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节日整理

中国传统节日整理

中国传统节日整理
中国传统节日整理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节

我国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在我国历法中,八月十五正好是一年的秋季,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第二个月,而且又是八月中旬,故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半、团圆节、月夕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季的来历说法很多,很多学者研究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习俗,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佑护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之为“秋报”。此外,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祭月、赏月活动,是中秋节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日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将赏月之俗逐渐重于祭月,祭奉已变成轻松愉快之事。中秋节演变过程中,又与众多神话传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内涵丰富的这一重要节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月宫的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此外,还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中秋节历史悠久,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的。早在《周礼》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周代就有祭月活动;汉代以前,秋祭月已列入朝廷典章;唐朝

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日子,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盛行,但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北宋太宗年间,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在民间流行,其赏月之风盛行;明清时期,中秋之夜宫廷和民间的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甚至在东南亚等地也逐渐传播开来。

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之夜祭月、赏月之俗,人们在庭院摆上供桌,供上多种瓜果、月饼等,家庭主妇率儿女,向月宫娘娘许愿(因月属于阴性,所以主持拜月的多为女性),也有的全家人参加拜月;中秋之夜,我国各地习俗多样,有走月、行月、听月、拜月、跳月、偷月、闹月等民间赏月习俗。中秋节习俗发展到现在,已有一些变化,月下游玩、拜月习俗,没有过去盛行,但馈赠月饼、瓜果等礼品,走亲访友以及和家人团聚,设宴赏月,共度美好生活,已成为主要内容。

月饼注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我国古代祭拜月神的供品,以后逐渐演变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是军队的祝捷食品。据记载,唐高宗时,大将李靖征讨匈奴得胜,于八月十五而归,当时吐鲁番商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叫“胡饼”。此后长安等地,便有从事生产的饼师,出现了糕饼铺。北宋时,皇家中秋节喜食一种叫“宫饼”,民间称之为“小饼”等;南宋已出现了“月饼”一词。明代时月饼更受宠,中秋节民间吃月饼逐渐流传开来,已成为中秋节必备食品,并以月饼馈赠亲友。清代,月饼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已达到花色、品种极为丰富的程度。月饼发展到现在,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而异。

月饼象征团圆,最初是用来祭拜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成为中秋节的礼品。

雷泽

上古时期菏泽市及周边邻县部分地区有四泽,即雷泽,大野泽(或叫巨野泽,唐代时期湖面还很大,南北300多里,东西100多里,淤积后北部即为梁山泊),菏泽(菏泽市城东南、定陶城东北,南北约十里,东西约20里,是联通中国东西南北水上交通的中枢),孟渚泽(曹县城东北、单县城西南)。五水(有记载十水)即:菏水、济水、洑水、雍水、丹水、沮水等。由于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自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800余年,以定陶为中心的菏泽地区,是诸侯四通、天下交通贸易商品集散中心,被《史记》作者司马迁称之为“天下之中”,至西汉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多次流经菏泽,四泽、五水(或十水)逐渐淤塞为平地(大野泽北部仅留东平湖),继而逐渐消失了“天下之中”的地位。现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的资料简述如下。(因雷泽及源远流长的文明,主要涉及上古、中古时期,故有些专家学者研究结论不一。)

一、雷泽及变化:雷泽(又称华夏泽等)位于菏泽城东北60里,鄄城东南30里,郓城西南60里,雍、沮二水会同于此泽,距今已有8000多年。雷泽盛水期又与东边90里的大野泽相沟通,水面数百里。古代大亦曰夏,这一带又是夏后氏鲧、禹氏族的发祥之地,故雷泽又称雷夏泽。经数千年的黄河淤积,到北魏时仅有东西20余里,南北15华里。

