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打包4套 含答案)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打包4套 含答案)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打包4套 含答案)
【人教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滚动测试卷(打包4套 含答案)

滚动测试卷一(第一~三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故选项A错误;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选项B错误;用实验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选项D错误。

2.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过程中,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s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B.15 s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在0~10 s的平均速度等于10 m/s

D.10~15 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运动员在0~10s的位移大于其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大于m/s=10m/s,选项C错误;15s后速度的大小恒定,表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选项B错误;10s后的速度由大变小,但方向不变,选项A错误;10~15s图线的斜率为负且逐渐减小,表明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D正确。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C.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

v2-=2ax可得x=-v2,对应x=10-0.1v2,可知=-0.1,-=10,解得a=-5m/s2,v0=10m/s,A错误,C正确;由v0=-at可得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t=2s,由=-2ax 可得刹车过程的位移为x=10m,B、D错误。

4.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

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

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

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

,受两条绳子的拉力和杆的弹力;滑轮一直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杆的弹力与两条绳子的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由于两条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故两拉力的合力为mg,与水平方向成45°斜向右下方,如图所示。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

A.cos θ+μsin θ

B.cos θ-μsin θ

C.1+μtan θ

D.1-μtan θ

F1作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

F1=mg sinθ+μF N

F N=mg cosθ

解得F1=mg sinθ+μmg cosθ

当F2作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

F2cosθ=mg sinθ+μF N'

F N'=mg cosθ+F2sinθ

解得F2=

所以=cosθ-μsinθ,故选B。

6.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点和B点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果二者同时到达C点,D是C点右侧一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到达C点前的任一时刻,总有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两物体在到达C点前的任一位置,总有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欲使两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到达D点,且保持各自的加速度不变,则需要甲先运动

D.甲从A点匀加速运动,乙从B点匀加速运动,若同时到达D点,则在CD之间甲的平均速度必然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a1,乙的加速度为a2,根据题意,有a1t2>a2t2,得a1>a2,由于两物体同时运动,由v=at知,A正确。根据题意,到达B、C点间任意位置时,总有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据v2=2ax知,B正确。甲走完AC段与乙走完BC段所用时间相等,该过程中乙的加速度小,且到达C点时乙的速度小,故乙走完CD段所用时间长,则需要乙先运动,C错误。据知,D 正确。

7.(2018·江西二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紧靠在一起压紧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以两滑块此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一维坐标系。现将外力突然反向并使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拉力F、两滑块间弹力F N与滑块B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向右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F+k(x0-x)=(m A+m B)a,可得F=kx+(m A+m B)a-kx0。若有(m A+m B)a=kx0,则F=kx,F与x成正比,F-x图像可能是过原点的直线;对A有k(x0-x)-F N=m A a,得F N=-kx+kx0-m A a,可知F N-x图像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当F N=0时

A、B开始分离,此后B做匀加速运动,F不变,则有x=x0-

B、D正确。

8.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质量为m0,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θ=37°时,木块恰能静止在斜面上。现将θ改为30°,在A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圆柱体B,如图乙,sin 37°=0.6,cos 37°=0.8。则()

A.A、B仍一定静止于斜面上

B.A、B可能静止于斜面上

C.若m0=2m,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mg

D.若m0=8m,则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mg

,当θ=37°时,木块恰能静止在斜面上,则有μm0g cos37°=m0g sin37°,代入数据解得μ=0.75。现将θ改为30°,在木块A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圆柱体B,对木块A受力分析,则有F f=μF N,F N=m0g cos30°,当F fmg sin30°+m0g sin30°时,木块A相对斜面不滑动,因此木块A、圆柱体B是

否静止在斜面上,由圆柱体B对木块A的弹力决定,木块A、圆柱体B可能静止于斜面上,故A 错误,B正确;若m0=2m,则mg sin30°+m0g sin30°=m0g,而F f=μF N=0.75×m0g cos30°=m0g;因F fmg sin30°+m0g sin30°,木块A不滑动,木块A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 f=mg sin30°+m0g sin30°=m0g=mg,故D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9.(8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图甲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测力计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

(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N(图乙中所示),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可能为 N。

(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00~3.023.9~4.1(有效数字不作要求)(2)变大变大

弹簧测力计最小刻度为0.1N,要进行估读,所以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由题图乙可得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在3.0N左右,因合力为F=kx=500×0.01N=5N,两分力夹角为90°,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则另一个力F b==4.0N。

