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脑损伤试题及答案

颅脑损伤试题及答案

颅脑损伤试题及答案
颅脑损伤试题及答案

颅脑损伤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题)

1、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创口有脑组织外溢,须立即缝合头皮,变开放为闭合损伤

B、处置时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

C、尽早清创缝合

D、清创时限放宽至24小时

E、即使创口不大,出血也较多

2、诊断颅盖骨折通常依据是【A】

A、头颅X线摄片

B、头皮伤痕

C、局部触诊闻及骨擦音

D、剧烈头痛伴呕吐

E、对侧肢体偏瘫

3、诊断颅底骨折通常依据是【D】

A、头颅X线摄片

B、受伤机制

C、剧烈头痛伴呕吐

D、临床体征

E、意识障碍

4、诊断颅底骨折最确切的依据是【E】

A、头面部受暴力史

B、眼睑青紫

C、X线片示额骨线形骨折

D、鼻出血

E、脑脊液鼻漏

5、关于颅底骨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形态多为线形骨折

B、根据部位可分为三型

C、若伤及颈动脉,形成海绵窦瘘

D、可表现为中枢性面瘫

E、X线片仅显示30~50%的骨折线

6、下列颅脑损伤最急需处理的是【E】

A、脑震荡

B、顶部的凹陷骨折,深度达1。5cm

C、颅底骨折引起外耳道出血

D、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外溢

E、颅内血肿并脑疝形成

7、下列哪项不是诊断脑震荡的依据【E】

A、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

B、伤后逆行性遗忘

C、意识障碍期间可有皮肤苍白,血压下降,呼吸浅慢

D、清醒后头痛,恶心,呕吐

E、脑脊液红细胞阳性

8、关于弥漫性轴索损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的昏迷时间较长

B、神志好转后,可因继发脑损伤而再次昏迷

C、造成广泛的脑皮层损伤

D、昏迷原因主要是皮层与皮层下中枢失去联系

E、CT可见皮髓质交界处,胼胝体等区域有多个点状出血灶

9、关于外伤性下视丘损伤,下列哪样是错误的【B】

A、早期意识障碍

B、早期锥体束征

C、高热或低温

D、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E、尿崩症

10、急性小脑幕上硬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出血来源是【B】

A、脑膜中静脉

B、脑膜中动脉

C、静脉窦

D、骨折的板障静脉

E、脑表面桥静脉

11、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D】

A、由对冲性脑损伤所致广泛的额颞部受累

B、血肿位于白质深部

C、脑膜中动脉受损,出血速度快

D、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

E、伴发脑水肿程度

12、抢救颅内血肿病人,最根本措施是【C】

A、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B、气管切开,减轻脑水肿

C、清除血肿

D、人工冬眠及物理降温

E、去骨瓣减压

13、颅前窝骨折最易损伤的颅神经是【A】

A、嗅神经

B、面神经

C、三叉神经

D、外展神经

E、滑车神经

14、颅中窝骨折最易损伤的颅神经是【E】

A、嗅神经

B、外展神经

C、动眼神经

D、迷走神经

E、面神经

15、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不相符合【B】

A、伤后昏迷持续数小时到数周以上

B、迟发性瞳孔散大而无脑疝表现

C、常有生命体征改变

D、可有肢体瘫痪,失语等

E、腰椎穿刺脑脊液有血液

16、急性硬膜外血肿,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A】

A、中间清醒期

B、两侧瞳孔不对称

C、颅骨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

D、进行性意识障碍

E、对侧肢体瘫痪或锥体束征阳性

17、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可有精神症状

B、可有肢体偏瘫

C、一定有外伤史

D、多见于中老年

E、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18、外伤后急性脑受压,最可靠的早期临床表现是【C】

A、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变慢

B、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C、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

D、Cushing反应

E、瞳孔由正常变为不等大

19、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致命因素,是【A】

A、急性脑受压——脑疝

B、脑脊液循环梗阻

C、弥漫性脑水肿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昏迷-肺感染

20、关于头皮裂伤,错误的是【A】

A、钝性撞击不会发生裂伤

B、急救时应立即包扎止血

C、24小时的裂伤清创后可一期缝合

D、清创后,采用分层缝合为好

E、头皮缺损应予修补

21、头皮裂伤的最长清创时间,是【E】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在应用抗生素情况下可延至72小时

