标准不连续等问题?

3.1.2一跨海桥隧工程建设将成为热点舟山群岛开发二胶东湾和港珠澳大桥等工程开启了我国跨海桥隧建设高潮?今后更多的跨海桥隧工程将在海峡和岛屿之间建设?琼州海峡是我国三大海峡之一?位于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约80km?宽20~40km?平均水深约44m?最大深度120m?拟建的琼州海峡跨海桥梁工程将面临水深二风大二浪高二地质构造复杂二通航要求高二环境敏感等不利因素?且桥梁线位必须绕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珊瑚礁?桥梁选址和建桥技术难度都相当大?

3.1.3一深水港需求持续为适应国际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国内二外大型港口都在进行航道深水化的研究和建设[11]?如:韩国釜山港航道水深18m以上?荷兰鹿特丹港航道水深25m?美国西雅图港航道水深20m?新加坡港航道水深20m?美国长滩港航道水深18.3m?预计今后数年内?我国还将建设为数可观的20~30万吨乃至50万吨级泊位的码头和航道?例如:广东茂名港已启动30万吨级博贺新港区建设?阳江港西岸临港新区可建30万吨级航道?钦州港二防城港正在开挖30万吨级航道?天津港正在建设30万吨级航道?日照港也将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青岛港与巴西原料供应商合作?正在规划建设4个40万吨级码头?30~40万吨级航道也将应运而生?连云港二洋口港正在建设30万吨级航道?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航道水深已达22m?30万吨级船舶可满载进出该港?大连港现也可以进出30万吨级船舶?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上延到南京也将于2015年底竣工?将大力推动江海联运?此外?在建港条件较差的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尤其是利用淤泥质海岸外的潮汐水道建港?是建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大进展?

3.1.4一海上人工养殖进一步向深水发展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会沿着 近海养殖 和 外海养殖 两条途径同时发展? 近海养殖 将主要以改善养殖条件?优化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健康养殖为主要任务? 外海养殖 将重点突破新型养殖装备研发?提升配套养殖管理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以开发拓展外海养殖空间?提高水产品产量?开展开放性海域养殖设施安全构建与系统配套装备技术探讨是养殖业向外海发展的基础?重点研究海上养殖平台构建与系统装备技术?海上废弃海洋工程结构渔业利用模式和海上游弋式养殖装备技术?建立开放性海域养殖设施安全规范和标准化技术?研究海洋增养殖渔场环境保护二渔场建造与防护工程等技术?推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研究深水养殖结构抗风二浪二流关键技术?优化筏式养殖工程设施材料?研究筏架布局与养殖海域环境的相互关5第1期左其华?等: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6海一一洋一一工一一程第33卷系?研究设置礁的类型二形状二位置等?诱导聚群性鱼类形成密集的群体?

3.1.5一海岸工程环境将更为复杂

目前?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良好的岸线已基本全部开发利用?随着海岸工程向水深处发展?限于对动力要素的了解?海岸工程的可靠性越来越不确定?我国海岸工程建筑物结构型式比较单一?对于适合深水和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新型结构型式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海岸工程的建筑寿命普遍较低?在结构耐久性研究中还需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施工技术与国际前沿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拼装技术二疏浚技术和环保技术上?施工设备与国际前沿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深水施工能力上?先进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大型施工装备的研制是提高我国海岸工程建设能力和效率的前提保证?

3.2一极端条件下海岸工程结构安全

3.2.1一极端条件变化是海岸工程结构安全永久的问题

近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讨论或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开始是认为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文献[12]指出: 研究成果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然而国际上就全球是否变暖争议颇多?不同的依据支持不同的观点?而且还有人将这一严格的科学课题使其政治化?作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种手段?后来采用一种较为婉转的说法?即气候变化?然而要证明气候是否有某种特定的变化趋势?应有相当长的二无争议实测数据来证明?仅仅采用某种模式来推演?尚不能算是严谨?其实一些自然现象?如潮汐等就有其自身的变化周期?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目前较为科学的一种讲法是极端气象条件的影响?这应该是一古老的课题?而不是近年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极端气象条件发生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而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则具有明显的趋势性?因而极端气象条件更具有危害性?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西太平洋国际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的9.0级地震在全世界已发生的地震中排第三?根据后续调查?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最高达到24m?核泄漏等级为7级?属于最高级?可以肯定各国对于核电站灾害防御的标准是海岸工程中最高的?尤其是日本这样地震高发地区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这个标准也没能抵御这次海啸的破坏?

3.2.2一极端条件的不确定性对沿海建设的挑战

无论我们的设计标准取多少年一遇?与通常状态相比都可以认为是极端气象条件?1000年一遇不是要到1000年才会发生?或许明天就会发生?只是概率较小而已?极端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给海岸工程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极端气象条件引起的灾害将更加严重?

3.2.3一海岸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度)设计

海岸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度)设计是今后一大重点?问题是我们对海岸动力条件的变化(包括现场资料)究竟知道多少?这些变化对极端气象条件的确定有怎样的影响?一个工程究竟要抵御什么样的极端气象条件?是逐级抵御还是仅在最前沿一级抵御?如果超设计标准的极端条件发生及其危害究竟有多大?能否预报(估)?有什么减灾方案?尤其是对在役多年的海岸工程建筑物安全性能的了解更为重要?象日本福岛核电站维护那样的 侥幸 心理如何避免?

过去的十多年是我国海岸工程发展最为快速二最为集中的时期之一?从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海岸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看?虽然这一时期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水平比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要高很多?但是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海岸工程结构的除险加固将集中地提到海岸工程管理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3.3一岛礁工程开发技术

3.3.1一岛礁开发利用应是围填海工程的优先发展方向

日本不惜投入巨资在远离国土1000多公里的冲之礁进行人工筑岛?其精神值得我国思考?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尚处于并将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重化工和城市化发展时期?对建设用地仍将保持较高的需求?根据今后一段时期港口二临港工业发展形势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需要?未来海岸陆域形成工程二工业围海造地工程二农业围垦工程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石油开采由陆向滩海发展?海油陆采平台因其经济优势在滨海油田将持续发展?滨海城市二旅游的发展和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围填海工程将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建设技术的提高和城市大型化二工业区大型化二农业现代化二用海集约化?为降低单位围海造地难度和成本?单位围海工程规模或会得到限制?但诸多 花整为零 工程的集合?数十二上百乃至数百平方公里的围海工程或将越来越多?

迄今为止的海岸开发及其工程大都是根据沿海建设的需要从陆地或以陆地为基础向海向扩展的?这既是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重视不够有关?当我们正在内海渤海沿岸进行大规模围填海工程时?南海以及东海的一些岛屿正在被其他国家侵占或蚕食?从国家长久利益出发?岛礁开发利用应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围填海工程的优先主题?

政府应从国家长久之计考虑?制定宽松积极的激励政策?海岛开发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在技术层次上要有规程(范)或者指导书?

3.3.2一人工岛是海岸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人工岛式围填海是目前国际发展趋势?虽然会增加围填海成本?但是具有十分明显的环境和生态优势?正基于此?日本围填海已很少自岸线向外延伸二平推?而是通常建成人工岛?神户的港岛和六甲岛二东京湾内的扇岛二长崎市的香烧岛二大阪市的钢铁净岛等?都是十分知名的人工岛?为适应沿海港口深水化需要?在近岸水深不足的地区?依托岛屿围海和海上人工岛形式的海港陆域形成工程将逐渐增多?海上人工岛具有岛屿的特征和景观?同时避免了依托陆地的围海造地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显著影响?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属于环境友好型设施?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大连二唐山二葫芦岛二天津二福建二海南等地已开始实施较大规模的海上人工岛建设?