(2)如图所示Oa、Ob线段长度表示开始时a弹簧测力计和b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Oa'、Ob'线段长度表示b弹簧测力计与OC夹角α减小后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由图可知a、b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都变大。

10.(12分)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通过纸带得出1~6每个点的瞬时速度,画出v-t图像,进而求得a。其中3号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3=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也可以去除一个数据,利用逐差法处理求得a。如果去除的是2.88 cm这一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完全选对才得分);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利用停表测量滑块运动的时间t

(4)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选填“偏大”或“偏小”)。

.264(2)0.496(3)CD天平

(4)偏大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3号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3==0.264m/s。

(2)如果去除的是2.88cm这一数据,计算滑块的加速度有

a==

0.496m/s2。

(3)要测量动摩擦因数,由F f=μF N可知,需要知道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本题中压力就是滑块的重力,所以需要知道滑块的质量;摩擦力要根据滑块的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来求得。滑块做的是匀加速运动,拉滑块运动靠的是托盘和砝码的重力,所以也要知道托盘和砝码的质量,故A、B、E错误,C、D正确。

(4)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盘g-μm块g=(m盘+m块)a,解得μ=。由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的过程中,只考虑了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没有考虑细线和滑轮以及空气阻力等,故导致摩擦因数的测量值会偏大。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11.(10分)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l2=2.5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1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g取10 m/s2,=2.236)试求:

(1)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47 m/s (2)0.45 s

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知识得=2gh,

解得v1=m/s=m/s≈4.47m/s。

(2)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t1,则h=,

设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时间为t2,则l1+h+l2=,

由题意得t=t2-t1,

以上三式代入数据解得t=0.45s。

12.(11分)

某电视台闯关竞技节目的第一关是雪滑梯,其结构可以简化为如图模型。雪滑梯顶点距地面高h=15 m,滑梯斜面部分长l=25 m,在水平部分距离雪滑梯底端为x0=20 m处有一海绵坑。比赛时参赛运动员乘坐一质量为m0的雪轮胎从雪滑梯顶端滑下,在水平雪道上翻离雪轮胎滑向海绵坑,运动员停在距离海绵坑1 m范围内算过关。已知雪轮胎与雪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运动员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8,假设运动员离开雪轮胎的时间不计,运动员落到雪道上时的水平速度不变。求质量为m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水平雪道上多大区域范围离开雪轮胎才能够闯关成功?(g取10 m/s2)

6~7.6 m之间的区域离开雪轮胎,才能够闯关成功

a0,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有(m0+m)g sinθ-μ1(m0+m)g cosθ=(m0+m)a0,v2=2a0l,解得a0=3.6m/s2,v=6m/s。

在水平雪道上运动时,运动员乘坐雪轮胎时加速度大小为a1,翻下后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0+m)g=(m0+m)a1,μ2mg=ma2,设在距离海绵坑x1处翻下时刚好滑到海绵坑边停下,翻下时速度为v1,则有v2-=2a1(x0-x1),=2a2x1,

联立解得x1=6m。

设在距离海绵坑x2处翻下时刚好滑到距离海绵坑边1m处停下,翻下时速度为v2,则有v2-=2a1(x0-x2),=2a2(x2-1m),联立解得x2=7.6m。故选手应该在距离海绵坑6~7.6m之间的区域离开雪轮胎,才能够闯关成功。

13.(11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冲上一足够长从右向左以恒定速度v0=10 m/s传送物体的水平传送带,从物体冲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0~2 s内水平外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2~4 s内水平外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也相反,g取10 m/s2。求:

(1)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0~4 s内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Q。

.3(2)2 880 J

设水平外力大小为F,由题图乙可知0~2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5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1

2~4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F=ma2

F f=60N

又F f=μmg

由以上各式解得μ=0.3。

(2)0~2s内物体的位移x1=t1,得x1=10m,向右。

传送带的位移x1'=v0t1,得x1'=20m,向左。

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1=x1+x1'=30m,

此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Q1=F fΔx1=1800J。

2~4s内物体的位移x2=t1,得x2=2m,向左。

传送带的位移x2'=v0t1,得x2'=20m,向左。

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Δx2=x2'-x2=18m。

此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Q2=F fΔx2=1080J。

所以,0~4s内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热Q=Q1+Q2=2880J。

滚动测试卷二(第一~六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放置,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质量不同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G、棋盘面的吸引力F、弹力F N和静摩擦力F f,共四个力作用,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竖直向上,且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和引力为一对平衡力;棋子掉不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和它的重力大小相等,即棋子受棋盘的摩擦力与棋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D正确。

2.