22、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中,最主要的处置原则是【A】

A、清除污染物及异物

B、充分修剪创缘皮肤

C、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膜

D、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

E、皮下放置引流

23、男患,50岁。2小时前木棒击伤左颞部,伤后头痛,呕吐,1小时前意识不清,查体中度昏迷,左瞳散大,右侧肢体病理征(+),诊断考虑为【C】

A、颅骨凹陷骨折伴脑疝

B、硬膜下血肿伴脑疝

C、硬膜外血肿伴脑疝

D、脑损伤伴脑疝

E、原发脑干损伤

24、有一名病人,脑损伤后6小时,意识清,头痛,下列哪项处理原则不可取【A】

A、意识清,故回家观察

B、观察意识,瞳孔,生命征等变化

C、作头颅CT检查

D、对症处置

E、向家属交待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

25、有一名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右侧瞳孔散大,紧急处置首选【B】

A、头颅CT扫描,明确血肿部位

B、快速静点甘露醇

C、尽快钻孔探查血

D、气管切开防止脑乏氧

E、脑室穿刺放脑脊液

26、有一病人,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其错误的治疗方法是【A】

A、肾上腺素纱布填塞鼻腔

B、抗生素治疗

C、安静卧床

D、防止便秘及上呼吸道感染

E、禁止腰穿

27、有一名右顶枕部着地摔伤病人,伤后2小时,左侧瞳孔散大,血肿部位是【D】

A、右顶枕部

B、右额颞部

C、左顶枕部

D、左额颞部

E、后颅凹

28、有一名颅底骨折病人,哪项是正确的【E】

A、血性脑脊液病人,腰穿放脑脊液

B、脑脊液耳漏,需尽早修补硬膜漏口

C、伤后视力减退,超过一个月可手术减压

D、颅底骨折,需手术治疗,以便神经减压

E、着重观察有无脑损伤,并处理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

29、有一外伤后4小时病人,头痛呕吐,哪项肯定血肿存在【E】

A、颞部外伤局部有头皮血肿

B、枕部受伤,有软组织肿胀

C、伤后立即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D、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

E、头颅CT检查结果

30、有一名病人,确诊为脑挫裂伤,哪项不是诊断脑挫伤的依据【D】

A、脑脊液含红细胞

B、意识障碍超过30分钟

C、可表现局灶脑损伤体征

D、脑脊液鼻漏

E、CT有额部点状高密度灶

31、有一名脑外伤病人,CT示右颞部梭形高密度影像,脑室中线受压移位,其诊断是【C】

A、脑挫伤

B、硬膜下血肿

C、硬膜外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32、有一名脑外伤病人,CT示右额颞顶部新月状高密度影像,其诊断为【B】

A、急性硬膜外血肿

B、急性硬膜下血肿

C、慢性硬膜下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33、有一名65岁病人,2个月前有头外伤史,现头痛,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低密度影像,诊断是【C】

A、急性硬膜外血肿

B、急性硬膜下血肿

C、慢性硬膜下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34、有一名30岁车祸头部受伤病人,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CT未见颅内血肿及脑挫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D】

A、脑震荡

B、脑挫伤

C、轴素损伤

D、脑干损伤

E、颅底骨折

35、有一名12岁男孩,患全头型帽状筋膜下血肿,首选的治疗措施是【D】

A、加压包扎,静点止血药物

B、穿刺抽血,静点止血药物

C、待其自行吸收,静点止血药物

D、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E、切开引流+加压包扎

36、有一名20岁女性病人,外伤后有血性脑脊液自鼻腔溢出,应采取处置是【C】

A、鼻腔填塞压迫止血

B、鼻腔冲洗

C、给予抗生素治疗

D、腰穿放血性脑脊液

E、头低位以利引流

37、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预防创口和颅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E】

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B、应用广谱抗生素

C、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D、加强营养,增强创口愈合能力

E、早期施清创术

38、重度颅脑损伤深昏迷病人,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的最有效方法是【D】

A、维持吸氧

B、放置通气道

C、彻底吸痰

D、气管切开

E、给予呼吸兴奋剂

39、男患,27岁。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五分钟后清醒,三小时后再度昏迷,X线发现颅骨线状骨折,且骨折线越过脑膜中动脉沟,提示为【B】

A、脑挫伤

B、急性硬膜外血肿

C、急性硬膜下血肿

D、外伤性脑内血肿

E、脑水肿

40、头皮血肿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C】

A、均需用切开引流

B、均需用穿刺抽除积血加压包扎

C、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

D、巨大头皮血肿易引起中线移位故脱水治疗

E、均需静脉输血抢救休克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_。。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1 总论 颅脑损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仅次于四肢伤,平时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所致,战时则多因火器伤造成。多年来,尽管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部位损伤之首[1]。急诊医护人员对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急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护理 2.1.1 院前急救准备随时做好急救物品准备,接到急救时问清地点和病人、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意识状态等,3 min组织相关人员出诊。并作好记录。 2.1.2 脱离危险环境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造成伤害的原因。 2.1.3 配合医生评估病情根据GCS评分及时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对有创口病人紧急包扎,一般