3.3.3一岛礁海岸工程的特殊性岛礁多兀立于大陆架和大陆坡?周边海底地形陡?变化大?有的地方水深甚至达百米二千米以上?而岛礁的高程仅数米?直接受深水海洋动力的影响?海岸工程建设难度较大?海域受不同季节风吹流和常年海流影响显著?流场模拟及预测具有一定难度?波浪由大水深直接传至水深1~2m的礁坪?对于波浪传播的模拟和破波特性认识均面临新的课题?岛礁上部物质松散?生物碎屑密度较大?但颗粒孔隙密布?湿容重小?在风二浪二流影响下?活动性极强?其施工技术有待研究?受台风大浪影响频繁?远离大陆?岛礁面积小?缺乏淡水和砂石料?现场施工条件恶劣?且礁坪水浅?外部物资运输困难?工程造价数倍于其他类似工程?

3.4一亲水工程3.4.1一亲水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重要海岸工程已充分认识到亲水工程的重要性?甚至像核电厂这样重要的能源设施也在要考虑亲水需要?并作为工程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海岸防护工程建设中?有些城市为了保持其独特的海岸风景?宁肯降低海堤建设高程标准?也要保持沿海的亲水性?我国沿海已建立一系列的经济开发区?沿海城市的增加?特别是沿海城镇化的建设将催生建设更多的亲水工程?

3.4.2一游艇业前景广阔游艇业作为重要的海岸休闲业之一?我国在今后数年内将有较快的发展?近年世界范围内海上游艇业呈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增速每年为6%~7%?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短暂的低迷状态后?90年代至今游艇市场又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注册和使用的游艇数量基本上维持在1700多万艘的水平?2008年美国游艇消费人数达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4?挪威二新西兰等国家人均拥有游艇比例高达8?1?美国为14?1?意大利8000公里海岸线和内湖岛屿上分布大大小小84万个游艇泊位?法国约有爱好者900万人?2003年拥有游艇90多万艘?分布在大小374个港口和码头共有16余万个泊位?

亚洲游艇业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主要集中在日本二韩国二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二台湾地区?日本台风大?濑户内海二名古屋二东京附近和九州西岸的多岛海域是游艇的主要集中地?目前拥有约40万艘游艇?香港星罗棋布的235个岛屿及众多海湾?目前有游艇二帆船逾2万艘?2007年大陆具有游艇1100艘?其中上海二青岛二深圳三市占40%?广东2012年已建游艇泊位500多个?据估计如在建的5个游艇会所都建成?近几年新增泊位将到1800个?显然?我国游艇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空间?游艇业的发展离不开航道水域二港口码头二游艇俱乐部二景观水系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游艇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国际水平的配套设施?满足游艇消费的需求?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污染环境?保障停泊水域或者停泊点的游艇的安全?向游艇提供航行所需的气象二水文情况和海事管理机构发布的航行通(警)告等信息服务?

第1期左其华?等: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8海一一洋一一工一一程第33卷3.4.3一渔港工程是沿海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把渔港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提出 改扩建或新建一批沿海中心渔港二一级渔港二二级渔港二避风锚地和内陆重点渔港 ?未来渔港建设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渔港功能多样化二渔港村镇一体化二生态环保二防灾减灾体系建立等?渔港设施要控制污染?使渔港水域保持海洋生物生存的良好状态?要设计能满足水流交换的新材料二新结构?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注重对港区海洋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降低其维护费用?延长渔港的使用寿命?要充分利用沿岸区域?建设和改造具有海水交换功能的防护工程以及水产动植物生息二繁殖的具有藻场功能的水工建筑物?以缓解对海洋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采取各种生物二工程和技术措施?对已遭到破坏的水域生态进行修复?重建水域生态平衡[13]?渔港与浅海养殖结合?研究沿岸渔场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二利用潮汐二海流二波浪等自然能源来实现增养殖渔场的水质交换工程技术措施等?

3.4.4一亲水工程建设标准和结构多样性

亲水海岸工程需要解决二个主要问题:一是建设标准?二是多样性?亲水工程如游艇工程二海上养殖工程二渔港工程等的设计目前都没有各自的标准?一般参照港口航道设计规范?如何在不降低设计标准又能满足工程景观和亲水要求?这正是需要进行研究的?如核电工程?对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按其等级防御不同风浪标准进行设计?值得其他大中型海岸工程参考?东南亚一些国家利用红树林资源开发海岸旅游业?由于红树林能遮掩强烈海洋动力的作用?使得防护工程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及与环境的和谐性?

目前我国海岸工程亲水的结构形式还比较单一?给结构工程师和建筑设计师留有更多的发展空间?3D打印技术在亲水工程方面的应用可能是海岸工程使用这一技术的最早尝试?

3.5一海洋能技术利用和谨慎开发

3.5.1一海洋能开发前景看好

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海洋能开发技术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如:英国二加拿大二俄国二韩国将建成100~1000kW级的潮汐电站?美国二日本二印度尼西亚二印度将建10万kW级的温差电站?英国二挪威二日本将建万千瓦级的波力电站和潮流电站?我国也将建设海岛多能互补独立供电系统(100kW级)二100kW级的波浪能和潮流能实用化电站二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到2020年前我国海洋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有望达到或超过20万kW?

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无法和常规能源竞争?目前我国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还主要局限在渔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上?与我国海洋能源状况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相适应?2007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使我国海洋能开发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3.5.2一潮汐能工程

潮汐能开发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向巨型化发展?各国已完成技术经济论证?几个著名站址装机容量都在100万kW以上?当前潮汐发电技术研究的重点问题各国的分歧并不大?或者基本形成共识?多数是倾向单库开发?单向运行?而水轮机组则主张不要太追求效率高二结构复杂的机组?因为以高投资换取高效率在经济上并不合算?当前影响众多电站开工的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投资效益和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曾是国际上拥有最多的潮汐发电站的国家?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积极推进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建成潮汐电站100MW的目标?但是没有提到具体方案?联系到我国目前多个大型潮汐电站(福建大官坂二八尺门和浙江健跳港二黄墩港二杭州湾和乐清湾以及长江口北支[14]等)项目长期处于规划设计或讨论阶段?可以看出?国家希望发展对潮汐能的利用?但对水库式潮汐电站的经济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也很慎重?

潮汐发电技术是土木二水利二机械二材料二发电二输电二可靠性等技术的集成?一次性投资大?与常规能源利用相比经济性不好?借鉴国内外潮汐发电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大规模开发潮汐电站应遵循积极规划二谨慎开发二技术进步二降低成本二适度扶持二逐步形成规模的原则?

3.5.3一波浪能电站

目前开展波浪能利用研究的有英国二日本二挪威二中国二丹麦二美国二西班牙二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其中又以英二日二挪等国对波浪发电的研究最为踊跃?极有可能在今后10年内达到目前风能的经济技术水平?我

国波浪发电虽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科技攻关二 863 计划等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大的进步?微型波力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并已商品化?小型岸式波力发电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不大?但在波浪能发电规模方面?世界上已从102kW二103kW级发展到104kW级的应用?而我国目前仍停留在10kW二102kW级的水平上?至2020年的远景目标也只是发展到102~103kW级的波力电站?波浪能开发的规模远小于挪威二英国等?