唐代以后逐渐受到黄河泛滥淤积的影响,至金、元、明三代被黄河泥沙淤积为平地。至今牡丹区的辛集、都司等地人们仍称北大洼。

二、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华胥是我国母系社会6400年前生活在雷泽一带的部落领袖,是中华先民第一个有姓氏的始祖母。她在雷泽边踏了雷神(注)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伏羲和女娲(有些学者认为伏羲出生在甘肃天水)。伏羲是中华民族第一个有姓名的男性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东亚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伏羲开创了父系社会,教民结网捕鱼,驯养牲畜,发明八卦,倡德治、造文字,建立婚姻制度。女娲心灵手巧,抟黄土作人,炼无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伏羲、女娲兄妹二人结婚,生息繁衍,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雷泽是“华夏民族”、“华夏文明”的渊源。帝尧、帝舜又都与雷泽息息相关。鄄城谷林有尧王墓(也有学者认为墓在雷泽旁的尧王寺),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海滨”的记载(历山在雷泽西南岸,今鄄城县闫石口镇历山庙村,陶河滨在定陶西)。尧帝、舜帝是中华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国家的圣祖。因此雷泽地位神圣,是中华先民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明历史长河的重要源头(近代研究认为中华文明为多源头)。生于雷泽的伏羲是首位《周易》著作人。《周易》也称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是一本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此书继

上古之伏羲首画八卦后,中古周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则作爻辞;下古孔子又作十翼。经过数位圣人之手而成,《周易》在中国、韩国等国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注:

雷神:雷泽等四泽和十水中有鳄鱼,鳄鱼群居于水中,每遇雷雨,群吼如雷,被先民奉为雷神。

端午节

端午节在夏历五月五日。端是“开端”,与“初”同义,“端午”本叫“端五”,因夏历以地支纪月,一月为寅,顺至五月为端,五月为午月,午与五相通,故五月五日为端午。端午节又称端午、五月节、艾节、午日节、夏节、天中、重五等,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2006年,该民俗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国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也流传到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等地。

端午节起源和习俗有多种说法,除了源于古代的“避恶日”传说外,主要有:

祭祀纪念说: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反遭小人诬陷,于大约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担心其躯体被江里水族分食,将粽子(当时叫角黍)扔到江中,以保护屈原遗体,并泛舟打捞尸体。在江浙一带,有认为端午节为纪念蒙冤屈死,后被吴王阖闾抛尸江中的忠良伍子胥。还有纪念孝女曹娥于五月五日投江寻父之说,官府并为其树碑立传,广为传播。另外,还有纪念伏彼将马援、东汉苍梧太守陈临等历史人物等传说。

天中节说(端午节在古代被称为天中节):天中即夏至,这一天太阳改变位置,直射北回归线;端午节实际上是一种节气,是农耕文化长期观察积累的农时知识。古时,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庆祝丰年已过。

此外,还有祭龙说,认为五月五日为龙的生日;还有消灾免疫说;趋吉避凶说;防疫保健说等多种说法。

在众多的传说中,流传最广,并广为人们所接受的是纪念屈原之说。屈原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为端午节赋予了更深的精神文化内涵。魏晋时期端午开始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到宋代时,屈原被追封“忠烈公”,谕令在五月五日颁布,各地官府要组织纪念屈原。端午节因为与屈原沉身汨罗江的日子联系起来,又有了划龙舟、吃粽子等的风俗,更丰富了节日的内涵,渐渐演变成一个重要节日。

端午节习俗很多,南北各地不尽相同,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一般说来,北方起自五月是恶月,端午是驱邪避恶之日;南方则起自越民族的龙图腾祭祀和龙舟竞渡。作为传统节日习俗,这一天不可缺少的有食粽子、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悬艾虎、饮雄黄酒或菖蒲酒等。

食粽子:无论南方和北方过端午节的风俗有多大差异,但粽子是端午节普遍食品。西晋时五月五日就有吃粽子的习俗;隋唐以后,粽子的形式和花样不断增多。每到端午,人们将自己制作的粽子,互相馈赠、品尝等。近代粽子制作更

加精致,品种更多,质量也更高。食粽子习俗有利于人体健康,中医认为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良药,糯米有益气生津、清热之功效,是药食同源的降暑良“药”。

有关专家认为,端午节食粽子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是百姓对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怀念和爱戴,是民间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习俗,3000