右图为水上乐园中的彩虹滑道,游客先要从一个极陡的斜坡由静止滑下,接着经过一个拱形水道,最后达到末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坡的高度和拱形水道的高度差要设计合理,否则游客经过拱形水道的最高点时可能脱离

轨道

B.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一直做加速运动

C.游客从斜坡下滑到最低点时,游客对滑道的压力小于重力

D.游客以某一速度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时,游客对滑道的压力等于重力

,不能让游客经过拱形水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超过,选项A正确;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选项B错误;游客从斜坡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游客对滑道的压力大于重力,选项C错误;游客以某一速度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时,游客对滑道的压力小于重力,选项D错误。

3.如图甲所示,固定的粗糙斜面长为10 m,一小滑块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滑块的动能E k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斜面底端的重力势能为零,小滑块的重力势能E p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小滑块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

D.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E k-x图像),其斜率的绝对值是小滑块所受合外力大小F合=mg sinθ-μmg cosθ,由图乙可知F合=mg sinθ-μmg cosθ=2.5N;图丙是重力势能—位移图像(E p-x图像),其斜率的绝对值是小滑块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G x=mg sinθ,由图丙可知,G x=mg sinθ=10N,则可求出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μmg cosθ=7.5N,D正确;由于滑块质量未知,故其他量均不可求。

4.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2.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 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

D.6~9 s内物块的加速度为2 m/s2

4s前物块与木板间为静摩擦力,4s后为滑动摩擦力,物块在第5s内运动了,合外力对物块做功,A错;4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突变,F f=3N,合力为4N-3N=1N,B错;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N,由F1=μmg,解得μ=0.15,C对;5s后物块的合力为2N,故5s后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D错。

5.(2018·云南七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65 kg的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他的重心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0~1.0 s内图线为直线。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7 s时,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B.t=0.5 s时,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C.t=1.1 s时,该同学受到单杠的作用力大小为6 500 N

D.t=1.4 s时,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t=0.7s时,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为0.3m/s2,选项A错误;t=0.5s时,该同学向上做加速运动,故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正确;t=1.1s时,该同学的速度达到最大,加速度为零,则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为650N,选项C错误;t=1.4s时,该同学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选项D错误。

6.(2018·安徽安庆二模)某旅游景区新开发了一个游乐项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坡道模型,整个坡道由三段倾角不同的倾斜直轨道组成,滑车从坡顶A点由静止滑下,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D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到坡底D点时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

A.坡道AB对滑车的作用力沿坡面向下

B.坡道BC对滑车的作用力为零

C.坡道BC对滑车作用力竖直向上

D.坡道CD对滑车的作用力不可能垂直坡道斜面向上

A点由静止滑下,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受力分析角度,受到重力、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因此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滑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在竖直向上偏右方向,这样与重力的合力才能产生向下的加速度,故A错误;滑车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滑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则坡道BC对滑车作用力竖直向上,故B错误,C正确;滑车在坡道C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车受到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即对滑车的作用力应该在竖直向上的偏左方向,这样与重力的合力才能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对滑车的作用力不可能垂直坡道斜面向上,故D正确。

7.若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T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T2(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l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l2。你能计算出()

A.地球的质量m地=

B.太阳的质量m太=

C.月球的质量m月=

D.月球、地球及太阳的密度

m0来说,应有m0g=,所以地球质量m地=,选项A正确;对地球绕太阳运动来说,有=m地l2,则m太=,B项正确;对月球绕地球运动来说,能

求地球质量,不知道月球的相关参量及月球的卫星运动参量,无法求出它的质量和密度,C、D 项错误。

8.如图所示,13个完全相同的扁长木块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0.4 kg、长度l=0.5 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原来所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第1个木块的左端上方放一质量m0=1 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0=5 m/s,使其开始在木块上滑行。已知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块在第10个木块上运动时,能带动它右面的木块一起运动

B.铅块刚滑上第12个木块左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C.铅块在第12个木块上滑动时第12个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小铅块最终能滑上第13个木块

2m0g=2N,有铅块的那个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m0+m)g=1.4N,其余每个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1mg=0.4N,设铅

擦力为=μ

块到第n个木块时,第n个木块及其右面的木块开始在地面上滑动,则F f0>(13-n)F f2+F f1,解得n>11.5,即当铅块滑到第12个木块左端时,第12、13两个木块开始在地面上滑动,选项A错