使用无菌纱布6层~12层,宽绷带加压包扎;出血较多病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1.4 清理呼吸道和吸氧呕吐、呛咳病人,紧急进行呼吸道清理。发生误吸者,应即刻将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反复地经鼻腔或口腔吸引反流的呕吐物。舌根后坠、鼾样呼吸者,先将头歪向一侧,若无好转,则用舌钳将舌头拉出;也可用双手食指托起病人的下颌角,向前向上方抬起,使下齿列置于上齿列前面,以缓解呼吸困难。泡沫样血性痰者,紧急吸除血性痰,若无缓解,可根据情况紧急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缓解呼吸困难。当确认呼吸道已畅通后,给予吸氧。当上述措施采取后仍不能减轻缺氧症状者,则给予辅助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或已停病人,行紧急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1.5 对呼吸道梗阻部位的判断倾听呼吸气流声有助于判断呼吸道梗阻的部位。鼾声表示舌根后坠;高调的“呜啼”声是喉痉挛或喉部大的异物阻塞所致;痰鸣音提示气管有分泌物潴留;哮鸣音说明是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时仅有吸气动作,无气体进出呼吸道。

创伤性脑损伤台湾

690 Market Street, Suite 600 San Francisco, CA 94104 (800) 445-8106 (415) 434-3388 传真:(415) 434-3508 电子邮件:info@https://www.doczj.com/doc/b616492136.html,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b616492136.html, 疾病常识 创伤性脑损伤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定义 创伤性脑损伤,也称为脑损伤或头部损伤,是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害。脑损伤有两种类型: 闭合性脑损伤是由于运动中的头部遭到急停,如撞到挡风玻璃或被钝物撞击,致使颅骨内的脑髓拍击坚硬的骨质层。头部未受到直接外伤,但在头部快速前后运动时也会发生闭合性脑损伤。例如颈部过度屈伸,或者婴儿受到摇动时。 贯穿性脑损伤由快速移动的物体,如子弹,穿透颅骨所致。 闭合性脑损伤和贯穿性脑损伤都可能造成大脑局灶性和弥漫性损害。 资料 据估计,每年有 200 万人遭受脑损伤。约500,000 人因严重脑损伤而需住院治疗。脑损伤最常见于 15 至 24 岁的男性,但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许多脑损伤是轻微的,通常只要给予适当的注意,症状就会逐渐消失。而有些则较为严重,并可能造成永久性残疾。后果 认知缺陷包括注意力范围缩小、短期记忆下降、解决问题或判断的能力欠缺和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可能丧失时空感觉,以及自觉和感觉他人的能力下降。还可能无法同时接受一步或两步以上的命令。 运动功能缺陷包括瘫痪、平衡能力差、耐力下降、运动动作计划能力下降、动作迟缓、震颤、吞咽困难和协调能力差。 知觉障碍指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可能发生变化,身体部分感觉丧失、身体左侧或右侧麻木。患者的肢体可能会运用不自如。 语音缺陷最常见的是由发声肌肉(嘴唇、舌头、牙齿等)控制不良、呼吸方式不当引起的吐字不清晰。 语言缺陷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其它问题困难。包括辨别物品及其功能的问题,以及阅读、书写问题和数字运算能力的问题。其它还会出现语言的实际运用障碍、词汇量减少、替换字词困难等。语言问题有必要通过语言疗法加以解决。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1.伤情评估与准备:初步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伤后时间及伤后表现,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抢救室和监护室内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齐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2.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是护理的关键之一,应给予平卧位或头高15°~30°卧位,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呼吸功能。 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这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应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及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给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躁动者给予约束双手。 4.止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防止感染:防止颅内感染,应将患者平卧,患侧向下,让血液或脑脊液顺利流出来。切忌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免其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禁止药液滴入、禁止腰穿,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6.心肺复苏: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又能排除患者胸骨及肋骨骨折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要试图用拍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 7.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剌,如周围静脉不易穿剌者,行深静脉穿剌,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在维持循环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应在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病情: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 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 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 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 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 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 发生坠床或损伤。 (二)、卧位: 1、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 2、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应取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以利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3、深昏迷者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三)、呼吸道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

FIGUIi£ 1 MONfKMCflUE DOCTRINE 四、 分类 1.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2. 按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3. 按严重程度分级 (1) .轻型:GCS 13-15,昏迷时间<20m (2) .中型:GCS 9-12,昏迷时间 20m-6h (3) .重型:GCS 3-8,昏迷时间>6h 五、 对多发性创伤病人的分诊和处理 (一)对合并轻中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如留观或住院,在受伤后 24h 内禁食,禁用镇静药, 禁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慎用镇痛药。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请专科会诊: 1. 嗜睡(每2小时叫醒病人一次) 2. 恶心、呕吐 、简介 、解剖 Cemtcirivt t?ue A|WWiiiWit — L$?? fliwkiF tdvfUf Pcnc^ahum . \ larenil tak* 急性颅脑创伤 Anadifl?i吹H (mm Mflil