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龙舟记载。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自沉汨罗江,楚人怜之,纷纷驾舟争逐相救。民间赛龙舟的习俗,在唐代已盛行,人们倾家而出,观看龙舟竞渡。到了宋代龙舟竞渡夺标盛景非凡,龙舟竞渡以夺标为胜,杆上挂着的锦旗,就是奖品。这就是今天“锦标”一词的由来。龙舟竞渡带有浓厚的娱乐性,激烈的竞技性,还带有强烈的健身性。千百年来,龙舟竞渡习俗经久不衰,尤其在江南水乡,更是持续不懈,形成了龙舟体育文化。国家把龙舟竞渡,正式列为全国性比赛项目,设置“屈原杯”奖。日、朝、加、澳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先后从我国引入龙舟活动。百里不同俗,我国各地龙舟竞渡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插艾叶、悬艾虎、带五色线、佩香束、饮雄黄酒或菖蒲酒等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尤其在北方更为重视。有些学者认为端午节的形成,流行于古代的“避恶日”,远在战国

时期,我国北方已经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端午在时间上与夏至临近,阳气最盛,且时逢“重五”,有极阳之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各种蚊虫大量出现,恶疾病疫泛滥。因此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采取以上习俗活动,以驱邪保安康。其习俗也由来已久,汉代端午节,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合成的五色线系于手背,认为可以避兵、驱瘟、除邪、除恶气。隋唐时期朝廷和文武百官争相赠送五色线,并由避鬼邪演变为长寿、欢乐之义。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在门上挂艾叶的习俗,艾叶有香味,能治疗多种疾病,很受人欢迎;北宋以前已出现了门前悬艾虎的习俗。五代宋元以来,端午节有佩香束习俗(内含朱砂、艾叶等),主要用来避邪。喝菖蒲酒,在唐朝已形成习俗,最初为预防五毒(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叮咬和外伤发炎,后演化为和平、长寿之义。

送蛋送福气: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到端午节都要下界害人,多为小孩,女娲知道后与瘟神理论,决定每年端午年,在小孩胸前挂上一只蛋兜,以保平安。后来发展为互相送蛋、送福之义。送蛋送福气的习俗,已延续2000多年,蕴含着人文交际艺术和传统文化。

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文化内涵丰富,习俗亦因地域而异。

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与雨季”传说

农历五月十三日为雨季,又称下雨季、竹醉日,传说是黄帝诞辰日。山东等地又传说这天是关公(注)单刀赴会前磨刀之日,所以要下雨。民间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如果下雨,则预示全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这天不下雨,骄阳似火,预示这年要大旱,作物要欠收,影响民生。对此过去民间要举行祈雨仪式,上至知县,下至百姓都参加,仪式很隆重。祈雨仪式多种,最常见的是把关老爷的塑像抬出来,在烈日下晒一段时间(俗称晒关老爷),以求关老爷显灵下雨。

我国各地普遍都建关帝庙,每年五月十三,有祭祀关公的习俗,其形式多种多样,届时还要举行庙会,民间有多种娱乐活动,其场面特别热闹。梨园界也要演戏,剧目多为《过五关》、《华容道》、《单刀会》等,热闹非凡。

关公信仰注

据资料记载,关公原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之首,字长生,后改为云衣。出生在山西解州,在家因为为民除害,杀死恶霸外逃。公元183年,他在河北涿郡与刘备、张飞结为异姓兄弟,称桃园三结义。从此辅助刘备重兴汉业,屡建奇功,威震华夏,官历“前将军”、“汉寿亭侯”。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吴将吕蒙攻破荆州,后关羽被杀,孙权将关羽头颅献给曹操,曹操以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孙权只好也以厚礼将其身躯葬于当阳。关羽死后谥号“壮繆侯”。因为他为人忠直仁义,深受百姓爱戴,死后则广受民间崇敬,尊称为“关公”、“关夫子”。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关羽当作忠义的化身,其地位被越抬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由帝到神”,并同玉皇大帝、孔夫子等同起同坐,称为武圣人;又与财神同等看待,亦称为武财神。

我国各地都有关帝庙,其供奉关帝的时间,除了夏历元旦之外,以五月十三日最为普遍。传说五月十三是关公单刀赴会磨刀的日子,也有传说是关公磨刀杀曹操的日子,谓之“磨刀雨”。如果这天不下雨,又适逢干旱,则把关老爷塑像搬出来转几圈祈雨;如果还不下雨,就把塑像放到太阳下晒几天,以求下雨。这种习俗,或许与五月十三经常下雨,或许与道家所说的关帝的前身为雷首山泽的老龙有关。