波浪能发电的前沿技术主要有:1)将分散的二低密度的二不稳定的波浪能吸收起来?集中二经济二高效地转化为有用的电能?承受海洋灾害性气候的破坏?实现安全运行?2)大部分波能装置从波能到电能的总转换效率只有10%~30%?且投资巨大?因此?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3)防腐技术和防生物附着技术?4)抗浪技术?如合理的转换装置设计二锚泊系统设计及下潜避浪技术?5)综合利用?如波浪能与风能二太阳能与海洋热能的综合利用?英国建成的波力发电装置?顶部同时安装了的风力发电机?日本建成的多用途波能发电装置 巨鲸 ?还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机?

3.5.4一海流能装置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潮流发电技术研究不像潮汐二波浪发电技术那样活跃?只在英国等较少几个国家进行?90年代中后期?开展潮流能利用的国家逐渐增多?当前潮流发电技术发展趋势是在小容量示范装置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向大型化发展?以降低装置的单位装机容量造价?有人论证后认为?只有当装机容量达500kW以上时才可能获得商业性收益?加大转换装置的装机容量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大单机装机容量?二是由潮流发电单体装置组成类似 风力田 的电站群系统?英国MCT公司计划单机经过700~800kW的过渡后?向3~5MW目标迈进?英国爱丁堡大学已提出了10MW的开发方案?

3.5.5一海岸风能利用要正面回答海岸沿线风能装置大范围的建立对沿海生态是否有影响?

4一海岸管理与数字海岸4.1一海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有关分析?1990~2008年?我国围填海总面积从8241km2增至13380km2?平均每年新增围填海面积

285km2?围海造地是人类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围填海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1)改变岸线二海底的形态?影响自然条件下的动力场与泥沙运动规律?在某种情况下会造成局部持续的淤积或冲刷?破坏海岸与海底的自然平衡状态?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和航运等产生影响?2)打破生态敏感区二湿地范围内的海岸与海底的自然平衡状态?海洋植物和动物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3)导致海洋自然性状改变?海洋灾害潜在威胁加大?围海造地造成天然海湾的消失二河口束窄二岸线趋于平直等自然形状特征的改变?自然纳潮空间区域的缩小二滩涂消失?减少甚至消失了波浪消能的空间?加大了潮灾的隐患?虽然近年有些地区的岸线有些增长?但有数据表明?我国的海岸线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缩短了1500多公里?海湾减少百余个?2011年初?历时6年的中国908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发现?中国海岸线因填海造地正逐年减少?在过去20年间共700多个小岛消失?4)围海造地可导致潮差变小?潮汐冲刷能力降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近10年来?我国因围填海失去了近50%的湿地?2002~2007年?湿地消失速度从20km2/a增加到134km2/a?因此?海岸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将更加凸显?4.2一海岸管理国际前沿状况海岸带立法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迄今为止?大多数海洋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有关海岸带的法律?近年来?荷兰二日本二美国等具有围海造田传统的国家?已经先后出现了海岸侵蚀二土地盐化二物种减少等问题?有的国家开始采取透空式的海上大型浮式建筑物取代围海?有的国家甚至已不允许围海?并开始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面貌?探索与水共存的新路?1972年美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海岸带管理法?(CZM)?由美国海洋与大气局(NOAA)的海洋和海岸资源管理署(OCRM)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5]?其目标为:1)为了生态功能二文化遗产和经济利益的可持续?保护和修复海岸和海洋资源?2)构建可恢复的海岸群落?维持健康的海洋和海岸?3)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行动能力?使海岸地区的公众和生态系统受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海岸带管理委员会协助各州进行海岸的综合规划和社团的发展以及其他保护和恢复栖息地二缓解风险二保护水质二海域使用的项目?OCRM帮助34个9第1期左其华?等: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01海一一洋一一工一一程第33卷州和地区在维持和加强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海岸管理目标?负责海岸和河口土地的保护?保护海岸和河口土地的平衡二再生以及生态二历史和美学价值?

欧洲荷兰的围填海历史早?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是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管理和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占国土面积20%(约7000km2)的陆地是通过填海造陆形成?荷兰1950年到1985年间湿地损失了55%?湿地的丧失让荷兰在降解污染二调节气候的功能上出现许多环境问题?如近海污染二鸟类减少等?1990年?荷兰农业部制定?自然政策计划??要通过30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 自然 ?位于荷兰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将被推倒?一片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 开拓地 将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通过使过去的景观复原?为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亮丽的风景线?

日本在过去100多年中?共从海洋中索取了12万km2土地?沿海城市约有三分之一土地都是通过填海获取的? 注重规划控制二防止各自为政 ? 注重依法审批?尊重民众权益 是其成功的一大特色?

4.3一我国海岸管理状况

我国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海洋事业发展中均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战略思路?将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作为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1997~2000年?在广东二广西二海南等地进行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其目的就在于探索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二提高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管理能力?目前?我国对海岸带资源的管理基本上是传统的分工二分类管理?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及其开发产业?按行业部门进行计划管理?随着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参与海岸带开发管理的部门日渐增多?仅在海岸带地区范围内?涉海部门就有20个左右?如:农业部渔业局具有管理海洋渔业生产的职能?交通部门具有管理港口作业和海上航运的职能?国家旅游局具有管理海洋旅游活动的职能等?不同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对同一地区往往从不同的目标进行管理?或对同一对象从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控制?再加上有些地区管理分工不同?由此则容易造成部门间的不协调?

近年来?我国海岸带环境质量似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与海岸带管理法律的缺位以及缺乏有法可依的有效综合管理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我国已有的一些海岸和海岸工程管理法律?虽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但最大的问题仍是执法难?违法的成本太低?

4.4一现代海岸管理必须借助于数字海岸的建立

现代化的技术是海岸管理最为有力的支撑?数字海岸将是长远二持续的努力方向?也是提高海岸带管理水平的关键?数字海岸的建立和应用可以全面促进海岸带的管理和开发?并在规划二动态监控二资源开发二海岸侵蚀防护二防灾减灾二工程建设二土地利用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辅助研究二辅助开发二辅助管理二辅助决策等作用?这将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技术?如信息技术二模拟技术二管理系统等[16]?

1)信息技术

数字海岸的信息包括气象二水文二地震二海向地形二海岸工程结构二保护区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等基础数据库?目前一些长期气象水文资料?有陆地卫星二海洋水色卫星二气象卫星和雷达卫星等遥感资料?近几十年来?美国利用遥感资料建立起各类数据库?研究人员可以免费使用数据库的资料?如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建立的北美土地数据系统(NLDAS:north ̄americanlanddataassimilationsystems)和全球土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globallanddataassimilationsystems)?可以通过数值气象预报模型(NWP)更精确地进行分析和预测模拟?信息系统应通过国内外不同渠道二多种方法二综合手段来丰富基本信息资源?应具有实时性和长期性?

2)模拟技术

在海岸工程建设中可基于海岸信息?利用模拟技术建立海岸动力模型二结构安全性模型二灾害预测评价模型等?动力模型包括河口径流二潮汐二波浪二台风二风暴潮二泥沙运动等?结构安全包括工程老化二极端条件下结构可靠性等?灾害预测评价模型主要用于工程会否失事以及失事后的损失评估等?

3)管理系统

海岸带的管理过程包括经常性和突发性的干预?即自然和人为对海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海岸侵蚀二海岸价值二海岸养护与否二侵蚀控制与否对海岸带利用潜力的影响?以海岸损失最小二防御和恢复成本最小为目标?最终实现对海岸线的有效保护?数字海岸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可包括:1)参与海岸带规划?提高和改善海岸带管理开发的质量和效率?2)全方位二全天候地动态监控海岸带?及时作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3)保护和合理开发海岸带资源?提高海岸带资源的利用效率?4)海岸侵蚀防护?包括对海岸侵蚀的实际现状和演进趋势二成因的探讨?使防护对策制定更加科学二高效?5)海岸带防灾减灾?包括海岸灾害的预测二预报?