误;设铅块刚滑上第12个木块左端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μ2m0g×11l=m0m0,

解得v1=m/s,铅块滑动的加速度a0=-μ2g=-2m/s2,此时第12、13两个木块的加速度a1==0.25m/s2,选项B正确,C错误;以第12、13两个木块为参考系,铅块滑到第12个木块右端时相对木块的速度v2满足=2(a0-a1)l,解得v2=m/s>0,故铅块

可以滑上第13个木块,选项D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9.(10分)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有的实验器材有:斜槽轨道、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两个、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圆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球运动轨迹及落点的情况简图如图所示。

试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前,轨道的调节应注意。

(2)实验中重复多次让a球从斜槽上释放,应特别注意。

(3)实验中还缺少的测量器材有。

(4)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5)若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一定有关系式成立。

槽的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2)让a球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滚下(3)天平、刻度尺(4)a球的质量m a和b球的质量m b,线段OP、OM和ON的长度(5)m a·OP=m a·OM+m b·ON

由于要保证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即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所以必须保证槽的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2)由于实验要重复进行多次以确定同一个弹性碰撞后两小球的落点的确切位置,所以每次碰撞前入射球a的速度必须相同,根据mgh=mv2可得v=,所以每次必须让a球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滚下。

(3)要验证m a v0=m a v1+m b v2,由于碰撞前后入射球和被碰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故可验证m a v0t=m a v1t+m b v2t,而v0t=OP,v1t=OM,v2t=ON,故只需验证m a·OP=m a·OM+m b·ON,所以要测量a球的质量m a和b球的质量m b,故需要天平;要测量两球平抛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即线段OP、OM和ON的长度,故需要刻度尺。

(4)由(3)的解析可知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a球的质量m a和b球的质量m b,线段OP、OM和ON的长度。

(5)由(3)的解析可知若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一定有关系式m a·OP=m a·OM+m b·ON 成立。

10.(10分)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理由是。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丁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甲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有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不守恒(2)1.37 (3)9.78(9.75~9.81均可)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簧弹力做功,所以实验设计就要排除除重力外的其他力做功,乙方案中的摩擦力做负功会导致实验失败。(2)图甲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所以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v B==1.3675m/s≈1.37m/s。(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mv2,

整理得g=,所以重力加速度就等于图线斜率的一半。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11.(10分)如图所示,甲木板的质量为m1=2 kg,乙木板的质量为m2=2 kg,甲木板的右端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m=1 kg。甲木板和小物块的速度为8 m/s,乙木板的速度为2 m/s,方向均向右。木板与地面间无摩擦,小物块与两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已知乙木板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两木板碰撞后粘在一起。求:

(1)两木板碰撞后的瞬间乙木板的速度大小;

(2)两木板碰撞后,小物块与乙木板发生相对运动的时间。

(2)2.4 s

设两木板碰撞后的瞬间乙木板的速度大小为v',两木板碰撞的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1+m2v2=(m1+m2)v'

解得v'=5m/s。

(2)两木板碰撞后,小物块滑上乙木板做匀减速运动,两木板做匀加速运动,最终三个物体的速度相同,设最终的共同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m)v1+m2v2=(m1+m2+m3)v″

解得v″=5.6m/s

小物块在乙木板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m/s2

可得小物块与乙木板发生相对运动的时间t==2.4s。

12.(10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AB与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AB段长x=10 m,半圆形轨道半径R=2.5 m。质量m=0.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B点时撤去力F,小滑块进入半圆形轨道,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C,从C点水平飞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若小滑块从C点水平飞出后又恰好落在A点。求:

①滑块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

②滑块刚进入半圆形轨道时,在B点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如果要使小滑块能够通过C点,求水平恒力F应满足的条件。

①10 m/s ②9 N(2)F≥0.625 N

①设滑块从C点飞出时的速度为v C,从C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t,滑块从C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

竖直方向2R=gt2,

水平方向x=v C t,

解得v C=10m/s。

②设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R,

设滑块在B点受轨道的支持力为F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N-mg=m,联立解得F N=9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F N'=F N=9N。

(2)若滑块恰好能够经过C点,设此时滑块的速度为v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

解得v C'=m/s=5m/s,

滑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Fx-mg·2R≥mv C'2,

则Fx≥mg·2R+mv C'2,

解得水平恒力F应满足的条件为F≥0.625N。

13.(12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左端有一顶端高为h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圆弧的底端与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8 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后剩余的部分,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为R。一质量m=0.4 kg的物块A自圆弧形轨道的顶端释放,到达圆弧形轨道底端恰与一停在圆弧底端水平桌面上质量也为m的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的损失),碰后物块B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s=6t-2t2(关系式中所有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物块B飞离桌面后恰由P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BP间的水平距离s BP。