我国过去最大商帮——晋商,在各地都建有山西会馆,规模宏大,正殿都供奉着关公塑像,视关公为保护神,学习弘扬关公义气为重,诚信为本的精神,以求生意兴隆。

六月六日

我国的六月六日,是一个盛暑之日,几乎重要节令活动,都围绕着避暑气,禳热毒、祁丰收、祭神明等展开,并融合了“伏月”的特点,内涵丰富,流传遍及全国。

六月六日,最早的传说是大禹的诞日,是日祭奉。北宋真宗时,改称此日为贶(读kuang,四声,赠、赐之意)节。此节源于宋真宗耻于澶渊之盟,乃由王钦若伪托梦见神明,于六月六日降天书于京师及泰山,欲借天书,封禅泰山诸地,镇服四方。于是诏定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并于岱庙修建了天贶殿。至南宋时,又将此日作为崔府君诞辰,宫廷差使臣降香设醮(读jiao,四声),都人士女至关献香。此活动多为避暑之游,宋代以后,各地敬神朝香的对象,越具地方性,习俗不同。如江苏敬荷花神,山东荣城敬藤将军等。明清以后,六月六节更具有生活色彩,逐渐形成晒衣、晒书、洗獚(读huang,二声,狗)、猫等习俗。

六月六日,时值盛暑,万物极易霉烂。旧时从皇室至黎黍,均有规模不等的晾晒和洗浴等活动,有的庙宇则举行“晾经会”。民间认为,此日晒衣衣不虫蛀,晒书书不虫蛀;妇女这天洗头,可保一年头发“不腻不垢”;家畜洗澡则不生虱子、寄生虫等;这天五更初时,到井中汲水储存起来,用于酿造酱、醋,认为不发霉,不长醭(bu,二声,旧时读pu,醋、酱油等表面上长得白色的霉);皮货行业在这天也大规

模进行晾晒活动,以防霉防蛀;剧团是日,也要把所有戏装暴晒,谓之“亮箱”。

广大农民,在这一天观察庄稼的长势,故有六月六看谷秀之说。六月六是一年的中间,被称为小“中秋”;有的地方这天家家户户要把早熟的粮食等煮熟尝新,同时也给家畜一碗,谓之“尝新节”。有的地方谓此日为“虫王节”,在田间庭院祭之,以防虫灾。

六月六请姑姑。此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演变为每逢六月六日,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沿袭到现在,不仅邀请姑娘一家,还要给外孙送羊(现在为代用品),教育外孙像“羊羔跪乳”那样孝敬。

六月六日,在古代还是个赶庙会和避暑、游玩的日子,此俗在宋代已盛行。

六月六日,也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不同,都饶有情趣。如侗族的“洗牛节”;水族的“洗澡节”等。

六月六日习俗之举,多为利于人们的卫生、健康、祥和并企盼农业丰收。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是中国传统文化节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被文化部录入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源于古人对“七”的崇拜,古人对“七”有一种神秘感情,也与数字崇拜有关。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祝秋收的吉庆日子。魏、晋时已把这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古人对“七”的崇拜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传说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聚会的日子,《继齐谐记》载: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但更多的是把这一天视为相爱之人会面的日子,以牛郎、织女的相会期,被王母钦定为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七夕,实际是人们对“七”,更是对“七七”所包含美好意蕴的希望。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烁,一道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就是牵牛和织女星。七夕节是织女和牛郎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之时。怎样在夜空中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呢?天文学家介绍,在这天晴夜(不受城市灯光影响的地方,天黑后2小时左右,约晚上9时以后)人们仰望夜空会发现,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穿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银河),其中

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平行四边形,即传说中织女编制云霞和彩虹的棱子。牛郎星是微黄色的亮星,在它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是传说中牛郎挑着的一双儿女。

还有报导,在沂河的源头沂河县,至今仍能看到隔沂水河相望的织女洞、牛郎庙等历史遗存。织女洞中有织女仙宫,宫中织女凭窗端坐,含情脉脉与牛郎庙相望。此洞始建于唐宗时期,历代文人墨客频频登临浏览。在织女洞所在大贤山下,有牛郎庙,牛郎庙就位于该村。据该村老人讲,牛郎本名叫孙守沂,到他这一代已是二十代传人了,他这个庄的人大多姓孙,都是牛郎的后代。每年七夕节都到织女洞、牛郎庙上香,村民们仍沿袭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有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七夕”节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品质和坚贞的爱情观,对于构筑和睦家庭、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七月半,是我国三大冥节之一,也是我国颁布的二十三个传统节日之一。