海岸灾害的防范二规避?海岸灾害的抵抗二消除?海岸灾害的灾中救护二灾后恢复和灾后重建等?6)参与海岸带工程的规划二勘察二设计二建设和管理的整个过程?7)参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控二评估分析二综合研究二对策制定二措施落实等?8)促进沿海国防建设?

数字海岸建设的难点在于实际有价值数据的获得?这不是仅靠少数几个部门和单位所能完成的?5一海岸工程研究5.1一海岸工程学科总体发展趋势

海岸工程学科也是一门古老学科?通过数百年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研究?一些经典的研究办法已基本做到了极致?没有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就很难有新的突破?自然科学是互通的?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本学科往往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全国专家对海洋科学的过去进行了回顾?对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今后10年海洋科学的4大发展趋势:1)多学科交叉二渗透和综合?2)重点研究与资源二环境二气候等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3)全球化和国际化?4)采用高新技术?并趋向于全覆盖二立体化二自动化和信息化?

海岸工程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包括了所有的自然学科?海洋工程科学研究涉及数学二力学二物理学二化学二材料学二电学等不同类型学科?遥感技术成果与海岸演变二海流二泥沙运动等研究已结合得相当紧密?光学二声学的成果促进了水波传播的研究?新材料二新工艺的采用使得深水港建设二大型围填海工程二桥隧工程等有了较大的突破?计算机技术促进了各行各业快速技术进步?

5.2一海岸工程基础学科发展要与现场实验研究紧密结合欧美很注重现场实验研究?以促进海岸工程基础学科的发展?以防波堤技术为例[17 ̄18]?近20多年来?欧美出现过三次防波堤事故的研究热潮?即?1980年前后葡萄牙锡尼斯防波堤事故后对斜坡堤稳定性的分析?1994年深水防波堤会议前后对直立堤损坏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结合防波堤可靠度设计方法的改

进对防波堤破坏模式的研究?这些研究热潮?大大促进了防波堤技术的发展?

国际发达国家注重将水动力观测与海岸地形影响等结合起来研究?如欧美等国家进行一系列如DELILAH二DELTA 93二DUCK 94等现场联合观测?并持续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促进了海岸动力学的发展?我国有不同类型的可将工程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海岸?也有很多值得从科学研究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的工程实例?且有一支庞大的海岸工程技术研究队伍?但我们的现场及实验室研究大多是服务于某一特定工程?尤其是工程的立项和建设?积累了很多的测量资料?却很少开展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工作?提高我国在海岸工程学科的国际学术地位?必须要重视海岸工程基础学科发展与现场实验研究及技术的紧密结合?

5.3一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及其复合技术的发展

数学模型在我国海岸工程科学研究中将占有更高的比例?但要加强国际品牌数学模型的研发?我国拥有众多从事海岸数学模型研究的科研人员?然而我国并没有拥有象DELFT3D二MIKE21二SWAN二ANSYS等类似的国际著名软件?这其中既有传统固有的二封闭不开放的科研机制因素?也有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的模型大多没有经过较严格的物理模型和现场实验的检验?其验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或类型的局限性?而前述的几个著名软件都是经过前后多年的论证检验后才逐步成型的?此外?我国的模型大多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相当多的程序是基于模仿?

物理模型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在海岸工程各阶段科学研究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要加强在相似理论二现场验证资料的可靠性和量测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研究?在采用天然水和重力加速度不变的限制条件下?流体动力模拟物理模型的可选择性很小?离心试验装置的大型化可部分地解决困难?但难以较为准确地解决结构的三维破坏特性?泥沙运动相似理论近年进展不大?有什么新的理论或者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可以借鉴?没有现场资料的验证就没有现行条件下的物理模型试验?然而用以验证的现场资料可靠性怎样?这些用来验证的大多经过扰动的样品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现场的实际情况?这些用短期实11第1期左其华?等: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21海一一洋一一工一一程第33卷测资料验证的结果真的可以被外延来预测未来多年的演变?还有实验室量测技术水平的提高速度不快已成为试验研究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起来的复合模型将越来越多地在海岸工程中得到应用?物理模型会成为数学模型验证的重要手段?甚至与现场资料起到相同的作用?经过现场实测资料和物理模型试验资料验证的数学模型又可以作为物理模型的继续?进行多方案的试验研究?或提供较为优化的方案供物理模型研究?

5.4一海洋动力 ̄结构 ̄地基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海岸工程中的水动力 ̄结构 ̄地基是相互作用的已成为共识?日本对过去20多年混合堤的损坏作了总结?将损坏形态与原因归结为蛇行破坏?基床过高二过宽或过陡引起破碎波冲击波压作用?波浪引起绕堤头或沿堤水流对基床淘刷损坏?堤前海床冲刷或液化?地基承载力不足等?统计分析表明?防浪护岸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波浪力超过海墙抗力二越浪及墙前海床冲刷?50%的护岸损坏是由于海床冲刷引起?海洋动力 ̄结构 ̄地基相互作用研究受研究手段的限制?一直进展缓慢?重大工程要加大 流 ̄固 ̄弹 三位一体的现场观测?这是推动这一方向研究进展的关键?已有一些重大工程进行了这样的监测?但主要是解决工程问题?应紧密结合基本理论加强研究力度?在实验室模拟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流体与固体二弹性体模拟时间不匹配?泥沙冲淤与水流时间匹配问题?结构耐久性中时间尺寸确定?流体重力相似与结构弹性相似二强度相似不兼容等问题?地基如何在实验室中模拟一直是该研究方向的瓶颈?这需要寻找新的模拟材料以推动实验室模拟的进展?

6一结一语

通过分析我国海岸动力监测体系二河口海岸侵蚀及防护二海洋开发与海岸工程建设二海岸管理与数字海岸和海岸工程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国外进展情况?可以期望今后十多年中?海岸工程仍将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并继续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内海岸开发技术的相对成熟?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向国外输出?将面临更多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这将促使其国际化?进而在一些重要领域处于国际领先行列?我国海岸工程技术水平提高任重而道远?中国海岸工程领域的发展将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一左其华?窦希萍.中国海岸工程进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ZUOQihua?DOUXiping.Progressofchinacoastalengineering[M].Beijing:OceanPress?2014.(inChinese))

[2]一李颖虹?王凡?王东晓.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建设概况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3):274 ̄278.

(LIYinghong?WANGFan?WANGDongxiao.TheconstructionnetworkofstationsoffieldobservationandinvestigationofCAS[J].JournalofCAS?2008(3):274 ̄278.(inChinese))

[3]一丁士圻?郭丽华?秦世军?等.一种新型多功能海洋浮标[J].海洋工程?2005?23(3):90 ̄93.(DINGShiqin?GUOLihua?QINShijun?etal.Multi ̄purposeoceanobservingbuoy[J].TheOceanEngineering?2005?23(3):90 ̄93.(inChinese))

[4]一高家俊?钱桦?邱铭达?等.碟形浮标观测方向波谱误差分析及修正[J].海洋工程?2003?21(1):24 ̄33.(KAOChiachuen?CHIENHwa?CHIOUMingda?etal.ErroranalysisofthewavedirectionalspectrummeasurementbyDiscBuoys[J].TheOceanEngineering?2003?21(1):24 ̄33.(inChinese))

[5]一左其华.现场波浪观测技术发展和应用[J].海洋工程?2008?26(2):124 ̄139.(ZUOQihua.Advancesandapplicationsofoceanwavemeasurementtechnology[J].TheOceanEngineering?2008?26(2):124 ̄139.(inChinese))

[6]一杨世伦?朱骏?赵庆英.长江供沙量减少对水下三角洲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近期证据分析和未来趋势估计[J].海洋学报?2003?25(5):83 ̄91.(YANGShilun?ZHUJun?ZHAOQingying.ApreliminarystudyontheinfluenceofChangjiangRiversedimentsupplyonsubaqueousdelta ̄ ̄Evidencesinlate20thcenturyandanexpectationforthecomingdecades[J].ActaOceanologicaSinica?2003?25(5):83 ̄91.(inChinese))

[7]一于德海?彭建兵?李滨.海岸带侵蚀灾害研究进展及思考[J].工程地质学报?2010?18(6):867 ̄872.(YUDehai?PENGJianbing?LIBin.Reviewandreflectiononcoastalerosiondisaster[J].JournalofEngineeringGeology?2010?18(6):867 ̄872.