3. 抽搐、痉挛 4. 耳、鼻渗血、渗液 5. 头痛加剧 6. 肢体乏力或麻木 7. 意识错乱或行为异常 8. 瞳孔不对称、眼球运动异常、复视或者其他视觉异常 9. 脉搏太快或者太慢,呼吸节律异常。 (二)对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必须优先初评和分诊 1. 所有昏迷的脑损伤患者应该一抵达急诊室就进行复苏(ABCDEs ) 2. 一旦血压恢复正常,马上行神经系统初评(GCD 和瞳孔对光反射)如果血压无法恢复正常,仍 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同时记录低血压状态。 3.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仍然<100mmHg ,必须优先查找低血压的原因,神经系统检 查推后。可以在急诊室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 ),腹部超声,或者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探查术后再进行头部CT 检查。如果有临床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可以在开腹术的同时进行诊断性颅骨钻孔术或者开颅术。 4.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 而且出现颅内占位的体征(如单侧瞳孔散大,肢体 运动不对称),则优先进行头部CT 检查。DPL 和超声检查可以在急诊室、CT 室或者手术室再进行。 5. 对于临界性病例,即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 ,但仅能勉强维持血压的病例,则首选头 部CT 检查,再送病人行开腹探查术或者开胸术。 六.脑损伤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所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供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达到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灌注的目的。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在60-70mmHg 可以改善脑血流。 1. 静脉补液:行复苏时必须进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低血压十分有害,但纠正低血压同时 要注意不能补液过多。禁用低渗液。由于高血糖会使脑损伤进一步恶化,所以建议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术。低钠可以导致脑水肿,故须严密监测血钠浓度。 2. 过度换气:正常的CO2 分压对大部分病人有利,最好维持PaCO2 在35mmHg 以上。过度换气仅能有限适度采用,对于急性恶化的患者,可以短暂地将PaCO2 降到25-30mmHg (4 kPa)。长时间过度换气可以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缺血。 3. 甘露醇:1g/Kg 在5 分钟内快速滴入。禁用于低血容量病人。不支持无颅内高压的病人预防性 使用甘露醇。 4. 速尿:仅与甘露醇联用降低颅内压。0.3-0.5mg/Kg 。 5. 激素:不建议。 6. 巴比妥盐:可用于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由于可以引起低血压,不建议在急性复苏阶段采用。 7. 抗惊厥药:外伤后癫痫发生率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入院患者为5%,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为15%。有双盲实验显示苯妥英(大伦丁)可以减少外伤后第一周的癫痫发生率。在急性期成人起始剂量250mg 缓慢静注(<50mg/m ),100mg/8h 维持(缓慢)。II-III 度房室阻滞、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乙内酰脲药物过敏史、盎司综合征患者禁用。老人、肝功能受损者慎用。 8. 颅内压监测 (二)手术治疗 1. 开颅血肿清除术

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急请神经外科、普外科会诊,予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未抽出液体,考虑病情危重,有急诊手术指征,拟"多发伤"收住ICU。自被发现以来呈深昏迷状态,未进食,持续导尿管引出血性尿液。 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深昏迷,体温:36.2℃,脉搏:108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62/92mmHg。呼吸深快、GCS评分=E1+Vt+M3=4VT,头颅外观无畸形,左额部见一不规则挫裂伤口,长约3.5cm,未缝合,左额颞部见一不规则挫裂口,长约7cm,未缝合,探查见额骨凹陷粉碎性骨折,骨折处见破碎脑组织,双侧眼球向左凝视,眼球无活动,左眼眶淤青、肿胀,双侧睑结膜苍白,双侧瞳孔不等,左侧瞳孔直径约5.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右瞳孔直径约3.5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鼻外观无畸形,鼻腔见活动性出血,耳廓无畸形,左乳突处见一皮肤挫裂伤,长约2.0cm,未缝合,双外耳道见活动性出血;口唇苍

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要点

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要点 *导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察。……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 ,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观察。对体征缺如或症状轻微的头部外伤病人 ,尤其是那些顶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的中老年病人 ,更应严密观察病情 ,特别是伤后48小时 ,以便早期发现颅内血肿 ,赢得抢救时机。护理观察要点如下 : 1、意识变化 :入院时有些病人不是处于昏迷状态 ,而表现为意识障碍的再次出现或进行性加重 ,因此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每 15~30分钟观察一次 ,如病人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 ,或尿失禁 ,或清醒转为昏迷 ,或昏迷程度加深等 ,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 ,应及时处理。 2、瞳孔变化 :头部外伤病人应 15~ 30分钟观察瞳孔及对光反射一次 ,同时注意区别是视神经还是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瞳孔变化。 3、颅内压变化 :颅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高压 ,主要表现为