七月十五,由于处于半年月圆之际,备受先民的重视,同样也被宗教看好。道教把七月十五称之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传说七月初一开始,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接受奉祀。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祭品,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的孤魂。佛教则把七月十五日,称为“盂兰盆会”,是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所感动,授予目莲盂兰盆,目莲用此盆于七月十五日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使被饿鬼折磨的母亲得到了食物。这个节日,从佛教传入民间。

从气象角度看,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和过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之说,以预估年景丰欠,增添衣物。

民间认为七月十五日,主要是纪念先人的日子,人们这天普遍有上坟祭祀的习俗。

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九是奇数,属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是值得庆贺的日子,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提到;三国时期已出现重阳饮宴;魏晋时期重阳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明代重阳节,皇宫上下一起食花糕以庆祝,皇帝要到万寿山登高,以畅秋志。此俗一直延续到清代。

重阳节习俗丰富多样,此时正值仲秋季节,秋风送爽,气候宜人,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故也称“登高节”,此俗始于西汉。重阳插茱萸的风俗,西汉时已经出现,到了唐朝已经很普遍。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插茱萸,可以防止恶浊邪气侵袭,燃熏后可避虫咬,起到避邪消灾作用。重阳插茱萸,形式多样,或佩戴于臀,或作香袋,或带头上等。多为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因此这一天也称“茱萸节”。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季节,民间有观赏菊花,饮菊花酒的风俗,把九月称之为“菊月”。此俗始于晋朝;北宋时,京师开封赏菊花之风盛行;清代以后,赏菊之俗不限于九月九日,但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此俗一直延续到现在。重阳节人们还有带菊花的习俗,唐代已盛行,历代如此。重阳节吃重阳糕,又叫菊糕,因“糕”与“高”谐音,寓意登高,步

(完整版)常考传统节日汇总.doc

对于此类涉及传统佳节的考题,一般在常识判断、类比推理等题型中出现,提醒大家三点: 一、常识判断一般只会考中国传统佳节,而类比推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国际性重要的节日,比如说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本次分享中只涉及到了一些中国传统佳节,关于国际性重要节日,相信你们比我更熟悉。 二、一定要先熟悉这些传统佳节的相关常识,并要注意总结,勤加练习。今天的分享已经帮大家把这些常识汇总了,但以后你在做题时遇到一些新的内容,及时补充。常识一定要注意积累! 三、严格来说,针对传统节日的常识,需要我们掌握的信息包括节日名称(有些题目可能会“阴险”地用俗称代替)、时间(一般会让你排序,比如下面的汇总一定要注意时间排序)、人物(比如说端午节“屈原”的相关信息等)、习俗、诗句等。汇总如下: 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 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 守岁、拜年、包饺子、发压岁钱、扫尘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农历一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禁烟火、吃冷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节 公历 4 月期间 扫墓祭祀、植树、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七夕(又称“七巧节”、“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 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 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赏桂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赏菊、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元会诗(魏)曹植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充溢圆方。笙磐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家荣贵,寿考无疆。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中华传统节日组诗陈志岁春节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清明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中秋合家匀饼庆嘉辰,携向中庭望月轮。二十四桥谁独立,鸳鸯双宿水如银。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电子教案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卢明业 所谓传统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有着一份独特的价值。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我们利用好传统节日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对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西风东逝,像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以致于现在的小学生过圣诞节比过中秋节还要隆重,还要开心。甚至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韩国和我国争抢“端午节”的事情。部分商家也推波助澜,小学生对洋节情有独钟,这是社会开放带来的,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呢?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几个人能知道它们的来历?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学校里对于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假日也只是一放了之,根本没有深入开展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缺失。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对如何利用好传统节日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因此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从他上下求索、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把传统节日教育情注课堂教学之中。 在中小学阶段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如:利用语文教材中关于各个传统节日的诗词文章开展教学,教师通过对杜甫的《登高》、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的背景、内容的分析,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象征意义、节庆活动,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又能让学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一、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民间传统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要吃腊八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腊月除夕,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要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新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后来还有河南的朱仙镇。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除夕晚上要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在每年中央电视台办“春晚”,全世界华人都守岁。 天明过春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燃放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祭典祖先、祁求丰年。吃了早饭,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去到各家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及相关作文(小学生)欣赏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及相关作文(小学生)欣赏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四-六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除此以外还有立春,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冬至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 除夕 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也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过大年 辞旧岁,贺新春。人们劳动了一年,欢欢喜喜地迎来了春节。 除夕之夜,我、爸爸妈妈和小姨一家、舅舅一家,还有爷爷奶奶欢聚一堂,吃酒辞旧岁。