(inChinese))

[8]一陈君?王义刚?蔡辉.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特征研究[J].海洋工程?2010?28(4):90 ̄96.(CHENJun?WANGYigang?CAI

Hui.ProfilecharacteristicsstudyoftheJiangsucoast[J].TheOceanEngineering?2010?28(4):90 ̄96.(inChinese))[9]一夏军?刘良?杨春艳.苏北侵蚀性海岸整体防护构想[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8):55 ̄56.(XIAJun?LIULiang?YANGChunyan.ProtectionideaforerosioncoastinthenorthpartofJiangsuProvince[J].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Management?2008(8):55 ̄56.(inChinese))

[10]吴建?拾兵.近岸补沙养护海滩研究综述[J].海洋科学?2011?35(8):108 ̄112.(WUJian?SHIBing?Areviewoftheshorefacenourishmentforbeachprotection[J].MarineSciences?2011?35(8):108 ̄112.(inChinese))

[11]张志明.我国沿海深水港口建设技术进展和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J].水运工程?2009(1):195 ̄202.(ZHANGZhiming.TechnicalprogressofChina scoastaldeepwaterportconstructionandmajortechnicalproblemsconfronted[J].Port&WaterwayEngineering?2009(1):195 ̄202.(inChinese))[12]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C]//IPC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

[13]谢怀东.福建省诏安宫口湾综合治理与渔港规划[J].海洋工程?2004?22(2):70 ̄74.(XIEHuaidong.ComprehensiveregulationandplanningoffishingportforGongkouEstuaryinZhaoan[J].TheOceanEngineering?2004?22(2):70 ̄74.(inChinese))[14]郭成涛.长江口北支潮汐能源的综合利用[J].海洋工程?1995?13(2):83 ̄91.(GUOChengtao.Astudyoncombineduse

oftidalenergyoftheNorthBranchofChangjiangEstuary[J].TheOceanEngineering?1995?13(2):83 ̄91.(inChinese))[15]倪国江?鲍洪彤.美二中海岸带开发与综合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 ̄17.(NI

Guojiang?BAOHongtong.ComparativestudyoncostalzonedevelopmentandcomprehensivemanagementbetweenUSAandChina[J].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SocialSciencesEdition?2009(2):13 ̄17.(inChinese))

[16]侯英姿?陈晓玲?李毓湘.基于3S技术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进展[J].海洋测绘?2005?25(3):24 ̄27.(HOUYingzi?CHENXiaoling?LIYuxiang?Applicationof3Stechnologiesinintegratedcoastalzonemanagement[J].HydrographicsSurveyingandCharting?2005?25(3):24 ̄27.(inChinese))

[17]李炎保?蒋学炼?刘任.防波堤损坏特点与其成因的关系[J].海洋工程?2006?24(2):130 ̄138.(LIYanbao?JIANGXuelian?LIURen.Discussion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haracteristicsandthereasonsofbreakwaterfailures[J].TheOceanEngineering?2006?24(2):130 ̄138.(inChinese))[18]李炎保?吴永强?蒋学炼.国内外防波堤损坏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港湾建设?2004(6):53 ̄56.(LIYanbao?WUYongqiang?JIANGXuelian?Areviewofthedevelopmentofresearchonbreakwaterfailuresathomeandabroad[J].ChinaHarbourEngineering?2004(6):53 ̄56.(inChinese))3