(2)判断物块B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

(3)求物块A由静止释放的高度h。

.1 m(2)不能(3)1.8 m

设碰撞后物块B由D点以初速度v D做平抛运动,落到P点时其竖直速度为v y=,同时=tan45°

解得v D=4m/s。

设平抛用时为t,水平位移为s,则有R=gt2,s=v D t,解得s=1.6m。

物块B碰后以初速度v0=6m/s,加速度大小a=-4m/s2减速到v D,则BD间的位移为

s1==2.5m

故BP之间的水平距离s BP=s+s1=4.1m。

(2)若物块B能沿轨道到达M点,在M点时其速度为v M,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全真模拟试题精编(十)

2018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 满分11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B.欧姆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C.楞次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间摩擦力为零 B.C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C.A加速度大小为g cos θ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3.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0)和-q以相同角速度绕O点在纸面中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点离+q较近,则() A.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始终垂直纸面向外 B.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始终垂直纸面向里 C.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D.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4.如图甲所示,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框abc的直角边ab的长是AB长的一半,线框abc在纸面内,线框的cb 边与磁场边界BC在同一直线上,现在让线框匀速地向右通过磁场区域,速度始终平行于BC边,则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是(设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正)()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检测试题

1.【运动的分解】质点仅在恒力F 的作用下,由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 点 时速度的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可能沿( D ) A .x 轴正方向 B .x 轴负方向 C .y 轴正方向 D .y 轴负方向 2.【双选】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 分别以初速度v 1、v 2、v 3水平抛出, 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C ,O ′是O 在地面上的射影点,且O ′A :AB :BC =1:3:5.若 不计空气阻力,则( AB ) (A) v 1:v 2:v 3=1:4:9 (B) 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 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 三个小球落地的动能相同 3.【理解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及受力特点、含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双选】质量为m 的物体,在F 1、F 2、F 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F 1、 F 2不变,仅将F 3的方向改变90o(大小不变)后,物体不可能做( AD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曲线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 4.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 和B ,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 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C ) A .甲先抛出A 球 B .先抛出B 球 C .同时抛出两球 D .使两球质量相等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 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 1;若将此球改用2v 0水平速度抛出,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 2,则t 1 : t 2为:( B ) A .1 : 1 B .1 : 2 C .1 : 3 D .1 : 4 ◎.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5厘米,如果取 重力加速度g=10米/秒2,那么: (1)照片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 .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1)10 (2)0.75 6.如图所示,一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已知其走过的弧长s 与运动时间t 成正比,关 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小 B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C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来越小 D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小

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 1.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线AO 和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 的拉力1F 和BO 的拉力2F 的大小是( ) A .θcos 1mg F = B.F 1=mgtg θ C.θ sin 2 mg F = D. θsin 2mg F = 2.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以O 端为轴的斜木板上,当其倾角θ逐渐增大,且物体尚未滑动之前的过程中() A .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 .物体所受重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C .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及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D .物体所受重力对O 轴的力矩逐渐增大 3.如图所示,水平恒力F 拉质量为m 的木块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长木板向右运动中,木板保持静止。若木板质量为M ,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2μ,则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A.F B.mg 1μ C.g M m )(2+μ D.mg mg 21μμ+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装有定滑轮,用劲度系数k=100N/m 的轻质弹簧和细绳连接后分别与物体a 、b 连接起来,细绳跨过定滑轮,b 放在斜面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若kg m a 1=则 弹簧的伸长量是() A.0cm B.10cm C.20cm D.30cm 5.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观察并计时,若第一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历时2s ,全部列车用6s 过完,则车厢的节数是( ) A.3节 B.8节 C.9节 D.10节 6.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10m/s 2 ,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A .7m/s B .10 m/s C .14 m/s D .20 m/s 7.从空中同一点,以 s m v /100=的速度将a 球竖直上抛的同时将b 球以相同的速度大小水平 抛出,取2 /10s m g =,则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 A.1s B.2s C.4s D.无法确定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 3-1巩固练习