频繁呕吐 ,头痛加剧 ,烦躁不安 ,如果早期发现血肿,可为手术 清除血肿赢得时间。除随时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外 ,还应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波动情况。 4、生命体征变化 :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均可导 致生命体征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 ,脉压差增大 ,脉搏和呼吸变慢 ,外伤后应每 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一次 ,观察中还应注意有无低血压 ,若发生低血压 ,应及时纠正低血 压 ,减少颅内血肿的发生。 5、神经体征变化 :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 ,观察有无 肢体活动障碍、抽搐、语言情况等 ,最好每 30~ 60分钟观察 和检查一次,对不合作病人和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抽搐情况。 6、缺氧情况 :每 15~ 30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次或观察有无发绀等情况。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9-16 地点:ICU病房 参加人员:ICU全体护士主持人:杨传香 病史汇报 患者沈祖明,男,50,籍贯重庆,工人,汉族,因“因被发现呼之不应1+小时”于2015-08-21 14:05入院。入院前约1+小时前患者被人发现躺在电梯井底层,呼之不应,全身多处出血、畸形,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含少许咖啡色样物质,非喷射状,无抽搐及二便失禁。遂由同事送入我院急诊。与家属商议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患者入科时查体:T;测不出℃,P120次/分,R26次/分,BP100/33mmHg (去甲肾上腺素1.5ug./kg/min),SaO2 94%,经口气管插管,距门齿22cm,呈深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部可见多处头皮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纱布部分侵湿,右侧上眼睑明显肿胀、青紫,双耳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右侧髂部、大腿肿胀、青紫,扪及波动感,四肢冰凉,可见多处擦挫伤,无明显畸形。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常住本地,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吸烟史多年,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多年,量较少,每次1两左右,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婚姻、生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有1儿。家族史:父亲已去世,具体死因不详,母亲健在,子女健康,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入院诊断: 一、严重多发伤:1、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1.1急性脑疝;1.2右侧颞叶巨大脑血肿;1.2.双侧额叶及左侧颞叶脑挫裂伤;1.3蛛网膜下腔出血;1.4.右侧颞骨

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创伤 一、简介 二、解剖 三.生理 四、分类 1.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 2. 按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3. 按严重程度分级 (1). 轻型:GCS 13-15,昏迷时间<20m (2). 中型:GCS 9-12,昏迷时间20m-6h (3). 重型:GCS 3-8,昏迷时间>6h 五、对多发性创伤病人的分诊和处理 (一)对合并轻中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如留观或住院,在受伤后24h内禁食,禁用镇静药,禁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慎用镇痛药。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请专科会诊: 1.嗜睡(每2小时叫醒病人一次) 2.恶心、呕吐 3.抽搐、痉挛 4.耳、鼻渗血、渗液 5.头痛加剧 6.肢体乏力或麻木 7.意识错乱或行为异常 8.瞳孔不对称、眼球运动异常、复视或者其他视觉异常 9.脉搏太快或者太慢,呼吸节律异常。 (二)对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必须优先初评和分诊 1.所有昏迷的脑损伤患者应该一抵达急诊室就进行复苏(ABCDEs) 2.一旦血压恢复正常,马上行神经系统初评(GCD和瞳孔对光反射) 如果血压无法恢复正常,仍然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同时记录低血压状态。 3.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仍然<100mmHg,必须优先查找低血压的原因,神经 系统检查推后。可以在急诊室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腹部超声,或者送手术室行急诊剖腹探查。探查术后再进行头部CT检查。如果有临床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可以在开腹术的同时进行诊断性颅骨钻孔术或者开颅术。 4.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而且出现颅内占位的体征(如单侧瞳孔散 大,肢体运动不对称),则优先进行头部CT检查。DPL和超声检查可以在急诊室、CT 室或者手术室再进行。 5.对于临界性病例,即收缩压在积极补液后>100mmHg,但仅能勉强维持血压的病例,则 首选头部CT检查,再送病人行开腹探查术或者开胸术。 六.脑损伤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所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血容量、维持正常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供氧和二氧化碳分压,达到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灌注的目的。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在60-70mmHg可以改善脑血流。 1.静脉补液:行复苏时必须进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低血压十分有害,但纠正低 血压同时要注意不能补液过多。禁用低渗液。由于高血糖会使脑损伤进一步恶化,所以建议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术。低钠可以导致脑水肿,故须严密监测血钠浓度。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有无头痛、呕吐。 2.观察受伤局部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外漏发生,眼 眶有无皮下淤血,眼球是否突出。 3.观察呼吸道有无血液、异物阻塞或舌根后坠引起的梗阻。 4.观察有无其他合并伤:黑便、血尿、关节肿痛、活动障碍。 5.并发症的观察:外伤性癫痫、消化性溃疡、角膜溃疡、关节挛 缩、肌萎缩等。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有关。 2.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及疾病导致躁动不安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不能进食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意识障碍、肢体局部长时间受压 有关。 5. 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与脑缺氧、脑水肿、脑出血、脑血液回 流障碍有关。 6. 潜在并发症——颅内感染、脑疝、消化道出血、癫痫发作。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措施】 1.确保呼吸道通畅:绝对卧床休息,意识清楚血压平稳者,可抬 高床头15°—30°。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及时清除 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污,开放气道,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脑疝病人立即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有 休克者取平卧位,补充血容量。需要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等。 3.病情观察和记录。按医嘱定时严密观察和记录病人的意识、瞳 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及时判断病人是否出现休克、脑疝,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 4.确保病人安全。密切观察、分析躁动的原因,加床栏,必要时 专人守护,适当约束,约束带不可过紧及缠绕肢体,以免造成末梢血液回流障碍,以约束后能容纳一个手指为宜。遵医嘱适当使用镇定药,并观察用药效果。妥善固定,保护各种管道,防止管道扭曲、脱出、折叠。剪指甲,必要时给患者戴手套,防止抓伤。 5.加强营养。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尽量选择适合患者口味的食 物,少量多餐。意识障碍患者,伤后24小时鼻饲流质饮食。 有颅底骨折者,鼻饲推迟3-5天。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每1次/2h,按摩 骨突处,每天擦浴1-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导尿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袋1次/日,会阴护理2次/日,防止泌尿系感染。口腔护理2次/日,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者涂眼膏。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关节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后