1第1期左其华?等:我国海岸工程技术展望

电子技术发展与展望

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通信0908班王格林(09211202)孙玲瑶(09211200)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们现在生活在电子世界中。电子技术无处不在:近至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彩电、音响等生活常用品,远至工业、航天、军事等领域都可看到电子技术的身影。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在二十世纪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因此它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电子技术定义: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 电子技术和 Digital (数字)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信号的发生、放大、滤波、转换。 二、电子技术经历时代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从1950年起,电子技术经历了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直至现代经历了微电子技术时代,纳米技术,EDA技术,嵌入式技术等。 1、发展初期(电子管,晶体管时代) 起源于20世纪初,20世纪三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第一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电子管。1904年,弗莱明制成了第一只电子二极管用于检测电波, 标志着电子时代的到来。过了不久,美国的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在灯丝和极板之间加人了栅极,从而发明了三极管,并于1906年申请了专利。比起二极管,三极管有更高的敏感度,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电视,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 然而,电子管体积大、笨重、能耗大、寿命短的缺点,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电子元件来替代电子管。飞速发展的半导体物理为新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理论物理学家们建立了量子物理,1928年普朗克应用量子力学,提出了能带理论【能带理论(Energy band theory )是讨论晶体(包括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晶体)中电子的状态及其运动的一种重要的近似理论。它把晶体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看成是独立的在一个等效势场中的运动,即是单电子近似的理论;对于晶体中的价电子而言,等效势场包括原子实的势场、其他价电子的平均势场和考虑电子波函数反对称而带来的交换作用,是一种晶体周期性的势场】的基本思想,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在能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半导体的物理模型,1939年肖特基、莫特和达维多夫,建立了扩散理论。这些理论上的突破,为半导体的问世提供了理论基础。 1947年l2月23日,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和布拉顿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点接触三极管,这是世界上第一只晶体三极管,它标志着电子技术从电子管时代进入到晶体管时代迈开第一步。此后不久,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又于1948年11月提出一种更好的结型晶体管的设想。到了1954年,实用的晶体管开发成功,并由贝尔实验室率先应用在电子开关系统中。与以前的电子管相比,晶体管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更可靠,因此,随着半导体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分析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电子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研制、人才培养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社会需求分析 2.1 区域需求 从全国总体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华北地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多,虽然这些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应聘者要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很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再加上这些地区的高校众多,每年的毕业生也很多,就业数量上依然供大于求,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西部地区,除成都、西安、重庆等经济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地区外,很多企业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虽然西部地区电子信息的人才需求也很大,但由于发展机会和待遇等方面不如东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高。 2.2 行业需求 1)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一般要求为计算机、信息类相关专业。目前,社会上关于JAVA、C++、.NET、数据库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另外,熟悉Windows、Linux应用平台和内核的开发是在应聘时的一个优势。对于软件开发人员,熟悉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软件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 2)硬件方面的行业。由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制造业疲软,社会对硬件方面的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旺盛。当然,也有很多的大型企业需要硬件方面的人才,要求求职者需要具备比较高端的硬件开发技术,如嵌入式系统、DSP、FPGA等。由于硬件方面的需求不大,且要求较高,很多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且硬件方面职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经验越丰富的应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应届毕业生硬件调试经验偏弱,很难得到招聘单位的赏识。企业还是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 3)通讯行业。通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比较高。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但是通信领域的很多高新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中并没有涉及,相关的技术人员还比较少,如果毕业生能够自学相关技术,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相关技术,就业很是很有优势的。在一些比较大型的通讯技术公司当中任职会有宽阔的前景。 3 就业方向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姓名:张海洋班级:12电本一学号:1250720044 摘要:微电子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介绍微电子的发展史,并且从光刻技术、氧化和扩散技术、多层布线技术和电容器材料技术等技术对微电子技术做前景展望。 关键词:微电子晶体管集成电路半导体。 微电子学是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电路及系统的电子学分支,它主要研究电子或粒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和集成为目的,实用性强。微电子产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它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除了技术本身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之外,还与它极强的渗透性有关。 微电子学兴起在现代,在1883年,爱迪生把一根钢丝电极封入灯泡,靠近灯丝,发现碳丝加热后,铜丝上有微弱的电流通过,这就是所谓的“爱迪生效应”。电子的发现,证实“爱迪生效应”是热电子发射效应。 英国另一位科学家弗莱明首先看到了它的实用价值,1904年,他进一步发现,有热电极和冷电极两个电极的真空管,对于从空气中传来的交变无线电波具有“检波器”的作用,他把这种管子称为“热离子管”,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这就是“二极真空电子管”。自此,晶体管就有了一个雏形。 在1947年,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在贝尔实验室内,一个半导体材料与一个弯支架被堆放在了一起,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就诞生了,由于晶体管有着比电子管更好的性能,所以在此后的10年内,晶体管飞速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IC)。到1959年,就有人尝试着使用硅来制造集成电路,这个时期,实用硅平面IC制造飞速发展.。 第二年,也是在贝尔实验室,D. Kahng和Martin Atalla发明了MOSFET,因为MOSFET制造成本低廉与使用面积较小、高整合度的特点,集成电路可以变得很小。至此,微电子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后就是在1965年,摩尔对集成电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集成电路的芯片集成度将以四年翻两番,而成本却成比例的递减。在当时,这种预测看起来是不可思议,但是现在事实证明,摩尔的预测诗完全正确的。 接下来,就是Intel制造出了一系列的CPU芯片,将我们完全的带入了信息时代。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子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心脏。时至今日,微电子技术变得更加重要,无论是在航天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或家用电器产业,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甚至是在现代战争中,微电子技术也是随处可见。在我国,已经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拄性产业,微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今,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三大电子类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三大电子类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看职业前景,明专业身世 电子信息工程:当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设计师 电子科学与技术:开发计算机硬件,当电路设计工程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方面,可以做电路设计工程师;信息方面,可以做电信工程师;计算机方面,开发软件、硬件b5E2R。 要想了解这三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地,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专业未来从事地是什么工作,从做什么来了解它们地区别.p1Ean。 南京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地张斌毕业后到中兴上海研发中心工作.中兴上海研发中心非常大,他所在地手机设计中心房间中摆放了各式各样地手机.他地专业侧重于“信息”,与通信业密切相关,像现在使用地彩信手机,可以传输图片、甚至录音,这就是他所工作研发地范畴.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地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我们周围地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地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地应用技术.毕业生除了做电子工程设计师开发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为各类硬件设备“量身”开发软件外,还可以在积累几年地工作经验后,主持策划一些大地系统开发,如中国联通打造地网络.毕业后有去外企地,比如西门子、朗讯;有去国

企地,比如国家无线电测量中心、航天五院;有去大公司地,比如华为、联想、中兴,还有去小公司做研发地.DXDiT。 与张斌工作环境不同地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地张诗剑进了创维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创维彩电厂.最初是在生产第一线流水线上做最基层地工作,不久就被调到技术组做生产线技术员.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比,可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生命力是最顽强地,它地知识更新不如电子信息工程快,但持久而弥新,它在制造业中有着不可替代地作用.英特尔之所以霸气逼人,就是因为它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地电子科学与技术,能够生产出速度最快、运行最稳定、质量最好地计算机硬件.正如美国“硅谷”最大地成功之处就在于紧紧抓住世界半导体工业发展地脉搏,才有今天地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地样板.而各类争相走智能化道路地家电,都把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视为镇“企”之宝,像液晶电视、高清电视、等离子电视、数字广播等都要用到这个专业.计算机硬件开发、电路设计工程师是这个专业地标志性职业.RTCrp。 与他们来自同个城市地李跃力,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就到了海信集团技术服务部,主要从事郑州地区地电脑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每天地工作就是维护计算机.最初是做一些顾客回访、产品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后来就是参与一些详细地工作,比如约定顾客、维修单开立、对外宣传以及维护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物理电子机械电子微电子光电子地统称,偏重后两者,对应地是产业,即集成电路,简称芯片.芯片是电子信息产品地核心器件,相当于各种电子设备地脑细胞,承担着运算和存储功能,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地源头.可以说,在血缘关系上它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当亲近,有很多交融之处,甚至可以把它认为是后者地子专业,术有专攻,学有更精、更深.毕业生就业

中国海洋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基本情况 (2) 二、实习过程、内容 (2) (一)、京唐港概况及规划与发展 (2) (二)、天津港概况及规划与发展 (4) (三)、重力式码头水工结构设计 (4) (四)、疏浚吹填、围海造陆 (5) 1、大型充砂袋结构围堰工程施工工艺 (5) 2、吹填施工及铰吸挖泥船简介 (6) 3、浅层排水固结与深层直排式真空预压联合处理施工工艺简介 (7) (五)、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7) 三、实习总结 (7)

一、实习基本情况 春暖花开,春寒料峭,我随班级于2016年4月11日至16日在天津市进行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进行现场实践,聆听专家讲座,作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准毕业生,我通过本次毕业实习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这个专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加强了对本科四年所学专业课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了解了港口规划布置与发展,航道整治与疏浚,防波堤设计施工,为下一步的学习深造以及以后的工作寻觅到了新的方向。 (一)实习时间 2016年4月11日至16日 (二)实习地点 天津市滨海新区 (三)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专业课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港航的认识和实践,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回顾这次实习,我的感触是深刻的,收获也是丰硕的。在现场观摩和参加讲座过程中,了解到了京唐港、天津港的概况及规划与布置、重力式码头施工工艺、防波堤施工工艺、航道疏浚基本原则、港口工艺设备系统、施工管理安全知识等各方面,以下做进一步的阐述。 二、实习过程、内容 (一)、京唐港概况及规划与发展 唐山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沿海,是我国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专业化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北京市、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及战略资源。 唐山港下属三个港区,分别是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丰南港区。曹妃甸港

新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新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新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当背起行李,离开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要必须长大了,正式踏入社会,接受一切应有的挑战,在新环境里开启人生另一个重要旅程。等待工作通知的日子是充满憧憬的,正式报到的那天,天气有点儿闷热,但这丝毫影响不到我满怀兴奋的心情。到达项目部后,入职也十分顺利,通过介绍知道了项目部里有学长学姐,还有老乡,另外项目部安置在市中心附近,

交通便利,这一切在告诉我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开始。但是,我也深知所有的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的两天,在新环境中,我适应的并没有那么快,问题渐渐多了起来,在学校习惯了自由散漫的日子,与工程项目的工作性质发生冲突,再加上现在的工作与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方向稍微有偏差,好多学过的技能并不能应用到工作实践中,致使自己的心情也来到了低谷中。通过与同学通电话,和同事谈心,加上领导的关怀使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所有未来的一切成就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出来,不能好高骛远,工作能力不仅仅是完成分配任务的能力,还包括交际能力等等,我要继续学习的还有很多。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也开始适应了项目部的工作节奏,初步掌握了部分所属部门的技能,接下来,自己的学习还不能停步。现在我很明确的是工作开始的第一年对自己的人生至关重要,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工作开始的这一年,我应该这样做:第一,快速学习掌握所属部门的工作,尽快做到能独立完成领导所分配的任务,完成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学习一些辅助工作的技能,例如3DMAX等相关软件,进一步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技能;第三,加强交流,积极参加公司和项目部内的活动,发展与同事和领导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联系;最后,定期自我反省,查找发现自己当前的不足,快速更正,进一步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在进步。年轻正式逐梦的好日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综述上课讲义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 望综述