【高考导航】2013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 3-1巩固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前 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①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②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③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④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①、②均错,③正确.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物体不受力时,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④正确.答案:B 2.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 物体惯性大 解析: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因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A正确;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与运动状态无关,B、C均错误;因两物体材料不同,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故用同样的水平力推不动的,不一定是质量大的,D错误. 答案:A 3.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 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 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 解析: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高考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仪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7+→+ B .He Th U 4 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1+→+ D .e Pa Th 0 12349123490-+→ 15.周期为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 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 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 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 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章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要 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1720182019命题分析 参考系、质点Ⅰ 卷Ⅰ·T22: 实验:水滴 计时器、瞬 时速度、加 速度 卷Ⅱ·T22: 实验:平均 速度、速度 公式、v-t 图象卷Ⅱ·T19: 根据v-t图 象分析追 及相遇问 题 卷Ⅲ·T18: x-t图象的 理解及应 用 T22:自由 落体运动 及相关的 知识点 卷Ⅰ·T18:以扣 篮为背景的竖 直上抛运动 卷Ⅱ·T22:实 验:求瞬时速 度和加速度 卷Ⅲ·T22:实 验:测重力加 速度 1.高考命题 以选择题和 实验题为 主,以计算 题副。 2.命题热点 为运动学基 本规律的应 用和图象问 题,实验题 以测瞬时速 度和加速度 为主。 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 Ⅱ匀变速直线 运动及其公 式、图象 Ⅱ 实验一:研究 匀变速直线 运动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科学思维:在特定情境中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公式、推论及图象解决问题(如2018全国卷Ⅱ·T19、Ⅲ·T18)。 科学探究: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2017全国Ⅰ卷·T22 , 2019Ⅱ卷·T22)。 科学态度与责任: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如2019全国Ⅰ卷·T18)。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 Δt,其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 Δt。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答案与解析(11)

201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答案与解析(11) 201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答案与解析(11) 1.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A 项错误;既然无规则所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 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线,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D 2. 解析:滴入n 滴纯油酸的体积为V =1N ·n ×0.05% cm 3,则油膜的厚度为d =V S = n ×0.05%NS ,即油酸分子的直径为n ×0.05% NS .故选B. 答案:B 3. 解析:(1)用滴管向量筒内加注N 滴油酸酒精溶液,读其体积V . (2)利用补偿法,可查得面积为115S . (3)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 ′=V N × n m +n ,油膜面积S ′ =115S ,由d = V ′S ′,得d =nV 115NS (m +n ) . 答案:(1)见解析 (2)115S (3)nV 115NS (m +n ) 4. 解析:由题给条件得,1滴溶液的体积为V 溶液=1 250 mL =4×10-3 mL , 因为 V 油酸V 溶液 = 1 500,故1滴溶液中油酸体积为:V 油酸 =1500 V 溶液 =1500×1250 cm 3=8×10-6 cm 3. 据此算得3次测得L 的结果分别为:

L 1 =1.5×10-8 cm,L2=1.62×10-8 cm,L3=1.42×10-8 cm 其平均值为:L=L 1 +L2+L3 3 =1.51×10-10 m 这与公认值的数量级相吻合,故本次估测数值符合数量级的要求. 答案:4×10-38×10-6填表略符合要求 5.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1)求油酸膜的面积时,先数出“整”方格的个数.对剩余小方格的处理方法是:不足半个格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数一数共有55个小方格.所以油酸膜面积S=55×(2×10-2)2 m2=2.2×10-2 m2. (2)由于104 mL中有纯油酸6 mL,则1 mL中有纯油酸 6 104 mL=6×10-4 mL. 而1 mL上述溶液有50滴,故1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V=6×10-4 50 mL=1.2×10-5 mL=1.2×10-11 m3. (3)由d=V S 知油酸分子的直径 d=1.2×10-11 2.2×10-2 m=5.5×10-10 m. 答案:(1)2.2×10-2 m2(2)1.2×10-11 m3 (3)5.5×10-10 m 6. 解析:油膜面积约占70小格,面积约为S=70×25×25×10-6 m2≈4.4×10-2 m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 1 50 × 0.6 1 000 ×10-6 m3=1.2×10-11 m3,故油酸分子的直径约等于油膜的厚度 d=V S = 1.2×10-11 4.4×10-2 m=2.7×10-10 m. [答案](1)球体单分子直径 4.4×10-2