隆德概念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预 后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 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微信编辑 器构思编辑器许汪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编委,云南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在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科学中心从事临床脑代谢的研究工作,师从于诺贝尔奖生理及医学评奖委员会主席Urban Ungerstedt 教授,有非常出色的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Anestheslology,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cta neurochirurgica等杂志。摘要本文介绍了隆德概念用于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主要原理,同时对隆德概念或改良后隆德概念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描述。与其他以meta分析为重要基础的指南不同,隆德概念主要建立在脑容量和脑灌注调节的生理学机制以及如何降低跨毛细血管血浆渗漏 和扩容的基础之上。目前,与隆德概念或改良后的隆德概念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九个非随机对照研究和两个随机对照

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隆德概念有益于患者的预后,另外两个随机对照研究虽然样本数量少,但是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治疗),改良后的隆德概念对患者的预后更好。介绍虽然过去的数十年重症监护得到迅猛发展,但是有关颅脑创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对此,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Nordstrom CH.和麻醉学的Grande PO.两位教授在1990年针对颅脑创伤共同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概念:以控制脑容量为目标,进而达到控制颅内高压的治疗方法(Volume-targeted therapy of increased ICP),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隆德概念(Lund Concept)。 最初,用于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隆德概念只是一种理论方案,该方案主要建立在脑容量和脑灌注调节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上。本理念重点为阻止颅脑创伤后颅内压的升高或降低已经升高的颅内压,同时改善挫伤及其周围已经受损的脑灌注。因此该理念可描述为颅内压和脑灌注靶向性治疗,隆德概念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证明,这点在后文会描述到。 迄今为止,所有有关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指南都没有得到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明,因此目前所有颅脑损伤指南都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所以,相应的特异性治疗方案都必须建立在meta分析、实验室研究和基础生理学原理等小型临床预后研究上。

外科学(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一.头皮损伤 (一)头皮血肿 (二)头皮裂伤 (三)头皮撕脱伤 二.颅骨损伤 (一)线性骨折 一.颅前窝骨折 二.颅中窝骨折 表现:累及蝶骨→鼻出血,CSF鼻漏 累及颞骨岩部,脑膜、鼓膜破裂→CSF耳漏otorrhea 若鼓膜完整→CSF经咽鼓管流入鼻咽部 可损伤第Ⅶ、第Ⅷ颅N→听力下降、丧失,周围性面瘫 累及蝶骨、颞骨内侧面→损伤垂体,第2~6 颅N 累及海绵窦段颈动脉→颈动脉海绵窦瘘→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累及颈内动脉或分支→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 三.颅后窝骨折 四.治疗 (二)凹陷性骨折 三.脑损伤 (一)闭合性脑损伤机制