课程报告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 未来展望综述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姓名: ********* 学号: 14********* 专业: ***************** 指导教师: *******老师 0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就是使用电力半导体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它是综合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无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还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的应用领域包括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毫无疑问,电力电子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1] 电力电子技术包含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个分支,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1.1半控型器件(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上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硅晶闸管(SCR),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此后,晶闸管得到了迅速发展,器件容量越来越大,性能得到不断提高,并产生了各种晶闸管派生器件,如快速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但是,晶闸管作为半控型器件,只能通过门极控制器开通,不能控制其关断,要关断器件必须通过强迫换相电路,从而使整个装置体积增加,复杂程度提高,效率降低。另外,晶闸管为双极型器件,有少子存储效应,所以工作频率低,一般低于400 Hz。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晶闸管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1.2全控型器件(第二代电力电气器件)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突破及实际需求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晶体管(BJT)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全控型器件的特点是,通过对门极(基极、栅极)的控制既可使其开通又可使其关断。此外,这些器件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这些优点使电力电子技术的面貌焕然一新,把电力电子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电力电子器件的新发展 为了解决MSOFET在高压下存在的导通电阻大的问题,RCA公司和GE公司于1982年开发出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并于1986年开始正式生产并逐渐系列化。IGBT是MOS?FET和BJT得复合,它把MOSFET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的优点和BJT通态压降小、载流能力大的优点集于一身,性能十分优越,使之很快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导器件。与IGBT 相对应,MOS 控制晶闸管(MCT)和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都是MOSFET和GTO的复合,它们都综合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实习期 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的情况

电子专业的发展前景

就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企业需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未来展望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职业方向的选择,想来是更多应届毕业生就业时所想的事情,常看到论坛上不少临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感叹,不知道是否应该将计算机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业的言论,媒体频频爆出的各类关于IT从业者身心受到莫大伤害的大小新闻,IT从业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琐枯燥的程式、技术心理与现实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关于中国与欧洲在土木工程技术标准化 上的对比性研究 摘要:土木工程标准既是技术指标原则,又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的限制原则,而且他们是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原则。进行中国与欧洲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有关标准体系、标准管理体系、标准运作体系的对比性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欧洲在土木工程标准上的标准级别领域的优势,了解到标准化组织、标准起草制定、标准的转化和适用,还可以了解到中国标准和欧洲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并且怎样改革和提升中国的土木工程技术标准的发展方向也在这些个方面中有所涉及和提示,以致使中国的土木工程行

业有效管理的基础得以夯实。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技术标准化对比性研究标准管理体系 行业标准 一、介绍 土木工程标准既是技术指标原则,又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的限制原则。而且他们是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从它们的内容,汇编的结构和水平等方面上看,他们对工程领域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在市场体系中,一个改进过的并且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求的重要的技术基础。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土木工程技术标准发展良好并有很大进步。数量和覆盖范围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并且已经在我国工程建筑的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保守性的影响,中国现行的标准化管理在标准体系、标准管理体系、标准运用体系和其他领域上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部分操作方式未能达到WTO协定要求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之实现。 关于中国与欧洲在土木工程技术标准化上的对比的研究,此论文的课题分析了土木工程领域上的欧洲标准的优势,并且探究了中国土木工程技术标准的未来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以及在国内已经奠定的土木工程工业有效管理机制的基础。 一、中国的土木工程技术标准化

工作计划未来展望

工作计划未来展望 小编只是来告诉大家一件大事!XX工作计划未来展望已经由聘才网为大家收集整理好啦!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第一篇我们又不约而同的迈向新的一年,当然也就有了新的起点和计划,在这布满蓝图的图纸上又有新的一页去填写去描绘,承蒙智越教育,给予本人一个美好的开始,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前景,在这新的一年里要给自己做很多人生规划和工作计划,也给自己和公司满意的答复! 关于生活,一定要积极向上,要超前看向远看,其实说到底我毕竟也是毕业不久的社会新成员,在步入社会是要学的要做的还有好多,要从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去摸索去收获去领悟。这也算给简单而朴实的生活点缀了人生的蓝图,同时还可以从收获的小细节体验幸福感! 关于工作上,首先感谢所有的领导及同事给予我的肯定,可以让我在这里发挥并效力于公司。在这新的一年里,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将手头的工作做好,并与同事间多沟通多交流多挖掘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点,并积极改进,竟可能的将业绩做到最好,当然首先自己要多努力多学习,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当对自己的认可和公司的回报! 加强人际关系联系,不能太封闭,不和别人交往真的减少了犯错误的机会,可没有错误也没有了经验的积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最后也没了成功!!找时间找机会多方面发

展自己。 加强心理素质锻炼,提高生活情趣。快乐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何不选择快乐生活。要锻炼自己把轻松愉快写在脸上,让进取活力留在心中,造就成功人生,阳光人生。 第二篇转眼间又要进入新的一年XX年了,又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的一年,是辞旧迎新、再次展现自己的又一开始,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出来工作快2个年头,面对竟争激烈而有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驱使我要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实力的管理者,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此,我订立了本年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和谐统一为最高宗旨,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积极融入企业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加强学习为根本,加速提升岗位技能水平;以遵章守纪为重点,努力确保人生安全无隐患;以勤奋工作为主攻方向,树立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以拓展兴趣爱好为追求,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崭新的战斗姿态,崭新的精神风貌、崭新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业实现建设精品污水处理厂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蓝图绘就,目标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为使目标如期实现,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认识,转变工作角色。

未来20年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09-08-02 作者简介:高成(1937-),男,陕西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汽车电子发展方向的评估和规划. 未来20年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高 成1,邱 浩2 (1.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交通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安全性、节能、减排和舒适娱乐性是汽车电子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全球各大汽车电子研发团队争相加大对这4个方面的研发力度.本文介绍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6个专业汽车电子研发公司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汽车安全、动力性、环保、车载通讯、信息娱乐、半导体技术和微控制器的开发上.分析结果表明,未来20年内汽车电子工业发展的重点将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汽车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电子技术的提升,电动汽车将不可阻挡地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汽车电子;安全;环保;半导体 中图分类号:TK9;TN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18(2010)01-0033-07 在过去10年里,汽车工业发生了2个显著变化,一是增长的基点正在从经欧美市场向以亚洲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地区市场转移[1].数据显示,2007-2012年亚洲和欧洲将会主导全球汽车产量的89%;二是在市场成熟的欧美国家,汽车的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电子技术.有研究表明,1989年至2010年,电子设备在整车制造成本所占比例,由16%增至40%以上.目前每部新车的IC 成本约在310美元左右,估计到2015年将增长到400美元左右.无论是市场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还是技术重心向电子技术倾斜,都将势必影响到汽车电子发展的方向[2].而且,其技术本身也将面临着来自性能、安全以及环保法规多方面的苛刻要求.今后10年,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中扮演着多大的作用,它又应该如何承担起汽车电子化的重任?本文就全球一些专业的汽车主体厂商和零配件厂商进行专业分析,展望未来20年汽车电子方向的发展趋势. 1 德尔福:绿色、安全和通讯是 汽车电子的未来 德尔福通过对推动全世界新技术、产品和市 场发展的全球趋势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汽车电子行业的未来就是绿色性环保性、安全性和连通通讯. (1)环保型.全球汽车行业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倾向于发展高效燃料、低碳排放量的发动机[3].目前有许多选择方案,其一就是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在公路驾驶时,其燃料经济性比汽油发动机提高30%~40%;其二就是电动动力系统或混合动力汽车(HEV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应用有许多结构,但都涉及一个小型电池组、一个电子控制器及一个可以使汽车发动机在停车时自动关闭并在发动机自动重起前对汽车进行再次电动加速的电动机.混合动力汽车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达30%~40%,并降低碳排放达60%.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仍在继续,而且范围已拓展至电动汽车或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些汽车采用更大的电池组,可以在纯电动驱动的情况下,行驶更长的距离.最后,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正在开发气缸压力传感和均质充量压燃燃烧(HCCI )等系统,以在经济性和汽油发动机排放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所有这些动力系统的创新技术都将在未来的5~15年里为全世界的汽车增加大量电子内容. (2)安全性.汽车电子发展的第二大趋势是安 2010年第1期 Journal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No.1, 2010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最新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的实习周记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的实习周记 实习周记(一) 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实习周记(二) 本周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实习周记(三) 本周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实习周记(四)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岗位工作岗位