2018年全国卷1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原子物理作业手册

第12单元原子物理 课时作业(三十) 第30讲波粒二象性氢原子能级结构 时间 / 40分钟 基础巩固 1.[2017·湖南岳阳二模]关于原子物理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 C.实际上,原子中的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定的 D.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可能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2.(多选)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 B.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 C.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D.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3.[2017·安徽黄山模拟]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某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没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30-1 A.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就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B.增大照射光的强度,就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C.延长照射光照射时间,就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D.若照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则能发生光电效应 4.(多选)[2017·成都二诊]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来工作的.目前,人类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光源体发光谱带的频率,从而改变产生光电效应的光谱宽度;二是改变被照射金属材料的成分,从而改变其逸出功.下列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途径正确的是() A.减小光源体发光谱带的频率 B.增大光源体发光谱带的频率 C.增大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D.减小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5.氢光谱在可见光的区域内有4条谱线,按照在真空中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这4条谱线分别是Hα、 Hβ、Hγ和Hδ,它们都是氢原子的电子从量子数大于2的可能轨道上跃迁到量子数为2的轨道时所发出的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子处于激发态时,Hα所对应的轨道量子数大 B.Hγ的光子能量大于Hβ的光子能量 C.对于同一种玻璃,4种光的折射率以Hα为最小 D.对同一种金属,若Hα能使它发生光电效应,则Hβ、Hγ、Hδ都可以使它发生光电效应 6.(多选)[2017·太原模拟]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也是在光子概念的启发下提出的.关于光电效应和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实验中,照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B.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C.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增大照射光频率,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 D.氢原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稍大于两能级间能量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 (2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题(22) 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只要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解析:当两手同时放开时,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又因为开始时总动量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选项A正确;先放开左手,左边的物体就向左运动,当再放开右手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且开始时总动量方向向左,放开右手后总动量方向也向左,故选项B错误,C、D正确. 答案:ACD 2.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 500 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3 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 20 m/s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 ) A.小于10 m/s B.大于10 m/s,小于20 m/s C.大于20 m/s,小于30 m/s D.大于30 m/s,小于40 m/s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知碰撞前总动量向南,所以客车的动量大于卡车的动量,可得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小于10 m/s. 答案:A 3.(2009年高考山东卷)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 A=m C=2m,m B=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拴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解析:设共同速度为v,球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v B

2019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金考卷:电磁感应(含解析)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九) (教师用书独具) 本卷测试内容:电磁感应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第1、2、4、5、7、8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第3、6、9、10、11、1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018·济南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发生的现象是( ) A. 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 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 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 D. 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安培力的简单应用.磁铁插向左环,横杆不发生移动,因为左环不闭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不受安培力的作用;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移动,因为右环闭合,能产生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选项B正确.本题难度易. 答案:B 2. 如图所示,在某中学实验室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正方形闭合导体线圈abcd,线圈的ab边沿南北方向,ad边沿东西方向,已知该处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使线圈向东平动,则b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低 B. 若使线圈向北平动,则a点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低 C. 若以ab为轴将线圈向上翻转,则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D. 若以ab为轴将线圈向上翻转,则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 解析:由右手定则知,若使线圈向东平动,线圈的ab边和cd边切割磁感线,c(b)点电势高于d(a)点电势,故A错误;同理知B错误;若以ab为轴将线圈向上翻转,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将变小,由楞次定律可判定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C正确.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1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一) 本卷测试内容: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3、4、5、6、7、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2、9、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 Δt,当Δt→0时, 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解析:用质点代替物体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以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正确;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

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故D 错误。 答案:B 2. 一个物体t=0时刻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坐标的关系为v=6x(m/s),则() A.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6 m B. 2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x=12 m C.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的时间为20 s D.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的时间为10 s 解析:由v=6x(m/s)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3 m/s2,2 s末物体 的位置坐标x=1 2at 2=6 m,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由x= 1 2at 2可得, 物体通过区间150 m≤x≤600 m,所用时间Δt=2x2 a- 2x1 a=10 s, 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AD 3. [2015·郑州质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2 B. 1.5 m/s2 C. 3 m/s2 D. 4 m/s2 解析: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3.5 s时的瞬时速度,第一个 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 s时的瞬时速度,质点的加速度a=Δv Δt= 6 3.5-1.5 m/s2=3 m/s2,选项C正确。 答案:C

【步步高】2020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高考热点探究

高考热点探究 一、运动学图象 1.(2020·海南·8改编)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在0~6 s内,物体的位移为40 m 图1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在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2.(202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 规 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 方 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D.1 m/s 向左图2 二、运动情景的分析及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3.(2020·新课标全国·15改编)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不可能 ( )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4.(202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5.(2020·山东·18)如图3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 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 放,两球恰在h 2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两球同时落地 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图3 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 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6.(2020·课标全国·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为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度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度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最新推荐】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3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