(二)★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损伤,且不再继续加重。 ①脑挫伤;②脑挫裂伤;③原发性脑干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在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损害,可进行性加重。 ①脑水肿;②颅内血肿 一.脑震荡 二.弥散性轴突损伤 三.脑挫裂伤 四.▲原发性脑干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的区别:由于脑疝或血肿挤压所致。 表现: ①由于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障碍,伤后立即昏迷,不伴有ICP增高,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可导致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 ②眼:瞳孔可不等大、极度缩小、大小多变,对光反射不稳定。眼球位置不正或同向凝视。 ③神经系统:肌张力增高,去脑干强直;病理征阳性;锥体束征,瘫痪。 ④生命体征:紊乱;易出现R衰竭。 五.▲下丘脑损伤:常合并于弥漫性脑损伤。 表现:受伤早期出现意识障碍、睡眠障碍,高热/体温不升,尿崩,水、电紊乱,急性应激性溃疡,ARDS等。 (三)颅内血肿 一.★(曾经)硬脑膜外血肿 临床表现: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都爱莲 丁新生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病情发展和转归。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保护性药物和物理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和疗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创伤性脑损伤包括创伤部位的直接损伤和创伤后缺血缺氧、钙通道异常和脂质过氧化等病理过程所介导的继发性损伤。有研究表明,创伤发生后数天甚至数月内,继发性损伤仍在进行。因此,防止创伤后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脑保护性治疗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损伤的保护性治疗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1 钙通道阻滞剂 钙超载是脑损伤早期神经元损害的关键因素之 一。钙通道阻滞剂能选择性地阻滞病理状态下的钙通道,防止继发性血管痉挛,减少自由基生成。其代表药物尼莫地平已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它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 AH )的治疗作用也已得到肯定[1]。最近,有人把它用于重型脑损伤[3]和原发性脑干损伤[2],发现它能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但是,尼莫地平有可能增加颅内压,而且它扩张血管的同时影响了脑血管对PaC O 2的敏感性而不利于脑水肿的减轻,因此,应注意掌握适应证。一些新型钙拮抗剂如isradipine 、flunarizine 、尼卡地平也在临床验证之中。112 自由基清除剂脑损伤后,钙内流增加,脑代谢改变导致氧自由基(OFR )大量产生。OFR 攻击并破坏细胞膜,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同时诱导DNA 、RNA 和蛋白质的交联和氧化反应[4],进而介导神经元损伤。但OFR 的半衰期短,扩散范围有限,故要求药物能及时、足量地达到目标部位,尤其应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药物较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D )和212氨基类固醇近几年颇受关注。S OD 是 体内正常存在的自由基清除剂,脑损伤后S OD 水平明显下降。但是,天然的S OD 半衰期短,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近几年合成的重组S OD 半衰期长,易通过血脑屏障,且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更适合临床应用。有证据表明,创伤后4小时内使用重 组体聚乙二烯S OD (PEG 2S OD )明显改善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其他重组体如铜锌S OD 、镁S OD 及脂质体包裹S OD 也已开始用于临床。 212氨基类固醇具有很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 应的能力,其代表药物U 274006F 的代谢产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并发挥相似的药理作用[5]。美国、欧洲等41个神经外科中心联合进行了U 274006F 对1023 例S AH 病人治疗的前瞻性研究,认为它能显著减轻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6]。最近,美国和法国共同对1120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U 274006F 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U 274006F 对创伤合并S AH 的男性病人有显著治疗作用(P =01026),而对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750)[7]。113 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激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它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钙内流、减轻脑水肿,对脑损伤病人有保护作用。但是,最近Liebert [8]和Alders on 等[9]分别进行了大标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创伤性脑损伤的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无论大剂量还是小剂量均无益于病人的预后。因此,国外不再推荐使用此类药物。国内尚有人在应用且不乏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但缺乏严格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另外国外学者还报道,雌二醇和172雌酮能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预后,但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11]。有人把促甲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分析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4T10:25:50.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宋海峰[导读]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 宋海峰 (黑龙江省桦川县中医院 154300)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277-02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84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 经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 同时给予舒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 对患者进行麻醉监测。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均平稳, 没有出现严重低血压、呛咳和躁动等异常情况, 麻醉效果满意, 麻醉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麻醉前恰当评估患者病情、积极控制颅内压和加强麻醉期间管理是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麻 醉风险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损伤外科学麻醉人类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手术治疗是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在手术治疗过程中, 麻醉处理得当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择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 分析其麻醉处理方法, 观察其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 女34例, 年龄18-65(35.5±8.7) 岁。均经过头颅CT或者MRI等相关检查证实为颅脑损伤。致伤原因: 交通车祸伤46例, 高处坠落伤18例, 暴力击打伤14例, 跌倒伤6例。主要损伤类型: 脑错裂伤34例, 硬膜外血肿20例, 硬膜下血肿12例, 原发性脑干伤4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以上患者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其中大于8分60例, 小于8分24例。 1.2方法本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具体麻醉方法: 术前给予患者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那0.1mg 肌内注射, 麻醉前患者置入胃管, 建立静脉通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对患者口咽部杂物进行清除, 同时清除鼻腔内的血液和呕吐物等,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而后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决定输液成分。如果患者有颅内压升高或者脑疝形成的临床表现, 要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同时给予10 mg 地塞米松和呋塞米40mg, 静脉滴入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本组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 经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0.03mg/ kg, 同时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 、舒芬太尼0.3μg/kg、异丙酚1.5~ 2.0mg/kg、维库溴铵0.3mg/kg。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在麻醉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 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尿量、心电图进行连续监测。行桡动脉穿刺测压、深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 2 结果 本组经过扩容、控制颅内压、利尿等相应处理后, 本组所有患者麻醉平稳, 没有出现严重低血压、呛咳和躁动等异常情况,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对于术前意识清醒患者, 术后自主呼吸较好, 咽反射活跃, 符合拔管指征的, 经过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患者没有出现躁动等异常现象, 能够较清楚地回答医护人员对其问话, 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对于术前有意识障碍患者, 患者术后意识障碍仍然存在, 预计术后昏迷时间较长, 在手术室行气管切开, 送重症监护室治疗。 3 讨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 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1]。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此类患者的成活率是目前神经外科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此类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而在手术治疗中的麻醉也至关重要。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当中, 常伴有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等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气道不通畅等。而在麻醉行气管插管时, 患者呛咳、屏气等情况有可能导致颅内压加剧, 为了避免在气管插管时出现此类情况, 要控制升高的颅内压, 如麻醉前应有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 尽量不适用引起颅内压升高的麻醉药。在本文中选用的异丙酚既可以气道降低颅内压作用, 又可以降低脑代谢, 起到满意的麻醉效果[2]。一般不选用氯胺酮以及琥珀胆碱等药物。麻醉过程中相关指标的监测也至关重要[3]。麻醉过程中要严格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以及血压等。由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容易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而引起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等系统方面的并发症, 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心律失常等。所以在麻醉期间要严格监测呼吸循环系统方面的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 既有助于麻醉顺利进行, 又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通过对本组患者在麻醉前及时给予控制颅内高压、扩容及利尿、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 并根据麻醉药物的特点选择麻醉药, 患者均麻醉平稳, 麻醉效果满意, 没有一例患者在术中死亡。所以, 根据本文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麻醉体会, 认为麻醉前恰当评估患者病情、积极控制颅内压和加强麻醉期间管理是降低此类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韩德清,黄永凯,孙培永,等.严重颅脑损伤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07, 15(10) : 828-833. [2]付小春. 102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 24(15) : 2278-2279. [3]张振贵,郭向前,赵月英.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4) : 339- 341.