一道道菜肴陆续上了餐桌,一阵阵香气接连不断地吸引着我,使我们忍不住露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丑样。我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筷子,伸向盘中的美味。我几乎尝遍了,回味无穷,令我吃了还想吃,还怨天尤人:“菜也太少了吧!” 吃完饭,我们见时间还早,离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便小孩一组,大人一组地打起了扑克。“8点啦!”也不知谁叫了一声,我们也没来得及去想,便一窝蜂似的涌到了电视机前,各占“一块地盘”,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晚”。这次的晚会可精彩啦!舞蹈演员那优美的舞姿,歌手那悦耳的歌声和小品演员那幽默滑稽的动作、语言,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我们看着精彩的节目,都会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赞叹不已。 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它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 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有哪一些的呢。是不是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让小编为大家介绍,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春节(是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节日) 中秋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将春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夏茹 学号:2009110224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对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地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其中的那些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而有效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有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其中的许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系的精神内涵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演进,多种文化元素综合与提炼取其精华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1、贵和尚美,团结统一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和为贵,这种和谐思想贯穿整个历史,而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春节从过小年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无一不表达了人们期盼合家团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整个传统节日体系中,通过探亲、团拜等仪式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透出追贤思孝、认祖归宗的家族民族认同感,这些都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安定。节日也调节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强大,弘扬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能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1、(农历正月初一)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 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看春节联欢晚会) 元日(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农历正月十五)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 宵、踩高跷、猜灯谜、、赏花灯、等风俗。 3、(节气清明)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

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4、(农历五月初五)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 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 5、(农历七月初七)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6、(农历八月十五)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7、(农历九月九)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元旦(春节) 亦称元日、元正、正旦、朔旦、朔日等。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相传自尧、舜时,已为节日。古时,岁首时间不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商朝在农历十二月,周朝改在农历十一月,及汉初在农历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此后沿用二千多年,元旦乃成为汉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春季的开始。自称起,朝廷于此日有朝贺之礼,群臣朝见皇帝,称觞祝寿,称为“贺正”,皇帝受贺,则有赐宴作乐等仪节。此外,民间普遍有祭祖先、饮椒柏酒、屠酒、食五辛盘、爆竹于庭、钉桃符、贴画鸡、放鸠、浴五木汤、挂钟馗、食胶牙饧、贴春联、为亲友尊长拜年等庆贺娱乐活动。辛亥革命后,正月初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称新年。解放初,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然农历的正月初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涵,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除汉族外,古代及近代,也有部分少数民族以农历元旦为年节,用自己的习俗庆贺节日。《渊鉴类函.岁时部.元正》引《汉杂事》:“正旦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面,太常使赞曰:‘皇帝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前进璧。”又汉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弥。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坎如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地之首......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袜、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伉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时令》:“新年春酒竞相邀,轿子何嫌索价高。提盒天天来送礼,汤圆春饼与年糕。” 桃符: 亦名“桃板”。古代神话传说谓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名神荼、郁垒、能食百鬼。故农历元旦,民间习以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邪。此俗起于汉代,至五代以后,渐代之以用纸书写的春联及刻印门神像。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或听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元靓《皇朝岁时杂记》卷五:“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元方回《乙未岁除》诗:“诸公富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版,同板。 小挂千: 旧时等地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刻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清富察敦崇《燕亦岁时记.挂千》:“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闹嚷嚷: 明代元旦日,男女老幼所戴之饰物。以纸做成,缠于铜丝之上。为古代“人胜”、宋代“闹蛾”之遗。明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岁时元旦拜年......戴闹嚷嚷。”原注:“以乌金纸为飞蛾、蝴蝶、螞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清之骃《元明事类钞.元日闹嚷嚷》引《岁华记》:“元旦人家儿女剪乌金纸作蝴蝶戴之,名曰闹嚷嚷。” 年糕: 江南地区,用糯米或粘性较大的米,加水磨成粉,蒸制而成的糕。因是过农历年的食品,故称。又称“水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的诗句 1、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2、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4、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6、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8、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9、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1、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1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1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6、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8、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19、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0、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3、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2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5、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端午 节的诗句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5、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6、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0、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1、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中国传统节日汇总