[高考导航]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A对另一个物体B施加了力,物体B一定也同时对物体A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F=-F′。 (3)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 (2)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 (3)物体运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5)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其合力为零。(×) 2.(人教版必修1P70T1改编)(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发生危险 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BC[飞机在目标正上方投弹时,由于惯性,炸弹会落在目标的前方,A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还会落在原地,B正确;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的前冲,C正确;物体被向上抛出后,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惯性,D错误。] 3.(粤教版必修1P71T1)沼泽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表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若人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B.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沼泽地的压力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力大小一定相等,故A、B、C错误,D正确。] 4.(人教版必修1P70·科学漫步)(多选)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 72巩固练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前 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如右图所示,三个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同,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分别 为10 W 、10 W 、4 W ,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 .24 W B .16 W C .12 W D .15 W 解析:若按R 3消耗功率为4 W ,则R 1消耗功率为4×4 W =16 W(P ∝I 2 ),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功率.再按R 1消耗的功率为其最大值,则R 2、R 3消耗的功率各为1 4P 1=2.5 W ,均不超过最大值,故电路 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5 W .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2.在如右图所示电路中,AB 为粗细均匀、长为L 的电阻丝,以A 、B 上各点 相对A 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 点的距离x 为横坐标,则U 随x 变化的 图线应为( ) 解析:由U =IR x =E R ·R L x =E L x ,其中E 、L 均为定值,故U 与x 成正比.A 项正确. 答案:A 3.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240 m 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是10 mA 时(设电子的速度是3×107 m/s),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电子电量e =1.6×10-19 C)( ) A .5×1011 B .5×1010 C .1×102 D .1×104 解析:由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 =q t 得:q =It =I l v =8×10-8 C 所以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 n =q e =5×1011个,故选项A 正确. 答案:A 4.(2011年上海综合)家用电器即使没有使用,只要插头插在电源上处于待机状态,就会消耗电能.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估算这些电器待机1天耗电约为( )

201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青蓝教育招聘高中教师试题 姓名 物 理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 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 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 .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D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 3 2(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 32+He 32→H 112+He 42,关于He 32聚变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A .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 .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 .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 .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 32聚变反应发电 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 A .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 B .0-5s 内的位移为10m C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 .第1s 末与第5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4.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 .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 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 .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5.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2.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 A .地球的引力较大 B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C .重力加速度较大 D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6.如图3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 +q 图3 图1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试卷

08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 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减小 B.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能 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可能不变 Ar)时,生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这个新核共有 2.在用α粒子轰击氩核(40 18 A.20个质子和43个中子 B.20个质子和23个中子 C.43个质子和20个中子 D.44个质子和19个中子 3.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t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4.如图所示,L1和L2是高压输电线,甲、乙是两只 互感器,若已知n l:n2=1000:l,n3:n4=1:100, 图中电压表示数为220V,电流表示数为10A, 则高压输电线的送电功率为 A.2.2×103W B.2.2×l0-2W C.2.2×108W D.2.2×104W 5.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l时52分(美国东部时问7月4 日凌晨1时52分)探测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 彗星,投人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对撞”,如下图所示(说明图摘自网站).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x其运动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C.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D.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数 6.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现给小球B一个垂直AB连线方向的速度v o,使其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则 A.若A、B为同种电荷,B球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磁场综合检测

《磁场》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1.地磁场安培定则 2 2.磁感应强度及叠加1,3 3.安培力左手定则4,15 4.回旋加速器9 5.霍尔元件10 6.实验13,14 7.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5,6,7,11,16 8.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8,12,17,18 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2016·广东中山联考)关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由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可知,当r趋近于零时,其电场强度趋近于无限大 B.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电场 C.由安培力公式F=ILB可知,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安培力,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 D.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洛伦磁力的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解析:公式E=k是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决定式,E与Q成正比,与r2成反比,但是当r→0时,带电体不能视为点电荷,A错误;公式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但是电场中 某点的电场强度与F,q无关,B正确;通电导线受力为零的地方,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不一定为零,这可能是电流方向与B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造成的,C错误;洛伦兹力方向垂直于B与v决定的平面,但B与v不一定垂直,D错误. 2.(2016·广西河池模拟)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B ) 解析: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安培定则,让拇指与四指垂直,而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故B正确. 3.(2016·河南百校质检)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处分别有垂直 于三角形平面的无限长直导线,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