【实用】-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 【护理评估】 1.病史:应着重询问受伤时间、致伤原因、致伤源的强度和作用部位及伤口的情况。 2.评估意识状态,患者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采用格拉斯哥评分表进行评估。 3.颅内压增高:观察头痛、呕吐的严重程度,有无视神经乳头水 4. 评估是否有呼吸道阻塞。 5.心理社会反应:评估家属的不安与恐惧。 【护理问题】 1.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3.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4.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5.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6.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1.3. 伤后暂禁食水,遵医嘱给予饮食。 1.4. 安全护理:对于躁动的病人应加床档并适当应用约束带,使用约束带时应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及血运情况,防止勒伤发生。 1.5. 遵医嘱给与术前处置及宣教。 2.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肌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2. 体位: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

可抬高床头15o-30o,以利静脉回流。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深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口腔内分泌物排出。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2.4. 管道护理:各种管道应妥善固定,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脱落。 2.5. 加强营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 2.6.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6.1 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Q2h翻身扣背。 2.6.2 预防泌尿系感染:定时清洗外阴、肛门。留置导尿管,遵医嘱冲洗膀胱;定期更换尿管及引流袋,各项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6.3 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与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遮盖上眼睑。 2.6.4 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2.7. 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康复的信心。 【健康指导】 1. 休息: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2. 饮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3. 用药:指导遵医嘱服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复查。 4. 功能锻炼:长期卧床及功能障碍者,指导皮肤护理及肢体、语言功能训练。 5. 心理指导:轻型脑损伤患者应尽早自理生活。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应给于适当解释和宽慰,使其树立信心。 【护理评价】 1.病情观察仔细、及时,避免窒息。 2.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3.保持皮肤完好无损。能维持足够的营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