1、原理一: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地球的磁场也相对平衡,因此蛋的站立性最好。 原理二:蛋壳上有许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个突起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就可以实现“竖蛋”了。 2、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 清明节编辑 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1] 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中元节编辑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府之门,也是地府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寒衣节编辑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一伏饺子·二伏面(面条),三伏烙饼摊鸡蛋。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清单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清单 节日名称时间风俗相关诗句 1.除夕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守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2.春节正月初一贴春联,年画、放鞭炮、拜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 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猜灯谜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清明4.4~4.6 扫墓,踏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拜织女,穿针乞巧天阶月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祭鬼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孟兰古意存。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饮酒赏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小试牛刀: 1.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①③④ (2006年陕西省)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来。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③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④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⑤请你为保卫传统节日写一条富有感染力的鲜活标语。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摘要:农历新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节,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几 千年来最受欢迎的节日。春节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方有着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信仰等一些特殊的文化,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和窗口。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传统文化、春节起源、习俗。 一、春节的起源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但是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关于春节起源的说法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下面作简略介绍: (一)春节源于腊祭说 春节源于腊祭的说法颇为流行,民俗学家段宝林先生就是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之一。春节源于原始社会合祀众神的“腊祭”,“腊祭”原是神农氏(一说伊耆氏)时代的“索神鬼而祭祀”,人们在岁月末用自己一年的收获来报祭祖先、报祭众神,并祀来年丰稔,称“腊”。《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年。)“春节”条说:“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岁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段宝林先生在《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一文中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蜡祭。” (二)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 王娟老师主要持此观点。王娟老师在《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二集《中国的春节》一文中指出:“从春节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看,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所谓巫术仪式,就是原始人相信,通过人本身的意志和力量可以调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发展。春节期间的各种活动,例如:饮食、祭祀、装饰、娱乐、游艺,以及春节期间的种种禁忌,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禁忌,都是围绕着辟邪祈吉而展开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 (三)春节源于鬼节说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

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其他论文文档]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神圣和最重要的日子,传统节日的魅力之处在于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寄托了对来年的祝福与希望。[1]我国传统 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远的民族性,即使受到国外文化因素的入侵,其影响也不可磨灭,它己渗入到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春节,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为迎接春节忙碌起来了,王安石《元日》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歌咏春节的诗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放爆竹、喝屠苏酒、贴门联,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节日氛围的民间风俗画卷。春节的习俗有: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迎接一个充满希望、丰收的新年;写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岁月的惜别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故苏轼《守岁》中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2]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开门放爆竹,如范成大《爆竹行》中形象地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2];拜年,文征明《拜年》对相互之间拜年习俗的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还有接神、拜财神、十五元宵节灯会活动等等沿袭至今,现在甚至出现了大年三十必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传统,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显现出浓烈的节日氛围和家人团聚的温馨。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尚圆,即重视团圆。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相对固定,总是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合家团圆”。团圆意识已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标识,由传统节日团圆主题所形成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独特民族心理,它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着一道坚不可摧的心理屏障。渴望团圆是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中极富民族特色和魅力之所在。春节之前最重要的日子要数除夕了,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除夕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年夜饭,不管身处何方,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一家人总要团聚,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吃团圆饭。它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共吃团圆饭,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4]一年一度的 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春节本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却有很多因漂泊在外而无法与家人相聚的情况时有发生。唐代诗人崔涂终生飘泊,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所以《除夜有感》一诗也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1、 ( 农历正月初一)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看春节联欢晚会) 元日(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 农历正月十五)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赏花灯、等风俗。 3、 ( 节气清明)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4、 ( 农历五月初五)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 5、 ( 农历七月初七)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6、 ( 农历八月十五)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