议电气工程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历史及展望

议电气工程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历史及展望 论文摘要:梳理了电气工程技术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的进步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介绍了电气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并分析了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电气学科;发展史 一、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领域核心学科之一,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范畴,如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因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1.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大自然中的雷电使人类对电有了最早、最朴素的认识,天然磁石吸铁是人类对磁现象的最早观察,然而,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始于16世纪的英国,1663年德国科学家盖利克发明了摩擦起电的仪器,172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可以通过金属传导等等,这是人类对电的早期实验,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与发明。 (1)库仑定律。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总结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库仑定律。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阶段。 (2)“伏打电池”。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到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一年后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自此人类对电的研究由静电扩大到了动电,开辟了电学研究的新领域。(3)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安培右手定则。1820年奥斯特偶然发现通电铂丝周围的小磁针发生轻微晃动,之后他经过反复实验证实了这一发现。其后安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右手定则,发现了电流方向与磁针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安培还通过实验发现了两个通电导体和两个通电线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规

电子信息类专业就业分析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其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电子信息类专业现状和前景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要求 一、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很高 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高级专业人才。 二、创新、研发能力要求高 接受过良好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了解学科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种外国语,能进行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 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及求职建议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几分无奈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到了今年,毕业生就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说几经拼搏,国顶尖的电子类高校毕业生最后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而占大多数的普通高校的同类毕业生却远远不如。就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相关行业呈现颓势,并且从近期的发展来看还见不到走出低谷的趋势。另一方面,1999年高校扩招时,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计算机或电子类专业,其结果高速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市场的吸纳能力之间形成巨大的差额,僧多粥少,加大了就业的压力。可以预计,今年电子类毕业生就业需求不会回到2001年的水平,而且就业层次有向硕士学历集中的倾向,本科生需求会相当平淡,专科生将供大于求的困境仍将会持续。 (1)电子类毕业生就业的困境。 今年电子类毕业生仍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是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许多知名企业不会招聘或极少招聘本科生。其次,供方人数增长,不仅是本科层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而且首批扩招的硕士研究生也将面临就业,这对本科生就业又增加了一层压力。第三,行业布局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京沪及沿海一些大城市,如、等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还有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少数西部城市电子信息企业相对集中,这就使毕业生流向的集中,招致在这些地区竞争更加激烈。 (2)更新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大城市、难在热点地区、难在毕业生就业的高期待。在面临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毕业生应当改变自己的求职心态,以市场为导向,避免就业地区和就业领域过于集中,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常处于"人荒"的境况,中小企业和不著名公司仍求贤若渴,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和发展机会。再就是避免被一步到位捆住手脚,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以务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文献综述

高桩码头中沉桩控制方法及要点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在港口码头建设中,高桩码头结构是采用的最多的一种结构型式。高桩码头作为我国广泛的主要码头结构型式,其工作特点是通过桩台将作用在码头上的荷载经桩基传给地基。 高桩码头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在沿海、河口和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分布很广的软土地基,这种地基表层由近代沉积土组成,硬土位置较低,对这种地基,高桩码头几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结构型式,并可用以建设深水大码头。 沉桩作为高桩码头设计施工中的一关键部分,控制沉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桩码头结构的稳定和使用。 二、主题 1、沉桩测量监控要点 测量程序由测量工程师、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由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及内业计算,测量工程师负责对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进行审核。对重要项目、关键部位,项目主管工程师必须复核其测量内业计算结果,对须经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如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以及沉桩控制,应按合同及规范将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审核批准。 所有原始、中间和最终测量,均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测量方法实施。各项验收测量,均要有监理人员在场。每次测量结束后应于规定时间内将所有测量数据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核。 测量仪器根据工程沉桩施工需要,一般选用TC402型全站仪2台,精度为2//,2mm+2ppm,T2经纬仪4台,精度为2//,NA2水准仪2台,精度为0.7mm及SDH-13A型测深仪1台,精度为100mm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实施工作。 沉桩施工测量方法 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在拟建码头后方陆域和两侧设置4~5个平面控制点,形成测量控制网。利用测量控制网加密施工控制点,对码头施工用前方交会法进行控制。施工水准点由业主提供的基点直接引测至施工现场。基点用混凝土墩做成,

工作总结对未来的展望.doc

工作总结对未来的展望 工作总结和未来展望 1:多元化增收工作的主要方法和经验 (a)改善组织结构,加强组织领导 兵团自制定三个促进团部职工多种收入增长文件以来,各师、团分别成立了促进职工多种收入增长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各师、团有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有专门负责日常工作的办公室。 199事业部主要领导担任推进员工多种收入增长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对多种收入增长进行重点部署,并亲自监督重要措施的落实。 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和单位,明确职责,细化措施,互相配合,促进团结,形成合力 师各级各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的工作,形成了民生第一、增收第一、落实第一的思想共识。对收入增长情况的定期分析、定期判断、定期总结和指导,形成了把握重点突破、大胆创新、拓展空间、关注弱势和谐收入增长的有效做法。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牵头、成员单位共同牵头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考核机制 围绕兵团《意见》精神和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各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明确了促进团部职工多种经营增收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实施办法,将任务和责任划分到师机关、团部、公司、社区和家庭

的有关部门。逐步细化目标和措施,把握各级目标,把握各级指标,确保增收措施落实到位,形成各级增收、人人增收、人人增收的工作氛围。 根据兵团收入考核办法,各师制定了相应的奖惩考核办法,促进职工收入多元化,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与干部年薪制考核挂钩,确保职工收入多元化目标的顺利推进。 整个师、团、连三级台账已经完成,运行正常。各单位将对总账和报表中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评估和奖励,为员工的多元化收入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部分单位建立了强有力的问责和效能机制,未能通过多次增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3)把握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 1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多元增收基础 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部门着力提高效益,不断扩大高效作物面积,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种植结构,深挖增收潜力,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师扩大高效种植面积,大力开展粮棉高产创建工作,每亩种植面积效益2000元,万元以上分别达到192.41万亩、58万亩和24.16万亩,增加收入1500元。 三师借鉴棉盖茴香:果盖茴香的经验,在80%的棉区套种茴香,创造性地增加收入2 . 01亿元。 扩大畜牧业规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